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

2024-05-04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通用6篇)

篇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非单纯的融资困难,既是其经营出现困难导致资金紧张等现状的反映,也是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经济调整中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

1、受制于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金融机构体系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长期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缺乏直接融资手段。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2、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有关。此外,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等传统制造业,且很多为高耗能或高污染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也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3、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中小企业经营及融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外部市场萎缩,出口销售放缓,这对江浙粤等出口依存度高、中小企业较多的沿海地区影响相对突出。企业盈利下滑,一方面自身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制约其通过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

第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1、商业银行要通过市场化机制做到扶优限劣、有保有压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积极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一是保持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二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发专门化的金融服务,根据中小企业贷款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等特点,主动建立起有别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管理制度。

2、银行监管部门应适时适当地提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鼓励银行建立健康而前瞻的风险文化。

3、从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其自身需要加快转变粗放发展模式,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多因素影响下,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更多集中到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中小企业。这些问题单靠增加贷款不能完全解决,还需要其他支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政策配合。

4、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金融体系。一是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步伐,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并创新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手段和信贷产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三是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四是加快推进担保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担保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地方担保体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五是加大对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也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观念,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

篇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

在国外严重的金融危机与国内从紧的金融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得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中小企业日子变得越来越不好过了.自从开始以来,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等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先后出现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倒闭或濒临财务危机.

作 者:张铁军 杨宏伟 刘捍中 作者单位:张铁军,刘捍中(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开发区支行)

杨宏伟(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黑龙江分行)

篇3: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缺陷, 实力参差不齐

1. 家族式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小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 收支控制相对松懈, 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难以区分, 经营机制相对灵活但欠缺规范性, 决策集中但欠缺科学性, 为了企业扩张或市场竞争的需要, 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较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但碍于本身资本不足甚至高负债的情况, 企业往往采取多家银行开户、多家银行融资的手段, 带来的直接问题是信贷监管的困难。

由于其产生和发展中的诸多原因, 小企业会计流程简单, 岗位设置不能满足会计制度的要求, 账表不规范, 账目数字不实的情况较为普遍, 甚至相当严重。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会计核算, 导致财务信息失去科学的依据, 其财务报表失真不仅因为小企业普遍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或专职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专业技能, 还因为小企业缺乏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 很多小企业不愿意对外公开自身真实的财务状况。甚至一些素质不高的企业经营者, 往往通过粉饰、伪造报表骗取信任以获得融资或其他利益。这类现象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贷前决策和贷后监管效果。

2. 中小企业受宏观经营政策环境影响较大, 生命周期较短

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偏小, 其所进入行业的门槛较低, 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也多处在产业链的中下端, 竞争环境激烈, 因而造成其供销环节的谈判议价能力较差, 资本积累能力较弱, 所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不可预见性较大, 其抵御风险的承受能力也较弱, 淘汰率较高。

3. 自身实力薄弱, 难以满足担保条件

从目前各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现状看, 具体操作中, 均无信用贷款, 一般采用抵押和保证两种担保方式。但根据小企业实际, 这种担保方式的执行难度和潜在风险仍旧很大。具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 往往正处于起步时期, 或发展初期, 本身所持有的可变现资产有限, 固定资产较少, 缺乏足额足质的抵押物, 当遇到抵押物产变现要求时, 拍卖价值偏低, 且变现困难重重, 第二还款来源不能顺利实现, 进一步增加了银行所承受的风险。

4. 存在不可忽视的道德风险

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上的缺陷致使其短期经营行为相对较重, 加上大多数企业法人代表的个人素质及文化水平不高, 企业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转移资产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获取不合理的转移利益而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给银行带来极坏印象。

