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2024-04-30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共8篇)

篇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陈旭麓先生的着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曾经荣获中国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直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近代史领域的最好的导论性着作。这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的最后一份遗作,凝聚着十几年的心血,在我看过的中国近代史中,可以说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一、新陈代谢的近代中国社会

陈旭麓先生的最后着作命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刚一拿到此书就被她的题目所吸引。“新陈代谢”,什么是新陈代谢,这是一个生物名词。概念是:“活细胞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把这个词引入历史形容中国社会的变迁只能说是十分的贴切和形象。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正如一个快要干瘪的细胞,活动延缓在时间上比西方的封建社会要多一倍多,而历史进程上看却是“仍在旧圈子里徐徐地盘旋而行”,社会形态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仍然是老式的封建社会。经济上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加紧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政治上官僚政治仍然是与秦始皇时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相差无几;社会底层的宗族和经济行会盛行是“封建国家最基层的社会组织” ;思想上仍是“儒学定于一尊”。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封建国家的基本状况同时也是长期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对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延续曾经起了无法言语的巨大作用。而陈先生此作就在于描述了这个巨大的稳定的社会被外来“物质”和“能量”打破的过程。

首先翻开此书的目录读者可以发现陈先生把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以螺旋式反应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一至十二章东方的状况,西方的状况,东方的状况…

十三章以后则是中国面对这种变化所掀起的层层波浪。山重水复经过各阶级各阶层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社会的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其中的变化都是可以和西方存在的各种状况相适应的,可以说是西方的这个环境让中国这个细胞里出现了中国与西方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中国内部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变化谁说不正像生物的新陈代谢呢。

二、博大精深的论述内容

陈先生着作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虽然现在的历史学界普遍都相信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不在是统治者的历史这个观点,可是真正能在着作中体现这一观点的却是了了无几。陈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而非一般历史学系,这一点当然还要加上陈先生自己的身体力行让《新陈代谢》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了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这一历史史观。文既有经济内容又有政治思想。经济内容从鸦片战争前的土地所有制度和手工业行驶到被侵略过程中的“洪秀全的思想”、“自强与求福”、“农村的社会变化”最终“半殖民地的深化”。把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制度和形式的演变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给人一个大致的印象。如果说经济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通俗的,那么在政治方面的论述则给人以更加博大精深的感觉。政治上,陈先生从鸦片战争前就开始从上层政府的“官僚政治”到基层的社会组织“宗族和行会”都作了一个全面的展示;各个时期都是整一个中华民族和外来“夷族”的整体对峙,“夷族”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整体的,上从领导社会的政府,中到变革和革命的各种社会力量,下到各种社会组织、力量的思想,行动的变化。

而本人认为陈先生在这本书中最有特色的是对“中等社会”构造的讲述:包括“自举于士类者”、“出入于商与士之间者”、“出入于方术技击于士类之间者”三个方面。“出入于商业与士之间者”又可以分成三部分“旧式商业向近代工商业转化”、“旧式士类渗入了工商业”、“新式知识分子投身工商业”。“中等社会”又特别能反映中国近代社会复杂而又特色的状况。能把中国近代中等社会分析地那么细致和深入市需要十分的功力的。中等社会不仅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内容的复杂的社会实体,而且重要性在于它是表现在社会构造上的新旧交替。而这点内容最能体现陈先生的博大精深和思辩深遂。

三、优美的话语、凝练的文笔

陈先生在行文中给人以 “话语优美、文笔凝练” 的感觉,内容中透露出一种“刚劲和发人深省”的意味。

文中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而且包括许多哲学内容。他在论述中国社会的变革需要时引用了孔子的思想既有《易经》的朴素辨证法,又有董仲舒的凝固独断论。“变与不变,古已有之”,把孔子思想的中的矛盾展示出来。想必陈先生的文章经过反复推敲和琢磨。孔子思想中的这种矛盾在近代社会中体现出来又扩大了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借助于传统的范畴,从现实中产生的争论,”形成了近代“思辨语言的交锋。”于是要求变革的思想这个“饱含时代内容的矛盾被涂上了一层哲学的色彩,形而下的东西获得了一个形而上的外壳“。这个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维新派的思想来源。陈先生以凝练的文笔勾画出这个“旧瓶装新酒”的思想既有新的理论又是能够体现维新派论辩的哲学。

