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村教师

2024-04-21

优秀乡村教师(共9篇)

篇1:优秀乡村教师

乡村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班孝振,男,1966年5月出生,现年48岁,1989年8月参加工作,教龄25年,中学高级教师。1989年7月毕业于商丘师院外语系。在原济阳高中工作一年,因学校改成职业学校,不再开设英语,调到我校工作至今。

2000年暑假,三高高中部高薪聘请我去任教,我假期里已经帮学校招生,在洪校长的再三挽留下留了下来。2002年,三中校长,我高中、大学同学要我去帮忙,2008年,群星中学再次高薪相邀,我的内心不是没有波澜:一边是年迈的父母需要接济,上学的女儿需要照顾,一边是5万元多的年薪的诱惑条件,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恐怕都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选择题。然而暑假过后,一次次又放弃了。可谁知道,我的内心经历了怎样艰辛的挣扎。自从我来到我校粗略算一下走出的老师不下20人,其中有6位外语教师,有教学水平比我高的,也有很多教学水平比我差的。我们当年外语系毕业的17位同学,大都在县城私立初中或高中任教,我却一直求在我校,也可为元老级的了,很多人说我傻,废寝忘食扑在学校里,家里事什么都不管,每个月拿如此微薄的工资,无车无房,家徒四壁,不知道图啥?!很多乡亲、同学、同事,有的毕业的学生都这样问我。

二、教学教研工作,争当名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从教25年中,一直工作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最近三年才教一个班,最多带过三个班,一周近30节课,近200多个学生。5年前,星期天、寒暑假补课是常事,寒假早上八点开始上课,天气十分寒冷,有时来不及吃饭,空着肚子,到十点下课才吃早饭。暑假两点多开始,教室如蒸笼,真的桑拿的感觉。多年当初三英语把关教师,在中考中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多年名列前茅。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连续10多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多次评为市县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受到了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赞赏。

任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英语,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质疑的氛围。”。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阻碍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不够,所以,教学中我很重视抓学生的单词记忆,授与记忆方法,反复训练,巩固加深。阅读是语言能力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及手段,阅读不仅仅阅读理解文段,更能获取各种信息,扩大知识面,还是巩固加深所学词汇、短语、句型、语法、习语等的好时机。阅读应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每天坚持。一直以来,我都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阅读,鼓励他们看英文报,如《学生英语报》,鼓励他们读背《新概念英语》,尽量多地吸取地道的英语。这样,就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精心编造一些句子,让学生每天翻译两句,不断熟悉所学句型,逐渐形成英语思维,避免中文式英语的表达。所带班级英语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爱学乐学,成绩优良。在辅导学生参加英语能力竞赛中多次获奖,在200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省级等奖。在2008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我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特等奖。201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辅导学生王红梅获全国三等奖,袁俊与刘鹏获市一等奖。在2004年全县英语作文竞赛中,获优秀辅导奖。

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定期听本科组老师的公开课以及县英语教研室组织的公开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注意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提出了“英语教学既要扣住课本,又要跳出课本;既要抓紧课堂,又要跳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任职25年来研究的主要专题有:“ 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英语课堂教学”;“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短语归类教学”、“英语作文常见病句”、“语言、语法、词汇训练”、“中考阅读题的训练方法”、“中考考点研究”等。通过这些专题探讨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职以来,我积极承担乡、校级公开课教学,均受到广泛好评。2004年在第6届优质课竞赛所上的《Where is my pen?》得到了同行的好评。获县二等奖。连续参加几年的优质比赛。均取的理想的成绩。2006学年,我承担初三学科分析会教学示范课复习宾语语从句,获得同行与领导的一致好评。积极营造校园学习英语的大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成立英语活动小组,如:开办口语班、英语角、朗读和演讲比赛、写成语和猜谜、唱英语歌、演话剧、背单词、英语征文,其中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作文大赛一等奖。这些活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第二课堂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重视实践,总结提高。在大胆开展教学研究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在省.市、县、等专题研讨会上交流。撰写的教学论文2001.9月《谈以学生为中心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获省级一等奖,2003.9《中学生巧计单词探讨》获省级二等奖,2005.9《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后进生”培养》获省级三等奖,《谈英语课堂教学时间优化》获省三等奖。2005.9《课要务实。教应求真》获市级一等奖。1993-2006.年10多篇论文获县一等奖。

