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2022-08-23

第一篇:让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把教育爱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教育爱。它不是基于亲缘关系,不是出自个人的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具体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

一、爱学生就是爱祖国

教师爱岗敬业,必须通过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来体现。因为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仅仅利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环境;从深层次上看也是教师对祖国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的具体反映。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教师应把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深刻地表现在对所有学生的关心爱护上,因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建设人才。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有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教育爱才会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教师才会把个人的政治信仰化为爱的实际行动,用宽阔的胸怀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爱心的哺育下茁状成长。爱在平常的心态中升华,升华的爱中蕴含着教师的政治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们懂得;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繁荣发展离不开这些祖国的花朵。

二、对每个学生都要公平、公正

我们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因学生的家庭地位、经济状况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私人关系有重点地关心,有选择地爱护。因为无论学生家境如何、智力高低、个性差异都是教师的学生,都需要关心和爱护。只有给予所有学生同样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体现教育爱的伟大、无私和公正。客观地说,学生在感受教育爱的过程中是非常敏感的,从教师的眼神、语气、行为举止各个方面都在揣测是否公平,如果出现偏袒就有损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使学生纯净的心灵受到伤害。随着家长参与教育的广度,这种现象也成了社会上不大不小的热门话题。例如一位家长说:“我的孩子和某某的孩子读

一、

二、三年级时,成绩都不错,不分上下,读四年纪时,换了语文老师。因为某某和语文老师私交很深,这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问某某的孩子,对我的孩子表现得冷漠,很少给她提问题。我的孩子感到很委屈,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一学期以后,由于情绪的连锁反映,我的孩子不仅语文成绩滑下来,其余学科成绩也相应下滑,两个孩子的成绩拉开了距离。”他颇有感触地说:“教师如果把付出的爱当成商品去交换而达到个人某种目的,大多数学生就要倒霉。”这位家长的话应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切忌让商品交换的原则渗透到师生关系之中。

三、给后进生多一点关心爱护

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应当具有针对性,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赋予具体的爱,尤其对后进生多给予一些关心和爱护。因为人们往往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容易,爱某方面比较后进的学生困难,爱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和条件,是促进进步的精神动力。讽刺挖苦只能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对立情绪。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回忆说:“我小时侯是个差等生,学习成绩在全班40名同学中总是倒数第一。各科比较起来,我的语文成绩较好,有一次我写的作文交给语文老师,他认为我是抄袭的并当场讽刺我,使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在他上课的时候,我的眼神总往外啾,不愿和他对视。后来,换了一个王老师,他衣着俭朴,但很有学问,不歧视我,还鼓励我。讲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他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当我从日本留学回来,第一个想见的便是王老师„„”苏老先生的亲身体验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在小学或中学在学业上、品德上的暂时后进,并不能注定日后会无所作为。在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下,他们当中同样会涌现出苏步青、郭沫若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护和关心,把教育爱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地关心他(她),就会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

四、要多了解学生,加强心理沟通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育的成效是师生认识情感及其他因素相互配合的结晶。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不仅包含了诚挚的情感,也注入了对事业的追求并期望成功的精神要素。学生是教师劳动成果的体现者,教师的劳动成果中也凝聚着学生的目标、理想、信念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听一听来自童心世界的呼声,和学生交朋友,加强心理沟通。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疏导,破译学生心理的密码,排除他们各种心理障碍,体现教育爱的细致和深刻。我以前教过这样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学习基础差,说话有点结巴,常跟同学打架,有时还会逃学,真是一个麻烦的学生。但我没有歧视他,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我是这样关爱他、转化他的。①家访,到他家了解情况。从家访中得知,他父母一直不在家,出外养鸭,赚不到钱,有时爷爷、奶奶过来照顾一下,有时到外公、外婆家去,生活不能安定,另外,爷爷、奶奶的话也听不进去。②向同学了解,了解他在学校里做过哪些好事,哪些坏事。③找他谈话,第一次谈话,先表扬他的优点,再指出他的缺点,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才是个好学生。.④找他的闪光点,在一次大扫除中,我发现他干得很起劲,不怕脏,不怕累,我就掌握时机,及时表扬,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⑤交朋友。从那以后,我经常找他说说话,了解生活情况,并给予一些照顾,关心支持,让大家都来帮助他,使他感到幸福温暖。在学习上给予正确引导,现在不努力,作业不做,没有文化知识,将来干不了大事业;要把不良习气改掉。告诉他说话结巴不是你的错,但要想办法纠正。并教育班里的其他同学都要帮助他,不要歧视他。经过二年的努力这个学生的成绩上去了,改掉了以前那些不良行为,变成一个优等生,连说话也不结巴了。如果教师对每个学生不加强了解,不知他们的所想所思,盲目甚至糊涂给予爱护关心只能是表层的温情,而深入不到学生的心田。爱向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小溪,而是相互传递且可以四处传播的海洋。我们教师把教育爱有针对性地给予每个学生,就等于打通了每个学生的心灵通道,师生间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就会大大缩小;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己,就会把感受到的爱连同自身纯洁的情感参与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主动与教师配合。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才能赢得全体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支持,教育爱才能得以具体的体现。

