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

2024-04-18

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精选6篇)

篇1: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

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课堂笔记整理

第一章

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初步巩固 一.建国初期的形式和任务

1.国际形势 :

英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企图扼杀新中国。2.国内形势 :

政治上: 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切底完成 经济上 : 面临重重困难

3.基本任务:

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迅速恢复改造国民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条件。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各级地方人民政权的建立 1.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和剿灭土匪 2.和平解放西藏

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和李维汉双方谈判,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3.各级政权的建立

最初实行军事管制,1950年 三.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三种途径:

1、没收官僚资本

(a、不大乱原有的企业组织机构。B、保持企业原来的各种制度。C、派军代表进驻企业,进行监督,不直接参与生产管理)

2、收回列前在华企业

3、发展解放区原有国营经济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毛泽东 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950年2月14日,中方与苏方经过多次会谈,最终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结果是中苏两国的关系以条约形式固定下来,推动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此外承认蒙古独立

重大影响:第一:它促进中苏友好的合作,为我国获得苏联的援助确定了法律上的依据,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它冲突了大国主宰的雅尔塔体系比较成功的解决了中苏旧约中有关中国国家主权的重大问题,有效的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三,它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大了中国对坑美国的砝码,对于粉碎美帝国主义企图,孤立,颠覆新中国的阴谋和维护特别是远东地区的和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节

抗美援朝的各项民主改革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不要四面出击》

报告中指出,今后三年的中心任务:为争取国家财经状况根本好转 基本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2)现有工商业合理调整,(2)节减国家机构所需大量经费

八项工作:土改,整党,肃反,财经,统战,文教,救济,精兵简政 二.抗美援朝

保卫国家 1.出兵参展的决策依据 必要性

可能性:第一,美帝国主义进行非正义的战争不得人心,士气不高,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由人民支持,士气高昂

第二,美国称霸世界的需要,中方在战略地理位置和补给上占有优势。第三,我军有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的丰富经验,执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有不拍牺牲的革命精神,还有巩固的全国政权和后方。第四、我们准备不够,美国准备也不够,故晚打不如早打。2.出兵参展的目标 3.参展的时机选择

4.出兵参战的“口号”和策略 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参战策略 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 5.简单经过和历史意义 1950.6-1951.1 第一阶段 1951.7-1953.7第二阶段 最大攻势是上甘岭战役

1953年7月与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牺牲主要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恩 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了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大大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侵略,保卫了世界和平的信心。

第二、这一胜利,大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社会主义积极性,保障了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的胜利进行。三.土改运动

1950.6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土改的特点:一是,强调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

二是,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政策。

三是,发动群众,建立广泛的反封建统一战线。2.土改意义: 第一,它切底消灭了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摧毁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社会基础,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做了主人,从而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它解放了生产力,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得到迅速恢复,从而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它有力的促进了当时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的开展,这些运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扫清了障碍。

第四,它大大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打破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垄断局面,科学的进步,人民大众的文化开始在农村建立自己的阵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在土改后的农村蓬勃兴起。反映土改的 文学作品

周立破《暴风骤雨》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四

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0.10《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 19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建国初期三大活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第四节

国民经济恢复 一,三反

五反 运动

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2.1.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

1、概况 1951、12、1《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

1952.12.6《关于在城市中无限期展开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其中指出了所谓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 2.关于三反五反运动的性质 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3.怎样看待三反五反运动中的偏差 4.三反五反运动的现实意义

1,在历史发展重大转折时期,共产党员不能停留下来追求享受,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对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时刻警惕和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2,在当时打击不法资本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改变团结资产阶级的政策,同样,今天我们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活动,也不改变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政策。

3,三反五反运动时为恢复国民经济这中心服务的,当前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是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服务的,只有严厉打击犯罪活动才能使恢复建设顺利进行。

4.反腐败斗争应常抓不懈,对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党员要严厉惩处,这样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二,国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1,控制市场,稳定物价,2,统一财经,平衡收支

1950.3《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第一,统一全国的财政收支 第二,统一全国的物资调度 第三,统一全国的现金管理 3,合理调整工商业

“看红旗,五星不定,捏秧歌,进退两难” 第一,调整公私关系 第二,调整劳资关系 第三,调整产销关系 4,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巩固,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社会秩序安定,为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创立了有利条件。第二,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改的任务完成后,工人阶级好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三,土改后,个体经济成为农村主要的经济成分,它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行政改造,而在许多地区出现,的互助合作运动,它为这种改造提供了经验。第四,朝鲜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为我们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2.提出的经过,1953提出阶段一酝酿阶段一修改完善阶公布阶段一确立阶段1956 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特点和性质

内容:从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 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完成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初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改造。

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合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同时并举 实质:发展生产力

4.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简要认识 第一,反映了当时历史的客观要求

第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导致出现问题片面强调公有制度改造,忽略其它的改造。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工业化的起步 1,一五计划的确定(1953-1957)2,我国工业化的起步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果:

