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2024-04-28

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共6篇)

篇1: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第一步:阅读相关材料,读懂读透材料。

泛而读,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阅读是解题的必要阶段,读懂、读透材料,是解答材料题的第一步。这里的“阅读”并不是泛

首先,先读问题,再读相关材料。通常我们都是先读材料,后看问题。事实上这样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在不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的针对性不强,再看问题思维容易混乱、模糊不清。如果先读了问题的具体要求,可以带着问题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既节省时间,又有很强的针对性,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粗略阅读材料,找准有效信息。一般在所提供的材料中都会给我们的解题提供暗示或有效信息,找到有效信息,也就找到了答题的切入口。

再次,精读相关材料,避免失误。对相关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通过前面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并理解其中的观点。精读一遍是为了避免匆忙中答题出现失误而必须完成的一个程序。

第二步:找准有效信息,抓住解题突破口。

寻找解题突破口就是从相关材料和所学知识中选取解题点,明确知道用哪些知识点去回答。当然,它与阅读材料是一致的,不能分开的。

首先,要找准解题的有效信息。从相关材料内容中寻找解题信息时,要抓住关键词句,不论材料中有多少文字,但其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就在关键词句上。

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不管材料来自何处,其内容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材料题的解答,一般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出自哪里,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第三步:条理清晰,精确做答。

答题是该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一道材料题往往有很多设问,且设问间通常相互联系,第一问的作答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下一问的作答。另外要审准问题,注意要点,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作答时必须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答准要点即可,切忌冗长繁杂。

篇2: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 林泽纯

摘要:部分高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存在着提取有效信息不全面和不准确等缺陷。为..............此,我建议从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等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关键词:高考;材料解析题;有效信息;缺陷;提取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 .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6题就是典型的一例。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 8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以下题为例: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

(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像第(1)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

/ 8

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

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

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

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

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

/ 8

事实不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

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

高中生应怎样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二中学 林泽纯

摘要:部分高考生在解答材料解析题时,存在着提取有效信息不全面和不准确等缺陷。为此,我建议从重视审题训练、忠实于材料、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等方面培养学生提高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关键词:高考;材料解析题;有效信息;缺陷;提取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

“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观点。”这是高考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上述要求,近年来在全国高考各种模式试卷的历史试题中,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试题频繁出现。如: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6题就是典型的一例。该题第二则材料引用了4幅《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该题第2问直接提出了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一、缺陷剖析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在高考历史试题中频繁出现,但如何提高此种能力却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且在学习和复习时此种能力要求往往被纳入审题的范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

/ 8

在这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缺陷。1.提取信息不全面

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由于年龄的缘故,中学生普遍具有浅尝辄止、一叶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则试题,往往得到一点信息就以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国高考上海历史卷第3题与1998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7题就用几乎相同的图片内容命题:“图中犁耕方式开始于何时?”部分学生不仔细观察就选择了A项(春秋战国),因为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但是图片反映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这种方法却是西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2.提取信息不准确

不能排除无效信息。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种迷惑作用。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第41题第2小题引用了4幅饼状图表,要求从中概括出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图表中的“其他”事实上就是起到干扰作用的无效信息。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机构,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个省级行政机构合计流出人口才占40.7%,这足以说明流动人口以前述6省为主,而这6个省处于中国内地,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至此结论已经可以得出。另一组图即“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同样属无效信息,对解答该题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一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但选项中却没有类似的表述。

二、解决方法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上文已经就学生在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作了剖析,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参加全国高考的文科考生提供一些帮助。以下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材料二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三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行公均,莫要于张国是;欲张国是,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郑观应语

材料四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2)比较材料一、二的异同点。

(3)材料三所说“商务”指什么? “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4)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 1.重视审题训练

在审题训练中,我强调审时间、审地点、审关键词句、审提示语、审材料来源、审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信息提取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将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训

/ 8

练,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审问题

即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再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材料,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约答题时间,又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比如我们做上面的题目时,先阅读题后的每一个问题,再分别到材料的对应位置寻找答案。像第(1)题问的是政治派别和基本思想,那我们就从材料与出处思考这两个问题,不用去花时间想这些派别、思想的背景、影响与表现等。第(2)题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异同点,我们就直接到材料一、二寻找答案。②审关键词句

即学会抓住关键词句。阅读材料有一个技巧,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这样看问题又准又快。像这个题目中的材料三,抓住关键词句“商战”、“君民共主”、“设议院”,就掌握了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四的关键词句是“一切要求大成,在变官制”。这是阅读材料的一条捷径 ③审材料来源

即注意引文出处。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由材料内容与材料出处两部分构成,材料内容固然重要,材料出处也不可小视,更不能忽视。因为材料出处一般能让我们知道材料的作者、时间、地点与引用的文章等。这方面的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比如上面的材料告诉我们分别出自《海国图志》、《曾文正公全集》、“郑观应语”和《变法通议》,《海国图志》与《变法通议》在书本上有所交待,我们结合教材能更清楚地理解有关材料。《曾文正公全集》与“郑观应语”告诉我们作者是谁,我们不用看材料,只回顾所学知识也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派别与思想。2.忠实于材料

