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2024-04-22

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精选8篇)

篇1: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加强文明示范建设和谐校园 ——上海市奉贤中学2005-2006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2005年我校以全优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终结性评审。学校获得了2003—2004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普教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市OM科技教育特色校、市航天科技教育特色校及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区优秀教工之家、区家庭教育先进校等光荣称号。奉贤中学经历了九十二年的风雨,已先后十一次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殊荣。我校历来十分珍惜这一荣誉,这是对我校办学综合性成果的最高褒奖。

近年来,学校以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发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党总支和校长室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三个文明的创建活动之中。现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锻造健康的人格 展示优秀的师德风范

加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是我们在创建文明过程中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以总支部牵头的中心组坚持每月一次学习交流制度。我们将学习列为几个专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月建设专题;“努力贯彻,积极引导,服务师生”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树魂立根”为核心的两纲教育专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专题;“在工作实践中反思”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专题;学习“江泽民文选”专题;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专题等,并形成干部在工作中不断接受教育,不断调整自我,不断提升内涵的良好局面。二是引领教师深入学,我们设立“教育论坛”,通过领导、专家、学者、等知名人士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先进教育手段、方法介绍,引领广大教师提高思想素质,提升专业素养。我们先后邀请他们作18场精彩的讲座,使广大教职员工深受启迪。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现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为全体教师作了主题为“关于教学前沿改革”的专题报告,他以全新的教学理念,阐述了“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的思想,在教师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特级教师叶佩玉曾获得过“2002年英特尔杰出教师奖”,为表彰她对青少年创新教育的杰出贡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她以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与治学态度,积极投身于教改,努力实现教学的创新,更坚定了我更多相关文档免费下载请登录: http://-中文word文档库

们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教职工素质文明。高尚师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在师德教育等活动,提倡奉贤中学教师必须具备“大德、大智、大气”,肩负教育“大任”。用生命坚守教育事业的信念,锻造教师的学术人格、学术品位、专业风范,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奉贤中学在2005年开始的区第二届“三名一带”教师评选中有19位教师荣获这一称号;特级教师张育青同志2006年又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党总支书记王秋萍同志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在新一轮的创建活动中,我校涌现出一批校“优秀师德标兵”,校“新长征突手”、校“三八红旗手”、校“优秀党员”。

目前,我校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和谐,呈现出“德润人和,文化人贤”的大好局面,为校园的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志愿公益事业 发挥文明的辐射作用

在文明单位创建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内强素质是创建文明单位最本质的东西,但仅仅局限于315亩土地上的文明是远远不够,把文明的种子播向校园之外的社区,也是我们文明单位义不容辞的职责。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是我们在创建活动始终重视的一个环节。我校有着党员志愿服务队、教师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参与每月一次护绿保洁活动和交通路口值岗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作了周密的安排,不管是炎炎烈日,汗流浃背,还是春寒料峭,寒风瑟瑟,护绿保洁和路口值岗始终没有停止过,哪怕是双休日,家中有事也不轻易请假。同志们以火焰般的热情,踊跃参与这些服务社会,维护文明的活动,也赢得路人的关注和赞许。

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是我们在创建活动中的又一举措,学校建立了“爱心基金会”,党员和教师将每年定期与不定期的捐助存入爱心基金,学校有计划地将爱心基金用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在两年时间里先后有名学生受益;同时,我们响应区委、区府号召积极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向灾区捐款、捐衣、捐物。2005年党员、教师、学生捐款共计元;2006年中师生捐款元,向云南、四川贫困地区,捐衣被646件。每当身边的同事、学生发生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已成为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经区文明办的牵手我奉贤中学与上海市文明村的青村镇湾张村开展了城乡牵手共建文明的活动。我们两家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惠、联手互动、同创共建”为活动宗旨,立足校村实际,发挥双方优势,有效整合资源,开拓共建渠道,深化共建内容。组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服务”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我们定期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去年五月份我们组织了“夕阳红”老年艺术

