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存在问题

2024-04-08

监狱存在问题(精选6篇)

篇1:监狱存在问题

1、监狱医疗管理工作仍然是社会医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由于其所属单位的特殊性,监狱医疗管理工作在不自觉中被另类化了。

2、监狱医院本身架构局限、分科不细、趋向全科,医疗人员肩负各科疾病的诊疗,加上医务人员的流失、医疗设备的老化、管理水平的下降、缺乏足够的投入等诸多原因,导致了监狱医院的医疗水平难以提升。

3、内部管理机制不活,人员进出渠道不通畅,自我更新的能力不强。

篇2:监狱存在问题

监狱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

一、监狱企业是特殊的国有企业

从总体上说监狱企业是由以罪犯为劳动力的企业和纯职工企业两部分组成。本文所探讨的是指以罪犯为劳动力的企业,称为监狱企业。监狱企业是特殊的国有企业,任何国家都存在国有企业,它是国家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市场经济也仍然需要有一类企业,它们本身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监狱企业就是以完成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特殊国有企业。监狱企业担负着特殊的社会义务,那就是为教育改造罪犯服务,这是监狱企业与社会一般企业的本质区别。所以说,监狱企业是一种被赋予一定社会义务的特殊的国有企业,如果监狱企业脱离了这一特殊的社会义务,那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监狱企业的国有性和特殊性是不能更改和动摇的。根据《监狱法》规定:监狱企业的生产设施,是国家为罪犯提供的必须生产设施,监狱企业必须为改造教育犯人服务,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为罪犯释放后的就业创造条件。监狱企业担负着产品生产和改造罪犯的双重任务,而改造罪犯是监狱企业的第一位任务,所以监狱企业不能完全以效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也不能完全按市场需要把监狱企业改造成为

社会一般企业。必须从监狱企业的宗旨和特殊性出发,按特殊的法则来规范监狱企业,使其成为既保持“国有性”又符合市场经济一般需要的特殊国有企业。

二、目前监狱企业存在的问题

1、监狱企业与市场难以兼容。

其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企业经营的最基本动态和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追求利润,因而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但是,对于监狱企业而言,除了利润目标之外,还要承担教育改造罪犯的社会目标,生产目标经常会和改造目标相冲突。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拥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但是,监狱作为监狱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必须坚持以教育改造罪犯为宗旨,生产劳动只是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必要手段。监狱必须保留着监狱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力。然而现实却是监狱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无法摆脱行政权力的制约,在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上受到干预。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企业必须适应这种竞争机制,自我承担市场竞争的风险。而监狱企业却难以承担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在事实上也不能构成对监狱企业的压力。然而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压力,又很难解决监狱企业低效率的问题。第四,方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产权可以进行交易和转移。而监狱企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权的交易,又存在一系列特殊问题,监狱企业的生产设施,是国家为罪犯提供的必须生产设施,监狱企业的资产存量难以进行有效的重组和调整。

2、监狱企业的劳动力——罪犯本身具有的问题。由于监狱生产的劳动力是服刑的罪犯,其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差,普遍存在有好逸恶劳的恶习,工作又缺乏责任心和主动性,而且受刑期、案情和表现等因素的制约,流动性大,难于形成稳定的技术力量。加之罪犯的劳动明显带有强制性,也造成了监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浪费以及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市场经济中对职工择优汰劣和优化组合的原则不适于以罪犯为主要劳动力的监狱企业。

3、监狱企业的管理者普遍缺乏直接面对市场进行开拓的能力和生产业务技能。

由于监狱企业的特殊性质,监狱企业的管理者监狱民警,既要承担罪犯改造的任务,又要承担监狱企业的生产任务。这就使监狱企业的管理者压力过大。而监狱生产主要是为罪犯改造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手段,所以监狱企业的民警往往也疏于对市场的了解和对生产业务以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

三、解决监狱企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1、加强监狱企业与市场的接轨

监狱企业应该直面残酷的市场竞争,寻找和确定自己位置和发展的空间。调整结构,发挥监狱企业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入市场,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以了解市场 的最新动态。这样监狱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充分提高罪犯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技能。

监狱企业可以适当的提高罪犯生活以及改造上的待遇。如:实行低薪制、适当提高罪犯的劳动报酬、适当提高积极参与劳动生产和积极改造罪犯的改造成绩等措施来提高罪犯的劳动积极性。监狱企业要特别注重对后进罪犯的督促和鼓励,这样既能完成改造罪犯的目标,又能为监狱企业增加劳动力资源。

加强罪犯劳动技能的学习,“5+1+1”即将实施,罪犯的学习时间会增加很多,监狱企业可以适当增加罪犯劳动技能的课时。

3、加强监狱民警生产业务及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监狱企业可是定期的开一些培训班,加强在职民警生产业务和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民警深入市场,了解相关的市场动态。

我省的监狱企业,以服装来料加工为主,在初任民警培训中,可以考虑加强生产业务知识的培训。

4、严格控制成本

目前监狱企业的成本过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罪犯在原、辅料上浪费过多造成的。监狱企业应该要求各个生产车间严格控制成本。逐渐养成节约成本的好习惯。

5、实施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品牌价值,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纵观几大国际知名品牌,其在成功地跨越国界大量经销的同时,品牌价值亦大幅上升。对于来料加工企业类型的监狱企业而言,品牌的创造和提升,就是在于本身信誉和加工品质量的提升。监狱企业要严把质量关,提高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同时,监狱企业也要善于做好市场营销活动,加大宣传力度。

四、总结

可以说,不断深入的监狱体制改革,已经为监狱企业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创新中生存,在兼顾中发展。监狱企业只要能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在科学定性、准确定位的前提下,正确协调好监狱和企业、“大改造”和“大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监狱企业就能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附: 姓名:谢洁

篇3:监狱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监狱财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监狱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筹集资金、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等几个相对比较重要的方面, 监狱财务管理是对监狱中的各项财务关系的有效管理, 监狱财务管理是关乎到一个鉴于建设全局的重要部分, 是一项监狱建设的最基础的部分。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各方面的创新, 为了紧跟社会的要求和监狱管理目的实现, 监狱财务管理还要严格的树立起要追求利益多样化的目标, 要把监狱的各项信息及时准确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明确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概念, 做好监狱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监狱的财务管理有很大的风险, 如何处理好监狱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就要切实有效地利用好已经掌握的和能够掌握的各项监狱财务信息, 研究目前的市场动态。如果发现那个现行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就要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所在, 并且拟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作为监狱管理的主要决策者, 监狱的领导要充分的注意到监狱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树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监狱财务管理理念。以身作则的切实在监狱中树立起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意识, 在重要的会议和场合也要不断宣传加强监狱财务管理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利用监狱的各项信息发布方式来公开监狱的财务信息。在监狱中逐渐的形成监狱全体员工重视监狱的财务管理, 在工作中为监狱长做好各项工作。同时监狱中广大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 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真正做到适应新的制度和体制, 在新的制度和条件下完成监狱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监狱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在我国的监狱财务管中一直存在的一项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监狱经费不足, 经费的不足造成了监狱财务管理的很大困难。

