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24-05-05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精选6篇)

篇1: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自考与复合型人才发展趋势

国务委员陈立志在第五届全国考委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为适应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办好自考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的证书考试。行业对其所需的继续教育比较熟悉,要注意加强与部门行业的合作,发挥部门行业的积极性,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能内容更具有针对性,符合部门行业的实际需要。

协会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联合推出资格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合作项目以确定今年开考。同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与行业协会即将推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促进行业发展和增强自学考试社会适应性具有深远影响。

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各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日趋加快。中国行业协会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我国各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的有效途径:即引进吸收国外发达国家人才教育培训的经验和系统,发展我国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而又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在职职工既希望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队获得学历证书也有强力的需求。而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途径。

自学考试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而“部门和行业在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和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使用等方面具有优势,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资源优势,合作开考社会急需的,符合行业特色的学历证书和非学历的执业证书考试,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做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以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综合所述,行业协会与自考机构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既是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新的增长的,同时也是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

一、从改革的角度看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巨大潜力

满足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岗位变动的频率加快,以数千万计的现有从业人员,需要主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水平升高的新需求。继续学习、不断更新自我,将是必由之路。因为培养社会急需并且能和国际接轨的人才不仅是行业协会的目标也是教育部门目标。

复合型人才教育的优势在于:了解和掌握本行业对各个层次人才需求的状况,以岗位需求确定任成才培养的目标,避免盲目性,还可以发挥行业优势向其会员单位推荐优秀自考毕业生;了解和掌握行业标准,并以此来设置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标准和专业课程等,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了解和掌握国外同行业管理的成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职业资格证书,推动国内行业与国际接轨,保持行业水平的先进性。但行业进行教育培训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与学历教育脱节,不利于在职人员多方面的需求;难于做到理论知识与时间能力的有机融合;培训的设计面难以扩展,不能吸引社会个层次的人员广泛参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自1981年建立以来,20多年间共有4200万人约9000多万人次参加学习考试,520万人取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全国每35人中就有一人参加过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首创的开放式的社会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当中,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自学考试的优势在于:具有广泛性、社会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参加高等教育学习提供了条件;具有严肃性、严格性的特点,自学考试以其严格的考风、考纪著作。自考学历得到国内各行各业的认可,并可得到世界38个国家的承认;具有灵活性、持久性的特点,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灵活,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设置什么专业。还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拓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新形式,保证其持续、持久发展。但自学考试的局限性在于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行业需求变化方面反应迟缓,不能及时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偏理论教育,轻实

际能力的问题普遍从在。由此可以看出,行业协会再教育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自学考试的不足,反正,自学考试的优势也可以弥补行业协会的不足。双方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大力发展“双证”教育,并将国际证书有机融合进行本土化,这将是行业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发展和自学考试向非学历教育发展的改革的大趋势,是一种极有潜力的合作方式。

二、以改革的思路探索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新模式

突破旧模式,创造新模式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结合点。21世纪的教育将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终身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国际化。特别是加入WTO后,我们应在国际大背景下重审自学考试的理念、功能、质量标准和运行准则,不能只恪守沿袭多年的办学理念,要将国际化的思想和需求融入到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把有地域标准来衡量自学考试教育质量,转向按国际人才培养标准来衡量其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时加入WTO后,各个行业都在考虑怎样提高本行业职工的素质,在职业培训上怎样与国际接轨。同时,由于现在社会正向学习社会化方面发展,人们十分重视培训和充电;用人部门也不再只看重学历,而更重视员工的能力。由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具有权威性以及社会化、大众化的特点,有些证书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是对个人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社会化认证考试出现越来越热的趋势。

二是适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扩大兼容性和教育内容上的开放性。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着力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精通WTO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律的基础实知识宽、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把培养可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核心位置。

三是有强调以考试为中心,转向以教育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从有利于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出发,对助学工作进行改革。我们以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助学管理网络,对助学工作实行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服务。一方面实行助学准入制,选择一部分优秀的助学单位参与助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的过程服务,建立助学工作委员会,力求做到几个统一,即研究制定统一招生及相关问题;研究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及师资培训计划,教师统一备课计划等(主要是证书课程);研究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制定学生参加实践环节的具体组织办法;组织教学质量的互检及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对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活动。努力做到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

三、用改革的力度构建“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

加大改革力度,是合作开展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切入点。21世纪是终身学习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世纪,这为我们建立“复合型人才”教育的完整体系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也使中国教育市场面临开放打得巨大压力,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已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兴趣。复合型人才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质量为核心,以多途径为手段,以现代化为目标,通过完善的培养目标体系,进行教学方式与考试方式的变革,加强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发展涉外考试项目,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起高起点的自考教育平台,让世界认识自考,使自考走向世界。

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复合型人才”教育的改革力度:

一是加大高端培训的力度。我们希望以两个合作项目为试点,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开展自学考试研究生教育的试点,既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广大公民接受高层次教育愿望的重要途径;

二是加大助学工作的改革力度。助学是复合型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非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由强调以考试为中心,转向以教育为中心,注重教育过程,使社会助学活动形成自我约束和评价的有效机制。促进“复合型人才”教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希望以两个合作项目为试点,把考生学习过程中成绩的一部分(如20%左右),记入考试成绩,严格监督,严格把关。强化考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手段,减少考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弊端。确保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合格人才。

总之,加快行业协会与自考机构在复合型人才教育中的改革步伐,相互依托,打造精品,持久发展,就可能全面实现在复合型人才教育过程中1+1>2的改革目标。

篇2: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论文题目: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准考证号: 0*** 姓 名: 何攀