团文化下乡《文明共建,携手同行》赴湾张村慰问演出,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热烈欢迎,丰富了共建单位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进一步完善湾张村图书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我们向湾张村捐赠图书568册,内容涉及花卉知识、经济作物、养殖知识、政策法规、科普文章、家庭美德、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捐赠书籍,课桌,和哑铃、羽毛拍、篮球、排球、军旗、毽子、跳绳等文体器材等物品,帮助群众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与农民共同举办文体竞赛活动,引导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互办实事,在共建活动中使群众切实受益。积极组织智力护农,为农民的文化学习提供方便。为了让特困党员、村民过上一个温馨的春节,党总支发动全体党员为爱心基金捐款,春节前夕,对湾张村特困的老党员4户、特困的村民6户家庭进行了资助,共发放慰问金5000元。我们还利用学校图书馆、电脑室、体育设施等,精心制作了共建单位多功能通行证,村民凭证可以上网收索信息,到图书馆翻阅资料等等,也可以获得校内贵各种资源包括人才资源的帮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另外,我们积极开展“拥军优属”,定期举行军民联谊活动,从2003年—2006年被评为 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三、依法行政,以德立校实施规范、民主管理

学校实行在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学教育的基本目标,结合学校实际,从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要求出发,制订了一系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和政策法规的规章制度。在认真学习,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制订了《奉贤中学章程》、《奉贤中学校务公开制度》、《奉贤中学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奉贤中学师德规范》、《奉贤中学教师手册》、《奉贤中学学生手册》、《奉贤中学教师发展性综合评价方案》、《奉贤中学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并按制度文件和程序文件编制了学校管理质量手册。2005年5月30日-31日,学校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终结性评审,制定了《上海市奉贤中学发展规划》(2005-2010),2005年9月起,学校按照新五年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实施。

良好的工作机制缔造了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实效性,确保了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创建。我校建立并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制度;党小组建到组室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制度;师德考核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学校的重大事务,如招生、收费、评优推优、考核奖惩、人事福利、基建财务等都是经民主

讨论,教代会审定。所有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都要任担适量的学科教学工作,保证每年有干部在高三任教,学校管理的正确决策上通下达,人和政通。学校十分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各种安全工作制度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网络责职明晰,分工明确,落实到位,成立有24人组成有专职保安队伍,确保学校安全保卫不出现任何问题。2005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目前,我校教师260多人,其中在岗党员72名,分布在12个组室内。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分7个党小组。党小组建到年级部的各办公室,有利于加强党群联系,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增强组室的凝聚力、战斗力。每位党政干部都带头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实验课题的研究实践,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落实与推进。党支部每年汇编《党建新苑》,通过“党建聚焦”小报,“党建沙龙”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交流党的知识和党员生活。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高地,先进思想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培育祖国建设接班人的育人重地。在依法行政的同时,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提高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是学校管理的更高层次,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师生之心者得学校和谐发展。

四、建设校园文化,缔造文化贤人的精神

建设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寓教育于育人的环境之中,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师生员工道德行为的重要内容。

近两年,我们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创设精致的校园文化。它们有中国文化实物展柜,有未来世界、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名校的展版,充实学校90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史馆,开辟时政教育专题栏和学生作品宣传画,充分利用和挖掘教育资源,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的每一角落都具备教育的功能,达到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的效果。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讨论,在师生中征集“八荣八耻”的校园版,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开展校歌的创作征集赛,并在高二年级开展畅想校歌的活动,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文明的校园对教职员工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它可以约束和规范教工的道德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创建文明组室活动过程中,我们坚持贯彻创建文明组室的“六小”标准,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小课堂;教育、教学、科研的小基地;参政、议政的小参谋;排忧解难的小后勤;团结互助、温馨可爱的小乐园;师德合格、服务达标的小先进。我校12个工会小组围绕“六小”标准开展创建活动。语数外等教研组被评为市文明组室、区“十佳文明班组”、市“巾帼文明岗”。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提升传统“四大节”的品味,分为围绕“畅游书

