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2024-05-02

与和谐相关的作文(通用6篇)

篇1: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我认为在建设和谐初中校园过程中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和谐非常关键的: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并保持张力的社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有和谐的初中理念与之相呼应。学校的和谐发展理念由四个方面组成:一要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使社会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二要促进学校教育公平,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三是学校系统自身要协调有序。学校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四是师生员工要树立和谐理念,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和谐而努力。

2。 从校园文化的内涵来说,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为表层结构,制度文化为中层结构,精神文化为核心结构。校园文化构建要从内涵入手,几个方面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发挥和谐功能。一要优化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二要创新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内含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各级管理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共同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三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

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切不可忽视文化价值的意义。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必须遵循社会组织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其中社会责任感是最普遍的、最广泛的、渗透性最强的社会规范。这是人们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研究城市生活品质,就需要关注各国对生活品质指标的选择问题,很多国家把“社区和谐”作为重要的生活质量指标,而在社区和谐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之间的友好相处尤为人们关注!

构建和谐校园,就应该从你我做起抓好每一件小事!

篇2: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摘要:通常来说,医患关系指的是在患者就医的过程当中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之间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如果和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之间存在沟通不足以及理解不充分、信息不够对称等情况,就很可能会对这种关系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导致医疗纠纷。在现代社会情况下,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威胁。建设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疗机构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最为重要的部分,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些及时有效的手段来避免医患纠纷。本文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要性入手,总结建设医患和谐关系的措施,以期帮助医院建设和管理。

篇3: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普通教师的职业行为与身心健康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在人们普遍的关注目光之外, 有一个特殊群体的身心健康被人们悄悄地忽略了。他们经常面对复杂繁重的工作;他们与普通教师一样承受着来自教育教学的压力, 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率先垂范, 做出榜样;他们在教育各个领域处理事务, 成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那就是校长。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下, 校长们往往要付出比普通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挑战, 校长们的自我认知失调, 进而影响、侵扰和破坏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厦门教育学院黄珠红等学者认为, 当前中小学校长主要存在个性弱点、角色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心身障碍等困扰[1];江苏省吴洪乐认为, 在现阶段校长群体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紧张、压抑、自负、易怒、神经衰弱等心理健康问题[2];诸多研究显示, 当前中学校长的职业行为与自我认知有一定的相关。本研究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的相互影响及表现规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选取浙江省温州市“十一五”校长培训班两期学员为研究对象, 这些学员均来自温州市范围内各中学。在培训课程结束前, 发放调查问卷, 叮嘱其按照问卷调查要求逐一回答, 当场回收。现场共发放问卷240份, 回收问卷226份, 回收率为94.2%, 其中有效问卷198份, 有效率为82.5%。样本具体分布如下:

性别结构:男性184人, 占92.9%;女性14人, 占7.1%。

学校层次:初级中学为116人, 占58.6%;高级中学为82人, 占41.4%。

(二) 研究工具

1.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在职业倦怠的测量方面, 国外已有多种的测量工具, 其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多的是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简称MBI) 。有人做过统计, 90%以上的论文和研究报告都采用它作为测量工具[3]。本研究采用上海师范大学卢家楣教授根据MBI问卷所编制的问卷, 并根据中学校长的职业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修订。问卷包括三个因子, 采用5点计分法, 从“从未如此”、“很少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和“总是如此”, 分别计1、2、3、4和5分。各因子得分为本因子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值, 为表征中学校长职业倦怠总体状况, 本研究将“成就感”因子反向记分, 定义为“成就感降低”, 并将只与前两项得分相加, 计算职业倦怠总分。因子分及总分得分越高, 表示体验到倦怠程度越严重。

2. 王登峰编制的“自我和谐量表”

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不和谐” (简称“不和谐”) 、“自我刻板性” (简称“刻板性”) 和“自我灵活性” (为研究方便, 本研究将“自我灵活性”反向记分, 定义为“自我不灵活”, 简称“不灵活”) 3个分量表。该量表三大因素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5、0.81和0.64。该量表共有35个项目, 使用时, 要求被试者按照指示语对每一个句子符合自己情况的程度进行“1” (完全不符合) 至“5” (完全不符合) 的评定, 分1~5个等级记分。记分时既可以计算各分量表的得分, 即将各分量表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 还可以计算总分, 将“自我不灵活”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 得分越高, 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三) 数据处理

