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有感

2024-05-08

“孝”有感(精选8篇)

篇1:“孝”有感

“孝立人生”有感

2013年6月15日,我有幸参加并学习了专职讲师朱笑涵老师,人称二师兄的“孝立人生”的公益专题课。此次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孝”的含义。“孝”不仅仅体现在对父母,长辈的相处之中,更反映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中。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最基础的积累是从家庭开始的。懂得了孝道,进入社会以后就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对上级服从尊重,对同事友好互助,也是一种孝的体现。

“感恩”是“孝”文化的重要内涵部分,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子女,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们抚育成人,同样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应该感恩公司,是公司引领我们成长,我们应该忠诚于自己的公司,对外展现的一言一行所代表的是企业而不是个人,更要谨言慎行,当得起公司对我们的信任,正如朱笑涵老师所说的,做一个让人放心的人。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想,我个人觉得这次学习有几段很经

典的话,我想和各位领导和同事分享:

1.事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待事务的行径。

2.人何以立世?一是能力,二是素质。

3.一个不肯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就是一个不愿面对自己的人,其实他30岁就死了,只是70岁才埋葬。

4.我们不能改变对方,但可以改变与之关系,事实上,改变关系也就等于改变了结果。

尹慧锋2013.6.18

篇2:“孝”有感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贫家多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父母操尽儿女心,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慈母心

十月怀胎苦难言,一朝分娩生死险。养育婴儿无早晚,乳汁吸尽也心甘。疾病但愿替儿患,灾祸宁肯代子担。夜晚陪读在灯前,清晨不误备早餐。教育儿女学业满,自立成家心才安。一生辛劳从无怨,慈母美德天下传。

感受:

我:“孝顺父母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读了这段诗,我知道了孝顺不光是说在口上,更要记在心里,做在实际。”

家长:“教育孩子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要重在培养孩子的德行修养,希望孩子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含义,并能够时刻提醒自己,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五年级三班

篇3:“孝”有感

一、《论语》中关于“孝”的内容

孔子在总结西周孝道的基础上, 将西周的“孝养”、“追孝”伦理思想和当时个体家庭道德规范结合起来, 发展了“善事父母”以新的内涵。

1. 生前以礼对待

《论语·学而》中子夏言:“事父母能竭其力”赡养父母, 能竭其力, 养亲的同时敬亲, 即精神上的赡养, 《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 孔子云:“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这里的“敬”就将养人和养动物区别开来, 所以在孔子看来, 如果只能养父母而不敬父母的话是不能叫做“孝”的。“敬”是一个关乎精神层面的词语, 子女对父母要有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关注, 要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的父母。

子夏曾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明确的说真正做个孝子, 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以和悦穆敬的态度、以愉悦快乐的脸色去奉养父母。《论语》中“孝”和“敬”是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对父母要养且敬, 做到敬就需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并且发自内心态度要好, 和颜悦色。《论语·为政》记载,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担忧孩子的疾病这是自然地、真实的、源自于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自然的本能, 那么孩子担心父母的疾病也是应该的, 孝就是用父母为自己孩子生病焦急担忧的心情来关注自己父母的身体健康。《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既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 又要为其年高体迈而担心。《论语·为政》中,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做到孝就要不违礼节, 在父母有生之年, 子女对待父母要不违背其意愿。如果父母有错时该怎么做?《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孔子提出“事父母几谏”的主张, 就要求婉言和顺地劝止父母的不义之举。但对父母的“诤谏”要以尊敬为前提, 不接受诤谏也不能强行, 更不能与父母对立起来, 要婉言、耐心地说服。

2. 死后也以礼对待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在孔子看来, 丧礼是要发自内心悲哀的, 而不是礼仪, 行文周到即可。《论语·阳货篇》中宰我问“孝”。宰我问:“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期可已矣。”孔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知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在孔子看来, 君子三年之丧的礼是出于其情的一种真实流露, 孝子初生在父母怀中被抱养三年而父母过世后孝子也要守丧三年, 这样才是孝。孔子更加重视对父母在世时尽孝, 做到养、敬, 同时忧其疾、不违、不怨, 这三个要求是并列关系, 都需要做到才是孝, 父母去世后需葬、祭, 子女如何做才算是实践了孝道。

