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2024-05-07

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共6篇)

篇1: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学分认定项目及计算办法

1、市、区县(市)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包括全员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名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其他专题专项培训等规范化培训,凭结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学分。

2、国培项目培训、省培项目培训,凭结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学分。

3、与教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国民教育学历提升培训(小学教师参加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初中教师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高中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或学位教育),可按实际参加培训的学时数认定相应学分,每1学时计1学分。学时数以就读学校出具的学时证明书为依据。

4、参加任职学校的校本研训,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教师培训机构审核合格后可认定相应学分。5年内每个教师的校本研训学分不得超过120学分。

5、由市、区县(市)教育行政师资培训主管部门直接安排,或事前报市、县级教育行政师资培训主管部门批准备案(中学教师培训班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小学教师培训班报区县(市)级教育局),由其他高校、教科研部门等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班,凭结业证书可认定相应学分。

6、应聘担任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举办的教师培训项目的专题讲座、教学辅导或班级管理工作,担任集中面授专题讲座者每半天计10个学分,课程专家、辅导员与管理员按承担任务的实际学时计算学分,学时数以聘任单位出具的证明为据。一个内,多次承担同一内容的教学、辅导工作,不重复计算其学分。最高不超过40学分。

7、参加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与培训活动,经考核合格,名师团队成员每人每年计20学分,学员每人每年计10学分。学时证明由首席名师提供。

8、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承担“志愿支教 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示范课教学者,每次计5个学分,最高不超过15个学分。一个内,多次承担同一内容的教学、讲座工作,不重复计算其学分。学时证明由组织单位提供。

9、参加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者,核发80学分。

10、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类、区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室、教科所、电教馆、少年宫等教师及实验员系列的教辅人员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专业课程培训,经审核后,可按实际培训学时登记专业课的学分(如果只有培训天数的,每天按6学时计算学分)。

11、由组织(学校)安排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全职支教的教师,凭教育行政部门文件,每年登记48学分。

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培训项目,以及学历提高培训非国民教育系列等,不得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学历补偿教育不计学分。

篇2: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丽学院办[2006]131号 2006年11月15日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倡导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根据《丽水学院学分制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课外学分”是指普通全日制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取得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课外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形式的优秀成果后,经学校审定批准给予确定的学分。

第三条 学校对学生获得的课外学分在学生学籍档案中给予记载。学生单个项目获得的课外学分超过6分的部分(不含6分),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用于冲抵培养计划中公共选修课程学分,但冲抵部分一般不超过选修课程学分的50%。

第四条 在同等条件下,课外学分的多少作为优先推荐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的重要依据。(教务科老师工作6年,没处理过此两项)

第二章 课外学分的主要认定范围

第五条 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取得的成果。校级以上学科竞赛是指由国家或省(部)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术团体主办的竞赛。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

第六条 参加综合类学术或科技竞赛取得的成果。综合类学术科技竞赛是指上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联合举办的,涵盖经、管、文、理、工、医、教育、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科技制作、社会科学研究及社会调查等多项比赛内容的,针对大学生开展的全省性和全国性赛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

第七条 在省(部)级及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上,以我校名义、以第一作者(或独立)身份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著作。

第八条 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参加的、成果署名前4位,且已结题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我校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第九条 获得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国家专利证书的专利。

第十条 代表我校参加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省级及以上的文娱比赛、艺术设计作品评选、大学生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全运会,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文学、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竞赛,社会实践报告评选的获奖者。

第十一条 学生参加行业操作技能培训获得的如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程序员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上岗资格(水平)证书,专业技能证书,以及获得汽车驾驶证等。

第十二条 学校认为可以列入课外学分认定范围的其他情况。如:获得考研复试、入学资格;获得国家公务员录用资格、参加成人学历教育等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就业的有关成绩、证书等。