材料解析题所选材料有的出自教材内容,更多的出自我们没学过的文章,其对有关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不一定与教材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做题时,在所给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矛盾时,首先要忠实于材料。特别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寻找依据、概括思想、比较异同、分析现象等,就要老老实实地从材料中找答案,不能因为与教材一致就脱离材料。比如本题中的第(4)题:在学习外国方面,材料三比材料二有何进步?我们就要到材料二与材料三中找答案: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早期维新派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就不要因为书本上介绍早期维新派时交待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张,就一股脑地搬上去。3.注意材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我们做材料解析题,一般是以教材为依托,一是教材的内容,一是教材的观点。我们反对照搬教材,要求忠实于材料;也反对脱离教材,一味地自由地发挥。一是材料与教材间有以上关系,一是材料很多时候也会要求我们结合教材来思考问题。本题就能落实到教材上像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章节,这样很容易解答政治派别与基本思想,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因为教材上有对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基本思想的介绍与评价。在题目中有要求结合教材,结合所学知识,或者什么也没说时,我们都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教材寻找正确答案。4.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做材料解析题还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原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比如以上题目就要我们从有关观点判断政治派别,说到“商务”,就要知道是指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与外人商战”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这一般要求我们能读懂材料,还要能回归教材,才能看到问题、现象的本质。有时候,材料提供的是一些与事实不

/ 8

符合的言论,或反动的观点,我们就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进行正确的判断与推理,分析其本来面目。当题目要求我们结合材料谈自己的认识或启发时,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获得认识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5.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试对一些问题的关键词都采取加着重号(或加粗、或用不同字体表示)的方式,为考生避免犯审题的错误而发挥出真实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此举也养成了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考试中既然已经给了我们提示,就没有必要再多费心思。但是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着重号无法标注,这往往使得平时缺乏训练的考生手足无措。因此,平时训练中我们应该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加强训练。文字训练时应该重点隐含,即对关键词不作标注。语言训练时教师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语气来叙说重点字词。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停顿、加重、放慢等语气来突出重点,但训练时则恰恰相反,各种可能突出重点的方法全部隐含,模拟考场上无人提示的情况。

6.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来全国高考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势。新一轮课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称“插图”而改称“图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点缀,这是史学“左图右史”传统在新时代的表现。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多种类型的图表,各种类型图表的采用,是将其它学科的一些科学方法用之于历史学,是学科整合的结果,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对非文字信息源的关注是高三文科师生的当务之急。浙江 陈美芳

第一,提高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性。

1.善于记忆。通过听课、看书,首先解决基础知识的记忆问题。例如20世纪初“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孽海花》。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用李官场、曾孽花、吴二十记字头的办法加以区别。但记住并不等于掌握了基础知识。

2.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从史实现象中抽出共同点,抽出本质的、必然的东西,从具体到抽象,从而形成基本概念。例如戊戌变法,先找出它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活动。接着从变法的内容分析其作用。最后,结论是变法在保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实行一些自上而下的改革,失败是必然的;但变法要求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是爱国的和进步的。3.要正确区分历史概念。例如秦国和秦朝,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沙俄、苏俄、苏联,西安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等。第二,深化现有的知识结构。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英、法、俄、日等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例如分析美国经济的发展,要考察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强大的推动力,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成为和保持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重要原因。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党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关于中法战争,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4.注意知识的深度。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

/ 8

历史知识的记数记忆法举例 江苏 蒋玉平

记数记忆法就是通过记住数字,运用联想,从而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这里所谓的数字并非书本中的数字,而是经过学习和归纳后发现的数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运用得法,可以大大减轻记忆的难度。

【例1】关于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四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十五点:四个方面分别有3、4、5、3个要点。其中经济方面的内容可这样记忆: “三局”: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设置邮政局。“两算”: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一奖”:奖励创造发明。

【例2】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可以这样记忆:

五次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中国社会性质的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两个阶级的诞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一个中国的命运: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例3】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情况: 两个不同的党派:国民党和共产党。

两个不同的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两条不同的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两种不同的结果:国民党溃败,丢失大片国土;共产党开辟大片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例4】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况,可以这样记忆: 五个年头:1789~1794年。

四个资产阶级派别: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三个阶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第三,升华所学的知识。主要体现在: 1.从迁移的历史知识中总结出分析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出发点,使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而以此为指导去解决其他同类问题。例如学了世界史“50年代至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经济的发展”后,要联想到当今中国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也需要这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

2.不仅将历史知识体现的理论观点挖掘出来,而且能运用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从理论高度去驾驭知识。例如从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过程中挖掘出:生产力的发展起最根本的决定作用。

3.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把握历史精髓。例如学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情况后,要把握: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篇3: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时政热点分析题由材料和问题两部分构成, 其中材料取自于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家大事, 问题紧扣教材重点。该题型有三大特点:题干背景社会化, 知识考查主干化, 题目设置系统化, 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的分值很高, 通常为10-14分,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很大。那么, 怎样提升学生解答好时政热点分析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培养。

一、树立一种思想: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

考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密切联系实际, 贯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 鼓励学生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看看这些知识是否真的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从而将“学”与“用”统一起来。学是用的准备, 用是学的提升, 学和用互相推进, 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方针。

