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古诗

2024-05-05

山行古诗(通用14篇)

篇1:山行古诗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篇2:山行古诗

古诗与现代文不同,字少意深,理解诗意是教学中的头等而事,而借助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平铺直叙地逐词逐句地提问讲解或问题居高临下,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均会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效果。我认为,问题的提出,关键所在是把准脉搏,切中要害,难度适中,当问则问。如教学《山行》一诗,全诗28个字共写了六处景物,弄清楚这六处景物极其特点也就成了理解诗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提了“全诗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顺着对这一问题的逐步理解,结构严谨的诗当现代文来学,化难为易,学生学来积极踊跃,老师教来轻松自然,丝毫无“滞”、“涩”之感,效果明显。

二、当讲则讲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大多属于唐宋时期,历史久远,文言色彩浓厚,故很多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相比,相差很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异解现象。对于这些词,老师若让学生采用查阅资料等自学方式去理解,势必造成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且凭小学生的。能力未必能找到确切答案,反而影响了对整首诗的理解;若片面追求启发式,必生搬硬套,故弄玄虚,使古诗教学苦涩无味。我以为,像这些词,就应“当讲则讲”,即向学生毫不保留地讲解,灌输。如《山行》一诗,对“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坐”、“于”两字的理解,就可采取老师向学生完全讲授的形式,省时省力,效果实在、明显。

三、当议则议

古诗,讲究韵律,结构严谨,用字精当,有些字词意思似乎很明白,但放到具体诗句中理解一时又很难与整体连成一片。这些字,往往要经过老师的诱导和学生集体的讨论才能逐步得出结果。同时也很好佳地锻炼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字词理解,决不可轻易放弃,应“当议则议”。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的理解就是此例,若让学生自学则会理解成“寒冷的山”,若老师讲解则让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理解也不会深刻。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小问题诱导学生讨论:

1、诗写在什么季节?

2、秋季山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3、这样的景色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在回顾全诗逐步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然深刻地领悟了“寒”字的意思。

四、当放则放

大凡唐宋古诗,内涵丰富,意义深邃。而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文化水准对诗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所以古诗教学,若局限于对表面诗意及浅层次的且固定式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上,不仅把美诗学死了,还遏止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以为,古诗的教学,能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和思想感情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等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会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对诗进行较深层次的感悟,即需“当放则放”。如《山行》的教学,在学生能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没有结束教学,而是设置一个学生能自由发挥的过程,即让学生根据诗所描绘的意境,扮作诗人,亲自去感受大自然,再感悟诗意,并写成小品文。而之后,当学生再一次回过头来品味诗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一句句生疏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个生动的场面。

篇3:《山行》教学设计

《山行》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 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 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从题目中的“行”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叙事中写景的, 因此可以把“行”看做是一条行为主线, 围绕“行”我们可以思考、探究这些问题:谁“行”?什么时间“行”?怎样“行”?“行”中见什么?心情怎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和诗句的意思。第三句中的“爱”看出诗人的“喜秋”之情, 这是一条情感主线, 可以看作是“诗眼”, 围绕“爱”着力引导学生体会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的美景和杜牧的“喜秋”之情。

[目标预设]

1.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字词和诗句意思, 感受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的自然之美, 体会诗人“喜秋”之情。

3.读写互动, 展开想象, 分组分句描写秋天美景, 丰满文本。

[设计特色]

构建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的三段式古诗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学过程]

一、基础板块——以“行”为主线, 朗读背诵, 理解词句

1.直入、读背: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了古诗《山行》, 诗很短, 只有4句28个字, 能读通吗?能背了吗? (生读, 正音“斜”;生背, 激励。)

2.解题、质疑:

我们先来看题目, 你知道了什么? (在山中行走)

“行”就是行走的意思, 围绕“行”,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谁“行”?什么时间“行”?怎样“行”?“行”中见什么?)

