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心理学自考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北大心理学自考范文

北大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

北大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01:56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填空或选择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3、(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4、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6、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 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7、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8、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

9、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1、(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12、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1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14、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15、(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16、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7、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18、加涅的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1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1、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22、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2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 判断

1、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年长的一代都要以某种方式将社会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2、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

3、研究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6、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条件共同制约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7、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简答或论述

1、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机。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4、简述莱普尔的实验。

答: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党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的方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哪几种?

答:(1)实验室实验。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 (2)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6、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S-R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8、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9、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越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11、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1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答: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1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科尔伯格提出人们道德判断的发展共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世俗水平(9岁以前)。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9-20岁)。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20岁以后)。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14、如何把握学习的定义?

答:首先,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 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 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第二篇:漳州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21

更多漳州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漳州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北大版21 第八章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第一节概述

1.性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2.异常性行为,它是指一些人在性心理和行为上,不是通过人类通常的异性间的性器官交媾满足性生理需要,而是以其他的一些异常方式来获取性满足或快感的,有悖于性规范的异常行为。

过去对诸如婚前性行为、手淫、口交、以及同性恋等视为“罪恶行为”。 3.人类的性爱生活分为五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是性别认同,往外依次为性取向、性偏好、性角色,以及最表层的性功能。

第二节性别认同障碍

一、性别认同障碍的模式

1、同性恋型男变女。有的男孩从儿童时期就显示出女孩气。随着逐渐长大,他们作为性伙伴而吸引着男性。他们尝试着像同性恋一样生活,但那并不令他们感到满意,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作为女性来吸引男性。

2、同性恋型女变男。有的女孩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得像男孩,吸引着女性,不会从异性装扮中获得性兴奋,成年时努力像一个女同性恋那样生活,但由于希望被别人当作男人来爱而感到不满意。

3、异性恋型男变女

有的男孩在儿童时期,不会表现出女性的行为举止。他们是性感的,吸引着女性。他们尝试像异性恋那样生活,而且多数都结了婚,但他们对此并不满意。

第三章性取向障碍

性取向障碍就是,同性个体之间有超乎寻常的爱慕、接触与肉体亲昵。有这类表现的通常被称为同性恋者。

第四节性偏好障碍

一、异常性偏好的概念

异常性偏好的概念有三方面的含义: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漳州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1、社会性。性偏好异常者的行为,不符合公众订可的正常观念。它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伤害。性偏好异常者的性行为,对另一个性行为者可能带来伤害。

3、痛苦。异常性偏好病人本人感到痛苦,而这种痛苦产生的原因,与其生活所在的社会对该行为的态度,与个人的性欲与其道德标准的冲突,也与本人对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危害的认知有关。

二、异常性偏好的类型

1、异常性偏好分为两类:性兴趣对象异常和性活动偏好异常。

(1)性兴趣对象异常包括恋物症、恋童症(男性居多)、异装恋物症、恋兽症和恋尸症;

(2)性活动偏好异常包括露阴症、窥阴症、性受虐、性施虐和性窒息。

2、性行为偏好异常的分类

(1)露阴症指,通过反复在陌生人面前出乎意料地暴露生殖器,来获得性兴奋,但并不试图进一步与其发生性行国的病症。

(2)性施虐症,是习惯性地造成他人疼痛、捆绑或侮辱异性,觉得这比与异性性交,更能获得性兴奋的一处异常性行为偏好。

(3)性受虐症是指,以受到伤害或侮辱的体验作为偏好,或获得性兴奋的唯一方式的一种异常性行为偏好。

(4)窥阴症即一种重复出现,以窥看他人性活动来获得性兴奋的偏好。窥阴症者也窥看未着装的女性,但无发生性行为的企图,通常同时或随后伴有手淫。

(5)其他性行为偏好异常 1)自我性窒息 2)摩擦症

3)嗜粪症、食粪症、性尿道症、嗜尿症。

三、性偏好障碍的原因

1、在异常性唤起模式成型的过程中,最大的驱力来自性幻想。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漳州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2、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是成年人非常态的性满足方式:在成年人性生活中持续地表现出幼儿性欲的成分,并以幼儿方式求得满足,但这是社会不能容许的。人们可以容忍一个小男孩当众展示他的“小鸡鸡”,却绝不容许成年人这样做。

四、性偏好障碍的改变

1、钟友彬医生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认识领悟疗法,很好地解决了性偏好障碍。

认识领悟疗法的治疗要点有二:

首先是引导病人认识到,他的行为是年幼儿童式的取乐行为,是用幼年方式来宣泄成年人的性欲,解除成年人内心的烦恼和困惑。

第二是,某些性变态者,尤其是露阴癖者,他们的内心非常自信地认为,对方愿意看到他的阴茎或愿意被挨擦。这样的想法同样也是来自幼儿心理。可以直接告诉病人,他们这个判断是幼稚的,事实上并不符合成年人的心理。

以上要点的目的,是使病人对他自己的行为的本质真正有所领悟,最终自愿放弃变态的性行为。

第五节性功能障碍

性障碍包括性功能障碍和性心理障碍两大类。

一、性功能障碍

当性反应的任何阶段发生了问题,都可以认为是性功能障碍。按阶段可分为:

1、性欲障碍

(1)性欲缺乏或丧失(性欲低下障碍)

(2)长期性欲缺乏

(3)性交恐惧障碍

2、性唤起障碍

(1)男生勃起障碍又称阳痿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维持的时间不足以获得满意的性交。

(2)女性性高潮障碍

(3)性厌恶障碍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漳州自考请访问:http:///zikao/

3、性高潮障碍

(1)男生性高潮障碍

1)早泄。正常勃起的阴茎习惯性地在插入阴道之前就射精,或插入后很快的射精,以致女方达不到性高潮的症状。早泄的持续存在通常是由于对性交失败的害怕。 2)迟泄,

(2)女性性兴奋障碍

女性性兴奋缺乏表现为阴道润滑不足,这可能是由于: 1)伴侣的前戏不充分; 2)缺乏性兴趣 3)对性交的焦虑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第三篇:北大自考生理心理学试卷总结01-11年问答题

★【什么是程序性学习?其脑中枢位于何处?其典型代表实验?】

答:无论是联想式学习还是非联想式学习,经过多次训练可以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时的学习模式出现了新的特点,短潜伏期的快速反应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其脑机制中最必要的中枢是小脑深部核。在生理心理学研究中,以兔瞬眼条件反射为其典型代表。

★【何谓感受器的适应现象?观察复杂问题时眼球快速微颤,其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非随意性眼动)】

答:(1)感受器的适应现象:①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均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即对其感受最灵敏。②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种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2)生理心理学意义:①在观察一个复杂的客体时,眼睛会很快进行扫视,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②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③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眼睛的随意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它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

答:(1)①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②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③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④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⑤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2)意义: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最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从而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简述随意运动的皮层中枢。】

答:与运动功能有关的大脑皮层主要定位于中央前回的初级运动区(4区).前运动区(6区).额叶眼区(8区)。在初级运动区皮层中,不仅类似初级感觉区与躯体点对点的空间对应关系,还有类似感觉功能柱一样的结构-运动功能柱。初级运动皮层区内存在着与躯体运动功能的空间对应关系。功能复杂.运动精细的头面.唇舌以及手在皮层中的运动代表区很大,而躯干部的运动代表区就非常小。对头面部皮层运动区精细结构的研究发现,每个人脑均不相同,似乎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初级运动皮层内存在着与皮层表面垂直的运动功能柱,全部运动神经元都有共同的“运动效应野”。换言之,共同支配同一块肌肉在同一关节上运动的全部皮层神经元集中在同一个运动功能柱中。 ★【简述眼折光成像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答:在眼球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瞳孔都是它固有的眼内折光装置。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通过正常人的什么实验和什么病人来证明人类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一侧化)?主要表现在哪些生理心理过程中。】

⑴韦达试验:对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早期方法是韦达试验。韦达首先应用异戌巴比妥单侧颈动脉注射法选择性地麻痹左脑半球或右脑半球,以考查人类言语功能的变化。他发现药物注射后,在5分钟之内注射药的一侧半球功能短暂丧失、除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外,还伴有失语症。如果注入药物一侧为优势半球,则失语症可持续2分钟,随后伴有认知不能和计数障碍。反之,药物作用于非优势半球,只能引起几秒钟的言语障碍,且不伴有命名和计数障碍。对言语功能来说,70%的人以左半球为优势,15%的人以右侧半球为优势,还有15%的人两半球的言语功能相等。韦达试验考查人脑对言语运动功能的不对称性。

⑵【双耳分听试验】:考查言语听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通过立体声耳机将成对的声音刺激(但内容不同)送至双耳,这样连续给予声音刺激,每次同时到达两侧半球的声音刺激内容不同。最后请被试说出听到的声音内容。结果表明,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侧半球(右耳)为优势的人居多,右侧半球(左耳)对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为优势者居多; ⑶对语言视觉功能中两半球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多采用【速示试验】,将文字材料或非文字的简单图形材料在速示器中连续呈现。被试注视速示器的屏幕,每次快速呈现的材料由于时间极短,不超过200毫秒,来不及眼动和形成双眼视野的变换。所以,速示器试验保证每个半边视野的刺激沿视觉通路投射至对侧半球皮层中。根据反应时和错误率判定被试哪侧半球为优势。结果表明,对文字性材料大多数人以左半球为优势,而对非语言文字的图形材料以右侧半球为优势。韦达试验、双耳分听试验和速示试验在正常人的研究中均发现人脑言语功能中两半球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是出生以后逐渐获得的。言语听觉的优势半球化约在6岁时形成,言语运动的优势半球化约在10岁时形成。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差异是不显著的,一般说优势半球比非优势半球的功能仅强10%左右。