二、《论语》中“孝道”的实践方式

1. 事生

首先,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 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这基础上, 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论语·为政》中子游向孔子请问“孝”, 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孔子在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如果, 只养活父母, 对父母不尊敬, 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 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语言要和气, 面色要和悦, 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 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 事奉父母, 要做到尽心竭力。其次, 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 唯其疾之忧。’”子女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不要使自己生病, 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 当父母年老的时候, 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再次, 要做到“无违”。“无违”并不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一味的顺从而是没有违背良心良知的的任何想法, 一切都是出于真诚, 也就是说一切的孝行都没有违背本心, 都是发自内心的至诚的自觉行为。为孝之道应当体会父母的心意, 敬事父母, “不违其心”的努力去做。在儒家的孝道体系中, 子女与父母之间, 是依靠德来维系的, 而非单向的顺从。子女的孝顺是以长辈有德为前提, 无德则不能顺从。

2. 事死

“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 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 认为“三年之丧”, 是“天下之通丧也”。有一次, 宰我对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 因为, “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 一年就足够了。最后, 孔子批评宰我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 难道他就没有得到过在父母怀抱里三年的爱护吗?同时孔子强调, 办理丧事, 与其把礼仪办得周到详备, 宁可过度悲哀。孔子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 祭祀是十分重要的。祭祀要按照“礼”的规定。祭祀的核心是要“敬”, “祭思敬” (《论语·子张》) , 要“真诚”, 要做到“事死如事生”, 做到“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 “洋洋乎如在其上, 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进行祭祀, 不能让别人代替, “吾不与祭, 如不祭”。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孝的全过程就是对父母要“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事生、事死也就达到了孔子认为的全孝。

三、“孝”在当代的价值

首先, 孝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规范, 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 孝和仁, 孝和忠, 在孔子看来是不可分割的概念, 是共生的。“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 为人孝悌, 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一以贯之的孝和忠, 自然可以推而广之“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从事父母可以推至事君, 孔子就将孝提升到社会政治层面, 赋予了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其次, 《论语》孝道蕴含了中华传统伦理的仁、义、礼和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 儒家将孝视为起点和根本, 认为人人均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 那么就能达到“泛爱众而亲仁”。人们就会形成善良的品格, 宽以待人, 使国人形成豁达的性格, 对国民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 孝道是一种传统文化, 又有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结合当前实际, 坚持正确的孝观念, 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 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巩固政治制度, 构建新时期的伦理秩序。防止当前在社会上形成的只求继承、不讲赡养的歪风;只讲个性、不讲集体的个人主义。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顺利、和谐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张保文, 徐庆元.听南怀瑾讲《论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张燕妮.反思《论语》中的孝道思想[J].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2012 (3) .

篇4:父母孝,则儿孙孝

在公众场合,大家对陌生的老人都很有礼貌,停下来让其先行,很小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地说一句“奶奶慢走”之类尊敬的话。尤其是他们那句“斯密达”,时常挂在嘴边,敬语处处说,鞠躬随时见。回家时,一句清脆温婉的“我回来了”,是礼仪深入孩子骨髓的最基本体现。

可在中国,这些礼仪基本不复存在。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缇萦救父,沉香救母等等,早已传成千古佳话。“温、良、恭、俭、让”五德,是我们老祖宗沿袭下来不可丢的礼俗,如今却断了层,难以被继承。

博士“魔术师”蔡笑晚老先生曾经出过一本书叫《我的事业是“父亲”》,感动了几代人。他有六个儿女,在物质贫乏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位普通而单薄的父亲,用一己之力,培养出五位世界名校的博士和一位硕士,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从蔡家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中,又可窥见,这奇迹不足为奇。

蔡老受父亲蔡勋的影响,从小特别崇拜古代先贤。他自取外号“孔老二”,孩子们一个个出生,小名儿全带“子”。大儿子叫孟子,后面全是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给儿子取名,分别是孙子、荀子、润子、曾子,最后一个是女孩,就叫西子。之所以这样起名,就是想让儿女们以先贤为榜样,做知书达礼之人。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蔡笑晚告诉孩子们:“礼仪是为人处事、安邦定国的规范和制度,但凡文明的民族,都很注重礼仪。”所以,孩子们都非常懂礼,不但学习好,更是特别尊重这位父亲。

蔡笑晚自己也是个不怨天尤人的孝子贤兄。他家出身不好,父亲曾担任国民党的法医,打成了右派,连累他被学校除名。父亲很内疚,蔡笑晚却毫不在意,他用短短一年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高考,成绩虽名列前茅,大学仍不收他。父亲更加自责,蔡笑晚不停地安慰父亲,路是人踩出来的,此路不通另寻他路,父母能给是福气,不能给要靠自己的志气。