第二篇:教师节教师演讲稿——让爱滋润每一棵幼苗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滋润每一棵幼苗》

学习**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一次震撼和升华。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教师,我们应该从她身上学习些什么?与她相比我们有什么差距?在我看来,她那“炼一炉好钢,不出一粒废渣”的博爱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从人民教师到“人民的教师”,这就是**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的真谛!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担负着的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人们也把教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爱心大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等等,溢美之词不胜枚举。然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赞美,更重要的是对人民教师的要求,是师之德,师之魂。

教师要有完美人格,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使孩子们的成长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教师要有崇高师德,因为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更需要我们处处用爱去铸造师魂。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职业显得无比的高尚。这就要求每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并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不懈追求,

因为有了爱,教师的职业显得那么的诱人。当您的学生手捧优异的成绩向您报喜,当孩子们把学习当作乐趣,而不是把学习当作负担,当家长满意,当领导信任,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其实苦中有乐,其乐也融融。

师德是爱,这爱是对孩子的爱。面对祖国的未来,春天的花朵,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能获得爱的回报。爱他们吧,哪怕是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你都会欣喜,你都会振奋。爱他们吧,哪怕幼苗长得太慢,哪怕嫩叶上有了病虫,只要你细心呵护,只要你勤于耕耘,他们都会枝繁叶茂,绿树成荫。

师魂是爱,这爱是春天的爱,它不仅仅偏爱那些最艳丽的花朵,也爱那些青青绿草。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每个孩子个性发展的关键。因人施教,个性张扬,你会发现“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严”与“宽”是矛盾的两面。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但老师的严并不是容不得任何过错的苛求,而是体现在对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组织纪律的正确引导。尊重他们吧,讲台并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走近他们吧,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师生之间将没有距离,我们的面前将是同一片蓝天。给孩子们留下一些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吧,让他们获得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明天。

宽容,是爱博大无私的体现。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给与他们的不仅是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孩子有了错,老师要心怀宽容。慈祥的目光,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善意的批评,这些往往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他们的心田。

和**老师一样,自从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总是想当个好老师,至于怎么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潜心栽培的,有拔苗助长的,还有恨铁不成钢的,但我们总能够找到殊途同归的理由,因为这就是爱的初衷。

与**老师不同,作为幼儿教师的爱,更显得春风化雨,体贴入微。方方是不是穿得少了?园园的病是不是好了?强强为什么吃得少了?齐齐为什么画得不好?幼幼为什么老是算不对?姗姗妈为什么还放心不下?新添的玩具安全么?幼儿饭菜的营养均衡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带着这些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

同事们,朋友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用她平凡而又感人的一生诠释了师爱的伟大。一个**走了,千千万万个像**一样的教师们正以她为榜样,用他们特有的爱“扬师德,铸师魂”。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1]

第三篇:用爱滋润用心培养

——我的教学管理工作

高碑店市第八中学陈静

十四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登上了三尺讲台,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从教以来,我始终秉持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理念,用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用心去传授给他们知识,把每个学生都看做自己的孩子。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学会做人的道理。因为我认为,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才会促使他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去尽自己的义务——学习。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努力,就会有进步!