信息革新,多元发展。我深深懂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努力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现代化教育要求教育手段要多元化,为此我努力学习电脑方面的有关知识,收集电脑课件素材,力求在课堂教学上有新的突破。经过努力,我在电教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等制作多媒体课件,力争每节都用。这些课件大大提高了的课堂效率,很受同学们欢迎。同时,我认真钻研业务,了解英语教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断的更新知识,订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参加县、乡、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曾两次参加国培教育,连续三年参加电教馆组织的电脑培训,在炎热的盛夏,冒着酷暑,骑车按时参加,从没缺席,早退一次。在参加培训的老师中,我可能历次年龄最大的。

扶持后辈,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中学高级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分别在2000年和2004年与青年教师肖燕、王亚丽,杨优惠等结成对子,与他们互相研究,交流教学体会,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们更快地成长,成为英语科组的骨干力量。

三、学校管理工作,尽职尽责。

自从1998年加入学校领导班子以来,一直分管学校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校安全工作,综合治理,图书管理,少年宫,家长学校,行风评议等工作。

几年前,没有宿舍楼,也没有专职生活教师,学生就寝管理是个很大难题。那时学生多,住校生多,一个大寝室住三四十个学生,有五六个大寝室,每个年级两个,男女分住两个大院。学生的就寝纪律、财物管理、寝室卫生都有我、校长我们俩兼职负责,每天查寝几遍,不管冬天、夏天,不管刮风下雨,在摊上有发烧头痛的同学,看病拿药护送回家那是常事,天再冷,路在黑也不能推脱。后来街上有了网吧,一晚几次点名,去网吧找学生,每周都去几趟。大都在十点以后,同事、同学都进入梦乡了,校长我们俩一次次找回不归宿的“网迷”,那真的叫辛苦,有时还要看网吧老板的白眼,有的还威胁我们,往家里扔砖头,砸门的事也有发生。

再说早操,几年前,上操是起床后,早读前,每天冬夏都是5:30起床,5:50准时上操。那时还没有现在自动播放音响设备,每天5点左右,我第一个打开播音室门,播放音乐,唤醒睡梦中的师生,然后带着学生跑步、做操,接着早读。5:00—7:00比别的教师要多工作两小时。那是工作情况与现在比真的是地狱天堂之别这样工作能坚持一天、一月很容易,如果常年,十年、八年坚持下来,那才是工作狂才能做到的。

自从负责政教工作以来,我校分别被评为市级规范化管理学校、县级文明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市级依法治校先进校、省级先进家长学校、综合治理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学校少年宫获得20台电脑、一万元的奖励。迎接均衡发展检查负责图书这一块。12年暑假酷暑,整理图书3000余册,去会亭、圣源学校借书,每次都累得几天歇不过来。总之,各项工作我都付出了一定的心血汗水,这是全校教职工有目共睹的。

平常日常管理,每天检查学生考勤,处理学生的一些问题,每周、每月班级工作考评,每天的课间操组织,图书室管理,班内多媒体维修,我能做的都积极去做,不分分内、分外。

多年的操劳,落下一身的病患,严重的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硬化。去年秋天,我做了静脉曲张手术,周六做的休息两天,周一照常上班,没有拆线,一边打消炎针,一边上课,从没耽误学生一节自习辅导,一节正课。同学、同事很受感动。年迈体弱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住平常多病,在诊所打针,一边照顾好老母亲,一边回校上班,从没耽误工作。年前,老母亲因脑梗塞住院十多天,也没请半天假。上班25年来从没缺课、旷工一天。有些同事可能不相信,但我却问心无愧。获得荣誉:

二000年、二00二年

县级优秀班主任 二00三年 市级优秀教师 二00四年

市级骨干教师

二00八年五月

夏邑县第一届首席教师 二00八年九月被评为“夏邑名师”

一九九七、九九年两次获市级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九八年被县教研室评为兼职教研员。

多篇论文获县、市级一等奖,河南教育、教育时报论文大赛获奖,公开发表两篇论文。多次辅导学生县市省国家级奖励。由于领导的一直关怀与教育,同志们大力支持使我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此说声感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用教育创新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爱心培育百花盛开,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前进,直至光荣退休那一天。

篇2:优秀乡村教师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

很多人一辈子难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周老师却放手做着想做的事,他是幸福的。他愉快地奔波在小凉山深山老林中,这个山东“老工人”,最时髦的装备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通过这个宝贝,他在川滇黔交界处一个幅员面积达190平方公里的山乡,“遥控”来自天南海北的关注,让600多个孩子得到资助,10多所乡村教学点得以重建。而他,还常年奔波在xq、甘肃、广西等10多个省区以及川内多个资助“据点”……