第三章 课外学分的计算方法

第十三条 参加国际性大学生科技活动(含设计、发明创造等)的获奖者或研究成果(发明创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学校审批,可获30学分及以下的课外学分。参加国际性大学生科技活动但未获奖的,可获5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四条 在学科竞赛、综合类学术科技竞赛、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分别获得24、15、12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可分别获得12、10、8学分的课外学分;获校级(由学校或学校职能部门主办、发证,下同)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可分别获得6、4、2学分的课外学分。竞赛组委会若设置特等奖,则按一等奖课外学分奖励标准的150%计。参加厅局级及以上竞赛未获奖者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二级学院主办并由学校职能部门备案的技能竞赛等活动,获一等奖者,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五条 凡以我校名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国内一级学术刊物(以科技处文件为准)发表论文的学生,可获24学分的课外学分;凡以我校名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核心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上收录或认定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生,可获15学分的课外学分;凡以我校名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公开出版发行的一般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学生可获8学分的课外学分;凡以我校名义、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内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可获4学分的课外学分。增刊降一级计分。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并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总结报告,可获10学分的课外学分;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总结报告,可获6学分的课外学分。专业学生的书画作品、文学作品等在一级、核心、一般、内部刊物或中央、省、市、校报纸上公开发表的,可分别获得18、10、4、1学分的课外学分,非专业学生的书画作品、文学作品等发表可在相应分值的基础上加1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六条 学生参加教师主编(著)的学术专著、学术编著类、专业译著类、工具书的编著,以全书正式出版、版权页署名(或“前言”内说明)为准,按执笔编(著)3万字以上、2万字以上、6千字以上三个等次,可分别获得9、7、5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七条 凡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在项目结题时,学生须持项目结题证书、科研处的证明材料到所在二级学院(直属系)提出书面申请。国家级成果可获25学分的课外学分;省(部)级成果可获18学分的课外学分;厅局级成果可获12学分;校级成果可获6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八条 持有国家专利局创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证书的学生,可分别获得24、15、8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十九条 非外语专业的在校本科学生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下同),外语专业本科学生获专业外语四级、八级证书者,可分别获得4、6学分的课外学分,外语专业专科学生获专业外语四级、八级证书者,可分别获得5、7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学生获省大学英语三级证书(高职学生获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证书)的,全国大学外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可分别获4、6、8学分的课外学分。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三级证书者,可分别获得3、4、5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可分别获得4、5、6学分的课外学分;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获省大学生计算机一级、二级、三级证书的,可分别获得1、2、3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可分别获得2、3、4学分的课外学分。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三级证书者,可分别获得2、3、4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可分别获得3、4、5学分的课外学分;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获省大学生计算机二级、三级证书的,可分别获得1、2学分的课外学分,专科生获省大学生计算机一、二、三级证书者,可分别获得1、2、3学分的课外学分。第二十条 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初级、中级、高级国家资格证书的,可分别获得3、5、8学分的课外学分;如证书无等级的,可获4学分的课外学分。师范类专业学生普通话测试达到合格等级者(中文类专业二甲、其他专业二乙),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考核合格者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普通话测试二乙等级合格者,可获3学分的课外学分;达到合格要求后,每提高一个等级,可加1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一条 代表我校参加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省级及以上的文艺比赛、艺术设计作品评选,针对大学生的各类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竞赛、社会实践报告评选的国家级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可分别获得12、10、6学分的课外学分;省(部)级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可分别获得8、6、4学分的课外学分;市级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可分别获得5、3、2学分的课外学分。大学生运动会、城市运动会、全运会、民运会等国家级体育比赛项目前8名的可分别获得12、10、8、7、6、5、4、3学分的课外学分;省级的前6名可分别获得8、6、5、4、3、2学分的课外学分。校级比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可分别获得3、2、1学分的课外学分,其中校运会1-2名的获3学分的课外学分,3-4名的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5-6名的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校园普通话十佳、校园歌星等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项目训练并参加比赛但未获奖者,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艺术类学生非比赛性的上级任务性文艺演出、作品展出,可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二条 获得考研复试资格,可获4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可再加2学分的课外学分;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并具有面试资格的,可获5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得国家公务员录用资格,可再加3学分的课外学分;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并有8门及以上课程合格的,可获6学分的课外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可再加4学分的课外学分;参加专升本函授课程学习,所有课程合格者,可获4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学校辅修或双专业证书,可获 8学分的课外学分,完成辅修或双专业总学分的60%以上者,可获5学分的课外学分;修学外专业课程成绩合格者,每门可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三条 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SHP(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录索引)、《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的学术论文可在首发对应标准的基础上加10学分的课外学分,被摘录的学术论文可加8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四条 完成 “开放项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验任务的,可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制作具有较高水平的实践作品的,可获2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五条 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经综合考评合格者(要有证书),每年可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学校、市、省、国家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员)等荣誉称号的,可分别再加1、3、6、8学分的课外学分。同时担任几个职务的不重复计算。获学校、市、省、国家三好学生等综合性称号的,可分别获3、5、8、10个学分的课外学分,获学校、市、省、国家学习积极分子等单项奖励的,可分别获2、4、6、8学分的课外学分。社团(如五彩民族、青志等)发的奖项不得上报

第二十六条 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1周以上,提交科技论文或调查报告,经指导老师审定,质量较好的,可获1学分的课外学分(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有详细材料,实践单位证明,实践报告,并有校内相关组织推荐证明)。获学校、市、省、国家表彰的可分别加1、3、6、8学分的课外学分。

第二十七条 无人数要求的集体成果,如科研成果、课题等,可根据参与人员的分工及排名序列分别予以认定。一般情况下,2人按7:3分解,3人按6:3:1分解,4人按5.5:2.5:1.5:0.5分解,5名及以后不计课外学分。特殊成果经有关部门或指导教师提议,学校审议,可以作特殊处理。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并获得成果,申请课外学分按上述排名处理。有人数要求的集体项目,如学科竞赛、运动会比赛等,按参加人数每人给相应等级的分值,不排序分解。

第二十八条 学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或正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有多项专利发明,所得课外学分可以累计;同一竞赛成绩、同一成果获多项奖励的,按可得的最高学分计算,不累计记分;同一性质的证书,如同一学生取得英语四级证书后,又取得六级证书的,按高分计算,不累计记分。

第二十九条 学科竞赛获奖等级以证书(文件)原件为准,学术论文发表以收到正式刊物原件为准,专利发明以专利发明证书原件为准。已经记载课外学分后又获奖的项目,学校可重新计算和替换已记入学生学籍档案的学分。

第四章 课外学分的申报、核准程序

第三十条 学校每学年第2学期的第7周受理学生课外学分的申报工作。凡符合获得课外学分条件者,由本人到各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处领取或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并填写《丽水学院学生课外学分认定申请表》(一式两份)。

第三十一条 第8周,学生将《丽水学院学生课外学分认定申请表》、有关证书(文件)原件和相关证明材料交所在二级学院(文件原件和相关证明材料由二级学院保存)。所在二级学院对其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在本二级学院公示1周后,报教务处。

第三十二条 第12周,学生的课外学分申请经教务处审定批准后予以公布,教务处将获得课外学分的学生名单和申请表1份返回二级学院,由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将处理结果载入学生学籍档案;1份留教务处备案。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未涉及的,学生在课外完成并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成果,经教务处认定,可获得相应的课外学分。

第三十四条 高职学生按专科学生要求执行(有特殊注明的除外)。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级学生开始实施,学校直属系参照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3:高校交换生的学分交换及认定初探

一、高校交换生学分认定管理现况

交换生的出现是我国教育资源共享和开门办学理念推动下提出的政策, 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措施, 也是国际上教学交流的主要形式。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多现在各大高校的交换生数量、规模、交换院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学分转移体系建设较晚, 相比较欧洲的学分积累和转换系统 (ECTS) 和韩国的学分银行体系 (ACBS) 来说, 我国的学分认定管理系统较为薄弱, 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体系, 为交换生的学分管理和认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高校交换生学分认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同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 网络工具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但是高校之间学分管理相关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程度不同, 部分高校甚至依然利用传统的表格逐级填写传送和审核方式。即便利用网络进行学分管理的高效, 也对学生引导和培训不足, 学生不能针对交换生学分认定相关的规则进行选择和操作, 而学分管理老师则不能及时通过网络进行疑难解答学生关于学分认定和成绩转化的相关步骤和规则, 没有有效发挥网络的作用。

