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2024-05-05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共4篇)

篇1: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票据业务风险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风险,包括:使用变造、伪造票据、“克隆票”、作废票据,达到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另一类是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作案。二是业务人员经验不足,识假辨假能力不够。三是内控制度不严。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为企业随意开户,不按规定审核票据,不坚持复核制度,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四是银行间协作有待改进。银行之间在票据查询、查付、防伪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有效的检查系统,对查询的答复缺乏责任心也是票据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汇通票据网正好整合了票据公示催告线上线下资源,为票友们提供一个专业的挂失查询平台,保护票友的利益。

1、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承兑行违约导致贴现行不能按期收回本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确保贴现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性;②要扑捉市场信息,了解票据市场上出票行的一些信息;③对于县级支行开出的大额连号票据并且出票人为一般性企业的要谨慎办理;④加强对承付后的资金跟踪管理,对于承兑到期后票据的付款人为企业或并非是承兑行的情况要注意分析。

2、利率风险——是指由于票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给贴现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利率风险首要的是从宏观方面着手:①是及时收集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了解管理层的思路和动向,掌握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要注意观察央行的市场操作,如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②要参照票据市场转贴现指导利率和货币市场的七天回购利率;③每年6月下旬和12月下旬都是市场利率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要注意多观察基本面;④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随时收集票据市场交易利率,了解其发展趋势,总结变化规律;⑤是加强与同业的沟通联系,了解其业务发展状况,判断其利率走势。

3、政策性风险——由于监管的缺位而造成银行票据人员受处罚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认真学习有关票据方面的文件精神;②票据做从业人员要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③要熟悉政策,合理避开监管。

4、假票风险——是指由于办理票据业务被诈骗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业务素质:①要配备专门的鉴别仪器如ETO票据鉴别器;②办理票据业务一定要设立专职或兼制的票据专审岗;③每笔票据真伪的鉴别至少要过两人以上的专业审核;④严格审查不太熟悉企业的基础资料,在初次办理时如有条件的最好让其提供基础资料原件,从企业源头作好风险控制;⑤对于注册资金较少而一定时期内贴现金额较大企业要谨慎办理;⑥注意对汇票专用章的鉴别;⑦注重查询工作,在查询书上要多问,要注意查复书所回复的内容,企业提供的他行查询的票据一定要重新查询;对于查复书上回复有“他行查询”的内容,一定要进行电话、传真查询,必要时进行实地查询。

5、退票风险——由于结算的原因造成承兑行有意无意退票而影响贴现银行行到期无法及时收回资金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业务人员要掌握专业知识①与承兑银行做好沟通,尽量按照承兑行的要求办理;②对于签章、背书不规范的票据要求企业出具证明。

6、违规操作风险——是指由于违反政策规定办理票据业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严格贴现申请人的资格审查;②确保贸易背景的真实性;③严格按照银行贴现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严禁先贴后查;④不要轻易突破利率下限;⑤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

7、道德风险——由于内部人员利用票据业务作案给贴现银行造成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加强票据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锻造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从业队伍;②强化内控监管力度,加大对银行汇票专用章和空白银行承兑汇票以及贴现后票据实物的管理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查库,作到“账账、账实”相符;③利率执行合理化。

8、经营成本风险——是指由于经营成本的变化给贴现行造成收益下降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加快票据周转,增加转贴现、回购业务、利率适当的时候开展再贴现业务,提高资金周围速度。

9、业务初级风险——由于银行票据业务刚刚起步发展而造成的潜在风险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对业务量较小的县级支行停办票据业务

10、人员调整风险——常期从事票据业务的人员由于某种原因调整工作岗位造成的潜在风险

防范要点:①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对新上岗的员工先培训后实习,然后再正式上网;②对于专职的验票人员不要轻易轮换。

11、票据转卖风险——是指票据在转卖的过程中发生丢失、被抢、被骗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实行双人外出卖票;②提高卖票人员的安全意识;③加强对转卖票据的保管;④票据丧失后及时挂失止付。