海,聪慧人生;运动,让青春更美丽;创新,让生命充满智慧;让智慧在艺术中放飞”四个主题。例如,在读书节中围绕“五个一”,开展了读一本好书,了解一位伟人,写一篇读书笔记,举行一次演讲比赛,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会等活动;在开展体育节中围绕“四个一”,开展了招募一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搞一次会标、吉祥物设计竞赛,举行一次全校广播操比赛,颁发一批优秀组织奖的活动;在开展科技节活动中,举行一次“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专题讲座,开展了一次科普知识比赛,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力士”火箭模型制作、纸舰船模型制作、“起重吊臂”设计制作和线控小车比赛等“三个一”活动;在艺术节活动中,组织了三支队伍,汇合成一台精彩纷呈的舞台节目。这些传统校内节日,形成了系列活动,浓郁了文化的气息,引领着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也为人格的塑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校本研训,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推进研究性学习进程,积极开展研究性活动;加强课程整合,推进课程改革;“人文化”生活教育的德育策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卓越发展提供了舞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市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高考成绩在区县重点中学中名列前茅。这两年,高考上线率均超过99%,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55%左右,本科录取率稳定在90%左右,先后有多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

学校一贯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既是青年教师教学的场所,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场所。近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青年特级教师2名,国家级及市、区级青年骨干教师60名,青年高级教师60多名,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或课程)50多名。2名青年教师获全国教学评比二等奖,17名青年教师获市级教学评比一等奖,3名教师的研究课题获市教科研课题评比的二等奖。

在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学校的素质教育得到整体推进,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学校现在是市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新一轮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德育先进集体、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实验学校,上海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学校还被推荐为教育部创建依法治校建设先进达标单位。校党支部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普教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完成了上海市示范性实验性高中终结性评审。

我校一贯重视文明建设,并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办学水准的标尺。成绩已成过去,今天我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面对上海市文明单位2005版的创建要求,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学校管理,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提升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孜孜追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凸现办学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实现新一轮市文明单位的创建目标,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

奉贤中学党总支2006年11月24日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篇2: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学校育人环境的好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获得等,都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校园文化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随时随地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沐浴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是学校校容校貌、教学设施、体育设施及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等有形的部分,是校园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外化形态。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奖惩条例以及许多其它的规定等,它是联系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纽带。校园制度文化既能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又能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作用。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人际关系及校风、学风、教风、班风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等多种功能,能引导师生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理想维系在学校整体的目标之上,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决定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又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三者相联系,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有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2.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校园”。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3.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三、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下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议,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国旗下讲话、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方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到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篇3: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一、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建设

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育,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直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宣部、文化部等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文件下发后, 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 由专人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

近几年来, 学校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精神, 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求全体教师爱生如子,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了重要日程。学校行政领导与各班级齐抓共管, 亲自参与、策划, 及时检查、督促落实, 教导处、少先大队部等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使得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形成共识, 齐抓共管, 积极采取措施为未成年人服务

为了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在每次活动中, 学校教导处都精心安排, 周密筹划,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 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 让他们回眸历史, 展望未来, 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启发他们刻苦学习, 为建设美好家园和祖国而努力奋斗。具体措施是:

1. 形成共识, 齐抓共管, 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自

觉参与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争做师德标兵。

2. 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长挂帅全面抓, 教导处人员具体抓, 大队辅导员协助抓, 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协同抓, 家长、社会配合抓。

3. 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工作序列

化,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家庭及思品大纲的具体要求, 向学生抓好“五个五”教育, 即: (1)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学校、爱劳动; (2)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 (3) 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热心献给社会、爱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4) 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 (5) 五种精神: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培养自己特长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下转59页)

(上接12页)

4. 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渠道, 坚持每周国旗下讲话和每日红领巾广播制度。

国旗下讲话有专题和主讲人, 红领巾广播稿由各班小记者提供。

5. 认真上好思品课, 抓好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 确保德育工作落实到每堂课、每门学科中。

6. 治理好育人环境。

学校通道两旁, 每个教室墙上要有《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 校园及班级黑板报刊中, 每月要更换一次德育内容。

7. 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和主题班会。

学校根据重大纪念性节日每期开展一两次大型活动;少先队大队部每期至少开展两次以上为社会或他人的献爱心活动, 各班每期开展一次为本班特困生献爱心活动, 三年级以上班级每月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

8. 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研究, 提高研究水平。

三、开拓创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引领青

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 让广大青少年得到快乐、熏陶、感染、启迪、教益, 让未成年人学习历史知识, 了解革命传统, 增强爱国情感, 培育民族精神, 陶冶道德情操, 提高思想修养, 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同时也是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