三,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1953年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一第一节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国宪法制定 1.全国人大二届会议1954.9.15 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业,国防 选举了国家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 人大委员长:刘少奇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

检察长:张鼎丞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

内容精神: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改选的道路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 3.一届人大和第一步宪法的意义

第一,体现了中共领导下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结束了有政协代替人大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时期,它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保证社会主义和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宪法的制度和颁布,使我国有了立国的章程,有了根本的大法,标志着我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肯定下来,这就给全国人民指出了一条真确的道路,极大的提高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1.制定农业合作化政策的依据 第一,广大农民确有互助合作的要求 第二,工业化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第三,农村的两极分化对贫农的经济的威胁

第四,农村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将破坏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实施过程 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自愿互助

方法: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经历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1953年底:兴起试办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互助组,试办初级社

1954到1955春:发展普及阶段,初级合作社普遍建立 1955年底到1956年底:高潮完成阶段

创办高级社 3.对农业合作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在当时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它是在我国农村一次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它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它奠定了整个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运动后期产生的缺点,偏差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4.对手工业的社会改造 改造方针政策

原则:自愿互利

方法;典型示范 逐步推广

固体所有制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向集体所有制转变 改造的阶段和形式

建国后到1953年底

重点试办:典型示范阶段形式:手工业生产小组

1954年到1955年底:普遍发展阶段,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1956年高潮阶段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经验教训

后期过快,形式过于单一

二,资本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和平赎买 1.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资本家私有制通过和平赎买方式达到全民所有制 2.过程

从建国后到1953年底为第一阶段 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方式: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报销,商业;经销 代销 从1954年到1955夏为第二阶段

实行高级星时代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四马分肥

四马:国家税收

职工福利奖金

企业公积金 资本家红利 从1955秋到1956年年底为第三阶段 高级形式(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3.改造后期出现的问题及党地补救措施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及其历史地位 时间:1956年底 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历史经验:第一,正确选择了革命转变的时机,抓住国内主要矛盾。第二,积极准备革命转变的力量 第三,采取恰当的革命转变】 2,高度集中统一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1,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抗战时期提出了,一元论领导,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2.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特征

原则: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

表现:第一,计划体制,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间接计划(指导性计划)形结合。

第二,财政体制一以中央集权为主

第三,工业管理体制一主要工业企业中央各部直接管理 第四,商业流通体制,计划流通为主,第五,劳动工资体制一实行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等级工资制度

基本特征:经济决策,经营管理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即由国家政府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生产。

第三章

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 一.探索建设道路问题的提出 1.历史背景

国内: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和基本完成,我国即将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国际:1956.2苏共二十大召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中共的反思和警惕

2.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报告 向现代化科学进军

3.《论十大关系》发表;1956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重工业同农业,亲工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意义:第一次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课题,为中共八大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它是当时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对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八次代表大会 1.八大的召开

选举了中央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 总书记:邓小平检查书记:董必武 2.八大的主要内容与功绩 第一,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二,总结了一五计划期间的基本经验,重申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提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展开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四,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3.八大历史意义

第一,它深刻的分析了当时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做出了把党的重心转移到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第一,它提出了和制订了许多新方针,新设想,是社会主义时期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的运用时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基本内容:第一,分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矛盾及其特点。

第二,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第三,把正确处理人民颞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政策。

第四,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目的是为团结各族人民向自然开战,是为实现工业化。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1957年(1)整风运动的必要性、第一,根本上是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更好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为了纠正党内存在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倾向。第三,为了避免中国出现类似波兰,匈牙利事件。(2)整风运动的内容,方针,方法 内容: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方针: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2.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1)概况: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2)原因:

(3)第一,党对社会主义时期阶段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当时我国基本国情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

第二,对国际国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第三,反右派斗争的方法不对。“四大”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第四,没有及时的制定和下达划右派的标准。3.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结果

第一,它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延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步伐。

第二,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造成国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第三,形成了对以后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背景

2.党的八大二次会议:1958.5.22-23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关于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总路线的基本特点及其实质 基本点: 实质:快,高速度(2)对总路线的评价:

学术界:基本肯定,基本否定,中间说 二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形成原因:

主观:骄傲兴许增长,个人崇拜的提倡和加强导致

客观:广大人民群众急于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导致。党的不断批评,反冒进,推动了生产力上的大跃进。

简单经过: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对大跃进的评价:一方面,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大跃进运动的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坚决用政治运动来推动经济建设的错误的做法。第二,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第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综合平衡。

第四,既要尊重有要合理引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2.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开始 一,庐山会议前,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二,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庐山会议: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上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八次会议,又简称“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纠左”,但会后却在全国展开了“反右倾运动”(反对以彭德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上万名党员受到了批判。1.庐山会议的进程 2.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

《庐山会议实录》李锐《庐山风云》谢春涛 学术界:国外:争权夺利说

国内:1.彭的信刺激了毛

2.毛对彭的个人偏见,由于彭在朝鲜战争中没有保护毛的儿子,毛岸英

3阴差阳错说,苏晓康 必然原因:1.党内左倾思想,一直存在对左倾缺乏冷静的思考。3.庐山会议的严重后果

第一,庐山会议后各地开展了反后倾运动,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严重损害 了党内民主生活。

