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08

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精选8篇)

篇1: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一、pbl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问题为基础和导向;

(2)以学生为中心;(3)注重合作学习。pbl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二、pbl教学模式对医学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

pbl教学模式强调了要对医学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目前,多数院校医学专业在招收学生时,普遍文理兼收。针对文理学生不同的基础特点以及学习方式,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问题的引入和知识的渗透,要求教学结构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此外,pbl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优化,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pbl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且从医学学科出发,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和问题引入,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特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了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质量以及提问的方法直接关系着医学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为此,教师在确定提问原则以及提问方法时,必须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可以尝试安排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在设计问题时,主要应考虑三方面内容:(1)是否与学生认知实际以及学生基础相结合;(2)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提问的把握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3)学生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自主提出一些问题。

2.小组讨论及实施

合作学习是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原则划分为多个讨论小组。分别安排各小组围绕某一病例诊断等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其中,小组人数以8~10人为宜。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2)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研讨。无论何种方式,教师均应作为各小组中的一员来参与讨论。通过个人发言和集体补充发言的方式来进行讨论,最终将讨论结果整理形成发言稿。针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表现以及表达、沟通等方面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记录评分。在最终的陈诉环节,可以采用组长发言,组员补充的方式来进行,同时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讨论热点。

3.学生考核

通常,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时,会在课程中段及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讨论的质量、资料复习、书面报告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评估,全面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情况以及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等。在考核方式上,可以由多位教学人员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分别对医学教学中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讨论情况、协作情况等进行评价。此外,在评价中,应注重主题考试和最终的综合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同时,深化医学教学改革。

总之,pbl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应当将pbl教学模式作为医学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合理地运用pbl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

篇2: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并就其实施效果进行初步探讨和评价。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符合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改革思路,值得积极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PBL教学;生物化学

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具有系统完善、重点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使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位,严重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经不能适应求新、求快、求变的当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在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法,并就授课结果与传统讲授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5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分别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班4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LBL教学。这2个班为平行班,按照高考成绩随机编班,两组资料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查锡良教授主编的第八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主讲教材。对照组由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按照传统教学法的要求严格完成备、教、辅、改、考各环节。实验组采用PBL教学。首先,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精心设计典型案例和若干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由学生回答。其次,课堂教学紧密围绕“问题”展开,教师做好指导,防止偏题跑题,抓不住重点。第三,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关键的认知节点,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理论知识横向、纵向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对比、研究。第四,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讨论内容由教师拟定并提前告诉学生,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写出发言提纲。第五,教师根据学生的PBL教学过程发言和讨论情况,总结归纳,强调重、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做出等级评鉴[2]。

1.3考核与评价

采用卷面考试成绩分析及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对PBL和LBL教学结果给予客观、求实的评价。①卷面成绩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参加期中和期末两次笔试考试,试题由生物化学教研室从购买的题库中随机抽取组卷,题型为单选和多选占比50%,基本应用和简答占30%,综合应用与拔高题占20%。密封试卷,流水作业判卷。对考试成绩,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分析。②问卷调查:针对PBL教学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在实验班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显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82.5%的同学认为PBL教学法赋予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让他们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PBL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实现“学会”向“会学”转化。同时PBL教学法体现出了很大的时空开放性,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同学们研究和学习的时间、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90%以上的同学对PBL教学模式持欢迎态度。

3讨论

生物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多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都需要从生物化学中寻找答案。生物化学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特别是机能生化结构复杂、功能各异、代谢途径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且与临床密不可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教学难度很高的课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摆脱医学人才培养的困境,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必然[3]。PBL教学法以提高学生自学动机和自己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重在启发、促进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全面考虑、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相应的医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助于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深感性认识。加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PBL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要求,较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要求。PBL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培养集体协作能力。这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对学生的技能目标要求中明确指出,医学生必须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及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PBL教学中每个小组成员受共同目标的指引,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逐步建立协调、积极、相互尊重而充满竞争气氛的学习、成长环境,是较好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教育标准的有效途径。PBL教学有助于开拓教师视野,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模式,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引领者,释放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并且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较好的理解。对教师来说通过PBL案例的编写加强了对不同课程之间关系的理解,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基础与应用的结合。通过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师生关系,能更好的掌握学生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也可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某些启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但是,根据我们客观反思并综合PBL教学实验班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首先,教师搜寻和优化教学案例、学生查找资料和课前自学、课后总结等方面均会占用大量时间和教学资源;其次,学生临床基础知识欠缺,加上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让他们课前自学抓不住重点,课堂学习面面俱到、顾此失彼,课后温习提高无从下手,甚至会影响整体学习热情;第三,绝大部分同学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部分同学对PBL教学的不适应会造成学习效果两极分化;最后,PBL案例编写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及PBL教学的课堂设计与有效把控有待提高;从事PBL教学师资的培训、与PBL教学配套的软硬件环境、经费投入和系统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教师从事PBL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会对PBL教学的持续开展和发挥效益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低年级学生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PBL教案,如何有效提高PBL教学的吸引力,如何合理安排针对PBL教学环节的课内外辅导,如何从制度和激励层面调动广大师生参与PBL教学的积极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安毅莉,赵伊昕,张梦华.PBL,LBL及PBL+L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劣[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2):275~277.