我们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方法, 先后多次举办“爱我家乡、知我家乡”的主题班队活动。仅2007年以来, 聆听宣教近100场次, 人数多达5, 000余人次。2008年9月11日, 校长亲自为高年级学生宣讲我国历史文化, 运用图片、幻灯片, 结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等教材, 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宣讲中华历史文化。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同学们争先恐后提问交流, 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篇4: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切实抓好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打造平安校园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毫发未损,而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除桑枣中学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全因他们有一位居安思危的校长叶志平,他担任校领导后,不仅下决心对学校有危险的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消除了隐患;更为重要的是,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几次紧急疏散演习,工作做得非常仔细,各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5·12地震发生时,所有学生都迅速趴在桌子下,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教室,23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就全部跑到操场,成功逃离险境。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告诉我们,加强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打造平安校园文化,应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

第一,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开展应常规化、制度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争年代,我们经常教育人们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危机意识,那时的人们,时刻准备着,随时准备应对一切,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可到了和平年代,人们的这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逐渐淡薄了。其实,在和平年代,我们也应该培养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因为天灾离我们并不遥远,地震、海啸、台风、火灾、泥石流、雷击等,各种各样的灾难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我们。作为学校,我们应把这些灾难教育作为常规教育,形成制度,常抓不懈。我们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教育开始,让灾难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时刻引起师生的广泛关注,让人们在孩提时就逐渐懂得自然灾害等的常识。懂得珍爱生命,学会逃生、学会自救,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一旦灾难来临,才可能把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灾难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形式应多样化、普及化。近年来,洪水、雪灾、地震等灾难不断出现,造成了的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我们和谐的生活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它也暴露出人们安全逃生、安全自救等各种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安全教育的麻木。作为学校,在抓常规管理的同时,安全教育管理要时刻不放松,让灾难教育等得到广泛普及。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经常开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时刻贯穿生命教育、安全常识教育等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经常性的演练和娱乐活动中,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遇到突发事件能机智勇敢,处变不惊,能有序、有效、及时地应对。同时,还可通过发放安全知识教育手册、宣传资料、义务宣讲等多种方式。让灾难教育等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增强公民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让灾难教育等成为大众教育、常规教育,成为永恒的教育主题,打造平安校园。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5·12地震发生时,10岁的小女孩唐沁,尽管倒塌的校舍砸断了她的左腿,她却能忍住剧痛露出甜甜的微笑:聚源中学女学生高莹面对永远失去的双腿,也总是微笑着;年仅9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林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能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他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爬出废墟后,并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可也有一些学生,面对灾难,束手无策,失声痛哭。据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地震形成的人的恐惧心理主要是由人们对以往灾害性地震产生的房屋倒塌、人员丧生的恐怖情形的记忆,在一定的地震地面振动诱发下产生的,它起源于心理原因。俗话说“心病尚需心来治”,学校是学生接受健康心理教育和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场所,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让学生的心理疾病能有效得到诊治。据北京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表明: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但我们面临的现实是,不少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门前冷落,无人问津,心灵信箱布满灰尘。探究其原因,与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教师有很大关系。这些学校,虽安排有心理教师,由于心理学等知识欠缺,也只是装装样子,应付检查而已。为解决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奇缺的现状,学校要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抽调部分教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培训,做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促进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以更及时、更有效地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诊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和观念的转变,让他们能及早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主动去接受心理诊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庭和学校等仍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度的“题海战术”等课业负担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造成了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淡漠和缺失,他们有的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有的即使知道自己心理不健全,但羞于情面,不愿意找心理辅导老师咨询或去医院去看心理门诊。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知识等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矫正意识,变无知为有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咨询。一是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等教育。如,语文课,要充分利用其思想性和文学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个性修养、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等。自然、科学、生物课,要通过介绍大自然、介绍各种生灵等,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同情和珍爱各种小生命。物理化学课,要教育学生认识各种药品的作用和危害,有效地利用它们造福人类,如此等等。各科教师密切配合,