二、商业银行贷款机制不匹配

1. 信贷管理权限过度向上集中

一些银行信贷准入条件过于严格, 使相当多的优质小企业贷款需求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基层行认为风险不大或风险可控的贷款项目, 因不能通过上级行的审核或必须遵守相关信贷政策而无法获得准入。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营效益与集约化水平, 普遍推行了授权授信和客户经理制度, 强化了总行一级法人的地位, 非常慎重地对待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甚至忽略了健康成长的小企业的融资合理要求, 产生“惜贷”、“惧贷”等诸多现象, 从而形成了制度与现实的脱节, 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小企业的贷款需求。目前虽然对小企业贷款数额逐年上升, 但与迅速崛起的小企业资金需求相差甚远。对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必须依靠基层行, 但按照银行现行的信贷管理规定, 基层行基本无法获得贷款的完整审批权, 向上级行报批的程序和手续又比较繁琐,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行对小企业的信贷市场开拓。

2. 信贷审批手续繁琐

小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有需求少、要求急、周转快、次数多的特点, 而目前多数大型国有银行均将企业的额度授信及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行, 即使在审批权限下放的政策之下, 基层行依旧难以拥有对小企业贷款完整的审批权, 一笔贷款从申请到最后批复的过程往往需要雷同资料在多个部门和层级之间流转, 手续繁琐, 所需时间过长, 难以及时满足小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容易贻误企业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

3. 评级系统存在缺陷

现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作为贷款准入的重要标准, 不利于银行对一些小企业的支持及投向管理。在各家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评级标准中, 真实的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是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 而多数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 存在财务报表不完整或不真实的现象, 甚至经过审计的报表也不能保证其真实性, 造成了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基于这样的不对称性, 平级办法评出的企业信用等级不能体现企业真实的资信。而又是由于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不准, 使得一些本应获得准入的企业不能及时准入, 而不该准入的企业反而可以得到贷款, 最终大大增加了信贷资产的风险。为规避这类风险, 很多银行只得采取紧缩指标的策略导致丢失了一些优质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另一方面, 对于新成立的小企业, 由于企业缺少必要的财务数据或效益尚未体现, 对这部分企业的等级评定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 也就导致评级结果往往较低而使其被银行拒之门外。另外, 根据一些银行的小企业贷款流程, 新建一户小企业从建立信贷关系到评级、授信直至发放贷款需上报多套类同的资料, 确实影响了贷款发放的效率。

4. 针对小企业的金融产品短缺

长期以来,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理念都是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为主, 在制定金融产品时多以这些企业的基础条件为先导, 因而, 对小企业有很多的不适应性, 束缚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当前大多数银行对小企业的服务都以贷款为主, 难以满足小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例如开立保函、签发银票、国际贸易开立信用证等业务均需存入100%保证金, 根据目前小企业的现状, 要达到这个标准存在很大的难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堵死了小企业开展其他融资的渠道。如能推出类似公司客户的抵质押担保项下的中间业务操作办法, 就能增强银行对小企业服务品种的活力。因此, 在一定意义说, 增加金融品种, 开拓服务创新已成为商业银行拓展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当务之急。

三、担保制度欠完善

商业银行由于其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资产效益等多方面的需要, 对贷款风险普遍加强了防范和控制。为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 商业银行多采取抵押和保证的贷款担保的方式。从抵押贷款看, 该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贷资产的安全性, 却由于众多小企业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技术欠发达或者专用性强等原因很难顺利执行, 加之现行抵押手续繁琐、费用高、时间长, 提高了贷款成本, 增加了贷款实现的难度。从保证贷款看, 虽然一些地区成立了小企业担保中心, 但注册资金及资产规模较小, 担保能力不够强, 后续资金和风险补偿资金的投入机制仍不够建全, 以其代偿能力无法成为有力的第二还款来源, 不能覆盖银行所承受的风险, 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尝试建立的小企业担保基金, 也由于法律基础薄弱, 相关机制不健全, 资信评估滞后等原因, 执行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在目前仍未有行之有效的担保办法和担保体制能够成为小企业贷款的有力后盾, 银行风险不能有效化解。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商业银行的机制要转变;二是政府管理部门、银行、企业、担保机构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1. 商业银行的机制转变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制定小企业客户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