[2]鲁秀敏,王永堂,余英.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9):2430~2432.

篇3: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循证医学,PBL教学模式,外科教学

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实行规范性、阶段式教育, 实行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育,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 我们不可否认其历史作用,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逐渐显出其弊端。教学依靠“满堂灌”式的讲授, 虽然注重了知识的贯通性, 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 却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作为求知主体, 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 缺乏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弊端从根本上制约着医学生求知模式的科学化, 导致医学生求知欲望不强, 厌学情绪严重, 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 教育不单是为了传授知识, 而更应注重人的发展。在终身教育制度下, 教师的作用不应是单纯传授知识, 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掘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中国传统医学教育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比较系统地教授学生知识, 但医学教育长期存在教学内容陈旧, 新的医疗信息不能及时融入学校教育, 导致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 但未能掌握新的、前沿的知识与方法,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 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这就需要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引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转变现行的教学模式, 以促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医学人才。

1 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模式[1,2]。该教学模式是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既是学习的焦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通过“疾病”连接起来, 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打破了学科界限,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目前已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学府广泛认可, 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 目标明确, 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及以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3]。传统教学重在传授知识, 而PBL教学模式的目标是:运用基础与临床知识, 建立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 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理能力 (即批判性思维能力) 和创造力。为教学内容而量身定做的病例使学生如同面对患者, 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利用多种媒介和方式寻求答案。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只听、只看变成去寻找、去学习、去钻研,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给原本呆板枯燥、难以记忆的内容增添了色彩, 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潜能, 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 并赋予学生一种终身学习与探索医学未知领域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打破原有学科的界限, 以某一个疾病为问题, 将与该疾病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与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以一位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 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国内外专家认为, 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而学习效果更佳[4]。

2 循证医学及循证思维

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中叶, 其基本含义是:“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现有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对患者进行诊治”[5]。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是指应用临床研究的文献、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 经过认真分析与评价, 获得的最新、最真实可靠且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证据, 应用这些证据指导临床医疗实践, 将会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 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 寻找并评价证据, 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 使得临床医疗决策更加科学化。目前, 许多国家都在改进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强调循证医疗和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方式。这种自我教育方式能使医学生学会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 在临床医疗决策中将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融入到临床判断中, 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循证医学是建立在重视他人最可信的临床证据, 特别是以患者个体为对象的, 旨在寻找更多准确的诊断实验、预后指标和更有效且安全的疾病防治措施基础上的, 它弥补了经验医学强调通过医生个人在临床的经验和直觉, 仅仅通过听从专家意见与权威参考书中的观点, 或根据动物实验结果和基础医学理论的推理来诊断疾病的不足, 从而使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循证医学强调“以人为本”, 在不排斥基础研究证据的同时, 更强调“以人为主”的临床研究证据, 并较好地提供了快速获取所需科学证据的途径, 这不仅是对目前偏离临床, 过度依赖检测设备和实验研究结果的一种扬弃, 而且是一种有效掌握多因素疾病的个体化特征, 制订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较好方法。Madsen JS等率先开展了对实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医学教学研究, 并认为此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而且学生反馈意见良好。