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人性意识、健康心理和意识行为等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学校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我们要以丰富多彩的健康有益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利用“国际禁毒日”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宣誓、签名等主题活动,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加强学生感恩意识和健康心理行为等教育;利用“植树节”等节日,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生灵,保护有益和珍稀动物等等。通过各种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人脑人心,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全人格。三是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家长学校等舆论阵地,调动家庭和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共筑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大堤。学生心理健康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携手。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社会团体、印发宣传资料的形式,让全社会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道德行为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众志成城、步调一致,共筑教育大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创建和谐校园。

充分开发利用学校资源。构建文明书香校园文化

蓥华镇中学初一女生邓清清,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5·12地震时,被压在废墟下的她竟然还打着手电筒看书呢。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有人这样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墙根也说“阅读使人充实”。可见,构建学校书香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该加强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但现在的学生,酷爱各种流行歌曲、网络游戏,“追星族”(视流行歌星、影星、网络游戏高手为心中偶像)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名著,适当介绍其中的精彩部分,让他们事先对这些书籍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竞赛和读书讨论活动,交流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等,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主动去阅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二是开展文学等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拔几个写作能力强、书法绘画好的同学组成编辑组,成立班级读书社、文学社。组织全体学生交流自己收集、阅读到的精美文章或小知识,介绍自己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等,然后编辑成报,供学生阅读学习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阅读和查阅资料的习惯,尝到了阅读的甜头,就会主动去阅览室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三是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名著、科普书籍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去阅读,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定期组织交流、讨论,从而激励学生自觉走进阅览室去阅读,以此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大脑,增长能力。

第二,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网络室的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图书的管理、更新等工作,注重图书的质量。一是注重思想性。用时代感强、思想积极向上的作品,促进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注重知识和趣味性。有趣味,他们才爱看,有知识,他们看了才有收获。三是注重科学和创新性。科幻和传奇作品,有利于加强学生科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发明创造的动机和行为。四是注重时代和生活性。要有时代感和生活情趣,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时代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图书、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加强其环境、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欢来,经常来,让这里成为他们的乐园。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转变观念,将学校教育资源设备有效地利用起来为师生服务,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提高,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加强学生阅读、实验操作、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等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文明、健康的书香校园。

篇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努力提升学校社会认可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进一步提升我校社会声誉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要以全体教职员较高的文明程度作支撑。

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性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校园文明建设代表一个学校的形象,反映一个学校的风气,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更体现一个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它影响一个学校的竞争力,我们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切实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我们对全体教职工(包含学校自聘人员)提出如下要求:

1.热爱学校,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学校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广大师生员工要倍加珍惜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主动维护学校利益和已形成的良好秩序,牢固树立校兴我荣的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团结、共同努力,为了学校的发展,积极主动干好本职工作。

2.遵守社会公德,创造更加优美的环境。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言行文明。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

惯和卫生习惯,使我校的校园始终保持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更加注重言行仪表,人人都做一个道德高尚,举止高雅的好员工。

3.大家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要求,坚持从我做起,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班期间不喝酒,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垃圾,积极维护和保持校园的整洁优美;做到虚心学习,团结同志,热爱学生,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氛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努力培养自身卓越的文明礼仪素质,争做一个健康向上,文明礼貌,全面发展、工作热心、积极主动的新时代的教职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老师们,为了建设更加文明的校园,为了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文明之行,兴文明之风,创文明集体,为我校的文明建设工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黄建文

篇6: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2017-2018学年度第四期)

牛场水源小学编

2017年9月4日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各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多么优美动听的歌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我校将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着民族团结的活动主题,开展 “民族小朋友互写一封信”的活动启动仪式。2017年9月4日上午,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团结签名活动。此次活动是我校民族团结一系列活动的延续,也是

新学年民族团结工作的提升,将本年度的民族团结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

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团结签名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全体师生“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

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中,陈校长为“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团结签名活动致辞,学生代表上台讲话,少先队辅导员提出倡议。随后,全体师生有序上台签名。

通过签名、互写一封信等活动,在体验中领悟和增强了广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活动中,学生成为主角,大家积极、主动参与,场面热烈感人,教育气氛浓厚,使师生们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在本次活动中更加深入人心。

