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

2022-08-17

第一篇: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邱为 主治医师 江西省吉安监狱医院

摘要监狱人民警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调查显示监狱人民警察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本文概要地分析了其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当前,全国各监狱相继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使有心理问题的罪犯得以矫治,对监狱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在教育管理罪犯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尤其不容忽视。下面对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某心理健康调研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及量表分析等形式对某省5630名监狱人民警察进行了心理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7.1% 监狱警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

9.4%的警察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24.3%的警察需要进一步检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九因子与常模比较发现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强迫症状等方面和国内常模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在阳性项目数指标上,警察的阳性项目数以36.68远高于普通人的平均水平的24.92个(阳性项目数是指出现症状的项目总数)。调查还发现,监狱人民警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生的频率也不断上升。本次调研收到78个案例,这78名警察由于心理异常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其中12人不能正常工作,26人基本能维持工作,心理问题严重转化为精神病症的有13人。本次调研数据及其结果虽然只是反映了某省监狱人民监狱心理问题的现状,但是这也充分说明监狱人民警察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监狱人民警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单调、枯燥而重复的工作,易造成心理疲劳。据说,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见那里的草帽很精致,便问买一顶多少钱,答曰:10元;美国商人又问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答曰:每顶20元。美国商人百思不得其解,追问原因,印第安人说:“做一顶草帽,我们感到很新鲜,做10顶草帽我们要耐着性子,而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强忍着厌烦!”初听,把它当作笑话,细想,却不无道理。监狱人民警察从事的是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罪犯刑满释放了一批又一批,而监狱人民警察所从事的工作种类却没多大变化。一成不变的监狱警察带班工作,单调、枯燥而重复。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一旦到了心理承受力不能承受的程度,就易导致心理疲劳,悲观厌世,丧失思想,失去思考,无工作、生活信心,挫折感强。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等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工作中会涣散注意力,丧失警惕和鉴别力,轻则影响身体健康、工作效率,重则影响罪犯教育改造成效,危害监管安全,给罪犯脱逃以可乘之机。

(二)消极暗示心理的影响。曾有一成语叫“杯弓蛇影”,说的是古代有个叫乐广的人,一次请人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有个客人误以为蛇,回家

之后得了病。乐广知悉后,又在相同地点请他吃饭,并故意提示墙上挂着一张弓,杯子里的蛇不过是弓的影子,这个客人明白了事情的真相,病马上痊愈了。这个故事揭示的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客人受到不良心理暗示,暗示在心里扎了根,以至于形成心病而得疾。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腐朽思想、工作环境及报酬的对比,以及社会对监狱工作乃至监狱警察的不良言论,等等,都可能导致监狱人民警察从不满足现状到自卑自轻;而工作中的正常变动、职务升降等,也极易使人歪曲领导意图,滋生一种被轻视、被忽略、被否定的病态心理。在这些不良心理的暗示下,思想消极,不思进取,进而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领导、同事、家人的失望,落入了自我否定——外界否定——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影响家庭、人际关系,影响自身的前途,导致身心疲惫,自暴自弃。再者,监狱人民警察所从事职业的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其必须与一群心理和行为本身就不健全的罪犯打交道,受不良心理暗示影响的机遇加大,其心理健康难免不受到破坏。

(三)工作强度及压力过大是又一诱因。监狱人民警察长年累月奔赴在教育改造罪犯第一线,由于警力不足,大多身兼数职,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经常处于压抑状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罪犯构成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变化,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转变,顽危犯、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涉恐罪犯的不断增加,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亦不断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加大,风险增高,尤其是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重;其次,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健全完善,依法、文明、科学管理罪犯的要求提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加大。与之相对应的,却是一线监狱警察长期超负荷劳动,节假日得不到休息,从早忙到晚,生活苦,无更新知识充电加油的时间,照顾不了家庭,在恋爱、婚姻、子女学习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压力,再加上监狱大多地处偏僻,环境差,物质文化生活匮乏,无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这一切,都加重了监狱人民警察从事教育和管理罪犯工作的危机感、不安全感。长此下去,就可能使之出现忧郁烦闷等倾向,表现在情绪烦躁、自暴自弃、偏激、失眠、退缩、冷漠,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而监狱警察情绪的不稳定性,又易导致教育管理罪犯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监管改造和监管安全的不稳定性,危害不可忽视。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常令人陷入心理问题的泥潭。由于一些监狱警察对监狱工作的艰苦性、风险性等没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缺乏深层次地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尤其是一些刚参加监狱工作的年轻警察,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无所适从,容易感到自卑、孤独、无助、空虚,对工作现状心灰意冷,情绪极端不稳定。如果没有人加以关心引导,极易导致性格孤僻、自暴自弃、消极偏激等负性心理反应,既不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也给监狱工作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罪犯正常的教育改造工作。

三、促进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几个要点

(一)自我调节,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关键。

1、学会幽默。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品,是人对痛苦和烦恼的一种“抵抗剂”,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拥有了幽默,就具有了随环境变化不断加以调节自我心理的有力武器,从而减轻生活中因失败带来的痛楚。学会了幽默,可消除工作上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减轻心理负担;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磨擦,防止矛盾升级,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工作中善于运用幽默技巧的人,总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使人永葆乐观和愉悦。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枯燥单调,生

活苦,条件差,尤其需要我们运用幽默来调剂生活,增加生活、工作情趣,化解各种各样的难题,使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处处主动,永葆青春活力。

