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2024-05-19

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通用10篇)

篇1: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计划

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也将来到,为了更好的展开工作,我将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为民谋利益为根本,拟定好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1、加强对各种知识的理论学习。积极向村两委学习

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2、努力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加自身本领。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基层党员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为群众谋利益,提高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两委的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大学生村官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民政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展开。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建设,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的整体生活质量。

3、继续做好远程教育工作。更好的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

4、进一步改善村内的卫生环境。为有效整治村内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村内出车派专人负责清理,从而彻底改善我村环境卫生。

5、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两委和村民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以便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实践活动。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党的十八会议精神为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农村工作本领,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期望和支持。

篇2: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经过培训考核,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学习后,我对农村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以下是我2014年度工作计划。

一、参加实践,熟悉环境,了解村情村貌

在“五个一”活动中,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户走访工作,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了解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所以在2014年中我会继续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深入到群众当中,为今后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1、本村的村情村貌

通过村干部的介绍,可以知道我村地理位置、人口情况、村名组情况,但还要跟村干部下村实地了解各村名组的实际情况,各村民的大体生活状况。

2、对本村的村民、老党员、留守儿童进行走访

利用更多的时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老党员和村民代表,主要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吸收经验。

二、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对于新任职到村的大学生村官,首要工作应该做好党建工作,面对村里党员转出、转进,流动党员管理不规范,党建材料凌乱等情况,我会对其进行整理、归档,并做好电子档备份。

2、村委会日常事务

推进村务党务信息公开,协助村两委处理好日常事务,农村工作复杂而繁琐,所以在工作中更需要耐心于信心。村民之间的关系盘根错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时有发生,在村民有了矛盾以后,协同村调解委员对村民进行耐心劝导,使其误会消除,在这过程中,认真学习村干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同时,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会协同村干部,搞好计划生育工作,两检是计生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

3、农家书屋的管理工作

农家书屋是一个村宝贵的文化财富,图书内容保罗万象,为了方便广大村民及时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需要给在册图书分门别类的编号、重新排放。加大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使村民知晓,能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利用,并且做好农家书屋管理规章制度,使每本图书用于民,利于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4、远程教育

依托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个人专业特长,履行好远程教育管理员的职责,做好远程教育播放登记工作,并且经常组织村民观看远教内容,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自身修养

1、争当“十大员”

即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先进文化的传播员,村级组织建设的推进员,远程教育的管理员,科学技术的推广员,服务群众的代办员,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员,致富信息的传递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党情民意的报告员。

2、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

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党中央的各类新政策、新知识,阅读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皖西日报、中国妇女报,掌握最新的新闻消息,并且做好重要消息的记录。

3、加强个人能力的培养

在协助村干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他们为人处事、处理各类纠纷的能力,在学习中勤总结、勤思考,把他们的处事方法、经验转化吸收为自己的智慧结晶,增强自身独挡一面的能力。

4、调整心态,实现角色转变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要完成角色的转变,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转变,不能自己闷头学习,而是应该深入基层,利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努力做好工作。同时,也要做好从“大学生”向“小学生”角色的转变,虽然文化程度比村干部高些,但在处理具体的事务中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所以要勇当小学生,向广大村民前辈们学习。

5、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需要学习和交流的东西还很多,所以,要加强与同批大学生村官之间的工作交流,取长补短;对于工作

上遇到的问题,请求前几批大学生村官给予帮助。按时向组织部汇报自己在村工作情况、思想情况,及时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动态。

篇3:大学生村官计划研究综述与展望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开始,农村精英输入城市,农村出现了基层行政组织缺失或者老龄化。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开始调整发展策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标志着国家发展策略从城市中心、以农村哺育城市模式开始向新农村建设、以城市反哺农业模式转移。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与此同时,考取公务员成为毕业生竞相争抢的热点,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考碗热潮,为了顺利的端上公务员这个“金饭碗”,大学生们在认真复习应考,奋斗在“题海”与“辅导班”之间,不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竞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始启动。

2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等“村官”,是解决农村人才匮乏,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

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过程的研究各位学者的观点也有所不同。陈忠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走过了试点、深化和组织制度化三个阶段;周成军根据大学生村官规模、社会关注及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和试行,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归纳为萌发(1995~2001),成长(2002~2005年),普及(2006年至今)三个递进阶段。李华忠,杨桓则将大学生村官计划划分为初期探索(1995~2004),全面铺开(2005~2007),战略提升(2008年至今),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过程各位学者的观点虽然不一致,但各位学者都将1995年江苏丰县的“雏鹰工程”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开始,划分的分歧主要在于对村官计划理解角度的差异。

3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要研究成果

3.1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与意义

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作用与意义,大部分研究者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给予了肯定与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当前我国为建设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制度设计上承载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生力军,为党政领导培养基层后备人选,同时也是国家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安勇提出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新农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双赢之举”:一方面缓解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匮乏,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开创了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型模式,使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全面提高。胡跃高概括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带来了新技术、新方法,部分技术和方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给农村带来了一股新风;三是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殷殷通过调查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鉴学伟等认为大学生担任村官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陈忠则从更深刻的层面解析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重要意义,提出大学生村官制度所内涵的“知识与社会相结合、农村与城市相结合、上层与基层相结合”的政治发展理念,对探索、形成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生态建构与转换模式,对培育深层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政治人有重要意义。