对测试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

三、调查结果

(一)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总体状况

MBI为五等级记分, 中等水平的记分为3。就本次调查MBI问卷因子分布来看, 中学校长的“情绪衰竭”的平均得分为1.98, “人格解体”为2.47, “成就感降低”为1.34, 职业倦怠总分平均分为5.79 (理论中值为9) , 均低于理论中值1~1.5个标准差。t检验发现, 不同性别与不同学校层次 (初中与高中) 的校长在职业倦怠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校长的“不和谐”因子得分为30.79, 标准差为5.91;“刻板性”得分19.02, 标准差为3.67;“不灵活”得分为14.68, 标准差为7.04;自我和谐量表的总均分为64.50, 标准差为11.38。对自我和谐各因子及总分做男女性别与学校层次的t检验发现:在“不灵活”因子上, 女校长得分显著低于男校长, 高中校长也显著低于初中校长, 其余各项在性别与学校层次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p<0.05

(二)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之间是否有相关?调查发现, 职业倦怠因子及总分与自我和谐因子 (除“刻板性”外) 及总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与非常显著的关系。其中“不和谐”及自我和谐总分与职业倦怠各因子的相关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职业倦怠总分与“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02和0.497, 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详见表2。

*p<0.05**p<0.01

(三) 处于不同职业倦怠状态的自我和谐差异

为进一步探讨处于不同职业倦怠状态下, 中学校长自我和谐的表现及差异, 本研究以职业倦怠量表总均分为中介点, 以减去和加上一个标准差为界, 分别划分为“低段组” (n=38) 、“中段组” (n=122) 和“高段组” (n=38) , 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他们的自我和谐差异。结果发现, 处于不同职业倦怠状态, 中学校长的自我和谐除“刻板性”因子外, 其余因子分及总分均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低段组显著低于中、高段组, 中段组又显著低于高段组。详见表3。

**p<0.01

(四)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 职业倦怠对自我和谐影响较大。以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为控制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考察职业倦怠因子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和显著影响水平, 结果发现:“成就感降低”与“情绪衰竭”进入了总体自我和谐回归模型, 回归方程为:“自我和谐总分=45.793.+7.532×成就感降低+4.391×情绪衰竭”, 二者对中学校长自我和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解释了自我和谐总分26.4%的变异量。

**p<0.01

四、讨论分析

(一) 个人奋斗与事业相对成功使中学校长维持较高水平的职业热情和自我和谐

从调查结果来看, 当前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并非十分严重, 处于自我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其职业倦怠总均分仅为5.79, 远低于理论中值分9。中学校长们之所以职业倦怠感受不是很强, 这与他们善于经营和利用来自社会、家庭、工作单位等各方面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在工作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 个体或多或少地运用社会支持来调整自己的职业世界, 间接地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和减少倦怠症状[3]。从“成就感降低”因子得分仅1.34可以推断, 中学校长对自身事业的相对成功和个人奋斗维持了一个相对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只有“人格解体”一项得分相对最高 (2.47) , 人格解体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4]。在处理繁琐、复杂的学校行政与管理事务过程中, 校长的态度会变得冷淡、疏远, 也就容易被理解了。脾气、态度的改变, 往往是受到外界过多应激而自身又缺乏完善的应激应对系统的自然结果。因此, 需要更多关注中学校长的职业应激, 提高他们应对外界应激的能力。

中学校长的自我和谐总体状况是好的, 对自我的认知从总体来看是和谐的、统一的、适宜的。参照段建华[5]关于自我和谐总分的计量方法, 本调查中中学校长的自我和谐总分远远低于其所规定的低分组 (74分) 得分。根据罗杰斯 (Rogers) 的观点, 自我是个体的现象领域中 (包括个体对外界及自己的觉知) 与自身有关的知觉与意义[6]。同时, 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的一致性, 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机能, 而且个体所采取的行为大多数都与其自我观念一致[7]。本次调查发现中学校长所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即他们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并不总会对其自我认知造成影响而产生“不和谐”状态。中学校长多经历过长久的个人奋斗, 有坚毅的性格和执著的追求, 不轻言放弃, 因而他们对现实和自我的知觉能维持高度的统一性。