篇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札记

从 1840年到 1949 年,这是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在此之前,古代的中国取得 了颇多的成就,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为何到了这个时候 就一下子成了这般光景?我想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封建社会的大繁荣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很多潜在的因素已经预示着未来的悲剧。龚自珍曾在《龚自珍全集·尊隐》中写道“日之将 夕,悲风骤至”,可见那时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一场大的变革与灾难的到来。从明朝开始,封建社会开始走向没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严重,为了对抗 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实行海禁。后来的清政府更是闭关锁国,此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 西方了,却还在这样的与世隔绝中做着天朝大国的迷梦,即使在这时还有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也只能说是壮丽的晚霞了,无法挽救封建社会衰颓的趋势。再来看看此时的欧洲,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政治上由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过渡;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俨然是一番新的面貌。历史就这样静静 地走向近代,一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即将开始,其结果是不言自明的。1840 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 的剧变,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一段历史,开始在屈辱中挣扎、反抗、反思、学习。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原料市场和商品倾销市场,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其借口 是荒唐的。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在《鸦片战争》一书中写道:我们想象着这样一副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的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 法化,并允许该垄断组织将毒品出口到美国五个主要城市,不受美国监督并免予征税;美国 政府还被迫同意贩卖毒品的官员管理所有在这些城市活动的所有哥伦比亚人。此外,美国还 必须支付战争赔偿 1000 美元——这是哥伦比亚向美国输出可卡因所发动战争的花费。这幅 场景当然荒谬绝伦,连最出格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无法做出如此狂热的想象。然而,类似的事 件在 19 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而且不只一次,而是两次。但是,两次战争的挑起者都不 是蛮横无理的哥伦比亚销售商,而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不列颠,他把类似的条 件强加给了中国。这看似荒唐的历史正是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浅显的道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也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林则徐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于 1841 年组织编译了《四洲 志》 此后以此为基础才有了魏源的,《海国图志》 中国人认识所谓的泰西也正是从这些地理、。历史开始的。值得一提的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的开始就提出著书的目的“师夷长技以 制夷”,提倡学习西方的火器、战舰、养兵练兵之法,表现了近代中国人在器物层面上对西 方的学习。伴随着接踵而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 社会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城乡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中国被 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大潮中,几次大战的赔款使农民负担加重,生活日益艰难,出现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但其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带有一种空想,表达了农民阶级的绝对平等 的理想社会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天平天国运动在局部地区取得政权后,建立的仍 然是封建政权,显然是不符合历史的潮流的,它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历史的回响。而洪 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对于农 民阶级显然是没有吸引力的,况且太平天国的政权在此时正遭受着极大地威胁,可谓 是内外交困。它的悲壮的灭亡也有一些历史的必然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屈辱与灾难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血与泪顽强地抗争着,认识 也在不断深化着。1861 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表达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一思想对日后的洋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种种做法大都没有超出冯桂芬的 主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本质 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封建制度儿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具有其内在的矛盾性,为后来的 我们所批判。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封建势力的重重阻力下,或许也只有这样了 吧。虽然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为标志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但它确实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诱导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培养了一大批的近代军事人才、翻译人才和技术人员。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如果说在这之前被唤醒 的只是少数人的朦胧的民族意识,那么甲午战争唤醒的就是全民族的爱国意识了。那时,在 中国人心中日本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是我们所鄙视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倭。被这样一个 国家打败,并签下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实为上下震惊,真真是“四万万人同一 哭”。每一次伤痛之后总会有我们的思考。因此便有了公车上书,有了短暂但足以载入史册 的百日维新。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面终于由器物转向了制度。康有为借《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严复翻译赫胥黎的 《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影响已超出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鼓舞近代 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动力。维新派各个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多 样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他们总体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如早期维新派郑观 应的写《盛世危言》,就提出要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但百日维新终究也是失败了,留 给人们的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限豪情。此后,又有了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无数的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着救亡的道路,于是有了武昌起义,有了孙中山的三民主 义。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我们认识到了民主与科学,我们开始彻底地决不妥协地反封建——五四运动。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可以说中国的近代是曲折的、不平凡的一段。我们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 时候落后了,于是就只有在不断的屈辱苦难中坚强、进步。虽然我们在这段时期经历了太多 的苦难,但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却客观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曾说“如果亚洲的社 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 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至此,不由得感慨,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无情,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终 究就要落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凡事之间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 的果。在历史的某一环节落后,就可能意味着今后的与更加先进的文明的碰撞、冲突、交融,在饱受欺凌中补习落下的课程,在痛定思痛后学会进步。社会的进步总会伴随着无数人的鲜 血与辛酸。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如果思想落后于时代,那必将被时代所淘汰,;领先于时代,就有可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也有可能因时代的局限性而壮志未酬,或 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代价,为后来的人们在通向未来的路上留下一丝痕迹,指引着后来人,留 给历史以悲壮的回响。近代,这个充满了血与泪的时代,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求索,回首望去,几多辛酸,几多感慨。

篇3:中国传统社会性别制度的近代嬗变

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社会性别制度,同一文化中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性别的具体规范也会发生变化。自周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性别制度中,男、女是一组基本的二元对立范畴,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事务:尊卑、主从、内外等。这些二元对立的事务,规范着男女两性的地位、身份与分工,这种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一直盛行到清末。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国传统性别制度的价值定位是“男尊女卑”。

《周易》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就从根本上确立“男尊女卑”的理论根源。由此慢慢形成了一整套天地阴阳观念:天道为乾,地道为坤;阳成男,阴成女;乾为阳,坤为阴;阳尊阴卑,阳刚阴柔;男人处于主宰、领导地位,女子处于被动、依附地位等等。男女自出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不同的角色期待与价值评判,生男谓之“大喜”,将男孩放在床上,生女谓之“小喜”,将女孩放在地上,贵贱高低之分一目了然。《诗经》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贻催。”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中,《礼记》把“男帅女、女从男”当做“夫妇之义”,“三纲”中规定“夫为妻纲”。班昭《女诫·夫妇》中也说:“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夫义妻顺”是处理夫妻关系的要求。在中国传统社会性别制度中,男女两性的差别和尊卑与其生理性别紧密关联,男性拥有比女性更优越的地位和更高的期望。

2. 中国传统性别制度的分工模式是“男外女内”。

《周易》云:“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据文献记载,周礼是排斥妇女介入公事的,被视为公事和外事的“惟祀与戎”的国事、从政外交的政事、籍田以劝农桑的农事,均被视为男性从事的公领域的活动;女性被限定在从事内事和私事——家中馈和务蚕织。工作场所、法律、经济、政治、知识以及文化等具有权力和权威性的层面被视为男性当然的领域;而家庭、炉灶边和孩子等私人范畴则被认为是最适于妇女的领域。男性平民阶层尚可通过所谓的“仕途”管道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而女性群体完全被排除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妇女不应干政、问政,因为“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妇女只能参与家务之事,无权过问政事、国事。

在整个传统中国,性别价值观念和性别文化习俗作为非正式制度不断被强化和巩固、男女公私的性别分工格局为主流社会所提倡强调的同时,统治者为维护男性集团的政治统治和利益需要,通过法律、规章等强化两性在公私领域中的地位与关系,将性别价值观转化为正式制度的一部分。中国女性被剥夺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基本权利,被排斥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禁锢于家庭之中。性别关系的制度规定由礼入法后,特别是唐律的制定使周以来有关社会规范由礼制化走向法制化,其强制性和惩罚性也逐渐加强。

二、近代社会性别制度的重构

女性对于国家的重要地位先是由其“贤妻良母”的社会定位被认识到的。郑观应认为,女性存在的第一要义就是当个贤妻,第二要义便是良母,这直接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如是国之所存者幸矣”,“欲富强,必须广育人才。如广育人才,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学校始。推女学之源,国家之兴衰存亡系焉”。