第二,通过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扩的化的理论,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人民内部。

第三,在经济上,打断了纠左的进程,使左的错误延长了时间。第四章

在调整政策,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建设道路 《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第一节,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与“八字”方针的制定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出现困难的原因:(1)大跃进和反右倾错误带来的(2)严重的自然灾害(3)苏联的背信弃义 2.严重困难的表现: 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国民经济多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政治上,党内关系,党群关系都出现了紧张的状态。二,“八字方针”的提出

1960.9底在《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中心,主要是调整各种生产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八字方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发展。三,大兴调查之风

《农业60条》《工业70条》 第三节,全面调整工作的展开 一,七千人会议与十年建设成就

1962.1.11-2.7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又因参会人员达七千余人,故称“七千人大会”。会上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讲话,重要内容:

(1)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2)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自我批评(3)动员了全党切实抓好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 2.全面调整及其成效 国民经济的主要措施:

第一,降低工业指标,缩短工业战线。对工厂采取,关停并转 第二,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 第三,加强财政金融管理,抑制通货膨胀 第四,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成效很大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第一,工业生产有了巨大的发展,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也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三,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验教训:

第一,在政治上,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第二,在经济上,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第三,在党和国家的领导方向,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第四,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将学术问题,一思想问题和政治路线区别开来,不能混淆。

第三节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在发展 一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1962.924-27 1会议主要内容:工作,阶级斗争 2.对会议内容的评价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部分城市农村中开展的群众阶级斗争运动。最初是“清工分,清账目,清财物,清仓库”,因后期把内容定为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故又称四清运动。过程

1963.5杭州会议

《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案()草案》(前十条)标志社教运动的初步开始 1963.9北京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决定(草案)》(后十条)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条)提出了“走资派”(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概念 2.评价

改革开放前:大多数肯定

后:大多数否定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 第一节

文革的发动与全国性大** 一

文革的发动 1.文革的起因

第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逐步发展,是文革发生的直接的根本原因。

第二,党缺乏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准备和经验

第三,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作风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遭到削弱和破坏。

第四,林彪,陈伯达,康生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毛泽东及党的错误,对文革起了催波助澜的作用。

第五,苏联领导挑起了中苏论战客观上对中共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二文革的全面发动

1导火线一对《海瑞罢官》的批判 二月提纲

2.文革的全面发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65.4-26 《五一六通知》批斗了彭真 罗瑞卿 陆定一

杨尚昆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十六条)关于文革的正式的文件 目的:p218-219 三.文革风暴席卷全国 1.红卫兵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毛泽东

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大串连 上山下乡

2.一月风暴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事件,于1967年1月在上海开始,由于毛泽东的认可而进一步推动了全国的夺权运动。一月风暴这一称呼出自《人民日报》社论,文革期间也有称“一月革命”,是张春桥等意欲与苏俄十月革命相应、比肩的对称,后来也直称“一月夺权”。二月逆流 全面夺权

解放军三支两军“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决定,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进行“三支两军”。即支左

支农 支工 军管 军训,后来人员开始陆续撤回,“三支两军”遂告结束。但“三支两军”对稳定局势,维护社会安定,减少“文化大革命”损失做出了贡献。

4.国家主席刘少奇遭迫害,和大批冤假错案的产生 四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与清理阶级队伍 1967《伟大的积极文件》斗私

批修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与纠正左倾错误受挫 一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八届十二中全会1968.10 2.中共九大1969.4-1-24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林彪 二 林彪集团的覆灭 1.斗

运动 2.阴谋被暴露

批陈整风运动:甩石头 掺沙子

挖墙脚 九三事件

三 批林整风运动与纠左的努力及其受挫 主要内容

四 中共十大1973.8.24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 王洪文 康生 叶剑英

第三节 全面整顿的成效与及其受挫及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一 批林批孔运动1974 批右倾回潮

二江青组阁的失败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1.江青组阁的失败

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军委主席兼总参谋长 2.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1975年1月13日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三 各条战线整顿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1.军队整顿 2.工业交通战线整顿 3.科技工作整顿

四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1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四五运动又称为天安门事件,是指文化大革命后期的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否定文革的全国性的群众抗议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正义的政治运动。这个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是悼念周恩来,批判四人帮运动 3毛泽东逝世

4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十年文革的结束 五

文革的历史教训 1,文革的性质和危害

它是一场又有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动革命集团所利用,给我们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的内乱。它使我们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2.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牢固的树立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放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观念。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和阶级斗争问题。第三,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正确理解和处理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第四,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第六章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

一,揭批四人帮与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1.揭批四人帮 邓小平复出,2两个凡是错误方针提出 “两个凡是”,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和政治遗产继承者华国锋为了稳定形势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提出的主政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是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是始终不渝地遵循”。