调查发现, “自我不灵活”因子的得分, 女校长显著低于男校长, 高中校长也显著低于初中校长, 这说明了男性校长和初中校长的自我概念刻板、僵化。敌对心理与恐怖心理体验较强, 这说明男性校长和初中校长在工作过程中经受了更多的职业应激挑战。

(二) 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研究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 意在发现其中的关联信息和关键信息, 以利于人们改进自我, 调整心态, 提升健康水平。调查发现, 职业倦怠各因子及总分与自我和谐各因子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与非常显著的相关, 职业倦怠总分与自我和谐总分的显著正相关 (r=0.497**) , 说明职业倦怠越严重, 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自我和谐得分越高) 。本案中, 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尚好, 其自我认识也处于总体和谐的状态。

为更好地说明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之间的相关, 本研究区分了不同职业倦怠状态下, 中学校长自我和谐的差异。调查显示, 处于不同职业倦怠下, 除“刻板性”外, 校长的自我和谐各因子及总分, 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职业倦怠程度越低, 自我和谐状况就越好。Farber认为:倦怠是一组与工作相关的症状, 来自个体对于投入和回报之间显著性差异的感知, 这种感知受到个体、组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8]。教师处于职业倦怠, 将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相互影响, 恶性循环。校长处于职业倦怠状态, 会影响其教学与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影响学校的正常发展, 又有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切直接反映在中学校长对自我的认识与感知上。

(三)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密切相关, 互相影响。“成就感降低”与“情绪衰竭”对中学校长的总体自我和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解释其26.4%的变异量。成就感降低意味着校长们开始感觉到在他们的工作中不再有什么值得去做, 当他们感觉自己无法给学校和学生带来更大变化, 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诸如金钱、社会认可等回报也少之又少时, 很多教师就产生了较强的自卑感。当较低的成就感出现后, 它们会大大减少校长工作的驱动力, 这时失败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社会心理学家将之称为“学者型的无力感”。本案中中学校长的成就感降低得分仅为1.34分, 较强的职业成就体验间接解释了校长们较高水平的自我和谐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处于情绪衰竭状态的校长常常表现出疲劳感, 性急易怒, 容忍度低, 并且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 有一种衰竭、无助感, 并对生活表现出冷漠、悲观, 因而影响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与正性体验。

五、结论

(一) 当前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程度并非十分

严重, 中学校长体验到较高的成就感, 由于工作而导致的人格解体需要更多关注。中学校长的自我和谐总体情况良好, 对自我的认知从总体来看是和谐的、统一的、适宜的。

(二)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

显著的正相关, 即职业倦怠程度越轻, 自我和谐就越好。处于不同职业倦怠状态, 校长的自我和谐差异非常显著。

(三) 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相互影响, “成就感降低”与“情绪衰竭”显著影响自我和谐。

参考文献

[1]黄珠红.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调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1 (4) .

[2]吴洪乐.校长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维护[J].教学与管理, 2004 (4) .

[3]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J].心理科学, 2003 (3) .

[4]李永鑫, 张阔, 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 :234-238.

[5]段建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大学:1995.

[6]Rogers, C.R.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In Koch, S. (Ed.) .Psychology:A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 184-256.

[7]Rogers, C.R. (1951) .Client-Centered Therapy.London:Constable&Company.