12、托收风险——是指由于邮政速递部门的原因造成托收票据的丢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对于委托收款的票据采用特快专递寄送,避免采用平信邮递方式,以便及时查询、落实票据传递情况,同时EMS一定要写清楚付款行的地址,一定要留下我行的联系电话,有必要时注明付款行的电话,一旦发生遗失意外,也便于落实责任,确保本单位利益不受损失;②要提高业务处理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退票现象发生;③对于大额票据,一定要在到期前一日电话核实对方是否收到票据;④对于无理退票,要严格按照《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等的规定,据理力争,必要是通过其上级行、当地人民银行、银行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催收。

13、公示催告票据风险——是指银行在公示催告期间买入该类票据或者库存票据被公示催告而没有及时申报权利而形成的风险。

公示催告是法院在做出除权判决前必须履行的一项程序,它是在持票人不慎遗失票据的情况下,在向承兑行办理挂失支付后,向法院申请保全票据权利的一个必经程序,公示催告期限一般不少于60日,在此期间,票据的持票人应向法院申报权利。

防范要点:①要认真收集《人民法院报》等的公示信息,并建立信息库,或通过“人民法院网”及时核查票据情况;②一旦发现涉及票据权利的,要及时申报权利。汇通票据网挂失监控软件可在线查询汇票有无被挂失,对未到期的票据提供7*24小时监控,为您的汇票保驾护航。

14、意外事故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故导致票据权利丧失使贴现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办理业务要注意办公桌的干净整洁,防止茶水、油墨等污染票据;②票据实物一定入专门的大库保管,确保实物安全。

15、竞争风险——由于同业竞争激烈造成银行客户流失、利差缩小,减少银行受益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分析此种风险属于市场行为,它和违规操作风险是相互矛盾的;②作好银行承兑汇票内部循环工作,在系统内消化票据,减少竞争;③银行票据贴现人员要注意贴现利率的报价技巧,防止企业客户流失。

篇2: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票据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风险点1:票据转贴现交易不背书

风险描述:出让方转让票据时,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受让方,受让方也未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名称。

风险表现:不法人员将未背书的票据进行恶意背书并私自转让,挪用票据款项,导致银行资金损失;票据未背书,导致在票据出现纠纷、或涉诉等非正常解付情况时,影响持票方正常主张票据权利。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对于贴现、转贴现的纸质票据,严格按照《票据法》关于‚票据转让应当背书并交付‛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32号)‚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关规定进行背书。

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背书交付相关规定,防止银行合法权益悬空。

风险点2:票据质押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描述:将票据以质押方式交予他人时,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表现:票据质押交付时,未在票据上明确质押这类‚部分票据权利‛转让行为即交付票据给质权方,此易给质权人在质押期间以自身名义与第三方交易带来便利,存在风险隐患。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按照《票据法》规定进行质押背书。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票据法》‚票据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的‛相关规定。

风险点3:票据实物保管不善

风险描述:未妥善保管票据,票据遗失、灭失或被他人冒领,勾结外部人员私自出借票据,偷盗库存票据另行转让,假遗失真盗用,假票掉包真票。

风险表现:买入票据未及时入库保管,未设立出入库登记簿或出入库登记流于形式,未认真进行账实核对和实物盘点。

防范措施:票据的交接、拆包、验票和入库过程在电子监控下进行。

业内良好做法:票据买入存续期,实物票据必须入库保管。票据出入库需做好交接登记,办妥交接手续。对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核对,及时进行盘点。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业机构要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的监测和查库制度,加强票据集中保管。对贴现、转贴现、质押票据应作为重要会计凭证入库,由总行或经授权的分行专门集中保管,支行或一线经营单位不得自行保管。

风险点4:资金收付不符合业务规范

风险描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范。

风险表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未见票、审票先垫付资金,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范,资金划入交易对手同业户,外循环,不入银行大账,规避监管。

业内良好做法:禁止未收妥票据先垫付资金,或未收到票据款项先交出票据。资金应由票据转入行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本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不得转入票据转出行在他行开立的账 户。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业机构要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交易资金账户统一管理。票据买断、卖断、买入返售、卖出回购资金应由票据转入行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本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不得转入票据转出行在他行开立的账户,防止随意开户和资金体外循环。应明确专门部门负责交易资金账户的监测和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规范账户特别是异地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倒打款‛行为。

风险点5:票据交易合同签署不规范

风险描述:票据交易合同是重要的法律文书,合同签署不规范易造成交易纠纷,产生风险隐患。私下签署违规条款更是存在极大的合规风险。

风险表现:票据交易未签订相关协议文本,协议签订不规范,如合同印章漏盖或不清晰,版本或业务品种、相关要素填写错误,合同填写的内容被修改,存在大量空白部分等,或私下签订不符合监管规定的协议文书和条款,如签订远期回购协议等。