在“贤妻良母”的基础上,梁启超提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对“新”妇女形象作了简练而明确的界定。长期以来仅仅被视为繁衍种族的生育工具的妇女,在早期思想启蒙家的民族国家话语中则成为“国民母”。妇女不仅仅是生养子女的母亲,更是辅助丈夫、料理家务、教育和引导子女成为建设民族国家栋梁之才的“国民母”,同时将其与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相提并论,这实际上将几千年来一直遭遇漠视的中国妇女提升到了建设民族国家的辅助性地位,并肯定了她们存在的基本意义———女性构成了民族国家的一部分,虽然她们本人并不直接参与建设,但通过养育子女为民族国家尽责尽力。这并非是中国现代化先驱们的一种创举,在许多民族主义那里,都把女性的母亲角色和生殖功能与民族国家大业的开展,与文化传统的保护相联系。而且,在强调女性作为母亲的作用和责任时,当时的男性精英没有考虑或者忽视女性作为个体的“人”或“女”的权利和地位。面临严峻救亡图存现实的中国男性,理所当然地遵循了这一历史“规律”,这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形成时重新调整和确立女性“辅助”意义和地位的一个开端。从此,我们便能看出中国早期女权启蒙与本土和西方传统男权思想之间的联系以及过渡关系。毫无疑问,“男性女权先声”对现代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的建构与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内涵,它有对传统贤妻良母扬弃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继承其衣钵的一面。

大概在“国民母”之后或同时,有部分倾向革命的激进人士曾提出过“女国民”的概念,1903年在日本成立的女留学生组织“共爱会”以“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自尽女国民之天职”为号召,1907年创刊于东京的《中国新女界杂志》在发刊词中强调:“本社最崇拜的就是‘女子国民’四个大字,本社创办杂志的宗旨虽有五条,其实也只有这四个字,本社新女界杂志从第一期以后,无论出多少期、办多少年、做多少文字,也只是反复地解说这四个大字”。蔡元培1902年4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章程明确规定:“本会以教育中国男女青年,开发智识而增进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同年冬,该会所办的爱国女学,也不取培养贤妻良母为宗旨,从所定章程及开设课程看都以“铸造国民为目的”。从表面上看,贤妻良母与献身民族之间似乎有着非常悬殊的距离,实际上它们在深层意义上却存在着非常相似的精神内核,即要求女性成为挽救或建设男性的民族国家的辅助性力量。妇女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中所占据的这种既“重要”又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充分反映了女性亘古不变的客体地位,正如西方某些女权主义者所指出的:“在语言中与在生活中一样,男性同时占据着中立的和男性的地位,这就是说,客观性的中立性和男性在语言中是共存的,而女人占据的是性别化的、永远是女性的位置。客观性的性别化的另一种表现是,把女人视为自然,男人是认知者,是精神,女人是‘有待认知的’,是材料,也就是说是需要控制和制服的东西。”这一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普遍性,同样适用于解释现代中国女权启蒙的致命点:女性作为客体始终处于被男性认知的自然或材料状态,也始终为男性所控制或制服———在男性启蒙者眼中,女性毫无疑问是需要他们(或他们代表着的民族国家利益)来引导、唤起或动员并利用的对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一种历史境遇和背景下,在整个封建秩序中同样处于被剥夺了基本权利地位的子辈男性与处于历史边缘的女性群体结成了一种同盟关系,这使全社会以及妇女自身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才可能相应地摆脱那种立足于民族国家利益的妇女观的缠绕,而对女性的切身利益投入更大的注意,对女性作为一种群体存在的探讨有比较真实的逼近。“五四”启蒙思想家们专门撰文谈论婚恋自主、家庭革命、废除娼妓、大学开放女禁、女子继承财产权等等妇女问题,批判传统的贞操观念、节烈观念,将新生苏维埃妇女、北欧争取自由的女性形象“娜拉”等等引进中国。

纵观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女权启蒙,女性无论是走向社会、革命、参与到公共领域中,还是作为男性欲望对象的日趋公众化,都表明这一切本质上并不是为妇女自身,相反,更加坚固了男性的民族国家,坚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形态。虽然它动摇了某些男权文化传统,但远未触及这种文化核心。正如20世纪60年代著名女权主义者米利特所抨击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性别革命对象是“男权制的法律形式、它最恶劣的弊端以及它规范化教育的格局,但造就了两性气质和角色差异的社会化机制却原封不动地被保留下来。根本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亦即数千年男权制社会赖以存在的精神结构,即使受到了某些触动,被触动的也仅仅是皮毛。此外,作为旧传统主要成分的婚姻和家庭,几乎从未受到严肃的挑战。被改变了的只是社会的表层;在那下面,根本的制度并未受到触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认为,还原女性做人的权利是女性获得解放、摆脱男女有别社会性别制度的前提。李大钊鲜明地指出:“人民这个名词,绝不是男子所独占,那半数的妇女也包括在内。”李达指出“男女两性结合为个人。社会是个人的有机体的集合体,男女两性结合的大系统。”陈独秀则大声疾呼:“自负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鲁迅指出:“所以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在倡导者们的启蒙下,部分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萌发:“我们痛心于我国几千年来压迫女子的文明,我们应打破这吃人的腐败的旧伦理观念;我们痛心于目前法律上的男女不平等,我们应改变这畸形的片面法律;我们痛心于女子教育的不发达,我们应竭力提倡女子教育;我们痛心于现今妇女经济之不独立,我们应要求这种职业之开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男女同样具有能力,都可以服务于社会,既然能力相等,那么社会就应当赋予男女同样的社会地位,从此,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建立起来,男女平等社会性别制度逐渐确立。

摘要:社会性别制度同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一样,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中国传统社会性别制度的价值定位是“男尊女卑”,性别分工模式是“男外女内”。鸦片战争以来,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遭到质疑,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争取女性权利更是成了有识之士的主张,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逐步得以确立。

关键词:传统社会,社会性别,近代嬗变

参考文献

[1]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刘慧英.女权、启蒙与民族国家话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3]杜芳琴.妇女史研究:女性意识的“缺失”和“在场”[J].妇女研究论丛,1996(4).

