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泽心田润物无声

2024-04-08

德泽心田润物无声(共6篇)

篇1:德泽心田润物无声

德泽心田润物无声

——美德少年刘洪帆事迹材料

刘洪帆,男,1997年4月出生,金塔县第三中学八年级(21)班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团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

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在老师心目中,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次被表彰奖励。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课内课外谦虚好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个性鲜明的自我。不论是当课代表还是宿舍长他都尽职尽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他是同学公认的好伙伴

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与同学相处中,他待人随和,乐于关心帮助他人,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和同学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承担。他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参加了音乐、绘画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全校器乐大赛中为班级争光。

他是班级事务的热心人

教室的笤帚坏了,他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新的给大家使用。同学们钢笔没水了,他会买几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陈旧了,他会主动将自己的图书悄悄拿来供同学阅读。班内的娱乐器材缺乏,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心爱的跳棋捐献给大家。平时值日他总是抢着干,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离开。他拾金不昧,受到同学们的表扬。有时,住宿同学缺少回家的路费,他会主动将自己的零花钱借给同学。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刘洪帆的爸爸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妈妈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朴素而且节俭。自小就懂事的他每日目睹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他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样样在行。他从不乱花钱,生活很节俭,但帮助别人时他又会很大方,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夸奖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他是热心公益的好少年

每逢节假日,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经常能看到他捡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门前,擦窗扫地更是习以为常。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妇孺,他总是争先让座。遇到家境贫困的弟弟妹妹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着父母的衣角哭泣时,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仅有的玩具送给他们。汶川、玉树地震,他无私奉献爱心,先后捐出自己积攒下的零花钱一百多元。

刘洪帆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至真至善的思想态度,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养。在学生心目中,他无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一名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

篇2:德泽心田润物无声

——土建学院蔡明兮老师申报教学奉献奖先进事迹材料

蔡明兮(1957—)男,副教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近28年,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用知识播种,用汗水浇灌,用爱心滋润。他先后为本科生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分析力学》、《工程力学》、《矢量与笛卡儿张量》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泛函分析及变分法》,为博士研究生讲授《广义变分原理》;指导本科学生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指导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长期担任“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指导教师,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近10年来,为让年轻教师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学历,增强科研能力,他主动承担超额的教学任务,每学期都要开设四至五门课程,年均工作量超过800标准课时,超出普通教师一倍多。

他所承担的课程多次被评为学校教学质量优秀课程,参加省级教研教改计划项目一项,主持或参加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多项;主编《材料力学》教材一部;1999年获华中电力开发奖教基金三等奖;1999年被聘为原电力学院第二届教学质量督导专家。2010年被聘为土建学院兼职辅导员;2011年被聘为长沙理工大学力学协会指导教师。

“让力学变得易学些”

蔡明兮老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未名湖畔四年的求学生涯,在追求真理精神的熏陶下,他积累了扎实基本功,掌握了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力学课程是出了名的“难”,学生们都非常畏惧,对学好它们缺乏信心。在力学专业的教学中,蔡老师一人就承担了15.5个学分的课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他的第一堂课总是从生活开始,他会用力学的观点去解释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如用力学公式推算出足球运动员贝克汉姆为什么能踢出势大力沉,弧线精准“香蕉球”;迁徙的大雁为何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飞行(头雁形成的湍流区可以有效减 小飞行阻力);皮肤粗糙的鲨鱼为什么和表皮光滑的海豚都是大海中的游泳冠军(粗糙改变水流,减小形状助力形成摩擦阻力,提高行进速度)等。他会给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故事,让学生知晓钱院士就曾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回归祖国后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为新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些有趣的实例,激发了学生对力学的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了力学的价值。他常对学生说:“力学是基础学科,但你们要坚信力学能在工程实践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这些智慧金言让学生学会如何从零学起进而通往力学知识的宝库,也为专业的巨大价值感到骄傲与自豪。