蔡笑晚进小学当了一名教师,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上先进青年。在学校推荐下,加上自己成绩出色,终于有机会进入杭州大学物理系。而此刻,父亲却郁郁而终。身为长子,蔡笑晚义不容辞地终止学业,扛起养家的责任。

父母健在的时候,蔡笑晚从来都是晨昏定省,双手奉茶。他也教育儿女们每天早晨起来先问候父母,晚上去睡的时候互道晚安。

有一次,年幼的儿子用小勺在面前的盘子里捡自己爱吃的菜,蔡笑晚一筷子打在他的手背上,很嚴厉地训斥。他告诉孩子们,吃饭的时候,筷子不准伸到盘子里挑来拣去的,别人夹菜时你的筷子不能跨过对方的筷子或胳膊,更不能看见哪个菜特别喜欢吃,就干脆端到自己面前吃个够,那都是没家教,不懂礼的表现。孩子们从小恪守家训,直到长大后,身在大洋彼岸,不同的国家,每隔几天都要轮流写信或打电话向父母报个平安,让老人放心。

篇5:窥孝有感作文900字

百善孝为先。羊跪乳,牛反哺,知恩知孝方为人。

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我开起了白日梦之旅……

我来到了宋朝的战乱时期,我迷茫着,天地一片黑暗,我准备向前移动,但却动不了,被定身一般,忽然,一个黝黑、身又不高的壮汉在帮母亲洗脚、捶背,仔细一看,竟然是宋江,他又来到床上,替母亲暖被窝,天气如此寒冷,滴水成冰,但他却不顾,这让我想到自己被父母暖被窝、洗脚,享受乐趣,大概一柱香的功夫,他又到厨房忙开了,与自己的哥哥截然不同,孝义黑三郎果然名不虚传。

忽然,场景变了,我又来到了西游记中,好像是平顶山、莲花洞。一阵黑风袭过,我又来到洞中,看见金角、银角在拷打八戒,鬼魅与常人就是有差距,悟空又来了,大战了几十回合,不敌逃跑,金角、银角又准备宴请干娘,结果悟空将其打死并化作干娘,骗了宝物,太上老君又收了金角、银角。我觉得鬼魅妖魔有孝心而我甚至大部分人却不以为然,夜以继日的刁难父母,恨不得吸干父母的血汗,我觉得青少年就是吸血鬼,用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奢望。

“唿”的一下,场景又变了,我又来到了三国鼎立时期,本打算看一下诸葛先生的风华正茂,但却来到了徐庶的家里,徐庶正为老母亲讲事谈儿,那时语言不太懂,我只知道“吾”“汝”等之类的.简单词语,“哗”的一声,我又来到了柳树旁,看着柳枝随风飘荡,仿佛来把人留下一样,我随风望去正是刘备和徐庶,他们两个在聊天,但我这次听懂了,原来他是来辞别的,因为自己的老母被奸君曹操骗去,他必须去赴面,即便是被母亲斥责,刘备哭了,他的眼泪是为徐庶的忠心而流的,并且他自己也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两个人应该将心比心。我觉得不管父母怎么劝阻你,你一定要帮他们。

“啪”的一声响,我急忙的坐起来,我急忙的穿衣服,让母亲少操心,忽然,一杯豆浆递了过来,浓浓的感情都揉碎在豆子中,我扭捏的说s“妈,你辛苦了。”只觉得手心上有几个顽皮的孩童在玩耍,痒痒的,我的心也痒痒的。

篇6:读二十四孝有感

二十四孝记载了我国古代感天动地的故事,读后无一不让人感怀,让人潸然泪下,反思自己的是否做到了孝。《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

但是孝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孝顺是为了感恩父母,为什么从古至今国家要大力推行孝道?