能够得到全额的足够的预算经费是监狱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 预算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就造成了监狱的财务管理不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实施。监狱经费的保障不是说监狱用掉了多少钱, 政府财政才会拨多少钱, 而是一种有相关的标准和依据, 能够完成监狱的各项目标。监狱的经费保障也不是说只是满足了“警察吃皇粮, 囚犯吃囚粮”,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额保障。传统的监狱存在的问题, 一直遗留到现在, 严重的经费不足导致了监狱财务管理举步维艰。

2. 监狱财务预算编制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对成本管理薄弱。

很长一段时间, 监狱的各个财务管理者对监狱的财务管理缺乏成本效益概念, 或者成本效益观念薄弱, 无法做到对监狱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了监狱的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跑冒滴漏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监狱作为国家的一个管理机关, 在管理中更加重视社会效益, 而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 直接导致了在经济紧张的前提下, 还是会出现大量的不必要开支的情况, 严重的造成了财务资源的浪费, 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按照正常的规则进行下去, 无法实现监狱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3. 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改革前的监狱企业生产和监狱罪犯劳动改造在形式上的统一形成了监狱企业和监狱在管理上的一种统一, 也就是说监狱企业与监狱实际上是一个单位, 但是有了两个牌子。在监狱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 监狱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企业, 监狱企业与监狱两个部分在人员、管理、资产上是统一在一起的。因为监狱企业的法人代表往往是监狱的监狱长, 一般情况下是由一名主管生产的副监狱长具体负责监狱企业的组织生产, 再按监狱监区而划分生产车间或者是生产项目, 监狱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往往就是监狱的干警, 并且监狱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监狱的财务部门基本是一套人马, 所以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弊端。

4. 监狱企业财务在收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监狱的职能够正常有效的运行, 监狱财务经费由国家财政进行保障, 这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用作法。但是, 由于历史与体制等众多原因, 中国的监狱经费供给结构往往会呈现出财政拨款和监狱企业创收并存的局面。监狱企业承担起了弥补监狱经费不足的责任, 大量的监狱经费支出在监狱企业列支或者以借款的形式在监狱企业长期挂账, 进一步加重了监狱企业的财务负担, 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被大量占用, 造成了监狱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同时, 由于监狱财务管理的各项财务指标不具有配比性, 也不具有可比性, 导致监狱企业的财务管理陷入混乱。

三、监狱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法

1. 要做好监狱的财务管理, 首先要运用正确的编制方法做好监狱的财务预算编制, 做出的财务预算要真正做到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并且在日后的实施过程中要便于操作, 充分有效的发挥出监狱财务管理中预算的作用。要做到对监狱财务预算的有效编制, 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对监狱的的各项情况做到了如指掌, 并依据往年的财务预算情况, 查看出现问题的原因, 在做预算时尽量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其次, 要依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出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特别是当年的财政政策对财务预算的影响, 作为一项政策导向, 应该被重点考虑;最后, 要能充分的理解有关领导和上级的指示, 降低实施时的阻力。在监狱财务预算中还可以实施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就是指把同一预算年度的经费收支依据按照他们的性质, 由财务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汇编收支情况对照表, 再使用一定的预算收入来源来保证特定的预算, 并且使他们之间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 做到监狱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是从基础上保证了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 在后续的财务管理中依照预算可以节省由于资金不明确导致的各项计划不能有效实施, 所以做好财务预算是重中之重。

2. 要做好监狱的财务管理, 还要强化监狱财务控制。首先, 对监狱的各项财务活动要做到重视程序制约, 所有的财务活动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查, 并且指定专人来管理监狱的资金, 并由他统筹安排。管理监狱财务的专人还要定期的召开监狱财务管理分析会议, 用好监狱的每一分钱, 解决监狱财务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其次, 监狱财务管理还要做到以预防为主, 出现问题后再控制为辅的管理手段, 并且还要切实加强记录与凭证的有效控制。把凭证的保管等的岗位充分分离, 还要明确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 并规定出追究、查处责任人的措施和奖惩规定。再次, 还要建立全面有效的监狱内部审计部门, 评价监狱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只有在审查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监狱财务管理的有效控制和监督, 杜绝由于监督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财务管理漏洞。

3. 加强监狱内部财务制度的建设监狱财务管理要进一步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基础, 加强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主要手段就是不断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从源头和制度上防范单位人员出现舞弊和风险的产生, 最终达到提高国有资产增值率和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所以, 加强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是极其关键的。从监狱内部会计控制的对象来看, 监狱内部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了工程项目、实物资产、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项目, 各个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时候, 应该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统一基本的规范要求, 结合监狱和监狱企业的实情, 认真的分析监狱和监狱企业在内部会计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寻找出监狱和监狱企业在内部会计管理控制方面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 例如成本费用的控制、应收账款的回收、对外承揽加工合同的签订、对外工程的招标等, 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监狱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有效的监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建立在有效的监狱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面的, 所以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位, 充分做好监狱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旭明.现代监狱企业管理学.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7;6

[2]范方平.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的几点思考.中国司法, 2004;9

篇4:监狱存在问题

摘 要 申诉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针对监狱服刑人员身份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我国监狱法对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的行使进行了具体规定,但是在实践中,服刑人员的申诉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 申诉权 认罪服法 监狱服刑人员

一、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的来源

(一)历史来源

在古代诉讼中,犯罪行为人被判刑后如不服判决,可以请求对案件重新审理,但是对于请求重新审理的案件,各朝代的称谓不同,秦朝时期称之为“乞鞫”,到唐朝改称为“取囚服辩”,宋朝又改称为“翻异”等。由于中国古代的申诉制度并不是稳定的,其是否实行要根据封建君主的意思,而且也不是任何种类的生效判决都可以申诉,可以说古代的申诉制度并不是真正的申诉,而是封建制君主为了体现仁爱、获取民心的一种手段。