二、养成两种习惯: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将欲取之, 必先熟之。”要有效地解答时政热点分析题, 必须先熟悉社会热点。学生只有熟知社会热点, 才会去主动思考、分析、解决。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为学生解答思品时政题打下生活基础。在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知道人是社会的人, 每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 社会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承担了责任, 我们也应主动承担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要杜绝“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死读书”思想。教师要教育学生关心民生问题。这些知识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主要领导人讲话、人民日报等报刊中都有反映。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除了鼓励学生多看新闻、报刊、杂志外, 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 如出黑板报, 开设“时政专页”“天下大事”等栏目;组织学生自编自导的“时事播报”。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要不失时机地追问学生:“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性, 启发学生的知性, 提升学生的理性,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两种习惯的养成, 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时政热点, 对热点问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和把握, 避免陌生感。

三、抓好三个环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对时事材料的理解, 通常分作三个环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例如,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则,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阅读材料, 通过材料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知道材料是讲2007年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件事。解读材料“为什么”, 把这件使亿万华夏儿女为之热血沸腾的事情与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怎么做”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升华能力, 如何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贡献。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遵循四个步骤

做好时政热点分析题, 务必遵循四个步骤:一“看”二“找”三“答”四“查”。一“看”, 即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材料来把握材料的要旨。在“看”材料时, 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材料要旨。把握时代背景, 我们可以借助材料中的一些词或语句来入手, 如看到“1978年”联想到“改革开放”, 看到“党的十六大”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看到材料介绍我们党办实事、做好事联想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阅读材料, 把握材料要旨是理想解答时政热点分析题的前提。有的学生在做题时不是先阅读材料, 而是直接做题, 以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他们不懂得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材料是为了我们更清楚、更透彻、更准确地把握问题。可见, 认真解读材料是很有必要的。二“找”指归纳概括材料的关键词。找到关键词, 我们就找到了材料与教材之间的桥梁, 拿到了解答该题的钥匙。可见, 找关键词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关键。找关键词从哪里找?通常情况下, 由问题中可直接窥见, 如问题“你所在地区是否存在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公平正义不符的现象?请举出三例”。显而易见, “和谐社会”就是该题的关键词。也有问题中没有直接出现关键词的情况, 不用急,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认真地研读材料, 材料主要讲“什么”, “什么”就是本题的关键词。三“答”, 即作答问题, 作答前务必先要读懂题目问的是什么, 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不要盲目答题, 以至于“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中考中部分学生往往因为审题不仔细而丢分严重, 这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审题清楚后, 我们可依据教材上的相关知识点紧扣问题来组织答案。四“查”, 即检查答题情况, 主要是检查答案与问题是否相吻合, 这是我们理想解答时政热点分析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上述四个环节, 是突破时政热点分析题的有效策略。其中, 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是突破时政热点分析题的思想基础;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是突破时政热点分析题的生活基础;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环节, 是突破时政热点分析题的知识基础;遵循四个步骤, 是突破时政热点分析题的解题技巧。教师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思想品德时政热点分析题的解答方法, 从四个方面入手, 并对四方面的关系作了说明。首先, 树立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思想;其次, 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再次, 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环节;最后, 遵循“看”“找”“答”“查”四个步骤。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时政热点分析题,解答方法

参考文献

[1]吴一凡.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 .

篇4:思想品德材料题“三步”解答法

材料一:2006年“五一”黄金周结束后,某风景旅游区垃圾遍地,工作人员一直打扫了两天才恢复原貌。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中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材料三:2006年8月,中央文明委发出通知,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该行动从2006年8月中旬启动,持续3年,到2008年奥运会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什么现象?

(2)为避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3)针对材料中的现象,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步:阅读相关材料,读懂读透材料。

阅读是解题的必要阶段,读懂、读透材料,是解答材料题的第一步。这里的“阅读”并不是泛泛而读,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先读问题,再读相关材料。通常我们都是先读材料,后看问题。事实上这样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在不了解问题的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的针对性不强,再看问题思维容易混乱、模糊不清。如果先读了问题的具体要求,可以带着问题的信息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既节省时间,又有很强的针对性,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材料中的第(1)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什么现象”,如果我们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首先找出“社会中存在的现象”这个解题关键,就很容易得出答案。

其次,粗略阅读材料,找准有效信息。一般在所提供的材料中都会给我们的解题提供暗示或有效信息,找到有效信息,也就找到了答题的切入口。如材料二、材料三里面分别暗示“近年来,一些中国公民在旅游活动中“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的内容。

再次,精读相关材料,避免失误。对相关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通过前面的做法,基本上可以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并理解其中的观点。精读一遍是为了避免匆忙中答题出现失误而必须完成的一个程序。

第二步:找准有效信息,抓住解题突破口。

寻找解题突破口就是从相关材料和所学知识中选取解题点,明确知道用哪些知识点去回答。当然,它与阅读材料是一致的,不能分开的。

首先,要找准解题的有效信息。从相关材料内容中寻找解题信息时,要抓住关键词句,不论材料中有多少文字,但其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就在关键词句上。如材料中第(1)问的关键词句“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第(2)问与第(3)问的关键词句“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

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所学知识的关联点。不管材料来自何处,其内容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材料题的解答,一般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出自哪里,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例子中第(2)问与第(3)问,若切准材料三中“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的关联点,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