正因为“难学”,所以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格外注重学生的力学思维和方法的建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将“难学”变得“易学”,帮助学生完成从应试到知识获取的能力转变。力学课程中公式非常多,而教材基本上是直接给出,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方法都是记公式、背公式,做题套公式,这样显然效果不会太好。因此,蔡老师就花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去推导和讲解该理论形成的历史、成立的条件、适用的范围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导致可能的错误,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其真正地理解并能在正确的条件下运用。云塘教学楼的黑板上就曾留下了他讲解《理论力学》所画的受力分析图和运动图;留下了《材料力学》中杆件的拉压、弯扭组合变形图;留下了悬臂梁转角和挠度的1、2,2、3,6、8的口诀;也留下了《流体力学》中关于纳维斯托克斯公式的详尽推导;再配上他那俏皮生动的话语,学生们享受着课堂教学的美妙。一位由他指导毕业论文的学生就曾这样总结蔡老师的教学:“他的指导最重要的是让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思考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考虑事情也更有条理性。”正是有了蔡老师的持续的鼓励和科学的教法,力学不再是横亘在学生面前那道难以跨越的坎,他指导过毕业论文的学生中就有五人先后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

“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大到宏观的天体和常规物体,小到微 观的分子、原子都是它的研究范围,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蔡老师一直致力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力学,享受力学给生活带来的意想不到的美好,他从2011年起就受聘担任长沙理工大学力学协会指导教师,义务为学生举办讲座,告诉他们力学是什么,它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工程中应用,用力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何学好力学。

始于2003年的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广受学生欢迎,至今已举办了六届,蔡老师一直负责组织或参与组织我校参赛学生的培训与指导工作。竞赛培训每期都长达两个多月,全是利用周末时间,一天讲理论,一天做习题。辅导课的时间与平时不同,一节课就要上90分钟,有时为了能让学生得到完整的解答,中间不休息也经常有的。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张亚同学清晰记得那次培训,天气格外炎热,和平时一样,蔡老师已经早早地在教室中等待大家,为了能让坐在后面的学生听清楚,他关掉了讲台上方的风扇;临近中午天气更热了,当时他正在给学生讲一道关于圆盘复杂滚动的问题,恰巧中间下课时有同学问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蔡老师随即把该题抄在黑板上,先让大家独立思考,然后学生提出自己的求解方法,最后他再帮大家理清求解此题的思路。为了让过程更加清晰明了,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进行了严密的推导、演算,可最后求解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有所出入,到底哪个是正确解呢?这让原本就十分严谨的蔡老师变得越发认真起来,他不厌其烦地从头到尾把题目再次讲解一遍,结果还是一样,并且过程有理有据的,不存在任何漏洞,最后他很肯定地说参考答案是有误的。这时,蔡老师已经是汗流浃背了,可他全然不在乎,大家也被他这样的执着精神所吸引,早已忘记过了下课事情,这也导致他错过了从云塘返回金盆岭的校车。学生们那天就看见蔡老师头顶炎炎烈日到南门搭了一班702公交车回家。后来学生们问起此事,他笑了笑说:“你们经常坐702,我可是第一次坐呢!”桥梁工程2008级的肖敏敏同学也曾有这样感动的经历,那天下午第八节课后他去找蔡老师问一个关于“理论力学的运动学”的问题,蔡老师用了很长时间详细地给他讲解了一遍,但他还是没懂,看着学生的尴尬样,蔡老师笑着说:“没关系,这是你运动学这块基础没打好,等我讲了完了你回去看看教材!”随后又讲解了一遍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可是时间都已经是晚上7:00多。

在蔡老师他们和参赛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的竞赛成绩稳步上升,2009年“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我校曾广忠同学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也是湖南省赛区的唯一一个二等奖;2010湖南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全省21个单项和综合一等奖中,我校获得了11个一等奖……

“亦师,亦友,亦是父!”

