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柔)有感

2024-04-15

读(柔)有感(通用8篇)

篇1:读(柔)有感

有感五首,有感五首杜甫,有感五首的意思,有感五首赏析 -诗词大全

有感五首

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律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

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幽蓟馀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

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

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丹桂风霜急,青梧日夜凋。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

受钺亲贤往,卑宫制诏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篇2:读(柔)有感

有感

作者:王冕  朝代:元  体裁:七律   昨夜秋风吹草堂,客中气象太凄凉。

饥来一字不可煮,虚过半生徒尔狂。

篇3:读(柔)有感

个人认为,目前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存在着主要问题:

1.没有理解基础的“有感情”朗读

在学生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2.没有示范的朗读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却没有亲自读来给学生以示范。尤其是在学生想读而读不好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

3.太过于重视技巧的朗读

在指导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的上仰、拖长等,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和体验。其实,“有感情朗读”首先是“有感情”,只有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为内容所感染,与作者产生共鸣,有感情朗读才是一种自然的、真情的流露,这种朗读才能在学生的心里产生长久的影响,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太过于重视形式的朗读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老师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形式的读是很必要的,但是过于流于形式,就忽视了对文章深层次的挖掘,忽视了针对性的指导。

5.忽视读书习惯培养的朗读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上,只要有学生的齐读,基本上是唱读,从城区到乡村,从山上到平原,不唱读的班级寥寥无几。什么原因?我们忽视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6.缺乏积极、中肯评价的朗读

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缺少有针对性的、中肯性的评价,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评价语言单调,感染力不强。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有感情朗读”,应该将有感情朗读落实到实处,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努力做到不做作,不虚假,不是读得摇头晃脑就是有感情朗读,也并非每一篇文章都得做到感情充沛,声情并茂。

朗读,应该是具有“入眼—尽心—出口”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是“尽心”这一环。朗读,更需要和作者一致的道德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当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一篇文章时,就可断定,他对这篇文章基本理解了;而理解力差的学生,总是无法“读出感情”,有时甚至无法断句。由于“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看成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外部表现,所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进行了初步探索。有学生把朗读看成单纯“口”的任务,忽略(或省去了)“尽心”这一环,将朗读简化为“入眼—出口”,于是出现了几点现象:(1)“无病呻吟”:教师一旦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或者责备“没有感情”之后,学生就调动全部表情潜能,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声调忽高忽低,凭空拉开跌宕坡度,努力做出“有感情”的样子。夸张、做作的表情、声音让人浑身不自在,怎能唤起听者的共鸣?(2)“小和尚念经”:他们手捧书本,扯着嗓门哇哇哇,不像朗读,倒像是在比谁的嗓门大。(3)“读望天书”,使课文面目全非,这有什么价值?面对诸多现象,教师会觉得十分为难,会感到心中茫然,无从下手,到底对该掌握、理解的东西把握到什么程度,更无法以实际反馈为凭,确定自己下一步的教学目标。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读词句开始。不同的词语,在读它的时候,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形象”,让声音将词语自身的意思更鲜明和强化。比如,“飞快地”“马上”“立刻”“突然”———应该从语速上表达其意思(快速读出);“慢慢地”“不慌不忙”“游来游去”———比常速稍慢,从速度的强调上,感受这些词语的特点。读“可爱的”“亲切”“朋友”“友爱”这一类有鲜明情感色彩的词语,要着重注意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与“敌人”“可恨”“侵略”形成对比,让语言的色彩上就带着爱或憎的道德情感表现。

篇4:读“书法”杂志有感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篇5:读(柔)有感

有感

作者:王冕朝代:元体裁:五律 三春多是雨,四月不闻雷。

尽道龙宫闷,谁掀蛰户开?郊原丰草木,城郭满蒿莱。

篇6:有感于岳母看病

岳母今年72岁。她前些天偶感风寒,高烧不退,咳嗽不止。于是,岳父急了,深更半夜地将我们叫去。看岳母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又被高热烧得发着呓语,我们不敢再耽搁时间,急忙将岳母送进了医院。