从清末到新中国1982年宪法颁布之前,国家和法律都处于不稳定之中,监狱服刑人员申诉制度的实行状况是不言而明的。1982年宪法第四十一条中然规定了公民的申诉权,但这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公民可以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申诉。直到1994年《监狱法》颁布,监狱服刑人员的申诉权才有了具体的保障。

(二)法律来源

宪法是一个国家所有法律中效力最高的,监狱服刑人员的申诉权首先来自于我国宪法,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其中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当然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在这些机关工作的公务人员。

由于宪法是国家基本法,其关于申诉权的规定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而我国《监狱法》则针对监狱服刑人员的申诉权行使规定了具体的程序,其中第二十一条、二十三、二十四条对监狱服刑人员的申诉程序及其保障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二、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监狱法》对服刑人员的权利及其保障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日显出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一)服刑人员不能直接会见律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申诉权的行使

申诉权是一种兼具刑事实体和程序的权利,其行使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同时我国服刑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低下,大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权利以及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都不知道怎样去维护。因此,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时,有特定的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不仅是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的愿望,也对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室非常有利的。但是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并没有关于监狱服刑人员会见律师的专门规定,同时由于监狱工作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实践中一般不允许服刑人员会见律师,而由监狱干警做这方面的工作,虽然这样做也反映了监狱保障服刑人员权益的愿望,但这种做法的实践效果却是相当有限的,不仅推迟了服刑人员申诉权得到保障的时机,同时这些中间环节也使服刑人员对自己与律师直接接触产生抵触情绪,对效果缺乏信心。

(二)申诉权与认罪服法的冲突

我国监狱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过程中,都要求服刑人员认罪服法,并且从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和第八十一条可以看出,“确有悔改表现”是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相应的减刑、假释的必备条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有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把“确有悔改表现”解释为同时具备四个方面的情形,其中“认罪服法”是“确有悔改表现”的首要条件。同时我国监狱现在实行的具体考核制度是“计分考核奖罚罪犯制”,考核实行百分制,分为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两部分,思想改造为55分,基础分满分要求的第一条是承认犯罪事实,认识犯罪危害,认罪悔罪,服从判决①。

因此,在实践中,一些服刑人员虽然认为判决不公,但又担心不断的申诉会影响到监狱对自己“认罪服法”的考核成绩,从而不敢充分行使自己的申诉权,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服刑人员除非有明显的新证据否则一般不会去申诉。

(三)部分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申诉权的行使

我国监狱法在强调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的同时,也用很多条文来强调对服刑人员权利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监狱经费的问题至今还为彻底解决以及干警聘用制度的不严密,导致监狱干警的整体法律素质无法跟上。在实践中,有些干警对服刑人员享有申诉权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同时也对相关的法律规定认识不清甚至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服刑人员就应当“认罪服法”,已生效的判决是否不合理或是有错误应该是检察院和法院的职责。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限制了监狱干警积极转达服刑人员申诉信息的主观能动性,也使服刑人员的申诉权受到的不必要的限制。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是我国监狱服刑人员充分行使申诉权的很大障碍,不利于法律公平正义的实现,建议制定合理的监狱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对服刑人员会见律师作出相应的规定、提高监狱工作的公开和透明以及不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素养,从而保障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充分、顺利地行使。

注释:

①刘世亮.论服刑人员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保障.法律博客(网址:http://liushiliang1982.fyfz.cn/art/605093.htm).

参考文献:

[1]刘金霞.浅析我国罪犯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法制与社会.200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行政执法手册(上).法律出版社.2003.

[3]夏宗素.监狱学基础理论.法制出版社.2001.

篇5:监狱存在问题

苏飞举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部门,执法主体是人民警察,管理的对象是罪犯,特殊的性质决定了监狱必须接受党的绝对领导,这就使怎样体现和发挥党组织先进性的问题摆上了监狱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而党的先进性决定和要求着每个党员也必须保持先进性,可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充分发挥监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推进监狱“三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当前监狱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作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一、当前监狱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一些党员角色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有所淡化。

监狱的党员民警既是刑罚执行者,又是共产党员。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党员民警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同时,要牢记的是一名党员,在工作上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生活中要能处处发扬风格,展现共产党员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然而,从当前监狱民警队伍来看,部分党员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功利思想抬头。受经济利益的导向驱动,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越来越追求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监狱的党员民警职工也不例外。“经济条件决定生活质量”、“财大才能气粗”的错误论断在一些党员的头脑上滋生蔓延,使得少数党员往往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背离了党的宗旨观念。二是得失意识强化。一些党员对人生价值缺乏准确的定位,认为现实生活中权力是硬的,金钱是实的,从而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实惠,导致奉献精神挂在嘴边,落实不到行动中。

2、部分党员缺乏创新精神,安于守成。

监狱大部分党员民警在基层从事改造罪犯工作,大多在管理上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和方法。随着监狱“三化”建设的推进,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党员民警却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不能解放思想,不愿开拓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一些年龄偏大的党员,认为不久后就要退休,反正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在工作中,精神萎靡不振,暮气沉沉。极少数党员民警对管理上严格的要求,存在抵触情绪,对上级分配的任务能推则推,能躲就躲,工作缺乏责任感。还有一些党员民警认为自己是国家公务员,捧的是“铁饭碗”,一切高枕无忧,何必辛辛苦苦要动脑

筋谋创新,反正大事难事有领导顶着,多一事多一份风险,何苦来呢?种种错误的认识,严重损害了监狱党员的形象。

3、少数党员个人主义抬头,自身利益观念比较突出。

近年来,监狱改革步伐较快,经济发展迅速。监狱机关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来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各基层单位的经济效益不均衡,机关基层之间收入存在差距,少数党员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则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奖金拿得多就喜笑颜开,奖金拿得少就怨天忧人,懊恼自己进错了单位,糊乱攀比,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标尺抛在脑后,对上级方针、政策和决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想讨价还价,产生严重的本位主义。少数党员不是站在全局的立场来分析、观察、处理问题,而是站在小团体利益上想问题办事情。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及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一些党员在政治上、在人际关系中“唯利是图”现象比较明显,凡事要视利而行,对己有利的就多做,不利的或无利的就设法搪塞敷衍。

4、个别党员作风不实,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监狱的少数党员对自己降低标准,满足于当个普通的民警职工,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有的党员在监狱体制改革和调整中,涉及切身利益时,不是带头做群众思想工作,理解和支持改革,而是和群众一道发牢骚。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的现象,也使监狱的一些党员思想和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到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趋于弱化,缺乏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精神动力不足。有的党员不敢坚持原则,怕得罪人,对本单位或自己周围党员群众的一些消极落后甚至错误的思想不敢抵制和斗争,遇到困难或问题就退缩,同时服务质量与水平较差,工作作风松散,工作效率不高。