3.2 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政策设计的缺陷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预期效果,使得不少大学生村官有被冷落的感觉,纷纷选择其他就业方式,寻求经济上更大的收益,拓宽个人的发展空间。

学者们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大学生个人方面的问题、政策设计的缺陷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安勇从大学生村官自身方面,概括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区:把参加新农村建设当作进入大城市的“跳板”;在新农村建设中急于求成;认为参加新农村建设是“大材小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畏难怕苦;在新农村建设中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

马骥从大学生村官心理方面,认为存在着如下矛盾:法律定位与工作身份的矛盾;扎根心理与未来发展的矛盾;事业热情与工作经验的矛盾;知识结构与服务工作的矛盾。

吕洪良从村官政策本身,归纳出以下问题: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待遇标准偏低,工作推动困难;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身份处境尴尬;大学生村官专业技能偏离,前途发展困惑。

侯典牧对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访谈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以下问题:大学生自身“村官”行为的短视性;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培训体系;工作内容琐碎、专业才能难以施展,造成大学生当“村官”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村官卸任后的出路问题,工作满意度随“村官”工作时间逐步降低。

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身份尴尬,岗位配置模糊;第二,工作待遇偏低,且地区差异较大;第三、培训与管理机制不健全;第四,未来出路狭窄,发展空间受限;第五,社会支持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3.3 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3.3.1 探索新的制度安排,使大学生村官身份合法化

针对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身份定位,以及大学生村官没有本地户籍不能直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瓶颈,学者们提出:吕洪良提出应明确政策的合法性,完善村民自治法,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为村官职业化消除政策和法律上的障碍。

安勇认为针对困扰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委班子的身份问题,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身份与岗位分离制度,探索诸如“荣誉村民”等机制,解决好选举身份问题。

陈忠认为破解大学生村官身份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其未来身份的定位,最理想的状态是希望现在的大学生村官成为优秀的政治人或优秀的企业家。

付建军认为,可以从大学生村官的户籍方面入手,对于那些愿意扎根农村,同时工作表现良好的大学生村官,将户籍转至工作地,进而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户籍本土化,为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村选举提供制度支持。蔡杨则提出将大学生村官的“组织选拔”改为“志愿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与现行的村民自治的基本法规相冲突,同时可以培育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水平。下派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由“工作分配”转变为“职业选择”。增加大学生村官选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大学生人尽其才,发挥专业优势。

3.3.2 设计明晰化的岗位职责,使大学生村官岗位实权化

大学生村官选拔过程中对专业性的忽视,导致大学生村官与服务地区需求的脱节,致使大学生村官所学不能所用;大学生村官的助理身份使其在实行工作的过程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权限,导致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依附性。有的学者提出一方面在现有的选拔模式基础上,增加服务地区的自主性,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与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背景想结合。刘唐宇等提出在大学生选拔环节应注重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与服务地区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大学生村官有服务农村社会的强烈意愿与热情;要选聘思维习惯、民间风俗和语言风格较为相近的大学生。殷殷提出在选拔考试过程中,注重选拔标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适当增加关于农村基层现状、农业生产的知识测试,使真正有思想、有能力、有志于带领农民致富者脱颖而出。曹青提出明确“大学生村官”角色以及职能,使“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干事创业,使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组织部门在工作安排上应尽量让“大学生村官”担任一定的实职,分配其负责某个方面的工作,通过给权力、压担子、激发其工作热情,加快其角色转变。同时,实行一个村多名大学生村官,既方便相互支持、相互照应,又利于相互之间的传帮带作用的发挥。安勇提出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选拔优秀的、专业对口和立志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特别是要优先选拔那些本乡本土、自愿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付建军提出在大学生村官选拨过程中应将大学生村官的本土模式与合作模式,把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工作。

3.3.3 采取多元化激励措施,提升大学生村官待遇

大学生村官应当是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素质人才,这种高定位必然要伴随以优惠的政策和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农村远落后于城市的缺憾。王文举等提出按照国家政策,严格落实各项待遇,设立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因服务地区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鼓励多种形式的奖励方式,保证将要进入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大学生村官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吕洪良等认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第一,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经济待遇,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水平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水平相当,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水平;第二,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待遇,按照合法程序推荐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各级人民代表或乡镇一级的团委干部,积极探索从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公务员的有效途径。