二,全国党代会和人代会的召开 1.中共十一大召开 华国锋作政治报告

十一届一中全会: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

副主席:叶剑英 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2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作政府工作报告 委员长:叶剑英

总理:华国锋 口号:大干快上

五届政协一次会议:政协主席:邓小平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1.问题的由来 2.简要过程 3.历史意义:

第一,他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思想的束缚,使党内外许多同志,以思想僵化和半僵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又一次重要思想解放运动。第二,它对恢复马列,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本来面目,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第三,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他有力地推动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促使人去开展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第二节

拨乱反正与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中共工作会议的召开1978.11.10-12.15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充分准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邓小平讲话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与功绩

首先,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工人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第一,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党的指导方针。

第二,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表现:从1979年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健全社会主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平凡冤假错案。第三,重新确立了党正确的组织路线 党内互称同志 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陈云为主席。

其次,全会提出并确立了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转变的战略方针,实现在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的转变。注:改革开放不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来的。

再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历史的转折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2)历史意义

伟大转折

第一,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权重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第二,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两年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认真全面纠正文革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开始拨乱反正,从而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三,解决了过去两年没有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就实际上开始提出来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因而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

平凡冤假错案与落实各项政策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马泽东思想。

2.平凡冤假错案与落实各项政策 1976.10-1978.12三中全会之前

处在开始阶段 1978.12-1981.6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批林平反阶段

1981.6-1982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进展顺利,基本完成阶段

三,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官方的全面总结;对这一时期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特别是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官方的基本评价。这篇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两个最为重要、最为权威的内部历史文献,都起到了对有争议的党内历史问题做出结论、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理论等一系列重大作用。这个决案的通过,标志着中央在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的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 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 1.调整改革前政治经济体制回顾 2.新八字方针与国民经济调整

时间是1979年提出,即”调整 改革 整顿 提高,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失调问题。对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大的作用。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进步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起步 1.改革前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 2.统购统销

以联产承包为特点的农村改革的展开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农村政策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与成就 首先在四川开始,扩大企业自主权 三 政治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一,逐步改革党的领导体制

十二大: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改主席位总书记制,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

第二,改革国家政府机构,国务院机构改革

第三,改革国家政权体制,各级革命委员会变为人民政府 “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第一节

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 一 中共十二大的召开及其成就 邓小平讲话,胡耀邦重新四个现代化,通过新的党章。总书记为胡耀邦,中顾委书记:邓小平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 二

六届全国人大召开 1.五届人大召开

制定新中国第四部宪法,恢复国歌 2.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国家主席:李先念 人大委员长:彭真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国家军委主席:邓小平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 三

整顿和精神文建设 1.全面整党

任务:第一,统一思想

第二,整顿作风

第三,加强纪律

第四,纯洁组织 步骤:自上而下 方法:学文件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讲四美三热爱五讲四美是一种品质道德,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

中共二大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

该开放的全面召开 一农村改革的深入

1,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通知》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 2.乡镇企业异样突起

二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 1.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果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5 政企分开,开展多种经济形势 重点抓城市改革

成效:第一,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善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发展。第二,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三,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国家实现调控的范围和方式得到了调整与改革。

第四,改革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过于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第五,改革了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2.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9.10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986年6月颁布义务教育法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对外开放的进程

第一步,试点起步阶段(1979一198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或国际跨国企业入驻而设立法律比本国更为宽松或具有优惠条件经济发展区域1979年4月30日,邓小平提出创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正式设立经济特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第二步,重点延伸,沿海铺开(1984一1991)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开放区 第三步,向内地和沿边城市推进(1992年后)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一沿边开放城市

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开放格局。2.成绩与作用

(1)对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开辟了多元化的国际市场,进一步深化了外贸体制改革,吸收利用外资迅速增长,促进一些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推动部分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达到小康水平。(2)形成了三个开放经济圈

华南开放经济圈,华东开放经济圈,环渤海开放经济圈 3,关于对外开放的若干思考(1)基本经验 摸着石头过河

放权让利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立足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换 充分发挥港澳台和海外侨胞的中介作用。改革促开放,开放与改革相结合(2)应处理各种关系

第三节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施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 一国两制,为了实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国家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主要特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最初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解决。最终一国两制被写入国策。

一对港澳台政策的调整

第八章 共和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与贯彻 一 中共十三大和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1.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

胡耀邦被辞职赵紫阳任总书记 2.十三大召开 1987.10.25

主要成绩:第一,系统的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的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二,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提出今后的中心任务是加快深化改革。

第四,通过一系列决议和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见书p372-37 总书记:赵紫阳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央军委副主席:赵紫阳 中顾委主任:陈云 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中纪委书记:乔石

3.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88.3.25-4.13 国务院总理:李鹏 国家主席:杨尚昆 人大委员长:万里 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 二.治理整顿稳定改革局势 1.国民经济治理整顿的开始 1986.“巩固,消化,补充,改善”