二、监狱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监狱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造成监狱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在于:一是随着监狱“三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监狱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的涌入,导致了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重视民警职工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提高,弱化了对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三是部分党员平时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了党性锻炼和世界观的改造,导致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淡化。

(二)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导致监狱党员队伍存在问题的主要现象有四个方面:

1、少数基层组织凝聚力弱化。监狱工作的性质使得基层单位的领导大多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管教、生产工作上,对党务工作则有所忽视。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同时是科室或分监区的负责人,他们工作实绩的标准也主要定位在罪犯管理怎么样,经济效益好不好,民警违纪是多是少上,而基层党员的思想觉悟高不高则没有一个尺度来衡量,所以部分党支部执政意识不强,组织党员静下心来谈理论、谈思想的时间少,支部书记 党小组长与一般党员作思想交流的少,既精通业务又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干部不多,许多党务干部身兼多职,工作精力分散,工作不到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2、组织制度的落实有走形式化的偏颇。一些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主要是组织召开会议,读一读理论文章,缺乏新意,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导致一些党员对组织生活不感兴趣,不愿参加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少数党组织在落实组织制度上也存在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的现象,觉得党员们的思想觉悟应该都是可以的,不违纪、不出事就行,满足于搞形式主义,使组织生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一些党员素质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一些党员在学习上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工作应酬多,认真学习少;浅尝辄止多,深入学习少;被动学习多,自动学习少;零散学习多,系统学习少;应付学习多,理论联系实际少。少数党员认为提高理论水平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对学习理论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由于放松学习,制约了一些党员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分监区的党员从事罪犯管理投入的精力的较多,有些闲暇都想好好休息,不愿在学习上耗神费力,认为工作上不出问题、管理上不出乱子,就万事大吉,从而思想境界大打折扣,影响了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三、对加强监狱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想法

加强对监狱机关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推进监狱“三化”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监狱党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监狱要着眼于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育、管理、监督多管齐下,维护监狱党员的良好形象,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1、坚持学习制度提高监狱党员素质

对每个党员来说,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内功都是培元固本。监狱党员在学习方面,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严格制度经常学。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项制度,将学习贯穿始终,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法律知识。二是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双重学。在强化党风党性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三是创新形式灵活学。譬如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宣讲等,进一步增强学习的时代感、新鲜感。

2、加强监狱党员队伍的约束与激励

监狱党员队伍绝大多数符合先进分子的要求,只有少数党员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出现了先锋作用弱化、先进性不明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效之举,就是要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具体工作中,要对每名党员在一个时期内如何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作用等细化量化,并定期检查、考核。同时通过正面激励,使监狱党员争当“学习型、勤奋型、创新型、服务型、自律型”的先锋,在党员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在对党员进行激励的同时,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党员认真履行义务。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努力提高党内生活的质量,强化党员意识。

3、突出“进出口”等重要环节

首先要把好入口关, 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要广泛听取党内外同志对他们的反映和评价,全面地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表现,不能光看一时一事的表现,更不能只听其言而不观其行。同时,要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的“出口”:通过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党员资格审查制度,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滞留在党内的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置。处置程序要保证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客观、公正、规范、严格、稳妥地进行。

篇6:监狱存在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伟大历史变革,最终使社

会发生了结构性变革。然而,当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步融入到世界这个大潮流中,各种思想理念、制度设计冲突不断。这就为监狱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将促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市场经济的优化提供了监狱经济新的发展平台,履行世贸规则也限制了监狱企业发展空间。应对形势变化,在监狱企业的管理方式上要进一步重组生产、经营职能,实现监狱生产专门化管理。积极调整监狱企业产业结构,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适宜产业,建立满足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监狱生产管理体制。

【关键词】司法制度;监狱经济;问题;对策

引言

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这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民主法制日益健全的必然要求。监狱体制改革有利于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有利于强化监狱经费收支管理,提高监狱经费保障水平。我认为必须对监狱经济运行方式进行有效探索,寻求合理的监狱经济运行机制。监狱经济的合理运行,有利于保障监狱基本职能的实现,对确保监狱履行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职能起到重要作用,是推动监狱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监狱经济的属性

监狱属于政治范畴,监狱经济是监狱为改造罪犯之需要,由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活动。它的特征主要是:具有法定性;由罪犯劳动派生;劳动力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是为改造罪犯之需,具有政治属性;是有效劳动、经济活动,具有经济属性。由监狱经济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基本属性。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政治属性决定经济属性。

二、监狱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监狱经济是为了劳动改造罪犯、解决国家经济困难和负担而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诞生之初,在经济上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烂摊子。“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及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建国之初,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一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反革命罪犯和其他刑事犯罪罪犯被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罚。而被人民民主政权接收的旧监狱其设施破旧不堪,难以解决监狱在押罪犯人数激增的问题。由于监狱在押罪犯人数激增,监狱难以全部解决罪犯劳动生产问题,大批监狱在押罪犯由于无劳动项目而坐吃闲饭。最重要的是监狱在押罪犯不能得到有效改造,难以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在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低下,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让被判处徒刑的罪犯,这“一个很大的劳动力”由国家养起来,在监狱“坐吃闲饭”,既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劳动改造罪犯的理论,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于1951年5月10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把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在《决议》中确定了组织全国犯人劳动的生产建设项目。即:“从事大规模的水利、筑路、垦荒、开矿和造屋等生产建设事业”。建国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其中水利、筑路、垦荒、开矿和造屋等生产建设事业,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生产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对劳动力的技术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场地集中、便于管理,比较适合作为大规模组织犯人劳动的生产项目。截至1952年底,全国已投入劳动的犯人占全国在押犯的62,到1953年已占83.7。与此同时,全国建立大小不等的劳改生产单位4671个。监狱生产创建并逐步发展起来后,不仅解决了监狱在押罪犯“坐吃闲饭”的问题,解决了监狱的狱政设施经费和罪犯改造经费不足的困难,而且解决了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问题和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监狱生产的收入被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规定为劳动改造机关的经费来源之一。到1965年,全国劳改工业总产值达到17.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8.4亿斤。在取得辉煌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监狱企业也通过对大量罪犯实行劳动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功地改造了数以万计的包括末代皇帝、侵华日军、伪满战犯等罪犯。监狱生产成为监狱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狱经济的发展,为罪犯改造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监狱经济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有半数以上的监狱企业没有了利润,出现了全系统亏损。到1994年,全国监狱工业生产亏损额达1.5亿元,监狱生产陷入了困境。