周忠民老师又来了。几个月前,暴雨中,他也沿着这条路爬到花椒坪教学点,破木门、朽窗户,眼前一座40多“岁”的学校危房在铺天盖地的雨雾下,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无助。在他牵线下,一个民间助学团队募集到资金,使这所学校得以重修。

7月21日,新学校竣工,周老师又兴致勃勃地开始爬山。半山腰,全身湿透的我们停下来喘气。周老师弯下腰来紧鞋带。黄胶鞋里的脚修长瘦削,还有两个水泡,那是前一天从早上7点走到晚上8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点的印记。

苗寨的老老少少身着盛装迎了上来———这一刻,是花椒坪小学新校舍落成典礼。为庆祝这一喜事,村民自排自演了16个苗家节目———以苗家最高礼遇来欢迎他们喜欢的“周老师”。孩子们眼里,是感激,还有期待———每次到小凉山的村寨,周老师最不敢面对的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

独立志愿者:身后有多个团队

“我就喜欢在山沟里跑,愉快得很。”周老师哈哈大笑。周忠民,58岁,山东聊城人,戴着如今已不常见的鸭舌帽,身着旧衣服,一双黄胶鞋,典型的上世纪60年代工人形象。他还有个身份:民间助学志愿者。

1996年,周老师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退休,从此开始了他在贫困山区的行走。1998年,他第一次以志愿者身份到甘肃古浪支教,掏出积蓄购买了9台电脑,建起当地第一个免费电脑培训教室。2002年,他“转战”广西田阳,和同去的志愿者一起建起助学网站,随后成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等多个民间助学团队的义工,在广西、甘肃、贵州等10多个省区的贫困山区寻找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寻找破烂的校舍,再寻求资金去改建———办法其实很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单,那就是白天搜集资料,晚上制作成帖子,通过多个助学网站发送出去。

2005年,周老师在为“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做监察的行程中,到了田阳县,走访基金会在这里资助的一批孩子,从此与小凉山结下不解之缘。在田阳县玉凤中心小学,一个穿着朴素的学生起他的注意:“带我去你家看看吧。”小男孩点点头,带他出校门,爬山,过沟,再爬山,再过沟……让他没想到的是,整整翻了四座山,步行4小时后,才到孩子家。

这个叫牛屎沟的地方住着70多户人家,竟然只有这一个小孩在读书。原因是苦涩的:距离太远了!能不能就近办一个教学点,让孩子们少翻几座山读书?半年后,这里真的建起一座看上去很简陋的学校,但就是这所学校,结束了这座大山顶上从来没有学校的历史。随后,这里的大山上开始出现多所民间助学团队帮助建设的村校。

或许是节奏太快,本身就有教学任务的中心小学老师有些吃不消,很少有时间去家访,周老师有时就独自去走访。一次,在小凉山漫天大雨中,他很快迷了路,上到一个陌生的山顶,山顶上有多条小道,伸往各个方向。连走了好几次,下着下着就到了悬崖边上。折腾4小时后,被迫从原路返回。回到学校已是晚上8点多,不停“工作”了13个小时的的脚板被磨出大大的血泡。第二天,周老师又早早出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发了。

旁人看来惊险的经历,周老师说来平淡无奇。他曾三次摔下山崖。一次,从一个山崖上的学校出来,已是晚上8点,4个人只有一支手电筒。走着走着,一脚落空,他骨碌碌地滚了下去,幸好被两棵树挡住。爬起来一看,乱石滩在几百米深的悬崖下隐约可见。“好了伤疤忘了痛”,前不久,他又花了半个月,对该县30多所村小挨个调查了一遍。

有了周老师牵线,民主乡11所村小重建得到大山外的支持,另3所最近也有了捐建协议。至此,民主乡危房村校的历史结束了。花椒坪村小的泥房变成了砖木结构的青瓦房。巍巍青山怀抱,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周老师的脸笑得如这里的地貌,沟壑纵横。

性格志愿者:七跤摔来7万元

民主乡丰产村,“一天下雨九天稀,大人穿胶鞋小孩穿筒靴”。因不通公路,需步行5个小时才能到乡上。周老师第一次到丰产村小时,带着一位特意从上海赶来进行实地调查的陈先生。