⑷病人用割裂脑来做实验,正常人用麻醉做实验。割裂脑病人:两半球间的胼体后部切断。 无论是正常被试还是割裂脑病人的研究都表明:左侧半球语言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右侧半球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性信息处理功能优。 ★【简述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在性别和个体特征形成中的意义。】

答:性别差异是个体间生理差异中最显著的表现。随着两性生理的差异,心理活动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男孩空间住处处理能力强,女孩言语能力较强,这是由于女孩左半球功能较早地显现出它的优势,而男孩右半球的功能优势以后也表现得较为明显。

★【应用PET脑构像技术怎样对人类被试进行言语思维的脑机制研究?结果如何?说明什么问题?】

(1)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对区域性糖代谢率和血流量的测定,为正常和病人言语思维活动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采PET技术,用减法实验设计方案,研究正常人言语感知、运动和联想功能时,脑区域性血流量的变化规律。(2)减法实验设计:让被试完成复杂程度不同的言语功能,将其区域性脑血流量根据认知任务复杂程度依次相减。最简单的是言语知觉,让被试听或看到某个词,并不要求他作出反应。其次,让被试读出听见或看到的词,这不仅包括言语感知功能,还包括言语运动功能;最复杂的是联想功能,要求被试看到或听到一个目标词,联想并说出达到目标词的动作,如看到“面包”一词,应说出“吃”字。被试完成言语感知任务时的区域性脑血流量减去安静时的基础值;完成言语运动任务时的脑区域性血流量减去感知任务时的脑血流量;完成联想任务时脑血流量再减去言语运动任务时的脑血流量,这样相减的结果,分别是言语感知、言语运动和言语联想过程所要的区域性脑血流量。(3)结果,首先完成语词被动感知任务时,依单词呈现的方式(视觉或听觉)不同,被试两侧大脑的视觉和听觉初级和次级皮层脑血流量迅速增加,而且没有重叠现象。说明语词感知过程在相应感觉通路的初级和次级皮层内独立完成,与其他感觉通道不发生关系。其次,在语词读出任务中,两侧大脑的面部感觉与运动区皮层和辅助语言运动区皮层的脑血流量增加。最后,在语言联想功能中大脑额叶皮层,特别时左额叶下回(47区)和两半球前扣带回血流量增加。⑷这些事实表明,语言感觉、运动功能不仅限于经典的布罗卡区和维尔尼克区,视、听皮层、面部感觉和运动区皮层、乃至扣带回皮层都与语言过程有关。而且语言信息加工过程的初级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半球一侧化现象,在复杂联想功能中,左额皮层的优势效应才较为显著。

★【什么是失语证?其特点是什么?脑结构基础是什么?】

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间脑与柯萨可夫氏记忆障碍】

①俄国精神病学家柯萨可夫氏认为长期酗酒造成的记忆障碍的特点是遗忘加虚构。慢性酒精中毒者最初出现轻微的顺行性遗忘,随后又出现逆行性遗忘。②顺行性遗忘: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逆行性遗忘:对病前近期发生的事情选择性遗忘,对早年的事情仍保持良好记忆。③慢性酒精中毒者既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又丧失了对某些往事的记忆,而且对自己记忆力的这种严重变化又缺乏自知之明。面对别人提问时,竟不自觉编造谎言以虚构内容填补记忆空白。这些谎言大都是过去的记忆内容。病情继续恶化的人脑子里的记忆几乎成了空白,连自己过去经历的重大事件也忘得一干二净。最后病人变得情感淡漠,对周围发生的事置若罔闻、麻木不仁。对自己记忆力的自知之明,称为元记忆。嗜酒说谎者是元记忆发生了障碍。③间脑损伤的病人远事记忆也遭到破坏;海马损伤的病人远事记忆却保持良好。 ★【视网膜的神经层由哪些细胞组成?在信息传递中生物电反应方式上有何不同?】 ①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内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②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最高。③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1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视感受单位。④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视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大;而周边部分视网膜的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差。⑤水平细胞、无足细胞和光感受细胞、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发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户神经编码。 视网膜的横向联系中,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信息的处理和从光感受细胞至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为基础的模拟过程,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什么是联想性失认症?是脑什么部位损伤所致?】

患者能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并进行综合认知,很好完成匹配任务,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等属性;但患者却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这类患者大多数是由于颞下回或枕-颞间联系受损而致。这是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

★【锥体系的组成、功能及症状?受损伤后出现的反应?】

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单位,主要功能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1)锥体系的组成:锥体系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初级运动皮层的大锥体细胞和额叶与顶枕颞的联络区皮层。锥体系由皮层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组成。(2)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的运动功能:主要是发动随意运动,其次是调节和控制各级脑结构的运动功能。无论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损伤、内囊的损伤,还是脑干以下锥体束的损伤,都会影响随意运动的正常进行。(3)锥体系症状:锥体系受伤出现的特殊症状,是锥体系调节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统称之为锥体系症状。它包括——肌肉强直性痉挛所引起的硬瘫、深反射如膝跳反射亢进以及一些特殊的病理性反射,如巴彬斯基反射、踝阵弯反射。与这些亢进的阳性症状相伴随的是皮肤浅反射的减退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肤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锥体系症状是神经科医生诊断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几锥体束受损的根据。与此相对应的是脊髓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又称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表现为肌肉张力消失、肌肉萎缩、软瘫、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消失。 ★【试述锥体外系及其运动功能。】

答:神经解剖学将锥体系以外的脑下行性纤维统称为锥体外系。这些纤维都不经过延脑腹侧的锥体,都不直接止于脊髓α-运动神经元,控制它的运动功能;而是通过中间神经元或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间接影响和调节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功能。锥体外系的组成复杂,其纤维来自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和脑干网状结构。此外,小脑系的神经纤维也可以看成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

锥体外系的纤维联系比较复杂,不仅包括许多下行性联系,还包括许多返回性纤维联系。锥体外系在维持适度肌张力.姿势和随意运动的准确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是随意运动的前提条件和准确性的保证。所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时的主要运动障碍就是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表现为齿轮样强直。当医生用力拉动病人弯曲的肢体就会感到似乎在拉动一个齿轮,时松时紧断断续续地逐渐把弯曲肢体拉直。四肢肌张力的这种齿轮样强直状态,使病人常常半握两拳弯腰曲腿曲臂,走起路来是慌张步态,前冲欲倒的样子,由于脸部肌张力的异常,使病人缺乏面部表情的变换,呈假面具脸。锥体外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静止型震颤.手足徐动.扭转性痉挛等。 ★【视觉功能柱、超柱及超柱的特征提取(多模式感知细胞及生理意义)】

(1)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所以称之为功能柱。功能柱是感觉的基础。有两种功能柱理论: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功能柱。(2)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就是超柱。超柱是简单知觉的生理基础。(3)多模式感知细胞:在颞-顶-枕区之间的联络皮层和额叶联络区皮层中,都存在着“多模式感知细胞”,可以对多种信息发生反应,实现着多种感觉的综合反应过程。多模式感知细胞,是知觉的细胞生理学基础。(4)总之,皮层中的超柱和联络区皮层多模式感知细胞,在知觉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是知觉的结构和功能单元。超柱实现同一种感觉模式中,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形成简单的知觉;多模式感知细胞则将多种模式的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的知觉。

★【试述脑等位论与机能定位论的统一。/简述脑的等位论及其实验证明。】

(1)脑等位论的思想认为暂时联系的形成是神经系统的普遍功能,并不是大脑皮层的特殊功能。①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不论损毁或切除的皮层部位有何不同,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②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反射赖以形成的暂时联系是大脑皮层的特殊功能。暂时性联系只能发生在皮层-皮层、皮层-皮层下或皮层下-皮层的中枢之间。所以,他提出健康的、功能正常的大脑皮层是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重要前提。③汤姆逊在总结学习记忆的生物学基础时指出,切除大脑的动物仍可建立经典瞬眼的条件反身,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即暂时联系的接通是神经系统的普遍特征,并不是大脑皮层的特殊功能。切除大脑的动物仍可建立经典瞬眼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建立的重要脑结构是小脑。因此,现在公认的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是,暂时联系的接通是神经系统的普遍特性,并不是大脑皮层的特殊功能。(2)脑机能定位论认为因学习类型和复杂程度不同,完成学习过程的脑网络组成也就有所不同。如①简单运动条件反射最必要的中枢位于小脑②简单空间辨别学习的中枢位于海马③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快速条件反射形成的中枢位于杏仁核④复杂空间关系或视觉认知学习,是由下颞叶或颞顶枕联络区皮层实现复杂时间、空间综合学习由前额叶皮层完成。(3)由此可见,尽管暂时联系的形成是神经系统的普遍功能,符合脑等位论思想,但因学习类型和复杂程度不同,完成学习过程的脑网络组成也就有所不同,这又符合机能定位的思想。脑机能的整体性和等位性与机能定位性同时存在于学习过程,是脑功能对立统一体的两个侧面。

★【试述拉施里的脑等位论与机能定位论的统一的实验依据及评价。】

答: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然而,几十年的研究结果使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不论损毁或切除的皮层部位有何不同,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拉施里的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存在许多不足,然而他的脑等位论思想却延续到现在。颞下回又可分两部分:远离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学习有关,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学习有关。