3.3.4 加强系统化培训体系建立,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

大学生村官要尽快适应村官的生活,端正动机,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做好服务工作,提升个人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为此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知识、能力与心态的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建立导师制,通过服务地区的优秀党员、干部带动大学生村官尽早熟悉农村环境,融入农村生活,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有的学者提出高校应该在大学生中开设农村管理、农村经济以及农村文化方面的课程,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村官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吕洪良提出加强大学生在农村社会的实践机会,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了解,利用学校资源,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困难。胡跃高则主张在高等学校专设类似于推广硕士的大学生“村官”专业硕士,进行大学生“村官”在职专业训练,增强创业知识与能力,为村官的进一步深造提高平台。更多的学者提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应该定期化、常态化、个性化。张淑春提出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的基地,为此高校各有关部门要协调一致,建立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机制,为广大农村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曹青认为应当采取提供实践参与的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加强与农村的沟通。

3.3.5 完善管理与考核机制,使大学生村官管理规范化

现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考核模式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一个软肋,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机制的不健全或者部分缺失,导致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偏离制度设计的初衷,部分大学生村官被截留在乡镇,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地区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对农村事务则敷衍了事。因此,部分学者提出健全村官考核机制、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待遇、加强人文关怀,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使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能够在农村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干,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胡跃高提出对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进行公平合理的考核,建立大学生“村官”人才库,向用人单位进行推荐。加强“出岗”后管理工作,做好大学生“村官”跟踪管理,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专门政策给予支持。周春林提出对已经任职的“村官”要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应的制度,例如“三帮一联”制度即村级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县直局委帮扶。曹青指出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分聘期考核与目标考核,考核办法包括:对“大学生村官”开展的工作细化分解成量化指标,考核结果县委组织部备案,要将考核情况与年底评优和奖励相挂钩,同时,应明确考方式,适当合理运用淘汰制度,作为“大学生村官”享受续聘、奖惩、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张清华提出制定一套完善的追踪评估体系,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定期进行评估。大学生通过选拔成为村官,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全国大学生村官的办公室,来操作实施具体工作。

3.3.6 设计合理的发展通道,使大学生村官前途明晰化

决定大学生村官制度能否长效的关键就是大学生村官的发展路径,现有的为村官设计的出路只能使很少一部分村官获益,大部分村官要重新回归就业市场找工作,而村官工作的经验对其重新回归城市、市场经济并无裨益。安勇提出通道建设。要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安心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政府应建立灵活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强他们二次择业的通道建设。要改革户籍制度,既允许他们将户口迁到农村,也允许他们在重新就业时把户口迁走,形成能进能出的畅通机制。对于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应予以奖励,对于在服务期间另谋职业的应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偿。政府还应建立大学生村官人才信息库,及时为人才市场提供信息,优先为他们推荐工作。姜勇提出转变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倾斜重心,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更像是为大学生去农村镀金而设计的,这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满后离去的人必定众多。因此,应当把优惠政策的重心进行适当倾斜,一是由精神上的鼓励转化为物质上的支持;二是要更多地给予在合同期满后留守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而不是给予其考研、考公务员时的加分政策。蔡杨认为“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应该从“就业安置”转变为“货币补偿”,在目前就业岗位比较紧张的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安置也可以采取货币补偿的办法。胡跃高提出农村创业是大学生村官的根本道路;付建军提出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吕洪良认为应积极探索从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有效途径。王文举认为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开设职业生涯培训,帮助其树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大学生村官创业是很多学者所主张的。设计出一套弹性任期制。于泉提出对多年在农村工作,且连续多年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可直接保送到国家重点大学读研;对于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选择自主择业的,政府部门应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政府应出台配套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

3.3.7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工作专业化

吕洪良提出加强对学生村官的帮扶政策以及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王文举提出完善大学生村官的支持机制的具体措施:为了弥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的不适应,建议成立工作队,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加强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上的合作与支持,降低其孤独感;建立完善的信息定期上报与反馈机制,及时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地区的不适应反映出来,并及时解决,为大学生提供及时、必要、人性化的支持。

安勇提出要强化校地合作,以校地共建助推“大学生村官计划”。高校应成立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机构,组建专家顾问团,结对支持大学生村官,及时为他们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使高校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

4 结语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到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研究已有了不少成效。然而,当前的研究尚有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部分的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之上,所制定的发展策略立足于研究者、观察者的角度,从大学生自身的需求,考虑个性化的大学生村官实际需求的实证研究比较少。

第二,对村官的定量研究较少,在有限的定量研究中样本量也较少。也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关注大学生村官,但是,根据笔者分析,大部分的样本量在100以内,其样本较少,代表性不足。

第三,已有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文关怀。对大学生村官的主观体验、生活质量、闲暇生活、社会支持的关注较少。大学生村官的主观感受、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对其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忽视对科学研究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不利的。

篇4: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政策;比较研究

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每年选拔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15年是“三支一扶”计划实施第10周年。据统计,“十年来全国累计选派27.6万名大学生到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 ,为基层一线补充了新鲜血液,培养了一批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涌现出许多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为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树立了良好导向。对比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与“三支一扶”计划的异同,吸取借鉴相互的优点,能够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与“三支一扶”计划的异同分析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受此文件直接影响,2006年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也同样受这份文件的影响,2008年中央组织部会同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正式将大学生村官政策提升至国家人才战略的高度予以统筹推进。