3.自读、理解: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诗句, 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4.对话、理解:

(1) 谁“行“? (杜牧。我们不仅要关注诗句, 还要关注诗人。简介杜牧:唐朝诗最出名, 唐朝有两个姓“杜”的诗人很出名, 大杜是杜甫, 小杜就是杜牧, 诗写得可好了。)

(2) 什么时候“行”?怎样“行”? (“霜叶”, 深秋季节的一天;“晚”傍晚时分;“停车”, 是坐车而行。可见, 杜牧是在深秋的一天, 从白天到傍晚一直坐车在山中行走, 行走时间长了, 应该挺累的。)

(3) “行”中见到了什么? (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寒山:怎样的山才称为“寒山”呢? (深秋季节, 天气冷了, 满山的草儿枯黄了, 枯叶落了, 阵阵冷风吹过, 让人感觉到寒意, 所以称为“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是怎样的石头小路呢?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山的远处延伸。)

白云:白云究竟是什么? (山高, 有烟雾, 像白云。) 白云在哪儿?白云处看到了什么? (在白云飘浮的远处, 看到了有人住的房子。)

坐:因为。杜牧停车是因为什么呢? (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子。)

5.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只要学生能理解, 说通就行, 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不应是零起点, 古诗简短, 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 教学导入完全可以直接朗读、背诵。然后围绕“行”字, 引导学生质疑, 自学尝试理解后, 重点以问题导引方式引发学生交流、对话, 教师适当追问、指点, 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二、核心板块——以“爱”为诗眼, 感受秋色, 体会诗情

1.过渡:秋天, 树叶凋零, 绿草枯黄, 寒风习习, 让人心里不舒服, 还会有点伤感, 这就叫“悲秋”。而杜牧见到的深秋景色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句中找到表达心情的词吗?

2.诗眼:“爱”字就表达了诗人喜爱秋天景色、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 杜牧是“喜秋”的, 而不“悲秋”。

3.感受:从诗句中你能读出杜牧爱秋天的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 自主对话, 灵动生成, 体会秋色美好, 感受“喜秋”之情。)

爱枫林:在夕阳的映照下, 枫叶红艳艳的, 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枫树火红火红, 像燃烧的火焰跳动着;枫林连成一片, 满眼红彤彤的, 红得壮观。

爱寒山:漫山草木虽然都枯黄了, 但在杜牧眼里是一片金黄, 象是铺了一地金子。

爱石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 一直向远方延伸, 给诗人指引方向, 给诗人带来希望。

爱白云:极目远眺, 远处白云升腾飘浮, 住房若隐若现, 诗人恍若身处仙境, 诗人会如闻鸡鸣, 如见炊烟。

4.朗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秋色美景图, 我们看到了杜牧“喜秋”之情。让我们读出秋色的美丽、诗人的喜秋。

设计理念:体会诗意、感悟诗情是古诗教学的灵魂所在, 是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所在。教学中, 抓情感诗眼“爱”, 体会到了秋天景色的美丽, 感受到诗人“喜秋”的思想感情。同时, 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神韵, 使古诗教学充满魅力。

三、发展板块——以“写”为目标, 训练写话, 丰满文本

1.过渡:杜牧笔下的秋色是美丽的, 我们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出这迷人的景色。

2.提示:你现在就是杜牧了, 第一句写看到的山是怎样的?山路是怎样的?第二句写白云是怎样的?人家会使你联想到什么?第三、四句是重点, 写傍晚时分的枫林怎样红。老师给个句式:傍晚时分, 夕阳映照, 一片片枫叶___________, 一棵棵枫树___________, 一大片一大片的枫树林子___________。

3.写话:第一组同学写第一句的寒山、石径, 第二组的同学写第二句的白云、人家, 第三组的同学写第三四句的枫林, 第四组同学任意写一个景色。要写出景色的美丽, 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4.交流 (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的预设)

生:我坐在马车上, 看到连绵起伏的高山上草儿一片金黄, 象铺上了一层金子。阵风吹来, 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 象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一直伸向远方, 带着我一路向前。

生:我极目远望, 远处白云飘动, 隐隐约约看到几座房子, 我仿佛听到了小狗的叫声, 看到小孩游戏的身影, 这真是人间仙境啊!