篇4: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关键词】和谐校园 建设 大学生 成长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9-02

一、问题的提出

“和谐校园”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是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而出现的。高校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和保证。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只有为广大学生服务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其与大学生的成长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本文拟将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成长情况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以二者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的突破口,剖析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相关性。在理论上可以假设存在以下论断:第一,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价值目标和优质服务,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导向、保障和促进作用。第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程度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可靠而客观的借鉴依据,对和谐校园建设起到重要的参考、借鉴和警示作用。对此,本文主要以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调查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编制“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成长”的调查问卷,在高职生中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主要在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学生131人,其中男生38人,女生93人;大二学生211人,其中男生108人,女生103人。收集调查数据后,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

1.在对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认识上,学生的观点比较中肯和理性。比如在“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大受益者是谁”问题的回答上,虽然有少数学生认为是老师和社会,但有67.56%的学生认为是学生,有26.82%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而在“对高职院校倡导和建设‘和谐校园目标的评价”问题上,有高达94.4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意义。

2.在对和谐环境影响力的认识上,有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教育、对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具有很大的驱动力。在“历史上有过‘孟母三迁这样选择教育环境的举措,您认同这种做法吗”问题上,表示非常认同和基本认同的学生达到75.4%,明确表示不认同的学生只有5.30%;在“您对‘家和万事兴这种观点持什么样的态度”问题上,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高达90.06%,而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没有。

3.在对和谐校园建设对自身影响的认识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和谐状况比不和谐状况对自身学习与生活更具正向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校园和谐与‘校园不和谐两种状态,您认为哪种对您的成长有利”问题的选择上,选择“和谐校园”选项的学生高达92.40%;在“您认为和谐校园建设对您目前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问题的回答上,有92.98%学生认为“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具活力”,认为“说不清楚”的只有7.02%,而没有学生认为“学习与生活没有什么变化”与“学习与生活都显疲惫无动力”。另外,在“您认为对您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上,有42.69%的学生回答是“老师学术与教学水平”,56.73%的学生回答是“校风、教风与学风”;在“您认为对你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上,高达87.72%的学生认为是“校风、教风与学风”。这也说明,“校风、教风与学风”应该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价值核心目标。

4.在对和谐校园建设与自身成长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清晰而又非常明确的。有96.84%的学生认为两者的关系具有正向相关性,3.16%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而没有人认为两者是负向相关或者不相关的关系。由此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校园的和谐程度越高,对自身成长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5.在对参与和谐校园建设态度的认知上,总体上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不过这种趋势却是令人欣慰的。在“您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和谐校园建设活动”问题的回答上,高达96.49%的学生回答愿意,回答不愿意的人没有,选择“无所谓愿意不愿意”和“说不清楚”的比例也只有3.51%。

三、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成长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和谐校园建设的状况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是直观的,也是客观必然的。同时也表明,两者在现实生活中,既是互为前提的,又是互为结果的。

(一)校园和谐程度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相关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和谐程度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广大学生之间,有着比较明显的正向相关性。也就是说,学校的和谐程度越高,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就越有利,反之亦然。比如,在对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的认识上,有67.56%的学生认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在“对高职院校倡导和建设‘和谐校园目标的评价”问题上,高达94.4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意义;在对和谐环境影响力的认识上,有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良好环境对人的教育、对家庭事业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具有很大的驱动力;在对和谐校园建设对自身影响的认识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和谐状况比不和谐状况对自身的学习与生活更具正向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您认为对您的学习成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和“您认为对你的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问题的回答上,最高选项都是“校风、教风与学风”;另外,在对和谐校园建设与自身成长关系的认识上,学生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清晰而又非常明确的,有96.84%的学生认为两者具有正向相关性。这些都充分说明,校园和谐对广大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ndprint

校园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空间,也是学生践行人文精神的活动平台。和谐校园从内容上看,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其次是人与人的和谐,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对校园内外各种关系的调整,使之成为一个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发挥和谐校园的作用,释放其独特的功能,是促进和增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平台。

(二)大学生的成长情况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高职院校倡导和建设‘和谐校园目标的评价”问题上,高达94.4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意义;在“您是否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和谐校园建设活动”问题的回答上,高达96.49%的学生回答愿意。从中不难看出,广大学生对和谐校园的认知是比较全面的,对参与建设和谐校园的态度非常端正,对自身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也较重视。这说明,在和谐环境中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学校的反哺之心、之力都会随之提升。