第三步:条理清晰,精确做答。

篇5:初中思想品德试题解答技巧

三审法

⑴审题干即明确题干意思找出其规定性。

⑵审题肢即明确题肢的含义看其是否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⑶审题干与题肢的联系即对照题干和题肢找出二者的联系点从而确定答案。

排除法

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 外

2、逆向选择题中正确选项不选 认真审题

3、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①排除本身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题肢 ②排除本身 观点正确与题肢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的题肢

4、题肢观点太绝对的-通常不选 题肢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的不选

题干要求单一者,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简答题启示

认真审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

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把材料中的问题都看了。明确哪一问应答什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按要求答题要有层次性写清序号。

如何做好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中几种常见的具体题型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1、说明、反映类:

①材料本身直接说明(反映)了什么

②这还进一步说明(反映)了什么(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2、启示类:

启示必须是从材料中悟出的。要从分析的原因和说明的道理中有针对性地谈出我们(包括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

3、建议类:

①要有针对性。

②要多角度、多方位。a、经济、政治、文化

b、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c、思想、行政、道德、法律 ③要有可行性。

4、打算类:

①要围绕主题,要有针对性。

②内容应尽量涉及理想、使命、精神、道德、法制、学习、成才等方面(思想、行动、现在、将来)

5、认识(理解、感受)类:

①亮观点(即材料说明的结论性的观点)(讲明是什么)

②讲原因(用材料中的事实或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讲明为什么)

③谈启示(包括国家和个人应怎么做)(讲明怎么办)

6、评析类:

①判断:(如:正确、错误;合法、违法;片面等)

②运用依据对材料中的观点和行为作分析:(依据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基本国情、教材中的重要理论观点等)

③亮观点、得结论(是错误的还应指出正确的做法;是违法的还应指出合法的做法)

7、为什么类:

主要讲出原因,要从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必要性(现状)和意义(有利于什么)等方面作答。

8、活动类:

常见的活动类题型有:设计活动主题;设计宣传标语;设计活动形式;设计某一具体活动的步骤;设计板报栏目;指明活动的目的、意义等。有的还要求写出活动中的发言提纲,谈活动后的感受、启示等。这类题要求围绕主题作答,注重发散思维和开放性。

实践探究题启示

1、看分数答题。

2、认真审材料依据材料做答。3、抓住关键词。

实践与探究题

一、题型特点

实践与探究题出现是为了适应中考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适应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而产生的。这类试题主要有调查报告、活动设计、主题班会、演讲稿、发言提纲、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具有设问发散性强、与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答案倡导并鼓励多元化等特点。

对此类试题的一般性解答要求是:⑴首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实践,熟悉和掌握各类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程序。⑵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要审明题意,按要求作答。(4)要回归课本寻找知识的落脚点。(5)设计的活动方案或步骤要切实可行,讲究实效、鼓励参与、有所创意、力求完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6)注意答案内容的条理性、开放性和逻辑性。

二.题型及答题方法

⑴调查报告类。调查报告是人们对某一情况、事件、经验或问题,经过深入思致的调查研究而写成的文字材料。它反映了人们通过调查研究找出的某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以及提出的相应措施和建议,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成果。学会撰写调查报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调查报告的撰写,在格式和内容上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标题。依据调查目的列出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不管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要符合调查的主题。

第二部分:引言。引言一般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调查方法可采用问卷、访问、观察、座谈会等。

第三部分:主体。主体是全文的主干,它具体叙述调查的基本情况,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并恰当地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主体部分的撰写应注意三点:第一、列出调查的详细步骤,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人员安排,调查提问提纲,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调查的反馈及评价方式等。第二、要把调查的情况写清楚。这需要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整理。第三、要做到有叙有议,要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表现进行分析、议论、阐明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第四、要通过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第四部分:结论和建议。这是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一般要对全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性说明,得出结论,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

[例题]: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江河湖泊,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结合你所在地区用水情况作一次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

(1)列出调查题目

(2)列出调查方案(目的、对象、内容或资料、途径或方法)(3)根据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建议。[参考答案](1)题目:我市(县)居民用水状况及对策

(2)a、目的:通过对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了解供水情况及用水的浪费程度,分析原因,认识节水的紧迫性,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b、对象:国家及居住地周围居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保局、河流、水库

c、内容或资料:水源状况、用途和用水量、影响水库的因素。d、方法途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问;取样化验分析。

(3)建议:①治理生产,生活用水污染;②提供节水,合理优化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③改革水价机制以制约用水量;④提高植被覆盖率,做好水土保护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⑵活动设计类: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是搞好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设计一个活动方案,须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活动主题。这是设计合理活动方案的核心,主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题目的要求。

第二、活动目的。这是设计合理方案的前提。是根据主题来确定的。因为主题是活动的中心,是整个活动的灵魂。

第三、活动准备。就是要做好思想发动和各项组织工作,使各项活动落到实处。首先,确定活动的内容、形式、人员分工、活动安排等各项事宜。其次,根据活动需要和每位同学的爱好、特长分配适当的工作,有的可搜集材料,有的可编写节目,有的可绘制图片,有的可外出调查等,尽量动员大多数同学参加活动。最后,在活动召开前夕做好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在准备过程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各项活动安排就绪。