2、适当忘却,并正确评估自己。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果什么都斤斤计较,就会在情绪旋涡里迷茫和徘徊,便少了一份愉快和轻松的心境。学会忘却是快乐之源,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试想,那些因别人的失误给我们造成的烦恼和苦痛,或是因自身过失而酿就的已无法更改的苦果,在你别具匠心地挥剪中一刀两断,而和生活的魅力和信心,就在你轻轻挥剪时出现,这是何等的轻松。当然,在忘却痛苦烦恼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正确评价肯定自己,及时修正提高自己,不因他人的误解停止不前,不因自身的失误迂回否定自己,树立坚强的信念和理想,保持平衡的心态,度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暗区。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是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罪犯群体,工作中的烦恼与诱惑尤其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学会忘却,不断端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敬业精神走好人生的征途。

3、坚持运动和恰当的宣泄。运动是乐观的动力,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帮助驱逐不良情绪。也许你会说,监狱人民警察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已超负荷,根本没有体力再运动。但是,工作是一种被动的运动,与有意识的主动参加运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在自娱自乐的运动中,我们可以开阔眼界,随心所欲,释放一天的紧张、焦虑与烦恼,重新调整心态,提高身体机能,增强抵御各种疾病和负性心理的侵蚀,促使身心愉悦。要想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恰当的宣泄也是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当心情压抑时,可踢足球,把火发到它身上,或向好友和亲人倾吐心中的不快等。当然,这种宣泄应当是良性的,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为原则,否则会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不快,加重心理负担。同时,要多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使自己的身心在娱乐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和宣泄。

(二)正确合理地疏导,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1、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安慰。一个人在遭受重大打击时,其情绪低落,心理脆弱,身心俱损,意志消沉,判断力和鉴别力弱,极易走入极端。此时,亲人好友的劝解和安慰,就象一剂良药,能缓解其心理压力,减少消极心理影响,帮助其正确地分析问题,找回自信;况且,在交心谈心中,能使之获得情感上的被认同感,疏散郁闷,真正使其能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以积极的心态走出困境。

2、思想工作做到位。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能帮助人明辨是非,改正错误,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苛刻的批评不仅伤害人的自尊,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严重的会使人自暴自弃、脱离集体,无端猜疑而难以自拔。因此,在做思想工作时,要做深做细做透,尤其是在工作变动、职务变化等敏感问题上,不能只是例行公事地通知到本人、简单地说清楚就行,而是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处理问题,选择合适的词句,避免产生误会而导致对方消极对待。曾看到一则故事,有一餐厅所属集团的高层领导到餐厅吃饭,点名要吃这家餐厅的特色牛排,可擅长这道菜的主厨有事没来,经理只好把这任务交给一个年轻的厨师,并关照说可能客人对食物会很挑剔。当菜上齐后,客人要求见厨师,年轻厨师心惊胆战地来到包房,看到一老先生面前的牛排只吃了一半,他十分不安地问:“先生,请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没有!”老先生说:“牛排真的非常棒,但我还是只吃了一半,原因不在你的厨艺,而是我的年龄大了,胃口不如从前了。”看着依然很紧张的厨师,老先生又说:“我请你来,是怕待会你知道我只吃了一半牛排,心里会很不安。我要亲自告诉你,你的牛排味道真的好。”年轻厨师这才如释重负。其实工作中的大多变动,领导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极易由此产生

种种误解。如果我们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不是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疏于做工作,而是能多考虑一点别人的感受,善于体察他人的心理,及时地加以疏导化解,减少彼此间的一些误会,从而降低消极心理的产生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积极运用良性心理暗示,培养健康心态。国外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天,他交给班主任老师一个名单,说名单上的学生是他通过一种特殊心理测量发现是最有潜力的。几年后,心理学家再来到这个班级时,班主任对他说,这个心理测验可真准,尽管当时有的孩子成绩并不好,但现在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心理学家却告诉他说:“实际上那年我交给你的名单完全是我随机挑选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可以充分发挥一个人无穷的潜能。因此,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真挚的互相给予鼓励和赞赏,创造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培养健康心态。当然,给予暗示的权威性和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领导,就应该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对下属善于运用积极、恰当的心理暗示,在批评中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事物一直向所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使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此外,作为领导,还要关心监狱警察的疾苦,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狱内活动,丰富监狱警察的业余生活,促使监狱警察身心健康。

心理问题是不知不觉潜伏在人们身边的,它不会一朝一夕就致人死地,而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引发各种身心疾患。虽然我们无法控制生活降临于我们头上的各种打击,但我们却能控制自己对待这一打击的态度。作为一名监狱警察,为了更好地工作,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行动起来,重视心理卫生,关心心理健康,为创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警察队伍而奋斗!

