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2024-04-27

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精选5篇)

篇1: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建始县官店镇民族初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各级教育发展要求及我校实际,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工作成绩与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设性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特编制官店镇民族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班级18个,学生1206名,教师83人,地处建始之巅的官店,随着老百姓对教育的要求和对子女的期望越来越高;随着生源数量逐年萎缩和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趋势;随着我校教师结构呈偏老的趋势,学校进一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十一五”期间,学校在镇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校舍建设、教育设施、师资队伍、校风建设尤其教育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快的提升和发展,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争创乡镇示范初中,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必须着力突破发展的“瓶颈”,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越过发展的“陡坡”,续写发展的新篇章。

二、指导思想和五年发展总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乡镇示范初中、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抓手,以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明确办学方向,加强常规管理,努力打造“教育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上乘、教育特色鲜明”的乡镇示范初中。

2、五年发展总目标

立足学校,面对现实,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二年求突破,三年有成效。通过五年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全县领先、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品位、有一定特色的优质初中。

三、具体目标和措施

1、队伍建设目标及措施

队伍建设目标:

努力打造一支勤奋务实、清正廉洁、敢于管理、善于领导并能引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干部队伍;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形成一个拥有市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市教坛新秀的优秀教师队伍,力争拥有12名县教坛新秀及以上(其中3名骨干教师),以提升学校在县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队伍建设措施:

(1)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科学性、高效性、人性化、节约型管理为目标,全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推进学校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管理进程,建设一支敬业奉献、团结和谐、作风正派、高效精干、结构合理、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干部的言行,自觉执行廉洁制度。严格按章办事,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落实校务公开。

坚持民主集中制,打造领导团队。班子成员要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大事讲原则,小事见风格;坚持公平公正待人对事,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制度,加强目标责任管理,扎实推进中层干部的民主评议工作;努力提高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创牌意识,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对后备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通过竞聘上岗培养有敬业精神、甘于奉献的干部队伍。

建立科学有效、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健全校长负责制、学校党支部和教代会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落实校长负责制,实现校长对学校的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思想保障作用;把全体教师民主管理、评议监督的工作落到实处;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维护政令畅通,一切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

(2)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师德建设。把“敬业,爱生,育人”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树立“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的理念,重点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主人翁与合作精神。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考勤制度并对照执行;深化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教师艰苦创业、奉献敬业的精神。严肃查处有悖于师德的行为,坚决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在全校教师中形成大力弘扬正气的良好风尚,形成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3)实施四大工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科研的投入,借外脑、聚内力,贯彻执行《官店民族中学中学教科研奖励条例》。各教研组每学年要选做1-2个校、县级课题,加强对学科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大幅度提高学科的课题教学效率。全面实施教师培训四大工程:

全员培训工程。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激励教师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学校将根据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发展需求,把培训分为基础型教师培训、发展型教师培训、研究型教师培训。一是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每位教师在自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二是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采用交流、反思、论坛和学科检测等形式,深入领会,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三是开展课题研究。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动、自我反思”为特征,把“教研训一体化”的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推向纵深发展。基本做法:提出研究主题——个体分解主题——课堂实践研究——个体反思重建——群体互动点评——主题教学论坛——梳理总结提升——资源网上共享。四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随着校园网的逐步完善,学校将组织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相关培训。

骨干培养工程。学校在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业务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培养。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名师结对子,对潜力大、上进心强、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有意识的倾斜式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现有高级教师和市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重点实施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做到:一年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成果,五年形成风格,八年成为骨干。

名师打造工程。对骨干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基本功水准、科研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通过师徒结对、区域教研、教学比武、论文撰写、优质课大赛、教坛新秀评选、“民中讲堂”、请进来与走出去、校内培养与专家引领等形式,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自主发展、脱颖而出、加速成长,争取培养12名县教坛新秀及以上(其中3名骨干教师)。

质量提升工程。高举质量大旗,要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让“规范课堂”成为需要,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素养;要加强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工作,切实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扎实做好减负工作;注重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在两组考核中适当增加硬性指标并注重常规做好、细节抓严、过程抓实;加强与兄弟学校联系和切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注重拔尖与补差齐头并进,每年确保70到80名学生进入重点中学,75%左右的学生进入普高,升学率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4)建立激励制度。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高效、教师认同的激励制度、“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以岗定责、以责取酬”的新分配制度。在学校薪酬分配和激励制度制订上,要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从而逐步形成教职工共同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教职工的全面素质。

2、学生培养目标及措施

学生培养目标:

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热爱家乡人民,热爱学校班级,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加大“四困生”帮扶力度,初步树立法制意识;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价值判断、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文艺活动,培养一定的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区公益和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良好情操;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基础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和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寻找德育与特色教育的新的结合点,试制培育1-2个对学生有吸引力、在市内有影响力的主打“产品”,抓细做实、放大做强,创建德育励志教育特色学校。

学生培养措施:

(1)推行“五个强化”制度。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强化民族精神教育;以诚实守信为突破,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以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强化行为习惯的规范教育(每周一主题);以预防和减少在校生犯罪率为内容,强化法制教育;以“关爱生命、自尊自强”为主题,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推行自主管理制度。围绕教育主题,按年级、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自我管理、自塑形象、自主发展、感恩励志”的系列教育活动,由政教处牵头,依托团委和学生会,强化“三项竞赛”,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行自主管理。学生自主对全校环境卫生、“两操”、学生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各班设立“卫生监督岗”和“卫生保洁员”,对本班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和保洁。所有这些检查,都做到每周一公布,每月一总结。要继续加强值周管理、班主任责任心、出操秩序、眼操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主管理水平;要继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重点加强晨读、作业有效性、助学稿、团队合作学习小组、学法指导、考试管理等工作的推进与调控,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推行学生激励制度。学校鼓励勤奋学习、成绩进步、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有特长的学生,建立奖学金制度,对在期中、期末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评上“州县优秀学生”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塑造精神偶像,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勤奋学习,文明向上,“让每位学生品尝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实现办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

3、文化建设目标和措施

文化建设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综合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社团活动、景点创设、教育标识等活跃校园文化;通过形成规范性的仪式和典礼,充分发挥榜样人物在学校的积极作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着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文化建设措施:

(1)以校风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德优、学勤、体健、境美”为校训,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为核心,通过狠抓领导

班子思想建设,形成“勤政、清廉、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狠抓凝聚力工程,形成“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通过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形成“敬业、爱生、协作、创新”的教风;通过狠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乐学、友善、尊师、向上”的学风。

(2)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充分利用师生、家长及社会等各种资源,对校园内部的建筑结构、绿化等场景进行整体规划和布置,建设体现我校特色的文化景点和文化装饰,让校园的每一个细节能“说话”;校园要做到“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好橱窗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等人文景观,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扎实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在良好的校园人文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3)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按照“全方位”(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精细化”(细化内容,便于操作落实)、“严要求”(严格执行,赏罚分明)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过程管理,促内化自律,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营造浓厚的富有活力的和谐校园氛围。

(4)以校园广播、校黑板报、宣传窗、图书室、阅览室为阵地,积聚文化底蕴,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群策群力,将校报、校刊逐步办成校园文化品牌,及时反映学校发展和改革大事,报道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展示师生的文学艺术才华,形成学校文化的主阵地。

(5)以活动课堂为载体,推进学生社团活动。大力开展体育、文艺、美术、科技、学科兴趣等活动,办好学校文学社、出好《民中教研》、编辑好校报、搞好文体艺术节、推进阳光体育工程工作,鼓励各学生社团通过参加各级竞赛与表演、发表作品、组织专题成果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挖掘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力争在县级以上各项比赛中占有我校一席之地,努力营造环境优美、制度完善、师生和谐相处的校园文化,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二五”时期,我们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有着发展史上非常难得的战略机遇。我们将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工,群策群力,锐意改革,不断进取,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把官店民族中学中学办成一所质量优良、环境优美、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官店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始县官店民族中学

2010年9月

篇2: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1、歌舞迎新年

12月30日,学校篮球场上喜气洋洋,全校师生载歌载迎接 2013年的到来。260名优秀青年在鲜艳的团旗下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网络作文竞赛揭晓

1月7日,我校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为首届网络作文竞赛优胜者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展示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第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我校2012年秋季学期结合湖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生活作文课题研究》在全校组织开展首届校园网络作文竞赛。

3、第九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1月12日,我校第九届教代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2年学校工作报告》和《建始县实验中学教师业绩考核方案》。

4、学校出台五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

2月23日,学校组织召开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2012年全县教育工作总结会及相关精神,对新学期开学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详细解读了学校新出台的《作风建设五项规定》。

5、教师“班班通”使用技能再充电 2月25日,学校遵照县教育局开学和“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教研课题研究的工作安排,教科室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班班通”使用技能培训。

6、时刻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

3月1日,学校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一再强调,要时刻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同时,通报了近期省内发生的校园踩踏事故和县内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情况,对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春季学期,我校全校学生上晚自习,给学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学校研究制定了新的安全管理方案。

7、百日誓师 点燃激情

3月12日,我校召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学生代表立下铮铮誓言,点燃了毕业班师生中考冲刺的激情。

8、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月18日,我校七(1)班班长金武将今天的家庭作业布置情况送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审核。2013年春季学期以来,实验中学实行学生作业审批制度、强化课业负担监控制度、改革作息时间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四项措施,切实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

9、祭缅先烈英魂 弘扬民族精神

3月21日上午,我校七年级全体师生在德育处、团委的组织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始烈士陵园,开展了“祭缅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扫墓活动。

10、举行2013年春季校园篮球赛

4月1日下午,一场激烈的篮球赛在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一班和六班之间展开,哨声响起,县实验中学2013年春季校园篮球赛正式拉开了大幕。

11、家校互动促进发展

4月上旬,学校召开了全校家长会,学校从“了解学校”、“理解教师”、“解放学生”等三个方面,与家长朋友们进行了畅谈、交流。学校着重从“解放学生”的层面与家长朋友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深度沟通,得到了全体家长的高度赞许。