1988年一1991年三年整顿的主要成效: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整顿了经济秩序,是我国国民经济摆脱了严重的不稳定状态。2.反对偏离改革的各种倾向(1)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不允许争论的四个议题。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3)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1989政治** 国际背景:东欧剧变 直接原因:胡耀邦逝世 3.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总书记:江泽民。标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1.18-2.21 有皇甫平发表文章支持改革,而作为总书记的江泽民却开始对改革动摇,于是邓小平找来陈云,想撤换江泽民,最后陈云没有答应邓小平的要求,结果邓小平与陈云产生矛盾。所以邓小平与全家南下旅游的形势。实则为了大力宣扬改革开放。

主要内容:第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第二,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三,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要敢闯。第四,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五,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六,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第七,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10 江泽民作政治报告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主要内容:第一,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的实践作了基本总结。江泽民:总设计师邓小平

第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的科学的概况。第三,提出了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四,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五,重申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第六,阐述了加强党的建设改善了党的领导的问题。

历史意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一届四中全会 总书记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纪委书记:尉健行 三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1993 李鹏作政府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 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江泽民 副主席:荣毅仁 人大委员长:乔石

国务院总理:李鹏 副总理:朱镕基 邹家华,钱其琛,李岚清 大事小事李岚清(理难清)反腐倡廉尉健行(未见行)

第九章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胜利迈向新世纪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与跨世纪纲领的制定。一邓小平逝世1997.2.19(93岁)二香港回归1997.7.1 三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指导思想 1.十五大的召开

2.十五大报告及会议主要内容:

第一,首次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二,系统阐述了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跨世纪蓝图。第四,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和民主法制建设。见书:p467 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813 国家主席:江泽民 副主席:胡锦涛 人大委员长:李鹏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政协主席:李瑞环 第二节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党的廉政建设 一 三讲教育与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1.三讲教育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提出 二 政治腐败与腐败建设。上

篇2: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

(考试时间7月1日)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抗英战争)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领导集团内部分裂)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

7.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1931年什么事件以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9.18事变)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哪里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有哪些内容。(汉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10.中国共产党人打响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11.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的主要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14.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1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在哪里召开。(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16.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谁提出来的(刘少奇)

18.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那个产业领域。(重工业)

19.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

20.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和内容。(1953,67题)

2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22.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1)在政治层面上: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促使中国救亡运动高涨。(2)在经济层面上: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使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在思想层面上: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

23.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24.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在何时何会(1922年中共二大)25.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工人农民)

26.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战略相持阶段)

27.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台儿庄战役)

28.1928年12月29日,谁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张学良)

20.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什么的思想。(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

30.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标志。(五四运动)31.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2.五四运动的重要结果是什么。(中国代表为在和约签字,新民主主义开始)3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举行。(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3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什么。(减租减息土地政策)35.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及土地革命在全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6.剥削制度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37.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性胜利的决定性战役(辽宁淮海平津战役)

38.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9.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失败的主要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制度的落后)40.从1927年7月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它们分别是那些。(左倾盲动,左倾冒险,左倾教条)41.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4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战略决战。(辽宁淮海平津战役)4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性任务内容。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45.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新中国的成立)

46.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反贪污、饭浪费,反官僚主义)47.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封建迂腐依赖)49.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50.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51.压在近代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52.1927年,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三次重大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5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为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5.邓小平关于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的内容与作用()

57.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58.《五四指示》的主要内容。

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59.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份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也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湾改编又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60.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要措施(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二、问答分析题

6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2、促进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3、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纪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4、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64.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先走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始终要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后,国家应该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准备发展农业经济。

65.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1、两个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发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的独立和1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命脉,人民解放,○

2就不可能废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3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业的国内市场;○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66.论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1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3、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 6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心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68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开创这条道路的基本依据——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实行这条道路的基本条件——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实现这条道路的基本途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69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主要原因:

1、中国革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2、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2、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70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71为什么说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并阐述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联系。

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同时,农民阶级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革命军队的来源,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农民所在广大农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战略阵地。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遏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严重阻碍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长期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使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真正获得解放,是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72.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政策变化的依据。

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制定的土地政策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实行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制定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实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减租减息。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在解放战争时期改为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政策。73.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争取中间势力: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三部分人。

孤立顽固势力:孤立国民党内亲英亲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势力,与其坚决斗争,但另一方面要实行团结。

74.1927-1935三次“左”倾错误的基本内容。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篇3: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

关键词:葛德石,近代中国考察档案文献,整理,出版

当前, 海外关于中国的文献整理与出版算是一个热门, 整理出版选题呈现出研究更为深入、视野更为开阔、整理出版更为系统的特点。很多出版单位都在做, 而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 关注、整理出版某个专业的资料与文献, 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方向。20世纪初, 有一些外国学者凭着纯粹的学术意志, 来到社会激变的中国。他们宣讲西方学术, 探索中国问题, 艰苦调查, 著书立说, 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被我们忘掉了。美国大地理学家葛德石 (G.B.Cressey) 就是其中被忘掉的一位。 (1)