城里长大的陈先生不会走山路,一身泥一身水,跌跌撞撞地摔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了8次,7次摔倒在泥浆里,一次被同行的老师扶住了。爱开玩笑的周忠民概括为“七跤半”。为了让陈先生不致太尴尬,周老师也有意摔了一跤,还同他打趣说:“马边的土地是公平的,同你上海来的亲近,同我山东来的也亲近啊。”

看到破旧的校舍、可爱的孩子们和热情的村民,陈先生二话没说,当场决定捐资7万元。“你摔了七个半跟头才捐7万,以一个跟斗一万计算,还欠5千呢。”周老师又打趣道。

“把孩子和学校的情况通过网络发出去,引来捐助者,你这样的身份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有点像‘串串’啰。”同行的人也和他开玩笑。“为山里的孩子,我愿意当这个‘串串’。”他说自己成功赢得许多人信任靠的是“诚实”,一户一户实地走访,无论多远、多险,这也是他这么多年坚持行走在大山深处的动力。

这几年来周老师已为民主乡联系到50多万元资金,目前到位25万元。看到堆积如山的建材,他孩子似地笑了。看完水洪小学,大家来到村支书家准备吃饭。一到支书家门口,周老师便找了块木板躺上去睡了起来。看他睡得香甜,大家都不忍心叫醒他———这样的记忆,不知以前有多少次。

看着熟睡的周老师,村民说:“周老师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山区,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为我们修学校,可他连一口热汤也没喝过。”

另类志愿者:大山里发现自己存在的快乐

在民主乡的村民看来,周老师这个老头似乎有些奇怪:做事不拿一分钱,电话费、上网费、交通费还要拿出退休工资贴,为的什么呀?

在周老师裤带上系着的鼓鼓囊囊的小口袋里,插着山里常用的雨伞,还有矿泉水、纸和笔。另一个秘密“装备”是馒头。和村民谈话时,冷不防拿出来大嚼,算是解决了一顿“行走午餐”。心细的村民发现,他吃晚饭时总要剩一些,第二天去看却不见了,原来故意剩下来当早餐。“看他天天睡在两张办公桌上,动员他搬到自己家或其他村民家,老周死活不干。”两人还为此吵过架。“我去干什么?我首先需要的是有上网的条件,无法工作住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不吃辣椒,同别人一起吃饭,要影响别人。”

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合常理”。2006年,他独自在广西进行万里单车助学行时,晚上就睡在马路上。“不担心有车或是野兽吗?”“山里的路夜晚哪有车,野兽来了我比它更野。”

这种“怪”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简单要求。“很多人一辈子都难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得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现在可以放手做,这也是一种福分啊。”

就是这种愉快的心境,让他在为孩子奔波的过程中,连和老鼠“斗争”也充满快乐的心态。“刚一睡下,鼠辈们就来捣乱。‘吱吱’叫着,连蚊帐上居然也要去看一看。我恼了,只要它们一活动,就用木棍直捣发出动静的地方。它不让我安宁,我也不让它安宁!”

这只是周老师单调生活中的一个插曲。他最开心的是,孩子们能得到及时帮助。大田村的彭游琦今年夏天考上乐山一所中学,一贫如洗的家里拿不出学费,甚至连去学校的路费也难办,好事变成了愁事,只好把口粮背出去卖。

“耳朵好使”的周老师头天得到这个消息,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到彭游琦家,回乡后在网上为他发出了求助的帖子。效果马上显现。“清晨5点,我迷迷糊糊接到一个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只说了一句:彭游琦的上学费用,我包了。”彭游琦父亲很惊奇,以前常接到国内的类似电话,国外还是第一次呢,也太快了!

喜之外,也有悲。周老师常年奔波在外,很少时间同家人团聚。这两年,他家里发生很多事,母亲病危,周老师是坐飞机赶回去的。父亲随后出了车祸,现在仍卧病在床。端午节,他赶回去尽了孝心。尽管如此,几天后,他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又出现在进乡的山路上……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篇3:乡村学校如何留住优秀教师

长期以来, 好教师“进不来, 留不住”, 这是农村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村学校为什么留不住优秀教师的心?原因是复杂的, 诸如生活条件、待遇、资源以及职称评定都是制约因素。这不但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也关乎社会公平问题。2015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 《计划》中说, 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对于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带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从现实角度来看, 乡村学校如何才能留住优秀教师呢?

