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2024-05-08

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精选6篇)

篇1: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2010年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来村里工作已有3年多。在这3年里,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委的带领下,我虚心学习、踏实做人、诚恳做事,基本熟悉村里的工作环境,能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下面,我将今年所作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学习是我们青年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础,来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有我们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我们仍旧要坚定信念,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一方面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政治、党建、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在实践工作中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实践知识的学习,向领导、村干部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向村民学习做人的道理,不断积累知识,促使自己成长。

二、深入群众,兢兢业业,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工作中。

一是积极参与开展创先争优工作,学习先进模范事迹。二是参与第九届村级支部换届工作,做好各类资料准备工作。三是整理2009年及2010年村级党建档案,并按要求分类装订成册。四是整理充分就业村创建和2010平安村创建台账资料。五是协助文书做好2011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名单录入系统并核实数据,确保参保人员名单的准确性。六是协助妇女主任做好村级计生工作。七是恰当处理镇村工作关系。由于我被借调到镇计生办,利用镇村两头工作的很好便利,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真正把镇村联系起来,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并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到镇村工作两不误。

三.发挥特长,创新方法,真正为村民办实事。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组织村党员、村民同他们一起收看优秀党员典型事例、党政方针政策等节目,使党员群众长期受教育,不断提高党性觉悟,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当好信息员的同时,也做好致富信息的传播者,积极在农民信箱发布各类信息。在看到村工作人员对电脑知识、复印打印掌握不足的情况后,利用闲暇时间,教村干部运用电脑。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深刻认识到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实践,克服缺点,弥补不足,不断的完善自己。

2011年的工作思路:

1、协助村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好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文件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

2、参加各种实践,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能力和技巧。

3、继续做好村委会助理工作。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4、积极努力,做好村委会换届的各项工作。明年是村委进行换届的一年。村委换届的各项工作十分繁忙,为了减轻村委换届工作的工作负担。我将积极努力,同村委会的其他干部认真做好村委换届各项工作。

总之新的一年里,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农村工作本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的期望和支持。

2011年1月15日

篇2: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9月,我被分到了...居委会,在...居委会,开始了我人生职业的第一生涯。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对我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从工作方面来说,这几个月的重心主要放在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上。从开始的摸底调查到最后的编码工作,我都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刚开始也曾体会到其中的繁杂和枯燥,但当最后各项数据都核对无误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情的快乐和成就感,也增强了自身的耐心和责任感。在人普工作结束之后,我又参与了居家养老的工作,在学校期间,我只是耳闻了国家对民生方面的重视,并没有深刻体会到,但是在参与了居家养老的工作之后,我切身感受到国家的民生政策在基层得到了有力的贯彻和执行;在思想方面,刚刚踏入社会的我,对于社区和农村的工作还处于知之甚少的状态,虽然对国家政策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有了一定得了解,但只处于理论认识层面,并未与实际的社区和农村工作相结合,所以,在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思想和工作状态还停留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层面上,这对我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阻碍,但是,在工作的几个月里,在领导悉心的指导和同事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在思想上有了极大的飞跃,对国家政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工作中也渐渐有了得心应手的感觉。

我结合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再浅谈一下2011年的工作策划。

1、根据村官情况制定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更多的了解村官的心路历程和工作感悟,可以让他们发现在当前工作中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加以完善的地方。通过调查问卷,领导也可以较好的掌握村官的当前状态,能够指引他们在工作中有一个合理的成长方向,帮助他们制定一个理性的职业规划。

2、由于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是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社区和农村的大概情况的了解还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为了确保大学生村官能更快的适应社区和农村的环境、农村和社区的生活方式,便于更好的投入到社区和农村的经济建设当中,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大学生村官的交流活动,集中讨论在任职期间遇到的困难及积累的经验,并对相应社区和农村的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最后作出相应的总结,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来帮助大学生村官总结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以便今后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当然还可以把大学生村官与当地的村民或者居民集中到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村民或居民代表集中反应一下百姓的观点,再通过现场村官与群众的交流拿出相应的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群众与村官之间的思想上的沟通。