现在看来,监狱经济从开始产生,便存在这认识上的偏差。建国初我们对监狱的定位是既是监狱,又是企业。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监狱不是过去的监狱,我们的监狱其实是学校、工厂或农场。”基于这种认识,1952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第一次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会议决定》也指出:“劳改生产,从政治上看,是属于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一项重要政策。但从经济上看,则是属于国营经济性质的特殊企业。”可以看出,国家从一开始定位就把监狱和监狱企业捆绑在一起,赋予了监狱的二重性。这种定位,随着监狱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在的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如五十、六十年代,一些监狱在组织罪犯劳动过程中,重生产、轻改造,影响了劳动改造罪犯工作的效果。对此,毛泽东同志1962年3月22日在听取原公安部领导汇报时指示:“劳动改造罪犯,生产是手段,主要目的是改造,不要在经济上做许多文章。”

196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审阅公安部党组的有关报告后批示:“你看确有此事吧!有些人只爱物不爱人,只重生产,不重改造。把犯人当劳役,只有压服不行。”

1965年7月1日,毛泽东同志再次对劳改工作作出批示:“改造要紧,不要在经济上做文章,不要想从劳改犯人身上搞多少钱,要抓改造,让他们能寄点回家嘛。”同年8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接见几内亚教育代表团、几内亚检察总长及夫人的谈话》中再次指出:“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不要把劳动和生产放在第一位。不要赚犯人的钱。”刘少奇同志早在1950年10月中央决定组织罪犯劳动生产之前就指出:“花点本钱也划得来,抢的吃、偷的吃还不都是老百姓的,并且具有破坏性,搞生产要花点本钱,国家也可以出一些钱。”1956年5月,刘少奇在谈到劳改检察工作时指示:“对犯人生活要搞好一点,劳动要少一点,没有这个条件也是改造不好的。”

1962年4月28日,刘少奇同志再次对劳改生产状况提出严厉批评:“这几年不是改造第一,而是生产第一,搞奴隶劳动,越搞越坏,对立情绪很厉害,生产也没有搞好。”“劳改生产,国家不打主意,自己独立核算,不足的补贴一些,以改造为主。”周恩来同志1956年7月15日在《在全国省、市检察长、法院院长、公安厅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劳改的目的,是要把犯人改为新人,政治教育是第一,使他觉悟,劳动是增强他的劳动观点,而不是从犯人身上生产出来的利润办更多的工厂,这还是第二。如果倾向第二种,是有毛病的,结果:忽视政治教育,会使犯人劳动过度,这就不是人道主义。你第一不加强政治教育,他将来不能成为新人,劳动的结果对新政权更加不满,那怎么能改造他呢?刑满以后他还是不满,出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多年来,监狱与监狱企业之间的矛盾从来就没有得到调和,但由于历史上监狱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我国财政保障能力有限等特殊国情,使得这一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只是在实践中当这对矛盾非常突出的时候,才予以适当的调正。

三、监狱经济发展的现状

尽管我们监狱系统从上到下尊重罪犯权利的意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革命前辈们不断批评的劳改系统打罪犯主意,做经济文章的现象并没有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及社会方面的巨大进步而消除或者减少,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市场经济的规律、观念和管理机制的引入而加剧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犯人超时劳动的情况则更具有普遍性了。在个别地区,甚至连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监狱的形象也顾不上了。有的监狱为了挣到钱,监狱的领导不得不向一些私企老板磕头作揖。有的地区,罪犯在省会城市搞一些不知被转包了几道手的基建工程,我们监狱的女干警在街头支起炉灶,穿起围裙,为犯人们现场做饭,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监狱又回到了当年中央决定开始组织劳改犯人进行生产的阶段了,所不同的是,那时这种景象只能在远离大中城市、甚至边远地区的尚未开发的处女田里可以见到,而现在却在省会城市也屡见不鲜了。

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那就真要像刘少奇同志所说的,越改造越坏了。结果也真要像周恩来同志所说的,刑满以后他还是不满,出来后又犯法,结果还是关起来。原因在于:首先,这种状况之下的劳动会使罪犯从根本上丧失对党和政府自新中国监狱制度建立以来就一贯倡导和极力推行的“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方针、政策的信念。言行不一是当前官场上的一种常见祸患,唱高调干俗事是国人普遍非常厌烦的。罪犯也是人,将他们关在监狱里可以剥夺他们的自由,但是不能桎梏他们的思维。而且,联系到他们犯罪的原因,本来许多人骨子里就存在着对官方的不满、对官员的不满、对涉及个人的政策的不满、对社会和民风的不满。刘少奇同志所预言的“越改造越坏了”的结果和周恩来同志料到的恶性循环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其次,久而久之,连我们自己的干警也会对这一政策产生怀疑。如果搞一次匿名问卷调查,真正相信我们的监狱系统在奉行“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干警的数量不知道会占多大比例。再次,这种形式的劳动组织和管理方式也会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到降低监狱干警素质的副作用。我们的干警从一定程度上说,已经被降到了农村生产队长和工厂班组长的角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已经成了规律。哪里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用得着提高素质呢?提高素质又有什么必要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监狱系统人才外流的原因之一,待遇过低、条件较差并不是监狱系统留不住人才的唯一原因。最后,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实际上也使得干警和罪犯投入到教育改造、特别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最见实效的个别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大打折扣了。在有些地区,甚至连集体教育和分类教育的场所都被生产现场挤占了。

此外,监狱利用罪犯作为主要劳动力而组织的企业与社会上按照公司法组成的企业之间从表面上也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正当竞争,尽管监狱企业内部存在着诸多鲜为该系统之外的人士所难以想象的沉重得难以与社会进行竞争的因素。我们要了从贴息贷款到税收返还等这样或那样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完全依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监狱产品还在市场上流通,这是属于一种不平等的竞争,也难怪上至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至普通黎民百姓都对监狱生产收入不能完全养活自己感到不能理解。而且,从全社会的角度看,监狱生产靠各种优惠政策而搞得规模越大,占的市场份额越多,挤占社会企业的市场份额也越大,造成社会上的就业岗位越少,因为在过剩经济情况下,市场份额毕竟是有限的。社会上失业人员增多,也同样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

从历史的角度了解监狱经济的变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因此我国所设立的监狱,经费开支主要靠监狱组织罪犯生产劳动的收益维持,并持续了计划经济时代全过程。

从监狱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监狱经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监狱事业的发展,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监狱劳教工作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发生调整、变化。