论语中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其次由于我们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你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再者“治天下”、“治国”、“治家”的核心是要取得诸侯各国、百姓和家人的欢心。“明王以孝治天下,得万国”的欢心,他们就能来参加天子祭祀先王的典礼。这样,所有子孙都尽到祭祀的义务。诸侯治理自己的国家,得到百姓的欢心,百姓都会来参加诸侯祭祀其先父、先祖的活动。卿、大夫治理自己的采邑,得到妻室、儿女以至妾婢和奴仆的欢心,全家人上下都会协助他事奉父母亲。这样,就能使得父母在生时过得安乐,死了得到祭祀。天子、诸侯、卿、大夫都对自己的双亲尽到孝道,就会出现“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的大好局面。《诗经•大雅》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孝治章第八》)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各国都顺从他的教化,服从他的统治。

强调古代圣人治理天下,是根据人的尊崇和敬爱父母的本性去教育和引导人民的。《孝经》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尊敬)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孝”这种德行是最伟大的德行。父子之间的感情是一种天然的感情。圣人应用这种天然的感情,对民众进行教化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儿子对父亲的顺从,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在“孝”这个伟大的德行中,尊敬父亲又是最伟大的。父亲对儿子具有君王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在人伦关系中,没有比这个还厚重的东西,如果儿子对父亲不尊敬,既悖德又悖礼。君子不作“悖德”和“悖礼”的事情,“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这样“其民畏而爱之,则而像之。”就“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这就叫做,“其政不严而治”(《圣治章第九》),对人民的统治不需用严厉的办法,就能获得好的效果。

“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但是如果父母做错了事难道我们也言听计从吗? 做了有悖社会安定的事和君王的事那又该如何呢?

《弟子规》里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就是说,父母有过错要指出,但是要照顾父母心情,和颜悦色地指。

篇7:听《二十四孝故事》有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推崇孝道,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良好品德的核心!因此,《二十四孝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二十四孝故事》中的精髓,对现在的我们仍具有积极意义。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一篇孝道小故事是《行佣供母》。

《行佣供母》讲的是:从前在一个小镇里,有一户人家那一家人只有那家人里只有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和一个老母亲的儿子。老母亲的儿子,便是江革。

江革在厨房做好饭出来给母亲吃,这时有一个弓箭射向了他们的厨房,江革吓坏了把碗摔破了,这时他的母亲便问:“革儿,你这怎么了?”这时,有一个村民把他们的门推开,便着急地说:“杀过来了,赶快跑吧,能跑多远就跑多远。”那村民便急急忙忙的跑了。老母亲对江革说:“革儿,你快跟村民们逃命去吧!”这时江革问:“那你呢母亲?”“我老了,走不动也跑不动了你自己逃命吧!”但江革却说:“那我背您跑。”江革便背着母亲逃命。

逃到了森林中的时候,有三个强盗从树上跳了下来,要让江革拿江革对他们说:“我们是逃命的,身上没有钱财。”强盗看了看江革,想让他当强盗,但江革却没有答应。抢到问江革为什么不想当江革回答:“我还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若我当了强盗那谁又能照顾我的老母亲呢?”抢到看江革如此孝顺,便放过了他。

江革背着老母亲来到了一个小镇上,他边走边想:我不如到一个富人家去当佣人拿工钱去孝顺母亲。他便把母亲放到了大树旁边,对母亲说:“母亲,我到那边去去就来,你在这里等我。”江革敲了敲富人的门,那富人来开门了。富人问他有什么事情,他说:“我和我母亲逃难至此,想挣些工钱来孝顺我的母亲。”不然看了看他,便答应了,让他先找一个安定的地方住下来。江革非常的高兴,边找了一间房间,让母亲住了下来。

江革每天要抬水,每天要砍柴,每天要做饭,虽然很辛苦,但他为了让母亲有好吃的,也没有任何怨言。这个月的月底江革发工钱,他便买了许多好吃的,拿回去孝敬母亲。母亲对江革说:“革儿,你也来吃。”江革却说:“母亲我不喜欢吃这个,您吃吧,我去打扫院子了。”母亲让个儿休息。母亲让江革休息一会,但江革拒绝了,江革一人独自在外面吃着腐烂的面包。江革为人非常孝顺,最后被乡亲们推荐成了大官,从此以后,她和母亲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篇8:唐代孝文化及其“以孝治国”思想

一、统治者践行孝道“,以孝治天下”