3、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们对农业政策的掌握不容乐观,很多村官提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时,认为同农村工作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村官提及自己有的想法脱离实际,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对农业生产知识比较缺乏,这就造成大学生自身所学同农村实际结合起来,自然专业知识也很难得到发挥了。为了让村官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工作,能够更好、更快、更容易的理解和吸收国家的相关政策,可以定期为村官组织系统培训,宣讲国家政策和相关专业知识,让他们的思想更加与时俱进,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更好的应用于社区及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4、在大学生村官创业这个方面,大学生们虽然思维活跃,想法创新,但无奈与其他村干部和村民之间在政策理解、文化水平、想法理念上均存在差距,大学生的想法无法得到村民和其他村干部的有效配合,村官们最初的设想自然无法实现,但是有的时候,村官的一些方法确实缺乏理论依据,脱离了现实,所以,当村官有了好的想法,一方面可以与同龄人之间相互讨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与相关领导或是有相关经验的人沟通,虚心向他们请教,能够使这些好的想法尽早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地方银行、信用社与企事业单位可以针对在任一年或一年以上为所在村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村官给予资金、技术与项目方面的支持与合作、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此举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还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难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篇3: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从1995年江苏丰县实施的“雏鹰工程”, 造就了我国第一批大学生“村官”, 到现在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发展壮大, 可将大学生“村官”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㈠萌芽阶段 (1995年~2001年) 1995年江苏省丰县实施了“雏鹰工程”, 这是最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 以达到推动实施农村人才战略, 提升村干部素质的目的。1999年, 海南省、浙江省也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 招聘大学生“村官”。2000年开始, 辽宁省阜新市采取委托农业学院培养方式, 每年选拔一批村干部及农村优秀中学毕业生到学院学习。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村官”计划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 各个省市分布零星, 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还不够。

㈡成长阶段 (2002年~2005年) 2003年, 河南省鹤壁市启动了选拔一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的计划, 同年四川省广安市、新疆呼图壁县也开始选拔大学生“村官”, 2004年四川省广元市、宜宾市、云南省广南市等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5年成都市、上海市等部分城市推出比较完善的政策方案[1]。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多个省市试点成功, 全国各地开始借鉴经验, 大学生“村官”计划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大学生“村官”计划规模得到了扩大, 在社会上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㈢普及阶段 (2006年至今) 2005年6月,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意见》的通知, 指出推广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工作, 从2006年开始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就业, 争取用3年~5年的时间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2008年提出, 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09年《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明确规定了选聘制度、岗位培训制度、配套保障制度等大学生“村官”的相关制度问题。在这一阶段, 大学生“村官”计划有了政策上的保障, 大学生“村官”的配套制度得到完善, 大学生“村官”队伍发展壮大, 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增强。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

㈠大学生“村官”角色定位模糊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根据《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意见》规定, 大学生“村官”属于“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 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的职位。这样模糊的定位, 使得大学生“村官”对自身的角色认同感到困惑。

㈡大学生“村官”考录不合理现有的大学生“村官”选拔采取不分毕业院校、专业、生源地的限制, 大学生到了农村之后, 发现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的实际情况脱节, 高层次的知识优势以及自己的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发挥, 农村工作难以开展;在录取的过程中, 笔试占有重要地位, 而面试的考核水平则要求不一, 这样可能导致被录用的大学生“村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同时,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他们所期待的大学生“村官”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技术、服务的人才。这些都有可能给大学生“村官”造成挫折感, 不利于其工作的开展。

㈢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不完善根据《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到, 除了在大学生“村官”上岗之前的培训外, 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累计时间不少于7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法律法规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策理论的学习, 而涉及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经营管理知识的内容却不多[2];农村工作的特殊性、政务工作的复杂性等都应该进行培训学习。普遍大学生“村官”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岗前培训如同走过场, 对于自身的影响力不高;由于培训的时间比较短, 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的实用性不高, 不能满足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的需求。大学生“村官”从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农村工作, 如果缺乏了实质性的培训, 那么大学生“村官”, 尤其是对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大学生“村官”, 对农村的现实状况更是不了解, 单独凭借一腔热情难以做好农村工作。

㈣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还需加强激励是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的主要手段。简单来说, 从激励的内容来看, 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激励的性质来看, 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从激励的形式上, 激励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大学生“村官”处于经济上无盼头, 政治上无奔头的局面。在收入方面, 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水平偏低, 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从职位晋升来看, 大学生“村官”不属于公务员身份, 却又履行行政职能, 身份的尴尬, 使得“村官”对自身要求偏低, 工作态度不端正。