计划经济时期监狱经济的运行轨迹,使人们渐渐形成这样一个概念,即:“监狱经济,是指我国监狱组织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应该承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定义不无道理,也曾对我国监狱事业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众对监狱的职能体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监狱法》的颁布实施,如果仍固守这一概念,显然已经过时。客观地说,我国的监狱经济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监狱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监狱企业”。一般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一般企业应同时具备五个条件:即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具有自主支配、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某种形式的组织机构;具有法人地位。而“监狱企业”与一般企业有共性,但又有特殊性:一是劳动力主体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罪犯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监狱人民警察;二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是社会效益最大;三是生产经营决策要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来进行,没有独立性;四是收入分配除纳税外全部用于改造罪犯。劳动力主体的特殊性是它区别于一般企业最本质的东西。因为“监狱企业”不是一般企业,就不能完全套用一般企业的运行规则,只能结合监狱生产经营的实际,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中可以为“监狱企业”所用的内容,即分清权责、科学管理,而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之,监狱生产作为改造罪犯手段的载体,既承担着改造罪犯的责任,又承担着一定的经济任务。监狱通过组织罪犯参加劳动对罪犯进行改造,罪犯在参加劳动过程中改造犯罪思想、矫正犯罪恶习、学习劳动技能、成为守法公民。这一改造罪犯的过程都是以监狱生产为载体进行的,或者说如果没有监狱生产的存在,劳动改造这一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难以充分运用。

新中国的监狱生产及逐渐形成“监企合一”的监狱体制在较长时期内一直发展的比较顺利,监狱在组织罪犯生产劳动上取得的上述成就,虽然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监狱工作方针的指引、监狱人民警察的努力等方面是分不开的,但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监狱生产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监狱生产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生产的要求相适应。监狱生产的原材料和产品的产、供、销由国家负责,监狱主要负责组织罪犯参加生产劳动,并可以集中精力去进行改造罪犯的工作。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商品生产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监狱生产所进行的生产项目,无论是属于哪一个行业,都不存在市场饱和问题,尤其是监狱生产中的原料产品、初级产品都属于社会上严重短缺的产品。监狱生产的一些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能自我积累进行发展。“监企合一”的监狱体制尽管也曾出现过个别单位“重生产、轻改造”的现象,但是,从总体上看,“监企合一”的监狱管理体制有利于监狱发挥其职能作用。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监狱生产及“监企合一”的监狱管理体制逐渐显现出诸多不适应之处。

四、当前我国监狱经济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新中国的监狱实践在为巩固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诸多弊端,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随之转换政府职能的改革过程中,这些弊端就显得监狱的现行运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导向和监狱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发挥的功能或者说法定的功能不适应,也是制约监狱工作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深化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广泛见诸文字的弊端包括管理体制不顺;财政保障体制不畅;监狱生产定位偏差,国家对监狱生产缺乏宏观管理,监狱生产产业结构不合理,监狱生产经营所受制约因素过多,监狱生产经营指标由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各级干警承包,公众对监狱生产认识模糊;工人队伍超过干警队伍,难以消化;监狱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当时国内外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布局的,极为不适应现今市场经济和发挥监狱职能的需要,造成监狱办社会负担沉重,干警生活待遇低下,在子女就学、就业和养老保障等许多方面存在后顾之忧;由于生产经营和安全稳定的巨大压力致使教育改造功能受到严重削弱,改造质量难以保证等。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法定监狱经费保障的制约,使得一个监狱在各方面的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其生产经营效益。干警的收入水平、住房状况、娱乐设施多少、立功受奖情况等等,都取决于其所在监狱、甚至其所在监区的生产经营效益;罪犯的伙食状况、居住条件、教育和娱乐设施水平、获奖记功、减刑假释等等,也都取决于其所在监狱、所在监区的生产经营效益和他本人的生产定额完成状况;边远地区监狱所在的社区服务如幼儿园、学校、粮站、商业网点等的水平还得取决于该监狱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了监狱的生存,为了监狱的发展,为了提高犯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了满足干警以及监狱系统工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为了改善监管改造设施,为了整个监狱总体工作水平不断上新台阶,无论一个监狱现时生产效益如何,都必须大力发展监狱生产。

从现实的角度剖析监狱经济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监狱工作中的矛盾表现得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在监狱经济运行适用的规律上,即是适用市场经济规律,还是适用计划经济规律。从我国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监狱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在刑罚执行上要求高度的集中统一,不允许各行其是。作为根据改造罪犯的需要,组织罪犯生产劳动而建立的监狱生产是适应监狱执行刑罚的要求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企业必须成为现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必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产经营制度。这就使监狱生产陷入二难之地:一方面监狱生产要适应改造罪犯的需要。改造罪犯的需要是监狱生产产生的基础,否则,监狱生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监狱生产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监狱生产生命力的源泉,否则,监狱生产就失去了生命力。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来解决监狱问题是可行的,那么,随着计划经济的消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概念中的监狱经济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因为监狱经济运行是不能完全套用市场经济规律的,所谓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力经济,监狱经济是没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从监狱经济的独立自主发展来看,当发生监狱生产资不抵债的情况时,当发生监狱生产无力扭转这种亏损局面的情况时,监狱企业是无法宣布破产的,是无法让监狱的所有犯人无工可做的。“监狱经济”的存在使得监狱除了追求罪犯改造质量这一目标的同时,也在为追求监狱企业的经济效益疲于奔命。而且,由于“监狱经济”这一事物与物质利益的紧密联系也使得其在监狱实际工作中的地位已超过了改造,对罪犯的改造这一根本性的工作反而只停留在对罪犯的一般关押与简单说教的层面,满足于将“罪犯改造”融于“监狱经济”所要求的罪犯劳动中去。如此,“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在实践中沉沦为:鉴于改造工作成果的长远性及其与物质利益的相对脱钩,远不如“监狱经济”利益的明显,导致监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监狱经济”所要求的生产上。加之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影响,监狱企业又陷入了一种令人堪忧的困境,进而恶性循环直接威胁到了监狱的理性价值、甚至是工具价值的实现,成为当代中国监狱的最大问题。监狱生产无疑也要与社会上的普通意义上的生产保持基本的同步,现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已经不是小作坊意义的生产。现代工业社会越来越讲究生产中的劳动分工,生产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监狱生产也只能在社会分工中从事比较适合自身特点的生产劳动,也只有如此,监狱生产才有效益可言。