12、生活作文研究课题成果集《最美的声音》问世 4月中旬,建始实验中学《生活作文研究》课题组编著的学生优秀作文集《最美的声音》(《未来丛书》系列),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最美的声音》全书由《家庭广角镜》、《校园青春秀》、《社会大舞台》、《创新智慧园》、《心灵无限极》等五个板块构成,收录文章160多篇,共28万余字。学生优秀习作异彩纷呈,作者“创作谈”抛砖引玉,教师点评恰如其分、画龙点睛。

13、情系嘉兴 大爱实中 4月17日,县实验中学开展献爱心捐助活动,受助学生是该校八(7)班郭嘉兴同学。郭嘉兴于今年3月被确诊患泌乳垂体细胞腺瘤,第一次手术和治疗已花费12万余元,预计二次手术及治疗还需20万元左右。这不仅给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沉重打击。父母整日以泪洗面,病魔将聪颖活泼、勤奋上进的郭嘉兴折磨得日渐消瘦。学校师生闻讯后,非常关注。班主任曾传华老师多次组织学生前往探望并给予捐助。当日,在学校团委组织下,全体师生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各班学生踊跃捐献爱心,许多同学把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捐了出来,学校党员干部带头,教师积极参与,在乡镇交流的几位教师也回校参与了捐献活动。当日共捐得善款18336.1元。随后,校领导探视了郭嘉兴同学,送去了善款,也送去了学校全体师生的一片心意。

14、学校举行《最美的声音》首发式

4月28日,县实验中学省级科研课题成果集《最美的声音》首发式在该校篮球场隆重举行。县教育局副局长曾传艳、李争出席首发式并致辞祝贺,鼓励学校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办学条件、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规范管理等优势,克难奋进、健康发展、再接再厉,把实验中学真正办成全县初中教育的龙头学校。实验中学校长、本书主编曾凯令签名向来宾和各班级赠书。

15、学校荣获第八届恩施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5月中旬,恩施州科技协会传来消息,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荣获第八届恩施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11名学生分别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少年儿童科幻绘画二、三等奖。

16、启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4月19日,县实验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动员大会在该校阶梯教室隆重举行,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省教育厅日前颁布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五项承诺,六条禁令”并制定了该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副局长李争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17、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接受州教育局检查 6月6日下午,恩施州教育局纪检组长闵立同志一行在唐良奇局长的陪同下到县实验中学就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通过“查资料、听汇报、看变化”等方式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并对县实验中学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的评价。

18、创新“减负”模式成为行评工作亮点

今春开学以来,县实验中学通过学生座谈、家访调查、热线沟通等方式了解到学生课业负担有偏重的迹象,为此,学校在制度创新,加强监管,贵在落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挖掘,推出四项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9、邓君蕊“哭嫁”江苏卫视 “一站到底”站到最后 6月27日晚,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2009届毕业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一学生邓君蕊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攻擂,一路过关斩将,大获成功,刮起一阵“最炫民族风”。在这次《一站到底》少数民族专场中,来自11个少数民族的选手盛装出席,民族风韵浓厚,民族特色一览无余。在自我介绍中,邓君蕊一曲民族特色的“哭嫁”犹如天籁感动全场;她还向全国观众宣传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唱山歌、跳摆手舞、织西兰卡普、制作油茶汤等许多民族特色和生活方式。答题过程中,邓君蕊特别可爱,一边答题还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非诚勿扰土家女儿会”女孩的定情信物——鞋垫,惹得一旁的主持人晓敏笑声连连。

20、集体备课,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6月底,2013年中考揭晓,县民族实验中学378名考生上重点高中152人,上线率40.2%,又一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验中学能在困境中继续保持高昂的势头逆流而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其奥秘何在,有什么法宝?学校教科室主任刘小青老师一语中的:今年中考能再一次夺得全县第一,从教学教研的角度看,关键是坚持了集体备课制,是集体备课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1、平行分班,彰显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7月4日,县实验中学传来2013年中考喜报:在378名考生中上重点高中线152人,其中朱可儿同学成为全县中考状元,全县前10名4人,前50名16人,前100名27人„„取得升学率、优分率、及格率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是全县首届平行分班结出的硕果,充分彰显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软实力。

22、学校举行新生军训会操表演

9月2日下午,实验中学校园内彩旗招展、军乐雄壮,七年级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序幕。伴随着响亮的口号声,学校领导和县武警中队队长检阅了同学们的队列,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在本次军训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强自立、争创佳绩。

23、立足校本 切实抓好岗位培训

为了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8月30日下午,实验中学九年级所有教师在九(3)教室内由本校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王薪老师进行了“班班通”的使用培训,培训以“交互式课件在电子白板模式下的教学”为主要内容,从班班通系统、系统的开启与关闭、电子笔的使用、白板软件使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巩固培训,重点讲解了交互式课件在电子白板模式的教学使用。王薪老师边讲解边让老师上前动手实践,各位老师兴致勃勃,互相交流探讨,氛围良好,并根据各学科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24、建始县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实中举行

9月23日,2013年全国科普日—建始县科普月活动暨县民族实验中学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在实验中学隆重举行。恩施州科协、县人大、县政协、县教育局、县环保局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实验中学1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5、加强教科研 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9月24日,县实验中学召开3013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科研会议,总结春季学期教科研成绩,对优秀教研、备课组长进行了表彰,并对秋季学期教科研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周密部署。