对猴进行了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练。首先让猴观察一个圆柱体,当它将圆柱体移开就会发现下面有一小块食物。间隔10秒钟以后,猴的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种是刚刚见过的圆柱体,另一个是未见过的长方形。这时猴移动长方体也会得到一小块食物,如果它移动曾见过的圆柱体,则得不到食物。训练几日,这种行为模式就得到巩固。对猴手术损毁与枕叶相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对之进行73次训练才能重新习得这种行为;而损毁与枕叶远隔部位的颞下回,则训练1500次仍不能重新学会这种行为模式。将行为训练中匹配时间间隔从10秒逐渐延长可达120秒,损毁与枕叶相邻的颞下回,不影响这种逐渐延长的延缓反应;损毁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则猴不能学习这种延缓的不匹配行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在认知学习行为和物体记忆中,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具有重要作用。电刺激颞中回和记录颞下回神经元单位发放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颞下回在不同颜色物体匹配学习和延缓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前额叶联络区皮层的功能及实验(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它证明的问题)】 前额叶联络区与空间辨别学习和短时记忆的功能有关。(1)杰克逊的延缓反应实验:让猴观察眼前的两个食盘,其中一盘内有食物,然后将两食盘盖起来再用幕布将它们遮起以避免猴盯食盘。几秒或几分钟后将幕布拿开,观察猴子首先打开哪个食盘盖。如果猴打开原先放好食物的食盘盖,它就会得到食物奖励。对实验程序稍加修改,只有当猴记住前一次获得奖励食盘的位置,下一次打开另一位置食盘的盖,才能再次得到奖励。这种行为模式称为交替延缓反应。(2)延缓反应和交替延缓反应既是空间辨别学习模式,又是短时记忆的行为模式,即是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正常猴对于不同延缓时间的延缓反应,甚至是几分钟的延缓反应,也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对双侧前额叶损伤的猴即使是建立1-2秒钟的延缓反应,也十分困难。(3)实验结果证明,前额叶皮层损伤引起短时记忆障碍,是导致延缓反应或交替延缓反应困难的主要原因。但只有空间辨别反应和时间延迟反应同时存在,前额叶损伤行为障碍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仅仅要求动物进行空间辨别,前额叶损伤并不影响这种行为模式的训练;对动物仅进行延缓条件反应不伴有空间辨别,这种行为模式也不受前额叶损伤的影响。可见,前额叶联络区皮层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复杂综合功能有关。 ★【简述在认知学习中,颞下回所起的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摹仿就会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可称认知学习。颞下回又可分两部分:远离枕叶的部分与三维物体的认知学习有关,与枕叶距离较近的部分与二维图形鉴别学习有关。米斯金对猴进行了延缓的物体不匹配训练。首先让猴观察一个圆柱体,当它将圆柱体移开就会发现下面有一小块食物。间隔10秒钟以后,猴的面前出现两个物体,一种是刚刚见过的圆柱体,另一个是未见过的长方形。这时猴移动长方体也会得到一小块食物,如果它移动曾见过的圆柱体,则得不到食物。训练几日,这种行为模式就得到巩固。对猴手术损毁与枕叶相邻的两半球颞下回,需对之进行73次训练才能重新习得这种行为;而损毁与枕叶远隔部位的颞下回,则训练1500次仍不能重新学会这种行为模式。将行为训练中匹配时间间隔从10秒逐渐延长可达120秒,损毁与枕叶相邻的颞下回,不影响这种逐渐延长的延缓反应;损毁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则猴不能学习这种延缓的不匹配行为。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他们认为在认知学习行为和物体记忆中,远隔枕叶的颞下回具有重要作用。电刺激颞中回和记录颞下回神经元单位发放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颞下回在不同颜色物体匹配学习和延缓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 ★【什么是朝向反射?巴甫洛夫的朝向反射是什么?/简述注意机制?】

(1)朝向反射:就是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2)巴甫洛夫的朝向反射:巴甫洛夫在狗唾液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对于已经建立起唾液条件反射的狗,给予一个突然意外的新异性声音刺激,则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立即停止,狗将头转向声源方向,两耳竖起,两眼凝视瞳孔散大,四肢肌肉紧张,心率和呼吸变慢,动物作出应付危险的准备。解释:①巴甫洛夫认为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本质是脑内发展了外抑制过程。新异刺激在脑内产生的强兴奋灶对其他脑区发生明显的负诱导,因而抑制了已建立的条件反射活动。②随着新异刺激的重复呈现,失去了它的新异性,在脑内逐渐发展了消退抑制过程,抑制了引起朝向反射的兴奋灶,于是朝向反射不复存在。③可见,巴甫洛夫关于朝向反射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动物的行为变化,概括出脑内抑制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他的神经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加以解释。④具体地讲,脑内发展的外抑制是朝向反射形成的机制,而主动性内抑制过程——消退抑制的产生引起朝向反射的消退。

★【简述朝向反射的神经模式匹配理论/简述索科洛夫的朝向反应。】

(1)朝向反射:就是由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射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2)索科落夫发现,朝向反射是一个包括许多脑结构在内的复杂功能系统。其显著特点是它在新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新异刺激模式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模式之间的不匹配,是这种反应的生理基础。刚刚发生的外部刺激在神经系统内形成了某些神经元组合的固定反应模式。如果同一刺激重复呈现,传人信息与已形成的反应模式相匹配,朝向反应就会消退。所以在一串重复刺激中,只有前几次刺激才能最有效地引出朝向反应。几次刺激之后或几秒种之后,朝向反射就消退;但刺激因素发生变化,新的传入信息与已形成的神经活动模式不相匹配,则朝向反射又重新建立起来。索科落夫认为无论是第一次应用新异刺激引起的朝向反射,还是它在消退以后刺激模式变化所再次引起的朝向反射都是同一神经活动模式匹配的机制所实现的。 ★【感受野,视皮层感受野的类型及特点】

(1)①感受野:某一感受系统神经细胞对某一范围的刺激最为敏感,因此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分,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②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电活动显著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③神经元对自己的感受野中的适宜刺激感受阈值最低,感受最灵敏。(2)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①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分均呈直线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②复杂型感受野: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闭反应区,可以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以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③超复杂型感受野:它的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总之,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有关;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边角或运动感知觉有关。

★【试述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皮层神经元感受野有何不同。】

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呈现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区之间总是拮抗的。对感受野施予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开反应;相反,撤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闭反应。在神经节细胞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其中心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开反应,周边区引起闭反应的神经节细胞称开中心细胞;相反,其感受野中心区引起闭反应的,而周边区引出开反应的神经节细胞称闭中心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拮抗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简单型.复杂型.超复杂型。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均呈直线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复杂型感受野较简单型大,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闭反应区,可以看成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超复杂型感受野的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总之,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有关;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边角或运动感知觉有关。 ★【简述睡眠的功能。】

答:睡眠的功能:休息和从疲劳中恢复是睡眠的生要功能之一,从更积极的意义上理解,睡眠还有促进生长发育.易化学习.形成记忆等多种功能。 ★【人类睡眠的种类及特点】

人类的睡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1)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2)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活动类似慢波睡眠的入睡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殊变化。异相睡眠又常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这种类型的睡眠与做梦的关系比慢波睡眠更为密切。(3)慢波睡眠分为四个发展时期:①睡眠一期(入睡期),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以8-13次/秒的α节律为主)。②睡眠二期(浅睡期),脑电活动更不规则。被试已经入睡,并出现鼾声,但将其叫醒后自称没睡着。③慢波睡眠三期(中睡期),被试已经睡熟,但尚易叫醒。④睡眠四期(深睡期),不但睡熟还难以叫醒,被唤醒后报告做梦者人数极少,但梦魇或恶梦惊醒者多。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的四期。(4)在慢波睡眠之后,常出现异相睡眠。此期睡眠者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全消失,睡眠深度似乎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部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从此期立即唤醒。与行为变化相反,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从异相睡眠中唤醒后,80%以上的人声称正在做梦,梦境形象生动,以视觉变幻为主。(5)人的每夜睡眠大约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变换4-6个周期所组成,平均每个周期历时80-90分钟,包括20-30分钟异相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成人入睡后,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1-4期和4-2期的顺序变化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次更替一个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长。所以,后半夜睡眠中,异相睡眠时间的比例增大。

★【试述睡眠机制的理论发展。/脑干是维持大脑觉醒和睡眠中的重要作用是怎样证明的?】 答:60年代对睡眠机制的认识水平:脑干以上横断脑(孤立脑标本),动物陷入永久睡眠状态,脑干中间横断脑(桥脑中部模断),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脑干下位横断脑(孤立头标本),动物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桥脑下部的网状结构对睡眠起重要作用;脑干上部与下部的网状结构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

70年代以来对睡眠机制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科学事实,证明脑内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结构,其生理.生化过程的维持与转换对睡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慢波睡眠来说,关键性脑结构是缝际核.孤束核和视前区.前脑基底部;对于异相睡眠,关键性脑结构是桥脑大细胞区.蓝斑中小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延脑网状大细胞核等许多脑结构。与睡眠有关的化学物质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胆碱类神经递质和多肽,特别是诱导睡眠肽和γ-氨基丁酸受体蛋白质。