3 实施PBL教学模式、引入循证思维促进医学生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这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是我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循证医学的引入, 改变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 是对传统经验医学的巨大挑战, 它正促使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发生巨变。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的内涵不谋而合, 我们在医学教学实践中采用PBL教学模式, 同时也满足了循证医学的要求,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一个临床问题出现以后, 学生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 然后通过相互讨论, 检索、收集相关证据, 最后集体讨论, 教师解答。不难看出, 循证思维已贯穿于这一教学过程中,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循证医学及其思维方式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 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 寻找现有最好证据, 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 有助于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 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基础[6]。这正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循证医学的迅速崛起及其对临床医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促使我们必须对现行医学教育方式进行反思。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要把提高人才的质量放在突出地位, 就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医学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和循证思维的理念及原则, 从纵深寻找教育的连续性, 从横向寻求教育的统一性。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方式, 使学生掌握正确阅读, 评价医学文献和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学会学习的技巧, 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学习者, 真正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4 循证医学的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模式的融合

循证思维是临床思维的基石, 它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同时又不断产生问题, 从而不断激励创新;而且循证思维的成果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成为新的证据, 由此推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向前发展, 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7,8]。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 应该慎重、准确和公正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 同时要结合临床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临床经验, 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以患者为对象, 严格评估, 综合分析, 制订最佳的临床诊疗方案。

PBL教学模式的目标重在学习者的知识构建、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者的有效合作, 其核心内容是解决临床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学习自主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而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 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 寻找并评价证据, 综合分析并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 循证医学实践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过程中,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可以说循证医学和PBL教学模式两者的基础都是从最初的问题开始进行延伸。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 医疗决策中引发的问题是两者解决的根本[9]。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制订出一整套实施步骤: (1) 授课前选择典型临床病例, 带领学生采集病史资料, 提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客观临床资料, 提出确切的临床问题; (2) 根据提出的问题, 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教材、专业书籍、杂志、网络检索相关文献, 找出可以回答上述问题的目前最好的研究证据; (3) 结合临床病例资料, 使学生在“临床证据”面前逐渐建立自己的判断, 进行讨论后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4) 通过观看图片、手术录像或进手术室直接观摩教学后确定最后的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以及创造能力, 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型创新人才。

5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5.1 对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循证医学的看法和对循证医学资源的了解情况等内容, 了解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并进行循证医学训练。采用PBL教学模式, 由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实习时在主管患者中遇到的疑难病例, 提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带教教师和学生交流, 确定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的选择、具体方案及预后等) 。在外科医学实习中, 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是循证医学应用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一个有建设性、可回答的问题应包括背景问题和前景问题, 即: (1) 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主要的干预措施 (包括暴露因素、诊断因素、预后因素和治疗措施等) ; (3) 对比措施; (4) 主要的临床结局。

5.2 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二者结合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证据来探究结果, 把二者结合起来, 相得益彰、事半功倍。PBL教学模式在一个问题之下把有关的基础与临床知识串联起来, 省时省力、容易掌握, 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好, 掌握比较扎实, 同时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合理的方法观, 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极大的益处。在临床实习中采用循证医学和PBL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 教师和学生交流, 可促使学生不断深入钻研课本, 掌握知识, 促使其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为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 PBL教学模式在促进学习兴趣和对学生的能力提高及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5.3 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1) 在整个教学辅导过程中, 教师不是给学生提供答案, 也不是回答学生的问题, 而是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并且将学生的讨论范围控制在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大纲要求掌握内容的范围内,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寻找答案。教师并不要求学生第一次诊断就能很准确, 但要求他们的分析有根有据、条理清晰。遇到问题时, 要求他们寻找相关理论知识作出解释, 不让他们在看患者之前就翻阅病历, 以免造成“先入为主”,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对医学生而言, 重要的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立医患沟通的思想观念;二是掌握沟通技巧。这就要求带教教师除了将高尚的医德传授给学生外, 还传授给学生倾听技巧和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 这样才能从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 考虑患者的利益, 采取利大于弊的治疗措施。

(3) 在具体的实习带教中, 不能单纯用“能考多少分”来评价实习的效果, 而应将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诊断患者疾病中的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临床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在资料、信息、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指导, 设计有针对性的病案资料,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 让学生自己做出诊断, 并通过研究各方面的资料, 尝试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指导他们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来解答问题, 目的是使他们在转型的关键阶段就具备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为今后实习及培训打下良好基础, 更是为他们自觉应用循证医学并终身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6 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 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的教育新模式的优势