专 业: 学前教育

办 学 点: 郧阳师专

指导教师: 周勤慧

年 月 日

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内容摘要

学前教育是学习的基础,是我们开始学习的起点,在我们健康成长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尝试从多方面浅析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下列问题: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学前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等现象。以后的发展趋势: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 学前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目录

1.绪论„„„„„„„„„„„„„„„„„„„„„„„„„„„„„„3 2.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4 2.1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4 2.2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4 2.3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4 2.4学前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5 2.5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5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分析„„„„„„„„„„„„„„„„„„„„7 3.1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7 3.2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7 3.3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8 3.4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8 3.5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9 4.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对策„„„„„„„„„„„„„„„„„„„„„„10 4.1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10 4.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10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2 绪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学前教育阶段(3-6 岁)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2007年胡锦涛在十七大中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强调要重视学前教育,教育部也两度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可见,国家已经把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段重视起来。

世纪来临之际,要使得每个幼儿都获得良好早期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随着农村文化、经济的快速变革与发展以及义务教育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国 策的实施,农村幼儿教育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因素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2.1 农村家长对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愿望不迫切

据我们调查了解,农村的幼儿园入园率都比较低,通过走访,了解到家长不送幼儿入园的原因有:一是自然地理原因,由于居住较为分散、偏僻,使得无法独立成班,因此农村家长也没地方可送小孩子入学前班;二是经济上原因,由于有些农村家庭家境确 实比较贫穷,无力送小孩入园;三是思想认识原因,由于对小孩接受学前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清楚为什么小孩要接受学前教育。

2.2 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

近年来,一些社会力量办园目的偏重于谋利,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成长提供优 越育人环境的为数不多。许多个体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 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包暖、采光、通风均很难保障幼儿学习的需要,而且设备陈旧简陋, 数量有限,向幼儿收取的费用很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收费标准逐年在提高,但幼儿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一人包班制,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班幼 师、保育员的定额,而且大班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幼儿园一个幼师要管带 40—50 名幼儿,为教师管理造成许多不安全隐患。

社会力量办园大多是家庭式办园,为管理监督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器械和图书、玩具;缺乏饮水、消毒等基本保育生活设施,缺乏消防安全设施,给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农村幼儿园说是为了方便家长,但也为了争夺生源,上下学基本上都用车辆接送。为了节省钱,接送的车辆质量不合格、车辆少,车辆接送幼儿基本上严重超载,各地时有事故发生,不能不叫人为这些幼儿捏一把汗,作为学前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整日提心吊胆。

2.3 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低

农村从事幼教的教师的文化程度普遍的学历都较低。农村幼师收入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公办教师的,收入较高,而且收入也较为稳定;另一种是属于代课性质,还不 是所谓民办教师,他们收入较低,而且没有医疗和养 4 老保险。但是公办教师都是兼职,属 于代课性质的却都是专职。收入上巨大的差距,严重影响着代课幼师从教的积极性;而公办教师是兼职,上学前班的课只是采取应付的态度,结果都影响学前班上课的质量,影响 农村学前教育的深入发展。

我国过去都是民办教师来补充公办教师的不足,并且最终把他们转为公办教师,现在 一些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仍然采取这一形式,来弥补教师的不足。支撑那些代课教师在待 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下来的信念,是将来归属为民办教师之后有转正的希望。但 是这些代课教师转正的希望是很渺茫的,最终只有可能被清退。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影响 幼教师资队伍的稳定,更加不利于农村幼教事业的发展。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由于幼 教处于教育体系中最底端,使得一些幼师毕业的学生不愿从事幼教工作,而留在小学任教,结果使得幼师更加缺乏。

2.4 学前教育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随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些人认为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从而造成随意 降低政府的责任,以致出现撒手不管或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不能把学前教育 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学前教育投入少,管理少,过 问少,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少,教学研究力量不足等,学前教育的管理力量 有削弱的趋势。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去管了,但缺少杀手锏,没有执法的保障。有的幼儿园 对他有好处的听几句,对他不利的不当你一会事。照样我行我素,任意停课调课的事还经 常发生。

2.5 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受基础教育和义务普及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迎合 这些家长的心理要求,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 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都随意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二是教学形式小 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 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并且大多数教师素质偏低,教学不规范。使幼 5 儿养成了一些到小学很难改掉的不良习惯;三是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有效探讨。

3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 深化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 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3.1 学前教育公平的大趋势与局部两极分化并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把促进 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学前教育的政策以教育公平为原则,更多地倾向于“弱势 群体”,改革中将进一步突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共性,通过政策调控,缩小城乡间、区域间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视其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实行免费,如加拿大,有的公立幼儿园收费低廉,日本积极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进程,英国学前义务教育工作也已启动。借鉴西方先进做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应是当 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逐渐过渡为学前义务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较理想模式。

学前教育的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 2020 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目标的落实,城乡间、地区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将进一步均衡化。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多元办园体制在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化发展 的大趋势下,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将不可避免:一是有良好师资和基础设施的贵族化。二 是体现教育公平的平民化。两极差距相对缩小的矛盾运动既是教育公平的永恒追求,又是学前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必然形式。

3.2 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加快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步伐,在市场机 制下,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将不断涌现。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要实现 2020 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5%的目标,单靠正规的公办幼教机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办好公办幼儿园,使其成为示范的基础上,依照公办的标准大力扶持民办幼教机构的建立,形成公办与民办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园体制,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将是未来学前机构体制改革的趋势。

