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民族中学

2024-05-04

绥宁县民族中学(精选6篇)

篇1:绥宁县民族中学

2016年上期民族中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为主阵地,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活动开展为载体,以人文素养引领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依据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校风、班风,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中学学生,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提高政教工作实效,巩固政教工作特色,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二、工作目标:

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国防教育为特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爱国从爱校做起。寓德于丰生的道德素质。抓过程重落实,抓细节突出重点,抓习惯养成突出道德实践,抓成人成才,突出典型效应,形成守纪乐学的校园气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巩固德育工作的特色。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明确目标,提高政教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新学期,我们政教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多接触学生、多研究学生,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抓好全校的德育工作。担子到肩,责任到人,工作到位,起到龙头作用。政教干事具体负责学生的思想工作、纪律卫生、班级管理、宿舍管理、自行车管理等事宜,日常检查评比工作的记录、汇总等事宜,每人身兼几项工作。因此,既要有责任心,又必须能吃苦,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最佳的管理办法,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创造佳绩。

2、抓住关键,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学校是一个整体,班级是这个整体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又是这个基本单位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指导者,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有一支能力强、讲奉献、有爱心、师德高尚的班主任队伍。

(1)定期召开班主任培训会,以会带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的工作。同时,阶段性地总结情况,听取反馈,布置工作。(2)帮助班主任分析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青年班主任掌握班级工作 策略和方法,学习先进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大力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3)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研究讨论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过程,研究探讨新的教育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分期分批地组织班主任走出去,到外校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5)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和奖惩,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把学额巩固率、后进生转化率纳入考核范围。

(6)继续执行班主任量化评比方案,考评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量化考评由政教处专职教师负责,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考评结果存档,年终作为优秀班级、班主任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对重大违纪违法事件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7)对评定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工作。弘扬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以榜样引路,营造良好的班级、年级、学校教育的舆论和氛围。

(8)重视德育科研,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网站资源,面向德育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队伍,以“学习、服务、创新、建设”四大理念为指导,宣传政策,反映动态,交流研讨,打造德育工作人员及班主任培养交流的平台。另外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1-2篇及1个班主任工作成功案例,并作好汇编工作。

(9)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好班主任查寝、读报、查操、集会、活动、重大事故处理等到场情况的检查和记载。

2、加强班级管理

(1)落实以班主任为龙头的班级负责制,班主任为本班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要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做到职责清楚,要求明确,分工协调,团结协作;严格按照《星级班级量化评比细则》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一月一评,既要注重过程管理,也要注重结果管理。

3、切实做好班干部培训工作

本学期,我们要从班干部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协调性等方面,以及班干部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处理同学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能力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自觉地约束自己,自觉地影响、带动周边的同学。

4、进一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下一代。

(二)进一步强化基础文明养成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1、营造文明向上的校园环境

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学生行为规范》,组织开展“遵守校规校纪,争做文明学生”的六要六不要(要礼貌待人,不讲粗话脏话;要团结友爱,不打架、不与校外不良青年来往;要勤奋学习,不迟到、不早退;要自尊自爱,不进营业性网吧;要勤俭自律,不在生活上攀比;要美化校园,不乱扔垃圾废物)教育活动。

2、落实文明习惯的常规训练

具体从学生的仪表、课间纪律、课堂纪律、自习纪律为突破口,全面抓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3、实施量化管理,有效地开动作展“班风优秀班级“评比工作 两年来,“班风优秀班级“的评比工作一直对班级管理起着重要的推用。本学期继续实行”班风优秀班级“评比,但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表现,以及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原有的细则进行修订,根据本学期的具体要求,4

四、加强卫生工作

(一)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教育

(1)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评价,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控烟宣传及预防爱滋病教育。校医室定期出卫生专题板报,宣传板。

2、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抓好学校环境卫生,设专人负责,教室卫生天天扫,公共区每周一大扫,不留卫生死角,对班级室内、外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列入星级班级评比当中,使学校的卫生做到定班定人负责,确保学生有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政教处负责卫生的天天检查评比,争取本学期的在全县双创工作评比中再获红旗单位。

3、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提高眼保健操质量,组织人员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

(3)及时做好传染病的预测及预防工作,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我们政教处的全体同志,将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尽一切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政教工作 政教处工作日程表: 二月:

1、入学教育。

2、召开班主任会议,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

3、教室布置、卫生大检查

4、安全排查、值日学生培训。

5、开学典礼。

6、召开全体政教人员会议,研究部署本学期工作。

7、制订综合治理迎检方案。

8、制订两创迎检方案。三月:

1、召开二月份班风优秀班级表彰大会。

2、交通安全教育班会。

3、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

4、落实开展做文明学生一系列活动。重点抓学生的行为习惯、仪表仪容、文明礼仪等。

5、重抓学生学习常规管理工作 四月:

1、召开三月份班风优秀班级表彰大会。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3、出一期班刊

4、《让生命充满爱》留守儿童亲情电话活动。

5、防雷防电安全教育。五月

1、“关爱生命,防艾拒毒”主题班会。

2、班主任工作会议,汇报情况,交流经验,出一期班刊。

3、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排查。

4、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召开月四份班风优秀班级表彰大会 六月:

1、做好溺水安全教育。

2、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比工作。

3、筹备假期学生家访工作,布置班主任老师假期家访任务。

4、评出优秀学生、进步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5、召开五月份班风优秀班级表彰大会。

6、评选优秀班主任。

7、学生评语和差生转化记录检查。七月:

1、政教处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及资料整理。

2、召开六月份班风优秀班级表彰大会。

3、学校财产安全自查。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

篇2:绥宁县民族中学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为了加强我们的法律意识,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纪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中学生。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天下午,我全体学生在这里举行法制教育知识讲座。

今天的知识讲座,我们邀请到了绥宁县绥宁县政法委副书记,县综治委主任,也是我校的法制副校长苏仁华,他将为我们大家作专场的法制讲座。苏书记工作十分繁忙,他能在百忙当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为我们作报告,我们非常感动。今天的讲座,希望全体学生严格遵守会场秩序,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谢所长为大家做知识讲座。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苏书记的讲座结合中学生特点,用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自觉守法,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几年来,我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了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极少数个别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甚至打架斗殴、以大欺小、敲诈学生钱财、违反学校纪律、不服从学校老师管理等违反校纪班规的现象。为了进一步落实本次知识讲座精神,提出以下要求:

1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守则和规范,为进一步建设平安校园,给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通过今天的知识讲座,全体同学要对照自己,提高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的小学生。各班回去后,要以这次知识讲座为契机,举行一次以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3、通过写听报告体会、黑板报等形式,全方位的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唤起每位同学的守法意识,使同学认识到遵法、守法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规则。我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伤害别人,又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3:绥宁县民族中学

黄果树中学距景区1 公里远, 位于景区北大门旁, 地处正在建设中的黄果树生态旅游城边, 学校占地7 万平方米, 校园内绿树成荫。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弘扬与继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自2007 年以来, 根据《关于命名安顺市首批市级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师范学校的通知》 (【2008】76 号) 文件, 黄果树中学已光荣地成为安顺市首批市级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师范学校之一。2007 年, 在校学生近1000 人, 其中布依族学生700 人, 占学校总人数的70%。教师53 名, 中师学历1 人, 大专学历31 人, 本科学历18 人, 研究生1 人, 师资力量为学校基础教育及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2006 年安顺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 年省级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 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使得学校的硬、软件设施条件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学校除了开展文化课程外, 还开设了两个培训班——蜡染刺绣班和民族歌舞班, 学生来源于七八年级的学生, 由学生自愿报名, 学校进行选拔。每班40 名学生, 利用放学后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培训, 每天2 课时, 采取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两个班创作出的作品, 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展览室。学校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参加各级艺术展演或将蜡染刺绣作品当作商品向游客出售;民族歌舞班排练的节目则将作为学校或景区活动的表演节目。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和保证培训质量, 学校专门聘请安顺市民族师范学校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潘美艳老师、韦艳老师、马群英老师作为学校民族歌舞班的指导教师。聘请了长期从事蜡染刺绣创作的民间蜡染艺术人马丽、马艳作为蜡染刺绣班的培训指导老师, 同时将邀请从事安顺民族文化研究的老专家、老领导以及市民宗教的领导亲临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 两个班每班授课140 课时, 培养学生80 余名。蜡染刺绣班的同学基本掌握了蜡染的制作程序和制作方法, 部分学生利用假期制作蜡染, 增加了收入, 正如学生所说:“参加蜡染刺绣培训, 增加了我们一条谋生之路。”民族歌舞班, 经过舞步练习, 地面练习, 扶把练习, 小跳、中跳、大跳、圆场练习, 发声练习, 乐理知识, 视唱练耳等训练, 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民族歌舞的有关知识。一年来学校组织排练歌曲有《金风吹过白水河》《布依族的石板房》《大瀑布边的布依娃》, 舞蹈有《更劳干杯》《竹竿舞》等, 部分歌舞还在景区和学校举行得活动中展演, 其中由学生自编自演的《超级明星》《珊瑚颂》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学校于2009 年投入重金将老教学改造成黄果树中学民族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展厅, 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持。并于2009 年9 月参演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庆国庆60 周年文艺晚会”、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唱山祭水大典等表演活动。2011 年, 学校投入重金将综合楼改造成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兼黄果树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园, 建成了较专业的舞蹈教室, 工艺美术室, 音乐教师和民族民间美术工艺作品展厅等16 个活动科室, 为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一步全面的完善了硬件设施。在教学成果中, 学校已共有16 名民族民间文化特长生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录取资格。学校借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开展, 努力办好各种大型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 充分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丰硕成果, 让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开展更加深入人心, 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从2007 年起, 黄果树中学努力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打造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成为学校开展艺术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 按计划, 有步骤的组织教学培养, 让每一位参与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同学都沐浴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海洋中, 享受到艺术教育熏陶,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 借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开展, 去努力汲取景区内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扬光大。