26、学习王永祝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10月14日,县民族实验中学召开学习最美乡村教师王永祝动员大会,会议全文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向王永祝同志学习的决定》,对本校学习活动做了具体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随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习王永祝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开展了学习大讨论。

27、开展班主任交流探讨 促进班级精细化管理 “班会课应该营造一种和谐、健康、活跃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是集体大家庭中不可以缺少的重要部分。”“班委会的组建应该是本着民主集中的原则,让那些学习和表现有进步的学生担任。”„„10月23日,县实验中学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今年,县实验中学分课题就上好班会课、组建一个高度负责的班委、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制定相应的班规班约、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多渠道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等课题,分组进行了探讨与实践,促进了班级精细化管理。

28、第二期“影子教师”培训班开班

10月16日,县民族实验中学举办了“国培计划(2013)”——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培训项目“影子教师”培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是该校继2012年首次承担“影子教师”培训任务以来举办的第二期培训。

29、行评工作重实效

10月17日,我校召开行评工作总结会。为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县实验中学在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便组织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家长会,向家长汇报、介绍了学校工作,并按常规由家长推选出家长委员会成员组成新一届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和社会更了解学校工作,进而支持配合学校工作。新一届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各位委员向学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虚心听取,真心采纳,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落实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活动中、落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落实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让各位代表、各位家长、整个社会看到了实验中学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决心和行动,看到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后实验中学出现的新局面。

30、高效课堂建设有序进行

10月25日,实验中学召高效课堂建设总结会,对本学期“课内比教学”暨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进行了阶段小结。

为贯彻落实《建始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精神,使“课内比教学”活动常态化,切实有效开展高校课堂建设,努力营造校本教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县实验中学研究制订了《2013年秋课内比教学暨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从10月中旬开始有序进行,截止今日,教研组长主讲示范课、骨干教师主讲展示课、新秀教师上汇报课共18节。各教研组长根据学科特点以较为成熟的模式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骨干教师、新秀教师的课堂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但都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议课环节中,老师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的疑难和困惑,展开了激烈讨论。老师们普遍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高效课堂建设才具有实效,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提高。部分教师在讲课、观课、议课的基础上撰写了课例研究报告。我校今年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持续到12月底。

31、学校荣获恩施州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10月下旬,恩施州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传来消息,建始县7单位被表彰为2009至2012全州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实验中学在表彰之列。

32、成长心连心 快乐手牵手

10月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志愿义工、在校大学生组成的近50人社会公益团队与县实验中学九年级300多名师生家长共同举办了“成长心连心,快乐手牵手”大型教育体验活动。该活动通过近年来全国风靡的“体验式新游戏”让学生、老师或家长把平日里的身份都暂时放下,跨过年龄、地位、身份的界限,在有趣且寓意深刻的互动游戏中让每个人都回归到最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审视自我人际交往的缺点,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活动从上午九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六点结束,全部经费由企业赞助。

33、湖北民院到我校跟踪指导影子教师培训

11月4日,建始大堰中学孙书斌老师、巴东长岭中学宋发榜老师代表本期“影子教师”向湖北民院领导汇报了在实验中学参加“影子教师”实地培训以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影子教师”培训的意义认识深刻,对实验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褒扬发自肺腑。在查看了“影子教师”培训日志、听取了实验中学培训工作汇报后,湖北民院继教学院刘开封院长对实验中学为“影子教师”提供良好条件和服务表示真挚的感谢,热情邀请实验中学教师到民院交流学习,并希望所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做一个有追求、有涵养的教师。34、2013年体育节暨第30届秋运会闭幕

11月14日下午,历时三天的县实验中学2013年体育艺术节暨第30届秋季田径届运动会完成全部议程,胜利闭幕。本次运动会规模宏大、精彩纷呈、士气高昂,40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8个个人项目、6个集体项目的角逐。体育文化展板是本届运动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各班在比赛的间隙,纷纷拿起相机和画笔记录和描绘了运动会的盛况,充分展示了体育运动的力与美,展出的所布置作品都体现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35、科技节精彩纷呈

11月25日,县实验中学举行2013年科技节颁奖仪式,为17个班级和147名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我校2013年科技节活动启动与10月下旬,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组委会共收到科技制作、科幻绘画、科技小论文等作品600多件。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评选,推荐到县科协参评作品21件;七(6)班、八(4)班、九(7)班荣获团体一等奖;张淼等49位同学分别获得科技小制作、创新制作一二三等奖;李琳等57位同学分别获得科幻绘画一二三等奖;王晨曦等41位同学分别获得科技小论文一二三等奖。

36、为作业书写展示评比优胜者颁奖

12月2日,县实验中学举行“作业书写展示评比”颁奖仪式,对100名作业书写工整规范、布局合理美观、正确率高的优胜者颁发了奖状,并在全校通报表扬。为了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中有关学生作业书写规范的要求,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实验中学在全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优秀作业评选、展示活动,经过班级推荐、同年级学生参观投票、组委会审核的方式,评出一等奖24名、二等奖36名、三等奖40名。