生:车行了好久, 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我连声喊:“停, 停, 快停车!”只见在夕阳的映照下, 那一片片枫叶被秋霜染红了, 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那一棵棵枫树火红火红的, 整个儿象是燃烧起来;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枫林连成一体, 红得那样壮观, 红得那样可爱, 红得那样热烈。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枫林, 爱上了秋天的美景。

5.小结:把这三段话联起就是一篇好作文, 这就叫改写古诗。课后作业就是改写古诗《山行》。

篇4:山行古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66-01

朗诵古诗时不仅要读懂古诗,更重要的是读出古诗的韵味,真切地感受诗中的意境,这样才能真切地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在朗读下功夫,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鉴赏古诗。以下,笔者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山行》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

一、围绕韵脚,读好诗韵

诗韵是古诗的感情基调,着重体现在读准平仄音以及找准古诗的韵脚上。在指导学生朗读《山行》这首诗时,对韵脚需要读得重一点、慢一点,非韵脚字则需要读得轻一点,稍快一点,这样才能使上下句之间节奏和谐对应,产生抑扬顿挫的诗韵感。《山行》这一首诗的韵脚是“a”,押韵的字有“斜、家、花”,其中“斜”在古代读“xia”,阳平音,如“青山郭外斜”中的“斜”也是这个读音,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就要注意还原读音,以便学生读出诗韵。根据诗意表现的需要,学生对“斜、家、花”这几个字稍重读即可。吟诵诗歌是介于读与唱之间,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歌特有的韵律美,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强调有些字读得不能太短促,有些字音需要适当拖长,以便从整体上展现诗歌特有的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韵味。

二、吃透内容,读准诗韵

要读出诗韵首先要以感情理解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朗读才能准确地展现诗歌的韵律。因而教师需要在以引导学生读好、读准古诗内容,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情感充分表现诗歌的韵味。1.节奏。一般情况下,给诗歌划分节奏的规律是先把句子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具体形式为 “△△△△ /△△△”,然后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前面四字节奏划分为“△△ /△△”,而后三字节奏划分为 “△ /△△”、“△△ /△”或“△△△”。比如《山行》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停顿,并用符号作标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重读。朗读诗歌要真正读出诗韵、读出感情,除了必要的节奏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情感语言来实现,其中又主要体现在语音的轻重上,即明白哪些音需重读。因此,教师就要根据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表达的重点来确定,同时用重读符号“·”作标示。如《山行》这首诗应把“寒”“石”“生”读重音,强调表现诗歌的情感。3.语调。诗歌当中为表达情感的需要,很多时候还需要标出升降语调。可以用升降调符号“↑”“↓”表示。当然,在注意升降调时需要注意诗句的前后连贯,或者相连、相反的配置等。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的语调可以做如下处理: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升调时需要逐渐加大音量,语速加快,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而读降语调时则需要从强逐步减弱音量,语速平缓。同样,对于整首诗来说,一般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的语调也应有所变化、相互错位,这样才能够形成抑扬顿挫之感。

三、想象为主,鉴读诗韵

学生要真正把古诗读出味道,就要投入感情通过想象来读,教师需要积极创设情境,借助音乐、挂图等引导学生进行跨越式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感悟诗境、增加情感,从而借助自己的想象朗读来表达对诗歌的情感。如《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山林秋色图。诗中描绘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构成了优美和谐的画面。前两句诗歌起烘托作用,为后两句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做铺垫。在诗歌朗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山路的“远”和“斜”,想象山路的绵长、曲折;针对“寒”字则想象秋天万物枯寂的现象,写出了秋天的寂静。“白云生处有人家”表面上写白云,实际上写的是人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山的另一边有什么。“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句诗表现了诗人激动、抑制不住的心情,学生朗读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时,要能体会诗的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朗读是体会诗歌意蕴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朗读,围绕韵脚朗读,在朗读中突出节奏以及语调等,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理的想象,学生学习古诗时才能理解诗境、读出诗韵。