㈤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机制还不完善一些“村官”到村工作之后, 发现村里没有日常约束制度, 长时间不驻扎在村里;一些“村官”每天上班到乡政府报道, 有任务时则到村布置任务, 没任务时则留在乡政府担任秘书工作。大学生“村官”被乡镇领导“借调”现象严重, 一些“村官”不是深入农村, 积极开展农村工作, 而是从事办公室事务, 在乡镇政府或村里从事打字、写材料等事务[3]。“村官”的日常工作缺乏监督, 一些入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处在放任的状态, 他们不清楚自己可以为村里做什么事。同时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 更多的是乡镇领导直接决定, 所以在乡镇为领导服务的“村官”, 被评上优秀“村官”的较多。

㈥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还需健全尽管大学生“村官”政策对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五种出路:鼓励担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深造学习。这其中, 只有一条鼓励大学生“村官”留任农村, 这些措施使得大学生“村官”行为具有短期性, 不利于“村官”踏实扎根农村。大学生“村官”期满之后, 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占极少数;考取定向公务员这一选择, 由于所招录的名额较少, 竞争巨大,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国家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在实际中大学生“村官”缺乏项目, 不知道该如何创业。对于继续学习深造这退出机制, 大学生“村官”可能缺乏复习考试的时间, 尽管有加分的鼓励, 但在考试上依旧欠缺竞争力。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

㈠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使其身份合法化在大学生“村官”计划执行的过程中, 一直未从法律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得大学生“村官”身份困惑感长期存在, 大学生“村官”无法参与民主选举,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村官”。为了使大学生“村官”名正言顺的留村发展, 而不是把大学生“村官”这一职务当做过渡时期的跳板, 可按照大学生自愿的原则, 将户籍等资料转入所服务的农村地区, 使其享有真正的“村官”被选举权。除此之外, 一些地区已开始对大学生“村官”身份的定位进行探索, 例如, 重庆、西藏地区大学生“村官”直接录用为公务员身份。明确的身份定位, 解除了大学生“村官”对自身角色认同的困惑, 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踏实的扎根农村。

㈡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考录机制大学生“村官”的选拔, 除了要求其综合素质之外, 还要注意做到专业匹配, 可加大涉及农业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数量比重, 设置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关的专业背景, 比如农学、管理学、计算机等专业, 取消报考大学生“村官”专业不限要求。另外, 在录用大学生“村官”时考虑大学生“村官”本土化任职, 即优先录用生活在本地的大学生, 同时鼓励大学生报考自己家乡的“村官”。在大学生“村官”分配入村, 大多数是入职在外地, 尽管这样有利于“村官”独立公正的处理村务、解决村内矛盾。但是熟悉的生活地域能使大学生“村官”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同时保证了与村民互相了解的时间, 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更好地开展工作, 服务群众。

㈢健全培训体制根据《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 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培训, 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期间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的岗位培训。在岗前培训, 除了政治理论之外, 更要以农村农业实用技术、群众工作、自主创业为重点。由于岗位培训的时间较短, 大学生“村官”对于农村工作也只是理论上的接触, 还未正式从事实际的农村工作, 因此在任职期间的培训就显得非常必要。大学生“村官”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农村工作的问题以及自己所欠缺的技能, 通过任职期间的培训将问题定期向政府反馈, 增加政府与大学生“村官”的互动, 解决“村官”的实际问题。在培训教师的选择上, 可引荐其他地区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传授经验, 使得培训会成为大学生“村官”的交流站。在培训的方式选择上, 不仅仅是采取被动的讲授式为主, 而是要让大学生“村官”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㈣完善激励机制要达到对大学生“村官”的激励效果, 必须先了解大学生“村官”的需求。针对需求, 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改变大学生“村官”经济上无盼头, 政治上无奔头的状况。因此, 一方面建立物质激励机制, 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建立起大学生工资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制度, 同时完善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险。建立奖金制度, 对考核合格、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给予适当的奖金激励。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住宿条件, 使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增强政治激励。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政治责任感。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给予政治表扬, 通过颁发证书、舆论网络宣传, 肯定其工作业绩, 鼓励其不断进步。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身发展的需求。自身发展需求为最高层次的需求, 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 能集中全力的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这要求我们充分挖掘大学生“村官”自我实现的需求, 使其在做好农村工作的过程中, 将“村官”这一职位与自我实现相融合。

㈤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农村工作具有特殊性, 工作绩效难以反应。农民是大学生“村官”直接服务的对象, 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时, 应该采用民意调查、实地走访、公开述职的方式, 建立公开透明的考评程序, 考核主体除了乡镇党委组织、村委会组织, 还需加入村民这一评价主体[4], 从而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 可做以下分类:带领村民致富方面、村风村貌建设方面、民事调解能力方面等, 设计明确科学的考核指标。