[4]杜芳琴.华夏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J].浙江学刊,1998(3).

篇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关键词:洋务运动;新陈代谢;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47-01

一、历史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史观认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关系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几千年来封建阶级的统治下,中国社会内部的封建剥削关系是相当稳固的。闭塞自大的封建王朝以东方中心论自居,就如陈旭麓先生所说,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静态的、凝固性的社会,但进入中国的近代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历史阶段。稳定保守的生产秩序一旦被打破,将再业无法平静。当旧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历史的需求时,势必将有更合适的历史选择来取代它。

鸦片战争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启了中国近代屈辱而觉醒的历史。在几十年的战争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冲击下,清政府视西方为野蛮落后的蛮夷有色眼镜被打破,认识到对手船坚炮利的同时,也肯渐渐低下头颅“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洋务运动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①洋务运动的主导者是封建利益的代表,他们怎会以自己身上的肉去肥被他们压迫的人民的胆?这种前提带来的必然是趋利避害,以新卫旧,新事物搁置于旧传统之外,无法融入。虽然如此,当利益的光芒被瞥见后,统治者就再也无法保持这种平衡了,有眼见的人们已经开始寻求个人利益,主动地扩大洋务运动的影响,因此,洋务派虽主张以新卫旧、保守封建,而它的实际意义已经远超出封建的范畴。

洋务运动烟云已经散去,但是自强的精神一直传承了下来。犹如一滴墨水可以逐渐使整瓶清水变色而非瞬间,历史的选择一般是“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由自主起着作用的力量”,②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蜕变。历史的选择是历史发展中的推动器,这种整体的、不自觉的作用看似隐形,实则任何力量无法干涉。

二、洋务运动的助推作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轮番登上历史舞台的角色们,都有其登台的必然性。腐朽的清王朝已是夕阳余晖,洋务运动带来的资本主义经济给凝固古老的封建中国注入新鲜血液,新与旧接触的开始,新陈代谢已不远矣。

“洋务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主阶级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化”。③洋务派以“自强”为目的建立军工企业,生产当时较为先进的军事装备,用新式武器武装了清朝脆弱不堪的国防,开启了国防近代化;开办主张兴建工厂、创办近代工业,引进大机器生产,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企业,给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是工业近代史的开端;兴办学堂、派遣留学,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更是近代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的滥觞;引进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理论、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是近代中国寻求自身发展的萌芽。

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一些官员成为洋务派,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还有一部分有识之士也在实际中发现运动中存在的不足,为日后的百日维新甚至五四运动积累了斗争的经验,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洋务运动的进步意义

元气满满则为新,气力用尽则为陈,新陈代谢莫不过如接力棒的传递,每一棒的交接都代表着新与陈的代谢过程。无论兴盛或是衰弱,总是都在历史选择的线索上前进。“社会的兴革,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复杂的扬弃与汲取的过程,并不是很立竿见影,但它却反映了革故鼎新潮流所向和社会异乎往古的变迁。”④万事开头难,洋务运动在清朝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发生,失败的结局似的乎是必然的,因为历史的选择还没有到达一个更新的高度。但它的初衷及最后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对近代愚智未开的年代,激发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刺激了对未知和利益的追求。运动的目标从前期的“自强”到后期的“求富”,一方面是趋利避害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资本主义由此产生。

在清王朝腐朽昏庸的大背景下,洋务运动是一场巨大变革的开端,是历史的选择。在社会生产和国际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它的出现只是早与晚的问题。因此,谈起这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似乎更应强调它革故鼎新、激发后世的进步意义。

注释:

①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104。

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396。

③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138。

④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330。

参考文献:

[1]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

篇5: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会的新陈代谢为经线,以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 为纬线,编织出近代社会的绚丽画面。

关键词封建社会结构生活意识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集研

究之心血,从学术水平而论,可称为巨著。陈旭麓,湖南双峰人。曾 任大夏大学副教授。建国以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副教务长、《辞海》编委员及分科主编、中国现代史研

究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曾发表科研论文一百余篇,著有《辛亥革 命》、《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近代史丛书》、《中国近代史

词典》,有《陈旭麓文集》等。

就《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下面来谈谈笔者的一些 读后感。本书是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为经线,以近代中国的 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为纬线,编织出近代社会的绚丽画 面。全书分20 章,各章节环环相扣,按时间顺序布局,从漫长的封建 社会开章,为了勾勒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脉络,作者从中国封建社会 下笔,着重剖析了封建社会得以延续的原因。经济上因为个体经济 限制了农民,农民又执著土地,依恋自己的个体经济;政治上因为科 举造成的官僚政治可以在社会对流;意识形态构造上又因为儒学定

于一尊;附属于政治构造的各种社会组织,它们对封建社会的稳定和 延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以上这四层原因又互相连接支撑,构成封 建社会的整体。本书的博大就体现在综合考察了整体而来谈问题。接下来第二章东方与西方,由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带来东方与西 方的直接结果———中国在世界之林处被动局面。必然,被动导致衰 落,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变轨,炮逼下进入近代,影响了近代百年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便是第三章由盛转衰的清王朝。然后下 面的17 章依次从1840 年鸦片战争炮口震撼下的新陈代谢,写到马 克思扎根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可谓结构缜密。书中 更突出的是处处点题,随处点出新陈代谢,每章节说明新陈代谢的 一方面。第四章开始点出经济上的新陈代谢是在变了形的社会形 态下实现的;随之第五章的太平天国,阐释出近代民间宗教组织也 在发生着新与旧的代谢,进而说明太平天国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政 治进程还在起着促进作用;第六章写到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曾国 藩等地主阶级当权派思想发生变化,洪仁玕、冯桂芬应反映时代脉 搏的革新思想,表现了新旧之间的一种探索,孕育着历史的进步。这是陈先生精心构思的杰作。