1.产生原因方面

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2008年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加剧了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表现尤为突出,做好大学生村官项目和“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工作,进一步发挥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选拔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符合领导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随着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计划政策的实施,其战略意义得到进一步的认知和拓展,这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青年人才培养锻炼的重要渠道。

2.产生时间方面

2003年,西部计划正式开始,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志愿去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计、扶贫以及青少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由共青团中央牵头实施。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启动,引导和鼓励为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需要,在服务类别和性质上与西部计划同属一脉。2008年,大学生村官政策正式启动,而大学生村官政策在2008年正式实施之前,就经历了“自发探索阶段”(1995—2004)和“全面试验阶段”(2005-2007)[1],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的试验阶段。

3.组织实施方面

两者的牵头部门不同,但两者均需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政策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组织部、机构编制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务员局、教育部门、公安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力参与实施。“三支一扶”政策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牵头,“人社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成立全国“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这项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2]。为进一步加大基层水利岗位的招募力度,2015年起在安排“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征集招募岗位、发布招募公告时,将水利岗位从支农项目中单独列出,各地水利部门也进入了组织实施单位。

4.发展渠道方面

留岗升职,考取公务员,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求学深造是两者期满后最常见的五种选择。三支一扶计划与大学生村官政策都是培养锻炼干部人才的重要实践途径,所以在期满后,考录公务员是许多基层工作大学生共同的热门选择,管理部门也很重视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志愿者任期结束后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愿望,2011年中组部、人事部等部门下发的新通知中,进一步完善了“三支一扶”大学生定向考录公务员的政策,加大了事业单位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力度,2012年中组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下发的通知中进一步完善招考制度,改进了大学生村官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办法,选拔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符合条件的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者在招聘公务员、事业编制单位人员的相同处是完善考录制度,尽量为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提供合理的机会和途径。

5.岗位职责方面

现行制度中大学生村官属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的志愿者,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二是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级师范园;三是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代理、科技推广等工作;四是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五是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实际推行过程中,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期待涵盖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 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等。大学生村官一个任期的服务年限通常为2-3年,工作职责宽泛给村官的选聘、培养、管理等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二、“三支一扶”计划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相互启示

“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多年以来,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培养青年人才、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在支教、支农、支医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成效。

1.三支一扶计划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启示

“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诸多方面有着相近之处,两者都是为了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培养锻炼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与大学生村官政策相比,“三支一扶”计划的制度设计中目标和岗位职责更为清晰。无论是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工作,还是后期拓展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文化建设、贫困村整村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基层服务等,都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紧密,而且易于辨识和理解,这样大学生报考和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按照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主要目标则为培养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等,工作任务相对更加综合。大学生村官一个任期的服务年限通常为2-3年,很多大学生缺乏基层工作经验,而角色定位多、任务广泛给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养、管理等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目标定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凝练,突出主要目标,提高人岗专业匹配度,明确岗位职责。

2.大学生村官政策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启示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前五年,就有“3万多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参与创业,领办创办创业项目2万多个,领办合办合作社5204个,为农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6.6万个” ,可以说取得了突出的成效。2015年9月份,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正式成立,在探索大学生基层创业,互动分享创业投资和创业技术支持等方面展开合作,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群体联合优势,会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这对三支一扶人员创业也是启示。三支一扶政策中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将其纳入本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并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由于创业过程中两者工作地域、工作内容存在着交叉重叠的部分,三支一扶人员也可以组织建立创业联合体与大学生村官联盟合作或合并,促进交流互动,优势共享。两者能够合作的领域不止创业一个方面,在帮助农村发展经济、教育、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存在着共同的目标,在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展开合作交流。

注释:

[1]马俊云,牟玉荣等.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3-4.

[2]《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

参考文献:

[1]任社轩:人社部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慰问活动[N].北京:中国组织人事报2016-1-20.

[2]马俊云,牟玉荣等.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3-4.

[3]《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

[4]任社轩:人社部开展三支一扶大学生慰问活动[N].北京:中国组织人事报2016-1-20.

篇5: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计划

所谓“忘记”,就是在工作中忘记大学生这一光环,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来融入到农村中,投入到工作中。刚来的那段时间,每当有村民来办事的时候,村支书、主任都很热情地向村民介绍我,说我是村里来的大学生,来为大家服务的。但即便如此,村民还是大都打量一番后和我打声招呼,然后继续和村支书、主任谈事情。慢慢的我了解到那是村民对我的不信任,认为我是一个只懂理论知识,不能实干的黄毛丫头、娇娇小姐。“要想从事农村工作,就必须融入到农民群众中”这是村支书给我的提点。为此,我更加深入农村工作,与村支书、主任一起风里来雨里去,半身的泥泞。戴草帽、穿胶鞋、说农家话、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一副农民形象。村民渐渐开始认同我了,不再认为我是一个娇娇小姐,有事情也愿意给我说了。村民的信任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信心和希望,也让我以后的工作更顺利的开展起来。所谓“想起”,就是在生活中想起“村官”这一职责,时刻铭记责任和使命,对自己严格要求,经常性的“自律、自省、自知”,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我来农村的目的就是想为村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新的科学的理念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逐步转变其传统农业观念,为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到丰收村,我给自己的定位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是一位迫切的需要学习、需要锻炼、甘于奉献的学生。因为我知道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不能证明什么,只有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