摘要: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技术新能源的不断创新, 贵州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民族的改变, 现在许多少数民族已被汉化, 不再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 自己本民族的节日、风俗习惯在慢慢淡化, 这对于民族文化的继续传承是不利的。所以重视民族特色教育, 使传承从学校抓起, 非常有必要。

关键词:传承,保护,艺术,校园,民族

参考文献

篇4:绥宁县民族中学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49-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会宁县20所中学的500名学生和30名中学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收集、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设计了2套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30份,收回30份, 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485份,有效率95%。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有效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数理统计。

二、教学现状与分析

1、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情况

(1)体育课开课率和上课情况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为92%。已基本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在未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3所学校里,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不足(2所),有1所学校是教师生病请假。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初、高中三年级体育课未能正常开课。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加上器材陈旧,体育教师多数以放羊式教学为主,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教学大纲实施、教案的制定以及教材编写

体育教学大纲是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只能部分实施大纲,说明在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存在很大的困难,现行的教学大纲与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调查还发现由于中学尤其是高中面临较大升学压力,体育课完全处于次要位置造成的。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案编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案的审查工作,无教案不许上课,以减小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各地区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全面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有很大困难,因此提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自编教材。

(3)体育经费投人普遍偏低

近几年,被调查学校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83元(不包括部分学校每年接受一些帮扶物品),许多学校多年没有体育经费,大大低于全国中小学人均每年体育经费的水平,使得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在调查的20所中学中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42元。这些本来少得可怜的经费,有时还被挪作它用。在调查中发现,体育经费投人多少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成正效应现象。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场地和器材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调查分析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与工资对比调查表

教师学历2000元以上1500—2000元1000—1500元

本科 5 \ \

大专 \ 6 \

中专 \ \ 1

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其工资待遇是不成正比的,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调查中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而大专学历教师工资为1500-2000元,中专学历教师1000-1500。而这中间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较为年轻,教龄也较短。这就反映了学校工资是按照教师的学历下发的,而有的教师教龄长、学历低,工资水平要低于教龄短学历高的教师。这更进一步挫败了老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体育课的课程效果。调查发现由于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个别体育老师充当其他科目老师,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有的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会宁农村中学体育课开课问题基本解决,但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自编教材。

(2)会宁农村中学“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较差,缺乏体育业余训练条件。

(3)会宁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投人偏低,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情况基本合理,培训方式单一,人才流失严重。

2、建议

(1)加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更新现代学校体育观念,提高体育课的“素质教育”意识和质量,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2)积极研发适应农村中学课程的内容,使体育课合理化、科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课余体育训练。

(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人。按一定比例列人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同时,可多渠道筹集经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提倡各类学校自制体育器材,因地制宜,逐步改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与设备来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4)大力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多渠道的培训体育教师,改善体育教师待遇,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 李春兰.洛阳市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endprint