这本书中有许多超越前人的观点, 阐发了许多深邃独到的见

解。在第九章日本来了中,对于中华民族群体意义的觉醒,陈先生指 出过去人们多以甲午战争当中和甲午战争之后各地民众的反抗斗 争来描述这种觉醒并不确切。他认为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中 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然而民众的反抗,主

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其中愤慨的感情色彩居多。50 多 年前的三元里已经出现过这样的场面,不能据此而把中华民族觉醒 的时间提前半个世纪。

此外,还让我深有感受的是这本书可以折射出时代的轨迹。《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成书于20 世纪90 年代初,从著作中我们 可以窥视出一点时代的影子。80 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界的解冻,史学 界也进入了大讨论时期,如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问题等,许多史 学的前辈学者,如:黎澍、戴逸、章开沅、林增平等人也大都进行了 学术争鸣,陈旭麓先生也参与了争论,并提出了新陈代谢的概念,并以此写成了这本书。第一, 坚持传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杰出著作。首先,它坚持了唯物史观。陈先生 在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的变迁时,认为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在第一章中,他在论述中国封建社会漫长 时,把小农经济不发达等经济建设方面的原因放在了首位。在分述 义和团仇洋时,把西方工业的经济压迫的原因放在了首位。在研究 革命派和立宪派时,认为两派都是在同一种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股政治势力。其次,坚持了实事求是的路线。陈先生认为“思想就 是对自己实行民主”,而在本著作中,作者也做到了这一点。如作者 认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在当时是一种务实而又进步的思想;认 为清末改革在假维新中确实存在一些新的变革;认为辛亥革命后是 革命派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而不是袁窃国等等。第三,陈先生坚 持了辩证法的原则。在本著作中,陈先生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

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思维是难以解释其本来的意义的” 等等。如他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爱国与卖国、侵略与 进步等关系问题的研究,关于会党在近代史上的两重作用的考察等 等,都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最后,陈先生坚持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并认为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陈先生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 没有单纯地将其简单化。陈先生还认为“民变是革命的基石”,“人 民的选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等等,坚持了群众史 观。第二,敢于变革, 中国史学界一直是政治史的范式,关注精英人 物和历史事件,而陈先生认为“社会史就是通史”,用社会史的方法 写出了一部社会近代史。《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避免了 过于关注精英人物的传统方法,而将社会视角下移到了普通民众。最后来谈下此书也存在一些遗憾,由于陈先生的突然去世,本 著作只重点论述了中国近代社会前八十年的新陈代谢历史,对后三 十八年的历史知识一笔带过,这不得不说是本书的最大遗憾。以上便是自己对于此书的评价,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读后

感。历史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多读这些大家的著 作,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以 后的学习与研究。

责任编辑武孝

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蓝珺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7894(2009)05-224-01

文化研究

224

篇6: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读《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感

经老师的推荐,我第一次拜读了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著作。甫一开卷,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前后拜读三遍有余,每次都有新的体悟,不得不感叹陈先生文笔之优美、学识之广博、思想之深邃、见解之精到。

初读此书,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至于具体的文字表述,真可谓“信手拈来尽可惊”。“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细无声的和风化雨。”“历史的惰性寄生于多数人之中,所以,只有多数人观念的改变才能战胜历史的惰性。”[1]这样富有才情却饱含哲理的妙语佳句在书中比比皆是,俯仰可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想必这也是陈先生在文字上反复推敲、琢磨的结果。

当然,此书之所以被誉为经典之作,并不只因其文采。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2],也就是陈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3]只有解除这双眼睛上的黑布,它才能看得更深更全,进而才能推陈出新,实现史学研究的新陈代谢。因此,这本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史学界的一种新动态。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例如各种民间组织、会党教门等)、社会意识(例如民众心态、文化艺术等)和社会生活(例如人口结构、风尚习俗等)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对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的潮递进为主线的传统框架而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解构,是一种论史范式的突破。正如冯契先生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作者解放思想,敢于摒弃旧的僵化的框框而代之以新的生动的线索的产物。”[4]陈旭麓先生正是在“对自己实行民主”[5]之后,借助极富文学色彩的词句向读者传输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先生也在以其深厚的功力与长袖善舞的才能解放着他人的思想。或许,这正是此书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评判一本史学著作的关键标准在于,它能否触及历史现象背后矛盾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做出多角度、合情理的解释,进而启人心智、发人深省。只有这样,历史才能真正成为提供教益的源泉。毋庸置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具备了此种品质。它极力抵制着一种善恶立辨的逻辑明快的诱惑,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放到当时的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只扮演历史评论员而不充当历史审判员的角色。因此,陈先生笔下的历史,没有线条式的事件,也没有脸谱化的人物,有的是充满理性光辉的思辨,往往能让人拍案惊呼:“原来历史没那么简单!”的确,书中那些常常处于矛盾中的事件与角色冲突中的人物无不耐人回味,并常常引发我对于历史、对于人性的再度思考。试想那既促成了近代化一小步却又不得不避讳“夷夏之辨”的洋务派、既要变法改制却又不敢离孔子半步的康有为、既有反满之念却又想北上勤王的唐才常、既残杀义和团却又能在抗击侵略时力战殉国的聂士成,还有那些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悲喜交加的中国教民们、那些庚子之后改信了基督教的义和团民们„„陈先生所刻画的各个阶层人物角色的多重性,更真实地展现了“将几个世纪缩在一时”的近代中国社会之内,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纠缠而又矛盾冲突的复杂性。这种种角色冲突,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在内外压力下扭曲变形之后的外在表现。正如他所指出的,“一个变形的社会,造成了事物的多种质态,多重外观。”[6]这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体悟,使书中的历史具有了厚重感和更多可咀嚼的内涵,也使我们更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可能也是此书的深意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不时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历史哲学观念,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历史。陈先生说:“只有具体才能再现具体。”[7]用后人的理解,给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戴上帽子、贴上标签,争辩功过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等等,其实并无多大价值。因为历史的深意蕴藏在其表象背后的复杂之中。如果以主观偏好来塑造或过滤历史,那么得到的就只能是故事而不是信史。所以,研究历史的关键在于,通过还原特定的时代条件来无限接近历史真实而复杂的面目,从而激发对人性、对社会更深入的思索,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我想,当我们在努力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我的回归。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借助辩证思维”。[8]陈先生在书中反复提及,对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它的本来意义的。”[9]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