篇4:乡村优秀教师

三十而立的刘立芳出生于河北省临城县城关镇陈刘庄村。望着那因知识的缺乏而贫瘠的村落,让他感受到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没有辜负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一头扎进乡村学校,一干就是整十年,现已成为临城县城关镇贾村学区冯村小学负责人。

建校难、管理难、施教难,是所有乡村教师所面临并接受考验的现实。刘立芳自2006年9月担任学校负责人以来,紧紧抓住老师少、学生少,教学工作随意性大的特点,从基础入手强化管理。先是规范了作息时间,做到了学生按时到校,老师按时上课。在此基础上,把贯彻落实教学大纲作为主线,增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走向了正规。尤其是针对农村学生“散”、“野”的问题,从提高素质教育效果入手,开展了“爱惜书本、求知上进、爱护公物、爱护学校”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章守纪,杜绝了“撕扯书本、无故旷课、损害公物”等现象的发生,主动把学校当成了“家”。

刘立芳抓管理不忘教学。他教的是英语课,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他把做游戏与实物演绎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把表扬和鼓励与加深印象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单词储备量。每次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用来复习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导入要讲的新课程。对个别学生还采取发挥“长项”的做法,调动学习积极性。班里有个爱说爱动的学生,就利用他的活泼劲儿给同学演示单词,让不爱说话的同学与他一起互动。特别是坚持让学生分组拼读朗读单词和课文,老师现场纠正发音,不仅做到了学中有玩儿、玩儿中有学,还达到了学了就会的目的。几年来,刘立芳教的英语课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他本人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篇5:乡村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毫无保留得将自己的点滴经验呈现给年轻、需要引导的教师们,与他们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反思提高,采取讲公开课、备课辅导、各类讲座、教学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引领,在《轻松快乐识字法》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灵动开放的识字经验已经在全县推广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几年的轮回之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带领,多名年轻教师不断成长,在班务工作及教学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深深的感知,要想当一名好老师必须自身拥有过硬的文化素质,积淀文化底蕴,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历尽春秋,无怨无悔。“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后的路上虽然还会有更多的风风雨雨和沟沟坎坎,我将不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新课改的洗礼中寒梅绽放!

篇6:优秀乡村教师推荐材料

扎根农村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作为从教二十七载,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他无怨无悔,自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其间做过20年的班主任工作、做过教研组长等工作,但无论在什么位置,始终都兢兢业业,认真从事教师的本行----那就是“教书”和“育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他的职业准则,“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他的人生追求。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二十八年前,他在本县最偏远的乡镇---辛庄乡参加工作,交通不便靠步行,刚拿起教鞭没有经验就虚心求教,这一呆就是28年。校长、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可他仍然眷恋着那块深情的土地、依依不舍的乡亲。在28年里,他始终没有放弃课堂教学。英语、政治等样样内行。为了适应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他始终坚持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95年自学大专毕业,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师资紧缺,作为一名中老年教师,为了适应这一新情况,他又刻苦学习本科英语知识,长期承担英语教学任务。

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上班在人前,下班在人后,严格执行校纪校规,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建湖县中小学教师行为“五条禁令”,诚实做人,扎实做事,是 他的一贯作风。虽然作为一个老教师,他对工作仍然是一丝不苟,严谨扎实,深受学校领导的信任。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在全镇英语教学领域里享有盛誉,多次为青年教师进行“青蓝结对”,多次主办示范课教学。94年建湖县首届英语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建湖县两个有效精品课竞赛一等奖,并荣获骨干教师称号。几年来,有近十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教研成绩突出。2008年在“十一五”教科研工作中被评为优秀骨干教师、2008年在全县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被评为科学学科带头人。2009年在全县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二、严谨治学,植根课堂

身为教育一线老师,深感教书育人任务的艰巨。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根据学生实际写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作为一个从教多年数学教学的他,从不含糊、从不懈怠。年年上一样的课,年年都有不同的教法。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不断充电,除了上班就是学习,从不参与娱乐打牌,浪费时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真正的好老师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进行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自觉的把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转化,就有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进,是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新课改环境,让自己不仅拥有“一桶水”,还拥有“自来水”,他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的向青年老师学习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的校外听课机会,虚心学习,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爱生如子,因材施教是他提高教学成绩的重要秘诀。对留守儿童倍加关注,对学困生精心辅导,耐心说教,他所任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处在全镇上游,2007年元月期末抽测全镇第一,考核为优秀,09年6月所任教的四英期末抽测中,教学成绩全镇第二。近三年所任教的英语均是排在全镇的前列。