校园环境是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师生就是其中的主体,主体对生活其中的环境,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因为环境会因人的活动而改变。校园环境里的建筑设施、办学理念、课堂气氛、人际关系、人文气息等,必然会强化和谐校园的育人功能,而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工作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状况,会反过来为校园的和谐建设提供更多的动力与支持。如果老师在工作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幸福感,学生在学习上有进步感、成长过程中有快乐进取感,那么,广大师生就会对所在的学校,加倍地付出与爱惜,对工作、学习、生活与创造等,均会有更高的热情。

四、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谐校园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素。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不是要把校园建设得多么的优美与雄伟,而是完善各种教学设施,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更有利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谐校园的价值取向是通过利用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说,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价值目标和创造了良好环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保障作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素。和谐校园对广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塑造作用又有间接的感化作用,校园和谐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大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更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其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反过来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会给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积极、更具正能量的元素。其实,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校园的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校园各组成因素综合地发挥着全面育人的效能,效能如何主要是从广大学生的素质层面来评估。而对学生素质评估的结果如何,又反映出校园和谐性的高与低,进而让学校管理者总结经验,完善不足,不断提高和谐校园建设的水平,最终又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代言.高校图书馆服务与学风建设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z1)

[2]孙皎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J].商情,2010(6)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09SZ007)

【作者简介】阮书云(1969-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篇5:与和谐相关的作文

一、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一)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改善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二、工会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一)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改善国有企业工会在处理劳资关系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内容提要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劳资和谐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和谐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劳资矛盾越来越多,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党组织和工会进行重新定位,改革党组织和工会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组织 工会 和谐劳资关系

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相关问题探讨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里相互依赖,相互交换,平均分配的看似平等其实平均的劳动关系已经逐步被打破,劳资关系中被掩盖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

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和工会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企业与职工从对立走向统一,实现互利双赢,成果共享,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党组织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就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除了发挥政治引导作用外,还必须在和谐劳资关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下文从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代写论文。

(一)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党组织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企业内部组织由“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代替了“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代会),表面上看,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党组织工作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口号下变得不那么实在了。但是,党组织的人员构成事实上还是坚持了与行政领导职位交叉任用原则的。也就是说,重要的行政职位与党组织的重要职位是由关键的人物交叉兼任的。这就使得“新三会”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党组织的重要成员,党组织的地位并没有实质上的削弱。

然而,党组织工作还是被弱化了,主要是观念上的自我弱化。这种弱化体现在劳资关系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党组织工作重于情感说教,轻于法理疏导。劳资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情感说教虽然重要,但在对职工来说关系重大的物质利益面前,情感说教已经显得很苍白。同时,由于党组织工作未能站在依法说理的根基之上,也间接导致职工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各种思想的冲击加大了情绪波动的程度,劳资关系越来越倾向暴力化。

二是党组织工作重于事后调解,轻于事前防患。由于企业内部“新三会”权高位重,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相比,党组织的地位客观上说是回到了它应该回到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党组织生怕触犯“新三会”的权力,动摇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工作上小心翼翼,行动上轻描淡写,只要不出事情就认为不宜做过细的工作,许多企业党组织都摆出无过便是功的姿态。国有企业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这种观念,导致许多劳资关系矛盾未能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认识上没有高度重视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知识技能上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由于重视不够,所以没有及时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换代,未能利用各种现代管理工具来改善党组织的工作,使党组织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改善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1.加强思想指导和普法宣传,营造规范和谐的劳资关系氛围。由于劳资关系是一个动态关系,会随企业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与内部治理的变化,特别是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互动而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党组织应根据国家对劳资关系的指导方针和各项政策,提出本企业调整、规范劳资关系的指导思想,构建企业劳资关系协调的总原则。

在国有企业中,大多数骨干员工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走过来的,他们既经过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年代,也过惯了工作有保障、收入少波动的生活,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员工有进有退、岗位能高能低、工资可增可降的就业环境不是很适应。一旦出现收入有波动,工作有变动,都有一个适应的问题。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不重视依法保障员工的非现金权益的历史。比如在20世纪末期,多数国有企业都存在不按职工全部实际收入为基数缴足养老保险金的问题,有的企业存在不提够住房公积金、不交满医疗保险的问题,还有的企业不让职工休足法定假期而不发放应有加班费等,这些问题过去不为职工所重视。