构建适应小企业信贷市场特点的组织机构。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特点, 设立专门的小企业信贷部门, 或者专门的小组, 配备专门的人员, 完善组织机构, 提高小企业贷款的专业化水平。简化小企业信贷审批管理的程序。银行应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合理下放对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权限, 并实现贷款产品和运作流程的标准化, 简化贷款手续, 减少审批环节, 缩短审批时间, 以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改善服务。

①成立负责小企业贷款工作的专门部门, 对小企业贷款业务进行专项指导和分账考核, 根据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 建立符合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等各项制度并予以实施。

②根据经济发展地区差异, 下放贷款授权授信及审批权, 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及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扩大对市县小企业信贷投入。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信贷额度内自主审批贷款, 并对信誉好、市场前景优的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 扩大授信额度。

③建立小企业客户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鉴于小企业稳定性较差, 生命周期较短, 银行应当对小企业贷款客户实施动态准入和退出。要按季按年在潜在的小企业客户群中筛选优质小企业作为银行营销对象, 不断充实银行现有的小企业客户群, 同时要定期对银行现有小企业客户进行分析鉴别, 对违约可能性增加的小企业贷款客户要及时退出。小企业贷款客户的退出应建立强制性制度和实施比例管理, 以保证银行小企业贷款客户群的质量。

(2) 建立对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激励约束应坚持考核约束在前激励在后的原则。重点考核效益而不是贷款量, 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 做到责权分明、有奖有惩。

(3)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客户评价制度

根据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来评价其资信和偿债能力不能完全反映其未来的成长性, 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际控制人, 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其他非定量性因素, 因此, 银行要根据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不单纯依赖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 而是注重现场调查, 注意收集各方面信息, 如纳税记录、报关信息、电费缴纳、职工工资发放是否及时、归行现金流量等非财务信息, 以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应注意开发适合我国银行适用的小企业风险评级模型与贷款定价模型。通过建立适合我国小企业特征的风险评级模型, 实现对银行的风险的量化, 从而可以对小企业贷款进行精确定价。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 又必须结合本国实际, 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量不足、数据质量不高、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道德风险偏高、区域风险差异显著等国内特有的现象, 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体系。

(4) 加强信贷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信贷产品创新是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 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必然选择, 中小企业信贷产品既要考虑到市场需求、效率又要考虑到风险可控情况下的合理收益。从目前整体的信用环境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来看, 应积极研究和推广供应链融资服务, 利用大中型优质客户的资信度, 为其所在供应链环节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信用评估环节, 银行要从专注于中小企业的个体经营的掌控转到对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管理, 即将关注点由企业评估向单比业务评估转变, 利用大中型优质客户的资信度来解决其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风险控制环节, 借助大中型优质客户的信用, 以大中型优质客户的支付能力为依托, 将控制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第一还款来源作为产品创新的突破点, 以业务自偿性产生的现金流为保障, 从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为缺乏抵、质押品导致的融资问题。如:对上游中小企业开办的国内保理业务、国内信用证业务、贴现、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等, 对下游中小企业开办的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业务等。通过供应链融资服务既有利于巩固和挖掘大中型优质客户, 又有利于拓展和培养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 为银行带来更大的市场回报。

2. 要根本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不仅需要商业银行的机制改革, 更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共同合作。

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小企业, 在当前经济主体中处于弱势地位,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植面临较大的风险, 如要银行一方承担其中风险, 难以推动小企业的贷款发放工作, 因此, 我们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的办法, 从由财政出资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和贴息;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机制, 提高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范能力和信用等级, 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在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银、保、企”三方良性互动机制, 推动和实现“银、保、企”等多方共赢。

(1) 政府切实制定落实各种资助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政府要逐步系统制定帮助扶持小企业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如财税援助计划、财政贴息补助、科技扶持计划等;同时要促进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企业的创建、发展、合作、人员培训、研究开发等企业行为的各个环节, 提供有效协助和支持;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研究完善有关财政税收扶持政策。

(2) 推广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

①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效服务, 建议在较大的县区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或担保机构分部, 扩大信用担保覆盖面。