“亦师,亦友,亦是父!”这是已毕业学生送给蔡老师的评价。蔡老师在课堂上会营造活跃的氛围,学生们可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大家一起探讨,有时因为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一致而争辩,但思维碰撞的结果却是让学生对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课间经常与学生们谈文学、历史甚至人生、婚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在作业和考试的过程中,他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曾有一位同学,平常跟蔡老师非常熟悉,他感觉《理论力学》考得不好,一出考场就给蔡老师发邮件,希望放他一马,但邮件如泥牛入海,他只等到47分的结果,那一刻他有些怨恨这个顽固的老头。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他却收到了蔡老师发来的邮件,鼓励他要利用假期好好复习,知识点都重新学习,真正掌握,他照做了,顺利通过了开学的补考。

50多岁的他依旧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完全无障碍沟通。他通晓数学、力学、计算机和英语,他甚至还教过数学、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编程,能够翻译英文书籍;他和学生一样玩QQ,把空间弄得比学生的都漂亮,他还建立了一个QQ群,把学生们都加进去,方便与他们的交流,有时候,他还会通过空间去了解学生们在想什么。

他与2009级学生一起去农家乐游玩,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几道可口的饭菜。饭后,他便拿起麦克风唱起了淳朴的民歌,与学生们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周末时光。他还同系里老师一道带着2010级、2011级学生去植物园赏花,与学生们交流思想,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思想困惑。他还在毕业晚会上为即将离开母校的学子们倾情演唱,当他登上舞台的那一刻,台下的学生就情不自禁的站立起来,大声呼喊着:“蔡老师,我们爱您!”这也成为毕业晚会上令人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幕。

蔡老师最自豪的一句话是:“我教过的学生大部分能在毕业后十年、二十年还能记得我,此生足矣”。还记得2009年蔡老师带队去西安校参加全国周陪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决赛时,1993届的张建宏执意要携全家全程陪同以谢师恩。他爱 教师这个行业,他爱他的每一个学生,他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曾放弃;当然学生也爱他,爱他的亲切,爱他的幽默,爱他的敬业,不管天气多冷,他都会比学生先到教室;爱他的学识渊博,爱他的多才多艺,他声音洪亮,唱歌特别好听,还记得学生做桥梁结构模型时就一边听他唱歌一边做,做起来特别开心,特别有劲;爱他年轻的心态,在师评网上有学生这样评价说:“发现老师懂得好多啊,不但教我们知识,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我们。大学老师就应该这样,以自己的魅力来让学生信服……”;“是位很负责的老师,不拘泥于学校的教学形式,教给学生的是真才实学”;“我们老师真的是个人才,他从来不在乎名利,在他身上学到的绝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

篇3:德泽心田 润物无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语文教材;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包含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而中职生还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因此学习公民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它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着重要作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作为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切入点,而将“爱国,敬业,诚信,友爱”作为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材原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风细雨般沁入学生的心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在中职语文教材选材中的体现

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谓无所不在,以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在中职语文教材中的体现表格。(表格中将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简称为“上”,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简称为“下”,职业模块简称为“职业”,拓展模块简称为“扩展”)

根据以上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职语文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其爱国和敬业比重多于诚信和友善,因而教师应当在授课中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敬业精神,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做好铺垫。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强制性的要求和灌输式的说教会更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而语文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多角度、多方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作法

(一)巧设引导 激趣立志

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环节,巧妙掌控课堂时间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如讲授即兴发言一课时,可以利用周恩来总理处理外交事务过程中的一段小故事导入本课: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脸带微笑不慌不忙地说了一句话,既让中国人挽回了面子,又让美国人自己栽了跟头,周总理到底说了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即席发言,展现每人的智慧与才能。我们让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去探究即席说话中的智慧,让学生学习案例时保持对祖国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并激发学生立志成为像周恩来总理一样优秀的爱国人才。

(二)角色朗读 融入知意

叶圣陶先生讲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课程唯有遵循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学生方能知文章之意,晓作者之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既有伟人也有平凡的小人物,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崇高的人格,拥有人性之真、善、美,学生要通过反复的诵读,融入角色之中,引起共鸣,从而感受角色波澜起伏的内心活动。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从角色本体能够获取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在学生的内心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今后的成长中这颗种子”会破土、发芽,变为苍天大树。