业内良好做法:使用合同文本库内的标准化格式合同文本。涉及内容修改或使用其他特殊版本的,应报相关法律部门审批。加强合同、协议的合规性审核,要求合同版本使用正确,要素填写正确完整,签章合法有效。

最低防控要求:合同资料应该真实、完整。禁止资产的非真实转移,禁止票据资产转让双方采取签订远期回购协议的方式规避监管。

风险点6:银行人员与票据中介勾结

风险描述:近年,票据中介活跃在票据市场,深度介入票据业务各个环节,有的联合银行以开立‚异地同业户‛形式违规票据交易,扰乱市场秩序。风险表现:银行人员与票据中介勾结,离行离柜大量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票据贴现业务,并利用‚同业户‛违规开展票据转贴现。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委托中介办理票据业务,甚至出租、出借账户和印鉴。

防范措施: 票据的交接、拆包、验票和入库过程在电子监控下进行。

业内良好做法:细化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执行力,防范员工‚有章不循‛。加强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管理,关注‚八小时‛以外员工动向。职责分离,形成有效的岗位制约和监督管理机制,强化事前、事中、事后三道防线。设立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从严问责。

最低防控要求:要强化内控建设,全面树立合规理念,加强员工行为管控。严禁机构和员工参与各类票据中介和资金掮客活动。要严格规范账户特别是异地账户的开立和使用管理,不得出租、出借账户,严禁‚倒打款‛行为。严防银行票据资金被套取、挪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要合理确定业务规模和发展速度,按照业务实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信贷资金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防止将票据业务作为调节经营指标和业绩收入的工作,造成银行资金空转。

风险点7:与不符合准入资格的机构开展票据业务 风险描述:有的银行重业务营销,轻风险管控,与不符合准入资质的机构开展票据转贴现业务。

风险表现:与未经票据业务授权的分行或支行开展票据业务,与超授信甚至无授信资格的机构开展票据业务,与不符合转贴现资格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票据业务等。

业内良好做法:加强员工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票据业务能力和合规意识。加强票据业务客户准入管理,合理确定交易对手授信总额。将‚低风险‛业务全口径纳入统一授信范围,认真履行 尽职调查、审核、审批职责。

篇3:票据业务主要风险点及防范对策

票据经营机构的经营活动大体上可分为票据买入、保管、卖出、托收四个过程,其中买入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就业务整体而言,基本属于风险防范的事前控制过程,其他三个业务过程相对简单,属于事中、事后控制过程,但如果管理不严格同样会引发风险和损失。

1.1 伪假票据诈骗风险方面,票据真伪审验难度加大

2007-2010年河北工商银行票据经营机构堵截假票15笔,7598万元。系统外其他银行在江苏、江西、广东等多个省市接连发生克隆银行承兑汇票案件。随着造假技术的提高,票据防伪点不断被犯罪分子掌握,从有关专业反假机构提供的资料看,部分在真票基础上经过特殊处理的变造票据在整体效果上已非常完美,肉眼观察很难分辨真伪,即使运用仪器鉴别,仅靠某一处防伪点判定票据真伪的难度很大。

1.2 联机记账后的资金划付风险

实行联机记账后,票据业务实现BMS票据管理系统驱动主机记账,对工行系统内账户直接贷记客户账户,即票据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走完后,对同城或异地网点,系统自动调用通存通兑或实时清算系统进行资金划付,脱离了原来手工记账环节前台会计记账人员的把关监督,一旦数据录入错误或操作失误、流程中审查不细,如金额、账号信息录入错误后,后续的复核不能及时发现,将可能造成资金风险。

1.3 库存票据存在潜在风险

一是保管风险。已贴现的库存票据一旦票据遗失、被盗、被抢或内部人员作案,将贴现票据拿到其他银行做抵押贷款和进行贴现,都会出现案件资金损失。石家庄中信银行发生的8000万元票据案件和迁安农信社6000万元票据案件都是内部人员将贴现后票据盗出重新变现所致。二是票据被企业无理挂失止付风险。部分企业间使用票据结算但没有规范进行背书,或者以非商品交易往来原因使用票据,在企业间发生纠纷时,原出让票据的企业往往会向承兑行进行挂失止付、公示催告,造成票据到期后款项不能及时收回。