㈥完善退出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8年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提出, “流得动”与“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是相关的。所以, 对大学生“村官”期满的出路问题是其“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保障, 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是对于表现优秀的“村官”, 鼓励其留在农村发展, 解决身份问题, 进行重点培养, 使其成为乡镇后备干部, 优先录用其成为乡镇干部。在工资待遇与福利待遇上高于之前, 使其安心扎根农村。二是鼓励大学生“村官”利用农村的资源, 自主创业, 带领本村村民致富。对于在农村自主创业的“村官”, 政府可主导由政府拨款或者是引进企业参与, 同时为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开辟绿色通道, 减免税收等措施。

在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之下, 农村对于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的群体寄予了期待。大学生“村官”改善了农村基层的干部队伍机构、培养了党政干部的后备人才、同时磨炼了大学生自身的意志, 缓解了就业的压力。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 对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对于该计划的长效实施具有重大作用。当然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仅需要国家、政府、社会的努力, 还需要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主动性, 坚定服务农村的信念[5]。只有这样, 大学生“村官”计划才能达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洪良, 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 2009, ⑴.

[2]杨玉凤.大学生“驻村任职”实践与大学生“村官”计划[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⑴.

[3]张磊, 张宇.论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河学刊, 2010, ⑵.

[4]姚海娟.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理性思考[J].文史博览 (理论) , 2009, ⑽.

篇4: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问题;对策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村官慢慢进入了人民的视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大学生村官计划在选人、管理、退出一系列环节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思考,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目标与现实执行中的结果存在相当程度的偏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现状是“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明确。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大学生村官”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干部,更不是公务员。

(二)大学生村官的福利待遇较低

 大学生村官待遇一直都比较低,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在造成大学生村官高流失率的各个原因当中,福利待遇占主要地位。

(三)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不到位

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力度不够,缺乏规范性操作。据调查显示分别有62.5%的大学生和41.67%的大学生认为对于下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在学习培训以及激励制度上还需加强。一部分大学生到村任职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知识更新缓慢,工作能力提高慢难以真正做到为农服务。

 (四)大学生村官遭遇出路困境

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安置问题是导致海南省大学生存管计划宣告失败的直接原因,因为后续安置问题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导致大量大学生村官的严重流失。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届满后职员调查表中可以得知,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还是选择考公务员。(见表1)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寻找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

表1 大学生“村官”届满后去向意愿调查统计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

(五)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大学生村官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虽然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但是自身的缺陷是存在的并且一直制约着他们的成长。主要表现在:(1)初到农村工作,对于农村生活以及基层工作环境都难以适应。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初到农村生活不习惯、工作无法开展甚至与人交往障碍都一直困扰着他们;(2)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们,对农业常识和基层实践经验都十分匮乏。经验不够在工作开展中就无法正确的找到着手点;(3)生理以及心理的不安分。选在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对策措施

基于以上提出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相关政策

 由于现阶段还没有一部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法律法规出台,缺少了法律保障,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不仅身份困惑依旧存在,而且相关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都难以落实到位。出台一部关于大学生村官的专门法律法规势在必行,明确其身份,在社保和工作条件方面都予以保障,大学生村官模式的实施才会产生一定的实效。

(二)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

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机制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在过程中,要保证选拔过程的透明度,注重选拔标准的科学合理化,在测试中要适当增加一些关于农村基层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给予尊重大学生意愿以及择优录取的原则,要让真正有能力、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带领广大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三)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科学管理

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1)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2)大学生村官所在的县、乡、镇及街道要对其进行上岗前培训以及在职培训;(3)时刻把握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动态,加强心理疏导;(4)对于表现出色的大学生村官应该要大胆提拔予以重用;(5)保障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四)建立健全相关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

 针对当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相关评估监督制度:(1)分阶段评估。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基层工作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在其工作期内应该分为适应期、成熟期及其发展期,对于每一时期具体的做出相对性的绩效评价。(2)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监督。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过程要实时进行监督,其过程当中一旦出现问题和错误要及时提出并且予以改进。(3)综合评价要公开透明。每个大学生村官来到地方要建立其对应的业绩档案,争取实现与待遇挂钩,把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结合起来。

 (五)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保障政策

一方面,加强财政保障的力度,提高“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待遇。例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和深造的机会等等。另一方面,未来突出问题就是大学生村官未来的出路问题,这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在我国面临新农村发展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两大问题的背景下,政府所提出的积极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到农村就业的政策,其初衷是美好的,但是现实的种种情况是我们所不能够忽视的,就大学生自身来说,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以及内在矛盾。因此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要客观的看待,把它当做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目标。( 江西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江西;南昌;330013)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课题组.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3期.