第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掌握各门医学课程之间的衔接和交叉点, 很容易出现脱节或重复的现象。在目前国内使用的医学教材中, 最常见的问题有两类, 一类是重复太多, 另一类是衔接不良或者称为对接错位。同一个理论问题, 在两门课程中的解释不完全一致。PBL教学模式则能避免上述弊端。

第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被动“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出的学生缺乏主动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是根据教案提出问题, 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学习, 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得出答案,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知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10]。

第三, 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每天都有新的观点和依据出现, 同时不断地对以往的论点进行更新, 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常年累月反复讲授同一内容, 知识面越来越窄, 科研工作的视野也越来越窄, 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科研工作。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 不同学科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教师可以就同一领域的问题进行切磋和交流, 也可以从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得到启发, 拓宽了知识面, 开阔了视野和思路, 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同时, 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最新的医学科技动态, 这对于教师今后的科研工作非常有利。

7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模式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PBL教学模式是以有关患者疾病的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引导;循证医学强调“以人为本”的临床研究证据, 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循证医学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 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正确运用结果对患者做出诊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说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的内涵不谋而合。二者的结合是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 辅以循证医学理念,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循证医学手段和证据来探求结果。国际著名教育家Paul Lengrand认为, 教育不单纯是为了传授知识, 更应注重素质培养, 掌握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医学知识的半衰期约为5年, 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教授曾经说:“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 有一半在1年内被证明是错误的, 而糟糕的是没有一位教师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11]学生只有经过循证医学思维模式的学习, 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医学科研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 运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Gukas ID, Leinster SJ, Walker R.Verbal and nonverbal indices of learning dur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mong first year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threshold for tutor intervention[J].Med Teach, 2010, 32 (1) :5-11.

[2]Baumgarten KM, Wright RW.Incorporat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arthroscopic knot preferences:a survey of american orthopaedic society for sports medicine members[J].Am J Orthop (Belle Mead NJ) , 2010, 39 (12) :577-581.

[3]吴库生, 李克.PBL教学法中的循证思维及医学生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 2006, 19 (6) :51-52.

[4]张岩, 温宏武, 张岱.循证医学和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3) :106-108.

[5]Szucs A, Harsányi L.Problem-based evidence:non-conventional methods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in surgery[J].Magy Seb, 2009, 62 (6) :336-339.

[6]王卫红, 刘铁滨, 金红, 等.运用PBL教学法培养学生循证护理技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15-16.

[7]Hudec R, Tisonova J, Bozekova L, et al.Modifi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harmacology[J].Bratisl Lek Listy, 2009, 110 (11) :732-735.

[8]Tamim HM, Ferwana M, Al Banyan E, et al.Integration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nto a medical curriculum[J].Med Educ Online, 2009 (20) :14-15.

[9]樊民, 梁春, 张颖秋, 等.PBL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构建临床医学教学新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9-10.

[10]Burns PB, Rohrich RJ, Chung KC.The levels of evidence and their role in evidence-based medicine[J].Plast Reconstr Surg, 2011, 128 (1) :305-310.

篇4: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一、PBL教学模式内涵及特点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以问题为基础和导向;

(2)以学生为中心;(3)注重合作学习。PBL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二、PBL教学模式对医学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

PBL教学模式强调了要对医学教学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目前,多数院校医学专业在招收学生时,普遍文理兼收。针对文理学生不同的基础特点以及学习方式,PBL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问题的引入和知识的渗透,要求教学结构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此外,PBL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优化,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PBL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且从医学学科出发,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和问题引入,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学习特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了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质量以及提问的方法直接关系着医学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为此,教师在确定提问原则以及提问方法时,必须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控制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可以尝试安排学生自主提出一些问题。在设计问题时,主要应考虑三方面内容:(1)是否与学生认知实际以及学生基础相结合;(2)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提问的把握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3)学生是否可以通过学习自主提出一些问题。

2.小组讨论及实施

合作学习是PBL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原则划分为多个讨论小组。分别安排各小组围绕某一病例诊断等问题展开具体的讨论。其中,小组人数以8~10人为宜。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2)学生自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研讨。无论何种方式,教师均应作为各小组中的一员来参与讨论。通过个人发言和集体补充发言的方式来进行讨论,最终将讨论结果整理形成发言稿。针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各小组学生的表现以及表达、沟通等方面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及时记录评分。在最终的陈诉环节,可以采用组长发言,组员补充的方式来进行,同时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讨论逐步形成讨论热点。

3.学生考核

通常,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时,会在课程中段及结束后进行统一考试。考核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讨论的质量、资料复习、书面报告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评估,全面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情况以及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等。在考核方式上,可以由多位教学人员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分别对医学教学中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讨论情况、协作情况等进行评价。此外,在评价中,应注重主题考试和最终的综合考试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同时,深化医学教学改革。

总之,PBL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应当将PBL教学模式作为医学教学的主流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合理地运用PBL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彭岳,赵铁建.高职医学基础实验课PBL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知识窗:教师版,2015(6):26-28.