第四、活动步骤。它是主题活动方案的主体。在设计活动步骤时要做到方向正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

[例题]为配合我市“创模”活动,某校初三(1)班同学准备在今年“五一”期间,围绕“泉州市晋江河被污染状况”这一主题,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为该班同学制定一份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①活动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②活动主题:调查晋江河污染现状

③活动原因:可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存在水污染的环境问题及危害等方向作答。

④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使同学们亲自感觉家乡缺水及水污染现状,增强节约水和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加深爱家乡的情感。

⑤活动方式:分小组深入到沿河居民及水务管理部门进行采访调查。⑥活动步骤:第一步,拟定好调查提纲,负责明确;第二步,沿河实地调查、观察,提取水样化验分析;第三步,就调查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第四步,写成调查报告,向政府部门献计献策。

⑦活动准备:准备好有关环保的法律知识和宣传标语。

⑧注意事项:沿途注意交通安全;每人准备一个包装袋。将活动的废弃物装起来。(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我们运用教材知识分析、探究实际问题,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形式。现就召开主题班会的向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下具体的介绍。

①活动主题——主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材料和教材的内容,中心思想明确,切中要害,可以是单句式,也可以是对联(偶)式的,但不能过于冗长。

②活动目的——明确班会的目的。班会的目的是根据主题来确定的,班会活动的目的要紧紧围绕主题。

③活动准备——要把准备工作做到细处,把该做的工作想全面,并逐一落实。比如,提前布置会场,确定主持人,准备好发言材料,搜集与班会主题相关的材料,提前通知特约嘉宾等。

④活动步骤——是班会的主体,在设计活动步骤时要做到方向正确,目的明确,讲究实效,条理清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程序)。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观看录像或宣传材料;分组讨论;推荐同学发言;活动总结。[例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1)请你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3)假如你要参与发言,请写一篇不超过300字的发言稿。

[参考答案]:(1)“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或“人才是第一资源”或“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2)第一步,请当地科技专家讲话,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步,看投影《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第三步,请学校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者交流经验;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提出成才的希望和要求。(3)发言稿要点:①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③自己如何努力成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4)黑板报、手抄报、辩论会

黑板报:①主题名称②主要栏目名称③栏目的主要内容④名言警句座右铭⑤编后语⑥版面设计效果图

手抄报:①报名②主要栏目名称③栏目主要内容④名言警句式座右铭⑤编者按(办报目的)⑥结束语

辩论会:①辩论标题②正方(反方)的观点③正方(反方)辩论提纲④指出正、反方辩论时的优点和不足 ⑤总结发言

解答此题可以分以下两步:①整体把握,确定主题,明确思路。②认真研读,具体分析,大胆拓展。在明确主题的情况下,设计标题。

[例题]华天中学初三年一班准备办一期板报,板报的主题是节约水资源。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①请为本期板报设计一个标题。(要求:观点正确,语言简洁)②本期板报“前言”中有关我 国水资源形势的内容,请你来完成。(两个方面即可)③请结合实际,就节约用水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作为板报的结尾。[参考答案]: 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从节约用水做起;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等。

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相对短缺;我国水资源利用低;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等。

③开发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植树造林,保护水土;教育公民增强节水意识;保护好水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等。

(5)宣传标语设计

设计宣传标语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很多同学由于不懂设计原则,缺乏设计技巧而失分。那么设计宣传标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贴近宣传主题,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把握准宣传的主题,这是设计宣选标语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注意运用政治术语,注意结合实际生活,避免生搬硬套。

二、言简意赅,具有号召力。宣传标语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读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具有号召力。

三、善于联想,注重创新。首先,要多关注和积累媒体的公益广告,以便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其次,要善于联想,可以借助一些诗句或平常所见的广告进行修改,使之具有新意。

附:有创意的标语、口号

1、关于精神文明建设:“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发扬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

2、关保护水资源:“珍惜‘点点滴滴’”“来时‘拧拧’,去时‘拧拧’”“别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3、关于保护环境:“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人人种花草,空气会变好”“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4、关于公民道德建设:“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创建文明社会,争做文明使者”“讲文明用语,做文明市民”“礼貌用语你我他,文明天使人人夸”。

(6)撰写发言提纲

发言提纲是指根据试题的要求把回答的知识要点及其思路、内容逐条拟出来而形成的文字。写发言提纲,首先要根据背景材料的提示,确定主题,这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围绕主题,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结合点,通常以“为什么”、“怎么样”的形式转换成问题的形式,再把要点写出来即可。最后,必须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即表态部分)。写发言提纲时,切忌就材料谈材料,而偏离题目的要求。

[例题]针对“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行,某校初三(1)班准备召开一次以“宣传《反分裂国家法》、促进祖国统一”为主题的班会。现邀请你参加,假如要你参与发言,请写出发言提纲。(至少从三个方面,字数150字左右)[参考答案]:①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失败。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③党和政府坚持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④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一切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要求从历史、民心、对台政策、表态等方面表达观点,凡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均可。)