笔者有幸参与葛德石文献的出版, 历经近四年的时间, 通过沟通协商, 做了大量图片收集、文字整理等工作, 解决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另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得到文献授权。“中国汇集散藏海外文献, 使之回归正式刊布, 给学界和文物界提供充足资料, 但现今仍存在文物主权不明确等问题” (2) , 当然, 这些文献整理与流散在海外的中方文物资料又有些不同, 这些是外国人的所写、所摄、所留, 我们更要明确解决授权的问题, 令我们非常顺利地得到了葛德石先生女儿的授权, 授权研究、出版这些文献。

从出版这一专业文献的体例上来说, 笔者参考了很多其他范例, 也针对这些材料做了很多思考。

首先, 要介绍这位美国地理学家, 我们需要一卷“总说”。这一卷是要总体揭示葛德石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渊源, 要让读者不只是地理圈里的读者知道葛德石一生与中国渊源甚深, 他在中国的地理学教育、考察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那么就要有这抛砖引玉的一卷, 说明葛德石是谁, 他与中国的渊源, 人物如何重要等。于是我们将这些文字单独成集成为汇编第一卷, 内容从葛德石的家世、经历入手, 从他第一次前往中国开始, 梳理了葛德石来华以及以后进行的地理考察与研究、所著《中国的地理基础》的出版, 在中国进行的地理服务、地理交流以及1949年以后的葛德石与中国等历史脉络, 并详细列出了葛德石的年表以及著作目录 (中国部分) 。如此一来, 读者就会明晰这些文献是如何诞生的, 跟我们有什么关联, 如今披露出来有什么重要意义。

其次, 我们根据档案文献的主题与类别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与工作各个环节有关的同事、同学、老师协商、请教之后, 决定将葛德石在中国进行的考察所撰写的报告等单列一卷, 将葛德石与中国学者的通信交往等单列一卷, 将葛德石考察所拍摄中国景观等单列一卷。这样, 各卷都有主题, 清晰明了。为了让读者明确主题, 我们安排在每一分卷都加了“前言”, 介绍此卷成册的缘由和汇编原则。

面对这些资料, 我们在资料处理、出版方式上有如下思考。

一、尽量保持资料原貌

葛德石1923年来华至1950年与中国失去联系, 在这近30年中, 葛德石与中国学者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交往, 而书信是其重要方式。葛德石档案中存有百余封有关中国的英文书信, 多数为中国各界致葛德石的书信, 而葛德石的回信居然也多保存了下来, 极为罕见, 因而葛德石档案中留存的给中国各界的来函则更显珍贵。我们强调保持资料的原貌性, 将这些信件进行了原貌呈现, 没有做现代化的录入处理以及翻译等, 历史纸张上的信函本身看起来就充满时代感与亲切感。

葛德石一生曾三次前来中国考察, 其中第一次是1923年到1929年其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期间, 侧重对我国西北地区和江浙地区进行考察;第二次是1934年, 葛德石受国民政府邀请考察了江浙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第三次是1943年到1944年, 葛德石作为美国国务院派遣的访华教授, 考察了重庆、昆明等中国西南地区。在三次中国考察中, 葛德石均撰有相应报告, 这些材料构成葛德石的著作《中国的地理基础》以及《亚洲之地与人》的基础。但是葛德石成书时对这些报告有取有舍, 读者难以从中窥见全貌, 这次整理葛氏档案文献时全文收录葛氏档案中所藏的报告, 并采取影印的方式, 也同样没有做原文献的全文翻译, 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这些档案的原貌。

二、认真处理图像, 强调文献性

1923年至1950年之间, 葛德石在中国工作、生活前后共达七年之久, 在考察之际拍摄了许多有关中国景观的照片, 这是葛德石解读中国地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葛德石档案藏有近千张中国地理图像, 筛选之后汇编的是葛德石拍摄的中国地理图像以及葛氏平日精心搜集的中国景观图像, 其中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华洋义赈会以及日本南满铁路公司等机构所拍摄的中国照片。这其中很多图像在尺寸与图像清晰度等方面是不够的, 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图像处理, 尽量圆满表达出这些档案所蕴含的信息。

三、交代背景资料, 增强可读性

为了使这些文献能让更多地读者接受和认识, 我们在比较复杂的书信集一卷中, 细致地交代了背景资料, 葛德石与中国各界人士和有关中国事宜的通信都安排进行了相关背景的交代, 包括人物介绍、时代介绍、渊源介绍等。