②充实注册资金, 扩大担保实力。一方面, 考虑到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困难, 可以尝试实施会员制或实行入股等办法鼓励吸收社会资本, 包括大企业、大公司等参股担保机构, 提高担保公司支持小企业的能力, 充分发挥其担保融资作用;另一方面, 建议将科技三项费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扭亏增盈基金等列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改变投入企业模式, 有效发挥体制优势, 扩大担保实力, 充分发挥资金效用。

篇4: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对策分析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无论是国外是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解决城镇就业、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创新方面偶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非常重要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借贷难,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也存在其他方式比如融资租赁和票据贴现等方式,但因为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市场发展的滞后以及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观念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手续简单的银行借贷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然而因为中小企业借贷业务收益较低并且风险较高,银行在选择放贷对象往往选择收益好的中小企业,因此很多中小企業在特别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从银行借贷非常困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成本非常高,同时也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帮助,这也就导致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的权益性资本。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相较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更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顺利的融资借贷。我国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信用程度比较低,在接待融资过程中,很难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抵押物。同时也因为企业规模比较小,因此企业很少建立制度性的管理体制,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往往没有合理的规划,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增大,发展前景并不明确,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银行对其的借贷风险高收益低,这是其在放贷中,更加慎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相较大中型企业,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财务透明度较低。同时为了成功借贷和融资,中小企业往往会提供虚假信息,存在欺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程度,使得以后其他中小企业的借贷更加困难。

2、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时成本巨大、借贷难。由于我国银行借贷体系是建立在主要针对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因此其各类制度设立都是以此作为考量因素,而并未考虑中小型企业。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信贷体系。在并且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借贷过程中,不能提供相应的担保或抵押,这使得银行借贷时存在较大风险。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信用度较低,发展前景不明确,倒闭可能性比较大,使得银行的借贷成为“死账”的可能性非常高。这也更加剧了中小企业在借贷过程中的难度,银行在向其借贷过程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其实,会对其设定更多的限制因素,并且借贷的规模非常小,并且设定较高的费用。

3、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缺乏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中小企业的设立、管理等缺乏法律的规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规定更是立法的空白,这也导致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同时由于缺乏法律的规定,银行机构在与中小企业的接待中,就存在更大的风险,使得银行更加不乐意向中小企业伸出橄榄枝。法律在中小企业的规定存在空白,这也使尽管很多地方尽管出台了《有关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试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资金,因为其他方面立法的空白而很难真正得到实践,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相应的优惠政策。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分析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其融资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增加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潜力,加强自身建设,非常重要。中小企业尽管和大型企业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其优势,完善自身的发展。相较以前混乱的管理,中小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增加企业财务的透明程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另一个自身制约的重要因素是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因此中小企业应注重加强自身信用度的建设,信用程度高的中小企业在银行借贷中,是比较容易的,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等级建设,树立信用意识,良好的信用,必将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有益。

2、加强政策上的扶持

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应加强重视其作用,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国家可以给予相应税收上的优惠,可以减免中小企业的赋税负担,减低税收标准,或者是对税收予以减免,进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鼓励的行业如高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行业免除税收,不仅可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国家该行业的繁荣发展。国家可以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或者个人的创业,给予相应的补贴,作为其创业资金,或者由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利息较低的贷款,这对于最初创业者特别是大学生创业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行业发展的结构模式,政府可以对我国行业发展的薄弱行业如研发创新类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推动其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更加有利于我国市场健康的发展。

3、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金融体系的信贷融资体系。我国金融信贷体系特别是银行的借贷体系是建立在方便大型企业的基础上,而较少考虑中小企业,因此应在结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方式,确立合理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考量,建立信用体系,使借贷额度与信用程度关联起来。

四、结语

篇5: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现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因素,例如企业资产规模问题,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有些还存在信誉缺失等问题,难以控制信贷风险。由于外部因素,例如现行金融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过高,不利于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方式,渠道狭窄,政策供应不足等,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大问题了,我们需要解决。