(7)设计倡议书

倡议书是为了带头发起、倡导做某种有意义的事,或者开展某项活动,以期引起人们响应而使用的一种文体。倡议既可以由个人发起,也可由多人发起。

写倡议书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全面。倡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五个部分:⑴标题。可只写“倡议书”,也可标出倡议书的具体内容。⑵正文。它一般由五项内容组成:①倡议的对象;②倡议的原因;③倡议的目的;④倡议的依据;⑤倡议的具体措施。⑶结尾。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⑷署名。⑸日期。

二、观点要正确。这是保证倡议书能得到他人积极响应的必要前提。倡议书必须做到观点正确,即肯定什么、反对什么都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道德为准绳,以有利于发展为宗旨,绝不可观点模糊,甚至出现错误。

三、层次要清晰。为了使大家能理解倡议的目的、意义和具体的做法,设计倡议书必须做到层次上条理清晰,语言上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时可采用逐条列出的方式以达到层次清晰之目的。

四、号召力要强。为了使倡议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响应,倡议书还应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并具有鼓动性,使大家看了倡议书后,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认识上的共振,从而在行动上按倡议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达到倡导的目的。[例题]学生上网正成为时代潮流,但有此中学生因日夜沉溺于虚拟世界,甚至浏览不健康网页,荒废了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此引发了对中学生上网的不同看法。请你根据自己的看法,为同龄人草拟一份关于文明上网的倡议书。

关于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倡议书(标题)亲爱的同学们:(对象)

为了避免网络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原因)使我们广大的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目的)根据团中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要求,(依据)。特提出如下倡议:(具体措施)

①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②做到文明上网,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光顾不健康的网络、网页。③要节制上网,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沉溺电脑游戏,网上聊天之中。④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接受父母、老师的监督,不随意约会网友。倡议书的格式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① 标题一一倡议书或关于川的倡议书。② 正文一一包括对象(给谁写倡议书)、原因、目的、根据、措施。③ 结尾一一表明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④ 署名和日期。

写倡议书要做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理有据,号召力强。

议案的格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① 标题一一关于××的议案。② 正文一一包括对象(给

谁写议案)、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③ 署名和日期。(8)情景设置题的解题技巧

近年来,中考出现了大量的情景设置试题,这种题目,重视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教材重点知识命题,注重考查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情景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情景提出看法、做法或理由,解答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领会情景主题。情景材料一般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或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要仔细分析,充分认识和理解情景材料的内容,明确情景材料所表现的主题。这样我们才能抓住关键,解答好此类试题。

2.回归教材,找准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情景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往往与教材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善于思考分析有哪些教材知识与情景材料有关,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深入领会情景材料的内涵,判断情景材料提供的情景行为是否符合教材的观点。

3.联系实际,科学整合答案。对情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或事实,应与现实生活情景进行对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辨析有关情景行为的正确与否。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观察、分析相关情景,努力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在比较中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做法或理由等。

[例题]身临其境请你从下列四小题中任选两小题作答,注明所选题号,各写出一种正确做法及相应的简要理由。(每小题5分,其中正确做法2分,简要理由3分。共10分。)

(1)情境一:你发现同桌的同学考试作弊。

(2)情境二:上学途中,你发现几个不法分子正在敲诈小同学。(3)情境三:你发现有人参与“六合彩”等赌博活动。(4)情境四:你同班的一位同学中途辍学。[参考答案]:

(1)正确做法一:如实告诉老师。

正确做法二:及时劝阻,事后劝他(她)到老师那里承认错误。理由:考试作弊是一种违纪行为或考试作弊是不诚信行为的一种表现。(2)正确做法一:向老师反映情况。

正确做法二:拨打“110”报警(或记住不法分子的相貌,了解其去向,等)。理由:青少年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

(3)正确做法一: 及时劝阻。正确做法二:向公安机关报案。理由:赌博是违法行为或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义务。

(4)正确做法一:动员该同学复学。理由: 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

正确做法二:说服家长让其复学。理由:保证适龄子女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是家庭的责任。

评分说明:①每小题只要回答一种正确做法及相应的一种理由即可。②参考答案中每小题只例举两种做法及相应理由,考生若答出其他做法及相应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③每小题5分,其中正确做法2分,简要理由3分。

(9)践行题答题方法 践行题是命题者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直接参与,旨在考查学生的行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开放性试题。践行题的形式较多,有直接考查学生行为的,如:你参加了哪些环保行动?你父母带你去餐馆吃饭,老板为你们点一道属于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菜,你怎么办?说明理由。有给出材料,要求学生设计活动方案的,如设计主题班会、展览会、宣传活动等。

践行题的答题总要求:行为、活动要与课本的观点一致,在紧扣教材的前提下去发挥创造性。

下面着重谈谈活动方案的设计:

(1)活动主题要鲜明。主题是活动的核心内容,经高度概括后一般用一两句言简意赅的句子表示。

(2)活动理由充分。活动理由是指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活动,设计活动的原因。

(3)活动目的要明确。活动目的要根据活动理由、活动主题来确定,主要是指要达到什么样的思想教育目的。

(4)活动形式、步骤要多样、合理。

(5)活动的前言、后语、发言稿要简短,要符合教材观点。

例题:200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二个法制宣传日。在此之际,某中学为了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准备举办一次“普法”展览,内容主要包括:宪法历程、宪法的地位、法律在我们身边三方面内容。

(1)如果让你筹办这个展览,你将从哪几方面做准备?