随着国际合作的扩展、深化,吸引境外学前教育机构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中外合作 办学项目,是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国际化需求的良好途径。

3.3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学前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事关民族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幼儿 教育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的状况对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 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依法治教要求加快学前教育法制建设,通过学前教育立法,建立一个 公开、透明的学前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学前教育的责任、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教师的权利、责任、待遇和办园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协调学 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幼教发展的方 针、政策,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在实现学前教育公平中,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经 济、法律与政策手段予以保障;在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学前 教育改革中,明确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的职能等。

3.4 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我国独生子女特殊地位,加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 断上升,随之,家庭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加大,在逐渐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量的扩张 过程中,学前教育质的提升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种现象在两极分化较大的机构中显得尤 为明显,由此产生的辐射功能在诸如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的辅助下直接导致整个学前教育 质量的稳步提升。在整个提升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从事幼教事业的幼儿教师,社

会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渴望要求学前教育必须专业化,专业化需要的是从事学前教育的 高层次专业人才。尽管曾一度出现学前教育发展落后于社会要求时专业化受忽视的情况,但质量要求下的专业化必然趋势是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是新形势下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其指导下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包括了课程指导思想、课 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幼儿园新课改把促进幼儿 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奠定素质基础作为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教师在新儿童观和教育观的指导下,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兴趣,视幼儿为积极主动探索者,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环境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幼儿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主地学习,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提供适合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挖掘潜能,培养幼儿 自尊、自信、积极的情感和创新能力等。新课改的实施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无疑起到了推进的作用,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广,将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 影响。注重幼儿整体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趋势,将使幼儿智能优势开放其潜能的特色幼 教机构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中国特色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融合进一步加强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备先进理论、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学前教育实践者,通过不懈努力确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地位,增强学前教育内涵,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建立在本土丰富实践基础上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将得以成形、完善,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同时,国际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国际融合也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拓展学前教育视野,增强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从单纯注重引进外国理论转向借鉴适合中国幼教的西方先进理论和经验,为创新本土理论服务,为提升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服务。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对策

4.1 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普及幼儿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 全社会力量而为之,单靠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育和其它义务教育一样,其办学主体应是各级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幼儿教育的规划、布局调整、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但我镇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又不能满足幼儿的入园需要,一方面校舍陈旧,幼儿活动场地狭小,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培训提高机制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缺乏保障,于是在二者之间就产生了明显的供求矛盾。如我镇中心幼儿园共四个班,平均每班的幼儿就达到了五十人左右,多的一个班有七八十名幼儿,不仅孩子的活动受到了限制,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很吃力,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虽然明知这样的班额是有背于教育要求的,但没有扩建幼儿园的经费,暂时只能维持现状。如果政府能切实履行职责,在加大幼儿教育投入方面加以重视,把发展幼儿教育当成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来对待,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才会有坚定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增加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探索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的路子,以不断提高办园水平。目前,各地的希望小学已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了,如果能用办希望小学的方法来支援农村幼儿园,相信同样会为一方百姓造福。

4.2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小作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主要以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很受农村的幼儿家长欢迎。许多孩子 10 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教师教幼儿写字、做算术题,甚至以孩子学会认多少字、会做几道加减法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秩序,更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造成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首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正确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家长观念陈旧,认识不足,不懂得早期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认为在幼儿园付出的比私立幼儿班更高的费用,但幼儿所学到的知识却远远不如私立幼儿班的孩子。这就需要广大的农村幼儿教育干部、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都应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儿童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凭借静坐、倾听、观望教师的说和做而被动习得的;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兴趣与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予以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贯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原则。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对幼儿提出统一的教育要求,又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不是机器,儿童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把培养富有个性的下一代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坚决地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说“不”!

结论

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但一定要 注意避免宝贵教育资源的浪费。从总体上说,我国人口出生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城镇 化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幼儿人数必将不断减少。因此,在学前教育机构建设过程中,要防范简单追求政绩的“大跃进”思路,防止出现“空壳学校”,根据相关的政策,提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逐步为农村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需要依靠当地的社会、自然资源,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农村的广阔天地为课堂,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育内容和教材,做到农村化、地方化,结合幼儿身心身发展的特点,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和活动,做到幼教化、学前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子,拉近城乡幼教的差距,使农村幼儿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 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5)〔2〕 贺颖.农村学前教育中政府责任的必要性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孟红艳.中日学前教育师资现状比较研究〔J〕.日本问题研究,2010(1)〔4〕 韦凌云.幼儿教育课 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9(10)

〔5〕 冯晓霞.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J〕.学前教育,2006(09)

致谢

篇3: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全日制自考的产生及发展

全日制自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88年, 国务院根据宪法第十九条“鼓励自学成才”及现实要求颁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自学考试形式逐步发展扩大。“宽进严出”的自考政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可用之才, 为不能顺利进入正规高校的高考落榜学生提供了再次学习的机会,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全日制自考即全日制自考助学班, 是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正规全日制大学相结合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参加高考应届毕业生可不参加高考后国家统一招生就能进入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习, 学生能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就读专业在校进行脱产学习。“全日制自考”学习形式采用教师指导和自学相结合形式, 学校为学生提供宿舍和其他公共学习设施及配套管理。按国家政策规定, “全日制助学班”学生能够享用就读院校的各项教学资源, 享有公平地受教育权利。学生学制期满后, 通过国家规定的所属专业课程考核可获得由省考委和主办高校共同颁发的受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 教育部统一上网对通过毕业审核的学生进行电子注册, 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学生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拥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同等待遇。毕业证书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中国教育考试网都可以查询, 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许多国家认可。