首先,第一基本点,中小企业要自我提高。(1)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信誉。提高自觉还贷意识,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是融资成功的重要角色,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3)建立监督机制。不仅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的机制是监督机制,企业外部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通来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3)由政府发起,同担保机构、银行、企业、四方共同组建贷款融资平台,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政府主导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出面组建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小企业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手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功能,培育、引导规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由政府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都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完善。(1)完善中国的银行体系,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在金融机构上有所创新,例如建立民营银行,这样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打破现有的银行垄断,实现金融的多元化,更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同时,还要加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等(3)利率和银行收费市场化。应该进一步使利率市场化,发挥市场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第四,建立与完善信用担保制度(1)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利用企业信用记录,对企业的综合信用度评出若干不同等级,为政府部门监督、银行放贷、社会中介担保组织和投资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2)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信用等级评估,将各个中小企业按照信用等四类: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然后设立黑名单制度,将不守信用企业在各类媒介中曝光,加强新闻媒体监督,使企业不敢失信。(3)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中小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这是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最有效方式。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篇6: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说的,经营规模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也处于飞速发展期,期间,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扩张期、成熟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资金的要求也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中小企业处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夹缝中,受到金融体制、机制、政策、社会信用体系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融资难可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融资难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就需要认识并认可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帮助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近年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甚至威胁到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心爱哦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寻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延伸出当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原因。并进一步的探究除了相关的对策与途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一部分可行性的建议,并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探寻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延伸出当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现状、问题和对应的原因。并进一步的探究除了相关的对策与途径。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一部分可行性的建议,并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在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创新之处在于针对当下的社会环境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特有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与模式,对问题的探究在注重了企业融资多元化的基调上更强调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剖析与解决。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制下,中小企业能够真正参与到其中来,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向,展示出中小企业先进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向较为专业,能够为大企业提供专业的协作一体化服务,此外,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较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从而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盈利。在建国以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担负着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覆盖面非常广,能够有效辅助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我国,食品、造纸、印刷、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木材、家具等行业多为中小企业,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创造与贡献。诚如经济学家吴敬链所说的那样: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中小企业是稳定财政收支的基础 中小企业能够有力支撑财政收入,特别是对于地方而言,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虽然中小企业的资金量比较少,但是其数量多、资金流动快、经营方式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利润,这就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中小企业能够为财政提供稳定可靠的税收来源,从而保持稳定的财政收支。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猛,企业经济效益好,地方财政收入较为宽松,社会也就相对稳定。

(三)中小企业是鼓励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资金大大增加,但是受到经济体制和准入门槛的限制,资金很难流向大型垄断企业,使得民间资金很难参与到国民经济的投资建设当中去。民间资金除了投资到金融领域之外,只能找寻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投资手段。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属于私营企业,行业门槛低,投资小,能够为民间资金的投入创造条件,可以说,中小企业是是我国民间投资的重要载体。

(四)中小企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当前,就业率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小企业面广量大、开业快、投资少、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低,并且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使得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增加,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我国,即使在缺乏政府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大量中小企业自身也早已实现了自我雇佣,这就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政府安置就业的压力。中小企业稳定发展,能够吸纳就业,这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等起到很好的影响和作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对缓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与筹资方式有限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成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借贷、上市融资、债券这三种,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三种方式进入到高门槛、高成本的融资市场。金融机构主营业务客户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不愿意受理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加上受到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影响,使得许多国有金融机构不愿意和中小企业开展业务。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需要的资金就会变大,但是本身又缺乏筹措资金的渠道,致使很多中小企业昙花一现,很快走完生命周期。即使能够取得银行贷款,但是这些贷款数额小、年限短、成本高、审批时间长,很难满足中小企业数量少、时间紧、频率高的融资特点。

(二)许多企业无法取得金融机构信任

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缺乏信用观念,不能将经营信息、财务信息透明的呈现出来,企业在融资时无法提供足够的固定资产抵押,金融机构很难通过对企业经营状况、盈利状况的审查,这种局面下金融机构很难建立对企业的信任,造成融资难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缺乏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自身原始资金积累,依靠内源融资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在企业发展初期,较小的资金量能够满足较低的准入门槛,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但是对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自有的原始资金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现状。市场瞬息万变,给予企业的喘息时间非常短,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很难再继续发展下去。