二、立足本职,实干出真知。

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检验知识的正确与否;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接触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好基层;也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才能极大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加基层工作经验。为此我积极投身到村里各项工作事务中去。

(一)积极参与我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农民致富的最有效的途径。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入了解我村气候、土壤条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探索适合我村的经济作物。努力发展竹产业和烤烟业,逐步实现我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今年我县引进了一个20万吨竹浆生产企业,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我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的机会。再加上今年我村争取到国家扶贫项目,村支部与村委会决定将金沟湾一带发展成为千亩竹产业示范项目基地。但我村去年造竹500亩,由于技术跟不上导致成活率较底,到最后验收合格仅100余亩,这大大的打击了今年我村群众造竹积极性。为了不重蹈去年失败教训,我主动参加镇里组织的造竹动员会、栽竹技术现场培训会,学习栽竹相关知识。随后立即在村里召开了栽竹动员大会,统一群众造竹致富思想,并作现场技术培训指导,从打竹窝到选竹种、用肥等细节一个也不放过。之后的造竹阶段,深入田间地里,查看村民打的竹窝符不符合要求,栽竹是否恰当,有问题及时提出并给予及时指导,亲自示范。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村群众造竹致富热情明显提高了,同时也保证了造竹成活率。烤烟生产是我镇提高农民收入的重点项目,春耕生产开始,村里规划烤烟种植面积,随后组织了烟地翻犁、秸杆还田、肥料准备工作。我负责联系两户烟农的烤烟生产工作,为他们提供相关种烟技术和资料,到户查看烤烟生产情况,尽自己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二)积极开展我村富民、惠民行动。十七大报告中把民生问题作为了重点工作,为保证国家富民、惠民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我积极参与生猪养殖保险、新合医疗的政策宣传、业务办理工作;支持全市健康面对面行动,组织村民参加健康体检;今年全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不少。虽然外面是冰雪交加、寒风刺骨,但我仍坚守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登记村民受灾情况、安抚受灾群众情绪,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中去,起到一个村干部该有的表率作用。冒着严寒给受灾特困户送去过节大米、食用油、棉被,给他们送上镇党委、政府的一片爱心,确保他们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把国家的富民、惠民行动推向深入。

(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改善我村硬环境与软环境。积极配合村领导争取项目资金,努力协调好公路建设占地问题及矛盾纠纷,给群众讲道理、摆事实。到目前为止参与过两次企社重大纠纷调解,保障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维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每次纠纷调解中当看着复杂的矛盾在自己和同志们的不懈调解下,由大化下,由小化无,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觉得和谐农村就在眼前。同时也体会到了“和事佬”的艰辛与不易。

(四)其他工作。镇领导常称我为“三副职”因为我还兼任了村副计生专干、副文书、副主任工作。三个职位让我有了更多锻炼自己各方面处事能力、协调能力的机会,也尽快的让自己熟悉了农村工作。

这其中有过一天步行几十里路的艰难,有过因丈量土地摔伤而引起疼痛,有过在地里日晒雨淋风吹的心酸,也有午饭用红薯充饥的无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切的一切都终将成为我成长历程的见证,而那顶草帽、那双水胶鞋将继续伴随我踏上的新的征途。

三、从小事做起,时刻谨记服务宗旨。

作为一名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人,我深深明白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要从日常点滴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培养自身能力。除努力协助村支书、主任做好各项工作事务外,还努力做好四个小角色(卫生员、打字员、记录员、接待员)。

1、卫生员。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自从担任村主任助理以来,我主动承担起村活动室的清洁工作,让活动室时刻以整洁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2、打字员。由于村上没人会使用计算机,需要完善的软件资料又很多,特别是平安创建工作、换届选举工作、灾后重建工作等,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我自然承担起了打字任务,完成了村上所有文件资料的打印整理归档工作。

3、记录员。每月召开的一事一议、镇机关召开的各项工作会议,我都自觉承担起了会议记录工作,使得各项软件资料得到完善。

篇6:大学生村官2011年度工作计划

刘春源

送走2010,迎来2011。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的村官工作生涯承上启下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在县、镇两级领导的关怀和帮扶下,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发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和求实务实落实工作作风,一边紧抓村里的日常公共事务不放松,一边勇于实践,带领全村村民共同致富,全面推进东北角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紧紧围绕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带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关注“三农”问题,鼓励并带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强化科技兴农,在规模效益上求突破,加快农业发展的科学化、专业化、产业化、企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稳定蔬菜面积,扩大油料、甜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并进行深加工,使农副产品就地增值。在鼓励和带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同时,我也要加强农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等方面的农业专业知识学习,请教种植能手和养殖大户,不断积累丰富的种植、养殖知识和经验,确保能够随时解决村民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病虫灾害、灌溉排水等方面的难题和困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工程,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