(2)请你为这个展览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前言。

答案:

(1)第一步:组织发动同学,分组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的四部宪法的有关资料、法律在我们身边的例子。第二步: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并附上说明。张贴图片、资料。第三步,选好展览讲解员,并写好讲解词。(2)前言: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只有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依据,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基,是一切机关、政党、团体、组织、公民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200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二个法制宣传日,在此之际,我们举办“普法”展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宣传宪法,自觉遵守法律。

(10)调查报告类开放性题目答题方法

(1)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首先,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①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项目。② 确定范围,选好对象。③ 制定计划,拟出调查提纲。内容包括:调查题目、目的要求:调查的具体项目及重点;调查的范围、地区、对象;调查的方式方法:调查的步骤、进程、时间;调查人员的分工、物资准备;设计调查表格或问卷。其次,深入调查。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开调查会,个别调查,实地考察,统计调查,问卷调查。

(2)如何撰写调查报告?① 分析、总结、归纳材料。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总结、归纳过程,找出共性、规律性的东西、观点、结论。② 格式要规范:标题一一单标题,如:××调查报告,以交代清楚调查的内容。双标题,正标题揭示主题,副标题交代调查地点、内容或范围。一般文章题目形式,不用“调查报告”字样。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标题形式,都要符合调查的主题。前言一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目的等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主体一一主体是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并作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观点,是调查报告的关键部分。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结尾一一可作归纳性的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也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是考试的重点部分,答好这部分的关键是紧扣课本,即先弄清调查内容与课本哪个内容有关,把调查内容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借助课本内容来总结,提出符合课本观点的建议。最后要有具名和日期。

例题:某中学初三(3)班同学在学习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我国的资源问题”时,政治教师给同学们布置一道作业:每位同学回你所居住社区调查十户家庭每月人均用水量及周围水污染情况,并提出节约用水和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制作一个问卷调查表,然后简要谈谈你准备如何开展调查?

答案:家庭用水情况调查表 调查人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

每月人均用水量

周围水污染情况

节约用水和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我准备这样开展调查:在制好问卷调查表后,在我家附近选择十户有代表性的、人数不同的

家庭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课余时间逐家登门,说明情况,让他们填写“每月人均用水量”和

“周围水污染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归纳,完成调查表

(11)写作类开放性题目答题方法

这类题目主要有谈体会感想、写发言稿、演讲稿、辩论词、小论文等。回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先分析材料,弄清题目、材料与课本哪些内容有关,结合材料和课本,按“是什么(表明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回答。

答这类题目要注意把握好几点:①立论:首先要确立观点,观点要明确、正确,不能模棱两可。②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必须可靠、真实、充分。既要有来自课本的理论论据,又要有来自材料、现实的事实论据。③论证:判断要准确、推理要严密,论证要合逻辑,讲事实,摆道理,理论联系实际。

如果要写一篇题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小论文,你认为这篇小论文应包含哪些论点,并列举两个事实论据。

答案:论点有:①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②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当前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⑤新的科技革命对于我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国

篇6:初中学生怎样解答思想品德材料题

1、近年来,“中国创造”让世人刮目相看: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宫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当前,爱才、尊才、用才的“创新人才聚集工程”正引发校园热议。某学校九年级(1)班“创新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一次模拟“创新人才聚集工程”现场会。

(2)请你进行角色扮演,从主考官、应聘者两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参与到现场会中来。(2分)

主考官:“我们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聘者:“我具备创新人才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正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条件:将以上要求具体化,如:获得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等。

2.材料一: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亿万网民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在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的问题时,温总理说:“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3分)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6分)(三点即可)

(3)为了“中国崛起”你应该怎么做?(6分)(三点即可)

参考答案:(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分)

(2)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先决条件,将是人们在知识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每点2分,共6分)

(3)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拼搏。等等。(每点2分,共 6分)

3、为隆重纪念2011年“6·5”世界环境日,某校九年级(1)班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班会]班会上,李军和王平两位同学展示了他们搜集的两则信息。

李军同学说: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王平同学用多媒体展示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南省的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这两项指标比2005年分别下降9%和10.1%,已按时完成。湖南新型工业,实现“低碳”新跨越。

[主题板报]结合主题班会同学搜集到的信息,班级承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参与。

(1)主题班会上,李军和王平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到上述信息?(请写出两种)(2分)

(2)请在主题板报“知识篇”中写出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1分)

(3)请在主题板报“意义篇”中从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角度谈谈低碳生活的重要性。(4分)

(4)请在主题板报“践行篇”中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低碳生活中的具体做法或打算。(3分)

参考答案(1)①上网搜索②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③访问相关人士④观看电视新闻等(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给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3)答案一:①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③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低碳生活”。(4分)

答案二: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低碳生活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实保护资源和环保的基本国策。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4分)

(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答案一:①积极宣传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一水多用,送电子贺卡,双面用纸,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③积极创新实践,发现节能减排的金点子等。(3分)

答案二:①随手关灯,家用电器不待机。②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用手帕代替纸巾。③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学。④回收废弃物等等。(3分)(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材料背景:观看视频《被“冷漠”轧死小悦悦》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

1.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2.你如何评价新闻中的三类主人翁(肇事逃逸司机、18路人、捡垃圾的阿婆)的行为?