如葛德石与中国地理学界的通信。1923年至1929年, 葛德石第一次来华, 主要接触的是留美地理学者, 如竺可桢和黄国璋。1943年, 葛德石再次来华, 与中国地理学界的胡焕庸、张其昀、李旭旦、林超、任美锷等学者均有来往。如葛德石与中国地质学界通信部分中, 我们要交代葛德石不仅以研究中国地理著名, 而且与这一时期的地质学也有极深的渊源。葛德石的地质学背景使得他的交流对象首先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地质学者。中国地质学会1922年创立于北京, 1924年葛德石即成为中国地质学会为数不多的外籍会员之一, 其来往的学者主要有翁文灏、李四光和葛利普等。而在中国地理学和地质学之外, 葛德石与中国其他学界精英也有往来, 其中包括胡适、朱家骅、王云五、刘大钧及陈裕光等, 涵盖了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及出版界的精英。除此之外还有葛德石与沪江大学校长的通信。葛德石在沪江大学创建地质地理系, 并于1924年到1929年间担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文献中葛德石与沪江大学前后两任校长魏馥兰和刘湛恩的书信, 反映葛德石创建经营沪江大学地质地理系的过程。这些背景资料我们都在相应的人物部分和各篇章进行了详述。

葛德石在学术之外, 还积极参与中美关系的建设。1935年葛德石致罗斯福总统的信与1951年葛德石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等都反映了一个地理学者对中美关系的认知和思考。

这些信函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界与国外的交往, 是研究中国近代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而且这些与中国学者交往的信函也是中外学术交流史和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材料。我们在档案整理中加入这样的背景解说, 读者就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信函所链接的时代脉络、人物与事件渊源等, 可以说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葛德石“对中国的真诚的友谊”令我们这些曾经踏入地理学阵地的人敬仰。将罕为人知的葛氏中国档案公布于世, 可以说是我们对葛德石的回报, 这将是认识葛德石与中国地理学关系的基础文本, 大而言之, 这也是解读近代地理学史以及中美关系史的重要文献, 其意义不言而喻。

注释

11 唐晓峰:“我最爱的是中国” (总序) , 《葛德石近代中国考察档案文献汇编1》, 学苑出版社, 2014年。

篇4:论近代报刊的整理与出版

[关键词]近代报刊 整理 出版

一、近代报刊简况

清末,随着西方印刷技术和传播思想的传入,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报刊开始蓬勃发展起来。1822年9月,由葡萄牙人主办的葡文报纸《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a)在澳门创刊,“该报以鼓吹立宪派的主张为宗旨……是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的近代化报纸” [1]。在当时的办报群体中,外国来华传教士是主流。这些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不仅对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而且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极具意义” [2]。方汉奇先生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说:“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80%以上。”[3]如果方先生的这个统计数字无误的话,那么,到19世纪末我国境内出版的近代报刊总数当在250种左右。这些报刊中有许多是开报刊业之先河的,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广州纪录报》(The Canton Register,英文报)、《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英文报)、《万国公报》(1868,初名《中国教会新报》,后为扩大销量更名《万国公报》,后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纸也袭用其名)等。自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开始,维新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办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报刊。

20世纪初的十几年,我国出版的报刊量激增。《中国近代报刊名录》(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收录了1815年至1911年间出版的中文报刊1753种、外文报刊136种,当然这中间包括了一些境外出版的报刊。由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重量级出版社加入了期刊编辑和发行的队伍,使得报刊文化更具特色。“近代中国出版文化的特色之一,是‘书店期刊’的盛行。具体地说,就是书店于出版图书之外,还定期印杂志。”[4]

到了20世纪20年代,报刊又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增长。据平保兴先生的统计,仅“1921—1922年间,我国出版了780种报刊” [5],这是指当年还在运作发行的报刊。这一时期的报刊出版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共产主义理论和革命元素大量涌现,二是女性期刊的大量出现。

20世纪30年代,报刊出版整体质量和数量依旧比较高,仅1935—1936年间全国报刊总数就达1458种[6]。但受战争和物价因数的影响,许多期刊旋起旋灭,存续时间相当短暂,这是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40年代的报刊总体的量呈下降趋势,1944—1945年间出版报刊数量为1028种(未包括解放区的报刊)[7],这恐怕依然是因为战争因素在起作用。

在1981年出版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中,收录了全国50家图书馆1957年以前所藏的中文期刊近两万种,如果加上失收部分和外文部分,光是近代期刊的种类就超过了两万种,对学界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近代报刊的整理与出版

从解放到现在,全国许多出版单位都对近代报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非常重视,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总的来说,这一方面的工作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49—1966)

其实,这一阶段的前5年,出版业和全国其他的各行各业一样,百废待兴,因此,尚未关注近代期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人民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单位整理、影印了一批民国时期的报刊。比如,人民出版社在1954年到1956年间影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政治周报》《解放日报(延安)》《中国工人》等刊物。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了一批文艺类的民国刊物,如《巴尔底山》《正路》《萌芽月刊》《文学新地》《文化月报》《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新兴文化》等。

此时,几份重要的报纸也被整理、出版了,如北京图书馆影印了《人民日报》(中共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1946年创刊,1948年停刊)、《东北日报》《新华日报》(1938—1947),中华书局在1965年影印了《湘报》。

196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解放》《共产党》《共产党人》《中国农民》《中国青年》《中国文化》等。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出版单位关注的目标主要是共产党以及左联、创造社、太阳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的一些重要报刊。

2.停顿阶段(1967—1979)