监狱生产虽然也讲求效益,然而,其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产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监狱生产的社会效益优位,经济效益次之。监狱可以称之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机构,其担负的任务是改造罪犯,这就决定了衡量监狱活动系统成果的只能是社会效益,而不能是经济效益。监狱生产作为监狱行刑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体现监狱生产的特殊性,监狱生产的效益也主要是由社会效益来衡量的。社会效益是监狱生产价值理性的表现,只有在满足了这一要求的情况下,监狱生产的经济效益才会更多更好。目前,我国监狱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监企不分”,监狱法人代表与监狱企业法人代表是同一人。监狱警察除承担监狱管理外,很大部份的精力是承担了企业经营者的任务:从引入生产项目--组织产品生产--推销产品--到催讨应收款等等。且监狱的部分投入和警察的部分奖金与企业的经营效益直接挂勾,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客观上会造成了“重生产、轻改造”的状况。获得经济利益不应该是监狱的直接目的,更不是监狱的基本职能。按照监狱工作的总体要求而言,做好监狱工作不是竭力发展监狱经济,获得经济利益不应是监狱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是现有规划布局调整方面。监狱本身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尤其是要随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的监狱在现有布局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监狱布局与当地区域发展规划的整体要求结合密切度不够。因为每一所监狱尤其是监狱企业与当地的“区域经济”有着极为密切了相关性,这就必然要求区域特点与监狱本身的特点有机结合。其次是重复建设、超员关押。监狱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很好的预期规划,使得面对急增的犯人数或临时建造或超员关押,前项形成重复建设,后项埋藏危险隐患。第三是“监狱办社会”,目前我国的监狱,或多或少拥有学校等这样那样的本应该是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这样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监狱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是生产结构与资源配置问题。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监狱生产中,人力资源的主体是监狱人民警察和罪犯,而两者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不发生作用。

关于生产结构问题。监狱本身特点要求是“室内”的工作场所,而且目前监狱的特点是刑期长短不一,有的无期,有的有期,并且服刑人员结构复杂,这样的现状无法涉足高科技产业,复杂工种较难胜任,仅适用于劳动密集性高、工艺相对简单的工种。

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监狱生产中的劳动力是罪犯。罪犯中的大多数文化素质低下,无生产劳动技术,更无现代科学知识。因此,监狱生产从建立时起就多从事农业中的种植业生产、工业中原材料生产,这一类生产本身所创造的价值就相对较低。监狱生产中进行的一些加工业,也多为附加值较低的简单加工业,缺少附加值较高的高、精、尖加工业,这就使监狱生产在市场经济中难以与社会企业相竞争。此外在生产力要素的配置上也无法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如监狱生产要按照《监狱法》的规定去安排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去参加劳动,而不能照搬社会上减人增效的方法。

监狱生产目前面临的困难局面已经影响到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的正常进行以及劳动改造手段作用的发挥。对此,人们正在积极探索监狱生产改革的途径。随着人们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必将能找到一条既符合监狱工作的特点,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狱生产发展道路,进而充分发挥劳动改造这一改造罪犯基本手段的作用。

关于监狱内的职工问题。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各监狱都留有一定数量的职工。如:我区监狱,仅每月支付职工的工资收入就达近数百万元,这些职工总体上年龄大、学历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

四是队伍建设方面。监狱经济是国家强制力的产物,发展监狱经济必须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而不是完全通过市场竞争力来实现。在监狱经济发展中警察队伍建设方面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观念问题。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干警忽视了“监狱企业”的特殊性,忽视了监狱经济的政治属性,过度追求适应市场经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监狱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这个发展多数是在弱化监狱经济的政治功能,是在强调监狱经济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仅将其视为单一的经济问题来实践的情况下获得的,由此导致了对监狱经济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片面性,并导致了诸多矛盾的出现。廉政问题。在监狱经济完全按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容易出现的干部队伍廉政方面的问题。在全国的司法界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如

“湖南邵东监狱案”、“辽宁大连监狱案”、“四川西川监狱案”和“宁夏监狱干警受贿案”都与监狱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干警廉洁从政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五、探索监狱经济运行机制及对策措施

监狱经济应该是:在国家财政保障体制条件下,监狱为了改造罪犯的需要而组织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因为,现实的情况是靠组织罪犯劳动生产创造的经济能力,已不足以维持监狱的生存与发展,它已失去原来在监狱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国家财政保障体制取而代之,成为监狱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国家财政保障体制的建立,对原有监狱经济的认识提出了质疑与挑战。或者说,监狱经济是指国家对监狱的财政保障与监狱改造罪犯而组织的生产劳动的收益的总和。

从发展的角度探索监狱经济的运行机制。为使监狱充分行使专政机器的职能,规范罪犯生产,就必须寻求科学合理的监狱经济运行机制。监狱经济的运行机制是由监狱性质决定的,是监狱在改造罪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协调的经济运行方式。根据监狱经济的特点,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要合理调整区域规划。将监狱改革纳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从而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监狱的发展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对监狱发展沿着历史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发掘出监狱产生与发展所依托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从而在条件与背景的变迁中洞悟监狱发展的历史性。监狱改革的出发点应当是改善其功能,完善其价值,而性质决定功能,由此,各种具体的改革都有赖于我们对监狱性质的重新认识,监狱是什么?这当然是监狱改革的起点与归宿,无论从历史的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不言而喻的是,监狱是国家专门行刑机构而不是企业。从全局的整体的视野来制订规划,监狱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域经济”整体特征,根据掌握的预测资料,以发展的观点,按预测的比例趋势做好中长期规划。现在监狱人满为患,监狱接收这么多犯人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监狱自身在努力解决问题的同时,依托国家的刑事政策来解决问题,如:申请加大基础投入,要求扩大监狱的管理能力,实行有效的非监禁化,社区改造等等。使监狱能够合理地承担犯人,进而改造犯人,完成好行刑工作。同时也为监狱经济机制运行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目前司法部根据中央提出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方针,司法系统改革思路之一是:建立统一指导为辅、分级领导为主、个别管理突出的管理体制。从实际出发,各监狱管理局组建一个监狱国有独资公司,现有的为改造罪犯服务的监狱企业,改组为监狱国有独资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受监狱国有独资公司领导并对其负责。

实现监狱刑罚执行职能和生产经营管理职能分开,建立两套既独立运行,又有机联系、密切配合、规范运行的新型监狱工作体制。一套是新型监狱管理体制,它的主

要任务是执行刑罚、改造罪犯,按《监狱法》运作。另一套是新型监狱企业管理体制,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监狱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场所和生产岗位,可参照《公司法》