第二篇:监狱警察心理问题

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前,我国监狱对罪犯的心理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四川为例,各监狱基本配备了面向罪犯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矫治人员,建立了以罪犯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档案。而在这些方面专门面向监狱人民警察基础配备却基本不存在。作为一名监狱警察,在长期教育管理罪犯繁琐的工作中,为了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对该文的写作,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一步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常年面对社会消极群体,更加需要保持心理健康,然而,在对某省监狱警察的调查中发现,有90%以上的监狱人民警察感到有心理压力。

1、新的犯罪趋势及执法要求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1)、押犯结构的变化:监狱押犯由文盲、法盲向知识型、高学历发展,犯罪类型由一般刑事犯罪向经济犯罪、多技能型犯罪发展,犯罪手段由简单向智能化、集团化、黑社会化转变,流窜犯、暴力团伙犯以及涉黑、涉毒、涉恶、涉枪罪犯的不断增加等,造成监管安全防范工作中现实的与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加,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日趋复杂,难度增大,风险增高,尤其是近年来多起罪犯袭警事件的发生,监狱人民警察深感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心理包袱加重;(2)、随着国家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罪犯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追究力度加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工作,监狱人民警察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心理状态,身心常年处于紧张与担忧的应激状态,极易产生心理疲劳,引发身心危机。

2、工作时间过长成为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外研究证明,时间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监狱一线警力不足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作为基层一线的民警每天平均工作时间为14.5小时,民警每周平均工作日为9个工作日,民警平均每月平均休假天数为5天且随时可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与正常的公务员每天8个小时工作时,每周5个工作日,每月8天的正常休假的工作时间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民警们节假日的休假时间不能保证,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没有调剂生活、缓解压力的正常宣泄减压渠道,长期处于心理压抑状态,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容易恶化。

3、执法者角色转变不当,不注意调节控制情绪,也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拥有多重角色身份的人,在管理教育罪犯的过程中,个别民警心浮气燥,对罪犯在改造中的反复行为产生厌恶情绪,容易动怒,从而使得其行为盲目、被动。个别民警在工作中,为了在罪犯中树立所谓权威形象,惯于发号施令,要求别人绝对服从自己,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听到反对意见就勃然大怒,自己做的,错的都是对的,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习惯于被赞扬,奉承,浮躁、惟我独尊等不健康心理现象。

4、监狱人民警察待遇普遍偏低导致心理失衡也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

无论是和其它警种相比,还是和其它行业相比,监狱人民警察,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监狱人民警察待遇偏低,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我省大部分监狱人民警年收入不超过30000元,在实行津补贴后,部分监狱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监狱机构,国家财政保障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民警是单职工家庭,民警一个人的收入往往要养活一家老小,而物价日益上涨,收入并没有成比例上涨,造成监狱人民警察消费能力反而相对下降,监狱民警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对职业的认同感越来越差,觉得收入不能体现工作的价值和生存的尊严的监狱民警大有人在,而且不在少数。而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对监狱的执法标准越来越高,执法要求越来越严,民警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长期处于压抑和焦虑的情绪状态而又得不到很好的调节和缓解,极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5、环境封闭及文化娱乐活动贫乏是影响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监狱是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一是指环境封闭,各个监狱民警到狱上班后,基本上要到下班后才离开单位,在工作期间只能在监狱内工作、活动。二是指接触的对象带有封闭性。此外,大部份监狱警察的日常活动大多较为单调,两点一线,一头是家庭,一头是监狱,加之监管罪犯的特殊性,使其缺乏时间、精力参加娱乐活动,使干警紧绷的神经得不到松弛,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6、青年干警的心理冲突突出。

监狱青年民警占到全与民警的,大部分是一脚跨出校门,一脚变跨进监狱工作,对监狱监狱工作的性质、任务、目标等不了解,不明确,缺乏工作经验,工作手段、方式方法简单、单一。而监狱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监狱干警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队伍。管教罪犯尤其是改造罪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把罪犯改造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需要长期耐心细致的教育,严格的管理。由于押犯结果的多样化、服刑人员犯罪心理结构复杂,改造难度大,使青年民警对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怀疑,与自身的人生目标产生冲突,此外加上青年民警心理承受压力的强度有限,由此而引发激烈的心理斗争,出现心理问题。

7、一线民警心理压力明显。

监狱系统处于改革前沿,是体制、机制矛盾突显的受众人权,作为一线民警的压力首先来自工作中的“两个安全”,即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压力。具体地说,一是监管改造要求高。压力主要是怕押犯出问题,这方面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未知因素,且体制改革后,各级领导对监管改造方面的要求更高更严,不仅不允许出现影响全局的大事,就是一般的失误也得担当责任。二是绩效考核体系要求严格。我狱建立了以五大考核为基础的民警绩效考核,切考核结果与津补贴直接挂钩,从队伍建设、监管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怕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扣分,影响到自己的经济收入从而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策略:

在我国针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对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的对策主要有:(1)从社会角度,政府要制定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的相关政策,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的工资福利保障,呼吁全社会切实关心支持监狱人民警察,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让他们在一个被爱的、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最大限度地减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从监狱的角度,监狱应当多开展有利于民警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民警文化娱乐生活,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并应努力提高民警待遇,缓解广大民警生活压力,提高民警生活质量。(3)从个人角度,一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主动预防心理疾病。二是保持良好的情绪特征,不断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努力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悦纳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三、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1.监狱人民警察的理论研究不够

目前,有关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理论基础很薄弱,在国内来说,有关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标准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关文章较多,但多数仅仅是纯理论分析、解释性的说明、经验总结、逻辑演绎,缺乏实证力一面的支持论证,尤其是在原因的作用机制方一面。许多概念还很混乱,而且很多的理论都源自于欧美或别的群体,这就导致了在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理论知识匮乏的阻碍。因此,在进行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时,我们应加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

2.调查研究较多,对策研究较少

我国关于监狱人民警察问题的研究中,关于监狱人民警察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较多,对策研究较少,并且多数是理性探讨,缺乏切实可行的维护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现有研究中,针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的措施与对策主要有:第一,从监狱人民警察自身来说,淡泊明志、宁静以致远;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期望适度,体验成功。第二,从监狱方面来说,从微观上切实提高监狱人民警察待遇,改善监狱人民警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与条件;注意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培训;正确处理好监狱人民警察与管理者的关系。第三,从社会来说,社会宣传跟上,作好理解;转变机制,作好科学评价;从宏观上来调控监狱人民警察待遇,改善监狱人民警察的物质生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与条件。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对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策略的研究多是多的只是停留在简单理论分析与一般经验总结的水平上,可行性较低。