1.4 票据市场中贴现业务贸易背景不真实存在违规风险

一类情况是票据在出票环节贸易背景不真实。此类票据主要特点表现是贴现资金流向出票人或前手背书人;异地企业跨省区短期内办理贴现(如出票日或出票后次日);单笔票面金额及单次贴现金额较大;贴现企业注册资本及经营规模与贴现金额不匹配;贴现企业主营业务与背书过程逻辑关系不合理等。另一类情况是,票据在贴现环节无真实贸易背景,企业通过将票据转让给票据掮客获取资金,票据掮客虚构贸易背景对票据包装后到银行贴现,此类票据的主要特点是贴现企业的前手企业涉及各行各业,来源复杂,与企业主营业务逻辑关联性不强,个别企业将贴现资金投入楼市或资本市场后,一旦投资损失或外部环境变化造成资金链断裂,或者票据掮客挪用企业贴现资金不能及时偿还而被企业起诉,银行将面临极大风险。

1.5 存在业务手续审查不规范问题

主要是指跟单资料中的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审查不细致,比如交易合同金额不足,增值税发票与合同不匹配,重复使用增值税发票,通过国家税务局网站查询税票真伪的比例较低,不能全部覆盖企业提供的发票等。如果企业未及时向税务部门申报有关信息或税务系统未及时更新时,税务系统会显示“开票单位与购票企业名称不一致”情况。因此,通过税务局网站查询可以作为判断税票真伪的有效手段,但不能作为唯一的识别标准,核实税务发票原件、到税务机关实地查询仍要作为发票真实性审查的重要措施。

1.6 代理客户办理业务手续

票据经营机构的营销人员代客户办理贴现手续,一旦票据丢失、毁损、被盗、被抢或贴现后被挪用资金,都将引起法律诉讼,导致败诉,承担资金损失。

2 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对策

剖析以往发生的票据业务案例,每一起案件的发生都不是单独因为一个环节违规操作引发的,往往是若干个环节同时出现漏洞造成的,因此,票据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不仅需要加强综合性、全面性,更要重视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执行,保证业务流程中各个岗位各尽其责。需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加强管理:

2.1 严格关键部位管理,严密防范伪假票据

一是针对票据造假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对已不适用的票据鉴别仪器及时更新,坚持票面“双审”制度,审验过程要全面、从严。票据审验要通过人工与专用鉴别仪器并用的方式进行,除审核票面要素、印章等内容之外,更要注重对防伪点审验的全面性。二是严格执行查询查复制度,对采取实地查询的情况要安排双人办理且必须包括一名熟悉银行内部查询查复操作制度的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继续坚持使用两种以上方式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必须规范、完整,查询查复环节完成前不得办理贴现业务,对查复中有“二查”或“有他查”内容的,经办人员应在查明查询行查询的具体情况后作书面记录并签字。三是加强对验票人员的培训,根据验票岗位人员变动情况,邀请专业反假机构专家进行授课。除造假技术不断提高外,票据造假的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从之前以真票为模版的伪造克隆票到现在的在真票基础上的变造克隆票,票据的防伪点不断被犯罪分子突破,假票的隐蔽性越来越高,验票人员只有不断掌握假票诈骗最新动态,才能有效堵截伪假票据,确保业务安全。

2.2 加强票据保管、交接的管理

一是坚持对库存票据定期查库制度作为一项常规检查内容,在现场检查时重点落实查库制度和双人管库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库存票据安全。二是票据的交接、查库必须在视频监控下进行。企业办理票据贴现要将票据在视频监控下交到审验柜台验票,不得代客户办理业务。三是加强对查库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若出现表面敷衍,实则虚假查库的问题,一经发现,对责任人从重处理。

2.3 强化票据系统操作管理

细化岗位职责,提高联机记帐操作规范性。要严格按照操作审批程序办理业务,强化相关操作环节岗位分离控制;严格票据系统柜员的管理,坚决杜绝他人违规代为操作行为,特别是机构负责人作为最高签批人必须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操作,一经发现,采取违规积分并调整岗位等处理手段。