1.皇族对孝行的示范与约束。《孝经》中提到“:士有百形,以孝为本,人之常德。”唐代统治者非常推崇孝道,认为孝是所有道德的基础,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根本。唐代统治者也要遵守孝道,《表孝友诏书》中提到“:民禀无常,仁义贵重,士有百行,孝敬为先。自古先王,经邦济世,设教垂范。”当时的帝王经常发表言论以彰显自己的孝行,唐太宗曾说“:孝者善事国家,忠于君主,显亲扬名,此谓之孝。”唐宪宗也是唐代著名的孝子,他多次因侍奉亲人膳食及病疾而辍朝。有时候皇帝在位的时候,亲人便已去世,这是判断其是否善事父母的重要依据。当时,德宗的母亲沈氏在安史之乱后失踪,在其有生之年便开始寻遍天下,但一直没有找到,有诈称太后者数人,皆不定罪“,终真元之世无闻也”。唐瑄宗“性至孝,奉郑太后,不居别宫, 于大明宫朝夕侍奉,郑太后病逝,同士人之礼,公卿奉慰。”[1]53唐玄宗对兄弟甚为关怀,为减少庶子继位的影响,年至宪生日,便幸其宅燕乐。当时,唐玄宗亲自赴宁王府叙兄弟之情,并称宁王为大哥。

2.唐代孝文化的谥法与推广。孝道具有教化的含义“,教”便是由孝演化而来,并逐渐成为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规范。唐代以孝治天下还表现在谥法上,其对孝有着详细的规定,《唐会要》提道:“禀德不回曰孝,五宗安之曰孝,善事父母曰孝,博宇备物曰孝,慈爱忘劳曰孝,尊仁安义曰孝。”用“孝”字的谥号说明统治者对孝文化的重视,唐代除武则天及唐哀帝外,其他皇帝都在其谥号中加有“孝”字。唐代的《孝经》系统阐述了儒家孝道的规范,其对孝的含义、种类及实施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是唐代孝文化的典范。在唐代,孝行卓著的人士不但能得到官场的表扬,而且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统治者对孝子贤孙进行表扬,便是其推行孝道的重要措施。唐朝建立初期,唐高祖便颁布《表孝友昭》,并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奖惩机制。皇帝继位的时候便会颁布大赦天下的文书,其中包括对孝子的表彰。例如,宋兴贵累世同居,家庭谐和,为了表彰其孝行,高祖亲自写了一百多字的诏书,并诏令天下效仿其行为。被表扬的孝子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进而增强了人们的孝道思想。例如“,汴李姓,年六岁亡父,殡堂十年,朝夕临。母欲迁嫁,断发丐终养。居母丧,自毙葬具,县里送葬千余人。”[2]41可见,人们对孝行非常敬仰,并促使他们从自身做起,这也是孝文化世代相传的重要因素,逐渐形成将孝、行孝等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唐代的敬老文化及孝道教育

1.尊老、养老的孝道传统。唐代统治者不断发布相关的诏书,并示范敬老,《册府元龟》中便大量记载了相关的例子。老人有着丰富的阅历及经验,唐统治者非常重视他们的地位与待遇,以彰显对老人的尊重,如采取“赐几杖”“、赐官爵”等方式。古代的几杖常指敬老之物,并特指长者的地位,唐代以获得皇帝赐予的几杖为荣。老人年老体衰,赐予的几杖不但能带来现实的方便,同时还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持有几杖的老人无需在官府中下跪,并拥有让道的特权。唐政府多次颁布赐予几杖的条令,如唐太宗五年颁布的《老人赐几杖书》中提到“:古之为政,先于敬老,居则知养,礼传三代,制问百年。恩于几杖,布惠于乡国。”在唐代,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会得到相应的官职,其并不是一种行政职务,而是一种具有尊荣性质的官衔,以体现对老人的敬爱之情。特别指出的是,唐代对高龄女性有着丰厚的待遇,其不但体现了唐代优越的敬老制度,而且也展现了唐代妇女的优越地位。《旧唐书·德宗纪》中提道“:寿八十以上,颁授刺史,赐紫。”指的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穿衣服的颜色可以和朝廷的官员一样。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每个阶层的颜色都有严格的限制,唐代的这一规定无不体现政府对老人的敬重。针对老年人的犯罪行为,唐政府也有相应的规定“,七十以上者犯流罪以下,收赎;八十以上者,犯杀人应死者,上请;九十岁以上者,虽有死罪,但不加刑。”[3]113可见,唐代老人享有一些从轻判决的司法特权。