国家颁布的一系列与全日制自考相关的政策无疑造福了一大片高考失利的学子, 一定时期内在各大省市, 乃至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优厚的国家政策, 全日制自考学生数量也不断发展壮大。

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指导和要求, 落实过程中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仍然造成了全国众多院校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班膨胀无序发展, 高校各项实施方案都严重违背了国家有关自学考试的初衷, 在民众中也产生了极多不良影响。自2007年起, 国家教育部陆续颁布文件规范整顿自考院校, 各省市高校也相继完善自考制度, 严峻的形式有所缓解。

总体来说, 全日制自学考试维护了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 旨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公平的科学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的公共教育资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包括三个方面的公平, 即: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即受教育权利的公平, 指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与自由发展。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平, 主要体现在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 其衡量标准可定位于“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过程公平主观上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个教育对象, 客观上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的有形投入上, 最终体现为教育质量的平等。其衡量标准可定位于“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人的发展的公平, 主观上表现为经历教育过程, 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 取得符合其个性、智力、能力的学业上的成功, 为个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最终体现为学业成绩平等;客观上体现为社会认同的平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一种实质性的公平, 其衡量标准可定位于“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实现教育公平是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是我国现阶段主要任务之一, 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只有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途径,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兼顾社会公平, 才能逐步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

三、全日制自考制度体现教育公平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人人都能通过高考进入全日制统招高等学校学习几乎不可能, 基于有限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 国家必须通过特定的统一考核, 即高考, 选拔一批能优先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 淘汰一批在某些领域相对有劣势的人群, 而全日制自考的出现目的在于弥补教育的不公正状况, 彰显“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全日制自考制度本着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台并实施。这个制度从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都体现着教育公平。

1、全日制自考体现教育起点的公平

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考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残疾人应考者奖励暂行办法》中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 努力学习。全日制自考制度受到国家各项政策条例的大力支持, 凡是能够参加高考并取得一定成绩, 且有意愿自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合法方式选择深入学习的专业进入高校学习, 成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全日制自考尊重和保护了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 给高考失利的学生提供了继续受正规系统教育的机会, 体现了高等教育起点上的人人公平。

2、全日制自考体现教育过程的公平

全日制自考, 即全日制自考助学班, 它是由符合国家要求的全日制正规高校主办的特殊教育形式, 国家规定全日制自考学生可与统招全日制学生共享教育资源, 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知识,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学习互动及学习考核充分体现在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任教于自考助学班的教育者与高校入编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无异。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教育过程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 能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 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 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教育过程从整体上看体现了教育公平。

3、全日制自考体现教育结果的公平

国家规定:全日制自考学生必须在学制内脱产学习, 通过学习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后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方能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一方面, 经过公平的教育过程后获得的结果自然公平无异, 全日制自考学生可收获到与统招生同等的知识。另一方面, 自考学生与统招生拥有同等资格可直接参加国家研究生考试、国家公务员招考及国家级其他形式的招纳。政策上, 国家对全日制自考给予充分的认可和支持。从总体上来说, 全日制自考体现了教育结果的公平。

四、全日制自考中显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 是全日制自考形式的继续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基础。国家出台的关于自考的各项鼓励政策的目的在于竭力保证人人都享受教育公平的待遇。然而, 在现实条件的左右下, 具体实践过程中“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却又显现出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违背了原始发展的初衷, 负面影响亟待遏制。

1、“教育起点”显现不公平现象

(1) “全日制自考”的商业化境况。“全日制自考”的商业化的根源于将企业的商业化运行模式纳入校园管理, 导致招生商业化及教育管理商业化。

大部分“全日制自考”主办院校与经济市场中的私企合作, 将直接聘任、招收、管理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的权利放手于企业, 主办院校不直接对附属下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班”进行管理。由于与高校合作的多数企业并非从事教育事业, 不理解教育的崇高价值及意义, 企业的存在、一切活动的目标就是获利, 因此在这些企业管理者的眼中, 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获利的过程, 这些利益最终便来源于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 此时的受教育者便只是承载着利益的载体。因此, 从招收“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开始就解开了企业追逐利益的序幕。

每年高考过后,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招生过程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是高校招生代理, 招生代理相当于市场中的销售代表, 在高校中承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教育的企业管理者就是销售代表的雇主, 销售代表将学校信息作为产品推销给高考中失利的学子, 当然对于销售者而言, 推销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有目的的包装是营销策略, 目的在于从接受产品的购买者手中获利, 招收代理招收的人数越多, 获得的提成就越多, 这些提成并非是企业管理者大发的善心, 而是源自受教育者向教育机构支付的教育费用。一方面, 招生代理要越想要招收多的学生, 提供的虚假信息就越多, 受教育者的知情权便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就必须提高代理提成。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 承办自考教育的企业单位便会采取商业手段, 隐形提高受教育的教育成本, 收取高额的学费和杂费, 教育商业化活动由此展开。

(2) 商业化恶果违背教育公平理念, 导致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极多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在招生代理对学校、学习信息的不真实介绍下开始继续教育的学习, 造成无法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想学的专业, 只能根据代理人的推荐选择, 进校后有可能遭遇到被迫换专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说,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在这个阶段受到了不公正, 也不公平的待遇。此乃教育起点不公平之一。