二、紧紧围绕全镇“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关注民生,紧贴民心,积极推动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改善民生,紧贴民心,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村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和重要内容。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切实关注民生,让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全村百姓。

“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农民增收,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带领、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行科技兴农,做好做强优势产业,增加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帮双带”作用,在我自己勇于实践创业的同时,要鼓励和引领群众利用村内资源发展个体工商户,不仅能优化创业环境,还拓宽了村民的创收渠道,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快速迈进。

积极推动全村各项社会事业稳固前进,与镇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持之以恒的抓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抓重点,攻难点,提高计划生育水平。要建立完善、合理的统计网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受益群体,配合镇民政部门积极做好贫困户的救济款物和低保金的发放工作。配合镇卫生部门,积极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9%。配合镇工贸中心,加强对村民的工作技能和技术培训力度,加大“内转外输”力度,做好劳动力培训与就业转移工作,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配合镇文化中心,搞好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关注五保老人,详细调查全村贫困家庭基本情况,为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给予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不让一例学生因经济原因而失学。

三、紧紧围绕全镇“和谐发展”的工作意识,强化法治建设和社会安全建设,打造安居乐业、稳定祥和的治安环境。

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基础。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做到头脑清醒、居安思危、依法治村,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社会稳定。

一要严厉打击那些别有用心地破坏党群、干群关系,无中生有、制造事端干扰我们村稳定发展的人和事。二要严厉打击纠帮结伙、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扰乱市场秩序的“市霸”、“村霸”。三要畅通我们与村民的沟通渠道,并与镇信访部门紧密配合,紧盯“上访钉子户”,及时排查、主动化解不稳定因素,调处村民之间的各类矛盾和纠纷,确保小问题不出村,大问题不出镇,维护好社会稳定。四要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村,严格依法行政,村“治安巡查队”加强全村庄的昼夜安全巡逻,为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

四、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实施培养和锻炼的发展方向,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村民推进“创业富民”进程,带动全村村民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在镇党委、政府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系统,不仅在网络上帮助村民寻求就业、致富的信息和门路,还要将我们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向外宣传,形成捆绑式销售,帮助村民联系和开拓进货渠道、产品销路等事项,解决村民创业的后顾之忧。扩大远程教育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范围,免费为村民教授office办公软件、上网、制作网页等一些简单的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使村民能够主动操作在网络上宣传自己的产品、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等内容,为创业致富、全面奔小康打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五、认真完成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事项。

篇7: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大学生村官工作计划2018;

根据虎跳镇领导的安排部署,决定由我担任东沟村主任助理职务,现根据工作实际特拟出下面几点计划:

一、积极转变角色意识。我刚进入农村基层,在诸多方面肯定不熟悉,希望自己能积极转变观念,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积极向镇、村领导学习取经,用他们的工作经验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定期召开村委会,积极商讨经济发展大计。不定期召开村、社干部会议,积极宣传上级的惠农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多学习,多钻研,多走访。

三、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示范村。

四、做到勤走访、勤调查。走社串户,详细的了解农户对目前我们工作的看法和意见,有什么困难,把这些想法积极向镇、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

五、积极引进致富项目,提高村民收入。通过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多渠道,多方位引进致富的门路和项目,大力发展本村的特色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

以上计划,鉴于能力问题,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希望镇上各位领导逐步完善。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继续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各项工程的建设,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生活质量。

3、协助村两委干部,积极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4、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有新的工作任务,要更多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弱势群体、走进工作一线。要及时了解村里各项工作的动向,多向村干部和村民们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各种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多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并处理群众之间一些简单的矛盾纠纷,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同时,还可以多向村民们学习一些农业知识,参加一些农村的实践活动。

三、立足本村,壮大本村集体经济。

通过一年多基层工作,发现村里工作落后,不能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多数是因为自己村里集体经济收入较少。我要依托湖北省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这个平台,发掘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同时,立足本村,利用自己村独特的优势发展本村经济。

四、细心观察,用心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村官。

农村是复杂的地方,也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在带领张湾村民致富的同时,还要继续多向村干部虚心学习,学无止境。因为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些本领如果你平时不留意,或是不总结的话,很容易从自己的身边流失。始终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向农民学习,向村干部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村官

篇8: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与思考

通过对乡镇街道和村 (社区) 的深入调查, 我们也发现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有:

一是基层认识不足, 对大学生“村官”职责、任务安排不明。基层认为是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基层服务是上级强加的任务, 缺乏主体意识, 安排杂事的比较多, 主要是文秘、打字、复印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许多大学生“村官”长期被乡镇街道机关借用帮助工作。有些乡镇街道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村官”留在村里。大学生“村官”真正参与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社会管理等事务较少, 也不能进入村级组织的决策管理层, 成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或能成功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时, 农村基层把大学生“村官”看作“万能人”, 过高的期望值和使用的实际结果形成较大距离后就易把大学生“村官”边缘化。