医院急诊室里的病人很多。有一位患者生命垂危。他的儿子一边高举输液瓶,一边焦虑地瞅着昏迷中的父亲。有一位老年患者,大概患了严重的肺气肿,她一边吸着氧,一边剧烈地咳嗽。还有一位男性老人,看来是患了半身不遂,他的女儿正为父亲擦洗身下的尿液。触景生情,看了这样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我想,这些老人在年轻的时候,肯定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地风华正茂,尽展生命的活力。可谁能想到岁月竟是这般无情地催人渐老,他们竟到了久卧病榻、让儿女伺候的地步!

我的岳母有6个儿女。岳母住院的那天晚上,由于有的儿女在外地,有的儿女联系不上,只有2个女儿和女婿应召急速赶来。"养儿千日,用儿一时",见到了我们,岳父岳母的心才略感踏实。由于医院没有床位,只能在急诊室里治疗岳母的病。岳母的身子很沉,又患有严重的风湿病,骨关节早已僵化变形。为岳母输完一瓶液体要五六个小时。这期间,岳母上卫生间就成了一件大愁事。每当此时,我的爱人--岳母的大女儿要举着输液瓶,我和妹夫要吃力地架着岳母。等一步几寸地好不容易挪到卫生间,岳母已尿湿了裤子。熬到后半夜,岳母打起了瞌睡。她的女儿则一会儿瞅瞅输液管,一会儿给母亲盖盖棉衣,看来,她是彻夜不能眠了。我和妹夫则坐在医院楼道中的座椅上,开始还能闲聊,后来便有些睡意朦胧了。当岳母输完液,我们将岳母送回家时,天边已露出了启明星。我的妻子请了假,继续照料母亲。我则匆匆赶往单位,没顾得上吃早饭,就在椅子上昏睡了几个小时。事后,我对妻子说:"岳母有6个儿女,有病的时候,有的儿女却承担不了照料老人的责任。尽责任的,也仅仅一个晚上,便各个疲惫不堪,没了精神。而我们这一代,只有一二个孩子,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动弹不了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上他们呢?"妻无奈地摊开双手,说:"老伴老伴,老来伴,靠老伴呗。"

我的岳母是位退休工人,退休费每月只有六七百元。岳母是位勤俭惯了的人。她不允许无人的屋亮着灯。水龙头漏水,她要用盆小心地接着,一天下来,也就是积蓄个半盆水。这样的老人,在面对医治疾病的大笔花费时,难免不心痛,难免不忧虑。有几次,她竟要拔掉输液针,说什么也不输液了。我半开玩笑地对岳母说:"妈,这针您可不能拔,药液可不似水,一滴药液要比您节约一盆水的价钱还贵!"说得岳母哑口无言,只是眼巴巴地瞅着药瓶中的药水,像是有些琢磨不开:"这药水怎么这么贵?"说来也许让人不信,岳母仅仅输了两次液,竟花了1500多元的医药费。若是住上十天八天的医院,还不花上万八的?其实,医院并没有虚开药费,只是药的身价太高而已。现在的医院给患者用药,一般很难再用"物美价廉"的青霉素一类,而是动辄即上这"星"那"星"之类的新药,那药费能不攀高吓人吗?我想,医院面对的绝大多数患者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有限的工资收入还要交水电费、房费,还要穿衣和吃饭,除了这些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更何况七八十岁的老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工资收入,他们的生存全靠儿女的赡养和政府的救济。因此,面对他们,医院不要光想着创收,还要想想群众是否能够承担得起昂贵的医药费。更不要以为来医院看病的都是大款,用多昂贵的药他都不会皱眉头。