2.4 加强真实贸易背景审查

一是落实增值税发票,通过税务系统进行查验,对不能通过税务系统查询的实行实地调查。二是完善客户准入管理,办理业务前调查企业资信状况,机构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将企业信息录入客户基本情况档案库管理。三是加强日常监测,继续坚持客户筛查制度,建立退出客户黑名单,强化贴现申请人持票逻辑合理性分析,对贴现量与注册资本、营业收入严重不匹配的客户控制买入。

2.5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业务手续不规范表面看是由于经办人员审查不严造成的,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机构负责人质量管理意识不强、缺少专职管理人员监督而造成的。着力强化对票据准入机构负责人的风险教育、业务培训和上机实物操作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机构负责人对票据业务经营风险的认识,熟练掌握审批流程和审查内容,做好对业务流程的把关控制,促进业务依法合规操作。

摘要: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品种,也是形成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业务工作实践,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票据业务的风险点入手,对票据业务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的应对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篇4: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韩 冰

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对培育银企关系、增强服务功能、优化资产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诸多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中小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存在的主要风险

融资性风险。即商业银行签发或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或不能确定有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而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无交易合同或使用虚假、无效合同;超合同金额或期限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重复使用或伪造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办理贴现业务。有的商业银行假借企业名义违规开立账户,借用这些账户自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其他商业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回流该行后,增加其存款,自称为“融资性存款”。签发、贴现无真实交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违反了《支付结算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因此,银行不仅存在融资性风险,同时还承担着潜在的法律风险。

信用风险。即在没有缴纳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导致大量银行垫款而产生的信用敞口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未按规定比例收取保证金或保证金偏低;二是对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不足或担保无效,如担保合同金额小于保证金不足额部分、担保企业担保能力不足、质押物不符合相关规定、质押手续办理不及时不规范、由关联企业担保或企业相互担保、担保合同无董事会同意的决议等;三是以本行贷款作为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或将贷款转为定期存款,作为申请承兑的质物。银行的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把承兑风险转化为信贷风险,并没有真正落实偿还来源,同时还虚增了存贷款规模。银行通过这样一种非正常方式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的规模,形成了“企业用贷款资金作保证金→银行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到银行贴现→企业用贴现得到的资金再作保证金→银行再签发承兑汇票→企业再贴现……”的怪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信用徒然膨胀,货币信贷成倍数地虚增扩大,从而形成了信贷泡沫。

道德风险。一是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方相互串通,套取银行资金。主要方式为:出票人与收款人为关联企业或关联交易方,出票人以一定比例保证金申请承兑,不足部分由收款人提供保证担保,最后资金由收款人账户流向出票人账户,实现

了资金的逆向回流。二是社会上的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伪造、变造票据、“克隆”票据或票据“调包”等欺诈手段,有意识地骗取银行资金而使银行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办理票据业务时不认真把“三关”,即票据记载事项合法合规审查关、背书核实关、票据真伪核实关,或是违法违规,盗用银行票据,而使银行蒙受资金损失。

操作风险。一是先贴后查,逆向操作。有的银行为了争揽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求企业采取出具承诺书的方式先行贴现,而查复日期比贴现出账日期晚几天甚至半个月之久。这种查复未明即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或质押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银行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二是办理贴现和质押取得的票据背书不合法、不完整。主要表现为票据贴现时空白背书、多次背书时背书不连续等。这不仅违反了《票据法》的规定,在发生法律纠纷或出现票据流失等情况的时候无法主张票据权利,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一些中小银行票据业务的基础工作较薄弱,票据保管和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内部控制不力,导致票据案件屡屡发生,风险损失不断产生。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如承兑协议、商品交易合同等要素不全,承兑申请人的基础资料不全,业务会办记录不详等。还有些银行存在账实、账账不符,未真正落实印、证、押“三分管”,印章交接无监交人,保证金记账串户,银行承兑汇票委托收款时以盖行政公章代替结算专用章等问题。

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较少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中小企业贷款和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贷款一般是先由中小银行进行票据承兑贴现,然后由中小银行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转贴现。中小银行赚取的是票据市场的利差。一旦市场资金紧张,转贴现利率上升,中小银行就会面临利率风险,严重的还将导致流动性风险。