摘 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就构成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会宁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中学所占有很大比例。本课题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会宁县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并分析提出决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49-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会宁县20所中学的500名学生和30名中学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收集、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设计了2套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30份,收回30份, 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485份,有效率95%。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有效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数理统计。

二、教学现状与分析

1、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情况

(1)体育课开课率和上课情况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为92%。已基本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在未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3所学校里,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不足(2所),有1所学校是教师生病请假。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初、高中三年级体育课未能正常开课。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加上器材陈旧,体育教师多数以放羊式教学为主,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教学大纲实施、教案的制定以及教材编写

体育教学大纲是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只能部分实施大纲,说明在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存在很大的困难,现行的教学大纲与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调查还发现由于中学尤其是高中面临较大升学压力,体育课完全处于次要位置造成的。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案编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案的审查工作,无教案不许上课,以减小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各地区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全面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有很大困难,因此提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自编教材。

(3)体育经费投人普遍偏低

近几年,被调查学校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83元(不包括部分学校每年接受一些帮扶物品),许多学校多年没有体育经费,大大低于全国中小学人均每年体育经费的水平,使得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在调查的20所中学中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42元。这些本来少得可怜的经费,有时还被挪作它用。在调查中发现,体育经费投人多少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成正效应现象。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场地和器材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调查分析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与工资对比调查表

教师学历2000元以上1500—2000元1000—1500元

本科 5 \ \

大专 \ 6 \

中专 \ \ 1

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其工资待遇是不成正比的,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调查中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而大专学历教师工资为1500-2000元,中专学历教师1000-1500。而这中间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较为年轻,教龄也较短。这就反映了学校工资是按照教师的学历下发的,而有的教师教龄长、学历低,工资水平要低于教龄短学历高的教师。这更进一步挫败了老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体育课的课程效果。调查发现由于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个别体育老师充当其他科目老师,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有的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会宁农村中学体育课开课问题基本解决,但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自编教材。

(2)会宁农村中学“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较差,缺乏体育业余训练条件。

(3)会宁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投人偏低,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情况基本合理,培训方式单一,人才流失严重。

2、建议

(1)加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更新现代学校体育观念,提高体育课的“素质教育”意识和质量,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2)积极研发适应农村中学课程的内容,使体育课合理化、科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课余体育训练。

(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人。按一定比例列人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同时,可多渠道筹集经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提倡各类学校自制体育器材,因地制宜,逐步改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与设备来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4)大力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多渠道的培训体育教师,改善体育教师待遇,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 李春兰.洛阳市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endprint

摘 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就构成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会宁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中学所占有很大比例。本课题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会宁县农村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并分析提出决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49-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会宁县20所中学的500名学生和30名中学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收集、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根据需要设计了2套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30份,收回30份, 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485份,有效率95%。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有效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数理统计。

二、教学现状与分析

1、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情况

(1)体育课开课率和上课情况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课正常开课率为92%。已基本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在未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3所学校里,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不足(2所),有1所学校是教师生病请假。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面临升学压力,部分初、高中三年级体育课未能正常开课。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加上器材陈旧,体育教师多数以放羊式教学为主,这样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教学大纲实施、教案的制定以及教材编写

体育教学大纲是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大多数学校只能部分实施大纲,说明在农村学校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存在很大的困难,现行的教学大纲与农村体育教学的实际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另外调查还发现由于中学尤其是高中面临较大升学压力,体育课完全处于次要位置造成的。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案编写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成功与否。因此,各级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案的审查工作,无教案不许上课,以减小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各地区学校体育发展不平衡,一部分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全面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有很大困难,因此提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自编教材。

(3)体育经费投人普遍偏低

近几年,被调查学校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83元(不包括部分学校每年接受一些帮扶物品),许多学校多年没有体育经费,大大低于全国中小学人均每年体育经费的水平,使得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开展。在调查的20所中学中每年的体育经费投人人均仅为0.42元。这些本来少得可怜的经费,有时还被挪作它用。在调查中发现,体育经费投人多少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成正效应现象。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场地和器材不足,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调查分析