与正规统招高校学生需缴纳的学费相比, “全日制自考”需缴纳的学费较高, 但缴纳的各种杂费是统招学生的多倍, 且几乎不享受任何国家优抚政策。商业化境况下产生的较高学费及高额杂费导致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无法享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此乃教育起点不公平之二。

部分初中学历学生被招生代理拉入全日制自考大流, 通过欺瞒、作假的手段使不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学生进入高层次学习, 违背人类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 违背教育阶段性规律, 这些受教育者的知识贮备量、思维的成熟性及行为能力远远落后于正常高中毕业生, 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而言, 在不恰当的年龄阶段接受不适应的教育是极大的不公平。此乃教育起点不公平之三。

2、“教育过程”显现不公平现象

(1) 教育质量在成本利益作用下日益下降。全日制自考在商业化运营的影响下, 教育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企业管理的规范程度以及对教育管理者、施教者的聘用、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 在节约教育、管理成本的思想指导下, 直接管理“全日制自考班”的企业在教育投入上大打折扣, 主要表现在:降低对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要求, 降低对教育者的专业能力要求, 教育硬件设施不齐备。最终导致整体教育质量不高, 管理制度不明确, 管理混乱, 严重损害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

(2) “以经济利益为本”导致教育过程不公平。人才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教育就是为了向社会输出更多真才实干的人才, 社会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取舍之间, 企业的教育管理者们选择了前者, 坚持“以经济利益为本”以获取眼前利益, 舍弃了受教育者, 导致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收到不公平对待。

3、“教育结果”显现不公平现象

(1) 考试制度执行的不严肃问题导致学业成绩虚假化。教育起点、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最终发展成为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优秀的管理、教育人才, 没有较好的教育质量, 没有科学的教育指导, 全日制自考班学生极少数能学到扎实的知识、本领, 与全日制统招学生相比, 整体素质明显处于弱势。这种弱势也直接表现在学业考核中, 大量全日制自考学生无法通过毕业考核, 学业成绩难过关, 部分通过考核拿到毕业证书的学生也采取了非法手段, 成为了弄虚作假之人。

(2) 自我认可度低及社会认可度低致使教育结果不公平。结束高等教育全部学年制学习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状态:取得国家认可学历证书但自信心不足、未取得国家认可学历证书且严重缺乏自信心。对于大多数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而言,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这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带给他们更多的是对教育的质疑, 对自我的质疑和否定。当他们走向社会, 各种知识素养的缺乏也使得社会对“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大失所望。当今社会对自考学生认可度不断下降更能说明这一严重问题。

对“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而言, 曾经憧憬未来, 怀抱理想来到高等教育的学府接受洗礼, 最后的结果却与曾经的愿望相差甚远, 在他们的思想、心灵下留下的正统教育的商业化教育烙印无法抹去。这便是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五、在改革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理想, 也是教育理想。现阶段, 我国呈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尤为突出, 教育公平是教育部门, 乃至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问题,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的专家学者们都在教育战线上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实现教育公平地途径。“全日制自考”透露出的教育公平和不公的双面性, 也更加要求要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在实现教育公平途径中的每个阶段、环节都必须彰显“公平”二字。要使“教育公平”完全渗透入“全日制自考”, 使之内化、外显离不开教育体制改革, 真正做到上行下效, 这也要求政府必须不断提高改革的能力, 增强改革的力度, 建立全面、系统、完善且具有长远发展前途的教育机制, 使教育惠及全民, 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吴存荣:公平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N].光明日报, 2012-11-10.

[2]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N].中国教育报, 2012-11-13.

[3]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十八大代表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 2012-11-14.

[4]确保每个公民有良好教育的权利[N].光明日报, 2012-11-14.

[5]朱虹:教育公平浅析[J].现代阅读, 2012 (9) .

[6]任玉玲:中国教育的五大不公平[J].中国经济周刊, 2010 (8) .

[7]宋伟:促进教育公平公正:自考体现“以人为本”思想[N].中国教育报, 2007-01-18.

篇4: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自考 助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1-02

高校全日制自考生是指在高校开办的自考助学班里进行全脱产学习,并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我国目前在校的高校自考生将近60多万人,这部分学生也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在高校自考学生中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仍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还需不断完善。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高校自考助学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自2014年6月开始,课题组先后对金华市所属的4所高校办自考助学学院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累计发放600份,回收问卷511份,有效问卷497份,问卷有效率为97.2%。调查样本中女性占72.6%,男性占27.4%;一年级217人,二年级201人,三年级182人。本次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一、金华高校自考助学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分析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及重要性认可度不高。在被问及“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在读学生重要吗”,选择“重要”、“不重要”、“无所谓”分别占42.8%、45.2%、12.1%。可见学院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生涯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认识。但当问及“你是否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选择“不了解”和“了解”分别占73.8%和26.2%。但问及“你知道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吗”,选择“不知道”、“知道”分别为81.2%、18.8%。可见学院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不仅思想上不重视,而且相关知识不足,不知如何开展规划。

2.学校规划生涯教育引导功能缺失,专业的职业评测软件的普及度低。被调查的学生在回答“你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主要来源于”,选择“网络(网站、微信、BBS等)”、“学校渠道(课堂教学、讲座、学校专门机构)”、“其它”分别占61.7%、23.6%、14.7%。可见,目前学院学生职业生涯知识的主要来源于网络,校方的教育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同时,在问及“你了解并使用过职业评测软件吗”,选择“不了解也没使用”、“不了解但使用过”、“了解但使用过”、“了解但没使用”分别占67.1%、15.7%、8.5%、8.7%。可见目前专业的职业评测软件的普及度低,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不大。