2.唐代教育中贯穿的孝道思想。唐代的家庭、学校及女子教育中便贯穿着丰富的孝道思想。唐代的家庭教育是传递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采取言传身教的形式。《帝范》是唐太宗自传的论述人君之道的政治著作,其认为君体及建亲是治国安邦的基本“,奉先思孝,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唐统治者认为,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并以仁义之心对待自己的臣民才能治国平天下。《诫吴王书》是唐太宗对儿子吴王的教诲,书中提道“:吾以君临兆庶,表证万邦,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教导吴王要成为道德修养的楷模,通过礼教来揽民心,在家尽儿子对父母的孝心,这便利于皇子孝悌观念的形成。唐代下嫁的公主应孝敬舅姑,唐太宗之女襄阳公主,下嫁肖睿后,孝敬公婆如侍奉自己的父母,其令太宗非常满意,并诏令诸公主视为榜样。由于唐太宗的提倡,公主对公婆、丈夫行妇礼便成为一种规范。在官僚家庭中,以柳公绰家教严明最为典型,他的三个孙子都是当时有名的孝子。柳公绰根据其亲身经历完成了柳氏治家的训诫,其强调“:立身以孝悌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该训诫是家训史上最为完整的家法。唐代关于父慈子孝便是关于血亲伦常的教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孝文化思想。唐代非常重视幼儿的启蒙教育,《百行章》中便对如何孝敬父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必躬耕力作以养二亲,冬暖夏清,为其冷热,言和色悦,复勿犯颜。”在父母过世之后还应做到以时祭祀。

三、唐代孝道的法律化及“以孝治国”思想

1.唐代的“不孝”罪及重孝轻罚。唐代律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典范,《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及完整的刑事法典,其涉及孝道的条款占全部条款的13%左右,有着宽泛的行孝范围。唐代律例通过各种途径来表彰孝行,同时还通过法律来惩罚各种不孝罪。唐代将不孝罪列为最严重的犯罪之一,并通过对不孝者的严惩来彰显孝道。《唐律疏议》中关于不孝罪的名称便有三十多种,并提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善事父母曰孝,违者曰不孝”。律例中规定应供养父母无阙,并对父母的教令言听计从。唐代律法规定不同父母共居、分家产等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并规定殴打、杀害父母者为重罪。《凡例》规定“恶逆”罪常赦不免,即纵使遇到大赦的时候,恶逆罪也不可赦免。同时,唐律规定没有子嗣的老人可以收养同宗的子嗣为养子,使自己老有所养。可见,唐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孝行,并以法律手段来推行,对于不孝者归入十恶之首,以阻止他人试法。唐代关于不孝罪的条例为后世所沿用,这也是传统孝道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唐代统治者还通过法律的形式保护孝行,规定罪犯的“权留养亲”、复仇者的减刑等。《唐律疏议》规定“:犯死罪非十恶者,父母有疾应侍,犯流罪者权留养亲。”[4]79

2.礼乐政法中的“以孝治国”思想。唐代还在社会、政治、生活等诸多方面推行孝道,礼乐、法令、教育等无不体现其以孝治国的思想。《孝经》作为孝道伦理的经典,因其特殊的德化功能受到唐代统治者的重视。唐律例中明确指出,《孝经》乃德之本,学者宜先习,玄宗皇帝还曾作训注,宣传孝道。唐代在立嗣的时候非常注重孝道,身为天下苍生之父母,行博爱广敬之道,在孝道方面为人做出榜样。唐代非常注重皇子的教育,往往选拔那些有着良好孝行的学者担任老师。唐太宗认为帝王之子生活条件优越,约束能力差,应选拔那些忠孝的老师来教育他们。在科举考试中,考试科目正经有九,其《论语》、《孝道》并蓄兼学。太宗改革科举制度,凡具孝悌品格的生员,均破格参加国家的科举选拔制度。《唐六典》中提道“:孝悌力田,风化之本,苟有其实,未必求名。”在官员的选拔及任用上,不但要考察其孝道,而且还重视其孝行“,以四事择其良,以三类观其行”。在官员选拔中,首先重视人的品格,其次才是才能,《捡择刺史诏》中提出选官必取才望兼优,可宣风易俗者。在现实中官场上,对于能力一般的官员,如果孝行卓著,也能得以重用。《唐律》中将不孝作为惩治的条例“,十恶”中第七便为不孝,并规定了不孝的具体内容。

摘要:唐代采取“以孝治国”的国策,将孝道伦理应用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良好的崇孝氛围。同时,唐代重孝的规范与传统对当前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上一篇:作风纪律(广电新闻)下一篇:仁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