二是基层对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缺乏有效举措。尽管目前全市已出台了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办法, 但大部分乡镇街道都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办法。乡镇街道专门针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基层工作相关理论培训、工作心得交流和研讨的活动较少。乡镇街道对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的按照乡镇机关干部进行管理考核, 有的甚至走形式、跑过场。

三是大学生“村官”角色转换慢, 工作难以深入。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一下子到农村工作后, 从单纯悠闲的校园生活到繁杂琐碎的农村工作, 从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到偏僻冷清的乡村生活, 这种落差让大学生“村官”一下子无从适应, 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 工作上思路不清, 理不出头绪, 生活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有的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 自以为是, 眼高手低, 做事不商议、遇事不请教, 完全凭着感觉走, 以至出现不该有的工作失误, 造成工作被动或难以开展。有的把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当作唯一选择, 在基层工作和生活不安心, 不专注, 心态浮躁, 缺乏脚踏实地、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 我们提出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一方面, 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认识党中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关心大学生“村官”的良好舆论氛围。另一方面, 要让大学生“村官”清醒地认识到选派到农村基层工作是国家给的一个锻炼成才的机会, 农村基层是熟悉社会、了解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 是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发现人才的重要阵地,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选择。

2 建立机制, 强化培养

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必须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 应尽快让“村官”归位, 明确其工作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专人管理, 给每位村官配一名实践指导老师, 交任务、压担子, 通过理思路干工作、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优势设计并承担课题实施等具体指导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勤学、勤看、勤听、勤干勤悟等“五勤”上下功夫, 在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 以工作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素质, 真正成为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熟悉农村、懂得管理、善于发展的现代“村官”。

3 加强考核, 注重激励

一是政府部门可将大学生“村官”管理纳入乡镇工作考核, 用制度来保障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使用;二是乡镇村等具体使用管理大学生“村官”的部门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 定期对村官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 对考核优秀的村官优先推荐入党和给予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 在事业单位招考中记入一定分值;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每年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一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 (特别是乡镇机关公务员) , 对考核不称职或考核表现一般的, 三年期满可予以解聘;四是可进一步面向大学生“村官”加大招考力度, 乡镇现有的事业干部结构已经趋于老化, 可招考录用具有专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成为事业单位人员, 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官”还可推荐选拔为乡镇 (街道) 团委书记、妇联副主席等职;搭建平台、提供指导服务等积极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通过就业培训、就业介绍等积极引导另行择业。

摘要:选聘大学生“村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培养基层年轻后备干部、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

篇9: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

一、认识与做法

北京工商大学依据北京市“两办”和市委组织部等10部门的有关文件,高度重视选聘大学生到京郊农村任村官助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和2007年我校共有126名大学生(其中有88名在房山区农村)任村官。这里值得关注的:一是在126名村官中北京生源毕业生占50%;二是两年来应聘毕业生的总数名列非农林院校前列。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通过认真学习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一是选聘大学生担任京郊农村村官助理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后备干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重要举措,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宣传动员和推荐应聘工作;二是动员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积极报名应聘,走向京郊农村,并愉快上岗、乐业勤业、服务人民,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三是此项工作效果如何,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一次检验,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次考验,是对毕业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次考察;四是切不可以认为有了优惠的政策,自然就会有人去农村当村官,高校必须承担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的责任,要有为而治,要保质保量。

2.客观分析,明确目标

在该项工作开展之初,我校就客观地研究分析了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观念,查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其中,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待遇吸引力强;二是学校各级领导认识到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较强;三是毕业生有较好的思想政治基础,素质较高。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城乡差距大,农村条件艰苦,学生对农村缺乏全面认识;二是学生就业期望较高;三是村官助理是项新生事物,无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分析,面对有利条件我们坚定了信心,面对不利因素我们细化了工作安排,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要通过积极的宣传动员、政策鼓励、人文关怀和利用学校良乡新校区的优势,力争能有10%以上的毕业生报名应聘,确保有50名左右毕业生应聘并成为村官助理。经过努力,2006年和2007年,我校上述目标已全部达到,应聘成功者约占房山区首批村官助理的20%左右。

3.立足教育,加强引导

在开展村官助理应聘的专项工作中,我校特别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和引导工作:一是由学校领导直接面对毕业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学校有关主管领导先后4次面向毕业生开展宣传动员,与毕业生沟通交流。二是注重宣传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首先宣讲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内容和重点;其次分析毕业生到农村可以干什么,如何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树立远大理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三是与毕业生共同探讨大学毕业生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如何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好职业规划,走好人生之路。四是注重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6年我们还专门从平谷区请来了原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生,现为平谷区的3位村官助理与毕业生座谈;2007年我们请我校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回校与毕业生交流,讲他们在农村的实践,谈他们当村官助理的体会,收到良好效果。五是严格宣讲政策,既讲政策中鼓励引导的条款,也讲毕业生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注意不作无根据的许诺和注释,强调贡献在前、享受在后,服务第一、报酬第二。