但是,近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例如,2004年以前,企业退休职工领取的养老金与其工作时缴交的养老保险挂钩的比例是不高的,职工退休金的多少只与历年档案工资、工龄等因素有关,大家都差不了多少;而2005年起,退休金与职工在岗工作时缴交的养老金挂钩的比例大幅提高,越是退休晚,养老金比例高、缴得足的职工,他的退休金就越高,而且增加的幅度非常大。这就出现了巨大的反差,成为职工与企业矛盾的主要根源。这时,企业党组织就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一方面,要求公司经营层尊重历史,增强资方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以依法办事、有错就纠的精神处理历史问题。过去没有依法依规保障职工权益的,不仅现在要依法保障,而且要对过去的欠缺给予适当的弥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正确引导劳方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而不是通过干扰生产经营活动、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来引起资方重视。

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还是很坚强的,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还是很正面的,这就为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正确解决劳资矛盾提供了条件。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策指导和法律宣传作用,本身就是在履行依法保障职工权益的责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要求做的,无论是劳方还是资方都应该执行。在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问题上,党组织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要求劳资双方依法办事,这既给代表资方的经营层指出了决策方向,使他们不能在依法给予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上有犹豫迟疑的空间,也为广大职工提供了精神依托,使他们没有无处诉求的内心担忧,这就为劳资双方创造了协商解决矛盾的氛围,极有利于在企业内部营造劳资双方依法合作、互利双赢的文化环境。只要坚持依法办事,历史的问题解决起来容易了,未来的问题也会少发生。

2.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发状态。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在政治上是最有威信的。说到底,党是人民的党,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的。在企业里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与企业的发展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党组织凝聚企业各方力量,在企业各种力量之间起到一种非常有效的协调作用,使企业中的各个利益主体都能履行好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建立起相互信任、密切协作的良好关系,把各个利益主体整合为团结一心建设好企业的强大力量。没有哪一个企业不存在劳资双方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如何解决。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要将可能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发状态,不使矛盾激化,这样才能保持一种和谐的氛围,为合力的形成和持续地发挥效果创造条件。另外,要通过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做工作,让工会充分发挥参与企业管理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让共青团做好联系、团结、培养青年职工的工作。发现了问题后就要将其解决在初发状态,不能等到职工队伍出现突发事件了才去做补救。总之,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既要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基本职责,又要重视教育培训和思想引导,还要提高他们的生产业务技能和政治思想觉悟,这样才能把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

3.利用现代科学工具,推动党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社会正在进入科学快速发展阶段,在国有企业中,党的各项工作也要充分利用各种科学工具来进行和加强。在劳资关系方面,党组织要利用现代科学工具推动工作,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从大的格局上奠定科学的决策基础。

工会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从供给与需求学说而言,工会是劳资关系发生矛盾的产物,是职工利益一方的代表。因此,工会的工作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政治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模式,则相当于在重复行使党组织的职能,不能充分体现出工会的维权职责。当然,工会开展劳动竞赛、文娱活动等文化建设活动还是必需的,但不能局限于此。在新的形势下,工会对自己的职责重新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下文从国有企业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由于国有企业重组、内部结构调整,致使职工队伍急剧分化,就业方式动态发展,收入差距明显加大,劳资关系复杂化,企业工会工作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工会的独立性问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工会基本上是附属于企业的一个象征性机构,主要从事一些联谊或福利性活动,基本不具备独立性。

其次是工作机制问题。要完成工会工作肩负的任务,必须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工作机制来保障。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证明,劳资关系必须有集体谈判、集体协商机制等作为保障,目前我国也建立了类似的制度,但并不是职工自发组织起来形成的,而是上级工会要求建立的空架子,所谓的谈判也只是一个表演形式。至于协商工作机制就更加缺失或不完善了。