篇5:古诗《山行》的意思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山行 杜牡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 径:小路。

白云深处:指深山。坐:因为。

篇6:杜牧山行古诗赏析

山行古诗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篇7:古诗山行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展现古诗的画面美。

二年级的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我按《山行》的内容、主题确定了悠远绵长的诗歌意境,运用多媒体设计精美的界面和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接着设计了问题:自由的观图,用学过的表达秋天的四字词语来形容这幅图画。因为整个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秋天进行编排的,学生在《识字一》中已经掌握一定的词汇,可以进一步联系所学,巩固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二、启发想象,领悟浓浓的诗情。

通过对画面的启发观察,提出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杜牧的足迹一起去欣赏那片火红的枫树林吧!学习《山行》。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寒山,石径,坐爱,红于”等字词的意思,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因而在教学中应着重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口述的方法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从而使学生口语交际的分析、运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产生较好的效果。让学生自主领悟到诗人满心欢喜地赞美枫叶“红于二月花”,不仅写景如画,而且表现了诗人豪爽乐观的精神风貌。

三、反复诵读,让学生表达美。

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同样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我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录制好的由专业人员朗读的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既可以看着画面听范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还可以闭目美读。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读出美,吟出情,诵出趣。

篇8:山行

初夏的阳光微煦,洒在山林间,万物都闪着金光。清凉明快的溪水中,漂游着几群绿豆大小的蝌蚪。流水并不湍急,它们顺着流向游到弯道,随即溯洄到原处的河石间嬉戏。数日前它们还是一簇簇漂浮于水中的卵,如今它们已经能够自由自在游弋水中。一只白肚突眼的青蛙匍匐在岸边,碧绿的皮肤像穿了迷彩,和岩上的青苔混为一体。要不是眼睛时不时地灵动转溜,是难以被发现的。

老僧见此情景,微笑着默诵佛号,两三步便轻快地踩着光滑的河石越过了溪流,继续行走在小路上。

大雨是时有的。在午后匆匆地来,撒几番泼,又匆匆地去了。昨日里的合欢花便遭受了洗礼。原本合欢花开得极好。黛青的花托上抽发出浅红色棉絮一样的细线,丝丝分明,密织成一朵绢红娇媚的绒团。眼前,粉红的丝线脱离了萼,散落在地上,层层密铺,在方硬的青石路上成了一张花毯。

不久后就会有小沙弥跑到这里,将地上的绒绒落英拾起。回到寺里洗净、筛选、烘干,制成花茶或药材,封存起来。合欢安气凝神,服用后有百般裨益,就是不能使人增岁月、长合欢。老僧小心翼翼绕过地上花的残骸,手中念珠拨转了几圈,口中念念有词。

山愈行愈高了,周围的树林也随着行走的深入变得茂密、高大起来,路也泥泞、坎坷、曲折,越发难行。泥点有的爬上了老僧脚下的布鞋,有的跃上了老僧海青的下摆。

嘎嘎。

不知哪里传来鸟雀的啼声。循声向一株楠木上望去,是一只乌鸦停栖在巢边。它的尖喙上叼着一只不住挣扎着的蚱蜢,却没有将这美味吞下肚。它急躁地四处张望,又在巢中拨弄着什么。它开始不安地跳动起来,翅膀也一直快频率地抖动着。这略带诡异的一幕,老僧活了数十年,也未曾见过。这时,巢因这乌鸦的跳动,剧烈一震,一道黑影从巢中跌下,发出嚓的枝叶破碎声。走近一看,却是另一只乌鸦,已死去多时了。它双眼微张,本应尖利的喙有些发秃,无力地张开,柔软的细舌撇向一侧;羽毛枯萎,颜色杂乱不均;小腿呈不健康的土灰色,尖爪已经被磨得圆滑。树上的活鸦因巢的颠簸,一个趔趄,从癫狂中惊醒过来。它直直立着一动不动,如庄严的卫士。叼着的蚱蜢不知脱逃到哪里去了。“卫士”喉咙深处突然发出呜呜声。如歌剧厅里黑色燕尾服卷裹着的深沉咏叹调。