4.兑现承诺,延伸关爱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的“娘家”,“扶上马,送一程”是人之常情,也适合于村官助理的选聘工作。为了表示学校对毕业生应聘村官助理的关心和支持,也为了加大对这项工作的力度,学校明确承诺,在配合落实北京市有关村官助理的政策待遇之外,要在本校毕业生村官助理进村之后,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做好后援工作。其中包括:一是帮助村官助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二是与房山区合作或学校独立开办村官助理进修学校或研修班;三是对村官助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四是欢迎村官助理回学校业余学习和开展文体活动;五是通过在校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帮助村官助理所在村开办村民学校和开展文化科技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等。

我校的以上承诺使报名应聘毕业生深受感动,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报名竞聘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说,还未走出校门,已经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背靠母校,走进乡村,有当地人民和母校师生的双重关爱,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一定会也一定能树立大学生村官助理的良好形象,为今后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基层贡献青春和智慧当好开拓者,为促进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到目前为止,学校正在逐步兑现承诺,体现延伸关爱,促进成长。一是帮助成立村官助理俱乐部,方便村官助理与学校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二是为村官助理发放学校图书馆借书证;三是通过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红色1+1的活动,已和20个村官助理所在村党支部建立了对口交流和互助关系,并正常开展活动;四是积极帮助有的村官助理所在村营销产品,互助合作;五是组织编印了村官助理的感言集《乡村十月》。今后,我们还要兑现村官助理业余学习、知识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农村文化建设等承诺。此外,我们还积极协助房山区“村官办”做好村官助理的思想稳定工作,帮助解决村官助理的实际困难。

二、体会与思考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关键环节有:敢报名,下得去,留得住,起作用。其中首先是要保证每届毕业生都有人报名,因此宣传动员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1.贴近实际,入情入理

篇10: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与计划

时间飞逝,转眼我毕业已经半年,自2013年8月选聘为淝河乡看疃村大学生村官以来,我实现了由学生到村官,由学校到基层的转变,在这半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受益匪浅。到村任职后,我快速融入到这个繁杂却又新鲜的环境中,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中心任务,紧抓看疃村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团结同事、学习前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迅速开展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同时,在县乡两级领导的培养、扶持下,在乡村各位同事和朋友的支持、帮助下,我逐渐适应环境,不畏挑战,先后完成了村情调研,村级党组织材料整理,新农保新农合信息登记,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摸底登记等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不少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知识是我在以后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一、思想上力求进步,坚定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求自己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政治理论,并通过阅读党报党刊以及相关政治理论专著,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农的法律、法规,学习最新颖的理论知识,领悟最深邃的思想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为自己补充新鲜的政治血液,让我能更加认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坚定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信念不动摇,与时俱进,始终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政令。

二、工作上尽职尽责,立足农村、立足本职岗位,谋事为民。

自担任看疃村主任助理以来,我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地做好本职工作,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力争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1、立足本职岗位,协助村支部书记管理好村日常公共事务。到村任职后,我首先从档案材料入手,将村里的相关会议记录、组织档案进行整理,并将需要电子化的台账进行信息电子化储存更新,坚持完成大学生村官的六加一职责。

2、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淝河乡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看疃村位于集市位置,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县乡的号召,强力推进村辖区内及道路两侧环境治理,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看疃村认真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提出的“门前六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无打谷晒场、包设施、包美化),按照“河清、水净、路绿”的总体要求,制定可持续方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重点地段的环境整治、保洁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分步实施整治和清理,并建立长效管护体系,并组织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对村主干道路两侧沿线进行保洁,对各条居民点路进行清杂,清理乱堆乱放的垃圾,拆除规划区以外的一切违章建筑,全面清理沿线河道,做到河面无杂物、河坡无垃圾,确保村庄环境干净整洁,进一步改善了村居环境。在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工作时,我放弃了休息的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挨家挨户进行协商、调解,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讲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远程教育工作。除了处理本村村务工作,管理村级远程教育系统也是我的一项主要工作,看疃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抓好站点学用工作为中心,遵循“六个一”工作思路(巩固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骨干队伍管理、注重激活工作机制、大力开发教学资源、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创新日常管理工作方法),利用村里的喇叭播放远程教育内容,使群众受益面大大提高,效果明显,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实现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上档次,学用见成效”的目标。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服务,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记录完善。同时我还利用互联网帮助村民打开市场信息的大门,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寻找销售门路,教他们学会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网上销售,增加收入。

4、经济普查工作。2014年适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自2013年9月份开始,我作为看疃村的普查员以及淝河乡经普办成员,先后参加普查员培训以及PDA操作员培训,并配合各村普查员完成三经普宣传、摸底,2014年1月1日三经普正式开始后,我与乡普查员一起完成了单位表的填写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拍照。

三、生活上勤俭质朴,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鲜活性。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一直用廉洁自律、廉政勤政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守“依法、廉洁、公正、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切实加强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不太全面和细致,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各级组织和群众的期望,为把看疃村建设成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科协代表考察报告下一篇:感悟德之美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