3.对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学习需求,但对学校目前提供的职业规划教育不太满意。在问及“你是否需要学校开展与职业规划相关辅导”,选择“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分别为68.7%、20.3%、11%。可见学院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也有一定的需求。在问及“你所在学校有开展与职业规划相关的教学及活动吗”,选择“有,数量多”、“有,数量少”、“没有”、“不清楚”分别占4.2%、61.1%、15.1%、19.6%。在问及“你是否满意目前学校所做关于职业规划相关工作”,选择“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占22.3%、45.3%、32.4%。可以看出,学院学生不仅对学校开展此方面的教学及活动的感知度不高,而且目前对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的评价不是很好。

二、金华高校自考助学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目前,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简单说,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在认识自身的能力、兴趣、价值倾向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帮助学生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金华高校自考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探讨加强与改进自考助学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并形成全程化的教育体系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学校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并根据各个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分阶段设置职业生涯教育目标,比如,初始阶段,主要是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中间阶段,要让学生了解未来所从事职业要求具备的各种素养,鼓励学生通过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修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临近毕业阶段,重在知道学生实习和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组织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积极参加招聘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调整自己职业生涯设计。

2.建设一只专业化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目前,高校职业规划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因此,高校要定期组织培训现有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引进专业的规划师,不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课程教育,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和运用职业测评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比如学生可以获得职业倾向测评、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信息认知渠道辅导、模拟面试等服务。还可以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测评软件的作用,对学生气质、性格、兴趣、知识和能力、特长、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规划职业。

3.搭建体验平台,使学生认知过程更加贴近职场实际

高校自考学生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反应快,动手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主动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使企业认识到有选择的吸收学生来岗位体验和实习,有利于企业发现人才,培养员工。其次,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开设职业体验基地,使在校生能有更多机会到职业体验基地开展职业访谈,或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体验。此外,多开展有益于职业生涯的实践活动,比如假期实践实习活动、校园创业实践活动、校友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学生通过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和体验,能更早、更多了解将来从事的职业,更好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建国.独立学院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教育,2010(04).

[2]吕宁莫丽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其对策[j].广西教育,2008(12).

[3]尹曦杨放敏.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J]. 教书育人, 2011 (36)

篇5:自考心理学感觉与知觉串讲笔记

[识记]

感觉的基本概念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感觉是多种感觉的总称,通常人们讲五官,即视、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也有人提出“第六感觉”或称超感知觉(ESP)。

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2)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

(3)内部感觉:机体觉、机动觉、平衡觉

[领会]

感受性与感觉阀限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分为:

(1)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察觉的刺激量。它是一个可变的模糊界限,需取平均值

(2)差别感觉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韦伯定律: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察觉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K)。

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二、视觉系统

[识记]

视觉适应

适应指定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视觉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光适应)和暗适应。

颜色的特征

色调、饱和度、亮度

[领会]

基本的视觉现象和机制、色觉理论

基本的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色觉。

视觉的机制:

眼睛:角膜→瞳孔(由虹膜环绕)→水晶体→视网膜(真正的感光机构;有感光细胞、棒体细胞、锥体细胞)

暗适应包含两种基本过程:瞳孔扩大,视网膜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恢复。

色觉理论:

三原色说(杨-黑理论) 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红、绿、蓝三原色;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

拮抗理论(四色说)由黑林提出;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解释颜色对比、互补现象

篇6: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用公式形象表述:“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的人是 【 】 A.格兰朗德 B.斯塔费尔比姆 C.泰勒 D.德雷斯 2.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我们称之为【 】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安置性测量与评价 3.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 【 】 A.疑问陈述 B.正面陈述 C.否定陈述 D.似真性陈述 4.解释测验分数的参照系为 【 】 A.标准 B.常模 C.目标 D.等级 5.包含和目标相适应的一组题目构成的测验称为 【 】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6.以考试分数作为追求的目标和决策的依据,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学习历程用笼统的 分数表达,这种分数我们称之为 【 】 A.表征性分数 B.实质性分数 C.掌握性分数 D.认知性分数 7.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重新组合等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我们称之 为 【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 8.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9.科举考试制度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朝 10.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 【 】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C.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精确的评定 D.改变教育的内外环境 11.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的【 】A测量目的而言 B测量手段而言 C测量过程而言 D测量方法而言 12.美国教育测验中心举办的“托福”考试线性变换分数是 【 】 A.500+100Z B.90+20T C.500+70Z D.100+15Z 1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 】 A合格分数线 B掌握分数线 C标准分数线 D等级分数线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绝对评价等级制常见的方法 【 】 A.教师综合评价法B.测量结果转换法 C.核心内容参照法D.最佳行为评价法 15.以下哪一项不是思维能力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 】 A.语言文字推理测验 B.图形 C.作品分析D.数字符号 16.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和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或他人的一种心理过程,我们称这种方法为 【 】 A.自陈量表法 B.投射测验法 C.情境测验法 D.逆境对话法 17.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操纵某些自变量,激发学生内心矛盾冲 突,从而测评学生的品德行为、品德动机、品德情感体验及认识评价的方法是 【 】 A.品德情境模拟测评B.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C.品德情境积分测评 D.品德现场评语测评 18.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 】 A.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B.身体素质、身体形态 C.身体发育、身体形态 D.身体发育、身体素质 19.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制成的测验称为 【 】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0.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是 【 】 A.接受 B.反应 C.价值评价 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21.教育评价是在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事实的基础上,作出。22.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而是为了改进。23.按测验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测验和。24.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 左右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25.主观性试题主要适合于测量 的教学目标。26.筛选评价指标的方法有经验法、调查统计法和。27.教育调查依据目的可以分为常模调查和 两类。28.任何一批原始分数,转化成Z分数后,这批Z分数的平均值为。29.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是。30.学生课业发展的内容框架可以从个体一般发展目标,学科性发展目标和 三个层面来界定。31.考试只是评价过程所运用的 而已。32.思维能力的测验与评价方法有语言文字推理测验,图形和。33.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有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和。34.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称为。35.“三环结构说”的核心是。36.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有身体素质锻炼和。37.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和一般发展目标。38.比率量表的零点是。39.为满足教育测验的需要,布卢姆等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 三个领域。40.区分度的分析方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两类:一为外部效标法;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41.教育测量 42.掌握测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区别与联系。44.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是什么? 45.创新的概念及内涵分析。46.体育情感领域发展目标。47.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8小题10分第49小题14分,共24分)48.试述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49.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1.五分制是一种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2.我国教师进入转型期,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 】 A.师范教育 B.教师教育 C.终身教育 D.继续教育