(二) 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不同

在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方面来看, 国内院校在学分要求方面较为统一, 一般规定在170 分左右。但是国际交换生则有一定的出入, 不同国家要求也不同, 例如学分要求较少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只需要120-130 学分即可, 而学分要求较多的德国则需要180-130 分左右。在课程设置方面, 大部分院校对课程进行了细分设置, 例如通识基础课、大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自由选修课、实践学分等, 但是也有部分院校仅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

(三) 交换生自由权利受限

一般而言, 交换生在交换期间选课方案是由学校依据协议院校双方的教学计划制定的选课方案。在课程名称上一般会要求与本校课程名称一致或相似, 教学难度不能低于本校教学难度。这些硬性的规定对于教学管理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换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课程选修和学分认定的政策制定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制性和控制性, 但是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要以生为本, 制定弹性的课程选择和学分交换政策。经调查, 大部分交换生认为对选修外校课程的限制和约束, 不利于拓展学习视野, 丰富知识结构, 总体而言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

三、促进交换生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措施

(一) 优化高校学分认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建立完善的交换生课程选择和学分认定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在系统中模块化的将课程信息、选课计划、规章制度和流程等进行公布, 方便学生选择和决定。要把原本笼统模糊的选课要求量化、具体化。还要发挥网络的沟通作用, 给予学生一定的服务和指导, 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及时解答学生关于课程选择和学分认定方面的疑惑,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和建议权。

(二) 完善现行交换生学分认定相关政策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院校之间的交换生只会越来越多, 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流程来规范交换生学分交换和认定之间的一些问题。首先要对交换生教学质量进行一定的评估和检测, 建立教学质量检测体系。还要对协议院校的教育资质和水平进行认定, 以及学科设置、专业分布是否合理进行调查。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标准。此外还要有相关的学分和教育信息查询系统, 能够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学生信息和院校信息进行查询, 使交换生以及协议双方院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和院校的教学信息。

(三) 营造高校学分认定沟通环境

沟通是为了双方有效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从而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支持。目前在高校交换生学分认定过程中无论是协议院校之间还是交换生和院校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必须在教学管理之间与交换生之间、专业老师与交换生之间、协议院校之间建立有效的平等的沟通体系。要保证沟通双方地位的平等, 尊重交换生在教学管理中的表决权、建议权和选择权。沟通渠道要多元化, 可以是定期的组织会议面谈, 针对专门的议题进行讨论, 也可以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沟通。通过创建多种沟通渠道不仅能提高交换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且能增进院校、交换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联系。

(四) 强化高校学分认定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层面, 一是要利用学术型教学刮泥方式替代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 让具备一定学术水平和学科背景的专家教授参与到交换生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中来, 从学术和专业的校对为交换生学分认定提供建议。二是要提高教学管理教师的钻研意识, 针对学分认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研究讨论, 还可以通过借鉴、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调研, 并以此完善现行的学分认定教学管理制度。

四、结语

总之, 在教育交流和合作办学越来越繁荣的今天, 面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 各级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 研究分析目前交换生学分交换和认定的现况,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管理的经验, 最终提高交换生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顾玲玲, 高校学分互换规范问题探究——以上海市的几所高校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篇4: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是否以及如何创造性地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是否在具体操作上体现课程改革方案制定的初衷,是当前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而“学分认定”是本轮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的一个亮点和重点,也是许多高中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的一个问题。江苏省高中学校从高一至高三已完整实施一轮,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推广。我们于2009年四月份选择了全省各地不同星级的高中学校进行课改专题调研,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情况。对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查找与分析学分认定的实践问题,旨在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当前“文件”的回顾与解读

教育部于2003年研制并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其中明确规定:在三年刚性学制下,采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学生选课情况,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学生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其中包括116个必修学分(含综合实践活动的23个学分),且选修28分中至少有选修Ⅱ中的6个学分。因此,学分认定是我们国家规定的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准获毕业资格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认定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是学校。实验区的大部分学校成立了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学分复审工作小组,学分评定组,学分评定监督组。学校认定学生修习学分的依据是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必须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通常,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学分获得需要有一定形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学校组织的答辩等形式的考核;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须出具有效力的社区街道证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教育部要求的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学生选课情况,不是实行学分制,也不是实行年学分制。普通高中在以行政班进行教育的刚性学制的前提下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仅作为毕业认定。教育部只是将学分引向集中管理,并没有配套实施与学分制相应的弹性学制、学分互通互换制等弹性化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改革方案不直接规定实施学分制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学分认定作为学年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形式可能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全国范围内统一进入学分制肯定还不具备条件。那么,这种平稳过渡思路的实践情况又如何呢?本文拟通过实践调查,揭示实践经历及其困惑,为推进课程改革方案实行提供调整思路。

二、“学分制”实验的历史回顾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我国就曾引入学分制。1929年8月,教育部颁行《中学暂行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初中及高中分列,初中设置职业科目,取消选修科目;高中仍设选修科目,但文理科不再分组。但时隔不长,在三年后的1932年11月公布《中学课程标准》时,宣布取消了学分制,改行时数单位制。其理由是中学有固定的修业年限,学科又有先后的次序,不能任意伸缩。高中部分取消了选修科目,加强语文、算学、史地和其他理科科目的分量,使普通中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学业时间,学生的负担也加重了。有研究者指出,当时之所以取消选科制和学分制,一是由于在实行过程中,单纯突出学生中心主义,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需要,学生选择容易拿学分的课程,结果导致教育非但不能改进国计民生,反而破坏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中学教育水平的下降。二是当时的教育经费、师资、教室等方面还达不到选科制的要求。选科制要求开出相当数量的选修课,在当时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导致资金缺口更大。加之选科制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而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数量又严重不足。所以有的学校虽勉强开出了选修课程,但未经审定,教学质量也就自然不能保证。加强学校基本建设是推行学分制的保证,尤其是加大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在当时就最基本的教室而言,还达不到要求,以致晚上也得排课,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三是管理不严,制度不配套,造成了学生的一门课已达到毕业水平,而另一门课尚在起步的问题,教学秩序因而发生混乱。可见取消选科制,废除学分制虽是无奈之举,却也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初中统一实施学年制。改革开放以后,部分高校重新实行学分制,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延伸到中学,但在中学层面还只是一些实验性的做法,并未成为政府的政策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我国部分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已达到国际一流的今天,学分制实验所碰到的问题在学分认定中是否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呢?殷鉴不远,可为今日之戒。