3.新闻采访: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金钱?感情?生命?„]

4.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5.活动类试题

(1)搜集小悦悦事件的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办一期黑板报。

要求:①请为这次黑板报设计一个主题。

②请为这次黑板报设计几个宣传栏目。

(2)搜集小悦悦事件的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开一次“珍爱生命,拒绝冷漠”的主题班会。

要求①请为这次班会设计活动步骤。

②如果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发言,你将为同学们讲哪些问题呢?阐述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正确选择:①及时救助:扶她到路旁;②守护她身旁,喊人救助;③记住肇事车牌及时拨打122报警;④及时拨打120救助。

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

2.答:肇事逃逸司机:漠视他人的生命、道德败坏,是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应受法律的制裁。

18路人:见死不救,是不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受社会道德的谴责。

捡垃圾的阿婆:及时救助小悦悦,是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值得全社会每一个人学习。

3.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有可能享有教育、劳动、信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②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是无比宝贵的。

③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使人们倍感它的可贵。

4.答:启示:

①未成年的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②家长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③社会成员要提高道德修养,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 尽自己的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④国家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尚,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5.答:(略)

5.(12分)一个动人的故事,正在中华大地流传;一个振奋人心的词汇——好人好报,正在亿万人心中引起回响。

2011年8月13日,在安徽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农妇刘士圣骑车赶集路遇本村老太李家珍,好心的农妇主动提出带她一程,不料途中发生车祸,李家珍从车上摔了下来,同样受伤的刘士圣赶紧让路人打120把李家 珍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刘士圣一家愧疚不已,四次主动提出赔偿医疗费用等。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则坚称刘 士圣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宁愿卖稻谷筹措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一家人怎么也不肯接受刘家的赔偿,并说“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两个善良的家庭用最朴实的言行向人们展示了“以德报德”这一最平常却又最不平凡的道德行为准则。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妇刘士圣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说说你的依据。4分

(2)两个善良的家庭“以德报德”对他们自己和社会分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4分

(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向刘士圣学习?4分

6.(10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一百年来,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1)辛亥百年祭,中共九十庚。重忆近代事,再悼烈士魂。斯人巳逝,浩气长存。无数的革命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 6分 2011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顺利完成今年及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请你根据课本第3课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的相关 知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7、(10分)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腾讯微博发出第一张自拍照。

(1)、“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实施什么战略的结果?(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4分)

(2)、请你列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典型事例。(至少两例)(2分)

(3)假如你参与了聚焦神八发射祝福交会对接——“笑傲天宫”杯全球祝福语征集活动,你所写下的祝福语会是什么?(2分)

8、(10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4分)

(2)、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3例,3分)

(3)、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除了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外,还要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实施什么战略?(3分)

9.(14分)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某市决定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赶集方式与绿色宣传等有机结合,举办一次低碳大集市暨生态环保宣传日活动。活动主办方决定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题,宣传绿色环保知识,倡导低碳新理念,向广大市民吹起“绿色”风。

【宣传策划】

(1)、如果请你参与绿色环保宣传,你会采取哪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2分)

【活动现场】

镜头一:翻开刚刚领到的《低碳生活指南》,李志华向记者念了一段: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国家提出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标,必须体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2)、请你说说在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实现上述减排目标?(4分)

镜头二:设在广场中央的“关爱环境·保护生态·共同维护绿色家园”万人签名活动的条幅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3)、此时,你正好从旁边经过,你会签名吗?(1分)为什么?(3分)

镜头三:某校的周小明同学准备起草一份《共建绿色家园》的倡议书,请协助完成。

(4)、《共建绿色家园》的倡议书(4分)

5.(1)刘士圣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她关爱社会,帮助他人,抢救伤员,勇于承担责任(如果答勇担过错也应给分)

(2)两人的做法能够使他们心安理得,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也能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让我们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3)我们应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对自己的行为(如果写过错也要给分)负责,要自觉承担责任,学会反思责任。

6.(1)爱国,对国家和民族承担责任。2分

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努力学习,自觉担当起民族振兴的使命。(答出两个方面即给4分)

(2)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c.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 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惜发展的政治保证。(或:发展这个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e.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 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f.维护民族团结,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因为民族团结关系到国防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六点,任意答出两个方面即可给4分)

7、(1)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 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可以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神舟七号、“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杂交水稻促进粮食生产等。

(3)“天宫一号”又升天,中国航天更出色;“天宫”发射近国庆、中国人民更欢庆等。

8、(1)详见P60-61(2)在农村地区实施“希望工程”、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费早餐工程、试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修订并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等。

(3)计划生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9、(1)展板宣传、表演宣传环保的舞台剧、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3)会。因为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范文:

共建绿色家园的倡议书

社区的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

为了让我们在优美整洁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大家行动起来,为环境整治和保护而努力。我提出以下倡议:

①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②搞好家庭和社区的环境卫生;

③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护花草树木;

④一水多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⑤电池等有害物质集中堆放,投放于专门的回收点。

上一篇:栗庙小学政教工作总结下一篇:死神来了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