★【试述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中的重要作用。】

答:1937年著名生理学家布瑞莫建立了猫的孤立脑标本和孤立头标本。前者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猫脑,此后猫陷入永久睡眠状态;后者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猫脑,则猫保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他以此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1949年意大利著名电生理学家马鲁吉和马贡发现,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引起动物的觉醒反应。此后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各种外部刺激还是感觉通路的电刺激,均沿传入通路的侧支引起脑干网状结构的兴奋,然后再引起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觉醒反应。因此,把脑干上部的网状结构称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微电极电生理学技术的应用,也积累了许多科学事实,证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元单位活动可受多种刺激的影响。 ★【简述海马的记忆功能。】

答: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称为帕帕兹环。

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三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及其特点、脑结构的基础是)】 ①顺行性遗忘指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②特点:智力正常,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例如让病人阅读一段惊险故事,每天重复读一遍都感到格外新奇。每天重复做一件游艺活动,也总是兴致勃勃,并总说过去从未玩过;对一些重大事件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方可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记忆,而不能形成明确而巩固的长时记忆。③脑的结构基础:切除大脑两半球的内侧颞叶和海马后的病人对的每件事就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即,海马和内侧颞叶是形成顺行性遗忘症的脑结构。

★【三突触回路的特性,为什么成为长时记忆的基础?(长时程增强效应及其形态基础和理论意义)】

①三突触回路:三突触回路始于内侧嗅区皮层,这的神经元轴突形成传通回路,止于齿状回颗粒树突,形成第一个突触联系;齿状回颗粒细胞轴突形成苔状纤维与海马CA3锥体细胞树突形成第二个突触联系;CA3区锥体细胞轴突发出侧支与CA1区锥体细胞发生第三个突触联系,再有CA1锥体细胞发出向内侧嗅区的联系。②三突触回路的特性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③长时程增强(LTP)指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齿状回诱发性细胞外电活动长时增强,说明电刺激穿通回路引起齿状回神经元突触后兴奋电位的LTP,因而这些神经元单位发放的频率增加。LTP现象可持续数月的时间。④所以,由短暂电刺激穿通回路所引起的三突触神经回路持续性变化,可能是记忆的重要基础。 ★【小脑运动功能的传统认识和现代认识。】

(1)长期以来,都认为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同躯体各部分的共济运动,保持适度肌张力与躯体的平衡状态。因此,它的功能与锥体外系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认为小脑是锥体外系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小脑是快速短潜伏期运动反应中枢,也是随意运动和习得性运动反应的最必须的基本中枢。(2)小脑损伤的病人中,突出的症状是共济失调,表现为明显的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在意向性震颤中,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而且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3)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和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实验室均发现,小脑是瞬眼条件反射运动行为的最基本中枢。对于短潜伏期的习得行为反应,小脑比其它脑区更为重要。

★【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其特点如何?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 ①神经元的兴奋过程,伴随着其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频率加快;抑制过程为单位发放频率降低。无论频率加快还是减慢,每个脉冲的幅值不变。换言之,神经元对刺激强度是按着“全或无”的规律进行调频式或数字式编码。②“全或无”规则(03名)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③级量反应:级量反应与“全或无”规律相对应。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无论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还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的单位发放后电位(无论是后兴奋电位还是后超极化电位)、感受器电位都是级量反应。级量反应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的频率并不发生变化,因为每个级量反应电位幅值缓慢增高后缓慢下降。④去极化:每个突触后膜电位可以发生空间与时间的总和,如果总和的突触后电位超过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阈值,就会导致这个神经元全部细胞膜去极化,出现整个细胞为一个单位而产生70-110毫伏的短脉冲,即快速的单位发放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它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末梢突触,经突触的化学传递环节,再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就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无”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即“全或无”的变化和“级量反应”不断交替的过程。⑤静息电位(极化现象——内负外正—70毫伏):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⑥反极化或超射:当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去极化过程,即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往往超过零点,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个反转过程称为反极化或超射。⑦所以,一个神经元单位发放的神经脉冲迅速上升部分,是由膜的去极化和反极化连续的变化过程。神经脉冲的下降部分,又称细胞膜负极化过程:这个过程是矫枉过正的过程,达到兴奋前内负外正的极化电位后,继续进行,是细胞膜出现了—90毫伏的后极化电位。后极化电位是一种抑制性电位,使细胞处于短暂的抑制状态,这就决定了神经元单位发放只能是断续的脉冲,而不可能是连续恒定增高的电变化。⑧峰电位的上升部分——由去极化和反极化形成,膜处于钠膜状态;下降部分——由复极化、后兴奋电位和后超极化电位过程形成,膜处于钾膜状态。

★【何处横断脑为脑干标本?脑干标本会出现哪些异常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简述脑干标本及意义)】

答: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大脑标本。观察脱离大脑以后脑干对脊髓运动功能的作用。此时,可观察到3种特殊反射亢进现象:去大脑强直.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去大脑以后可见动物四肢伸直.头颈向后挺直.眼球上翻,这就是去大脑强直现象。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仍处于强直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颈紧张反射。出现颈紧张反射的同时,还常见到两眼与头面扭转的反方向转动,称为迷路反射。这3种反射现象表明,去大脑控制以后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前庭核等功能亢进。 ★【试述大脑三个相互作用的机能结构单元在完成言语和思维功能方面的生理心理意义。】 答:大脑3个相互作用的机能结构单元,完成言语.思维的功能。首先,一些非言语活动区接触外部事物产生知觉,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其次,语言功能区或概念形成区是位于额.颞叶皮层.基底神经节和间脑某些结构间的复杂网络,这一功能结构可分为名词.概念区.构词与句子执行区和动词调节区。最后,言语.思维调节的高级功能区,不仅在言语.思维功能间发生调节作用,也在言语思维和情感意志间发挥调节作用。如果这一高级调节区发生病变,就会造成言语思维贫乏和严重的衰退状况。支持这种理论设想的科学事实多来自失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简述面孔失认症。】

答:面孔失认症:面孔认知障碍分为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前者对站在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可知觉或分辨,也能根据单人面孔照片,指出该人在集体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单凭面孔确认亲人,却可凭借亲人的语声或熟悉的衣着加以确认。这类病人大多数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的联系受损。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的患者,对熟人确认正确无误,但对面前的陌生人却无法分辨。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试述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机制。】 答:防御.攻击行为类型:母性攻击行为与保护自身的生存无关,而是一种保存和延续种族的本能行为。杀幼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 下丘脑是防御攻击行为的重要中枢,其不同区影响着不同类型的防御.攻击行为。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一功能进行着调节与控制。对于情绪性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发生兴奋性调节作用,隔区产生抑制性调节作用;对于捕食攻击行为而言,杏仁核实现着抑制性调节作用。基外侧杏仁核对情绪性攻击行为产生兴奋性影响,电刺激此核引起动物的情绪性攻击行为,损毁此核使情绪性攻击行为明显减弱。隔区对攻击行为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简述“假怒”及其生理机制。】

答: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

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边缘系统在体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简述下丘脑-垂体功能意义。】

答:下丘脑-垂体可将从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起着换能神经元的作用,从而以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调节人类的心理活动。

★【简述摄食行为的生理机制。】

答:研究表明,与饥饿有关的脑结构主要是下丘脑的外侧区,与饱感有关的脑结构主要是下丘脑的旁室和围穹窿区。动物下丘脑外侧区的损伤导致动物不吃.不饮状态;如果电刺激此区则引起动物大量饮食的行为。在发现饥饿中枢的同时,也注意到下丘脑的旁室和围穹窿区电刺激能使摄食中的动物停止进食;损毁此区导致动物过度饮食与肥胖的后果。又将下丘脑腹内侧核视为饮中枢。在下丘脑中就存在着饥.饱的两个对立中枢,它们之间的机能关系决定着摄食行为,故统称为摄食中枢,调节动物的摄食行为。 ★【简述性行为的神经机制。】

答:性行为作为本能行为,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段,更具体地说是腰髓前角的球海绵状核。下丘脑的前部存在一个脑高级的雄性性行为中枢,它位于内侧视前区,称为性两形核。除了雄性动物的性两形核和雌性动物下丘脑的腹内侧核之外,两性动物的性行为还受更高级的脑中枢调节,颞叶皮层在性对象的识别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颞叶损伤的人或动物均表现出严重的性功能异常。

★【试述视觉信息的传递方式.记忆的痕迹理论及双分离技术。】

答:视网膜内的信息传递方式包括: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最高。视锥细胞自中央凹向周围逐渐减少,所以中央凹周围的视敏度较差。

记忆的痕迹理论: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这一理论必须回答一系列问题:作为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存在于什么脑结构中,有什么特点?长时记忆的化学变化与重要物质是什么?脑形态学改变的含义是什么?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脑内外条件是什么?电活动反响怎样转化为脑化学或结构改变?二三十年来,生理心理学家们作了许多努力,对其中一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然而绝大多数问题得不到真正的答案。虽然这个理论仍是生理心理学解释记忆机制的主要传统理论,但70年代以来对神经信息传递机制的认识,已经看出记忆痕迹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双分离技术:正常人的记忆,既有寄存和存贮信息的功能,又有回忆或提取信息的功能。海马损伤的病人只能回忆和提取信息,不能形成新的长时记忆;此外一些脑外伤的病人,在伤后的一段时间里,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却不能回忆起伤前的近事。这些都说明,记忆可以分离为不同系统。这种双重分离现象能最可靠地证明,寄存或存贮信息的过程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两个不的记忆功能系统。这在认知神经心理学中称为双分离技术。双分离技术和双重任务法是多重记忆系统研究的重要途径。

★【试述记忆痕迹理论的主要观点,用什么实验证明。】

答:60-70年代间形成的记忆理论,将人脑内的记忆过程大体分为两类,即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前者的脑机制为神经回路中生物电反响振荡;后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生物化学与突触结构形态的变化。这就是盛行20多年的记忆痕迹理论。