[2]李庆雯.基于PBL教学模式 康复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8):55-56.

[3]景晓红,苟兴春.传统教学和PBL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3):334-336.

篇5: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PBL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实践性很强.急诊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也较复杂,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重大病情变化,如经治医生处理不当,则很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作 者:肖军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桂林,541001刊 名:华夏医学英文刊名:ACTA MEDICINAE SINICA年,卷(期):200922(5)分类号:G642.4 R459.7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典型病例教学法 急诊医学教学

篇6: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以教学方法为基础,辅以EBM的理念,按照提出问题→查询证据→分级评价证据→应用证据的方法来进行临床医学教学。结果: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结论: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已初见成效,但仍需医学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讨。

传统教学模式PBL循证医学教学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早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中强调以教师讲授为主不同,它强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主动思维的形成,这也是PBL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同时,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临床教学领域,强调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的基础之上。如果能够把PBL与EBM结合起来,将会相得益彰、事半功倍。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法是以PBL教学方法为基础,辅以EBM的理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EBM的手段和证据来寻找结果。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老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学习过程。该教学法是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的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的一个新方向。EBM概念

EBM即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学科。1992年,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ekett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病人的治疗措施。2000年,他再次定义EBM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意愿,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每个患者最佳的诊治措施。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在循证医学中,医生对患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其他决策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证据、临床医师的经验及患者的需求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EBM的出现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EBM是建立在传统医学基础上的新兴科学,其最终的目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最有科学根据的医学信息用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实现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的完美结合。这也对临床医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观念,教会医学生应用EBM,为未来培养临床医学的高素质人才。EBM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方法的融合3.1加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

临床带教老师不仅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EBM知识和掌握查阅文献技能,并且还可在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或相关的书籍上及时获取到最新相关的医疗信息。

3.2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

临床带教老师不能因循守旧,单凭经验进行临床教学,应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将临床教学从“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保持不断探索和更新知识的勇气和动力,从被动“填鸭式”教学向教学相长转变。不仅要及时掌握医学前沿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前沿的发展动态。

3.3改进教学方法,实施PBL与EBM相结合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查寻证据――分级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在临床教学中,首先带教老师与学生一起诊查患者,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诊治意见,询问学生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的合理性在哪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一病例通过网络、相关数据库或教材去查找资料(查寻证据)。有没有其他类似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分级评价证据)。比较各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等(筛选证据)。综合分析提出问题的答案,并举一反三在以后临床遇见类似问题中能进行分析和应用(应用证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发言。按照以上步骤,通过启发式教学,使“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规范医学生的实践行为,为将其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4以EBM为理念,PBL教学模式的意义及深远影响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引进PBL与EBM相结合教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PBL方法是以病人疾病的问题为中心,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实际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导向,涉及小组讨论、文献资料查询、报告书写、多媒体幻灯制作等多环节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团队能力,包括赏识和学习同伴的精神,提高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及有助于成为自主学习者。

EBM法强调“以人为本”的临床研究证据,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发现问题、查寻评价证据、综合分析、正确运用结果对病人做出诊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EBM更加强调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它摒弃单纯的经验主义,而以大量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为基础得出问题的结论。EBM弥补了以往经验医学强调通过医生个人在临床的经验和直觉,仅仅通过听从专家意见与权威参考书中的观点,或根据基础医学理论和动物实验结果的推理来诊断疾病的缺陷,从而使治疗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学。

可以说EBM与PBL教学法的内涵不谋而合。二者的结合,是以PBL教学法为基础,辅以EBM理念。将PBL与EBM相结合教学模式引入临床教学已成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改变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它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一整套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佳证据,评价预后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这种以临床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培养了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更新知识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及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值得临床教学中大力提倡和应用。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PBL也不例外。