再次是在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没有形成工会对企业工作的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的机制。大多数情况下,在建立和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的时候,表面上是有工会参与的,工会中也有很多会员置身在企业管理之中,但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或者说他们是不敢直言的。

(二)改善国有企业工会在处理劳资关系中作用的对策措施

1.加强工会的独立性。工会组织是独立的社会活动主体,不依附于任何企业组织。工会应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地开展各项活动,依法行使权利,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一是确保工会组织的独立性。要保证企业工会组织上的独立性,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要处理好与企业党组织的关系。决不能把工会作为党的内部机构,使其失去独立性。党对工会的领导不能是直接行政领导,而应当体现在强化工会组织内部的党的建设,通过工会内部党组织的活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党的意志,从而使党的主张经过工会的民主程序合法化,变成工会组织的决议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其次是处理好与企业经营层的关系。工会与企业经营层是独立的两个组织,但同时又有统一性。在组织上,工会组织不能成为企业经营层的附属物,其地位不能成为企业经营层的下属单位。在国有企业中,工会组织必须严格地经由工会会员选举产生,而不是由企业经营层决定。工会唯一的上级组织是上级工会,而不是企业经营层。当然,企业党组织应在工会组织与企业经营层之间起到协调作用。在我国,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是必须的,工会组织与企业经营层在党组织的协调下不存在隶属关系,这样才能使工会真正具有代表职工利益的量能。

二是保持工会人员的独立性。企业工会干部不得由资方或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应该直接由会员或会员代表通过一定的程序选举产生,从而保证他们是直接来自职工群体中有一定素养的组织者和工作推动者。工会人员在任期内接受工会会员的监督,而不是现行普遍的做法,行政领导可以随意调整工会人员的岗位,升降工会人员的级别。工会干部的任免必须是经工会组织选举,企业党委认可,报上级工会审批,而不是由行政班子决定。尤其是工会的领导人,他们在企业党组织中应有一定的位置,比如是企业党委成员,而且不能比行政领导人低一个级别的档次。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工会主席是党委委员,但企业经理却是党委书记或副书记,这不利于工会独立地开展职工维权工作。建议经理不再担任党组织副书记,或设置两个副书记,工会主席也兼任党委副书记。这样的组织设计,就决定了整个工会组织的运转,能够服务于会员权益的保障。

三是保持经费来源的独立性。目前,工会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是会员的会费,另一部分是上级组织的划拨,还有一部分要靠企业经营层的支持。这种做法主要是由于工会会员的会费有限,还必须上缴的制度决定的。应该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各企业工会的补助,使企业工会活动的大部分费用能够独立承担,这样才能保障工会组织的独立性。当然,企业经营层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有利于融洽双方的感情,但不能产生工会活动对企业经营层的依赖,才能使工会组织理直气壮地为职工利益发声。2.强化建章立制,劳资协商从大处着眼。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制度和机制是最重要的。企业将劳资协商的内容和程序形成制度,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是企业内部治理的重大事项。国有企业工会应围绕劳动关系机制的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集体谈判与协商制度。企业内部建立劳资双方的集体谈判与协商制度,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国有企业处理劳资矛盾的要求,关键是不要流于形式。