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

[10]这种种精辟睿智的议论在书中不胜枚举,可见辩证思维与理性精神已经深植于作者的意识之中,内化为其认知历史的一般理念与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这本书触摸到了历史进程的最深处,显示出一种强大的理论力量与思想魅力。

“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11]陈先生这本书对历史的把握就颇具此种境界。不过,作者也受着时代的限制,因此本书中的某些地方也值得商榷。最为明显的是关于某些具体人物的评判用词问题。陈先生突破了过去的“袁世凯窃国论”,承认其继任大总统“不能完全归之为袁世凯的鼠窃狗偷”,“这不只是袁世凯个人及其集团能挟持武力、财力以君临天下,也不仅仅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纵横捭阖,更重要的是中国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12]这是持平之论,令人信服。但在其后,作者却用“阴险奸诈”、“巨奸大憝”[13]此类带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形容袁世凯。与此类似,作者也以“微不足道的人物”14这样极度贬损的词汇来形容蒋介石。我想,作者固然可以有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主观价值判断,但这类用词出现在一本被誉为经典的史著中恐怕不太合适,而且也有违作者所说“同情和憎恶毕竟不能代替理性分析。对于历史科学来说,后者更加重要”。[15]除此之外,本书的行文之中也常有一些欲言又止之处。尤其是最后一章,只有寥寥数笔,而且述多论少,在思想深度上似乎难以同其他部分并驾齐驱。当然,这同先生书未成、人先逝有着很大的关系,给本书留下了无可弥补的缺憾。但这玉中之微瑕并不会掩盖这本书所放射出的思想光芒。如果说历史是“对于先前已逝事物的有教养的记忆”,[16]那么陈旭麓先生笔下的历史不仅富有教养,而且优雅多姿、风度翩翩。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34,228,340

[2][4]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3]陈旭麓,浮想录,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303,1372,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5]陈旭麓,史学的烦恼,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138,转引自冯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

[6][7] [8] [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8,143,65,104

[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5,89,209,270,299,303

[11]袁明,国际关系学名著系列·总序,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

[12][13] [14] [1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50-351,362-363,421,151

篇7: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翻开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看到别具一格的目录,便有颇深的感触。自初中开始学历史,所见的对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无外乎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构架。这种构架标志着历史阶段上的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水平,然而积久不变,便成了束缚人的框架。

史家的才、学、识,“‘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史识’”,也就是陈旭麓先生所说“治史的眼睛” “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治史的先决条件是要“解蔽”,只有解除种种蒙蔽,思想获得解放,才能有明澈的眼力,以洞察历史的真相。《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就是陈旭麓先生解封思想,打破旧的框架另辟蹊径的作品。作者认为,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而且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有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故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有很大独特性。全书以近代中国社会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向现代转型这一过程为线索,论述了其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重大事件,同时穿插描画了在这个进程中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这三方面变迁的具体细节,从而构成了一幅经纬纵横,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动态画卷。因此,这本书既从宏观上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样态,又从微观上勾勒出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多元面貌以及他们之间的复杂互动。作者这样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便是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主旨展现为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足以见得陈旭麓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细读全书,又被陈旭麓先生的论述的哲学思维光芒所折服。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写序的冯契先生,是搞哲学的且与陈旭麓先生时常探讨,他在序中这样写道:“我认为哲学演变的根源要到社会史中去找,他认为历史演变的规律要借助哲学的思辨来把握。”陈旭麓先生自己也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离开辩证思维和历史主义是难以解释其本来意义的”。作者也正是自觉地以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去观察历史,才能客观地承认“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深刻地指出太平天国的“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理性地看到“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公允地分析“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既有“欺骗、拂逆舆情的一面,更有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具体内容”,敏锐地发现“在很多实际问题上改良派的议论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并不是全部真理都掌握在革命派手中”,甚至直接坦言“立宪在中国的实现并不是全无可能的”。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将感性分析和理性分析所结合,运用辩证思维方式看问题所得出的独到见解与创新。

陈旭麓先生非常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同时这也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论中国近代史,先生却由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思想、官僚体系和社会组织细细地顺了一遍,因为陈旭麓先生认为“历史的分区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之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以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在论述新文化运动时,陈旭麓先生总结道:“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部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从而可以看出,先生对是及其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所隐藏的历史规律的总结与挖掘的。

陈旭麓先生巨著的另一个更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彩,逻辑性强,他擅长用洒脱的文字写出深刻,凝重的道理。“复杂纷繁的世事一旦被透彻简洁的方式提高到哲学境界,它们便走出了粗俗和原始,便具有了知识美感。”陈旭麓先生对中国那80年的历史的把握就到了这种境界。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化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逻辑性强便现在陈旭麓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近代或等角度,清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感到全方位,鲜活的近代史。让人清晰地了解到他的观点和见解,清晰地思路让人能更简单的了解他陈述的史事。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优雅的词语和散文般的叙史手法。单以书名而言,“新陈代谢”四个字就极为凝练地将中国近代史展现为动态的画面。“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炮口下的震撼”、“天国的悲喜剧”、“近代化一小步”、“日本冲来了”等等这些章节标题,相对于历史课本中乏味而生硬的纲纲条条,无疑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篇8: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社会复杂主要表现在:帝国主义入侵, 封建主义逐渐衰弱, 资本主义出现萌芽, 国内统治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社会稳定开始一系列的改革。当时的体育社会功能已经满足不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为了中国有更好的未来, 越来越多的先进人士重视体育社会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育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四个时期中体育对当时经济、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看出体育对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了解近代体育功能的演变有利于现代体育更好的发展。