3.监狱人民警察心理问题的干预性研究

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日的是为了增进和维护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关于其干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并未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角度提出其干预手段,如自我维护:理解宽容法、愉悦接纳法、降值低调法、转换视角法、合理宣泄法等,及从监狱管理、社会环境方而来创造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氛围。我国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策略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我们进行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增进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提升监狱人民警察的生命质量,但是在现实的研究中,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简单理论分析与一般经验总结的水平上,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监狱人民警察维护策略的研究,如,监狱人民警察压力源的研究、监狱人民警察的辅导研究以及监狱人民警察的干预实验研究.另外,应定期进行监狱人民警察普查,及早发现监狱人民警察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监狱人民警察咨询机构,建立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档案,以便随时为监狱人民警察服务。

4.研究工具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监狱人民警察调查研究的工具主要是:(1)Scl-90症状自评量表,国内修订的SCL-90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具有容量大、反映精神症状面广、能较准确判断各症状程度、省时间、易操作等特点,要求被试必须回答所有90个项目,限定回答近一星期内的体验,采用5分制评定。SCL-90是迄今国内外最具权威性的关于精神卫生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被广泛使用用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因此,对于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群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对没有或较少有心理症状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缺乏分别能力。它反映的是一周时间内某人群有无心理症状及其程度。因此,该量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阶段性状态结果不能代表整体的状态这可能是导致监狱人民警察调查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因此采用5CL-90量表进行监狱人民警察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

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结合调查法或访谈法来弥补单独使用SCL-90的不足。日前的研究工具多为SCL-9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并且结果解释也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一次调查、一个量表的测评,并不能准确判断实际情况。并加强本土化量具的研制,这样可以使将来研究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工具较单一。

目前,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探索,在心理压力的测量上,较多的使用了SCL-90调查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等影响了受访者的合作程度。杨廷忠教授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中文知觉压力量表(CPSS)。知觉压力量表(PSS)是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英文版一般性的压力测量工具,其由14个反映压力的紧张和失控感的问题构成,

4、

5、

6、

7、

9、10和13题反向评分。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适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国情。但是在国内的研究中却没有加以使用。

5.监狱人民警察状况研究取样的片面性

通过对监狱人民警察研究论文、文献的分析表明,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中青年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上,对于中老年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以及离退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些都表明对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片面性,离退休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个没有继续为监狱事业做出直接贡献的群体,但对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监狱人民警察来说,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对中青年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对他们老年生活保障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为激励中青年监狱人民警察为监狱事业奉献提供依据。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监狱人民警察群体的角度出发,谈如何加强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管理、提高对罪犯的改造质量等,较少针对个体的监狱人民警察进行研究。监狱人民警察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个赋予社会角色期望的“监狱人民警察”,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我们应该站在监狱人民警察个体的角度来认识、看待、评价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更客观地评价监狱人民警察的各种问题,更客观、理智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此外,在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中没有涉及各专业对监狱人民警察生活适应情况的研究。

此外,除了对离退休高校的监狱人民警察研究资料较少外,对于处于更年期的男女监狱人民警察的研究涉及也非常少。更年期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生理阶段,由于生理上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精神上的变化以及引起了哪些变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于男性监狱人民警察来说也是一样的。其中,在各项研究中跨地域的横向、纵向研究也没有涉及,不能体现出每个地区监狱人民警察问题的地域区别。

四、对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1.应该明确监狱人民警察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目前,有关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理论基础很薄弱,在国内来说,有关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标准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关文章较多,但多数仅仅是纯理论分析、解释性的说明、经验总结、逻辑演绎,缺乏实证力一面的支持论证,尤其是在原因的作用机制方一面。监狱人民警察是高压力、高应激群体,具有诸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尤其是监狱人民警察问题的负面效应具有不容忽视性和与其他职业群体的不可比拟性。这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和成败。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监狱人民警察研究地位的提升成为必然,并且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更多意义在于监狱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形成、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专业化及其生存和发展。监狱人民警察职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就在于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监狱人民警察是由于他具备了其他职业不具备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监狱人民警察心里健康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必将有利于监狱人民警察研究的更进一步发展.

2.必须重视监狱人民警察的监狱人民警察要深入人心

以往认为监狱人民警察是高于一般普通人的模范公民,因而很少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怀疑。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价值观念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人们逐渐认识到监狱人民警察也是普通公民中的一员,同样也会有心理问题,并且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更易造成心理问题,而恰恰这一特殊性又要求监狱人民警察必须具有更健康的心理。因此,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的心理健康同样应该受到重视。这不仅涉及监狱人民警察自身发展,更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

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将会把监狱人民警察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工作。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的对象是较成热的成年人个体,具备较完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反思性,而监狱人民警察辅导工作还是个新兴事物,许多监狱人民警察还不能认识到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监狱人民警察辅导工作需全社会支持更需全体监狱人民警察支持,因而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的起步理应也必将会把监狱人民警察个体的观念转变作为首要工作。

3.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的干预研究必将成为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的重点