总之,在实施PBL过程中加入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激发学生比较多个答案和证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证据意识,刺激学生查证、验证、用证的想法,培养学生查证、验证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出一批利用知识作为基础、问题作为手段、证据解决问题作为目标的基础理论深厚、专业知识扎实、素质高、潜力大、有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临床医生。该模式是临床医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其他专业医学生课程改革的趋势,强调模式的融合,同样适用于目前长学制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长学制精英教育教学改革的通路。

参考文献:

篇7: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研究的对象病原微生物与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关系密切,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3]。因此,我们在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中实施了PBL教学。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PBL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实验前准备

在设计性实验之前,学生通过前期实验课的学习,掌握了与医学微生物学有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包括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学检查(取材、制作涂片、染色、镜检)、细菌的分离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为PBL法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1.2 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之前,以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为例,例如腹痛腹泻病人的肠道杆菌鉴定,指导老师重点讲解怎样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病因(可能是由哪些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实该病因,同时对实验的结果有所预测等。通过对综合性实验的病例讨论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一般程序,掌握了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最基本的知识,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上重点掌握的且与临床密切关系的章节内容,提供临床病例,例如化脓性感染的病人发热等体征和白细胞升高等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让小组同学(一般几个同学为一组)以病例当中提出的问题为中心,根据病人的体征和检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组讨论,最后设计该病例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的实验方案。另外,小组同学也可以自主进行选题,比如:自身化脓性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中草药对某种细菌的抑菌或杀菌效果的检测等。不管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的病例还是自主选题,指导老师都要教会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而在电子文献方面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术数据如CNKI、维普等查找文献。小组同学通过理论课已学习的相关内容和查阅的相关知识,结合病例特点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指导老师对方案进行审阅,按照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准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次交给小组同学进一步进行讨论并自行解决,小组同学重新修订方案,指导老师再次审查,并指导小组讨论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1.3 实验的实施过程

每小组根据自行制定的方案,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按计划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每小组同学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最后每个步骤检测的结果是否与预测的结果相吻合,为什么?如果不相吻合又该怎么办?在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可预见性的或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先由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实在不能解决的再请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参与学生讨论、给予学生启发,但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直到学生解决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随堂巡视,严格把握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4 实验总结

完成实验后,小组同学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并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包括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分析其原因)。最后把整个设计方案和实验总结写成一篇小论文或实验报告,上交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给予评分。PBL教学的效果

设计性实验结束后,我们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8份,经统计后结果显示:85%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模式;94%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0%的学生认为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85%的同学认为能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80%的同学认为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95%的同学认为能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90%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80%的同学认为能培养创新能力;81%的同学认为能增强沟通、交流能力;90%同学认为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因此可以看出,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刻苦钻研和奋发进取;锻炼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研讨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存在问题和不足

我们在PBL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影响效果的因素:①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差。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的同学为了省时省力,直接从网上下载有关实验步骤后打印直接上交,甚至是直接复印有关资料上交;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在旁边袖手旁观,并不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甚至根本不来进行实验操作。因此指导老师应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从而能使不管是主动还是不主动学习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锻炼,学有所获。②教师的综合素质。PBL法首先是教师提出问题,问题必须提得好,而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如何设计一个好问题并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首先,PBL法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既要懂得微生物学的知识,又要求有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学等基础知识。其次,指导老师应掌握医学前沿动态: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教师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才能更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最后,教师还应具备较好地启发学生、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指引学生前进的道路,否则PBL法也只能是流于形式。③指导老师教学负担加重。指导老师在实验实施前就开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审阅学生的方案、查阅相关的资料、全程跟踪学生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要协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时间上必须选择学生的空余时间,这样老师是超工作量工作,明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有的老师为了减少负担,就容易出现对学生的指导不具体,不详尽的情况;另外,还可能出现指导方式单一和对学生要求降低等情况,最后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热情和实施的质量。

由此可见,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临床相关知识的积累,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意总结经验,善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参考文献: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董新亭,李卫莉,马秀华;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http://.2004年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李秀玉;赵冠英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篇8: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 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基于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考虑, 本教研室尝试在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引入PBL教学法, 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并发现一些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1、2班共有30人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PBL教学, 其中1班报名15人, 2班报名15人。

1.2分组安排

根据PBL教学的自身特点, 开展PBL教学的班级学生人数不宜过多。我们将30名学生随机分成三个教改班, 每个教改班级10人。以上各班均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指导。