37、学校举行汉字听写大赛

我校2013年“汉字听写大赛”于12月6日圆满结束。经过语文组老师公平、公正、细致的评判,共评选出一等奖16名、二等奖25名、三等奖28名。一等奖获得者将参加州赛。

38、召开团员大会,组织团员培训

12月15日,团校委组织召开2013团员大会,对本年纳新对象进行了培训。会上团委领导就本工作作了汇报,表彰了一批优秀团支部、团干、团员。

39、学校荣获州级文明单位称号

篇3: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本次调研,通过对当地网络媒体发展状况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的实地考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资料,并对当地媒介产业的健康发展及文化传承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时间

2013年8月10日-29日。2013年8月19日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30年周年庆典。

(二)调研对象与研究样本

对象:建始县与村镇民众、政府、媒体,其他地区对当地的认知情况。

样本:1.近五年有关建始县网络媒体发展的州、市、县、乡等各级政府文件,分析《中国·建始网》对全县发展的地位(重视程度)与影响等;2.近三年《湖北日报》、《恩施日报》有关建始县网络媒体及《中国·建始网》发展动向的报道,以及当地政府运用传媒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等;3. 建始县网络媒体发展差异较大的村镇(花坪、龙坪镇)的比较研究。

(三)调研方法

1.焦点访谈/ 座谈会

采用小组座谈的形式,先后与建始县广电局、宣传部、文体局、新闻中心等单位围绕中心话题讨论:目前建始县广播、 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介的产业化发展现状;资金、人力财力等投入情况;新媒介发展状况;发展网络媒体的最大困难与对策;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当地民族文化的成功案例等。

2.人物访谈

对建始县广电局、宣传部、文体局、新闻中心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地政府在网络媒体和民族文化传播上的设想与困境等。

3.问卷调查/ 入户访谈

通过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获取当地媒介(尤其是新媒体)使用情况的一手资料,问卷和问题侧重于民族文化传播方面。

问卷量与调查区域:共400份,其中建始县城200份、村镇200份(花坪———建始县综合发展较好的乡镇,龙坪镇———建始县综合发展较差的乡镇,各100份)。

4.内容分析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录入,对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当地群众的媒介接受形态有哪些变化,对比之前状况下出现哪些发展、哪些新情况,探讨是否新情况只是新媒介载体下的方式转变。

二、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现状

(一)建始县在恩施州的地位

建始县位于湖北省恩施州东北部,浓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物产资源、奇丽的人文景观使其享誉武陵山区,因历史上盛产玉米,素有“金建始”之称。建始县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恩施州的东南部,是处在渝鄂两省市交界处的“川鄂咽喉”、 恩施州连接内外的一个交通枢纽。建始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建设在全州县市中位居前列,以传统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加工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建始县的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也处于全州较靠前的位置,建始丝弦锣鼓与喜花鼓、闹灵歌一道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始县媒体种类多样,发展状况良好。建始县电视台是恩施州第一个采用光纤进行信号传递,并最早运用光纤进行电视节目直播的电视台。建始网络电视在全省率先开通网络直播,且不断进行升级与革新。网络媒介发展方面,建始县电子政务系统在全国各县市名列前茅,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区县级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案例”;在2012年8月举行的全国政务类电子政务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建始县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从全国两千多个区县中脱颖而出,被评为 “全国优秀案例”。

(二)建始县的民族特色文化

建始县文化底蕴丰厚,有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其中富有特色的丝弦锣鼓和黄四姐最为出名。丝弦锣鼓又叫北乡丝弦或长梁丝弦,作为土家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土家族红白喜事。建始丝弦锣鼓,已有200多年历史,享有“土家族的交响乐”的美誉,是湖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已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在“民歌中国”栏目中用30分钟时间播放了推介建始丝弦锣鼓的专题片,使其第一次走向了全国观众。同年,建始丝弦锣鼓与建始喜花鼓、 建始闹灵歌一道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黄四姐》为代表的喜花鼓,取材于民间劳动场面的《抬工号子》,其中《黄四姐》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各大音乐网站的经典曲目。建始县举办的“黄四姐文化节”已达四届,一些当地人在外介绍自己时甚至已习惯在“建始”前面加上“黄四姐的故乡”。

除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外,建始还拥有驰名中外“土家背鼓”、动人心魄的“花坪火龙”等一大批文化资源。在民族饮食文化上,更有景阳鸡、关口葡萄、土家十大碗、景阳薄壳核桃、 景阳白柚等。而著名旅游景点朝阳观、“建始人”遗址、巨猿洞等,这些都是建始的文化大集合。