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是实践和现实问题的需要。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否则监狱人民警察辅导研究就失去其存在发展的必要性。如,监狱人民警察压力源研究、监狱人民警察的辅导研究以及监狱人民警察的干预实验研究。另外,应定期进行监狱人民警察普查,及早发现监狱人民警察存在的问题,并建立监狱人民警察咨询机构,以便随时为监狱人民警察服务。

4.监狱人民警察研究必须重视与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结合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是个接触广泛又比较狭窄的职业,广泛是指它面对的罪犯背景形形色色,狭窄是指它主要活动于监狱中,对象主要是罪犯。这种矛盾性就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问题产生的背景的广泛化。因此,必将重视与其他领域研究的结合,如监所文化研究等。

5.监狱人民警察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的多样化以及研究样本的代表性

针对我国监狱人民警察研究工具的单一性问题,研究工具使用较少的情况,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的高校研究者以及心理学研究者,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研究工具进行量化的研究。在将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结合调查法或访谈法来弥补单独使用SCL-90的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也应该多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并加强本土化量具的研制,这样可以使将来研究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对样本的抽样要具有代表性,我们应该加强不同监狱人民警察的调查研究,多做一些横向的比较,找出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已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长期、复杂的管理教育罪犯工作中,监狱民警们还将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受到不断的挑战,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篇:关于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培养的问题探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充分显示出“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法治监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法治监狱建设总目标,研究提高监狱人民警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法治思维是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改革已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的成效将更加体现在如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的能力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凝聚法治共识的根本,只有通过法律的形式,形成社会共识,才能成为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

(二)法治思维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难题的根本途径。当前,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对生态环境的敏感,以及享受发展成果的强烈愿望等,都在挑战着粗放式的发展理念。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只有以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才能凝聚共识、排除干扰,才能使发展稳定全面推进。

(三)法治思维是维护稳定的根本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是监狱人民警察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首要能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确保监狱安全稳定大局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证作用,为平安中国建设做出应用贡献。

二、当前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现状

近年来,司法部、自治区司法厅、监狱局通过开展规范化管理年、教育质量年、法治文化建设年、创建标准化监区等富有成效的活动,全面加强监狱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执法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少数监狱人民警察中还没有形成学法遵法守法公正执法的浓厚氛围,没有确立起全面的法治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法自觉性不高。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意识和执法能力基础薄弱,对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学习没有深度,甚至流于形式。部分干警学法动力不足,学法的积极性不强,或是缺乏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或是对面对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不知道学什么,存在不愿学、不会学的现象,对《监狱法》、司法部“六条禁令”、“十不准”等相关法律制度,不能较好深入学习和理解。

(二)用法能力不足。有的干警不能严格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实施法律,存在不作为的现象;对法律法规掌握不熟练,对执法流程不熟悉,执法随意性大,存在滥作为的现象;对善钻法规漏洞、爱找监狱管理缺陷的“岔子型罪犯”,蓄意挑衅执法、公然对抗改造的“钉子型”罪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油子型”罪犯,“行政处分不怕,刑事处分不够”的“赖子型”罪犯束手无策,能力短缺。

(三)遵法观念不强。个别干警意志力不坚定,受社会不良思潮的侵蚀,存有侥幸消极思想,没有行成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在管理罪犯时方法简单粗暴,有以权代法的行为,有的受利益驱动和侥幸心理的影响,利用给罪犯减刑、假释和调整改造岗位等职务之便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钱物。

(四)执法压力太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不断加强,监狱的刑罚理念由传统向现代化、专政向法治、强制向文明、注重服刑人员义务向重视服刑人员权利的保护转变。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我们在几十年工作中形成的传统的、固有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都受到了冲击,也对民警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罪犯的不合理维权,无理缠诉时有发生,看似“强势”的民警,在保护自己的方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渠道也非常有限,民警的执法风险日趋增大。

三、培养监狱人民警察法治思维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底蕴

1、强化职权法定意识。适用“法无授权皆禁止”原则,监狱人民警察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就不能主张和行使权力;不仅要有授权,行使权力过程中还不能超出法律授权的种类和范围,同时必须遵照既定程序,一切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没有依据就不能越雷池半步。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必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决贯彻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全面履行好维护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2、强化权利至上意识。法律既是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指南,也是一把“丈量”监狱执法行为的尺子。在法律领域,限制行为、剥夺自由只是手段,保障权利才是目的和中心,手段要服从于目的,以服务目的为限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目的就是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化法治思维,监狱人民警察首先要强化权利义务思维,真正把罪犯看成监狱里的特殊公民、权利主体,以权利主体的法治理念对待罪犯、对待监狱工作。

3、强化公平正义理念。监狱人民警察掌握着国家刑罚的执行权力,具有措施的严厉性、手段的特殊性等特征,一旦滥用,贻害无穷。每名干警应该警醒起来,主动顺应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坚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监狱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在监狱管理层面,对各个执法领域和岗位,都要加强执法管理监督,完善执法制度,细化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加强罪犯劳动岗位安排、计分考核、分级处遇管理等源头工作,严格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深化狱务公开,从实体和程序上保证监狱行刑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防范执法风险,防止执法权力滥用,尤其注意预防监狱民警利用职务违法犯罪,防止执法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的发生,努力让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行刑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实践应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1、加强民警队伍法治思维能力建设。坚持法制建设与法治素养培训并重,切实发挥监狱法治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制度保证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监狱执法岗位工作规范》学习培训活动,让“公正文明廉洁执法”理念入脑入心,着力提高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治思维引领法治实践,抓住罪犯考核奖惩、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文书展评和执法质量考评活动,深入推行阳光警务。