阿弥陀佛。老僧向天长诵一句佛号,给死鸦念了几篇往生咒,才稍稍心安,继续行走。

说来这山高路长,老僧紧赶慢赶,也行了整个下午。眼见得高山顶近了,太阳从林间探出脸,挂在西边。老僧有些累了,步履间带着一丝拖沓、冗赘。脸是红扑扑的,不知是急行所致,还是夕阳洒下的红光映在他的脸上。

一只大雁出现在老僧头顶,朝着太阳的方向飞着。它飞得极高,在远空成为一个孤零零的黑点。一路来,它不知经过多少颠簸磨难,没有伙伴的指引,找不到家,找不到北国,它便飞向太阳。

看那孤雁渐行渐远,融化在无边无际的红光中,老僧肃然。

菩提娑婆诃。眼前视野开阔起来。夕阳在身后树林打上如血的光辉,来时的路也映得殷红。老僧脸上仍然一副肃穆模样,脚步已然止住了。前方已无路,他不需要再继续行走,他此时面朝红阳,立身山巅。

篇9:行山行成善事

《毅行者》是他5年前的旧著,“这题材跟我有密切关系,让我可在精神上穿梭其中”,实际上蔡东豪从2000年起,已经连续11年参加“乐施毅行者”,去年更以17小时49分钟走完全程的成绩成为“超级毅行者”。就像他在书封上说的,“从毅行中寻找生活的动力”,今天的远足或者行山,早已不仅仅是运动,而是精神世界、思维领域、情感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吧,说说“毅行”这项运动、这个品牌以及“毅行精神”中蕴涵的文化元素。

“毅行者”创办于1981年,最初只是训练驻港英军啹喀兵耐力的一项活动。1986年慈善机构乐施会应邀合办,并首次公开让市民参加。1997年啹喀兵撤离香港,乐施会邀请其他服务机构合作,遂更名为“乐施毅行者”,并成为香港规模最大的远足筹款活动,甚至“出口”到澳洲的悉尼、墨尔本及布里斯班,新西兰、比利时、英国南部及北部、加拿大、爱尔兰、荷兰、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球14个地点,据说印度的班加罗尔也将在今年加入“乐施毅行”行列。

自1986年以来,先后有69000多名参加者为这项活动合共筹得超过3.4亿港元,用来支持乐施会在香港、中国内地、非洲及亚洲其他地区推行扶贫救灾。

“乐施毅行者”本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团队活动,参加者必须4人组成一队,日夜赶路,在48小时内翻越20多座高山,走完100公里的麦理浩径。去年是“乐施毅行者”30周年的大日子,有1200队共约4800人获得参加资格,为历届之冠。筹款目标则为3000万港元,换言之,平均每队筹款金额是不难达到的两万多元。从营运角度而言,这种集腋成裘的筹款模式不但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而且使得慈善团体能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依照自己的信念独立运作。

100公里、48小时、4人同行、9个检查站、支持队、筹款——这大概就是关于毅行者的关键词或者说产品模式,这些元素看上去简单,但凑在一起居然能夠产生神奇的化学变化,制造出一项充满魔力的活动。

上述六项条件中,全无妥协余地的是“4人同行”。这一条源自啹喀兵的训练程序,即除了训练体能,毅行者的另一目的是锻炼团队精神。4人同行的智慧是,假如其中一人受伤,一名队友留下陪伴伤者,另外两名队员去寻找援助。只要4人同行,就没有人会感到孤单。这一“紧箍咒”既是不少参赛者对毅行者乐此不疲的原因,也是不少参赛者“浅尝辄止”的原因。它改变了毅行者的竞争面貌,从一项把4个人的个人时间并起来的长跑比赛,变为一个无从估计结果的大熔炉。在最恶劣环境下,与队友互相忍让、互相扶持,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彼此认识,成了毅行者这项活动的最大魔力之一。