一是要将集体合同的谈判协商当作最为核心的维权机制来建设。工会组织要把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在集体合同制定的程序上进行组织的内部立法,同时要坚持集体协商的制度,合同文本须经职代会通过,谈判的机制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规范和完善的程序制度。二是要强化平等协商。企业工会组织与企业经营层是平行的组织,因此要特别坚持平等协商的原则,防止任何一方的偏颇。工会自身不能自我矮化。企业经营层与工会谈判代表都要组建自己的谈判团队,谈判协商前要进行认真的准备,这样才能从谈判的能力上做到平等。三是要坚持科学的谈判协商基础。没有依据进行谈判,一味地提要求,谈判就会变成无谓的争吵。四是要把工资和劳保政策的集体协商作为平等协商的重点工作。劳资双方需要协商的事项是很多的,工资和劳保政策的协商最为重要。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以及与工资相关的劳动保障政策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同时,重视研究和大胆探索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参与利益分配的机制与办法,是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内容。五是要在集体合同具体内容上坚持标准、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构造重大劳资问题和劳资矛盾的“三方协调”机制。对于重大劳资问题和劳资矛盾的协商,仅有企业内部的工会代表与企业代表是不够的,这时,就必须建立三方协商的协调机制。三方协商中的三方是指劳方、资方和政府。三方协商制度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调节劳资关系的有力手段。其中政府作为第三方起到平衡双方力量的作用,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尤其是对于那些政策性强的问题,或者影响面广的问题,或者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具有专业水准的政府部门从中协调是成功协商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工会应积极推进三方协商制度的建立,以改变我国目前“资强劳弱”的状况,也可以缓和企业工会与企业经营层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主管部门,更应该促进三方协商制度的建立,明确国有企业应该邀请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组成三方协商小组进行协商的重大问题类别、规范开展三方协商的工作程序等,使国有企业劳资双方涉及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有章可循,解决国有企业劳资协商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政府尤其要强化劳动保障部门、司法执法部门、专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协助国有企业解决劳资矛盾的职责,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娴熟的工作干部,为三方协商制度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3.强化工会组织对企业经营的参与和监督,维权工作从小处着手。在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职工代表大会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认可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保障职工民主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从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工会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平台,建立并落实职工代表述职评议制度、生产经营巡视制度、厂务公开与经济内控制度,确保职工代表对企业改革、生产、经营以及收入分配、职工福利等全过程的参与、管理和监督。要以职工持股或职工董事的方式,参加到企业的重大决策过程中来,要以职工监事的身份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尤其是加强对企业利益分配过程的监督。要建立健全谈判协商结果的监督落实机制。

参考文献:

1.余军,刁正富,金安刚:国有改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0(9)

篇6:和谐与发展的话题作文

何为和谐?看看这两个汉字便有了答案。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应当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世界大同,体现人文情怀;比,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

纵观历史,和谐乃是社会的主色调。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使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科技交流,使人们对古代各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使整个社会和平繁荣。而与之带来的文化观念的碰撞,物产的交换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广开言论、轻徭薄赋,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且以开放的胸怀大开国门,与日本等国密切来往,使人们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极高地促进了民族繁荣与民族和谐。而到了现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深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会和谐进步的力证。其中,面对改革发展所带来的矛盾,党中央更是主动应对,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这正体现着和谐这一理念在新时期发展形式下的应用。

而从民俗来看,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谐的。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那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等,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生活幸福美满的期待。同样的,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更是人们长久以来对于社会和谐的一种祝愿和热盼,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积淀的继承与重视。可以说长久以来,我们都以和为我们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更是成为我们民族的千古名训。儒家的礼、义、仁,道家的对美、道的探究等,无不成为我们五千年来华夏文明厚厚的积淀。而这样厚重的文化积淀更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长久向往与推崇的。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便是和谐这一永恒不变的旋律。

然而近一百年来,不和谐的一幕幕却也在加速上演着。当蒸汽机代替了手工作业,当电能、核能代替了煤炭石油时,人们逐渐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不知道多少黑烟毒气排入了原本湛蓝的天空,不知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飞舞。而一次性餐具、电池等不可再生物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生态的和谐,破坏起了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淡水,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

人们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使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不快与痛心。伊拉克战争打破了新世纪短暂的和平,死伤惨重,虐囚事件也层出不穷。伊朗、朝鲜的核武器危机,台的分裂,美国的单边主义,这些无不引起了那些追求和谐社会人们的反感。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根本应该是公平、正义、协作与共同繁荣的。

好在和谐仍在我们的身边。近年来,人们也不断尝试着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探索。京都议定书的广泛认同,非典时期手牵手的互帮互助,印度洋百年罕见的大海啸面前人们更是肝胆相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努力将损失减到最小。面对现有的矛盾与问题,我们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努力,以及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在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个和谐社会是我国增强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要营造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急待于我们全体社会成员不竭的努力,以主人翁的精神,放远眼光,联系世界,共同努力!

上一篇:超级整洁又漂亮保护视力的手抄报模板下一篇:因你而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