三、学分认定的实践经验与困惑

以学分认定这一新政策的执行情况来看,在国家和各实验省份的文件下达之后,地方及学校相继出台了更为详尽的区域或校级学分认定方案。各校在实践中也逐渐“熟悉”了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新范式的相关操作。比如,选课的操作问题,课程编排的问题,走班的管理问题等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

1实践经验: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

认真执行学分认定的高中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以下困难。解决这些困难是实施好学分认定的前提。

(1)选课的操作问题。选课是学分认定的基础,执行教改方案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进行校本选修课的选择问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于如何指导学生选课、学生如何选课、教务处如何管理选课,都面临新的操作方法的困难。我们认为,选课的一个重要参照是各个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有称之为学校哲学和发展目标。教师报上的五花八门的选修Ⅱ课程,校方审批时的根据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观,由此确定哪些课作为该校的选修课,当然也可从其他许多因素来考虑。具体的操作是在课程开设前,发放学生选课手册、学分认定书,明确学分认定的条件、标准、要求、方式、日期。明确不予认定学分或得不到学分的情形。选课手册和学分认定书是具体开展学分评定的依据。

(2)课程编排的问题。学生选课后需要实行走班制。走班制教学的特点是每一个班级的课程表不再表示每一行政班学生的课程表,而是表示该地点的课程表。每一位教师的课程表不再是简单的一张纸一种表,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必修课的课程表,另一个是校本课程的课程表。要让教师看懂课程表,否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

(3)走班的管理问题。由于部分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以教学班组织教学,再加上校本课程也是以教学班教学,使学生走班的频度大大增加,如再加上一些学科在专用教室上课,学生在行政班上课的时间就很少了。管理问题需要重视起来。班主任不知道他所管理的学生在何处上课,学生也难找老师,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会随之增多。

(4)刚性学制的问题。学年学分认定与留级制在精神上是相抵触的。怎样处理学校规模过大、班额过大的考试

不及格的学生,特别是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同时就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怎样安排这类学生是我国实行学年学分认定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尽管在国家课程设计的层面已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具体措施,比如新方案推出的最低学分数、设置多样化与有层次的课程、适当降低共同标准以迎接大众化的高中教育、要求学校设置辅导教师等。除此之外,在课程管理上还必须作出相应的规定。如有些学校明确提出对考核通不过的学生要及时通知该生,规定补考的时间地点,补考合格,仍可获得相应学分。

(5)追求升学的问题。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社会上还有普遍性。在此大环境下,高中学分认定并不能解除高考对学生的压力,难以孤军突破。高校仍然依据高考分数招生,社会仍以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的片面评价。在学分认定试行的实践中,认真执行的一些学校,高一、高二搞学分,高三阶段拼考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学分认定与高考如何挂钩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6)办学条件的制约。总体上讲,要有效实施学分认定,目前许多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首先要得到改善,包括校舍、场地、设施、师资,特别是农村学校。即使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教育大省,有些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还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即使是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无场地设施,高中优质师资短缺,课程无法开设。活动无法开展的情况也很普遍,更无从谈及要求学生取得学分。学分认定要求学校开设出足够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然而有的学校由于校舍小、资金少、教师缺乏或教师素质低等原因连艺术课、计算机课、音乐课等选修课程都不能开设齐全,这样必然不能实现高中学分认定的初衷。

(7)校本课程的问题。由于选课制是学分认定的前提,所以能否通过提供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受其素质的影响不能开发出优质的选修Ⅱ的课程;另一方面,即使开发出了优质的选修Ⅱ的课程,但这些课程并不一定就是学生们需要的课程。针对优质选修Ⅱ课程缺乏的问题,校际的选修Ⅱ课程资源共享是一种可能办法,但是可行性不强,因为当前高中学校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合作需求;另外,在实践操作性上也有问题,可能直接会给学生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8)选课指导的问题。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期,心理特征不稳定,心理成熟度不高,其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能力较弱,缺乏选择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在学分认定条件下选课的盲目性、功利性和随意性暴露无疑。一旦课程丰富,如何指导学生科学地选课又成为一个问题。教师能否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能否在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方面起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这些都是要在学分认定中得到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9)教师面临的挑战。学分认定管理制度下,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量的不足和质的欠缺。从量上看,高中师资相对不足是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教师除了要完成常规的大量授课任务、进行培训和作业批改、考试等外,在学分认定要求下,他们还将创造性地开展大量的工作,包括课程指南的编制、学分计算、课程考核与评价、指导学生等系列工作。这无疑将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从而也成为高中实行学分认定中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质的角度来看,教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方能有效应对学分认定的挑战。无论是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是教师个体素质都面临严峻挑战。学分认定要求学校教师开设出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发展兴趣的选修课程。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究竟怎么样,能否开发出一批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对教师素质是一个直接挑战。

(10)其他配套的问题。比如,高中学生的学习报告单得配套另行设计,也要能全面反映高中新课程结构的特点。要起到反映学分认定的相应管理作用,它不仅要准确记录学分,还要对学分进行适当的描述,从而具体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及个人课程的面貌,可成为学分管理的工具。还有,学生到社区进行活动,社区工作人员根本不知如何安排这些学生,只是盖章了事,这是社会配套资源的缺乏。如果学分认定与高考不挂钩,结果增加了一大堆资料,在学生毕业后如何处理,现实是很具体的,比如如何存放这些材料,在许多学校就被作为问题提了出来。