(三)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现状

1.直观视觉呈现,增强民族文化表现力与吸引力

文化是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简单将其剥离为静态文字或者画面,都难以有效地进行阐释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因其个性化呈现出的异质性,导致某种程度上的不易解读,因此在以报纸和电视为主要介质的大众传播中,存在传者囿于版面和时长的编码困难,受众则存在跨文化解码的困难。而网络媒体凭借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文字、画面、声音、动画相结合传递多感官信息的优势,综合性、交融性极强的传播内容通过网络页面呈现,更加真实可感,也更加直观明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此外,网络媒体的网页视觉呈现,除了比报纸、电视更个性化、更简洁之外,网络信息的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也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可接触信息量。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地区基层网络服务于本地受众,了解本地文化,在信息更新和综合表述上优于全国性网络媒体,受众在基层网络搜索到的信息比大型网站更具针对性和动态性。以黄四姐为例,在《中国·建始网》、百度以“黄四姐”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分别得到431条和69500条相关信息,二者数据虽然相差甚远,但是 《中国·建始网》所呈现的内容不仅时效性强,同时涉及建始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较之受众面对大型网站搜索的庞杂信息不知如何认知,基层网络对本地民族文化以点带面的传播路径更适合于受众的信息提取。

2.即时信息传达,提升本地受众传播参与度

传统媒体的信息反馈与互动性较弱,民族文化由于其内涵深厚及呈现复杂,信息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循环传播更为滞后缓慢。网络媒体生产、传播信息成本低,速度快、周期短,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达。

以《中国·建始网》为例,受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站新闻了解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通过留言板、贴吧、腾讯微博等与《中国·建始网》编辑、记者或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在 《建始网建网1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中,作为活动组织方的 《中国·建始网》不仅通过制作专题网页在网络平台上沟通信息传、受方,而且积极组织开展网友景区体验游活动,从不同主体、不同观察点来传播建始县丰富的民族文化,并通过集中展示网友采集的现场照片,开展与版主、特约记者、热心网友的互动,提升本地受众传播参与度。

3.多种主体传播,实现民族文化多维度传播

民族地区民众对当地文化的对外传播多以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借助人员流动来加速民族文化信息的流动、融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缓慢、松散的信息容易被大众传播的信息流所掩盖、冲散,不利于民族文化有效地对外传播。而较高的媒介使用门槛使普通民众借助传统大众媒体参与民族文化传播的机会更加渺茫。

比较而言,网络媒体不仅更方便、广泛地被受众所用,而且与受众之间有着更为有效的互动。利用承办组织活动吸引受众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当中,实现媒介、个人、社会组织在线上线下就共同议题进行多维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播兼具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等特色具有突出的作用。 2013年1月,为促进本土民族品牌发展,《中国·建始网》依托建始县新闻中心承办建始县首届“我最喜爱的建始名优特产”评选活动,通过组织评选、报道颁奖等环节,提高了诸多带有鲜明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三、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问题对策

(一)现存问题

1.网络媒介使用率区域差异大

网络技术在媒介领域的应用,开创了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网络媒体由于传播元素的多元化、传播的时间地域无限制性,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建始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媒体使用率县城明显高于乡镇(参见表1)。

调研小组在建始县以县城、花坪镇小西湖村(综合发展程度较高)、龙坪乡杨河桥村(综合发展程度较差)为调查区域,进行了受众媒体使用状况问卷调查。其中县城200份,花坪镇小西湖村、龙坪乡杨河桥村各100份。分析数据显示(参见表2),建始县受众的主要信息获取来源为电视,使用率86.6%,其中县城80.2%,花坪镇85.9%,龙坪镇91.8%(参见表2)。其次是网络媒体,建始县网络媒体使用率的平均值比2013年公布的全国互联网络普及率42.1%略低。其中建始县城网络使用率为58%,花坪镇小西湖村为40%,龙坪乡杨河桥村为28%。报纸和广播位于电视和网络之后。总体而言,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仍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网络媒介使用率偏低。不过,网络作为新媒体日渐超过报纸、 广播等,成为民族地区受众获取信息重要渠道这一新现象也不容忽视。

当地网络媒体使用的区域差异较大。建始县城网络媒体使用率为58%,花坪镇小西湖村为40%,龙坪乡杨河桥村仅为28%。这三个地方是建始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数据可见,县城的网络使用率大于村镇,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镇网络使用率又大大高于经济落后的村镇,这是网络媒体在民族地区基层内部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第一,建始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发展态势较好。电视覆盖率达到80%以上。网络由于受到电脑终端价格昂贵、使用费用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覆盖率较低。这是网络媒体使用率较低的一个客观条件。第二,根据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更有优势。总体上说,建始县整体经济落后于平原地区,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要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当地网络媒介使用率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建始县内部的区域差异而言,县城和旅游产业发达的花坪镇小西湖村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收入较高,因而接触网络媒体的机会也就更多。第三,网络媒体对受众受教育水平以及媒介素养要求较高,使用者必须会操作PC终端或者手机终端,调查显示,建始县民众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拥有并同时会使用网络媒介终端设备的受众比例远不及电视,因此即使在县城,网络媒体使用率也只稍高于全国的平均数。

2.门户网站民族特色文化呈现不足

《中国·建始网》是一个有10年发展历史的地方门户网站,它从一个代表地方政府的网站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门户网站。每年一次的改版使《中国·建始网》现在维持着每日6万左右的访问量,这对于一个人口为53万、网络覆盖率为40.1%的县级区域来说,发展势头较好。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门户网站,《中国·建始网》虽有一定量的民族文化传播,但笼统归于县情板块,不利于受众在点开页面的第一时间即实现对建始县民族文化的直观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在呈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还有待加强。