2、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建设。规范、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运行是法治思维的核心。领导干部,一切立身行事都应当坚持“法”字当头,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和信仰法律,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带头强化制度思维,自觉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依法办事”作为一种稳定“基因”注入思考模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稳法治的立场,体现法治的精神;带头强化责任后果思维,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勇于承担错误,敢于接受后果,知错能改;带头强化治官治权思维,坚决抵制“人治”、非法的领导思维、行政思维和执法思维。

3、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严治警,制度执行从严,修订各类民警岗位职责,制定《监狱人民警察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工作要求从严,合理界定干警工作责任区和工作职责;考核奖罚从严,完善民警分类考核分级激励办法,工作实行百分制考评,正负激励;从优待警,加大对先进典型的选树表彰力度,建立困难帮扶机制注重对基层民警的关心关爱;培养从优,调研骨干人才培养使用办法,拓宽青年民警成长渠道;民生从优,人、财、物向一线倾斜,不断改善民警工作、生活、居住、交通条件。

(三)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培养法治思维的积极性。

1、完善监狱法律体系。根据监狱工作的实际需要,吸收监狱工作改革发展经验成果,增加监狱执法实践相关内容,尽快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如,细化监狱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监狱警察配备数量和警察职权,厘清罪犯权益保障、监外执行、减刑假释、释放和安置的实体、程序和时效规定,强化罪犯分级处遇、罪犯医疗保障、罪犯死亡处理等执法难题解决的法律保障,更新罪犯心理矫治、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等实用性内容,明确界定监狱企业的性质、任务、管理方式等,为监狱企业运行发展和发挥职能作用提供法律依据。

2、完善监管制度体系。围绕平安监狱建设目标,健全安全责任分解机制,从监狱领导到基层执法干警,逐层签订岗位责任制,划定管辖区域、明确岗位职责,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定岗、定置、定责目标管理;完善应急管控机制,从安全隐患排查、预警研判到应急演练,从干警个体设防、区域防范到“三共”联控,从狱情分析、舆情控制到物防、技防、人防、联防合力提升,从目标、任务、要求、责任到考核问责,全面建立规范科学的干警直接管理制度。

3、完善公正执法制度体系。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和基层监狱单位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监狱体制改革实际,制定各项规范性文件和制度,继续完善《罪犯计分考核奖罚规定》,严格控制干警的自由裁量权,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强化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创新警务督察模式,办好刑罚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深化狱务公开,推行阳光执法。

(四)构建权力运行机制,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1、建立保障预警机制。深入推进监狱体制改革,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监狱人民警察的法律地位和正当权益,依法充分保障监狱工作经费,为切实肩负起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第一责任,切实履行教育改造罪犯的法定职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创新教育预警制度,开展廉政格言警句、专题讲座、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报告会等各类廉政文化活动,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到地方法院旁听庭审,到地方检察院参观反腐基地,以案释纪,以案析法,筑牢廉洁守法的思想防线。表彰执法公正、廉洁守纪的先进典型,提升监狱干警尊崇法治、恪守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建立管控监督机制。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监管执法、干部选用等关键事项列入权力运行跟踪重点,纳入日常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规定内容,以目标化管理督促引导监狱干警规范行使职责权力。健全执法执纪制度,建立计分考核听证、监检双方执法合议、危重罪犯管控、警务督察、内部控制监督等各类执法执纪制度,督促监狱人民警察审慎用权。

3、建立查纠问责机制。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以监管执法、组织人事、财务后勤、生产经营等人财物相对集中的关键岗位干警为廉政监督重点,制定《民警执法执纪风险预警评估办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廉政风险预警评估系统,每月开展动态评估,对风险等级高的单位和责任干警,检察纪检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教育和问责。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细化执法工作流程,制作《监狱工作权力运行图》。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查纠整改和跟踪问责力度,依法惩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转自网络

第四篇:浅论减轻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增加,这一问题已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由于他们所处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以及从事着成年累月与罪犯打交道的特殊工作,使其承受着数倍于常人的心理压力。在此高压下,不少干警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弄清他们心理压力的来源,并采取针对性的各种对策,帮助他们“减压”尤显重要。

一、分析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

所谓压力是指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景中,一时无法消除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当这种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在一个人生活中长期存在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就要分析心理压力的来源,找准“病根”,做到“对症下药”。笔者认为,目前,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时间长,身心疲惫。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一方面带来了城乡人口大流动、大融合、商品流通大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治安状况恶化的突出问题,人们在享受自由社会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必须承受由此而来的较高的犯罪率。犯罪率的升高使在押犯人数急剧增加,而监狱干警受编制限制,干警人数增加较少。同时,我国监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监企不分、监社不分体制,监狱办企业、办社会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造成警力不足。监狱基层一线干警有的白天带班,晚上还要值夜班,严重超负荷工作。还有,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节假日也不得休息,更不用说带薪休假,只好打疲劳战、消耗战。长期以来,造成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

2、工作压力大,责任重。近几年来,我国监狱在押罪犯人数及罪犯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于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各监狱普遍处于押犯人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押犯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刑犯比例不断上升。近几年监狱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虽然较大,但仍不能满足监狱事业发展的需要,普遍存在监管设施老化或不足。鉴于以上等诸多因素,监内不安全隐患增大,防逃、防恶性案件困难重重。随着监狱三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监管安全“零指标”的提出,致使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压力前所未有的增大。一旦发生罪犯脱逃以及恶性案件,除对直接责任人经济处罚外,有的还要受党政纪处分,有的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监狱警察普遍存在着“四怕”:生怕跑罪犯,生怕发大案,怕深夜有人打电话,怕听到警报声。在监狱人民警察的脑海里监管安全这根神经始终都绷得很紧。监区警察不但工作时间长,而且责任重,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压力的状态下工作。