1 何谓体育社会功能

关于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良好的影响和效益。[1]体育的功能是体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下于人、与社会所具有的作用。[2]体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体育的教育功能是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体育的政治功能是提高国家和民族威望的手段、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国内政治一体化;体育的经济功能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消费拓展经济增长点;体育的文化功能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使人的情感得到宣泄、凝聚凝结功能、美学价值。[3]体育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和社会现况密切联系的, 如果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体育功能的表现就是为满足人类安全的需求。体育文化功能是体育本身产生形式精神的一种表现。体育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能使我们身体强壮, 身心愉悦, 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感情。体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对教育、政治、经济等的影响。体育对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发面的影响, 再者是体育对社会人的教育影响。通过很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增强竞争力。体育对政治的影响, 体育能振奋民族精神, 提高民族优越感。促进国家政治统一国家团结。通过体育也能在国际中进行交流增强国际合作。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作为外交手段。例如, 我国很好的运用“乒乓外交”与美国建立了和好的外交关系。体育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改变, 脑力劳动占据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体育可以使人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体育运动的实行需要器材和运动装备, 这些器材装备带了巨大的市场, 使经济得以发展。

2 近代中国体育社会功能的演变历程

2.1 近代中国体育社会功能的源流考察

1840年,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西方体育随着西方文化一起进入中国, 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军人、商人也逐增多, 同时也带来了各个国家的体育形式、思想。近代经济也随着体育形式的产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中国大部分沿海城市逐步建造了体育场地。开始中国人民在思想上没有全盘接受西方体育, 他们通过亲身参与体育运动, 了解其中的乐趣, 也慢慢地开始接受了。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以后, 中国原本的体育形式依旧存在, 同西方体育一同发展, 相互融合。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 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改良主义思潮。梁启超在甲午战争之后发表的教育论著中指出:主张教导儿童“习体操”。他在湖南任教时, 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中国是最早接受近代体育思想的人物, 他们提倡近代体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这也是对封建制度的否定。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 人民革命运动迅速高涨起来, 群众体育随之发展起来。清政府为缓和阶级矛盾, 以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开始颁布施行新政。1911年晚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 要求所有学校的教育“必寓军国民主义”。各省教育部联合做出以下决定:奏请特颁谕旨, 宣布军国民主义;通饬高等小学及于之同等以上之学堂, 一律注重兵式体操;各学堂均应励行关于军国民主义之训练, 并设运动部, 以教员之长于体育者为部长, 监督学生之运动。[5]

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与国民党政府近40年的统治。在这个时期, 体育运动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和束缚。但是社会发展的脚步没有, 体育发展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体育的社会功能也越来越显著,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也在增加, 但这时间段内体育还是教育的影响为主要。20年代是旧式体操体系在中国转为衰败, 英美竞赛对抗性运动、游戏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影响下, 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学制系统, 想要对教育实行一些改革更新, 但是这个学制仍是仿照日本制定的。世界第一次大范围的战争以后, 在世界的范围内由于教育的发展和新的教育学说流行, 我国体育功能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体育的社会功能开始显著在社会中形成, 一大批专业体育人士逐渐地形成, 为社会的体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时的“五四”运动, 加快了学校体育改革步伐, 体育社会功能也随着有了很大发展。辛亥革命以后, 学校不断增多, 使大部分的课外活动得以发展。学校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内容渐趋统一, 竞赛性运动在中等以上学校开展起来。“五四”运动作为一次很大的政治的革命和新文化的运动, 它也进一步地加快了中国的近代体育发展。“五四”运动前后, 军国民教育思想和兵式体操已逐渐被否定。[6]此后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 逐渐改由中国人自己组织裁判, 用中文制定相关体育规则, 体育比赛所用器材也是用国货等等。因为人民独立民主的思想影响加深, 所以体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1927年以后, 共产党带领了很多的武装起义, 在全中国大范围内建立了好多的革命根据地。在这些地方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进行一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 也注意开展体育运动。根据地的体育运动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革命斗争, 体育当时的社会功能的目的主要是为军事战斗打下基础, 也为了今后开展社会体育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在第二次的国民党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又建立了好多的革命根据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赣南闽西根据地, 这里的群众体育的运动十分的活跃。那些革命根据地也不同的开展了规模分明的体育活动。每到春、秋两个季节的时候就召开了赤色运动。红军还进行了影响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途路程的跋涉, 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还坚持着锻炼身体, 好好地学习身体的知识, 简简单单的进行体育运动。

2.2 近代中国体育社会功能呈现与展演

2.2.1 晚清的开明专制时期:“富国强种”政治功能突显

这时的体育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护帝国主义统治对外放抗侵略。军国民体育思潮的表现是编练新军, 操练近代兵操, 清政府聘请外国军官当教官, 负责军队操练指导。新军操练将外国军队实行的兵操作战技法在中国传播, 这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创办军事学堂, 设置体操课程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 培养人才, 先后创办了军事工业学堂和军事学堂。派遣留学生, 学习近代体育。留日学生在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方面有重要贡献, 再将日本学校体育制度介绍给中国的同时, 亦将日本的“体育”一词引入中国。[7]洋务派为了培养新型人才选拔了很多学生去国外留学, 这些学生不仅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知识、新思想,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体育形式, 丰富了大众的空暇时光。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近代体育知识在洋务派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 大量的外文书籍被引入中国, 如何读懂成了关键问题。清政府办新式学堂, 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都很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 这些学生同时也负责翻译外文书籍, 使得大量外国知识涌入中国, 体育业包括其中。对中国传统体育形式的传承和保留表现在军队中的操练, 中国传统武艺占重要地位。在武科考试中武艺仍为主要考核内容, 在大部分学校中仍有骑射课程。新式武馆中仍以传统武艺教授为主。