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这也就意味着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和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班级无小事,我把任何小事都当做大事去处理,从细节入手,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不仅承担着照顾整个大家庭的责任,承载着这个大家庭的希望,同时也维系着多个小家庭的期盼,因此,人们常把班主任比作连接家长、学校、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但我更深刻体会到,我们既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一个心灵的守护者。在课上,我们传授给学生知识,武装他们的思想。在课下,做一个排遣学生苦闷的知心人,遇到困难时的领路人,值得学生信赖的贴心人。

学生将跟随在我的身边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三年中,我们将共同承受生活、学习上的风雨,为了使每位学生能够在风雨中历练成长,我会时刻陪伴着他们,用我的爱心、真心去引导他们。

为了更好的使他们投入到学习中来,在班级中我力争为他们创造良好地学习环境,如在学校的倡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班级文化创建。在墙壁上张贴“我努力,我进步”等激励性语言;布置文化墙,给学生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班内的“成长树”成为学生展示愿望、抒发心情的小窗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约束学生日常言行,我班在刚组班时就民主通过并建立了 “班规” 、“班训”和“文明公约”。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为了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我采用了“扶、帮、放”三步走的策略,建立起完善的班级体制。所谓“扶”,就是由学生民主选举出班干部,组成班委会后,我时刻处在他们之中,教给他们方法,带领他们进行班级管理。“帮”是第二步,在班委会工作步入正轨有了一定经验之后,我只是在他们出现问题时给予帮助解决。而第三步“放”是前两步都完成后,班级的学习活动全部放手,让他们组织,此时我只做一个观察者、指导者,这样不仅培养了得力助手,减轻了班主任身上的负担,又提升了他们的管理能力。

有了得力助手的帮忙,班级管理工作就轻松一些,我就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去做细节的工作。

班级管理我讲求“四心”“三不”。所谓“四心”,指爱心、耐心、细心、精心,在班级管理工作时,我秉持着爱学生的心态,将心比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我们班有三名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其中两个孩子是父母离异,一个孩子在刚要升入初中时父亲突然离世,这在思想上对孩子都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学习,针对三个孩子身心不同特点和家庭状况,我多次与家长座谈,同与他们三个关系好,相处时间长的同学了解情况,及时调整

方法策略,培养他们直面人生的能力,经过我一年多的努力,他们思想稳定了,学习劲头足了,其中失去父亲的那个孩子还跃居班级前三,年级前五十。后进生的教育是每位班主任最大也最急需攻克的难题,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投入更大的耐心进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多挖掘他们的优点,以更大的耐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从随堂作业入手,亲自督查,细心去观察,发现他们的进步,然后针对各科特点,从基础入手,让他们点滴中发现学习的乐趣,由此将心思逐渐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我感到欣慰无比的是,在与家长沟通时,这些学生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知道写作业了,以前这种情况没有过!”细心观察还要放到日常工作中,记得刚升初一时,我班有一位女生,因为得了严重并难以治愈的皮肤病,在很热的天气里仍然戴着帽子,穿着长袖衣服,头总是低着,为了让她找回自信,在与学生家长多次电话沟通和细心观察下我发现这个孩子本身性格开朗,我抓住这一点,课上常提问,课下与她谈话时直视着她的眼睛,不回避她的病症,以平常心去对待,不久,这个学生把帽子摘掉了,也变得活泼了,并争取到了地理课代表和劳动委员的职务。“精心”是以“爱心、耐心、细心”为基础的。在校运动会上,一名学生在比赛中受伤,我亲自带孩子去治疗,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说明原委,这样不仅让家长安心,同时也更拉近了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所谓的“三不”是“不放弃、不排斥、不纵容”。“不放弃”指教学中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时刻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教育。为此我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班会课和班内的班训、板报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板报上始终书写的“也许我不够聪明,但我知道勤能补拙;也许我不