篇7:重访纽约有感

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金秋时节我重访纽约。

18年前,我曾在纽约工作过三年。这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后我一直无缘重访。

此番重访,乃为出席一国际会议。说来凑巧,与会时机竟恰好是9.11事件两周年刚过了没几天。

两年前,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一个月后,我赴华盛顿开会,在那里度过了触目惊心的一周。只见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CNN新闻的通栏大标题是“美国的新战争”,布什总统一再告诫美国人民要准备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反恐考验。“炭疽热”又施虐一时,街道上很冷清,餐饮、游览场所更是门可罗雀。有人惊呼:9.11已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这一切,至今仍记忆犹新。

经历炼狱后的纽约是一番什么景况呢?正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我又一次踏上了这块真正堪称“动感之都”的土地。

世贸中心遗址凭吊

一是为搭乘直飞纽约的国航班机,也是为能较好地倒时差(毕竟我已是年近古稀之人了),我提前两天飞抵纽约。抵达后,第一件想做之事自然是去世贸中心遗址凭吊。过去在纽约工作期间,我曾去过该处多次,深为其雄伟所动。每当我站立在104层的高处俯瞰纽约时,一种超然物外之感油然而生。可是两年前的刹那间,一个世界建筑业的奇迹化为废墟,一切都成为过去。

去的那天秋意正浓。约上午九点半光景,我们抵达世贸中心遗址,那里已是人声嘈杂。遗址占地甚广,四周皆围以铁栅栏,人们不得而入,只能隔着栅栏向内眺望。栅栏上悬挂着不少照片,提醒人们世贸中心昔日的雄姿。一些白色的花束在栅栏上摇曳,寄托着来访者对9.11遇难者的悼念和哀思。栅栏上还挂有大幅的黑色碑刻,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死难者的姓名,不少人围着碑刻细看,似在寻觅故去的亲人或友人的姓名。遗址附近小摊林立,出售形形色色刻有世贸中心图像的纪念品,五美元一件,任意选购。

遗址不能总是遗址,世贸中心是否会重建?我将这个疑惑告诉了陪同我前来的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同志。他对我说,两年来,纽约人一直在争论这个问题。一部分人主张重建,另一部分人说不能建,最后还是前者占了上风。而今天恰好是重建世贸中心正式开工的日子。他说,此次是不建则已,一建就须出彩,未来的新世贸中心将比原来还要高。他还说,此次9.11事件两周年的纪念活动相对低调,原计划在遗址连续对空施放擎天光柱多日,可是此次只搞了一次就作罢了。

我在世贸中心遗址徘徊良久,有震撼,有默想,有醒悟。我真诚地期盼,人间此类惨剧不再发生。

纽约的变化在深处

18年没有来了,我真想多看看纽约。利用会议空隙,我漫步纽约街头。

乍看一下,纽约似乎一切依旧,未见有明显的变化。时代广场依然车水马龙,洛克菲勒中心照旧人流如织,中央公园的大草坪上年轻人在无忧无虑地戏耍,QUEENSBORO大桥上的车辆堵塞程度丝毫不减当年。问了一下陪同的总领馆的同志,他也说不见纽约有什么新变化。

纽约真的是一切如故吗?纽约人真是那么健忘吗?非也。其实,表面的不变掩盖着深处的巨变,在物质的依旧底下隐藏着人们精神的变异。

且不说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时安检的严厉,也不说纽约街头不少建筑前添增的防止恐怖袭击的钢筋水泥屏障,也不说警察和警车的频现已成纽约市的一个街景,这些都是失之浅显的表面。我想说的是纽约人心理上的变化。两年前有人说9.11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此言看来并未过时。

会议间隙,我同一位与会的美国朋友喝咖啡,闲聊之余,也谈及上述问题。他坦诚地告诉我,对纽约人来说,9.11的噩梦并未远去,纽约并未一切如常。人们现在依旧生活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之中。每听到飞机在上空轰鸣,每闻到异样的气味,人们就会下意识地紧张起来,生怕类似的不测事件再次自天而降。