并结合监狱企业特点进行运作。围绕劳动改造罪犯的共同目标,双方按照各自规律运行的同时,需要密切配合。监狱警察应当按照规定和劳动合同协议组织罪犯到企业去劳动,到生产现场跟班管理,负责监管,负责考核罪犯的劳动改造表现。

三要引入科学的管理监狱模式。合理处理好警察、职工在监狱经济中的不同作用,完成好改造罪犯的根本使命。

一是引入科学的管理监狱模式,实现好管理罪犯的目的,关键要处理好监狱行刑和经济的关系:监狱行刑方面,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这是我国监狱改造罪犯的一个特点,通过劳动这个手段来达到改造罪犯思想这个目的;监狱经济方面,监狱管理需要的费用由国家保障,监狱企业生产应纳入政府采购。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目前的监狱企业实际上是承担着“公共物品”提供的职能。服刑人员的强制劳动,不仅仅是法律上的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全社会的安定有序提供间接的教育服务。虽然强制劳动应当仅是教育服刑人员的手段之一,但也无法避免将劳动本身作为改造目的实际社会需求。在此情况下,监狱企业还需要按照一般的劳动生产的要求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劳动岗位、劳动场所、劳动资料等)因此,在探讨监狱企业如何发展的时候,就必须将其纳入公共产品组织的改革大背景之中。

二是改革监狱生产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监狱生产的规模过大,行业繁多,产品丰富,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条件下,对补充我国新的国民经济和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已经进入到市场经济并因此促动了“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而且也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之后,大规模发展监狱经济的时代应当已经过去了。因此,要对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进行宏观调整。对于国家限制或淘汰的产业,如破坏环境、消耗资源型的产业,还有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如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产业等。均不适宜监狱企业发展。前一类产业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要淘汰和限制的,监狱行业不能因为自己不太受国家行业管理和封闭生产的特殊地位来破坏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后一类产业的竞争特别激烈,监狱不具备竞争的优势。而且,从长远考虑,国家鼓励这些产业发展的初衷也绝不是鼓励监狱行业来发展它们。如青海监狱系统抓住省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从2000年5月起,全面启动了监狱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用了近3年的时间,先后对系统内15个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施了破产,并重组了一批公司制企业,初步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监狱企业解除了债务包袱,消除了主要亏损源,处置了不良资产,分离了企业办社会负担,资产负债率大幅度下降,制约青海监狱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并且从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更为“十五”监狱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青海监狱系统的工业企业已由2000年亏损2500余万元,发展到2004年盈利近2000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600万元,比“九五”末增长14.5;资产贡献率由“九五”末的-11.3提高到2004年的10.2。通过青海监狱监狱系统的结构调整模式分析,我认为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对现有产业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引导工业单位果断淘汰市场前景不佳的亏损生产项目以及低效砖瓦建材等生产项目,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并鼓励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其次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对主要产品生产项目及时实施技改,并对新上生产项目进行严格论证和把关,避免投资失误,确保生产发展的需要。第三是大力发展供销两头在外加工项目。鼓励监狱发挥生产组织管理及罪犯劳动力资源优势,以本地区优势资源及产业项目为依托,积极开拓市场,从而培育一批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优势加工项目。同时通过加强内部节能降耗,挖掘内部潜力等措施,使产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是合理解决好职工问题,随着监企体制的分离,可采取以下办法:首先对工龄较长(确定较为合理年限)的职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按现行待遇办理退休、退养手续;其次对年纪较轻、工龄较短的职工,根据监狱企业实际需要确定岗位,竞争上岗;再次对剩余人员进行社会分流。监狱劳动是改造罪犯的重要手段,监狱的根本使命是改造罪犯,离开这一使命,监狱就无存在的必要了。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必须加强干警队伍建设,使全体干警提高自身素质,重点学习研究犯罪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使工作重心回到主题上来:即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干警队伍在内部流动的前提下,要加大外部流动力度,跨行业引进管理干部,使行刑管理更上水平。体制理顺后的监狱企业可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人才,对监狱企业的职工可采用合同制的形式。监狱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它的刑罚使命,那么监狱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要使每一位干警明确认识:监狱工作的重点应定位于解决服刑罪犯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和回归后的适应能力上。

五要推进行刑社会化。监狱经济还可以和行刑社会化相结合,行刑社会化是一种世界趋势,可借鉴国外行刑的一些做法:如英国在传统封闭式监狱的基础上设立了部分开放式监狱,用以关押短刑犯或即将刑满释放的长刑犯。开放式监狱里的罪犯白天到社会上的劳动场所与普通人一样参加劳动,自由交际,晚上回到监狱服刑。美国监狱则实行一种特殊放假制,白天让犯人到监狱外面的学校学习,晚上回到监狱,以期使罪犯逐步接触社会,并提高生产技能和增长知识,另外,在欧美国家普遍实行开放制度,即在不影响刑罚执行的情况下,通过取消监狱围墙、电网等形式,减少对罪犯自由的限制程度,加大对罪犯的信任,以利于罪犯增强自尊、找回自信,并培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我们可以结合监狱企业的劳动项目,做好与社会企业的衔接,在此领域开展行刑社会化的尝试。

六、结束语

发展监狱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总体要求,建立监狱刑罚执行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执法经费支出和监狱生产收入分开的规范运行的监狱管理体制需要每个人的献谋、献智、添砖加瓦,尤其是法律工作者、学者等中坚力量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正视现实,做出贡献;是寻找积极可行的道路,并一步步去努力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刚等主编《党的十六大报告学习辅导》,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王戌生《罪犯劳动概论》,2001年,法律出版社;

3、杜雨《罪犯劳动改造学》2002年,法律出版社;

4、胡平主篇《中国市场经济全书》,华夏出版社;

5、刘炳英主编,《现代市场经济--政治经济学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6、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1997年,法律出版社第1版;

7、王明迪、郭成伟主编,《中国狱政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8、兰洁主编:《监狱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9、夏宗素主编:《狱政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0、张苏军主编:《中国监狱发展战略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11、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当代中国监狱概览》,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3页。

12、李均仁《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一些随想》,《犯罪与改造研究》.1997年第七期;

13、吴宗宪《中国现代化文明监狱研究》,1996年,警官教育出版社;

14、王平《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1999年,中国方正出版社;

15、公安部编,《劳改工作文件汇编》,1982年12月,第一册;

16、司法部编,《中国司法行政发展研究报告》,2002年,法律出版社;

17、司法部编,《中国司法行政发展研究报告》,2003年,法律出版社;

上一篇:做审计需要的材料下一篇:浙医二院职工聘用及聘后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