中职教材中有着诗体小说之称的《荷花淀》在人物的性格刻画以及语言雕琢上,处处体现着深厚的“爱国”情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学生可能无法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因此将分角色朗读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可以促使学生读出文中的“意”,悟出文中的“情”。在“读”中感受祖国的伟大之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目的,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三)细品语言 明析得情

“文道统一”,将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统一,这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文章作者常借助于文字渗透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关键的词句的理解,便成为能否准确体会文章情感的突破点,因此教师在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语言,通过关键词语掌握文章情感的基调。如讲授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一课,我们可以通过赏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感受作者追求真、善、美的矢志不渝的决心。通过细品语言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将“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给学生。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细品文本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更好的将细品语言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日常阅读之中,从字里行间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确其写作意图。

(四)组内讨论 梳理明理

每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秉承“真理越辩越明”的态度,教师需利用语文课的部分时间让学生们进行思想的碰撞,得到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应当契合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梳理清楚文章的内涵,不盲目的跟随教师的灌输,在讨论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并确立鲜明正向的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断的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根据“事物间都具有普遍的联系”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融入到语文的教学之中。

(五)课外实践 大道成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语文教学中,其实质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除了要实现三维目标,也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敢于善于的探索,提高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社会中摒弃不文明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志愿者活动,到养老院进行关爱老人的行动,书写心得体会进而培养学生友善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既不能脱离文本又不能片面说教,要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积极、自然的语文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自然地接受影响,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文本中顿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拥有德泽之心,方能终成大道。

参考文献:

[1]周国显寸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J].曲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余思达.浅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广东惠州市惠阳职业技术学校

篇4: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心田

语文课同美育有不解之缘,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引导学生把学习中获得得美的感受用于实践,如果经常地、持之以恒地赏美、析美、表现美,心灵就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陶冶而美化起来,“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坚持以兴趣为中心,注意融美育于教育之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愉快满意,赞赏幸福的感受,这不仅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益处,而且对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也有一定的作用。下面谈谈我一点肤浅认识。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美”

职高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加上对专业课的偏重,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就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有的甚至厌学情绪高涨。怎样才能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呢?这就要在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下工夫。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语文教学的导入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导语。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如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唱几句歌:“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他度过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这首歌叫什么?《前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呢?对,北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而是我们国家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故都。这样导入,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又受到了“语言美”的熏陶。

二、注意诱导,以美育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课堂应该涌动真情,充溢着美感,焕发着生命力,可以说,语文课一旦离开美,将会显得枯燥无味。那么教师要实施美育教育必须创设课文所需要的情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加深对美得感受和理解。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情景交融,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学生步入情境中,就难有深切的感受,尤其是哪些基础较差的职高生。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气氛,借助有关听觉和视觉形象将学生带入文章意境之中,拨动学生的情弦,引发学生开展想象与联想,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得到享受美。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为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图画美和意境美,在讲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时,可以要求学生把这首诗歌的情景描繪出来:在深远的黄昏,苍凉的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西风,艰难独行,旁边是缠满枯藤的老树,树梢上即将归巢的暮鸦在盘旋,远处小溪上有座桥,小溪旁有几户人家,西边一轮落日正在下沉,而流落在他乡的游子还没找到他的投宿之地,而等待他的将是一个漫长之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通过这个画面,把“断肠人”的秋思之情表达出来。这其中,景中有情,情融入景。景与情密切结合,由诗人漂泊天涯的秋思,把一个个画面贯穿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收到了以美育美的功效。

三、完善自己,追求美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往往是巨大的。《教育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我们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应义不容辞的担当这个任务,要在职高语文中进行审美素质教育,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基本功,还应该兴趣爱好尽可能广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整体形象对塑造学生起很大作用,美好的形象可以赢得学生的信赖。教师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篇5: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滋心田