这一理论必须回答一系列问题:作为短时记忆的反响回路存在于什么脑结构中,有什么特点?长时记忆的化学变化与重要物质是什么?脑形态学改变的含义是什么?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脑内外条件是什么?电活动反响怎样转化为脑化学或结构改变?二三十年来,生理心理学家们作了许多努力,对其中一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然而绝大多数问题得不到真正的答案。虽然这个理论仍是生理心理学解释记忆机制的主要传统理论,但70年代以来对神经信息传递机制的认识,已经看出记忆痕迹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实验:首先训练动物完成主动躲避条件反应或被动躲避条件反应,然后对动物进行电抽搐处理,再检查电抽搐之前,习得行为保持的程度。改变习得行为训练和电抽搐处理之间的间隔,从数秒钟至数十秒乃至几小时,考察间隔时间不同与短时记忆丧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两者间隔时间的延长,电抽搐对短时记忆的干扰作用明显变弱,间隔1小时以上则电抽搐已不影响记忆。这种结果成为记忆痕迹理论最初的有力证据。它说明短时记忆很不稳定,易受电抽搐的干扰,经过1小时以后,记忆已经巩固,不再受电抽搐的影响,此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1小时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痕迹转变为长时记忆痕迹的必需时间。

★【试述机体内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稳态,指通过体温调节和其他生物学的机制使得体内因素的诸多变量处于—个相对同定的范围内,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或心理活动。

体温调节是内稳态维持的重要机制。在生物体内体温调节的机制就是通过启动包括生理的和行为的活动,来保持体内的各个变量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数值。很多情况下,体内的变量需维持在有一个很小范围的设定数值范围以内,例如饮食中缺钙,血钙浓度低于0.16/L,则多余的钙就会沉积在骨路中,—部分钙还会排山体外。体内的其他因素,例如血压.血糖.酸碱度.脂肪.蛋白质水平.血钾钠氯等离子浓度均通过类似机制进行调节。 ★【试述聂顶枕联络区的功能。】

答:一百多年来,神经解剖学家就已经发现,在各种感觉功能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两级功能区,即初级感觉区和次级感觉区。此外,在各种性质不同的皮层感觉区之间还存在着联络区皮层。近年所积累的神经心理学的科学事实和灵长动物实验资料,都说明颞.顶.枕联络区皮层,特别是颞下回.颞上沟.顶叶背外侧区(5,7区)对物体知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顶叶皮层,特别是下顶叶和前额叶皮层对复杂物体.运动物体和具有时间因素的知觉具有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次级感觉皮层.联络区皮层以及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结构,形成了知觉的神经基础。

★【试述海马在学习中的作用。】

答:60年代起,一些生理心理学实验室利用许多动物学习和记忆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海马在辨别空间信息.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和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中起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海马对学习过程的这些作用,并不是其特异性功能,其他一些脑结构也有类似功能。海马对学习的这些调节作用,也与其对注意.情绪和运动等功能的调节作用有关。同时,海马对动物学习行为的影响特点还表现为抑制性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在学习行为的精确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和消退抑制过程的发展都与海马的这一功能有关。海马损毁的动物,多次重复某一新异刺激,朝向反射也不消退;在食物强化的延缓条件反射中,动物在延缓期内就出现过多的过早食物运动反应,这些事实说明海马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海马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参与情绪反应的调节机制,对学习行为发生的间接效果而对情绪性学习产生调节作用。 ★【简述特异感觉系统】

答: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广泛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也向感觉乃至运动系统弥散投射,以便对各种感受刺激均可给出适度的反映,实现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受功能。许多特异的专一感觉系统和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共同实现着对外部刺激或事物属性的感受功能。

★【试述脊髓动物标本的症状及神经生物学意义。/简述脊髓运动反射。】

答:脊髓动物标本的横断手术后(延脑和脊髓之间横断切开),首先看到的是脊髓休克现象,各种脊髓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降低呈现软性瘫痪状态。数小时或数日之后,脊髓的运动反射才逐渐恢复,这时可以观察到脱离脑控制的脊髓运动功能特点。首先,单突触和二突触反射活动十分亢进,如果轻敲膝盖或足部向上轻推时,都可看到小腿或中部出现阵挛性节律性运动,分别称膝阵挛和踝阵挛反射。这些异常亢进的脊髓反射往往造成全身肌张力增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硬性瘫痪状态,四肢伸肌与屈肌同时收缩,肢体发硬。如果医生用力强行弯曲其肢体时可观察到铡力样强直症状。如果这种病人能得到很好照料,他们即使长期卧床,肌肉也并不萎缩,许多植物性神经功能还保持得很好。这些事实说明,正常情况下,脑对脊髓运动功能具有控制调节作用,脱离脑的控制就会出现脊髓运动功能的亢进状态。 ★【简述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 答:关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心理学经典理论,我们按其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分为:詹姆士-兰格理论.卡浓的丘脑学说.巴甫洛夫的皮层机能动力定型理论.林斯莱的情绪激活学说.帕帕兹-麦克林的边缘系统理论和塞里的应激学说。经典实验:假努实验.努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

★【简述失认症及其生理意义。】

答: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 综上所述,可得出这样一种印象,失认症是知觉障碍,不是因该感觉系统的损伤,而是由高层次脑中枢间的联络障碍所致。从而证明知觉是许多脑结构和多种脑中枢共同活动的结果。即使是以其中一种感觉系统为主的知觉,无论是视知觉.听知觉还是躯体知觉,也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简述听觉失认症。】

答:听觉失认症:患者大脑初级听皮层(颞横回的41区).内侧膝状体.听觉通路.听神经和耳的结构与功能无异常所见,但却不能根据语音形成语词知觉或不能分辨乐音的音调,也有患者不能区别说话人的嗓音。词聋患者大多数左颞叶22区或42区次级听觉受损所致。 ★【简述体觉失认症。】

答:体觉失认症:顶叶皮层的中央后回(3-1-2区)躯体感觉区结构与功能基本正常,但此区与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的脑结构间联系受损,引起皮层性触觉失认症,实体觉失认症等多种类型的体觉失认症。 ★【简述嗅觉的一般特性。】

答:不同动物嗅觉的敏感度差异较大,同一动物对不同气味的物质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类通常可辨别2000-4000种不同物质的气味,有人分析了600种气味的物质他们的化学结构,提出至少存在7种基本气味可以组成众多的气味。这7种基本气味是: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醒辣味.腐醒味。大多数具有同样气味的物质具有共同的分子结构,或有例外。人的嗅觉非常敏感。在阈值水平时引起的嗅觉是非特异性的,只有当浓度进一步增时,才能鉴别嗅味的种类。嗅觉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下降。患某种疾病时,如糖尿病.老年痴呆,嗅觉发生异常但原因不明。嗅觉在母婴辨认中也起作用,6周的婴儿便能辨认母亲的味道,而改变其吸奶速度,母亲也能辨认出婴儿的气味。 ★【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答:感觉是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最简单的认知活动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认知活动。感觉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以任何一种感觉系统为主的知觉无论是视知觉.听知觉还是躯体知觉都是这些感觉系统与注意.记忆.语言中枢共同活动的产物。 ★【简述脑和脊髓的组织学特点。】

答: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简述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37.简述大脑左右半球与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的关系。】 答:智力分为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前者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其脑结构基础是言语功能区和概念形成与存贮的大脑结构。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简述颜色失认症。】

答: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视锥细胞所含的视色素的缺失或量的减少是引起色觉缺陷的主要原因。红色盲也称第一色盲,绿色盲也称第二色盲,蓝色盲也称第三原色盲。有些色觉异常的人并没打缺乏某种视锥细胞,只是表现为对某种颜色的识别能力差一些,这种情况有别于真正的色盲,称为色弱。 ★【简述面孔知觉的专家理论。】

答:面孔认知障碍分为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前者对站在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可知觉或分辨,也能根据单人面孔照片,指出该人在集体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单凭面孔确认亲人,却可凭借亲人的语声或熟悉的衣着加以确认。这类病人大多数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间的联系受损。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的患者,对熟人确认正确无误,但对面前的陌生人却无法分辨。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简述局部膜蛋白变构作用在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答: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 ★【简述视觉信息的传递。】

答:视网膜内的信息传递:视网膜上的光感受细胞,根据光的相对强度变化给出级量反应,这种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与邻近细胞的慢变化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视觉信息横向联系的作用正是以慢电位变化的总和效应为基础的。在视网膜上对光刺激的编码,只有神经节细胞才类似于脑内其他神经元,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出神经编码。视网膜的横向联系中,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信息的处理和从光感受细胞至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为基础的模拟过程,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非随意折光成像机制及其高级中枢位置。】

答: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将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激发视网膜上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光感受功能,产生是感觉信息。眼内折光装置及其反射活动在眼球的结构中,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以及瞳孔都是它固有的眼内折光装置。为保证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瞳孔大小与晶状体曲率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瞳孔的光反射.调节反射是实现折光成像这种功能的生理基础。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到对侧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V1区与简单视感觉有关,V2区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V4区与颜色觉有关。

★【简述瞳孔反射的神经通路及其主要特征。】

答: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视觉的传导通路:始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其细胞轴突构成视神经,末梢止于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到对侧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