2可能困惑:需要预防的不良状况

学分认定不与高考挂钩,只作毕业认定,其实践十分容易走样。为了避免改革的现实背离改革的初衷,我们需要对“学分认定”这一课程与教学管理政策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敷衍状况作出充分估计。除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进力度、学校管理理念及执行能力等诸多因素外,方案本身所存在的一些弹性空间也是防止敷衍了事的应对内容。一是选修Ⅱ的课程包括对选修Ⅰ的各个学科模块以及必修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处理,可能导致选修课Ⅱ形同虚设,学生只学习选修Ⅰ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学习选修课Ⅱ也可以获得学分;二是防止一些学校重复计算学分,如“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板块本来均为必修,许多学校既可将其计算必修学分,又可将其计入校级选修课程,重复计算学分;三是谨防以学业水平测试代替学分认定,一些学校对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一律给予该学科的学分,冲抵校级选修学分;四是当前学分认定仅与毕业挂钩,有些学校可能连“综合实践活动”等必修课程都不开设;学分给定只认章不认过程,见章给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活动与社会实践板块弄虚作假非常容易;五是不开设选修课的学校,挪用时间以应对高考,学生毕业时都给予获得足够学分顺利毕业并参加高考。这些现象导致一些原本比较重视学分认定工作的重点高中觉得时间花在选修课程上不值得。当然。随高中一把手校长的理念和管理能力高低不同,随意应付的不良现状表现的形式及程度都不同。这些不良状况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种实践行为中,或是缩小或指定选修模块,或是选修取向于学科中心,或是囿于在高考录取上的权重。

四、关于学分认定实践的结论

通过调研高中学分认定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普通高中实施“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方式是可以实现的,它在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要全面有效推进“学分认定”,又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课程改革专家富兰曾强调指出:“公共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抵制变革,而是出现太多的改革或者毫无批判性地和肤浅地进行革新,这些革新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临时进行的,是支离破碎的。”这一点可能适用于对我国当前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实践的评价。然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来讲,课改成功之路就在校长们的脚下,关键是校长们能否坚持教育的理想。改革很难,只是,再难,也要一步一步推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分认定这一课程管理制度的实行也是如此。

篇5:专项学分认定办法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办法》(校行字[2000]9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河南大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现将专项学分的认定工作做如下认定办法:

一、专项学分的组织领导与认定办法

1.各学院要成立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教务员组成的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专项学分的具体认定工作。

2.辅导员负责学生专项学分的材料收集工作,分类整理后报送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

3.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负责核定学生专项学分材料,确定所获学分,填写《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和《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登记表》附专项学分原始材料由学院保存,《河南大学学生专项学分统计表》一式二份,一份学院保存,一份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二、专项学分内容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以下所列专项进行选修,对某一专项可多修、也可少修或不修,但至少修够7学分方可毕业。

1.读书:读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取得学分。

①学生所读书目必须是学院推荐书目。

②学生读完推荐书目中的6本书,且每本书均有1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可获得1学分。

2.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

①每学期期末由辅导员组织收集学生申请学分的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并将材料提交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②学年论文的字数由学院视具体情况自定,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

③凡属学院正常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不记入学分。

④学年论文或课程设计由学院专项学分领导组委托专业所属或相近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进行评定,每项经评定合格后可获得1学分。

3.听学术报告

①学生听3次学术报告,每次有详细的报告时间、地点,并且每次记录内容不少于500字,可获得1学分。②笔记必须提交原件,复印、补写均不能计算学分。

4.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写出1500字左右主题报告者(特殊专业以证书为准),可获得1学分。

5.发表文章

①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2学分,在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每篇1学分。

②在校以上刊物上发表文学类文章每3篇记1学分。

③发表文章的学分必须以原件为依据。

6.普通话

①从入学开始,学生即可申请参加普通话达标测试,普通话达到合格标准,记1学分。

②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此学分,且不能用其他专项学分代替,完不成者缓发毕业证书。

③此学分以校语委所下通知或省语委下发的普通话合格证书为依据。

7.竞赛

①全国竞赛获奖每项2学分,省级竞赛获奖每项1学分,校级竞赛获奖3项1学分。

②竞赛获奖以证书原件或评奖单位所发文件为依据。

8.创新与发明创造

篇6: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为保证我省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实施意见。

一、模块学习评价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学校应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让学生、同伴、家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状态。2.多元性原则

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模块学习评价的目标,评价中要反映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尤其应关注学生在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3.过程性原则

重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用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模块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同时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4.发展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以诚恳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励学生的个性张扬、特长发挥和大胆创造,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作用。5.实效性原则

评价方案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要真实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差异、特长及发展状况,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切实提高评价的效益。

二、模块学习评价内容及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修习课时、修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模块考试考核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各项目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修习课时

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设置所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课程修习的时间记录由授课教师登记,教务处核准建档;本项目评价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未经学校批准,课程模块实际修习时间低于该模块规定学时数六分之五的,视为不合格。评价为不合格的,该课程模块学分不予认定(获得免修资格的除外)。2.修习过程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学生修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阶段性测试的形式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口试或实践操作等;阶段性测试成绩的确定,可以是所有阶段测试成绩的平均,也可以是按计划各次测试占不同比例,最后相加而得,具体由学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组成,各部分权重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模块学分认定小组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报教务处审查批准。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3.模块考试考核

指模块修习结束后举行的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必修和选修Ⅰ模块的考试考核,须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进行测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及所有学习领域中选修Ⅱ的考试考核,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教务处审查通过后实施。本项目评价结果可采用等级制或百分制。其中等级制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或未达到考试考核总分60%)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

以上三方面均合格者,方能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对于必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重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重考仍不合格者,允许重修。对于选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参照必修模块方法执行,也可申请改修其他模块(重修或改修要在接到学分不被认定通知后1年内完成)。

三、学分认定程序

1.学校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主体。学校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由教务处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成立若干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校长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负责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模块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对本模块学分的认定、评定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

2.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根据学分认定要求,作出综合评价。同时,应填写“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认定表”(见附1)、“学科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见附2)交教务部门审核。