3、安全威胁大。监狱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长期以来,惩罚与反惩罚,改造与反改造,脱逃与反脱逃一直在监狱内长期存在,而且十分尖锐激烈,少数对社会和政府不满的犯罪分子,他们总会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到监狱警察的

身上。由于犯罪分子胆大妄为,心狠手辣,加之,犯罪手段具有预谋性、隐蔽性、突发性和凶残性。为了自身的安全,监狱民警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罪犯保持戒备心理,以防不测。这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给警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4、监狱人民警察受职业和生活环境限制,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也是形成心理压力的因素

其一,交往面太窄。监狱大多部署在离市区较远、较偏僻地带,监狱警察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易与外界交往,使他们失去了与常人相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交往面太窄容易形成:一是,心中的苦闷、怨气找不到发泄。他们整天面对的监狱同事,由于监狱的封闭性,监狱子女就业困难,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监狱子女大都照顾性地安臵在“身边”,形成“劳改世家”,监狱内部干警关系较为复杂,相互之间戒备心理严重,难以形成知心相交。并且工作繁忙,同学、亲朋之间交往较少,久而久之关系淡薄。工作的不顺,家庭的不幸,难以找人倾诉,怨气找不到发泄。二是,青年民警找对象困难。根据我国监狱收押犯人规定,男犯和女犯分押管理,男犯监狱以接收男干警为主,女犯监狱以接收女干警为主,各个监狱普遍存在男、女干警比例失衡;加之,监狱大多部署在较偏僻地带,监狱警察交往少等原因造成干警找对象难。青年警察将就找一些远离监狱区单位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对象,婚后共同语言少,家庭矛盾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三是,涉及到与社会相关的问题,难以处理。如孩子上学、就业等问题,由于交往少,缺乏应有的社会关系,难以处理妥当,造成心中苦闷。心中苦闷,无处诉说,难免会产生沮丧、压抑的感觉,有的还产生自卑感,变得孤独、呆板、忧伤、郁郁寡欢;有的还借酒浇愁来消除压抑感。

其二,业余生活单调,疲惫的身心得不到很好恢复。监狱娱乐设施十分有限,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很少,所以警察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大都是在家看电视、打扑克消磨时光。

其三,家庭开支大,经济压力大。由于监狱干警找对象难,有不少干警的配偶没工作,或有工作的大都是层次低工资低。加之,监狱无子弟学校,既是有条件差、教学质量不高,子女要想接受好点教育,就要付出昂贵借读费。监狱干警享受的是国家公务员工资,没有其它收入来源。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监狱企业受市场经济形势的影响,效益不佳,少数监狱干警的工资不能全额发放。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钱生活,小孩要钱读书,家庭要钱买房。收入不高,支出不少,经济负担给他们带来了过重的心理压力。

二、减轻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监狱人民警察肩负着依法管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职责。解决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始终保持一个良好心理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确保监管安全。针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理压力的来源,可采用以下途径和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

1、加强监狱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心灵源头建筑抵御心理压力的长城

其一,开展“三观”教育活动。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心理活动,而且是个人行为的调节者。因此,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每个干警的心理健康与否。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全体干警,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就会有从警为民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以宽阔的胸怀和伟大的理想、信念,抵御各种心理压力因素的侵入。

其二,掌握干警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干警易在工作岗位变动、家庭异常等情况时出现思想波动,形成心理压力,因此,要做到“五要”“一关注”:干警工作岗位调整时要进行谈话;干警犯错误受到处分时要进行谈话;考核、评先评优时要进行谈话;家里出现天灾人祸时要及时家访看望;关注干警的婚恋问题,对恋爱、婚姻出现问题时要及时疏导。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干警心情舒畅。

其三,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狱,争做学习型警察”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监狱,争做学习型警察,“学以致用、学以立志、学以修身”,以新知识、新理论、新理念、新技能来丰富自身的素质,充实自己的人生。

2、改善干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应加快监狱布局调整步伐,使监狱向大、中城市和交通沿线转移,让监狱警察进城居住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改善干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为干警创造干事创业的平台。一是在考核和争先创优工作中,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使考核和评优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干警的实绩。二是在干部晋职、任用方面,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竞争机制,让干警的才干得到展示。三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意吸收青年干警、长年累月在监区一线工作的干警入党。使干警在公平、合理、科学的考核和竟争机制下,有一个平衡的工作心态。

4、加大监管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提高监管安全系数,减轻人防压力。建立具有科技含量的监管设施、监控系统、监狱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了监狱工作效率,解放部分警力,也使监管安全更有保障,有效地缩短干警的工作时间,减轻其工作压力。

5、大力发展警营文化。一是营造释放警察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由于监狱警力严重不足,以及长期从事高危工作,加之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等众多警情不可控和不可预料性,工作中,警察被迫超负荷运转,精神高度紧张,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警营文化,为警察营造释放心理压力的休闲空间。如建立图书馆、阅览室、篮球场、健身房等。二是开展警察易于接收的娱乐活动,使干警在这些娱乐活动中能达到忘我,忘却工作中的压力,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干警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干警处理好工作压力问题、人际关系、婚姻恋爱、社会适应、学习考试等,帮助干警“减压”,以提高干警在危机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稳定状态、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消除烦恼挫折及感情困扰,从而培养监狱民警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性格。