一、爱心教育艺术化,奠定感情基础

作为一名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其对学生的关爱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常用严父慈母来形容这份爱。但面对当代中职生,我们带着一份慈母的关爱和严父的要求去教育学生,结果不一定为学生所接纳。教师真爱学生必须注意爱心教育的艺术化,首先,要坚持“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吕型伟先生言)的育人观,相信每一片树叶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片树叶都能吐绿增色。其次,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将严慈相继和温情脉脉的心理抚慰、发自内心的情感互动和互换角度的充分信任紧密相连。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将自己与他人的命运相连、处于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老师只有采取多种多样、润物无声的方式,才能了解和贴近学生,老师付出的真爱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老师采取的方式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是奠定师生情感相通的基础。

二、师生交流人性化,增进和谐关系

什么是教育?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是这样理解的:“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今天,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鲜活而富有个性的学生,不能再一味地强调和推行简单粗放的管理。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而苏联作家温·卡维林曾说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俯下身子,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学生说说他们自己。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真诚地承认。让学生觉得,他与老师的谈话是在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展开的,这样,老师才能以交换心灵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以知心朋友的身份定位老师的角色。交流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生活中心心相印、和谐快乐,这应当是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生动写照。

三、班规制订民主化,加强行为约束

班规是班主任和学生管理班级的依据,是形成良好班风的保障,其约束者和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所以班规的制定必须在以法纪校规为依据的前提下,由全班学生提议、讨论通过,而并非班主任个人意见的分条罗列。班主任可以是班规制定的参谋者和指导者,其主要作用是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并督促班委会和学生依归行事。言出于己,其行必恭,集体的约定才具有更普遍的约束力。这样的班规才能把学生的行为定向管理起来,使每个学生都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发挥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顽强的行为意志,更有助于形成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

四、舆论宣传常态化,匡扶班级正气

在班集体中,健康、向上的舆论宣传教育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能对每位同学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评价,促使班级风清气正。长期以来,班主任把班会作为进行舆论宣传、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这无疑是必要和有效的。但过分依赖周会,难免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时过境迁、佳机不在的尴尬,丧失最佳的教育时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的思想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班主任要营造健康向上、友善团结的班级风气,就不能放过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闪光之处:学生面对诱惑有了正确的取舍、冲动之时做出理智的选择,调皮鬼随意捡起地上的纸片,学困生赛场上为集体奋力拼搏……看似微小的细节,班主任若能及时的加以鼓励、引导、宣传,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的人格品质,就能增强班级凝聚力、传递班级正能量,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激励学生努力进取、热爱生活。

篇6:爱心无声,润泽心田

一.一个缺少关爱,没有朋友,自我保护意识强的学生

1.课前说脏话,走路搞笑,但同学们视而不见

9月1号开始上课,也是我第一次给这也班的同学上课,所以提前两分钟到了教室,小王同学在往自己座位上走,他边走边说脏话,走路姿势还很搞笑,但是周围同学对他视而不见。我很纳闷,这么滑稽的表现怎么没人欣赏呢?

2.每个小组该有6人,他的小组只有四个人

因为开学时学校调整了部分同学,9月1号下午我开始对学习小组进行调整。我发现,全班60人,分10各小组,每组6人,但是小王在的小组4人,还有一个小组8人。我问了几个同学,同学回答都是,小王同学人缘不好,好骂人,没人愿意理他,更没人和他一个小组,他们组有两个同学要求老师调走了。我又找原来的班主任了解,老师证实了同学们的说法,同时也告诉我,这个同学是班上成绩比较差,最不好管的,最令人头疼的。

3.第一块手机

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到校,我也在班里规定只要发现手机一律没收,毕业时返还。9月2日上完课后,我有事又回了一次教室,发现他在发短信。我把手机要了过来,他追出来说,他带手机是因为在济南工作的爸爸找他有事,要办理户口迁移的事情,需要小王和叔叔联系。对这件事我作了如下处理,一是告诉小王这样的事可让他妈妈去做,二是今天把这件事处理好,明天上课前把手机主动交给我。第二天他主动把手机交给了我