会宁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与工资对比调查表

教师学历2000元以上1500—2000元1000—1500元

本科 5 \ \

大专 \ 6 \

中专 \ \ 1

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其工资待遇是不成正比的,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调查中发现,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而大专学历教师工资为1500-2000元,中专学历教师1000-1500。而这中间本科学历的教师都较为年轻,教龄也较短。这就反映了学校工资是按照教师的学历下发的,而有的教师教龄长、学历低,工资水平要低于教龄短学历高的教师。这更进一步挫败了老教师的工作热情,影响体育课的课程效果。调查发现由于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个别体育老师充当其他科目老师,体育教师思想不稳定,对本职工作失去信心,有的从事其他职业。这种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会宁农村中学体育课开课问题基本解决,但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组织形式单一,缺乏自编教材。

(2)会宁农村中学“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较差,缺乏体育业余训练条件。

(3)会宁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投人偏低,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严重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4)会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情况基本合理,培训方式单一,人才流失严重。

2、建议

(1)加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更新现代学校体育观念,提高体育课的“素质教育”意识和质量,组织编写校本教材。

(2)积极研发适应农村中学课程的内容,使体育课合理化、科学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课余体育训练。

(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人。按一定比例列人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同时,可多渠道筹集经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提倡各类学校自制体育器材,因地制宜,逐步改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与设备来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4)大力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多渠道的培训体育教师,改善体育教师待遇,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篇5:威宁县民族贸易公司企业改制方案

(讨论草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公司企业制度改革,转变企业机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国法[2005]19号文、黔府发[2005]26号文、黔府发[2004]16号文、黔府发[1998]39号文、毕署发[2007]16号文和《毕节地区商务局直属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实施方案》<毕地商局字[2006]31号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威府发[2008]15号文等法律、政策的有关规定,特制定以下改制方案: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司成立于1952年,属于老民族贸易国有商业企业。五十多年来,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从事民族特需商品的批发零售经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流通行业已成为完全的竞争性行业,由于公司富余人员过多、包袱过重及国有体制的束缚等多种历史原因,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近几年虽经过公司新领导班子的努力,企业有些起色,但上述的困境仍然存在,捆扰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企业人员过多,包袱过重;二是企业岗位少,无法安置职工上岗;三是职工收入低,对企业失去信心;四是公司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资金短缺,形不成大的竞争规模优势。

(一)资产情况

经威宁县经贸局委托贵州中联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公司清产核资进行专项审计[2008]第49号,截止2008年8月31日止,主要财务是:资产总额1,204,562,55元,其中流动资产209,394,34元,固定资产995,168,25元。负债总额2,286,367,28元,其中:流动资产2,286,367,28元,净资产-1,081,804,73元。

(二)人员情况

公司在册职工65人,其中:男 人,女 人,退休人员28人,距法定退休内退养10人,参与企业改制的37人。领取生活费遗嘱3人。

(三)组织结构

篇6:绥宁县民族中学

马关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7级 贵州威宁

调查时间:本人利用平时放假时间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茨营村茨营组。

调查过程:通过平时对本村日常风俗习惯的了解及在村里社区服务中心调查资料。调查方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网络搜集等。

一、茨营村简况

1、地理位置

茨营村(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下辖村)位于迤那镇西南面,属迤那镇2类贫困村,总面积12.94平方公里,与本镇中海村、乡民村和观风海镇、斗古乡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是迤那镇回族聚居村。所辖组:茨营组,合营组,关营组,营盘组,营山组,双龙组。

2、资源概况

茨营村是迤那镇的农业大村之一,全村耕地面积7859亩,人均占有耕地约2.74亩。耕地主要分布在半山缓坡地带及低凹缓坡地带,土壤较为肥沃,以黄土壤和白沙土为主。农产品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干果主要是核桃。种植业以玉米、马铃薯和烤烟为主。在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支柱。村内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埋藏较浅,一般在2—6米左右,发热量较高,多属含硫煤。畜牧业以养牛、养猪和养羊为主,2016年末,全村大牲畜存栏4526头(匹),出栏2413头(匹)。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

3、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

主要民族成分:回族,彝族,汉族,苗族。2016年末共有703户3079人,其中茨营组有回族117户共499人,汉族51户,共209;茨营村人口密度为192人/平方公里。全村有劳动力1432(18至60周岁)个,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小学文化87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4.89%,初中文化58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11%。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少,约有400人。