三、爱生如子,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真诚关爱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班上同学病了,他就赶紧通知家长并且及时送去医院;雨天,远路孩子不能回家,他就撑伞出去给他们买吃的;冬天,看到学生冻红了小手,他就带来手套让孩子防寒;对父母打工在外地的学生,他就利用节假日经常进行家访„„记得在1999年,他所教教的班中,有一名叫张红的学生,因为他爸爸常年有病,妈妈因换精神病吃药也去世了,由于经济情况不好,孩子面临辍学的危险。他知道后,把妹妹家孩子穿的衣服拿来一些给小张红送去,又找到村委会和乡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多次商讨,为小张红家办了低保,使孩子又能继续坐在教室里读书了。用“心”去爱学生,把爱奉献给全班学生。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热爱学生,恪尽职守,满腔热血精心育人。用爱心对待各种各类学生。对于后进生,给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更多的是投入,我用“爱”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同学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关心热爱学生,从不放弃一个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才,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多年任教毕业班,他从学生的思想工作入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谈心教育,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用鼓励的眼神给学生以自信,用亲切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为了使工作更有实效性,他从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和科目发展的平衡性出发,给每个学生制定了成长目标和方案;确立优势,明确劣势,取长补短,让学生可持续的不断发展,每个学生有成长目标,有成长纪录,有发展档案,真正落实“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思想。他的不懈努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得到了全体教师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2008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篇7:优秀乡村教师表彰决定

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热爱乡村教育、扎根乡村学校、乐于教书育人,今年,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乡村好教师”评选活动。经学校推荐、县区上报、市级初评和xx教育网站广泛宣传,并通过网民投票评选,市教育局决定在第xx个教师节之际,授予邬恒军等100名教师为“xx市乡村好教师”,现予以通报表彰(名单见附件)。

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新成果、新进步。全市广大教师要以“乡村好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扎根农村,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人民好教师。

附件:xx市“乡村好教师”名单

xx市教育局

篇8:优秀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在中国这一农业人口大国, 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教师强, 则乡村教育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重点在乡村教育, 关键在乡村教师。甘肃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 要实现均衡发展和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 是当前加快甘肃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有的放矢, 重心下移, 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 甘肃省总人口2 628万, 有55个民族成分, 辖14 个市 (州) 86 个县 (市区) , 其中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58 个, 插花型贫困县17 个, 贫困县占全省总县数的87.2%。截至2014 年年底, 全省有义务教育学校10 517 所, 其中农村学校8 544 所, 占81.24%。农村学校中100 人以下的学校7 892所, 占总学校数的75%, 占农村学校数的92.37%;10 人以下的学校3 700 余所, 占总学校数的35.2%, 占100人以下学校的46.9%;5人以下的学校1 800所左右, 占11.7%;只有1 名学生的学校219 所;0 人的学校1 180 所, 占11.2%。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任教师225 491 人, 其中乡镇及以下专任教师18.7万人。

面对乡村覆盖面大, 乡村教育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职业认同不高、专业发展通道不畅等诸多制约甘肃教育发展的难题和瓶颈, 我们以“全覆盖、抓重点、补短板、创特色”为工作思路, 重心下移, 在师德建设、教师补充、提高待遇、交流轮岗、培训提升等方面, 倾斜支持乡村教师, 促进均衡发展,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二、强化引领, 立德树人, 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近年来, 全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紧密结合实际,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和提升三个阶段, 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大力弘扬高尚师德, 积极引导每位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依法执教, 优质施教, 廉洁从教, 文明执教, 乐于从教, 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并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主旋律, 在全省教育系统形成和大力推进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行风正气, 形成师德师风新气象。

1. 倾斜乡村,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以关注乡村教育、关心乡村学校、关爱乡村教师为宗旨, 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历时半年, 通过个人自荐、学校和县区、市州教育局推荐、省级评审, 经过网络投票、公示、深度访谈、采访拍摄、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厅务会议审定等环节, 评选出十名“陇原师德标兵”、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教师”、十名“陇原最美乡村校长”和百名“陇原师德先进个人”、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教师”、百名“陇原优秀乡村校长”, 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令人感动的优秀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德美教师评选活动, 涉及面广, 参与人数多, 受到广大农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 丰富载体,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活动