4.自习姿势不端正,我纠正时他的反应过激

9月3日下午我到班里检查自习情况,发现小王趴在桌子上,边抖着腿边在看书我轻拍了他一下,想提醒他坐姿端正。他立刻站起来说,我没睡觉,我在看书。我当时对他的过激反應感到不可理解。

9月6号下午,小王的父亲来学校和我面谈。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小王父母离异后和母亲、继父生活在一起。因为和父母交流少,这几年来性格叛逆,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主要的倾诉对象是他在二中读书的女朋友。

我和他爸爸一起分析他的情况,我们认定造成他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关爱。从这时起,我也理解了前面提到的不合群现象,带手机上学,对我的提醒反应过激等等问题。

我们分析了他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商定到从家庭、老师、班级三个方面投入情感,帮助他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二.投入感情,效果初显;全面改变,任重道远

我开始筹划该如何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去投入情感。

1.迟到提供第一次恳谈机会

9月8号早上,小王迟到了。这是他开学来的第二次迟到,第一次迟到时,他向我保证一个星期内不迟到。这次他迟到的理由是回去拿忘在家里的书了。我说,这次我们不谈迟到的事,你和我谈谈你自己,谈谈对新学期的想法。他看我很真诚的想和他谈话,便说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初中成绩较好,过去的一年,对自己要求不高,懒散,不上进,偶尔也想学好但坚持不了两天,对于新学期也没有什么想法。

2.上课被提问,提升自信

9月11号我上课时,提了一个问题,几个同学回答的都不好,小王一直在笑他们,还时不时看看我,表现的很兴奋。我让他回答,他答得很好,我表扬了他,他很高兴,剩余时间听得也很认真。下课后又对他课上不尊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引导,同时告诉他他给我留的印象不错,老师相信他新学期能进步。我感觉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

3.和老师交流,统一教育想法

9月11号我利用课余时间和班里所有老师都进行了交流,请老师谈对他的看法,并统下一步对他教育的思路。其中生物老师谈到,整个高一下学期他都没怎么交过作业,这一学期他还不交,老师就找他谈话。生物老师告诉他用心就能学会,就能把作业做完,老师还会特别关注他。结果新学期的作业他虽然做的不很认真但交得比较及时。这让我非常高兴,看到了他可改变的一方面。我对老师们说明了小王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我对他的信心,我希望老师们一起从上课、作业、日常生活等方面多多关爱他,创造一个关爱的大环境。这样长期下来他一定能感觉到,一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给老师们一个惊喜。老师们十分赞同我的想法。

4.上英语课睡觉,我处理过当,他对我有意见

9月13号上午上英语课时,我从教室门前路过,发现他在睡觉。我很生气,直接冲进教室,把它揪了出来,然后批评了他,对我开学后一直在关注他但它表现还不好表现了我的不满,同时要求他以后上课不要在睡觉不然就给他家里打电话。他也很不高兴。对我提的批评和要求他表面应承,内心不服。

我事后反思,他对我有意见的原因一是我把他揪出来他脸面上挂不住,二是他知道我在帮助他,但他要看我是不是真心,能否长时间坚持。这两点有我处理不恰当的地方,但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心理反应,也最能反映我对他的关心是真心的。我相信时候他会理解的。

5.感冒提供一次交流机会

9月16号下午自习课上,我发现小王一会趴下一会起来,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可能不舒服。我想了解情况,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我写了一张字条:小王,要是不舒服,下课后到医务室去,不能坚持就请假,不要拖。当我把字条给他的时候,他精神一振,随即向我摆摆手,表示自己不严重。下课后,他主动找我说自己感冒了,已经吃药了。我知道他感受到了我的关心。