3.教务处对模块学分认定小组的评定意见和学生资料进行复审,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告知其原因。学生对学分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教务处提出复议申请,教务处自接到申请10日内作出决议,并回复申请人。4.教务处向校长书面提交学生学分认定的意见,由校长签署后确认。

5.教务处应及时将由校长签署后确认的学生学分登记入“学生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见附3)。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络上建立学分登记及查询系统,为教师、学生登记学分或查询学分提供方便。

四、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状况,作为模块评价与学分认定的依据之一。2.学校应组织各学科在本实施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科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模块评价及学分认定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改进意见

1、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明确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任务。

普通高中既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也承载着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这既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也是学校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要面向全体,均衡发展。要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观念。高中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进行公民道德与素养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我规划人生的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形成交流、合作的意识与团队精神等。

二要坚定信念,决不含糊。普通高中抓升学预备教育,并不违背素质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视野仅仅局限在少数的所谓的尖子学生身上,不但会挫伤其他学生的感情,甚至还会影响到校风学风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就尖子抓尖子,尖子学生反而会越抓越少,只有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优工作才会有广阔且深厚的土壤。

2、整体规划高中教学。

目前,不少学校对高中的学科教学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老师的整体规划其实只是一个时间上的大致安排,根本不能称为学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首先,学校领导要作好通盘规划,将高中三年的教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思考,规划要有高度,有战略眼光,不能只将眼睛盯在高三。要系统地研究高

一、高二的教学。高

一、高二要打好基础,不超难度、不超深度,构建好知识结构。对高三教学的指导要更细致,对每一轮复习都要有具体的指导意见,甚至要制订包括制定考前40天、10天的工作方案。增强工作的计划性,降低盲目性。

其次,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要在认真领会学校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各自的工作规划。工作规划中应包含六个层面的内容:①要做哪些工作,②要达到怎样的目的,③由谁去做,④什么时候做,⑤怎么做,⑥做成什么样。要密切关注备、教、练、辅、考、评等各个环节。

第三,好的计划需要有力地执行,执行的力度决定成败。各部门要根据工作规划制定《工作日程表》,装订成册,对照执行,随时检查。从大处着眼把握方向,从小处着手关注细节。

3、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加强过程监控,千万不能满足于年初订指标、年末算总帐的所谓目标管理,因为这种只认结果的管理,很容易造成一旦有什么失误就无法补救的局面。

(1)县、市教育局应建立高中“看起点、比进步”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以高一学生入学成绩为依据,通过跟踪来测评、监控学校的教学质量。市局将采取统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对高中各年级进行质量监控,特别要加强对起始年级质量的监控。各校也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高

一、高二每学年要分别举行一次全市性的分层抽测,高三要举行2—3次“模拟”检测。各直属学校、各区(县)教研室要统一组织考试与阅卷,并指定专人及时上报相关的数据。

(3)学校要充分运用市教科院提供的分析数据,认真进行考后的质量分析:①科任教师、年级组、教研组分析到人,分析到题,找出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②教务处、教科室综合分析,向全体教师通告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分析结果,提出指导性意见,落实改进措施。

4、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1)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要实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例会制,及时交流经验、通报情况、分析现状、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学校要建立《校内视导制度》,开展对高中各个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工作的视导。要有视导的方案、明确视导的方式、机构等,最后要有视导的结论。

(2)从高一开始,班级任课教师群体每月要有“碰头会”,对班级学生进行“学情会诊”。年级组长应参加每个班级的“碰头会”。

(3)要适当放权,实行年级组阁制或年级聘任制:年级组长对班主任、对本年级的教师有是否聘任的提名权、建议权,班主任对任教本班的科任教师有提名、建议权。

5、学生管理工作人性化。

抓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抓教育教学质量,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老师学生之间熟悉程度的关系是正向的。(1)各校要建立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机制。例如,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召开主题班会,还可以通过学生会、团委等机构搭建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无招胜有招,无题胜有题。不惟高考,赢得高考。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①从高一年级开始,动员全班学生设计班徽、班名、班训等,实现班级学生自治,自我教育。开展校友回访、专家进校园等活动。

②开好主题班会。由班主任召集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开好主题班会。建立《主题班会观摩制度》,从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进行班主任星级评比。

(3)特别是在高考前,要做好每个考生的思想工作,逐步进入迎考状态,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既不能让学生过早进入临考状态,也不能让学生到了考试那天还过分松弛。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做好心理辅导。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更是心理的考试。

(4)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

提倡“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学习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引导学生每天适当的做些运动,唱唱歌,这可能比做十道习题更有效。

(5)对学生进行复习策略和迎考策略的指导。总的指导思想是:定位准,目标明;心态好,计划行;作息有规律;复习讲方法。学生每月写好月考反思,老师批改点评。

6、以教师为本,实现管理制度人性化。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全过程中。学校不仅要以学生为本,更要以教师为本。现在,高中教师中普遍感到压力太大,甚至产生了厌教情绪,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高度,这种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舒缓,必将影响高中教育教学。

人不怕工作累,最怕心里不愉快。不要片面强调工作态度而忽视工作效率,只强调工作态度容易让老师们去拼时间、拼体力,加班加点,布置大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课余时间。(1)要定期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思想状态。

(2)学校领导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找教师聊天、谈心,制订一个《高三教师谈话制度》,真正做到与教师“手把手、心贴心”。

(3)适当开展工会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融洽干群关系。

(4)改革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在发放高考质量奖的时候,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采用“捆绑式”评价——反对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班、不同科的成绩差异只影响教师的评先、评优。

7、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学会如何关心孩子。

(1)定期召开家长会。改革家长会中校长、班主任包打包唱的形式。年级组、班主任要精心组织、策划。

(2)分阶段编制《给家长的建议书》。通过《建议书》的形式指导学生家长正确配合学校的工作。

8、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各类课程。

反思我们的课程计划执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学校高二理科班不开设政治课,高二文科班不开设理化生课程,这势必造成理科学生对政治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哲学思维,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不利于学生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规律,其实自然科学原理、定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反之,缺乏必要的理化生知识作支撑,同样不利于文科学生学好文科知识;