7、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政策。从优待警是监狱机关“以警为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警心”工程。从优待警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提高监狱警察的政治待遇;二是认真落实好监狱人民警察的公休假制度;三是为监狱干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四是每年为全体干警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五是适当扩大干警外出参观人数和次数,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减轻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认真研究监狱人民警察的思想、心理状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协调发展,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推进监狱工作“三化”建设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第五篇: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2

摘要:通过对监狱民警进行个案访谈,同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得知,7.27%的监狱民警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男性民警比女性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性格内向者比性格开放的监狱警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且不易治疗,同时随着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大,其心理不适应的几率大大提高。这与监狱民警的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差、物质待遇水平低有关,也和监狱工作本身任务重、压力大、风险大等因素分不开。

关键词:监狱警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在监狱对罪犯的改造活动中,罪犯心理矫治悄然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罪犯心理矫治在国内很多监狱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到2006年为止,全国已有93%的监狱成立了心理矫治机构。这对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警察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罪犯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改过自新。

1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的表现

心理问题几乎每个人都有。而作为监狱警察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显得更为严重。据资料显示有51.23%的警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警察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警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2.94%的警察已经构成心理疾病。警察的强迫症状、自卑心态严重,妒忌情绪、焦虑水平也出现偏高,忧郁化等都比一般人群高。可见警察的心理问题状况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警察遭受着心理困扰,并严重影响他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体验。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问题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险性。警察的心理健康是罪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警察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罪犯的教育改造资源,几乎每个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会因警察的影响而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痕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罪犯的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由此,警察的心理问题带来的危害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警察心态的偏差降低对罪犯教育与改造的质量与效率 警察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是罪犯。警察职业症状使之在教育改造中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显得焦虑和烦躁,遇到事情不够冷静,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罪犯。特别是一些年轻警察发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是,很快会向现实妥协。在焦躁时,对待不顺眼的罪犯进行责骂。但是,警察心态的一点点偏差,对罪犯的伤害可能危及一生。进而影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与效率,使得罪犯在重新进入社会后产生不良的心理症结。

1.2 心理不适导致工作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警察心理不健康,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警察在监狱工作中面对的都是罪犯,做着带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如何克服自己的倦怠,保持对监狱工作的敬业和专心,对警察实在是一个挑战。心理偏差的警察可能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改造现象。

1.3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极易产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 警察心理不健康导致身心健康受损。现在警察难做,罪犯难教。社会急剧变化,警察也不得不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责任变大,使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实竞争与功利需求也往往让警察掩饰失落。在长期的压抑和焦虑中,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健康问题接踵而来。

2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问题向来是被人认为很神秘的领域,而警察由于起所从事的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则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

2.1 工作环境的闭塞带来的心理问题 监狱警察工作的地点主要在监狱内狭小的空间,且远离市区,其往往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在那狭小偏远的空间内,很多警察缺乏一种成就感,其与外界的接触也很少,其获得信息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此而产生的心理障碍便无法得到有效的排除。警察的工作是长期的、紧张的劳动。教育改造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没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极其容易产生孤独、感情压抑等等。

2.2 职业特殊性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 监狱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主要面对的是罪犯,且工作单调枯燥。且罪犯当中有各种不同的人,鱼龙混杂。在警察对罪犯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若警察不进行再学习和不断的自我调整,其心理状态会受到罪犯的影响,并且存在产生不良心理的状况的极大可能性。同

时,监狱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及不公正,不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等方面也必然大大降低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2.3 家庭情感因素 近年来,监狱警察家庭群体中,家庭不和睦,夫妻关系紧张,分居离婚、失恋、外遇等多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当前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所产生的“心理综合疲劳症’影响到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如果解决不及时妥当,更会给家庭带和工作带来不良的后果。

3 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警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时的。自从有监狱开始,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一直存在着。警察心理问题的产生会给其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由于现在的监狱体制存在的缺陷,使警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及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长期以来警察的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也是空白。但随着80年代以来,心理学在我国重新得到发展,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等的治疗方法不断产生发展。以下是有关监狱警察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3.1 社会层面 对监狱管理系统进行改革,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我们在重视对监狱及警察队伍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家庭对警察心理问题的影响。在我们对警察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我们应为监狱警察提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狱警的成就感,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实现其自我抱负。

3.2 管理层面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监狱系统应该成立专门的狱警心理咨询机构,并有专门的心理学人士担任。同时,可聘请心理学的资深专家,通过建立心里咨询中心、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有心理障碍的狱警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对狱警的各种心理失衡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提供给狱警排除压力和苦恼的方法与技巧,增强警察的心理承受能力。

3.3 个人层次 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还得靠自己。因此,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还得靠警察队伍。因此,监狱管理机构应积极调配有关教育资源对监狱民警进行再教育,同时向民警灌输终身教育的理念。提高监狱民警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其自我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应激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知、情、意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应激水平与受挫折能力。做好生涯规划,明确人生的努力方向,实现自我,在工作、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做自己真正的主人,让生活充满乐趣。

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社会、监狱自身等方面的力量与资源,积极建立监狱警察心理预防机制,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监狱民警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同样应努力建设好和谐的监狱系统,提高监狱系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政治生活水平,从根源上解决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

上一篇:经营科科长岗位职责下一篇:经营管理部岗位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