[4] 张鸣.大学生村官的隐忧脉相[J].新世纪周刊,2008年第11期.

篇5: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及三中、四中全会、团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的工作要求,以探索发挥学习的平台、沟通桥梁、服务窗口、创新阵地的功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着力点,广开思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带领全县大学生村官青年积极投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突破、新视点、新局面。

二、主要作法与实践

一)搭建学习的平台,提升大学生村官发展力

1、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全县大学生村官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精神,准确把握其会议、文件重要精神,深刻领会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把全县大学生村官的思想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工作中。

2、做好村官报考公务员集中培训。考录公务员是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出路。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及时收集有关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招聘的信息,并告知大学生村官,实现资源的共享;邀请市、县公务员招考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从事公务员

考试研究的学者,将报考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村官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授课培训,以促使村官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脱颖而出。

3、成立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发展顾问团。做好大学生村官发展能力再培养工作,不仅要让大学生村官成为农业技术骨干分子,更要成为能够推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主要力量;邀请部分青年优秀企业家和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全县大学生村官开展培训指导、业务咨询和结对帮扶,培训内容计划涵盖企业发展与管理、农村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涉农法律等多方面知识。

4、学习政策。密切关注从中央领导到省、市、县各级党委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关注的最新文件和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信息,组织大学生村官展开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坚定选择农村、服务农民,在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心。

5、参观学习。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市内先进农村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组织大学生村官代表赴江浙等启动选聘工作较早的农村参观学习,与在同样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同仁学习、交流经验,邀请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我县为大学生村官“传经送宝”。

二)架设沟通桥梁,提升大学生村官凝聚力

1、加强组织建设。为使管理科学、民主,选举出了第一届团工委班子,由胡亮任团工委书记,曾潇、刘思玲任副书记,徐一栋任组织委员,黄旭任宣传委员。积极探索因地域原因带来管理难、联系难等方面的问题。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真正成为服务全县大学生村官的新举措,进一步探索服务新载体。

2、创新联系方式。以湘潭县青年网站点为依托,开设大学生村官团工委工作专栏,建立网上论坛和个人博客,管理好湘潭县大学生村官QQ群,打造成展示我县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一个平台,也成为畅通大学生村官表达愿望、反映需求、倾诉心声的渠道。

3、开展“展风采、结友谊”活动。针对农村地域闭塞,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圈子小、交往范围窄的现状,将联合县直有关团委和“青年文明号”举办“展风采、结友谊”青年联谊会活动,组织大学生村官和县直单位的青年一起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和交友游戏,搭建了大学生村官与各界青年的交流平台。

4、开展主题活动。每季度策划一次操作难度小、作用明显的主题活动,密切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联系,打破地缘局限,丰富大学生村官生活,缓解农村带来的寂寞感、孤独感,提升整体凝聚力。

5、做好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协助县委组织部做好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联系、培训和联欢任务;组织在农村实践中取得成绩特别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与新同事分享到村任职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坚定大家选择农村的信心;通过有效手段使第三批到村任职大学生尽快了解团工委,接受团工委,融入团工委。

6、打造沟通媒介。动员大学生村官与母校团委的联系,主动向母校汇报到村任职工作和思想情况,争取母校对在农村实践中遇到困难的支持,把所在村列为团员青年教育实践基地,采取有效渠道,向在校大学生宣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引导鼓励支持面向基层就业、创业。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向心力

1、关注大学生村官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满怀热情地关注选聘到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情况,真心实意地解决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有普遍性的问题,积极向组织衔接汇报,为大家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损害大学生村官利益的行为,及时出面协调、化解,维护大家的切身利益。

2、建议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计划。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有创业计划,找准了创业载体,几乎都在为创业无资金而发愁。为给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团工委建议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等部

门联合实施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资金,技术指导等综合配套服务,为解缺资金、缺项目的燃眉之急,让广大大学生村官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现实资本。

3、建立交流制度。定期举办联谊会、经验交流会,虚心听取团员青年的意见、建议,做联系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桥梁,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建言献策,及时反映大家的利益诉求。

4、推优入党工作。针对大学生村官中还有一部分共青团员,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争取早日被组织发展,进一步满足这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政治需求。