《中国·建始网》在民族特色文化呈现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其历史沿革有一定关系,网站虽由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合并发展而成,但其最初是作为建始县政府门户网站成立,几经改版和易主后网站的域名仍然是“www.hbjs. gov.cn”,其中gov是government的缩写,可见《中国·建始网》的主体角色仍为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其职能也相应偏重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和便民服务,所承担的专业信息加工生产方面发展不足。

3.系统性、专题性传播民族文化力度有待加强

《中国·建始网》从运行至今在电子政务方面表现突出, 曾获“湖北省十大政府便民网站”、“全国电子政务效能运用十佳案例”、“全国电子政务服务优秀案例”等荣誉。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网络,要想与大型综合网站、都市化网站博弈,其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差异化道路应该是可取之道。

《中国·建始网》涵盖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板块,板块区分清晰,页面简洁直观,在保证传播信息综合全面的同时提升了受众使用便捷度。不过,在板块设置中,整个网站七个板块中有五个板块与政府活动相关,并未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板块,而是分散到相应的模块里面,民族宗教政策属政治新闻信息、文化旅游产业属经济信息、文娱活动属民生信息。 缺乏拥有系统性专题性的民族文化模块,受众在搜索民族文化相关信息时须花费更高的时间成本。

(二)对策分析

1.开发手机客户端,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说,3G、移动设备快速普及和无线应用多样化发展,极大推动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的增加。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

目前《中国·建始网》已开发出手机网页版,为方便受众浏览,手机网页版与电脑页面在图片、导航、信息推送方面均有所不同。下一步,凭借手机网页版的开发经验和已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尽快开发出《中国·建始网》手机客户端,提供比手机网页版更便捷、更流畅的使用体验,补足因PC终端普及率不高而导致基层网络媒介使用率较低的空白,已显得尤为重要。

2.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实现差异化传播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基层网络媒体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尽可能全面展现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提高受众对某一民族文化或某一区域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也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筛选,围绕一个或者几个底蕴深厚、代表性强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品牌传播,进而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实现差异化传播,增强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表现力。

就《中国·建始网》而言,建始县民族文化虽然底蕴深厚、 种类众多,但面面俱到显然会影响传播力。可以选择知名度高、传唱容易的喜花鼓《黄四姐》为建始文化品牌,一方面结合网络媒体三维呈现的优势进行文字、图片尤其是视频全方位打造,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组织开展以 《黄四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形成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良好互动。

3.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实现民族文化多载体传播

建始县人文氛围浓厚,现代的建始人沿袭了巴人淳朴热情的性格,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中国·建始网》作为新媒体的主力军,应该承办更多当地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更多地关注文化活动的推广。打通线上线下的交流,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一方面能扩大网站的信息来源,增加文化相关的信息量,这样民族文化板块就不会陷入不能及时上传新信息、新闻陈旧、用户不感兴趣的困境,通过发布与用户息息相关的文娱活动来维护自己的用户。

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送与呈现更加便捷与直观,门户网站集合了多种传播方式,实现了图文讯息与音频视频信息在同一载体的同时展现。把与当地民族文化相关的图文讯息和视频整理后收入同一个模块,既充实了网站的内容,又能解决前文所提到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系统性和专题性的缺乏。

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和PC、手机终端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继电视之后的又一大重要媒体,其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也随之显现和日益重要。如今,武陵山片区的划分和建设为建始县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本土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促进网络媒介技术与民族文化内容的融合?如何激发本土民众的主动传播民族文化热情自觉? 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化成造福一方的生产力?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在今后实现自身发展和完成文化建设使命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开发客户端或者打造文化品牌,这些都是方法和途径,要想更大程度上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独特作用,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改变,即用新的媒介形式,呈现最原生态的文化,网络是形,文化是魂。

参考文献

[1] .高卫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现状及其发展[J].新闻前哨,2011(3).

[2] .李良荣,郑雯.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12(4).

[3] .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篇4: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引起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它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的酵母,有了它,学生再不会昏昏欲睡,再不会被迫去学,不信你也来试试看!

一、趣味导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使课堂开始便形成一种活跃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成如下几类。

1.以“之最”来导入新课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导入南极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中东地区的讲述。

2.以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讲授新课。例如,先观察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地中海的迷人风光等,然后开始欧洲西部的学习;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图片,引入俄罗斯的学习。

3.以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此方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规律等内容。

4.可以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入新课。

二、趣味授课

1.生动的教学语言(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地理事物。诗词歌赋交融于地理教学过程,能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述三峡峡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庐山瀑布”反映庐山风景之秀丽。(2)使用地理别称配合地名教学。地理别称具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园”“钟表王国”──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等。(3)使用抒情的文学语句、地理趣闻、地理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西欧国家时,简单介绍“只有一棵树”的国家──冰岛共和国;讲述泰国首都曼谷时,让学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全称若译成汉字共有四十一个字;讲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树木──波巴布树时,可介绍“绿面包树”的来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选编一些地理口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使学生牢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可以采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上北天,重内台海福吉安”。