★【简述躯体感觉模式及编码的一般规律。/简述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 答:躯体的感觉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由表及里分成三个层次:浅感觉.深感觉.内脏感觉。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感觉等,这些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深感觉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内脏感觉一般情况下这些感觉并不投射到意识中来,分布在脏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会引起痛觉。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是对各种刺激模式进行细胞分工编码,而这些细胞又以不同空间对应关系分布着;对于刺激强度则以神经元单位发放频率的改变进行编码。躯体内外的各种刺激,按其刺激性质引起相应感受细胞的兴奋。 ★【简述联想学习的种类与特点。】

答: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根据外部条件和实验研究方法不同,分三种类型:尝试与错误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环境条件中那些变化着的动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造成脑内两个或多个中枢兴奋性的同时变化,从而形成脑内中枢的暂时联系。因此3种学习模式统称联想式学习,包含外部动因间的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和脑内中枢间的联结(暂时联系)。

★【简述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的生理心理学意义。】

答: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的激活学说和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地表达了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和情感过程联系起来,与巴甫洛夫以前经典神经生理学对于情绪的理论相比,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还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对情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如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自我刺激实验等。 ★【简述长时记忆的脑机制。】

答:传统记忆痕迹的最后一个观点,即长时记忆痕迹是突触或细胞的变化。虽然记忆痕迹理论形成时,人们对突触化学传递的知识还很少,但根据当代积累的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把这一论断归结为3方面含义:突触前的变化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等环节;突触后变化包括受体密度.受体活性.离子通道蛋白和细胞内信使的变化;形态结构变化包括突触的增多或增大。他们对比了生活环境.学习能力和脑结构变化的关系。这一研究足以说明脑形态结构与功能均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脑结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并不能精确说明长时记忆痕迹究竟与哪几项脑结构或突触变化有关。 ★【简述皮肤电反应生理机制。】

答:皮肤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简述脊髓运动反射。】

答:谢灵顿认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这不但接受各种感觉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还接受脊髓中间神经元以及脑高位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和分数化等。 ★【简述去大脑皮层动物标本及意义。】

答:将两侧内囊切断使大脑皮层与间脑和基底神经节之间的联系中断,这种标本称为去大脑皮层动物或间脑动物。这种动物基底神经节.间脑和中脑都保存着,正常的翻正反射.步行运动功能仍不受影响;但在两侧白质或内囊受损的病人由于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出现了去大脑皮层性强直的姿势,表现为两上肢屈曲而两下肢强直。各高一级脑组织对低一级脑结构运动功能的控制作用大多是抑制性的;但红核.桥脑网状结构.中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对脊髓运动功能却实现着兴奋作用。这些结构脱离它们各自的高一级脑结构的控制,就会引出亢进的脊髓反射活动。

★【简述循环信息流在知觉产生中的作用。】

循环信息流是知觉觉知和注意,以及主体意识知觉的生理基础。 拉莫2003年将循环信息注流分为两类:

1)各层次视知觉皮层之间的循环信息流,参与现实物体的模糊性觉知,这类信息流大约发生在100—150毫秒的时程上,实现无意识的知觉。

2)循环信息流则大大超出物体视知觉皮层,在额叶、顶叶和聂叶很多皮层区之间的循环信息流。人们对物体产生清晰的意识知觉,离不开人们头脑中的经验和记忆,大范围循环信息流是产生意识知觉的基础,与记忆网络间存在着复杂的信息流,这类信息流大约发生在200-300毫秒的时程上。

★【简述言语知觉机制的运动理论。】

运动理论是利伯曼和马丁利(1985)提出的,基本理论观点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1)言语知觉系统和发音的言语运动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结在一起的。

2)言语知觉是人类特有的,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出生以来经过长期学习所积累的语言知识。

3)言语知觉能力是人类先天所具备的,因为人类生来就具备言语发生和言语知觉相互结在一起的机能系统。

视觉信息参与言语知觉的实验事实,对言语知觉运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为视觉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发音时的口、唇、舌等运动状态,便于人们默默地重复这些发音动作,提高言语知觉的正确率。

★【简述言语知觉机制的听觉理论。】

言语知觉的听觉理论(The auditory theory of speech percep-tion)在上述3个方面与运动理论完全不同。首先,这种理论认为知觉并不是言语运动的产物,而是听觉系统对各种声音信号进行自动解码,对说话人有意发出音素的规则序列发生知觉的过程;其次,言语知觉并不是人类特有的现象,许多动物的听觉系统与人类听觉系统十分相似,动物也可能具有相似的言语听觉机制;最后,言语知觉不是先天的,虽然婴儿听觉系统就已经十分发达,但婴儿早期必须经过学习和作业之后,才获得言语知觉能力。

★【简述言语知觉机制的听觉理论与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不同?】 ★【简述突触传递的特点。】

1.单向传递:突触传递只能由突触前神经元沿轴突传给突触后神经元,不可逆向传递。因为只有突触前膜才能释放递质。因此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经中间神经元,然后再由传出神经元传出,使整个神经系统活动有规律进行。

2.总和作用:突触前神经元传来一次冲动及其引起递质释放的量,一般不足以使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只有当一个突触前神经元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或许多突触前神经元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释放的递质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激发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现象称为总和作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也可以进行总和。

3.突触延搁: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作用于后膜引起EPSP,总和后才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传递需较长时间的特性即为突触延搁。据测定,冲动通过一个突触的时间约0.3~0.5ms. 4.兴奋节律的改变: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如果同时分别记录背根传入神经和腹根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可发现两者的频率并不相同。因为传出神经的兴奋除取决于传入冲动的节律外,还取决于传出神经元本身的功能状态。在多突触反射中则情况更复杂,冲动由传入神经进入中枢后,要经过中间神经元的传递,因此传出神经元发放的频率还取决于中间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和联系方式。

5.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神经元间的突触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氧、酸碱度升降、离子浓度变化等均可改变突触的传递能力。缺氧可使神经元和突触部位丧失兴奋性、传导障碍甚至神经元死亡。碱中毒时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升高,甚至发生惊厥;酸中毒时,兴奋性降低,严重时致昏迷。

6.对某些化学物质的较敏感性和易疲劳:许多中枢性药物的作用部位大都是在突触。有些药物能阻断或加强突触传递,如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可以提高突触后膜对兴奋性递质的敏感性,对大脑中突触尤为明显。士的宁能降低突触后膜对抑制性递质的敏感性,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对脊髓内作用尤为明显,临床用作脊髓兴奋药。各种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可直接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而发挥生理效应。突触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突触传递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与递质的耗竭有关,疲劳的出现是防止中枢过度兴奋的一种保护性抑制。 ★【简述小脑的主要功能。】 位于桥脑与延脑的背侧,其结构与大脑相似,外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在白质的深部也有4对核,称之为中央核。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以便维持姿势和平衡,顺利完成随意运动。

★【论述老年退行性痴呆的疾病性质、诊断、早期预测和干预的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中老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判断能力等认知功能下降,或伴随出现脾气暴躁、精神抑郁、紧张感等行为异常,甚至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需要他人照料。出现这些症状,我们称之为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二是脑血管性痴呆,三是混合性痴呆。总之,老年痴呆是指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

现代医学已经从神经病理学、生物化学、基因学、病毒学等方面对老年痴呆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由于该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治疗也不尽人意,目前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1)延缓或阻止痴呆程度的加重。(2)减轻痴呆症状和改善记忆功能。(3)抑制和逆转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早期的关键性病理改变的发生。(4)提高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5)减少并发症,延长存活期。 ★【简述知觉信息流在知觉理论中的意义。】

知觉信息流流动于非常复杂的皮层-皮层网络之中,这些功能并非都是实现底-顶加工的信息流,其中很多实现自上而下加工的信息流。按照距离,可分为短、中和长三类反馈联系。

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合,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兴奋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而不平衡,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极易兴奋而难以抑制为特点,与胆汁质相对应。活泼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以反应敏捷、活泼好动为特点,与多血质相对应。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其特点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强,但不容易替代或转换,以安静、沉着、有节制和反应迟缓为特点,与黏液质相对应。抑制型的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比较弱,以胆小畏缩、消极防御和反应缓慢为特点,与抑郁质相对应。

第四篇:北大自考生理心理学试卷总结01-11年名词解释

★【全或无定律】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间神经信息传递所中介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30多种物质。根据功能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受体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能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调质、激素和药物等,统称为受体的配基或配体。

★【逆信使】神经信息在细胞间传递过程中,除了这类参与从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信息的递质与受体结外,由突触后释放一种更小的分子,迅速逆向扩散到突触前膜,调节化学传递的过程,将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逆信使。已知的逆信使有腺苷和一氧化氮。

★【朝向反射】就是由一种新异性强刺激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射活动,表现为机体现行活动的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通过眼、耳的感知过程探究新异刺激的性质及其对机体的意义。朝向反应是非随意注意的生理基础。

★【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

★【统觉失认症】这类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这种失认症可能是V2区皮层以及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失语症】是一类由于脑局部损伤而出现的语言理解和产出障碍。这类病人意识清晰.智能正常,与语言有关的外周感觉和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无恙。所以,失语症不同于智能障碍.意识障碍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它是语言中枢局部损伤所造成的一类疾病。 ★【命名性失语症】病人可以正常理解语言,并能产出有意义的语言;但往往不能正确叫出物体的名称,只能用语言描述该物体的属性或功能。颞叶皮层受损所知,颞叶前、中部皮层功能与具体物体的名词表征有关;左颞叶后部与普通概念及名词表征功能有关。

