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这就是现实随笔

2024-04-24

记着,这就是现实随笔(精选2篇)

篇1:记着,这就是现实随笔

从被窝里直直的拉出手来

想狠狠的抓住一丝丝窗缝中的.

阳光

它们。一样努力得穿过云朵、躲过尘埃、爬过窗台。

最后,四溅在眼角。

刹那

连天花板都充满着一片片水汽呢。

感叹,这鬼天气是有多冷。

一整个冬天

一切不知所措

话说,也就是今天收到成绩单了吧。

虽然,之前就有所听闻大概的了。

唾骂,怎么现在才寄到。

之后,安慰自己梦想又一次被现实绑架了。

可是,怀着忐忑的心将信封拆了,撕得乱七八糟。

然后,手在哆嗦。嘴在哆嗦。眼怎么也掺乎。

再怎么样,在他们面前不能掉眼泪。

狠狠掐自己一下。

篇2:记着,这就是现实随笔

每个人都有选择阅读的权利,很多人觉得读一本好书会获益良多,读了一本糟糕的书好像没什么损失。不过有那么一句话说得好:“当你读了一本很差劲的书时,那么你就错过了一本好书。”所以对阅读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那么,选择一本风评褒贬参半,而且很厚会看很久的畅销书来读,这算不算是压上一本好书的赌博呢?

如果把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很多片段都堆砌在一起从而完成了一篇文章,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文章?那些事情的联系或许是有逻辑的,有时间来串联起来的,可若没有思考只知访谈艰辛,没有探索的终点只识路途遥远,那么这将会是什么样的文章?而用这种工作记录式的文章所凑成的一本书,它的可读性能有多高呢?

或许是出于柴静的知名度和号召力,或者是因为其书内容包括了几个时期的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讨论的事件(非典,煤矿事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教育问题等),才让人们去购买并阅读《看见》这本书的吧。然而当手中捧着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它读来棘手的人不乏可陈。它看来是那么厚厚的一本,每一篇传记性质的文章都洋洋洒洒万字以上,20几页。极其平实的语言,半文学半传记性质的文体,甚至让人觉得此书,仿佛都在告诉翻看此书的读者:没点专注,没点欲望,就不必开卷了。

柴静,是一位很乐于与读者与观众分享她的所见所闻的人。从她的演讲就可以知道,她的演讲就从来不会去讨论很多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探索,我想关注她的人都看过她那篇获得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特等奖的演讲稿《认识的人,了解的事》,具体内容就不叙述了,一共五段话的演讲稿,前四段的开头都是类似的,比如“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等等。有的读者因此对柴静很鄙夷:如果你只是在记录,那么还要你出书干什么,我们自己去看新闻好了。

柴静自己根本没认为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这本书里没有写什么深奥的道理,它写的恰恰是人人可为的一些常识,而我自己因为我的笨拙,或者因为我的蒙昧,我到这个年龄的时候才多少有一点体会,我只是把我试图接近去这些规律和道理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障碍,以及想要破解的挣扎呈现给大家,让每一个人在这条路上没有这么孤独罢了。”

是啊,如果一本书让我们感到不孤独,那么还需要什么呢。《看见》就是这样一本陪你去探索中国的书。大道理就那么几句,可中国那么大,具体的事情各不相同,又如何一概而论呢。比如书中对死刑判决的讨论中何帆说的那段话“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正义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在个案中实现。”其实柴静书中比较精辟些的所谓“大道理”都是借别人之口讲出来的。经历是自己走出来的,听别人说出来的东西总会带有一些主观的东西去影响你的看法。恰恰记者的工作某种程度上就是以解决这个障碍为目的存在的,这本书中的确陈述的事实“太”多了,其实也就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的东西太多了。但这正是一个记者具有的素质——还原真实。既然是陪伴读者一起去探索,书中就不能缺少了对柴静自己去探索过程的叙述。如果在探索之中你身旁的柴静一直在喋喋不休她的看法,她的感情,她的解决之道,光是想象一下,那样的一本书如何能让你“看见”?这个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复杂,充满了悖论,所以对它的解答也应如书中的探索一样,止步于无解就是完美的答案这样一个奇妙的表述。在有关药家鑫案的那篇文章中的一个小角色说出了最简单的道理:”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在双城的创伤中,柴静说她之前也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但真实的世界即使如此,那么报道的真实如何能给出绝对的答案呢。

经历,柴静给我们贡献的最大价值就是经历和距离,许多我们都难以得到的经历,一段我们难以逾越的,和新闻中那些焦点的距离,大量的我们平常人无法去考究,无法去靠近的环境,还有人生。在书中,她带给了我们这些,并带着我们走完她的采访过程。经验这东西是从多走向全部,而非从少数故事提炼出莫须有的精华。在第十八章中高晓松在评论药家鑫死刑的时候在微博中评论:“人类全部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法有天时人民奉公守法,无法无天时人民替天行道......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之后他因酒驾撞车入狱六个月,刚从狱中出来,在接受柴静采访时,他自觉活该:“每一个犯了错的人,别人都有权利把你之前的言论拿出来印证你。”是的,不能因为读了一些大道理,会说一些众人认同的理论而狂妄。他说:“我真的对真实的人生缺少......我连敬畏都没有,就是缺少大量的认识。”当你有了大量的认识的时候,从不善言辞变得能说会道的时候,看问题也会变得更加的理性客观了吧。她为我们写出的所遇到的不仅仅是障碍,还有大量的我们平常人无法去考究,无法去靠近的环境,事件和人生。

这恰恰是《看见》,而不是其他的文学传记类书籍所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它让读者看到一个职业记者该有的姿态,和她的成长,让其对社会、媒体概念的认识和对偏见的摆脱都起到不可小觑的导向作用,导向客观。读这本书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告诉了你柴静从刚进CCTV到现在的成长历程,告诉了她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正如她自己说:“不做优秀的记者,要做称职的记者”。她从一开始的犀利,尖锐的采访,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秉承着公正的态度去成熟地报道,连一个擦眼泪的举动都要怀疑。那时候新闻的残酷性折磨着她,可后来我想她意识到的是,折磨她的不是新闻的公正性,而是她自己: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只是一个记者的基本要求,只是这在这个国家已经很困难了,可真实并不代表全部,一个不带任何感情的采访,如何可以让观众们看到事情的全部呢。我想在书中的最后几章,她已经在走向更加成熟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正如她所说,作为新闻工作者经历了从一个对采访对象两方都不抱感情的工作态度,到最终两边都投入可控感情的蜕变,以达到对新闻实体更深刻的了解:对心灵的理解超越了对道德的判断。如此不赞美不责难,只有了解和思考的表述,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苦难,也不是罪恶和混乱,是事件,是碰触,是人心。世界就是世界,这就是答案。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切勿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之中。

上一篇:助教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提公因式分解因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