2.灵活的讲练结合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及动脑能力。

3.形象的直观教具(1)课堂的边讲边画。如讲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时,教师就以北京为起点,依次画出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及京九线;接着以河南焦作为起点,画焦柳线;以陕西宝鸡为起点,画“宝成-成昆线”之后,可以再画三条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形成全国铁路网络,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直观印象。(2)充分运用电化教具。除了制作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和录像片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动手制作一些电动教具。如“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矿产分布”“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等主题鲜明、制作精湛的现代化电动教具。

三、趣味小结打破常规的“一言堂”式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自拟提纲、自行总结。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四、趣味练习

1.自测练习。是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拟题,相互提问,相互评定,以求共同提高的练习方法。

篇5:建始民族高级中学校长

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往往费力而又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我总结出要根据学生具体的作文水平,明确作文教学目标,分阶段有目的的进行作文辅导。

一、循序渐进有序列

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样要有一个序列的训练过程。七年级是作文激趣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写作还是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倡导“绿色作文”,即写真实反映生活、反映内心、率真自然的作文。我要求学生选取身边有意义的小事、真事、新事写日记,并选出优秀日记在上课前朗读,每周评比一次。指导学生区分文体,写规范的记叙文。八年级进行“给你的文章起个响亮的名字”、“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修饰语言重细节——让文章色味俱佳”、“给文章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文章结尾成为点睛之笔”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目的明确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给文章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文章结尾成为点睛之笔”让学生了解作文结尾的一般写法,尝试为一篇文章或文题拟不同的结尾,并比较哪一种表达效果较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感悟有实践,使之真正有所得。

二、积累素材聚能量。

(1)从课文中积累。

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如在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总结出叙事+感悟的写法,我让学生借鉴写作技法,运用到写作中去。语文课本中文采飞扬的名篇不少,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我在作文辅导中依托课文,让学生从教材中积累写作语言。如“修饰语言重细节——让你的文章色味俱佳”作文辅导中就借鉴了这些名篇,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采用修辞或修饰性的词语,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细节描写,教学中采取感悟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训练中积累写作语言。

(2)从生活中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清代的蒲松龄在自家门口专门设置了一家茶亭,欢迎过往客人前来饮茶休息,听他们谈奇闻轶事,为写作《聊斋志异》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不少的现代作家随身带着一个素材本,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日后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这些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3)从情感方面积累。

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语文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平时对观察的事物付与浓烈的情感,付与真情,深情,深情,纯清,至情.写作时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动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是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1

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景仰者的极度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三、思维训练求发展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虽 然平时积累了不少素材。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思维方法,作文时往往“捧着金碗讨饭吃”,感到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人云亦云。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教会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同一题材多角度选材。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多数讲妈妈在学习生活上对自己的关心、支持。我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情、脾气、品德、爱好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进行选材,写出血肉丰富的妈妈。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对妈妈颂扬,又启发学生正确全面地描写妈妈,并对妈妈提出善意的规劝。如妈妈关心疼爱“我”,对爷爷奶奶却不够孝顺;妈妈教“我”宽厚待人,自己却与邻居、同事斤斤计较„„。同一素材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时思维单

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端,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素材的多义性。如在指导《生日》这一习作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快乐。经过指点,学生将视线投向他人,写自己为因工作忙碌而忘记生日的父母过生日的情景;写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过生日;写生日那天,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觉得这个生日特别有意义。

四、作文评改重鼓励。

学生写一篇作文不容易,他们急切地期盼着老师的评语,如果我们因为时间紧而不作批改,他们会非常失望,对下一次的作文也会失去兴趣,往往敷衍了事。我的做法是:分类阅读。如何分类呢?第一,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优秀作文一般不需要大动,批阅时,我先用曲线画出好词好句,并在旁边注明“好”、“很好”等评语,总评时,我也是先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然后再针对问题指出不足及修改意见,最后写一些鼓励的话,以利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中等作文,我不但要精心修改,还要指导得具体,必要的时候我还要帮他写一写,因为他们进行自我修改比较困难,是最需要具体指导、最可塑造的群体;差的作文几乎都是流水账,且文不通,字不顺,如果详细修改,我等于老师得重新给他写,我重点指导它的选材,对于语言,我只做一些引导,但我要在评语中告诉他,你要多读别人的作文,学习别人的语言。对于一些典型的病句,或不得体的话,我会及时地把它记下来,拿到讲评课上让大家一起为他修改,这样他们会切实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些同学甚至自觉地去写第二遍,效果也很好。

在批改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语言都是介绍性或一般叙述性语言,象记流水账,很少有同学能做到有重点地、具体生动地叙事。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选材非常好,但就是读起来无滋无味,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作文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这样的作文,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出“ 叙事没有重点,语言平淡”的批语,那么这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对学生作文没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不知道话该怎样说。对于这一类的选材比较好,语言缺乏生动性的作文,我就在批改中不改变原意地帮他写一写,让学生知道这个意思该怎样表达?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语言?作文本发回去之后,学生对老师写出的文字会非常感兴趣地、认真地去读,然后比较自己的文字,他们就会找出不足,就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改进自己的语言,我们的作文批改便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小学数学反思日志下一篇:以风雨过后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