(2)一些学校不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音乐、美术课,使本身紧张的学习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学生审美趣味的下降,甚至低俗;

(3)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探索式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有名无实。从上海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研究性学习作为背景的试题分量越来越重,这也完全符合高考三个“有利于”的原则。(4)目前,部分学校的晚自习变成了“晚上课”,造成的局面是:教师疲于上课,由于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效率很低;学生自我梳理知识体系的时间被挤占了,疲于应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1)要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课。

(2)要明确提出:高三不是特区。两课要照上,两操要照做,班会要照开,而且要开得更好,更有针对性,要触及到学生内心深处,起到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注入动力。

(3)建议在高三阶段,艺体小科类考生单独编班,加强基础的文化课教学,文化课教师要进一步降低教学重心,力争专业上线的考生,文化也能上线。

(4)决不能让“晚自习”演变成“晚上课”。

要求各校坚决叫停“晚上课”,还晚自习以本来面目,让教师有时间认真备课,让学生有时间自我梳理知识体系。

二、关于教学方面的改进意见

9、要降低教学重心,给教学准确定位。

针对高校不断扩招,我市高中教育逐渐普及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反复要多一点,要求要严一点”。拉开高考成绩差距的不是高难度题,而是中档题。

教学定位:阅读教材,回归基础;适当做题,提高能力;熟悉要领,掌握规范;平衡心态,从容应考。

10、解决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问题——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

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市高中课堂教学效益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讲风太甚,照本宣科、包办代替现象仍然严重,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实践得不到落实,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得不到应有提高;有的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难易度控制不好,影响学生循序渐进提高。有的学校基础年级教学漫地放羊,课堂目标达成度低,而有的则提前进行高考难题训练,拔苗助长,影响了学生知能“基座”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掌握规律循序提高。

有些教师个人能力很强,但教出的学生不好,“以讲代学”是重要原因。为什么会“以讲代学”,关键是不相信学生。要解决“以讲代学”的问题,必须相信学生,你给学生一点信任,学生还你一片惊喜。课堂上,教师要学会无为而治——以精心设计的无为,给学生提供有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有为应体现在课前的精心准备,根据学情、对照目标、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作为。

高中各个年级的课堂教学都要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高中的课堂教学应当是讨论式、研究型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做“主持人”,更少的时候做“播音员”。

(1)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提出“三不准”,即:

①不准满堂灌,建立《讲课限时制度》,明确限定教师讲课时间,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

②不准学生只听说,不读写,要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一定形式呈现学习的成果,如补充完善知识框架图,做一定数量有代表性、针对性的练习等等,决不迎合学生的良好自我感觉,要让那些眼高手低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

③不准脱离教材而只依据某本参考资料进行教学。

(2)实现课堂教学“三讲,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坚决刹住“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风气,提倡“先学后讲,当堂练习”,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怎么做到“三讲三不讲”?针对目标,设计可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这样你通过关注、倾听,就会知道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自己该讲什么。

怎么做好“主持人”?首先,自主学习从相信你的学生开始。你给学生一份信任,学生回还你一份欣喜。其次,会出点子。教师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情,将目标演变为恰当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教材,回归教材。第三,让学生学会表达。教师必须善于倾听和鼓励,但不要为夸奖而夸奖。让学生适当做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调节反馈。

老师们应树立这样的教师观:

教师的高尚不存于讲台上用过多的时间表现自己的富有,而在于为学生腾出尽可能多的思考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是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存真理的人。

通过你的教案要能看出学生在课堂上能干什么,而不是老师在干什么。

什么是进度?学生的状态就是进度。

什么是减负?学生积极主动了,老师学生找到了教于学的乐趣,这就是减负。考得好的学校都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有选择、有自由。

11、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目前,我市高中教学在练习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练习太多、太滥。表现在对参考资料上的题不加甄别,要求学生整本地做复习资料,学生不堪重负。

(2)习题难度过大。有些题目难在指向性不明确,老师都要先看答案,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有些试题甚至根本不是考试内容或者明显有知识性问题,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焦虑和厌倦的情绪。

(3)习题讲评不到位。重讲不重评,没有分析学生的错误是因为概念不清还是粗心大意,是表述不规范还是审题不清。

(4)审题训练不到位。许多老师有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念题,这害了不少学生,而自己还浑然不知。(5)表达训练不到位。有的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重解题思路,不重表述规范。对于学生“讲半句话”和“非学术化”表达,不敢理直气壮地批评,甚至予以迁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害学生”。不规范表达往往是估分远远高于得分的最主要原因。对许多学生来说,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不是增加得分点,而是减少失分点。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行《作业限时制度》,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准给学生做;不能要求学生整本的做某种参考书;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决不能迁就学生,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老师坚决不念题,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实行《作业限时制度》《讲课限时制度》都是为了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不要让自主变为自流(根据目标布置学生可能完成的任务),老师们必须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加强对自主学习效果的检测与监控(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要定期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这两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质量,对于超时讲课的老师要跟踪听课,对超时布置作业的老师要查其作业的质量和批改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同时解决优生“营养不好”和学困生“消化不良”的问题。

12、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考是需要的,但是有的学校考试成灾,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反思和消化的时间,这样的考试效果适得其反。

总的原则是:考前抓命题,考中抓考风,考后抓分析。学校自行组织的考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考试的次数。增强考试的计划性。

(2)控制考试的难度。给学生以信心,也符合高考命题的特点。

(3)控制考试的范围。讲、练、考一体化,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练什么,就在月考或小考中考什么,决不准出现“讲、练、考”三张皮的现象;

(4)搞好考试成绩的发布。只公布学生进步的名次,保护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深入研究试卷(习题)讲评模式。

(6)写出试卷分析,召开试卷分析总结会。各个层面的分析,直到分析到每个学生,每道题。每个学生的分析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老师点评,要让学生学会做试卷分析,这样老师就轻松了。这样的训练要从高一开始。