够优秀,但我知自信自强;也许我不够突出,但我知道持之以恒。”三句话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始终激励着他们,自信的面对一切。“不排斥”,不排斥科任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上好课,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排斥家长的诉求,我的电话这么多年都是24小时开机,便于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倾听者。虽然是占用了一些休息时间,但我认为却是赚到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和家长成为了好朋友,这使许多家长成为了我班级管理的坚强后盾。“不纵容”对待学生不利于学习和成长的行为决不纵容,虽然班级管理要适时的学会放手,但“放手”不等于“纵容”,因此在班内我实行管理责任制,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将一些不利班级发展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中。

班级管理中最大的难度在于“人”的管理,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个体,这就要求班主任把每个学生特点摸清,做到“易中求同,同中求异”,把学生安排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这不仅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同时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班级荣誉感。总之班级管理中处处有责任,时时需尽心。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始终坚守在这三尺讲台上。但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女儿,我是不称职的。为了学生我失去很多陪伴亲人的机会,对他们我深感愧疚。为了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每天七点以前就出门了,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刚刚上小学的儿子也没时间辅导,辅导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丈夫一个人的肩上。为了工作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外婆了,每次回到家时,外婆总是说:“你工作忙,别总是想着我,别耽误了工作,我没事儿。”面对外婆含泪的目光,拄着拐杖把我送出大门时依依不舍的表情,我知道,那是疼我入骨的外婆宽慰我的话呀!二零一一

年的九月份,我经受了生命中惊心动魄、疲累无比的一段日子,儿子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北京儿童医院,在当地医院医生几乎判了孩子死刑的情况下,作为一名母亲我感到了绝望,内心备受煎熬。好在孩子病情虽重但没生命危险,而在孩子病情刚刚稳定后,我就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来工作了,只留下丈夫一个人照顾。身边的同事心疼的说:“好好休息休息吧,还是等孩子病好了再来上班吧。”我也想照顾我的儿子,这是一个母亲的心声,可我还是一个班主任,我不能丢下我的七十八个学生不管,我得为我的学生负责!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我经常是完成一周的教学任务后再赶到医院看儿子,就这样,在儿子住院的二十多天里,我经常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往返学校和医院,身心的煎熬是别人无法感受的,那一段时间我是在家人的支持,领导、同事的关怀,家长和学生的问候与安慰中坚持下来的。十多年了我给与家庭的太少了,我真心的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和理解我的亲人,是他们在背后毫无怨言的支持,给了我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 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虽然累,虽然失去很多,但也收获很多。领导和家长的认可赋予我无上的荣耀,学生的爱戴给予我无限的欣慰。在教学上,我多次荣获中考学科优胜奖,我指导的学生作品也多次获奖,本人多次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撰写的论文征文也多次获奖。上年度,在家庭教育方面,又被评为“先进家教个人”。在班主任这一教师队伍中我自认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坚信,只要肯努力坚守这一方净土,我会变得更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需要用爱滋润,用心培养。我的工作累却快乐着,苦却甜蜜着。

和学生们在一起,让我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第四篇:“用爱滋润幼小的心灵 ” - 登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

“用爱滋润幼小的心灵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我们作为一名光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应该用自己真挚纯洁的“师爱”,为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编织并支撑起心灵依靠的保护伞,给学生多一点理解与关爱。

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只要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平时过问一下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以表示关心也就足够了,也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了。其实,学生需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形式上的关心固然需要,但还远远不够,学生需要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有的老师认为,对学生的爱应该表现在行动上,不需说出来,其实,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呢?有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使他们失去了自由,故意处处与老师作对。这时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因为他把老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根本听不进去,老师应该与学生谈谈心,主动去与他交朋友,去了解他内心,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和爱心,才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去年我接手的五年级这个班,有个纪律差生,他的鬼点子特别多,人又好动,爱欺负女同学,经常爱在别人耳边尖叫,所以全班同学都很讨厌他,谁都不愿和他一起玩,于是他感到很孤单,就故意逃学旷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我发现这种情况后主动找他谈话,耐心做思想工作,帮他分析原因,并与他拉勾结交成朋友,叫他改正自己的缺点,同学们也接受了他,他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上来,期末考试得到80分。看到自己的学生进步,我心里感到高兴。当学生向老师倾吐自己的心声时,他们觉得老师就像自己的朋友,觉得自己得到尊重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同时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心灵的交融,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把老师看作自己的朋友,也乐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们的“大朋友”,也就会听从老师的话。