通过隆重节俭庆祝教师节日、新任教师宣誓仪式、学法教育、艺术征文大赛、德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 广泛宣传一系列富有成效、紧贴教师发展需求的活动, 巩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引导广大教师文明高雅过节日。引导新任教师乐从师、为人师、做名师, 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理想;引导广大教师学法、懂法、守法、遵法、用法, 依法执教, 做合格的人民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崇尚高雅文化艺术, 带动他们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弘扬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氛围, 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生, 深入家长, 深入社会, 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扩大师德师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建立机制, 稳步推进师德师风提升活动

为了使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效果持久, 达到深入化、常态化, 健全和完善“三纳入两渗透一否决”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启动实施以“甘肃教师学苑”“陇原优秀教师群英馆”为主要内容的甘肃省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 开展阅读经典、艺术鉴赏、学习楷模等系列活动, 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价值理想, 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内涵修养和业务能力, 促使广大教师把教书育人的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注重内涵, 自我升华, 淡泊名利, 优质施教, 做到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学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儒雅的形象影响人, 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本职工作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严把入口, 精准招考, 科学合理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甘肃省始终把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作为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实行学历、专业、岗位“三步走”递进战略。严把学历关, 高定位“起步”;严把相关相近专业, 高标准“走步”;严把岗位需求, 提促供需一体, 高精准“正步”。针对全省乡村教师队伍补充中存在的“教非所学, 学非所教, 补非所需”等问题,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教师补充“农村中小学补短板、学前教育补数量”的工作思路, 确定“按需设岗、按岗招聘、精准补充”的原则, 严把教师补充工作报名、命题、考试三关, 着力解决专业对口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补充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 积极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调, 在民生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考中, 非师范类专科毕业生不能报考教师岗位, 提高报名门槛;在所有教师招考中增加面试, 下发有关文件对面试工作进行规范;在音、体、美、英教师招录命题中, 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近三年, 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民生实事、巡回支教等项目, 招聘教师19 041名, 其中补充幼儿园教师4 830名, 为全省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增添发展动力。

四、示范带动, 激励引领, 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注重提高广大教师, 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 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 向薄弱学校、紧缺学科倾斜, 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去乡村任教, 到乡村发展, 确保乡村教师队伍稳定, 既下得去, 留得住, 又教得好。认真实施“省属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以奖代补”政策, 累计投入奖补资金1.3 亿元, 1.2 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受益。

2013 年, 在部分连片特困县启动实施“乡村教师补助工作”, 2014年实现连片特困县全覆盖。两年来, 累计发放资金约1.38亿元, 补助教师10.95万名, 2015年省政府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之一, 为民办实事, 发放补贴1.69亿元, 惠及乡村教师14.14万人次。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 向农村教师优先倾斜, 在园丁奖、师德标兵、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等评选工作中, 划定乡村教师专项比例, 专门设立省级乡村骨干教师评选项目, 共评选乡村骨干教师约4 200 名 (含2015 年正在组织评选的2 500名) 。2015年, 在“园丁奖”的评选中, 乡村教师比例达到35%以上。

五、积极引导, 政策保障, 加强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针对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实际, 在摸清情况、吃透政策、借鉴经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 采取调动交流、学校联盟、学区一体化管理、对口支援、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 推动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 为办好每一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提供师资保障, 以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助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两年来, 兰州、平凉等地已经开始先行先试。有的县区创新实施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师校际间的合理流动;有的县区采取关系随转交流和定期服务相结合、名师引领和挂职交流相结合等措施, 促进城区、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有的县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教师对口交流,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城区学校对口帮扶薄弱学校的长效机制, 取得良好的效果。

六、统筹规划, 精准施策, 全方位、系统化地构建甘肃乡村教师培训体系

2010 年以来, 以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主, 积极争取外援基金会和公益组织投入, 按照“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原则, 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综合改革, 对“国培计划”“省培项目”、基金会项目等进行统筹规划, 整体设计, 合理安排, 相互补充, 相互融合, 努力做到教师培训项目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实施, 加大省外培训力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效益。

针对我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实际, 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并启动实施乡村教师培训组合拳—“三计划两工程” (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精准扶贫三行动”, 构建“335”管理机制, 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有力抓手, 打造务实管用的领导团队、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 建立健全省、市、县、学区、学校五级联动机制, 着力构建和完善乡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