四)创新活动阵地,推动“村团支部第一书记”品牌建设

1、创新活动阵地,切实履行村团支部第一书记职责。围绕基层党团组织建设、远程教育站点的学用、返乡农民工的服务培训、农村青年的引导服务等方面,发动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指导和带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大胆加以创新,努力在全县乃至全市探索出一些新经验,走出一条新路子。

2、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借助全国大学生村官网、中国青年网、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内部刊物、《湘潭县报》、湘潭县电视台等媒体推介宣传我县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在农村实

践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人物等,坚定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信心。

3、探索工作作法。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任村团支部第一书记工作,团工委将致力于探索如何破解因地域分布广、新型组织建团等背景下开展团工作、活跃团工作、丰富团员青年文化生活的作法,并及时总结经验,通过媒体展示、推介工作成效。

五、其他工作

1、加强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对团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切实做好团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团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2、收集整理。因大学生村官工作倍受各级媒体的关注,团工委将在第一时间收集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我县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报道消息,进行整理,及时汇总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计划、总结、调研报告等。

3、开好会议。计划定期召开团工委委员会议和团工委扩大会议,布臵工作任务。年底,筹备召开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代表大会,总结一年工作成绩,商榷新的一年工作思路和计划并按人员需求增补团工委委员。

湘潭县大学生村官团工委

篇6:2010年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及计划

涞水县九龙镇镇厂村书记助理 王云辉

2009年12月,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转眼之间,一年已经过去了,回想起这一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一年来,在九龙镇镇厂村书记助理的岗位上,我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经历过酸甜苦辣,也在不断的磨砺中逐渐成长起来。下面我就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要想赢得村民的尊重,首先要吃苦耐劳

还记得刚刚来报到的时候,村支书还以为我们只是暂时下来锻炼的大学生而已,忍受不了农村的艰辛和寂寞,很快就会放弃。而村民们更不相信,大学生会到农村来工作,会长久扎根农村。在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到的是尊重但并不信任。我意识到,取得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是我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村民们不是认为我忍受不了艰苦的工作条件吗?那我就要像村民一样能吃苦,不怕累,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同。无论是烈日骄阳、和风细雨还是大雨滂沱,我都始终和村干部们一起进家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护林防火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即使偶尔身体不舒服,我也从不推脱。渐渐地,村干部们都认可了我,认识我的村民也多起来了,很多人都主动和我打招呼。就这样,我顺利地走过了那个阶段,从一开始的“信任危机”到现在的认同肯定。

二、要想当好村干部,首先要当好村民

记得有一次村内的自来水管冻坏了,村干部组织村民进行维修,作为书记助理,参加劳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我不知道从何做起,技术活做不了,那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于是就干起了抬水管,递工具等小活。当我和一个村民抬着钢管路过街心时,有位村民对我说,你是村干部,怎么能干体力活呢,指导指导,发发号施令就行了,没有必要自己干吧。再说你是上边派下来的干部,累坏了怎么办?我对他说,既然组织上录用了我,让我当咱们村的书记助理,就是对我的信任,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脏再累我也能忍受。在村里,我不把自己当干部,我只把自己当成村民的一份子,要想当好村干部,首先要当好一名村民,希望大家以后也别把我当成干部来看待,大家能把我当成村里的一份子,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肯定。

三、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工作一年来,我自忖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也知道在农村工作,也遇不到什么大事,但要想做好工作,不能因为事情小就不做,要摆正心态,从点点滴滴做起。刚参加工作,无非是复印材料,做做记录,每天面对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使我得到了锻炼,熟悉了村内的各项业务。由做记录员到现在分管党建工作。由对农村工作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政策宣传员、党员电教员、民事调解员。镇里下达的任务,大多都让我独立完成。工作一年来我负责起草了《两委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村规民约》《“三位一体”调节制度》《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及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阶段总结等党建汇报材料;协助两委干部开展了护林防火、禁牧、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工作。这一切成就都是从点点滴滴积累得来的。支部书记对我的工作成绩也十分肯定,每逢有的村支书抱怨村内工作尤其是党建工作不好开展时,我们的书记总是说:“我们村的工作好干,因为我有助理”

我深知自己所做的有限,与其他优秀村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1、在工作方法上还需要更加扎实,更加细致,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创新意识,学会统筹兼顾,提高工作质量;

2、人的情绪难免受到外面世界的干扰,我坚决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

上一篇:物业月度工作简报【鹤山碧桂园9月】下一篇:述职报告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