(四)中小企业信贷“两极分化”明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也处于不断深化中,金融机构比较青睐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一旦项目得到认可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获得融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顺畅。而一些产品竞争力低、资金少、信誉度低的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途径就没有那么顺畅。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的经济效益差别造成了信贷融资方面的不同待遇,但企业的产品和项目都不被业内市场看好时,获得贷款的机会就变得非常低。

(五)企业间互相担保问题较多 随着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利益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企业间相互担保取得银行贷款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运作风险,因为存在担保关系的企业不止一家,涉及的企业往往在三家及以上,一旦其中有一家出现资金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个担保链条中的其他企业,造成整体的破坏性。

(六)国有中小企业和私营中小企业融资待遇差别巨大

国家提出“抓大放小”的口号,这一宏观政策造成了企业间信贷的不公平现象,金融机构偏爱大型国有企业和上市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诉求置之不理。金融机构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国家政策的本意在于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国有企业,放弃那些产能低、高污染、高消耗、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而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片面的执行这一政策,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七)自然人贷款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方式

当今机制下,银行一方面很难对中小企业的法人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需拓展信贷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会寻求一条满足双方面要求的途径,即向企业股东房贷。企业股东作为自然人,资产抵押银行后就无法进行转移,这就保障了银行的利益,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同时满足了借贷双方的市场需求。

四、中小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一)内部原因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在不断成长当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企业可支配的财力逐渐增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利润分配倾向,这种短期化的操作手段暴露了中小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眼光的长期经营思想的短处。在这种经营意识的影响下,使得企业自身缺乏积累意识,造成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不足,难以从企业发展角度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之不足。

二是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内部制度。企业的发展阶段分为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扩张期、成熟期。而在前三个阶段,中小企业的生存境地非常艰难,企业缺乏管理经验,没有健全的内部制度来支撑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来规范资金使用情况。中小企业建立前期,对外也不容易产生影响力,这就制约了获取资金的渠道。但企业没有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那么企业的融资规划也是不健全的,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项目产生兴趣,但企业不能就产品、市场、未来计划做出真实、客观的描述,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三是中小企业缺乏资金信用度。中小企业在创立初期,缺乏资金支持,固定资产比较少,流动资产变化比较快,很难对无形资产进行量化,受限于经营规模,企业很难形成稳定的大额的现金流量。企业缺乏流动资金时,需要融资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考虑到企业的偿还能力,银行很难放贷。

(二)外部原因

一是受到金融体系的限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银行内部也在进行着改革,这就使得银行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受到限制,审判权掌握到分行手中。此外,许多商业银行方面有着“谁贷款,谁负责”的规定,即谁贷的款由谁负责催收,不能清收的由信贷员负责,使得信贷员的压力增大,主观上不愿意去开拓信贷市场。受到审批权和信贷员业务范围的双重限制,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的难度就变得非常大。二是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虽然中小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层面还未真正重视起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依旧实行“抓大放小”、商业银行实行“双优”、“双大”信贷战略,即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质客户和大企业、大项目。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这部行业法规也只是停留在框架层面,并未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相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享受挂账停息、呆账准备等优惠政策,中小企业则无法享受到同样待遇。

三是受到市场信用担保体系的限制。中小企业在管理、资金量、战略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其自身风险系数相对比较高。在当前沿用的信用体系中,中小企业属于贷款风险较大的对象,而它要求的资金数额不大、笔数较多,银行很难满足其要求,很难设计出符合中小企业资金要求特点的贷款。在我国,信用担保的市场化运作还没有完全成熟,缺少为中小企业的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无法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专门化的信用保证,使得市场信用担保体系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快国有银行体制改革