1.3教学内容

本次PBL教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教材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为一个教学单元, 由学生自主对PBL教案“魏先生的腹部包块”进行学习, 通过各种途径 (书籍、期刊、网络等) 获得对感染性疾病病原体 (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的认识, 以学生自由讨论为主要形式, 通过比较病原体感染临床表现的差异, 确定患者感染的病原体种类。

1.4实施步骤

本次PBL教学共6学时, 分3次进行, 每次2学时。具体分为:第一幕:患者主诉及病史;第二幕:临床辅助检查;第三幕:病理报告。每次课前一周将PBL教学资料 (病历资料以及围绕教学大纲设计的2-4个问题) 发给每个学生, 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内利用各种学习途径 (教材、图书馆、网络等) 收集相关资料, 根据案例后面的问题制作多媒体课件解答提出的问题。一周之后的课堂上, 由学生指定一人作为讨论会的主席, 另一人作为讨论会的记录人。学生对案例后设置的问题自由发言, 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一人讲解完毕后其他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答案, 也可以提出针对前一名学生的不同意见或疑问。记录人将所有人的发言记下用于后续的评分考核。整个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指导教师不作任何评论。

1.5考核与评价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PBL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一个教案完成后, 我们采取让指导教师和学生分别填写“PBL学习评价表”进行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 评价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自主搜寻资料、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分享所学、互动与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另外, 学生以口述、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反馈对本次PBL学习的感受与建议。

2.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PBL学习评价表”30份, 回收30份, 回收率100%。我们得到的教学反馈中, 学生均表示愿意继续实施PBL教学模式。学生还表示PBL教学提高了他们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思维, 锻炼了他们的发言胆量, 也加深了对自己和其他学生优缺点的了解。

3.讨论

本次PBL教学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通过考核与评价体系, 我们发现学生由开始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后来的喜爱与期待, 并且学生均建议提高PBL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比例。学生普遍反映PBL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由消极地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以批判和怀疑的态度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PBL教学通过采用提问的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中寻找答案,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技巧、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更多的是充当听众的角色;而在PBL教学中,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角, 学生阐述自己观点时的积极主动及他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充分展现了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一方面PBL教学可以作为学生锻炼自我、展示演讲才能的平台[1], 学生从以往的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变成现在的积极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甚至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积极、热烈的讨论氛围的带动下也跃跃欲试。另一方面通过PBL教学, 学生可以找到身边的学习榜样, 促进自身的进步。很多学生在给我们的反馈中都提到PBL教学法让他们发现了其他同学在知识面、学习态度、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优点。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 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授课教师把生动的临床病例作为教学材料, 改变了以往的枯燥记忆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医学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主干课程, 在病例的讨论中不可避免涉及病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等其他学科, 将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相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有机结合, 使学生认识到各门医学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兴趣[2]。PBL讨论课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对某一问题的观点, 不同观点的碰撞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 有些学生会选择改变自己原先的观点和立场,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主思维。

我们发现PBL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已经习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当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 总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标准答案”, 在讨论过程中经常有学生让教师提供对某一观点的评判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在PBL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散自己的思维, 不被所谓的“标准答案”局限。另外, PBL教学本质上是以提问为基础、小班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过程, 由于国内外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巨大差异,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全面施行PBL教学还存在一些困难[3]: (1) 小班教学对场地、师资等条件要求苛刻, 并非所有院校都能满足; (2) 实施过程既耗时又费力, 一方面会与有限的教学课时相冲突, 另一方面会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3) 教案一般以临床病例作为教学材料,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合PBL教学, 有些章节 (如总论部分) 可能更适合传统教学方法; (4) PBL教学与目前的考试制度相脱离, 需要建立新的量化考核体系以评价教学效果。

4.结语

PBL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将其引入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 其教学效果是肯定的。而如何将PBL教学更好地整合到传统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将是本教研室未来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

摘要: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教研室通过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部分章节引入PBL教学模式并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 发现PBL教学模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PBL教学法,医学微生物学,学习积极性,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陶元勇, 李广宙, 孙铭艳, 等.PBL教学法在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检验医学教育, 2012, 19 (3) :22-24.

[2]杨婧, 詹素云.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 2010, 32 (8) :155-156.

上一篇:关于写雷锋的英语作文下一篇: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