英语教师 的工作十分繁琐,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细心。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感到班主任的思想品质、文化修养、生活作风、性格爱好、举止言谈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无论是劳动,还是大扫除都亲自参加,与学生一起干,学生看到老师在满头大汗的做,也没有一个偷懒,干得更加起劲。老师除了要以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还必须把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仅仅准备“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当今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科技在高速发展,原有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发展。

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热爱学生。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火把;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对于问题学生更要从爱出发,你才能坚持表扬为主的正面教育;从爱问题学生出发,你才能不怕反复、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家校联合;从爱问题学生出发,你才能善于发现,点燃埋藏在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的求知上进的火种,因势利导的把它燃成熊熊烈火,你才能小心的爱护、精心的培育他们自尊心的嫩芽,使它枝叶开出鲜艳茁壮的花朵,让我们用“爱”滋润问题学生那幼小的心灵吧!

第五篇:让 心田法滋润学生的

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让“法”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田

卢玲

“德”是每一个生命的灵魂,但一个人的道德也是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法规对人们随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全社会成员都要积极的行动起来,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它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说的“法制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

特别是在边远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淡薄,再加上教师法制教育的滞后,这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每位少年儿童接受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于很多青少年干了违法事还不知到自己犯法。

他们不经意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如在森林中玩火,在高速路上设置障碍物,破坏通水、通电、通信成路等不良行为都可能直接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发生归根到底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指数在全国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必须担任起这一重任。认真分析和对待自身所面临的境况,利用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和相关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基地,以及展板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法制知识,让这条法制知识的小溪流进学生早已干涸的心田。

作为教育的使者,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认识上充分重视,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只有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头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典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去做到,才能激起学生学法守法的意识,只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老师从小事做起,用智慧把法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法就在自己的身边,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才能让“法” 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因为我们知道法

律不是个人能够维护的,也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得到的。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法律所以见效,全靠民众的服从,而尊重法律的习性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我认为对法律意识启蒙的最佳时期应在小学阶段时期。

我们都知道,少年儿童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开始的,小学生刚刚踏上人生的成长之路,心理状态脆弱,易受诱惑,喜欢模仿,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道德和理智相对模糊,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作为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品德、个性、道德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时期,加强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作为教师,尤其我们班主任,应该利用社会、家庭和学校发生的一些事件进行法制教育。如今年,我镇发生了森林火灾,针对这一事件,向学生宣传《消防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中的相关法律条文,教育学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利益,并能从身边做起,从班级里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交通事故加强学生的交通法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接受和风细雨的劝慰,因此,在实施法制教育时,要注重方式,才能达到良好效果。而班会课和少先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阵地,认真开展主题班会,把“学法”“议法”的过程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如我班曾采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形式,以小品、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来演绎、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在“乐”的气氛中,用耳听“法”,用眼“看”法,用心说“法”,加深了对“法”的认识和理解。又如开展环保方面的活动,学习环境保护法,了解环保基本知识,做到自觉抵御污染行为,做环保小卫士。利用重大节日等契机,开展诸如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小小律师)、征文比赛、歌咏、故事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知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同样可以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百分率时,将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计算方法设计成作业题,让学生知道税法的作用。当然,其它学科也不例外。这样,法制教育自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向学生们渗透了税法的教育。使抽象的法律形象化、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更有意思的是《小小律师》这部影片,它让我恍然大悟。使我更加认识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找机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电影,戏剧,聆听法制教育讲座。因为一次生动、感人的法制教育讲座,一部令人深省的教育电影,一个触及心灵的法制教育小品,对学生的教育是其它形式所无法达到的。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是实现以法治教的一项基础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道德法制教育,“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让“法” 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使同学们心中的求实、上进、创新的精神小树健康茁壮成长。

上一篇:入党及分子培训心得下一篇:如何把握演讲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