篇7: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农四师一中创建兵团“德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欢迎兵团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评估领导的到来,下面我就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伊宁市公园街四巷2号,占地195亩,校园硬绿化面积达98%,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兵团示范性高中和兵团高中课改样本学校。学校经过近60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伊犁地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在职人员340人,高级教师62人,中级教师119人,党员202人。教学班96个,学生5658名。小学部36个班,学生1868名;初中部18个班,学生1196名;高中部42个班,学生2594名。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了考入清华、北大零的突破,每年考入十大名校人数在伊犁州直名列前茅,重点本科上线率从以前的16%上升到33%,三本上线率已上升到85%,2010年我校中考上线率达92.6%,在全师前10名中我校占8名,前20名中我校占15名,综合质量位居地区前列。

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指导精神,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管理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到“五个一流”的办学目标:树立一流的教育理念,建立一流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确立“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到2015年,使我校成为兵团“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办学条件”的省内外知

名伊犁州名校。2006年以来,我校先后被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命名为“重点课题实验校” ;被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确定为 “研究性学习课程特色教育示范校”;12月被评为“兵团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2007年被中国教育研究院确定为“教改试验学校”,获国家级“平安学校”、“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确定为兵团高中课改样本校;2010年获国家级“和谐学校”、兵团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被兵团科协和科技局确定为“兵团科普教育基地”。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和实效

(一)加强德育领导力量。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德育处、团委、教务处负责人及班主任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了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学校德育工作既分工负责,又统一协调。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1、把学习《农四师教育行业师德行为规范》、《农四师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八条禁令》、《农四师中小学德育实施方案》等结合起来,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廉洁从教、服务学生”、“唱响兵团精神”及“三平精神”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表彰“师德标兵”。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有效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每位老师都签订了“禁止有偿家教、征订教辅资料”的责任书,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

2、加强德育骨干培训。如顾丽华和燕飞等老师多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开展学习“全国十佳优秀班主任”的专题讲座,派德育骨干教师前往石河子、内地友好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提高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坚持严格管理指导,提高学生自我

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以增强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考核等级和班主任的津贴和学年评优挂钩。实施培养青年教师的“1358”工程及“名师工程”,大力培养年轻、优秀、骨干和特色班主任。顾丽华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自治区特级教师”,昌德山等30多位老师被评为“师级优秀教师”、燕飞等老师被评为“师级特级班主任”,我校充分利用优秀班主任的模范、辐射作用,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大大提高,优良的校风、学风已赢得社会广泛的赞誉。

三、探索德育课程新体系,发挥新课程德育功能

(一)突出时代特征,探索德育课程新体系

1、我校确定“一个目标,二个重点,三个结合” 的德育工作模式。即以培养“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教育为重点;注重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

2、整合资源,以对口援建为契机,认真学习镇江教育行业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已经与疆外7所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今年对口支援我校的镇江援疆干部和教师共五人也都已到位,他们给我校带来了新的德育思想和活力。积极开展学校、社区、家庭“三合一”教育活动。长期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已培训家长5000余人次,前来听课的家长达到近2100人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向家长反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并征求意见,促进“三评”、“三进”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创建家庭、社会、学校全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和谐发展的局面。

3、调整德育课程结构。我校从小学中高年级到高中新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德育课程的联系,完成了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发展的转变。我校培养小学生德育目标是具有初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培养中学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如今年结合各学部特点,小学部开展“唱响兵团精神--我是兵团好少年”演讲比赛,初中部开展诵读《弟子规》“传承古经典、争做文明人”活动,高中部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唱红歌比赛活动等等,使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入脑入心。

4、抓好学科渗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团队会、班会课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挖掘各学科教育资源,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二)注重资源开发,抓好地方、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1、开发以区域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地方课程。我校积极开发伊犁地区的教育资源,组织老师给学生开展如“新形势下伊宁市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特克斯八卦城的资源利用和开发”等知识讲座,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2、通过开设校本课程,增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能力。我校立足实际情况,通过开发《伊犁历史古迹探秘与地方文化溯源》、《美丽伊犁我的家》等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开发《二维动画欣赏与创作》、《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发《跆拳道》等磨砺学生意志。同时与8661部队联合举办国防教育、军训等,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几年,我校还积极开展研究性课题学习活动,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国家级“研究性课题”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兵团级“研究性课题”一等奖8人,二等奖17人,三等奖9人。其中罗杰、冷智强同学保送重点大学。