2.2.2 辛亥革命以后多党时期:“以人为本”体育功能显现

中国面对各种不平等条约, 当时的社会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民族体育思想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形成, 其中包括人民反洋教斗争, 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斗争。这时期的各个党派的口号都不一样, 但是都是主张爱国, 反对外国。提倡独立自主。体育形式上展现出了我们自己开办各种体育盛会和体育赛事, 使用中国人但裁判, 自己制定赛事规则, 赛事安排全有中国人担当, 在体育比赛中体育展现的个人能力是人民体会到了体育的好处, 大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的功能呈现了以人为本的体育本质功能, 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这一体育功能的时期。在体育的教育功能方面展现的是教育部门颁布各种法令政策来改变原有学习外国的教育形式, 对以前效仿日本教学制度的规定予以更改具体表现是把体操编进教学内容中, 以养成小学体操教习。政府还派遣一些留学生去日本留学, 学习中还把日本的体育业带到中国来。形式多样的体育使人们的空暇时间得到了快乐。还学习日本开办体育学院, 增加体育方面人才的培养, 这大大加快了体育的社会影响力使体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2.3 革命根据地时期:“锻炼好身体, 好打日本”的政治功能延展

这时期主要以政治功能为主, 但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活动中, 自然体育思想随着人民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逐渐地形成。李大钊、陈独秀、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自然体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共产党人努力奋斗为使国民解放。在中央苏区, 每逢“五一”、“八一”、十月革命节等重大节日, 以及“三一八”、“五卅”、“九一八”等纪念日, 几乎都要举行各种运动会。[8]每年都要举行运动会, 内容为瞄准、投弹、赛跑等等, 这些运动都和军事战斗有关。还举行篮球赛足球赛事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能更好地完成对日本侵略战争。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积极农作为人民解放做好了物质保障, 体育也是通过农作形式展现在农村的。农民平时还有练习武术的习惯, 为的是在和敌人斗争时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军队中实行练兵政策, 军队中还开展运动会, 这些体育形式都是为了民族解放而发展壮大的。

3 近代中国体育社会功能演变的动力机制

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不断转变, 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在随着转变。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体育运行的重要动力源。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体育是为人类服务的, 只有满足需求的体育才能被认可使用, 体育的社会功能就是新体育形势下与人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这影响一定是好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让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封闭中的中国走向了世界, 从此中国逐渐的与世界接轨, 随着中国人民思想的不断觉醒, 对自身健康和生活方式不断追求创新。这使得一些思想先进的有志之士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 来解救危难中的祖国。这时人们利用体育来强健体魄, 西方近代体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入中国的, 逐渐地占据了中国近代体育的主导地位。它是在古老的封建统治将要灭亡的情况下,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之法学习先进文化思想时被引进如中国的。在体育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教会向中国传教, 其目的在于在思想和行为上侵略, 但是正是侵略者这样的行为也促进了中国体育的发展, 加快了中国和世界先进文化、体育事业的同步发展。先进的体育形式也是得国民享受到其中的乐趣, 丰富了国民的业余生活。先进人士的体育思想也推动了体育的发展, 中国近代体育从初期的强兵、强种、强国, 到后来的健身、娱乐、竞技。[9]在多次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中国的体育业经历的巨大的变革, 在学校中体操课改成体育课, 不是单一的只教授体操, 像田径、球类都被当成上课内容, 培育专业体育人才的制度学校都逐渐增多, 在社会上体育的发展也生机勃勃, 不同等级体育盛会的开展, 自主意识的增强使得主办权逐渐的把握在国人手中而不单一的是外国人举办体育赛事。国民党在中国取得了统治地位,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体育业随之发展和快, 中央政府在教育部先设立了体育组等专门管理体育的组织也诞生了中国第一步体育法和其他许多的体育法律法规, 体育竞赛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举办了3次全国运动会, 为进军奥运会奠定了基础。随着西方的一些体育思想的传入, 在理论方面也产生了不同的体育思想。学校产生了相关的制度。中国传统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武术场馆的建立教授武术知识都运用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这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混乱的时期社会环境不佳, 这时出现了3个不同的地域也产生了不同的体育发展类型。在战时状态下, 由于一切为了前线, 体育成为战争训练的主要手段, 在3年抗战中, 由于军训的广泛开展, 军队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体育活动也广泛开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体育的创造和积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为中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近代社会体育功能的演变对当代体育功能担当的启示

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是体育价值的取向, 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认识。体育是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科学安排闲暇时间, 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10]当代体育功能应该把人的主观性放在首位, 体现在体育对人的生物有机体的物质关怀上、更体现在体育对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价值关怀上, 当代体育的社会功能也应该是以发展人的身体和心里为主要目的, 实现国家竞技体育目标为辅。不要使体育成为国与国之间战争的基础, 是体育依他本身的功能发展。

体育活动可以使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只余要求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通过体育活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不仅能提高参加者自身的素质, 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一个国家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 反映出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身心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事业发展的依托、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体育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 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 体育中蕴涵着深刻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 是体育运动的不懈追求。体育建设的有利于培养人们克服困难、努力进取、健壮体格、战胜自我等等。体育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安居乐业。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体育发挥了不可抹去的重要作用, 不仅在外交上, 在国际体育赛事上, 在很多方面这就说明了体育的社会功能是很有用的, 但是体育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而产生的, 现在体育的功能只是为了社会国家利益为主要目的。我们要好好努力的使体育社会功能走入正轨, 这才是对我们最大的启示, 大家要好好学习体育健身, 对我们的身体精神都是一种升华, 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5 结束语

中国近代体育功能的演变是和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的。随时近代中国的逐渐崛起, 体育社会功能也逐渐从贺国强种的运动观演变成个体健康层面。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为了国家以及由国家而形成的体育社会功能的认知方式, 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认知理性的提升而逐渐地消减, 替而代之的应是“以人为本”体育社会功能的彰显。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体育社会功能的源流考察和历史呈现, 剖析了中国近代体育的社会功能演变的动力, 进而得出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的社会功能逐渐趋向以人为本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近代体育,社会功能,演变机制

参考文献

[1]鲍冠文.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5:96.

[2]高希生.浅析新时期的体育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3) :12-14.

[3]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04.

[4]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75-79.

[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 1928:118.

[6]马莉芳.中国体育简史[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16.

[7]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史变迁的文化解读[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73.

[8]催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98:184.

[9]催乐泉.中国体育思想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上一篇:描写阳光使臣的作文下一篇:小兰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