受“文革”这一大环境的影响,这一阶段对近代报刊的整理、出版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未出版任何此类刊物。

3.复兴阶段(1980—2000)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出版社又重新启动了“文革”前的对民国报刊的影印整理活动。其时,该社又影印了《北京大学日刊》《晨报副镌》《晨钟》《大公报》《建设》《救国时报》《热血日报》《汉口民国日报》《少年中国》等刊物。

这个时候,上海书店(原上海古旧书店)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在民国报刊整理、出版领域异军突起,也出版了一大批此类报刊。比如,《申报自由谈》《生活教育》《生活日报》《月月小说》《新小说》《绣像小说》《新新小说》《小说林》《笔谈》《太白》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广东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加入,一批规模较大的报纸如《华商报》《盛京时报》《申报》《晋察冀日报》等先后被影印出版。

到了90年代,中华书局陆续推出了《中国近代期刊汇刊》系列图书。这套书收录了《清议报》《强学报》《时务报》《昌言报》等19世纪末有着较大影响的由维新派等创办的近代报刊。进入21世纪后,中华书局又陆续推出了该套丛书的第二辑,收录了《国风报》《民报》《湘报》《译书公会报》等近代报刊。90年代中期,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出版社联手出版了大型报刊《中央日报》。

4.鼎盛阶段(2001—)

进入新世纪以后,近代报刊的整理工作进入鼎盛阶段,这具体表现为参加单位的数量进一步加大,图书的选题也更加系统和深入。20世纪的整理工作以期刊的单品种影印为主,而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许多以题材为单位的汇集多种期刊的大型丛书,如《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伪满洲国期刊汇编》《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晚清珍稀期刊汇编》《民国时期集邮期刊汇粹》《民国新闻期刊汇编》《民国画报汇编》《胡风主编期刊汇辑》《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等。一般来说,这些丛书的规模较大、内容系统而全面,虽然它们中有的读者面较窄,但对使用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三、对近代报刊整理、出版现状之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界通过这些努力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推动了学术的发展。综观近代报刊的出版现状,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出版界、图书馆界和学界进一步关注:

1.出版力量不均衡。有的品种反复出版,如《海潮音》有多家出版单位进行了影印,这固然是因为它比较重要,但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有一些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外文期刊却少人关注。

2.人名、篇名索引等配套工具的编制比较滞后。在文献的量非常庞大时候,这无疑影响了已出版图书的利用。

3.由于有些报刊的总量非常大,因此造成了出版物定价高昂,影响了出版物的销售和推广。有些报刊是综合类的,某些特定科研单位也许只对其中部分文章感兴趣,如果其所占比例过小,使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也会影响销售。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是将同一期刊或不同期刊的同类内容辑出,单独出版。这样做既可以降低成本与定价,又细分了市场,扩大了销售面。比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系列,该系列包括《东方杂志学术类编》《经史关系》《敦煌学研究》《春秋学研究》《三礼研究》等。

4.相关数据库的建设。目前,与近代报刊相关的且较有影响的数据库有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文献专题资源库》(读者可以通過该资源库查阅民国期刊4350余种)、上海图书馆的《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重庆图书馆的《清末民初报刊篇名索引》等。这些数据库容量都比较大,但是可以根据现在陆续出版的近代报刊对之进行完善。

篇5:中国近代史整理笔记

遵义会议:1935年1月 遵义 内容:左倾思想严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情况下召开,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投降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25日 瓦窑堡内容: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线战 意义: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线战的建立

落川会议:1937年秋 陕北 内容: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意义:建立了抗日敌后根据地

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 内容: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大纲>> 意义: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护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持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1950年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6年毛泽东提出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42年延安整风——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的党纲主要内容有: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历史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党的“二大”这样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共七大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西柏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13日)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中心.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戒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中共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九大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核心,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 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6个部分: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报告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和新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

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中国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经济建设三步走)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如下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并且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根据这个理论,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的理论阐释。据此,报告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诸方面的基本方针。

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行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中共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的调整: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中央领导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

国民党的: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民党的前身“兴中会”。

篇6:【整理】近代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4)革命阶段: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思想上: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4.对外关系: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被迫开放。

5.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对中国:①政治: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爱国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②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

③思想:民族危机加深,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维新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蓬勃发展。◆对日本: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

◆对远东: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争夺为主。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爱国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对帝侵华的影响: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制华”政策。(直接割地-政治瓜分-以华治华)全面认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1)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间的相互关系,各国为了自身利益在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相互争夺。(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

①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a、剥夺了中国无数人的基本生存权,疯狂地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b、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使得其侵略“合法化”,中国领土、司法、海关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上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丧失了独立地位,造成中国近代贫困和落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a、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不断冲击,最终君主专制制度瓦解。b、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发展。

c、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渐入人心,儒家思想传统受到强力冲击。d、社会生活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与国际接轨。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1)从革命史 范式角度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从现代史 范式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从整体史 范式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文明史 范式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上一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下一篇:“我的一本课外书”读书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