(7)进行考试技巧的训练。在模拟考试中,指导学生学会放弃,但不轻言放弃。既不能死死地抱住一道真正的难题不放,也不能对一些貌似很难的题轻易放弃,要知道高考题一般都是“素材在教材外,落点在教材内”,一些题看似很难,其实,只要细心地把题目多读几遍,真正理解题意后,并不难。平时多做这样的训练,学生在高考中就能正确取舍。

三、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改进意见

13、高中各个年级的教师都要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切实增强教学中的高考目标意识。

(1)各校要组织高中各年级的教师认真学习、把握高考《考纲》,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切实增强教学中的高考目标意识。县市、学校可组织针对高考考试大纲的考试,参加考试的对象是所有高中教师,促使老师们潜心研究高考《考纲》。(2)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建议由学校教科室组织,每两个月出一期《高考动态》。其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分析和理解高考考试说明,能说清楚高考着重考察本学科的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②分析近三年高考试题,能说出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能举例说明某个高考试题是如何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③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包括知识基础有哪些缺陷,能力发展程度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心理问题(是浮躁、烦躁、焦虑,还是自以为是和粗心大意)。

④高

一、高二年级明确如何夯实基础。高三各学科能明确提出每一轮复习的时间、进度、原则、模式、策略等。

14、加强教研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作用。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学校的教科室工作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只对省级课题感兴趣,其实,作为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机构,其工作的重点应当是着力于常规教学的研究,着力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有的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随意性大,凝聚力不强,没有按照教研计划开展活动,教师不愿参加教研活动;

(3)有的备课组教师之间教学进度、资料使用不统一,相互之间不交流、不讨论,搞信息封锁。

为此,建议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研机构的建设,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

(1)切实加强学校教科室的建设。学校要确保一定的教研经费,赋予教科室相应的责、权、利,使教科室成为出思想、出方法的地方。教科室的工作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研究,立足于常规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各校要建立本校的《教研工作常规》,规范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并对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进行考核。(2)规范教研组活动,强化集体备课制度。为此,各校务必切实抓好教研组的建设工作,从制度层面规范教研活动,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学校教研活动的专题化;确保教研组活动的制度化;确保备课组活动的经常化。

(3)切实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和教研的基本单位。尤其是办学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要把备课组建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头戏来做。学校要精心选配备课组长,要落实备课组长的责任制,加强备课组的目标考核,加强备课组活动的过程监控。

15、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最有效的形式。

目前,我市高中的集体备课务实求真不够,主要体现在集体研讨有形式而少实质,集体备课的环节和要求不到位,特别是缺乏第四、五阶段,反而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议各校按照“集中设计、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后反思”的教学设计思路,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

一次集体备课的过程一般要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预备,每个教师对确定的集体备课内容独自备课;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备”,即:①备考点,做到“两个明白”,首先是教师明白,但关键是研究如何让学生明白考点,不做无用功;②备教材,紧扣“三点”,扣要点、疑点和联系点,理解内涵,拓展外延;③备练习,做到“两适三重”,适度、适量、重讲评、重审题训练、重规范表达;④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缺陷;⑤备教法和学法,形成学生的“学案”,有的学校在人员频繁流动的情况下,能保持长盛不衰,就是由于人调走了,但是“学案”留下了。

第二阶段,备课组集备,形成共识;这个阶段要做到“五定”。“五定”是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记录。

第三阶段,教师复备,教师根据“备课组集备”形成的统一意见,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写出教案。第四阶段,教师试讲,备课组其他教师听课,看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五阶段,备课组复议,对教案进行再次修订。上完课后,回过头去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和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从而找到继续改进的切入口。

可以组织集体备课的校内观摩活动,由集体备课搞得好的备课组进行示范。

16、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的文化品位,让研究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

教师不仅是职业,要有职业精神(工作态度);教师更是专业,要有研究意识(工作效率)。只有职业精神,教师会拼时间、拼体力。忽视教研组的建设,学术氛围就会下降。

近年来,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在:

(1)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年轻教师、初中教师走上高中教学岗位,有的学校尽管有新老教师挂钩制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形同虚设。

许多教师经常抱怨学生难教,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强调:“该讲的我都讲了,至于学生不会那是学生自己的责任”,不善于甚于不愿意主观反省。

(2)部份中老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出现“高原”现象

一些中老年教师工作多年后,生活安定了,职称也到顶了,于是心理上求稳、求轻松,缺乏再发展、再提高的追求;一些教师虽然埋头苦教,但教育观念陈旧,总是想“我怎么把问题讲清楚,而不是我怎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来把问题搞清楚”,也就只是提高了灌输的水平和效率。没有文化的组织,就如同没有灵魂和个性的人,肤浅而平庸。谁拥有现代人文要求的校园文化,拥有研究型的教师队伍,谁就能占据统治地位。各校应建立一套促进教师研究和学习的考评机制,让研究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让老师们在研究的状态中教学。消除不学习、不研究的老师——“学困师”。

如何建设一支能适应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个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1)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学习。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由教研组长按“三个一” 的要求(即每次一个主题,一个中心发言人,一次组内讨论)组织开展学习。

(2)每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每学期开学前三天组织全校老师集中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如请本市(县)、本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等作报告,请学校的知名校友回校作报告。本着“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指导思想,建立学校的“专家库”。

(3)每期举办两次理论讲座,促进教师理念提升。既可在校内挖潜,请校内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骨干教师就某一专题举行讲座,也可请各地专家和外校著名教师来校讲学。可举办诸如学习新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文化建设、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专题讲座。

(4)每年办好一次“学术活动周”。给老师们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宣读学术论文,进行论文答辩,展示教学片段、教学课件,针对一些问题(如新课程背景下还需要教育惩罚吗?如何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开展辩论,也可以讨论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问题,表彰一批在教学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如教研新苗、教研能手、教研先锋等),编制本校的教育教学论文集等。丰富教师们的精神生活,充实教师们的内心世界。

(5)所有高中都要积极参与全市(县)统一的教研活动,并为在本校开展活动给予支持与便利。

上一篇: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下一篇:活动广告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