6.第二块手机让他加深了对我的了解

9月18号下午自习时我坐在讲桌前备课,发现小王一只手在桌洞里,好像在摆弄东西。我走下讲台,他把手拿了出来,我就在他的旁边站了一会,然后离开,我发现他又把手伸到了桌洞里。这时我就回来把他喊了出来。我问他,是不是没有好好学习,在鼓捣别的东西,他说没有,自己在做物理题。我又问他说的是不是真话,他说是。我回到教室,看到他的桌洞里放着一块打开的手机,他又利用上课时间发短信了。我很生气,责问他为什么欺骗老师?他一看我生气了,连忙给我道歉。我消气后,他又想要回他的手机。于是我又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主要谈我对这件事和对他的态度。我原谅了他骗我的事情。同时表明了我的态度,一是老师说话算话,手机不可能还给他,并且若再让见到他带手机,必定上报学校给予处分,二是他必须改变以前的错误做法,不学习不行,不交作业不行,不尊重同学不行,各方面没有进步不行,三是我会一直关注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不管他是否愿意我都将帮他改变自己的缺点,帮助他实现学习、生活上的进步。我发现他能感受到我的真诚,谈完之后,没在和我提要回手机的事情。

7.安排小组帮扶

9月10号晚自习我和小王的同桌谈起了他。这位同学很坦诚,说小王在全班只有他一个朋友,他们从一入学就同桌,他觉得小王非常聪明,也很愿意帮助他进步,但是小王管不住自己,影响他学习,让他很苦恼。我首先肯定了他对同学的态度,然后告诉他要继续不断地给予帮助,要不计回报的给予他各方面帮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这位同学。同桌非常赞同我的要求,并主动要和组里其他同学联系,共同去帮助他,我非常高兴。我又和他的小组长谈了我的想法,组长也非常赞同。我还安排组长准备在介绍小组时对他提出表扬和希望。这样我就将整个小组发动起来对他进行帮扶。

9月14号星期二晚自习前开班会,主要是让组长和组员在小组内开展表扬和自我批评,以互相学习并尽快改掉组内的一些缺点。在各小组发言时,小王的组长说,虽然现在我们表现一般,但我们组是很有潜力的一个组,比如我很看好小王同学,他很聪明,新学期比上学期有很大进步,我相信他会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他们小组还有两名同学也公开表示对他的希望。我看到他的脸红红的。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课间时他们小组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感到了小组对他的感召力。

8.作业受到表扬,让他欣喜若狂

10月7号晚自习前检查国庆期间的作业后我发了一个关于作业检查情况的通报。郝瑞林因为学习总结写的认真被表扬。第二天他妈妈给我打电话说昨天晚上回家后高兴地说老师因为作业做得好表扬他了,我感觉到他正在我们的帮助下一步步变的好起来。

9.重新当上体育委员,我看到了他会心的笑,全班同学对他的帮扶开始了

一次和班里一位同学聊天时谈到了他,同学给我支招说,可以让他再当体育委员(他当过,干得不好,以前的老师又任命了另一位体委把他架空了),这对他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锻炼 ,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但我担心同学们不服他,于是又调查了几位同学,同学们说,看到老师这样帮他,他又有进步,大部分同学应该会给他一次机会,并提议可以设两名体委这样就不至于耽误工作,还能对他是一种约束。我于10月9号晚开班委会时宣布这一决定,班委全部支持,我在班里宣布时,同学们把目光投到了他身上,我也看到了他会心的一笑。我的全班帮扶计划就从这里开始了。

经过开学近一个月的不断地、全方位的关心,小王同学有了很大进步,不说脏话了,听课认真了,作业基本按时交了,能融入小组参与讨论了。现在想起来,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内心的转变,更来自于我们对他的不放弃、对他的平等看待,全方位,长时间的不计回报的真情关爱。

高尔基说“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把爱学生当做自己的基本观点,只要老师能将爱学生记在心中,我们就一定能找到转化学生的方法,并能取得良好效果。

上一篇:有效教学讲座新闻稿下一篇:八年级上学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