3.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 【 】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4.在编制配合题时,相对于选项而言,每一试题的配对数目不超过 【 】 A.5个 B.7个 C.10个 D.

12、个

5.当原始分数比平均数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 】 A.正值 B.负值 C.0 D.1 6.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的用于检查被试素质及发展水

平的测验,我们称之为 【 】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7.采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 】 A.表征性考评机制 B.实质性考评机制 C.掌握性考评机制 D.发展性考评机制

8.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 【 】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

9.采用内省报告、观察评判为基本方式,以语言文字转达评定结果的方法称为【 】 A.操行评语法 B.操行加减评分法 C.考试考核测评法 D.积分测评法

10.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 【 】 A.事实半口断 B.价值判断 C.过程判断 D.数据判断

11.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丽教育测量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只能 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___的测量。【 】 A.间接性、推断性 B.模糊性、不确定性 C.间接性、多样性 D.多样性、抽象性

12.我国的考试制度的建立是在 【 】 A.西周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朝

13.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我们称之为 【 】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D.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14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古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叫【 】

A.评价指标 B.评价权重 C.评价标准 D.评价目标

15.以下哪项不是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包括的内容【 】 A.分析性 B.创造性 C.操作性 D.实践性

16.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评价的内容 【 】 A.气质 B.性格 C.适应性 D.交际

17.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是属于 【 】 A.思维分析评价法 B.作品分析评价法 C.心理分析评价法 D.想象分析评价法 18.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7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80%的学生成绩低于75分,我们可以表达该生的 【 】

A.标准分为80 B.原始分为80 C.百分等级为80 D.常模分为80 19.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评价方法是 【 】 A.档案袋评价 B.动态评价 C.轶事记录评价 D.同伴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0.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索是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______。21.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______的教育环境。

22.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______。23.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目标的分类。24.评价标准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______三个要素构成。25.发展常模可以分为年级常模和______两类。26.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______。

27.同伴评定的两种常见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______。

28.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为甲、乙两式,甲为图形思维创造测验,乙为______。29.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______。

30.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他律到自律,再由______的过程。

31.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学生的身体发育和______。3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______。33.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______。34.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______。35.等距量表的零点是______。

36.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行使行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资格评

定,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界定,教师管理水平的界定和教师______的界定。37.效标关联效度可分为同时效度和______。

38.基于测验题目的双基度指标下的经验评判法,题目的双基度可在______之间取值。

39.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40.效度 41.课程目标参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2.教育评价包含的几个共同的要点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4.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是什么? 45.操行评语法的优点与建议。

46.《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7小题11分,第48小题14分,共30分)47.如何理解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48.结合教学实际,论述新课程评价改革的重点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测量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以下哪一项不是()A量具B单位C标准D.参照点 .2.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A.选拔适合精英教育的学生B.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C.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D.对学生进行分等级排名次 3.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A.师范教育B.教师专业化C.终身教育D.继续教育

4.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半在形成性测量与评价之后实施的是()A.终结性测量与评价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C.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D.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

5. 以下哪一项不是信度估计的方法()A.重侧信度B.复本信度C.同质性信度D.标准信度

6.整个测验的难度系数在多少时,可使测验对被试有较大的鉴别力()A.0.3B.0.5C.0.7D.0.9 7.将抽象的概念用于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是认知领域目标的哪个类别()A.知识B.领会C.运用D.评价

8.年龄常模是属于()A.发展常模B.组内常模C.百分等级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

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标准参考测验分数解释的范围()A.正确百分数B.掌握分数C.百分等级分数D.内容等级分数

10.重视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A.表征性考评机制B.实质性考评机制C.掌握性考评机制D.发展性考评机制 11.测量学生一般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即是否具备较好的学习和研究的潜在能力的为()A.学习能力倾向测验B.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创造能力倾向测验D多元治理倾向测验 12.养成性品德测评法又称为()A.品德情境测评法B.OSL品德测评法C.FRC品德测评法D.积分测评法

13.以作品、表演、展示、操作等方式真实地表现学生学习的成果与过程的测验是()A.课程目标参照法B.专题内容领域参照法C.表现性测验评价法D.评定量表测评法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作品分析评价法()A.拼图法B.作图法C.完成法D.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 15.多元智力理论是由谁提出来的()A.加德纳B.斯滕伯格C.卡特尔D.吉尔福特