4、基础设施状况

茨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有村级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1所清真寺三所(茨营组、双龙组,合营组各一所),人饮管道5公里,村级公路较少,只有6公里,有通组公路,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小水窖120个,没有农村沼气池,人畜饮水小水窖只有150个,蓄水量少。

5、产业发展状况

茨营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且小而全,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2010年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

二、当地农作物

1、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玉米、洋芋、大豆、黄豆等。

2、水果类有:核桃、樱桃、桃子、杏子、梨子、李子、沙果、榛子、雪莲果、桑葚、杨梅、山楂、石榴等。

三、民族介绍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云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也有不少聚居区。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吸收了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生活习俗,服饰特别。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点。在内地,回族主要与汉族杂居;在边疆,回族主要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大都分布于水陆交通线上,因此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回族主要从事农业,有的兼营牧业、手工业。回族还擅经商,尤以经营饮食业突出,喜食炸油香。

四、名称来历

回族的“回”字,是沿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旧称“回回教”中的“回”,回字“大口里有小口”,取该字意在告诫人们要言行一致,而且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口舌承认,心里诚信(穆罕默德奉安拉之命的宣教)”是相符合。所以从文字的演化上讲,回族的“回”在意思上其范围缩小了。

隋唐时期的胡人、蕃客、胡商,实际主要是指来自波斯和中亚地区的人群(可参见《太平广记》等唐代的记载),这些胡人有侨居也有定居,定居所住的地方叫“蕃坊”,这就是回族习惯把聚居地称为“回坊”的来由。侨居的则来往于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从事商业活动,从事经商的胡人蕃客,会选择寒冷季节到来前赶回去,气候转暖时再回来。回族民间有说法认为,这是被汉语人群称做“回”或“回回”的原因。国内史学界则多认为是“回回”是“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唐代的在华胡人中,还有波斯和中亚小国的一些王族和平民,他们是为躲避阿拉伯人的侵略,逃亡而来。《四夷馆考》中说到:“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元代之前,“回纥”、“回鹘”和“回回”,这三个词在的汉语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是同义词,在不同作者的汉文史籍中通常是交替混用,所指囊括了西域、漠北胡人直至中亚和波斯一带人群,用回回一词称呼来自回鹘地带还往西的人则显得更多一些。宋元时期,分布在中东部的回回(粟特、犹太、波斯等胡商成分较多)以及部分回纥、回鹘被称为回回人;而分布在漠北一带的部分回鹘、回纥或回回,则联合当地一些民族西迁后形成畏吾儿,还有的发展成为塔吉克、乌兹别克等西域民族。此际,胡人、回鹘、回纥这类称谓,在史书记载中基本消失。“回回”一词明朗起来,在官方的诏谕和汉文记载中凡涉及到民族的一般为“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这类字样。

元代“回回”在官方或汉语史籍中除了指已经定居在中国境内的回回人外,通常也指的是比“畏吾儿”更西的人群,也就是“葱岭以西、黑海以东”——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阿塞拜疆以及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土耳其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宋元以至明清期间,除了明代的撒拉等族外,凡是从这一地区入华的商人、工匠、军士、学者等几乎都自然的归入回回人里。历史长河中,这一地带分分合合,时而统一为一个国家,时而分裂为诸多小国,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在语言和文化的细部上存有差异,但整个文化面貌和人种上则大体一致,也都有禁食猪肉等古老的西域民族传统。

明代,“回回”和“色目人”在汉文记载中并用,如《大明律》有关律条正文下面的纂注中,通常有“色目即回回”的释文。但也有使用“回辉”的现象,如呼和浩特清真寺清真寺内存有“洪武皇帝御制回辉教百字”碑。“杭郡重修礼拜寺记”也有“回辉氏”一语。明万历四十一年的北京牛街礼拜寺“敕赐礼拜寺记”碑中,回族自称为“回回”,这是目前为止回族人以回回自称的最早证据。实际回回做为自称的年代比这早得多,只是由于相关历史文物、记载被毁坏和篡改掉了,也和各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字狱有直接的关系。

回族一词做为民族称谓,目前有据可查的是出现在清乾隆时代。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卷三十“西陲纪略”叙述哈密人口向肃州地方的迁徙时写道:“哈密夷人于故明时徙居肃州卫东关乡居住者三族。曰维吾儿族,其人与汉俗微同;曰哈喇布族,其人与夷同;曰白面回回,则回族也。今皆男耕女织,为边氓矣。士商营伍,咸有其人”。再往后的年代,“回族”做为民族称谓使用越来越普遍,仅在官方记载中的例子就不胜牧举。