通过“乡村教师走出来, 名优教师走下去, 网络空间连起来”的方式, 充分发挥城市名优学校、名优校长、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通过实施“名师引领, 骨干带动”, 培育乡村教师人才梯队;通过实施“如影随形, 跟岗实践”, 提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通过实施“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 培养全科型乡村教师;通过实施“研训一体, 促使成长”, 增强校本研修能力, 发挥乡镇中心校研训主体功能;通过实施“信息带动, 长效发展”, 提高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截至2015 年6 月, 累计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30 余万名, 建立“金色教苑”乡村教师影子研训基地近80 个、陇原名师工作室40 个, 遴选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金钥匙”导师630 名。2015 年起, 推行以“补短板、重扶贫、强基本、增活力、清死角”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三行动”项目, 启动实施网络同步研修薪火行动、学前教育千千树行动和微小规模乡村教师访名校行动等项目, 把水浇到根上, 惠及乡村全体教师。

七、借力打力, 吸引资源, 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近年来, 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发展, 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 年, 成立甘肃省乡村教师培训志愿者联合会, 吸纳、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社会贤良关心支持教育, 先后有近20 家慈善组织和社会公益团体伸出友情援手, 针对乡村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资助和培训活动, 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途径, 增添新活力, 成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补充。

深圳美丽园丁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定向援助临夏回族自治州开展乡村教师培训,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聚焦甘肃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育提供持续支持, 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立足边远山区开展乡村教师走出大山长见识培训, 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针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开展特岗教师、校 (园) 长和管理人员培训, 田家炳基金会广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专业发展培训, 北京乐平基金会精准实施甘肃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每一家基金会都精心组建专家团队, 精心设计培训模式, 精心组织培训活动, 关注老少边困地区教育发展, 关心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影响较大, 效果良好, 受益面广, 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 培训全省乡村教师10 万余人次。这对加强甘肃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深受乡村教师的普遍欢迎。

八、抢抓机遇, 强化措施,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在举国上下努力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前, 国家及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乡村教师的亲切关怀, 给广大乡村教师带来福音。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要求, 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全局, 制定印发《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 年) 〉实施办法》, 是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是惠及全省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重大民生工程, 对解决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9:优秀乡村教师

时事引读>>

“好好读书,中学毕业跟我出去打工,不行就去做老师。”这是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小学教师王静平日里最常聽到的家长对孩子的“训诫”。2016年1月17日晚,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在海南三亚举行,来自包括四川在内的西部六省100名获奖老师参加。经过为期4个半月的评选,20名四川乡村老师最终获奖,他们将获得10万元资金奖励。颁奖典礼上,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马云说:“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但是不能没有乡村教师,中国如果没有在座各位的努力,中国的乡村就会荒芜,中国的乡村教师有300多万,你们直接影响了4000多万乡村儿童,这4000多万孩子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未来。”他希望通过“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引起全社会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对4000万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马云、赵薇、李连杰、那英、高晓松、郎朗等明星先后为获奖教师颁奖。

素材聚焦1 没有想象力的老师,教不出有想象力的孩子

自称要做“全世界乡村教师代言人”的马云说,三亚每年有很多模特在比赛,但是今晚的中国乡村教师才是最了不起的超级模范,有了乡村教师,中国的乡村孩子才有希望。自己会坚持做下去,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帮助乡村的教育。“我们选择让老师们来到三亚,是因为很多乡村教师没看到过大海。大海带给人想象,没有想象力的老师教不出有想象力的孩子。”马云解释说。

素材聚焦2 再穷也要穿西装,这是老师对职业的敬重

在为四川获奖乡村教师颁奖的过程中,组委会特地为获奖教师安世才播放了一段他的学生耿向顺录制的视频。“当时安老师只有21岁,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大家都叫他校长,那么破的学校,还穿西装打领带,这是他对这个职业的敬重。”耿向顺现在是西南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也正是他为安世才老师报的名。颁奖现场,他和安老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对安老师说:“我的名字是您教我写的,我的第一篇文章是您教我的,这辈子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您是其中一个。现在,我有自己的公益组织,我会继续您的事业。”赵薇、那英、汪涵和现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素材链接 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启动

(本刊2015年第21期P21《马云千万乡村教师奖:“下半辈子,做乡村教师代言人”》)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以上素材,以“关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众所周知,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马云高调为乡村教师颁奖,受到关注的不只是这100名乡村教师,其重要意义在于引起全社会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对乡村教师的关注,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关注他们,就是在关注中国的未来——放眼世界,教育的强弱决定了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教育的短板往往在农村。只有留住农村教师,中国的乡村教育才有希望。因为一只桶的容量,只取决于它最短的桶板。

上一篇:经典环保广告词下一篇:看樱花三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