★【感觉性失语症】病人主动性语言产出功能基本正常,但听不懂别人的口头言语,称为听觉性失语症,是维尔尼克区受损所致。看不懂书面语言称为失读症,又称视觉失语症,是顶叶皮层的顶下小叶和角回受损致。

★【皮电反应】是由皮肤电阻或电导的变化而造成的。皮肤电阻或电导随皮肤汗腺机能变化而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汗腺活动加强,分泌汗液较多。由于汗内盐成分较多使皮肤导电能力增高,形成大的皮肤电反应。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的直接指标,也可以作为脑唤醒、警觉水平的间接指标,但无法辨明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内容。

★【液态智力】是指空间关系和形象思维在视、听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智力。它制约于各种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感受野】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其电活动显著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

★【肌梭】是一种特殊的本体感受器,即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

★【超柱】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属性综合反应的基本单元。

★【外抑制】当机体进行某项活动,周围出现异常可怕的声音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怔一下,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这种现象就是外抑制。简言之,现时活动以外的新异刺激所引起的抑制过程就是外抑制。

★【调节反射】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活动,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非联想学习】非联想式学习有两种模式:习惯化与敏感化。非联想式学习是因为行为变化仅由单一模式的刺激重复呈现而引起,与之相应在脑内引起单一感受系统的兴奋变化。 ★【颈紧张反射】向一侧扭转头部造成另一侧颈肌紧张时,可以发现颈肌紧张侧上下肢屈曲,而对侧(头面转向侧)上下肢仍处于强直状态。这种现象就是颈紧张反射。

★【晶态智力】是人们知识和经验的结晶产物,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提炼和积累而毕生发展的智力,其脑结构基础是言语功能区和概念形成与存贮的大脑结构。

★【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框架,并对神经元发挥组织营养的功能,不直接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

★【顺行性遗忘】对刚刚发生的事不能形成新的记忆。病人智能正常,也没有知觉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对他来说,每天的每件事都与过去无关。海马和内侧颞叶损伤形成顺行性遗忘症。

★【辐辏运动】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辐辏运动。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

★【双耳分听实验】考查言语听觉功能的两半球不对称性。通过立体声耳机将成对的声音刺激(但内容不同)送至双耳,这样连续给予声音刺激,每次同时到达两侧半球的声音刺激内容不同。最后请被试说出听到的声音内容。结果表明,言语性刺激的听觉能力以左侧半球(右耳)为优势的人居多,右侧半球(左耳)对音乐性刺激的分辨能力为优势者居多。

★【最后共同公路】(1) 谢灵顿认为,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各种传出效应的最后共同公路,这不但接受各种感觉神经传入的神经冲动,还接受脊髓中间神经元以及脑高位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2) 脊髓运动神经元发挥最后共同公路的功能时,存在着许多生理现象:聚合、发散、闭锁、易化和分数化等。

★【PGO波】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性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故异相睡眠又常称快速眼动睡眠。与之相应,眼电现象显著加强,在桥脑、外侧膝状体—枕叶皮层中可记录到周期性的高幅放电现象,称之为PGO波。

★【单突触反射】反射弧结构中,只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形成单个突触的反射,就是单突触反射。

★【突触】神经元之间发生关系的微细结构,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神经末梢-终扣、突触后膜和两者之间大约20-50纳米的突触间隙所组成。突触前兴奋的神经冲动并不能跳越突触间隙直接传向突触后成分,绝大多数情况下要通过化学传递机制,才能完成信息传递过

程,突触根据功能可分兴奋和抑制性突触。

★【认知学习】与经验式学习不同,高等灵长类和人类的许多学习过程,并不总是建立在重复的个体经验基础之上,往往一次性观察或摹仿就会完成。这种学习模式建立在视觉认知过程的基础之上,又可称认知学习。

★【运动单位】每个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称为运动单位

★【深感觉】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

★【联想性记忆】指两个无关的事几乎总是同时发生,重复次数多了,这两件事在脑子里就形成两个了巩固的联系,其中一件事一出现,自然就想起另一件事。

★【内隐记忆/启动效应】指本人并未觉得已经记住的事,经过测查可证明在脑内留下了深刻印象。启动效应即是内隐记忆。

★【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是将幼仔杀死的行为。杀幼行为也是对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这是由于(1) 雄性动物只有杀掉哺乳中的幼仔,才能使雌性动物较早地摆脱哺乳期而重新受孕。(2) 雌性动物的杀幼行为可能与幼仔多、过于拥挤或哺乳能力所不及而引起的。母动物总是选择最弱小仔动物除掉以保证有强壮的后代延续种族。

★【脑等位论】1917年,美国学者拉施里着手研究动物联想式学习的脑定位问题,以寻求一些脑结构在联想学习中的作用,即脑的机能定位关系。然而,几十年的研究结果使他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大脑的等位性、整体性机能原则。不论损毁或切除的皮层部位有何不同,只要10%-50%的大脑皮层损坏,动物学习行为就受到影响。其动物学习障碍与损毁皮层部位的大小成正比。损毁50%皮层就使动物完全丧失学习能力。拉施里的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存在许多不足,然而他的脑等位论思想却延续到现在。

★【级量反应】与上述规律相对应的是级量反应,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无论是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还是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神经动作电位或细胞的单位发放后的后电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电位都是级量反应。

★【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此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注意缺陷障碍】有些儿童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暴发性情绪变换,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打架、逃学、说谎、诈骗等。美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手册1980年将这类儿童行为问题归类为注意缺陷障碍,认为注意缺陷是这类儿童共同的突出问题。

★【联想式学习】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所引起的脑内两个以上的中枢兴奋之间,形成的联结而实现的学习过程。

★【最高级味觉中枢】舌的味觉传入冲动均达脑干孤束核,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后上行至桥脑味觉区,最后达大脑皮质的前岛叶,这里是最高级味觉中枢。

★【内脏感觉】一般情况下这些感觉并不投射到意识中来,分布在脏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会引起痛觉。

★【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感觉等,这些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

★【多突触反射】除感觉和运动神经之外,还有大量中间神经元参与反射活动,称多突触反

射。

★【逆行性遗忘症】脑震荡以后,首先出现短时期的逆行性遗忘症,无法回忆受伤的原因和经过,但几天后这种逆行性遗忘症状就会缓解。

★【三突触回路】是海马齿状回内嗅区与海马之间的联系结构,具有特殊的机能特性,它与记忆功能有关,成为支持长时记忆机制的证据。

★【长时程增强现象】又称LTP现象,即电刺内嗅区皮层向海马结构发出的穿通回路时,在海马齿状回可记录出细胞外的诱发反应。

★【异相睡眠】又称为快速眼动睡眠。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活动类似慢波睡眠的入睡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殊变化。

★【心因性遗忘症】其含义比较广,包括不良的个性特点.重大精神创伤.心理暗示作用和赔偿心态等多种心理因素造成的遗忘症。

★【习惯性记忆】单一刺激重复出现,仅引起脑内单一中枢的适应性反应的记忆,称为习惯性记忆。

★【韦达试验】对人脑两半球言语功能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早期方法。即应用异戌巴比妥单侧颈动脉注射法选择性地麻痹左脑半球或右脑半球,以考查人类言语功能的变化的实验。 ★【原发性饮水】渴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促使机体实现饮水行为。渴和饮水行为,是由于体内缺水所引起的,称为原发性饮水。

★【次发性饮水】渴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促使机体实现饮水行为。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称为次发性饮水。

★【特异感觉系统】指向大脑皮层的上行通路均发出许多侧支达脑干网状结构,再由脑干网状结构发出网状上行和下行纤维,向大脑皮层广泛弥散性地投射,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水平。

★【瞳孔反射】也称光反射,在黑暗中瞳孔扩大,光照时瞳孔缩小的反应。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指性冲动障碍和性对象的歪曲,即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与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欲满足的行为。

★【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目前,有两种功能柱理论,即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功能柱。

★【慢波睡眠】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

★【共轭运动】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

★【脑器质性痴呆】指由于脑器质性损伤造成的脑功能障碍所致的痴呆。

★【元记忆】现代心理学将人们对自己记忆力的自知之明,称为元记忆。

★【神经调质】神经调质是指神经元产生的另一类化学物质,通常它本身并不能强烈地兴奋或抑制神经,它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即能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它们仅在递质存在的

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有的神经调质能限制神经递质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一般说来递质与调质无明确划分。

★【终板】神经肌肉接点由神经末梢一再分支并膨大而形成的结构,终板与肌纤维膜以一定间隙相连接。

★【超限抑制】指任一刺激强度过大,不但不会引起兴奋过程,相反会引起抑制。

★【海马结构】海马结构与情绪体验有关,近些年发现,内侧嗅回与海马结构之间存在着三突触回路,它与记忆功能有关。

★【脑干】中脑.桥脑和延脑统称脑干,它的腹侧由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传递神经信息。

★【静息电位】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外正内负),又称跨膜静息电位,简称膜电位。

★【知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其各种属性在人脑中经过综合,借助于以往经验所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

★【维体束】脑干的腹侧由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传递神经信息。其中最大的一束是下行纤维-皮质脊髓束,又称维体束。它主要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视网膜中央凹】视网膜的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如3-5mmm,中央为—小凹,即中央凹。在黄斑中心的中央凹处,感光细胞只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故在亮光处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在暗处则视力较差。

★【痛觉】痛觉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感觉。

★【操作式条件反射】固定强化的实验程序,能促成动物形成高反应率的操作反应。固定间隔的强化实验程序可促成动物较稳定的操作反应。大鼠在箱内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偶尔碰上杠杆而获得了食物。这种意外的收获多次发生以后,大鼠便会获得这样的经验:按动杠杆能够得到食物奖励。于是,大鼠便有目的地按动杠杆。这就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