(三)力求整体实效,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实践。

1、积极实践活动式德育课程。如长期开设了国防知识教育课,与武警伊宁消防支队联合举办的消防演习、法制教育。学生制作电脑动画、科幻画、实践活动小论文、小发明,作品多次获兵团、国家级奖,总体成绩一直处于兵团前列,曾受到兵团教育局教研室通报表彰。

2、我校采取“校内打基础,校外求发展”的“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基本建立了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区教育基地活动为补充的开放型、多元化的学校,形成了德育合力。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助农活动,如摘棉花、拾西红柿,参观伊犁州博物馆、科技馆、林则徐纪念馆,到社区打扫街道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3、开展主体性德育实践。举办篮球、书法、手抄报、黑板报、辩论赛、模仿秀、冬季长跑及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元旦文艺晚会更是内容丰富,由本校教师编导的舞蹈每年入选农四师春节晚会并获奖。

四、优化育人环境,打造以“让爱与责任充满校园”为育人理念的校园文化

(一)充分利用已有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1、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利用校园广播站、名人名言标牌、校报、网络、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构筑校园各种宣传教育阵地,积极营造“让爱与责任充满校园”的文化氛围。

2、通过开展“德育特色班”活动,认真落实“五抓、五从”即抓规范,从小事做起;抓纪律,从严格入手;抓学风,从勤奋开始;抓活动,从自主引导;抓心理,从关怀起步,继续开展创建勤奋刻苦学风班,力求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开展以“廉政文化进校园”、“唱响兵团精神”、“三平精神”、“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校园”、“民族团结”、“感恩教育”等为主题教育的系列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成立了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增强团员意识。积极构筑师生、学生间和谐的人际空间,倡导人与人之间真诚、友善、团结、合作、尊重、爱护。通过开展教师谈心活动、班会课主题教育、家长会等,融洽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让爱与责任真正充满校园。

(二)不断完善文化设施,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1、搞好校园美化、净化,环境的教育功能。我校坚持“整体规划、分相设施、逐步完成”为目标,力求做到建筑营造整体美,绿化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

2、积极筹措资金,完善教学设施。我校投资120万元为学生教室配置了背投电视,安装校园有线电视;投资近20万在各教学楼大厅、楼道悬挂了名人名言、警示标语等;投资50万元新建了通用技术实验室、电子控制实验室;投资60.3万元为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投资57万元更新计算机等设备。在硬件设施方面,共投资287.3万多元,为信息技术样本学科建设搭建了宽广的平台;学生宿舍楼、餐厅即将竣工,青少年活动中心、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园林式文化广场,更是一中又一靓丽风景,为深入开

展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五、加强法制教育,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完善制度制度,规范学生言行。学校建立了流动红旗评比制度,每周一评比,每月评比优秀班级,评比结果与班主任津贴、班主任及班级年终评比直接挂钩,从而引入激励机制,创造了竞争的氛围,增强了学生的自制力。

2、加强普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学校利用法制教育阵地,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聘请政法部门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先后来校做了十多场法制报告。

3、把养成教育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开展“远离毒品,关爱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预防青少年犯罪”等内容的普法讲座,以板报、广播、图片、少年犯现身说法、现场焚烧毒品、“模拟法庭”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的学生和经常违纪的学生,主动取得家长的合作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危害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4、加强“重点”教育,促进自我转变。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希望帮助的学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的管理教育。综治办、德育处、各级部、各班级逐一落实帮教对象,建立定期与重点学生谈话及与其家长联系制度,建立转化档案,及时记载其转化情况,对住校生实行封闭式管理,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1、我校把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卫生保健、卫生防疫工作能结合实情开展,制定了《师一中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每学期均要举行生殖健康讲座、主题班会、问卷调查等。校医务所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定期给学生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派送了三位教师和一名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兼任心理咨询教师,此项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形成和良好品质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学校对安全工作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实行校园内外环境联合检查制度和校领导值班制度,制定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防范责任书。学校门卫均进行了上岗培训,在校园大门、后面、大厅、体育场、文化广场等17处设置了视频监控。实行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及信息上报制度,年级组长及中层以上领导24小时开机。