风险成因分析

经营思想错位,盲目扩大业务规模。中小商业银行受经营区域的限制,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经营规模小的问题,而票据业务则具备规模扩张的功能,可以获得额外业务量。因此,中小商业银行首先把票据业务的发展作为实现规模增长的一个主要手段,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或办理贴现,转存为保证金或开具定期存单,再签发票据,如此滚动办理可以实现存款、贷款的双重增长。其次,票据业务可以稀释不良贷款:通过增加票据资产扩大贷款规模,做大分母,降低不良贷款率。同时票据业务可以调整利润,增加营业收入:通过票据业务的买入卖出,提早实现利息收入,调整利润实现状况;贷款转作保证金,银行获得的是贷款利息,而向企业支付的是存款利息,利差则成为银行的营业收入。

内控建设不完善,风险意识淡薄。中小银行虽然普遍建立了票据业务的内控制度,但票据业务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制度不够统一规范和严密,未能覆盖所有风险

点,不能有效防范风险。有的银行未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单一客户授信范围,不利于控制和防范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有的银行“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对企业信用状况不能充分掌握;有的银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定期轮换尚未形成制度,不利于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还有的银行受审计人员不足的制约,对票据业务的审计监督比较薄弱。

法制体系不完善。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过于笼统,对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涉及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法规未作专门的司法解释,监管中缺少法律依据。一是对商业银行承兑业务没有相应的监控指标。在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承兑总量不得超过上年末存款余额的5%的控制指标后,未有其他指导性指标出台,对于资产规模小、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外部约束,容易造成盲目发展。二是对承兑保证金的管理和保证金的收取方式、数量没有统一的规定,对贷款转保证金的做法没有具体界定和处罚标准。三是对企业多头开户、重复使用增值税票在多家银行办理贴现缺乏控制措施。

银企信息不对称,票据防伪手段落后。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薄弱,通过伪造合同或发票,来骗取银行资金,而相关的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如银行与税务部门未实现联网,无法查询发票的真实性,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中也缺乏票据承兑贴现的信息。另外,一些企业提供的合同与增值税票不能互相对应,少数企业无法提供增值税票,给银行审查真实交易背景带来难度。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票据签发、查询和签证的系统或机构,票据的电子化程度较低,使“假票”、“克隆票”有可乘之机。

弱势地位受歧视。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缺乏全国性网络,对票据的查询需由大银行代理,有些代理行歧视小银行的委托,故意拖延查复的时间,票据查复速度较慢,最长的需1个月之久,迫使委托行不得不对急用资金的企业先行贴现或对大客户实行见票即贴的简单审核方式,形成票据业务的操作风险。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端正经营思想,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中小商业银行要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要为了票据收益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扩张,业务的发展应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

加强内部控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中小商业银行应坚持“内控优先”原则,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加强票据业务内控制度建设,制定规范、操作性强的出票、登记、查询规程和制度,强化对票据真实性的审查和检查,确保票据交易真实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同时对票据业务环节中的各个风险点进行认真的预测和剖析,对

每个风险环节设置“防火墙”,并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对票据业务风险的认识与把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检查和监督制度。

修订完善制度,规范票据市场。现行的《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商业银行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有些条款已不适用于当前票据业务的发展状况,票据业务中企业当事人的准入退出制度、票据融资的管理、各种票据交易行为管理、票据信用评估、票据交易的价格约定、资金清算、票据业务的风险准备等制度都应尽快纳入规范化轨道。从监管的角度来讲,应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控制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将票据融资全部纳入信贷授权和客户授信范围,以便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二是对票据业务制定指导性的承兑总量、单户或最大十户的承兑比例监控指标、向异地企业出票的控制制度等,以剔除票据市场中的泡沫;三是实行保证金等级管理或规定保证金最低限额,将票据风险敞口与资本金规模挂钩,降低银行承兑风险;四是对以贷款作保证金、关联企业套取银行信用等行为制定明确的界定标准和处罚规定;五是规定所有金融机构对已办理贴现的增值税票原件加盖戳记,注明贴现金额和贴现机构名称,从源头上堵住重复使用同一增值税票办理贴现的问题。

加强合规性监管,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票据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重点检查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贴现资金流向、发放贷款作为保证金、票据业务的内控机制和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注重对内控的有效性、操作行为及各个风险点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对票据业务中违规违法的处罚力度,加强检查监督,及时纠正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控制风险。

上一篇:山行古诗下一篇:秋天真好 唐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