政府要着手进行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让银行摆正对待中小企业的态度,从“歧视”的态度中抽离出来,公平的对待中小企业。作为银行,一定要客观的看待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对待中小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充分拓展中小企业的放贷业务,将中小企业的放贷业务发展为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新的增长点。要有针对性的设立贷款方案,扩大银行的服务内容,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针对审批手续繁琐的现状,还应科学设置审批手续,从程序、时间上进行简化,及时快捷的将资金输送到企业市场竞争的第一线。中小企业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时期,银行要根据企业发展特点来提供富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项目,以满足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此外,银行还应建立持续相关联的风险分析体系,除了同中小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外,还要给予这些企业政策咨询、风险分析、市场判断等方面的帮助,对企业灌输融资知识,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信誉评估体系,联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后台数据库,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各个企业的经营情况、还款能力做出科学评判。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展的空间既包括外部环境又包括自身建设,其中企业自身建设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认准形式,以高度的敏感来察觉市场环境的变化,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来适应市场发展规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正在努力为中小企业打造生存发展的环境,各中小企业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眼光来看待问题,重视人才和科技水平,坚持诚信为本,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认识到自身融资知识的欠缺,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融资知识的学习,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树立品牌意识观,利用品牌商标、专有技术、专利技术、专营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来培育企业的无形资产,努力提高企业的信用度。此外,中小企业还要建立科学的理财观念,充实企业的自留资金,增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应在多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扶持,加大扶持的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标准,让中小企业沿着法律的引导健康的发展下去。加大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力度,切切实实将中小企业纳入到信贷体系中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以强有力的支持来支援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将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入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行列当中来。用发展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这个问题当做一项长期工作来抓,一方面积极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另一方面从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信用资质、融资能力入手,双管齐下,共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增长。建立健全金融担保体系,切实突破中小企业才的发展瓶颈,给金融机构吃下“定心丸”,以健全的担保体系为依托,既能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又能规范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引导产业升级,让重污染、高能耗、低科技水平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大力引导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培养低能耗、零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市场发展的眼光来引导产业的走向。

(四)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在我国现行的信贷体系当中,企业的信用体系被当做一项必要的条件来对待,但是受到企业规模、经营体制的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能客观科学的得到评价,这就需要借助信誉担保来辅助融资工作的完成。既让银行放心,又能让中小企业如愿得到贷款,其中需要大力扶持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并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信用担保市场,使其能够成长为一个科学完善的体系。

(五)鼓励中小企业大力引进外资,加强与外商合作 当今已进入了经济一体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已经进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当中。外商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密集的地区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用于招商引资,为外商提供优良的投资环境。同时,借助外商的资金,协助中小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六)完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一方面民间资金数额大、投资意向强烈,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需要资金支持,二者存在供需关系,在供与需之间需要政府规范引导民间资金的投资使用。政府应设立专业组织,用于研究、引导、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中小企业合理合法使用民间资金。银行也应合理调整利率政策,针对企业性质的不同,予以政策倾斜,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建立新型的民间担保模式,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体系,鼓励保险公司、信托机构、城市合作金融机构加入到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中来,政府积极发挥作用,给予担保、政策和财政方面的倾斜。

六、结论

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安置就业、活跃市场、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便如此,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的情况的限制,始终不能突破融资这个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业界各个层面都在加速调节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但困难依然还在。要想从根本上取得突破,就需要中小企业直面自身问题,从自身寻找突破口。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融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从根本上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困境,除了中小企业自身,需要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 关勇 山东扶持高技术中小企业 中华工商时报 2007/12/04

[2] 赵迪琼.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08):

[3] 东山 山东将建风险补偿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国改革报 2007/07/02 [4] 邵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其解决思路浅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08)

[5] 卢青 赵惠 山东中小企业上市困局 联合日报 2007/10/10 [6]杨育谋.动产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新路径[J].国际融资

2005(01)

[7]谢启标.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的对策探讨[J].金融论坛 2005(09)

[8]唐皓.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上一篇:也谈赏识教育中的表扬与批评艺术下一篇:内蒙古新媒体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