究竟毅行者中有一些什么元素,能够触动到我们的内心深处,产生微妙的共鸣?大自然是一个因素。每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潜藏着一股回到大自然的欲望。山是香港这座山海城市往往不被人以为意的大自然宝藏,离家不远处就有外人只能羡慕的美丽山景。不管你在香港的哪一个角落,不消一小时车程,便可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在山上,我们仿佛变了一个人,一个营营役役生活中做不到,只能相像的“我”。

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毅行者还涉及到不轻易放弃,但更重要的是关于照顾队友和自己;毅行者是关于朋友,但更重要的是关于家庭,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谅解;毅行者是关于迈向自己定下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人达成愿望;毅行者是关于身体力行去筹款,但更重要的是发挥“助人自助”的扶贫精神。

《毅行者》读来饶有趣味,我是在一次旅行途中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蔡东豪访问了八组跟毅行者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包括参赛者、义工、支援队领队。既有退休啹喀兵少校不愿见到没有啹喀兵参与的毅行者,所以每年都组织及带领啹喀兵队参赛,连夺四届冠军的传奇;也有五个在香港相识的外国人,今日四散世界各地,但每年都有一个约会,时间就是11月,地点是北潭涌毅行者起点这样的感人桥段……这些精彩的个人故事凸现了香港特有的历史和文脉,引人入胜之余发人深思。

事实上,毅行者的影响早已越过深圳河,去年第三次举办的深圳(盐田)山地马拉松赛已经开始成功地转型为“为爱奔跑”这样一个超越运动本身、更有意义的马拉松赛事。蔡氏之后又有关于毅行者的新书《毅行出哲学》出版,期待之余也希望有心人能及时引进上述两书简体字版权,以飨内地读者。■

篇10:《山行》的古诗绝句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山行》的古诗绝句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因为。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篇11:古诗《山行》教学设计

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诗中出现的生字。会写“于、枫”这两个字。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诗中出现的生字。会写“于、枫”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谁能把《赠刘景文》这首诗背给大家听?指名背诵。这首诗描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色?(秋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

3、介绍诗的作者:杜牧,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古诗,画出生字。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于、径、斜、枫……

3、说说记字方法:于:同“干”比较。枫:用旧字“风”带出“枫”。

4、描红、临写。

5、再读古诗。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1) 自学:借助注解或工具书弄懂诗意。

(2) 小组交流。

⑶ 集体汇报交流。

3、品析诗句,深入体会感情。

(1) 读诗,从那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根据诗句发表自己的见解)。

(2) 看图想象: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不禁停车观看,发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如果你就是诗人,此时你会想到什么?

⑶ 诵读诗句,进入意境。

1、指导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范读,齐读。

2、指导背诵。

3、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师生齐背。

(四)拓展活动。

篇12:古诗:山行课堂教学实录

二、教学目标、学会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写诗的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体会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诗人写诗的背景,体会古诗的情感。

篇13:《山行》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关键在于反复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进入古诗《山行》的意境,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看图,图文结合,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重视古诗教学中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反复读诗,抓住诗中的关键词“爱”和“晚”组织学生多角度品读感悟,并发挥想象,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径”,理解诗中字词和诗句的含意。

2.熟读古诗,并能成诵。通过文本细读,理解诗意,还原诗歌画面。

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尝试改诗成文,还原古诗意境,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诗,理解诗题

1.出示文中插图,交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山、枫林、白云、人家……)

2.启发引导:如果给这幅优美的图画起个名字,你觉得什么名字最合适呢?(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板书诗题,指名读题,齐读诗题。

交流诗题含意。(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色)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看图,感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先从直观上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可爱的大自然,感受秋天的美好,从而奠定了学习此首古诗的情感基调。】

二、熟读古诗,尝试理解古诗

1.自由读读《山行》这首古诗,多读几遍,读熟读透。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启发学生交流:同学们熟读了《山行》这首诗,你理解了诗中哪些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3.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已经读懂的字词和诗句的意思。