美国政府不敢懈怠,反恐意识无以复加,甚至到草木皆兵的程度。它戒备异常森严,每逢重要日子,都要事先严肃告诫人民严防恐怖袭击。两年来纽约市太平无事,当归功于当地政府这种严加防范的精神。宁可错报一千,不能漏报一次,这可能是政府的理念和做法。

一双新皮鞋惹了祸

此次纽约之行,只是小住,会开完的次日我即整理行装,打道回国,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难忘的趣事。

我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一位参赞送我到了机场。告别后,我办了登机手续,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十分顺利。可是,当我经过安检的关口时,遇到了麻烦。

我刚过安检门,安检人员即示意我站在一旁,等候进一步检查。还有几个美国人也是如此。这使我很纳闷。我随身只带了一个小行李袋,身上也未携小刀、铁器之类,何查之有?一个中年的安检人员向我走了过来。他客气地让我坐在椅子上,脱了皮鞋,让我再站起来,又用探测器查了一遍全身。他特别注意我那双新买的皮鞋,用探测器翻来覆去地查了几遍,最后又送到X光机去透视。待检查完毕后,他送还了皮鞋,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对9.11后美在机场采取超严的检查措施十分理解,也不反感,只是搞不懂为何查到我们头上来了。我问了那位安检人员,他笑着回答说:“就是你那双皮鞋作的怪。当你经过安检门时,就发现你那双鞋可能有问题,所以把你留下复查。最后发现皮鞋底部可能有些金属东西,当然这是无害的。顺便说一句,你这新皮鞋是双好皮鞋。”

此事弄得我哭笑不得。全是这双新皮鞋惹的祸。但它也多少折射出纽约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基辛格一言中的

此次纽约之行产生的疑惑,从美国原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对我的一席谈中找到了答案。

基辛格也参加了此次国际会议。他还应邀在午餐会上做了主旨演讲。进午餐时,美方安排我坐在基辛格的身边,我得以就当前天下大势同他做了一番交谈。他对我说:9.11后天下大变。世界已进入一个可名之为“后后冷战时期”的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中,世界很不安宁。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之间的斗争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头等任务。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对此应有心理准备。

篇8:我学写生有感

宜春市老年大学德艺双馨的刘荣庭老师,给我圆了心底这个梦,在绘画方面给了我良好的启蒙和指导,还有诸多的智慧和胆量。在刘老师的启迪和指点下,前年,我凭借“半瓶水”的学业,迫不及待地偷着外出对景写生。

日积月累,有了一批所谓写生画稿。但是,对此叫不叫写生画,心存疑窦。这时老年大学新辟了一条画廊,号召学员个人或联合举行作品展出。我苦思良久,最后鼓起“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勇气,决心拿出37幅写生作品公展于众,亮出《锦绣宜春》写生画展的主题,配上恳请赐教的序言。结果喜出望外,抛出的是砖,引来的是玉,获得了许多指教、赞誉和鼓励。

从此,我对于写生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只要天气晴朗,我就带着绘画工具和材料,蹬上自行车,走向宽阔无际的大自然中,领略充满生机的景色,沐浴温柔和煦的阳光,呼吸无浊清新的空气,激发绘画创作的灵感。边游、边看,捕捉探察景物的态势与形貌。遇到情景交融,即停车坐下,打开画夹,布局“经营”位置,确定画面中心,尔后落墨描绘。这时,心不二用,目不它视,耳不旁听,全神贯注进入绘画角色之中。

身临其境,“师法自然”,进一步增进了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使我深深感到伟大祖国比比皆是画,处处都是图,大千世界处处有吾师。这种户外写生,不仅填补了退休后的时间空白,而且使精神生活充满生机,它对怡情养性、健身益脑有着良好作用。

上一篇:高职公共英语学习策略的调研报告下一篇:2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