针对学生多,下课拥挤分流难这一状况,采取了定时间、定楼道、定楼门的“三定”分流方式。

加大安全设施改进力度,加强学校重点部位和实验室的管理,有完善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各教学楼、实验室消防设施齐全,这学期,又投资8000余元更新了一些设备,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对食堂、宿舍进行了改建,各项设施达到安全标准。尤其是节假日、寒暑假放假前均要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目前,学校安全工作呈现良好局面,我校没有发生一例重大意外伤害事故。

七、民主公开,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

1、公开评优、评先、评模的各项条件,业绩量化考核评估,由每位教师自主参与,这样评选的结果大家都心服口服。上学期我校开展第二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岗位明星”评选活动,党员教师获得“党员先锋岗”称号,一线老师人人参加,本学科老师人人参与评课,真正做到民主公开,充分发挥了主人翁作用。

2、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教职工评选优秀、进职称、兑现

工资福利等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公示。

3、每学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通过教代会决议,每年都要为学校及教职工做十件实事。

八、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入手,于2006年建立心理咨询室,订阅相关的办刊书报,制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图板和资料。2010年,我校投入5000元对咨询室重新装修,投入一万多元购置各种配套设备。咨询室开展了一系列如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编纂《心灵之窗》、组织各种专题培训等活动。

2、开放办学,促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特色,2010年农四师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中心在我校成立。

九、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培训、经验交流等方面尚欠深度,个别班主任存在着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的现象。

2、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欠缺科学评价机制。

3、家校联系还不够深入,还没有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有效资源。

4、部分学生中存在网恋、厌学等不良现象,学校周边饮食、交通安全环境有待进一步治理。

十、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优秀品质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发挥榜样作用,并提高其相关待遇;

2、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做好希望帮助学生的转化工作,树立

一切从学生出发的理念;

3、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保健知识,青春期教育工作和完善学生心理测试实验室和心理咨询室;

4、根据我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完善教学设施建设,创建一流的办学环境;

5、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总结我校德育工作,可以看到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将以此次评估检查作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加强管理,调整工作思路,更新教育观念,确定大思路、迈开大步子、追求大变化、寻求大发展,全面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篇8:加强文明示范 建设和谐校园

提高认识, 大力营造基础文明教育的舆论氛围

基础文明是构成文明的最基本的要素和文化底蕴。基础文明对大学生而言, 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校园公德和文明礼仪等精神文明因素, 其内容涉及大学生的语言、行为、衣着、秩序等, 要求大学生做到语言规范、讲究礼貌, 举止从容、文雅端庄, 衣着朴素、整洁得体, 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讲究秩序、遵纪守法等。在校党委的领导下, 新乡医学院学工部狠抓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 于2009年实施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工程”, 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朱广贤, 副院长毛兰芝亲自出席启动仪式。通过广播、校报、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了广大师生对基础文明教育的认识, 明确开展基础文明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 是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引导师生要把抓好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到能否培养党和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高度来认识, 使广大师生理解、支持, 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

注重教育引导, 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

通过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懂得了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要具备现代生产和科学所必需的知识和才能, 而且还必须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使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身文明意识和文明修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断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以此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文明意识, 不断增强自觉抵制一切不文明思想行为的防范能力;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将自觉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

在教育过程中, 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如学校开展的“诚信徽标”设计大赛, 形式活泼, 主旨突出, 成绩斐然;“文明修身, 健康成才, 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 倡导“做文明学生, 建文明校园, 树文明风尚”;树立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作用, 使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标准。

完善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文明教育的严肃性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以制度作为保障, 促进校园基础文明建设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通过制度对行为的导向作用, 引导大学生避恶向善, 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如学校制定的《新乡医学院大学生文明公约》, 包括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阅览、文明就餐、文明礼仪、文明学风等六大方面。学校通过成立校园文明督察队、设立文明教室考核记录、完善检查抽查制度等举措,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 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使学生养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 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加强校规校纪教育是规范学生行为的标准、搞好基础文明教育的一项根本的措施, 也是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一环。加强校规校纪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良好校风的形成创造条件。学校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军训教育、考前教育、诚信教育、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等, 使学生真正懂得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道如何去用校规校纪规范自己的言行。

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再提高, 是高校基础文明教育的基础

上一篇:2009秋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用TestStand构建通讯产品并行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