16.品德语言描述模拟测评和品德图像模拟测评是属于()A.操行平语法B.操行加减评分法C.品德情境模拟测评D.品德现场情境测评 17.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A.记忆B.观察C.思维D.想象

18.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最低阶段是()A.价值评价B.接受C.反应D.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19.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A.关键的词语B.识记的内容C.再认的内容D.想象的词语 20.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A.标准化测验B.非标准化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倾向测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把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称名量表、顺序量表、____________和比率量表。

22.教育测量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____________。

23.人们把“凡存在的东西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两句话看成是构成测量和量化评价的____________。

24.教育测量与评价在形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资格的评定;____________;教师管理水平的测定;教师的个性评定。25.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______。26.测验题目基本上分选择型和____________。

27.常见的简答题有简释题、直接问答题、列举题和____________。

28.我国在具体学科研究中,把教育目标定位识记、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____________五个层面。

29.测验的常模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组内常模两类。

30.标准一词的含义,从定量的方面看,需要确定一个____________作为分类决策的依据。

31.汉布莱顿模式把内容领域范围分成四个部分:说明、____________、内容范围、答案范围。

32.用于班机学生评价的档案袋基本上可以分为成果型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____________三类。

33.所谓发展性评价观,在本职上是秉承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____________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及方法体系。

34.多元智力评估指标及方法有学生行为日记,智力技巧游戏,智力焦点和____________。

35.人格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投射测验法。

36.“四项意识说”是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顺序上来考查人的思想品德,是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____________四个意识因素构成。

37.品德测评的主要功能有描述评定、发展差异、反馈、教育、____________。

38.学生身体领域的发展可以包括身体发育水平、身体素质、身体形态、____________等。

39.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生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____________的发展。

40.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______目标的分类。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41.信度42.掌握测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3.简述教育评价包含的共同的要点。44.教育评价指标与目标的关系。45.简述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46.何谓课程目标参照? 47.体育认知领域发展目标。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第48题10分,第49题14分,共24分)48.请论述您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解。

49.请论述国外课业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的启示。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1.五分制是一种 【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2.我国教师进入转型期,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 】 A.师范教育 B.教师教育 C.终身教育 D.继续教育 3.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称为 【 】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4.在编制配合题时,相对于选项而言,每一试题的配对数目不超过 【 】 A.5个 B.7个 C.10个 D.

12、个

5.当原始分数比平均数高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 【 】 A.正值 B.负值 C.0 D.1 6.建立在一套完善的题目汇编或内容领域规范汇编基础上的用于检查被试素质及发展水

平的测验,我们称之为 【 】 A.领域参照测验 B.目标参照测验 C.掌握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7.采用多元的方法对学生的课业发展进行评估.重视过程与结果的评估方法是【 】 A.表征性考评机制 B.实质性考评机制 C.掌握性考评机制 D.发展性考评机制

8.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我们称之为 【 】 A.记忆 B.观察 C.思维 D.想象

9.采用内省报告、观察评判为基本方式,以语言文字转达评定结果的方法称为【 】 A.操行评语法 B.操行加减评分法 C.考试考核测评法 D.积分测评法

10.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 【 】 A.事实半口断 B.价值判断 C.过程判断 D.数据判断

11.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丽教育测量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只能 通过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作出___的测量。【 】 A.间接性、推断性 B.模糊性、不确定性 C.间接性、多样性 D.多样性、抽象性

12.我国的考试制度的建立是在 【 】 A.西周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朝

13.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我们称之为 【 】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D.潜力参照测量与评价 14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古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个数值叫【 】

A.评价指标 B.评价权重 C.评价标准 D.评价目标

15.以下哪项不是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教授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所包括的内容【 】 A.分析性 B.创造性 C.操作性 D.实践性

16.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评价的内容 【 】 A.气质 B.性格 C.适应性 D.交际

17.课堂作业观察评估法是属于 【 】 A.思维分析评价法 B.作品分析评价法 C.心理分析评价法 D.想象分析评价法

18.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7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80%的学生成绩低于75分,我们可以表达该生的 【 】

A.标准分为80 B.原始分为80 C.百分等级为80 D.常模分为80 19.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请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的评价方法是 【 】 A.档案袋评价 B.动态评价 C.轶事记录评价 D.同伴评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0.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索是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和测量的______。21.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______的教育环境。

22.评分者信度指的是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______。23.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是布卢姆______目标的分类。24.评价标准是由强度和频率、标号、______三个要素构成。25.发展常模可以分为年级常模和______两类。26.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是______。

27.同伴评定的两种常见方法是人物推定法和______。

28.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分为甲、乙两式,甲为图形思维创造测验,乙为______。29.人格心理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有自陈量表法和______。

30.道德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他律到自律,再由______的过程。

31.学生身体领域发展目标,本质上是学生的身体发育和______。32.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______。33.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______。34.填空题的空白处所填写的应该是______。35.等距量表的零点是______。

36.教育测量与评价在行使行政教育管理的功能中,对教师的管理具体体现在教师资格评

定,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界定,教师管理水平的界定和教师______的界定。37.效标关联效度可分为同时效度和______。

38.基于测验题目的双基度指标下的经验评判法,题目的双基度可在______之间取值。

39.题目区分度就是题目区别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40.效度 41.课程目标参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2.教育评价包含的几个共同的要点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3.一份高质量的测验蓝图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作用是什么?

44.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四个目的是什么?

45.操行评语法的优点与建议。

46.《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7小题11分,第48小题14分,共30分)

47.如何理解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

上一篇:阳光体育中小学生跑步比赛总结下一篇:爱读书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