五、民族语言

回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地回族通用汉语和本地方言,虽有经文,但也是阿拉伯文。

六、宗教习俗

回族人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穆斯林”。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讲究卫生,不吃猪肉,狗肉,马肉,动物的血液等。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按伊斯兰教历,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每年的这一天,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另外,伊斯兰教规定,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在斋月里要封斋,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戒饮、戒食、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这一天就是开斋节。开斋节这天,人们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七、婚礼习俗 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因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认造物主为最高主宰,一切生活、行为无不受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所制约。饮食方面,以牛、羊为主,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节日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以上节日都以教历(回历)计算。回族穆斯林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在住房、服饰、语言等方面大致与汉族相同。回族的婚姻与其他九种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受伊斯兰教的约束。穆罕默德说:“结婚是我们定制,背弃我的定制,不是我的教生。”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把结婚视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认为夫妻之道,必须彼此相敬相爱,爱之以德,敬之以礼,夫治一外,妻治于内,相互谦让,相互帮助,反对互相猜忌,更不允许夫妻双方不忠,精诚一致,家道乃成。夫妻应孝顺双方的父母,教育子女遵守伊斯兰之道,爱国爱家,奉公守法,尽国民应尽之义务,赞助公益事业,夫妻共勉,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

回族穆斯林青年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若无经名便由阿訇为他们命名,部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由阿訇事先把象征长生不老的长生果、早生贵子的枣子、表示富贵的金属小钱及花生、水果糖、核桃等吉祥物放置桌上,抓三把执于新郎事先准备的帕布中,(有的地方撒在新郎内衣内),再交给新娘。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婚礼结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举办较丰盛饭菜待客,开宴前得请阿訇“光道口”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才能开始就餐,但禁止喝酒。

八、日常饮食

一日三餐。早餐食用大米蔬菜,用餐时间闲时在九点至十点,忙时在八点至九点;午餐食用洋芋,在家吃煮的,在外做活吃柴烧的,时间为一点至两点;晚餐吃的与早餐差类似;时间为春夏季起点至八点,秋冬季八点至九点。中老年男子三餐不离茶。

回族喜欢吃“油香”,但油香不是日常随便就可以做的,每逢结婚或办丧事等才做。每年开斋节,只要是回族人家,都要做“油香”,带少数的最好的去清真寺里与众人分享。

九、民族节日

回族民间节日主要有: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

1、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喊“开斋了”后,才可以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有的人讲究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相传穆罕默德开斋时爱吃红枣,所以回民现在也有这种习惯。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之———开斋节。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当天早上,所有回族洗完大净后,就去清真寺里“传油香”、礼拜等,之后,男子要与阿訇一起去扫墓,扫墓回来再到清真寺里吃开斋饭。

2、古尔邦节、圣纪节

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在当地则不隆重,几乎没有举行的。

十、服饰特色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另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很少有戴。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

红、绿、黄

色的薄

巾。

十一、回族禁忌

回族穆斯林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家里墙壁上挂有古兰经字画的,禁止有人在家里抽烟、饮酒;禁用食物开玩笑;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在水井、泉眼取水,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多数回族不抽烟,不饮酒。

回族穆斯林在饮食方面最突出的习惯就是禁食一些食物,而且有比较严格要求。在肉食方面,回族只食蹄分瓣反刍的动物肉。如牛、羊、骆驼、鹿、山兔的肉等;禽类中只食鸡、鸭、鹅、鸠、鸽的肉等;在这些可食动物中,不吃自死的,也不吃外族人屠宰的;必须是清真寺掌教(刀师傅)或阿訇屠宰的方可食用。

回族穆斯林除了不吃猪肉外,还不吃下列动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刍的兽类,如马、骡、驴、猫、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类,如鹰、鹞、鹫、枭、乌鸦的肉;两栖类的蟒肉,爬行类动物中的蛇肉;水产类中奇形怪状的生物,如龟、泥鳅、蛙、蚌、海参、蜇、蟹等(但海产品的禁食范围有些变化)。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护士演讲词下一篇:荥阳一中七年级英语授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