★【假怒】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

★【帕帕兹环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这条环路是30年代就认识到的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

★【动作电位】神经元AP指神经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快速可逆的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精神盲】两半球颞下回的损伤使猴不能识别现实刺激物。它们看见蛇也视而不见,冷若冰霜,失去了正常猴所具有的那种恐惧反应能力。因而将颞下回损伤造成的这种认知障碍,称为精神盲。

★【多模式感知神经元】颞下回的一些神经元,不仅对复杂视觉刺激物单位发放率增加和发生最大的反应,而且对多种其它感觉刺激,如躯体觉.运动觉.食物嗅觉与味觉等刺激均可引起其单位发放率的变化。因此,将这类神经元称谓多模式感知神经元。

★【神经效应器接点】平滑肌.腺体和心肌接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植物性神经末梢和它们之间的接点统称为神经效应器接点。

★【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聚合现象】一个脊髓运动神经元或一个运动神经元堆,可以接受较多传入神经元和高位运动神经元来的许多冲动,这种现象就是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聚合现象。 ★【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发散现象】一根传入神经或少数感觉神经元的神经冲动传向较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现象称发散。

★【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边缘系统】边缘叶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具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脑干标本】在中脑水平上横断脑横断以下部分,称脑干动物标本,又称去大脑动物。横断以上部分称孤立大脑标本。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镜像神经元】这类细胞能把别人的行为意图,投射到观看者的脑内,定名为“镜像神经元”

★【注意机制中的警觉网络】警觉网络实现注意保持和持久维持的调节功能.

★【意向性震颤】安静时并没有震颤的现象,只有当病人想说话或想做某一动作时,才表现出明显的震颤。在意向性震颤中,完成某项运动完全不必要的肌肉也参与了活动,而且这些肌肉完全不能协同工作,甚至使一个简单动作也变得非常复杂,失去连贯性。小脑引起精细运动功能的障碍,突出地表现为序列性运动和弹导式运动无法完成。

★【感觉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第一类细胞群,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发作性睡病】这是一种病因不清的综合征,其特点是伴有异常的睡眠倾向,包括白天过度嗜睡,夜间睡眠不安和病理性REM睡眠。这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长期的警醒程度减退和发作性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大多数患者伴有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性幻觉,故又称为发作性睡眠四联症。

第五篇:破茧成蝶:从自考生到北大研究生

不要以为只有有成就的人才是天之骄子,其实谁都可以。只要懂得不在虚无飘渺的希望中沉沦,懂得拾起希望并付诸行动,懂得怎样把希望握在手中一点点接近现实,还有,永远都不要放下希望。——题记

记得谁曾说过,只要还有记忆,过去的永远不会过去。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在我的书桌上,近在咫尺,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写下艰难考研历程中发生的许多故事。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我是不会忘记的。在江南淅淅沥沥的雨声里,一些从未磨灭的印象渐渐清晰……

一纸之间梦灭,梦生

记忆中的1999年,骄阳似火,周边洋溢着希望与快乐,中考后的张张稚气面孔仿佛都扬起了向远方象牙塔宣战的神态,而我,只是敛起所有的希翼,学会漠然。因为家里的贫穷,让我失去了梦想的可能,连高中都念不起的我,又怎么去想象那遥远的大学?于是,我带着全县第一的中考成绩走进了大专。

大专生活的前两年,我生活得很痛苦。百无聊赖的日子里,我虚度青春,画地为牢,那个微笑着面对生活的女孩,那个用美妙的诗唤醒意志消沉同学的女孩似乎已经死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老乡曾华锋的《风雨考研路》。他也是湖南邵阳人,师范毕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自考的本科文凭,并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看完这篇文章,我兴奋得差点在教室里大叫。曾华锋的经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想,

我不应该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既然已经错过了太阳,我不能再错过群星。晚上,我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沉睡得太久,我要飞翔了!

2002年,寒风萧瑟,我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

一开学,我就跟老师请了一周的假,除了同桌我没有再和其他人打招呼,悄悄地去往长沙报名自考。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我无所依靠,独自背着大书包,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办理所有的手续。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疲惫地睡去,在颠簸中以梦想温暖二月阴冷的空气,梦中,我依稀听到到故乡的呼唤。凝望着那渐远的小小校园,我发誓,这里,将成为我生命的拐点。

我一直是个有梦想的人,那些梦想华丽而遥远,我总是远远地看着它们。第一次,我为了实现梦想而踏上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为着梦想忙碌奔波,做很多很多事情,只是为了离它能近一些,再近一些。这种努力的过程,艰难而又甜蜜,我第一次感到青春的美好,还有,澎湃的激情。

在遥远的梦想里独自前行

回到学校,我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连睡觉对我来说都是奢侈的,更不用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种幸福生活。

学校熄灯熄得很早,我每天晚上都打着手电筒在阳台上看书,夜里两三点才强迫自己去睡,而且往往无法入睡。幸而,我的精力在梦想支撑下变得无比的充沛,熬夜的辛苦没有让我贪恋床的温暖,每天五点半,我都保证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学习。我们学校的学风不太

好,整栋教学楼时常就只有我一个人。空荡荡的教室,呼呼的风声,让人觉得分外凄凉。人是寂寞的动物,只有不断地做些什么才能忘记这种寂寞。我没日没夜地看书,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只有这样,我才觉得充实。

师范后面几年的时光,对别的同学来说无比美好,对我而言留下的只是关于寂寞的惨淡回忆:我很少说话,心里无比苦闷,却无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会懂。但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报的所有课程一次性全部通过,而且门门都在80分以上。2004年,我大专毕业同时也顺利通过了主考院校的论文答辩,拿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本科文凭。由于成绩优秀,我还获得了学士学位证书。

现实睡了,梦想醒着

我以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好好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然而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北大有着美丽的校园、古朴的校门,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心情愉快地迈进那道门槛,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想考北大的人在现实和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堪。而我,是那极少数扔抱着幻想不放的人。

考研向我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是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我看起来强大实则脆弱不堪的自信。

得知我决心报考北大,一位平常待我极好的老师专程找我谈话,说北大的门槛高不可攀,考北大的风险实在太大,还不如换一个比较有把握的学校。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梦想与相

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一位北师大的朋友也说:“报考我们学校嘛,把握大多了。要是真考得特别好,大不了你以后去未名湖大哭一场嘛。” 我有点想放弃了。可是放弃之前,我想,无论如何,我都要去看一眼我如此深爱的北大,去哀悼这梦想的破灭。于是一个人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北大比我想象的更漂亮,未名湖杨柳依依,杜鹃花花香醉人,学生骄傲快乐,恰到好处地映衬着肃穆、神圣的北大校园。那是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而我取得了一场胜利,我再次寻回了自己的执着信念。那个下午宁静美丽的北大校园,我定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还是要考北大。

我的斗志再次被唤起,我不甘心一个做了十几年的梦就此清醒,我不甘心这几年来不顾一切地拼搏就为了“保险”两个字而葬送。即使在现实面前我会撞得头破血流,即使在考场上我会输得一败涂地,我仍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着到傻气的劲头会有多大的魔力,让我坚持北大梦,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它。

我在毫无知觉得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的优势,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执着,让梦想终于如愿

从北京回来后,我在床头贴上一张“杀进北大”的特大标语,每天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的信心。

看书和做试卷再次成了我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睡觉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叫醒的闹钟却越拨越早。有时候我在家里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想把书都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北大”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带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心甘情愿地埋在那间似乎要被枯燥的时间腐蚀掉的小屋里,一遍遍地看政治、英语、专业书和学术著作。几十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多高的仔细做过、修改过、分析过的试卷,还有三百多本看了两遍以上的专业学术著作。在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反常的春天里,我用龟裂的双手和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而又惟一的梦想。

这一年来,我带着一名自考生的自卑,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悲壮和现实做着最后地搏斗。苦闷中我曾试图握住手中的筹码——然而什么都没有,除了努力。我想,那些曾经拼搏过的考研人一定都能体会这种断掉所有退路、别无选择的狭隘的美丽,都会感受过那种悲壮而无助的心情。

报完名以后,以为会在这忙碌而踏实的日子中走入考场,可就在考试前两周,由于压力过大,我生了场大病。重感冒,吃什么药都不见效,后来打了6天点滴才好,考试时手臂上还满是针眼。由此我得出一点结论:备考时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是必要的,考研实际上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比拼。

考试的那两天,紧张是免不了的,但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来说,像平时做模拟试卷一样,坦然面对就没有问题。最后一门考的是专业

基础,我最后一个交的卷,教室里已经没有人了,监考老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考完了?”“嗯,我的考研生活终于结束了。”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脚有一点发软,脑子里面嗡嗡作响。疲倦像大山一样压过来,我累了,真的累了,交上了考卷,仿佛交走了半生的寄托。几百个饱含汗水与泪水的日日夜夜啊!

排山倒海的感觉涌过来,把我无声无息地淹没。

4月6日,北大在网上公布了录取名单,我被录取了。就这样,我的考研生活轻轻地划上了一个句号。那一段让我流泪让我忧愁地倔强成长,带走了自己青葱岁月里数不清的往事。但是那些远去了的故事呵……是怎么也抹不去的涂不掉的,像夜风中的一曲竖琴,颤巍巍地撩拨着人的心弦,直到永远,永远。

上一篇:表达忧伤的诗句范文下一篇:表达思念的句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