对于学生比较难懂的诗句,教师在学生交流字词意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再连贯地说出诗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山行》这首古诗并不难懂,这里,三言两语,要言不烦,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诗中字词的理解,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连贯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引导探究,体会古诗意境

1.引导学生质疑:在读这首诗时,你还读出了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讨论。

(预设:诗人杜牧为什么停下车子不想离开?他爱的是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①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深秋)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寒山、霜叶)

②寒山是什么样的山?(深秋,天气渐冷,草木枯黄,给人凉意)

③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字是什么意思?(因为)诗人为什么停车?(观赏眼前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喜欢这秋日山林的美景)

你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这句诗的含意吗?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地读诗,自主地交流。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景物,由浅入深地理解古诗内容,逐步学会理解古诗的方法。】

⑤傍晚的枫林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句是白天,后两句是傍晚,时间变化)

⑥一个“晚”字让你想到什么?你觉得诗人在欣赏这美景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对眼前的枫叶,对美丽的秋天,对可爱的大自然,诗人有什么情感?

(预设:傍晚的夕阳照在枫叶上,晚霞枫叶辉映,枫叶才会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枫叶的喜爱之情,对深秋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一个“爱”字,一个“晚”字,包含了诗人那么多丰富的情感。“爱”字,是全诗的诗眼,在诗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诗人情感的直接外在流露。而一个“晚”字,更耐人寻味,给人无限的遐想,让人感受到秋景的无法言语的美好,让人感受到诗人杜牧的流连忘返之意。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品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古诗的意境。】

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诗的美感。

4.练习背诵诗歌,尝试口述古诗描绘的景色。

四、发挥想象,改诗成文

1.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图文结合—了解作者—品析诗句—体会情感—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山行》这首古诗,是学习古诗的典型示例,以这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为范例,引导学生举一而能反三,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师:我们读懂了这首古诗,你能发挥想象,把这首古诗改写为一篇习作吗?

3.生尝试改诗成文。

4.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改诗成文的训练,既检查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发挥想象,融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随文写话”非常必要,因为他们正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提升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五、识字写字

1.出示文中生字“径”,指导认读,提醒学生注意“径”字读后鼻音。

2.描红、临写生字。

篇14:古诗《山行》改编作文600字

刚来到山脚下,那峻峭巍峨的大山立在了我面前,一条石径小路蜿蜒曲折,慢悠悠地伸向了远方山的深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座山,有点儿好奇,便走近了些。一丝丝云雾飘在半山腰,如薄雾,如轻纱,又如银白色的丝绸系在山的脖子上,使我看得入了神。忽然,在“丝绸”后面,隐隐约约的闪耀着几团“火焰”?这几团“火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知不觉,我的脚步移动着……

沿着小路往山的更深处走去,我累得气喘吁吁。一抬头,一大片火红的枫树林映入我眼帘,好似火焰。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刚才看见的,不是火红的火焰,而是鲜艳的枫树林!走进枫树林,我漫步在铺满枫叶的林荫小道上,倾听着枫叶碎裂时“沙沙”声,多么惬意啊!一阵秋风轻轻拂过枫树林,把树上枫叶吹落,把地上枫叶卷起,霎时间,枫树叶漫天飞舞,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又仿佛喝醉了酒似的,一晃一晃地在空中飘落,真像仙境!

我随手抓了一片枫叶,把它铺在手掌上细细端详。呵!它在我眼中变成了五角星,又好似小巧玲珑的扇子,又仿佛张开的,可爱的小手掌!拿着枫叶放在阴凉处,大红色的;拿着枫叶举向天空,淡橙色;拿着枫叶对准太阳,深橙色的!噢!枫叶啊,原来你还是深藏不露的“变色龙”!我是多么激动啊,便忘掉一切,静静地躺在枫叶堆中,闭上眼,享受着一切……

上一篇:商业计划策划书下一篇: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