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山行》赏析

2024-05-13

唐诗《山行》赏析(精选17篇)

篇1:唐诗《山行》赏析

《山行》唐诗精选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篇2:唐诗《山行》赏析

【年代】:唐

【作者】:杜牧——《山行》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

杜牧斋 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従兄悰更历将相,而已困踬不振,怏怏难平。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毫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时淮南称繁盛,不减京华,且多名妓绝色,牧恣心赏,牛相收街吏报杜书记平安帖子至盈箧。后以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闲居,家妓为当时第一,宴朝士,以牧风宪,不敢邀。牧因遣讽李使召己,既至,曰:“闻有紫云者,妙歌舞,孰是“即赠诗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袖一时回。”意气闲逸,傍若无人,座客莫不称异。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牧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従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别业樊川。有《樊川集》二十卷,及注《孙子》,并传。同时有严恽,字子重,工诗,与牧友善,以《问春》诗得名。昔闻有集,今无之矣。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径:小路。

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坐:因为;由于。

赏析:

篇3:唐诗研读赏析札记

一.如何成才

1、立志成才:古人云:学者须立志。欲成才者, 志比钢坚, 志大者, 心胸宽广, 志坚者, 无所畏惧。古代身为伟丈夫, 立志者甚多。诗人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 年既老而衰”, 他身处逆境而仍坚持高尚品德;曹操“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刻于背后”;还有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之所以成了杰出人才, 皆因他们身怀大志, 并且意志坚强, 勤奋刻苦。唐代诗人戴叔伦《塞上曲》曾有诗赞叹:“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始终赞颂了班超身怀报国之志, 投笔从戎, 率将士浴血奋战的高尚品质。“汉家旗帜满阴山”, 可见声势之大。“不遣胡儿匹马还”, 可见决心之坚, “愿得此身长报国”, 足见斗志之昂扬, “何须生入玉门关”, 更从侧面反映了班超立志报国, 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当今有志成才的青少年更应向他们学习, 胸怀大志, 积极进取, 持之以恒, 百折不回, 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谦恭求学:古语说得好:“谦受益, 满招损。”虚心好学是为人美德。唐“诗圣”杜甫在《春月忆李白》中的两句“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表明在与李白互相关心、互相切磋、互相求学。犹如白居易在《答微之》写道“君写我诗于寺壁, 我题君句满屏风”, 题于寺壁。他们谦恭求学的精神, 对我们立志成才不是有着积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吗?

二.如何用才

古今中外, 人才皆为国宝。历代各国皆知人才重要, 尤其对我们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如此。唐诗中有许多此类反映。像李白、杜甫、李商隐、刘禹锡等, 他们不仅倍加珍惜扶持人才, 而且保护人才。如李商隐的诗《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 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 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乃一代才子, 却多次应试名落孙山, 皆因当时“走后门”现象严重, 即使“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也要落第。此诗正是他再次落第, 回兖州所作。诗人借庭席菜肴中的一味竹笋, 借题发挥, 由竹生于笋, 长大而成林, 联想到人由少年到壮年, 由普遍之士子到成功社稷的栋梁, 道理亦同。而这些“座中人”贪吃贪喝, 挖笋而食, 扼杀未来竹林, 以此为喻, 影射人才为社会所断送。“忍剪凌云一寸心”, 一针见血地呼吁社会, 庇善护良, 爱惜人才, 切切不可“挖笋取心”任意摧残, 从而启示人们爱惜人才更要创造人才环境。

又如杜甫的诗《三绝句》之一:“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心。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更是体现了诗人爱惜幼小生命, 护生成才的一片爱心。当李白遭遇坎坷时, 他仍敢发出“众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的呼声。其爱才之心, 护才之举, 实在可佩、可叹。

三.成才用才的目的:济世报国

古往今来, 凡才智卓绝, 胸怀大志者必有忧国忧民之情怀, 经邦济世之抱负。他们都以保国为民作重任, 他们爱国之举, 济世之行令后人感叹, 唐诗有诸多反映。李白:“中夜四五叹, 常为大国忧。”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种种忧国忧民之言, 心系民众, 关系祖国之语更令历史借鉴。

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 他在《从军行》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写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 浓云密雾, 飞沙袭人, 景色荒凉。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 守卫边疆的将士们杀敌报国, “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见他们爱国之决心, 实在令人感叹赞颂。

篇4:唐诗《山行》赏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弯弯曲曲的山石小路顺着山势蜿蜒伸向山上,“远”点明远视镜头,“寒”统摄下文“晚”与“霜”,点明时令。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浮飘的山腰上隐隐约约有三五户人家。上句“石径”与下旬“人家”是因果关系,这两句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因为有人家,所以有山路石径。世外桃源,半俗半仙的生活环境令人神往。前两句为下文蓄势、衬托枫林外围环境,使枫林红叶更加出采诱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诗人激越、欣喜之句,也是诗人隐醉于大自然,感情达到顶峰之句。因为晚秋时节枫林之景让诗人怦然心跳,不顾行程,驻足停车品赏晚秋时节的枫林,为什么呢?诗人下文有交代。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上句的补充,与上句也是因果关系。深秋时节,枫叶流丹,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如霞,诗人笔下的枫林秋景,灿烂阳光,比江南二月的山花还火红,还朝气蓬勃,有生命力。

如何确切把握注释“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字呢?这恐怕是一个被名家学者忽视而又值得推敲的问题。

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书籍出版社)将“停车坐爱枫林晚”中“晚”字注释为“晚景”:徐放先生的《唐诗全译》(人民日报出版社)把“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注译为“傍晚”:姚奠中先生的《唐人绝句注释》(山西人民出版社)把“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注释为“晚风”;《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将“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注释为“晚景”:北京师范大学编选的《历代四季风景诗三百首》注“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为“傍晚”……言“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为“傍晚”“晚景”“晚风”者,不可胜数。

如何理解、把握《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晚”字呢?笔者认为,首先从词性上把“晚”字看作形容词作名词:其次,在语法结构上将“枫林晚”视作定语后置,是“晚枫林”的倒装,“晚”作“晚秋”讲,是“枫林”的定语(“晚”,亦可原文解读,视作枫林的“晚秋之景”):第三,要注意绝句中“枫林晚”与“二月花”的平仄关系,二者是“平平仄”对“仄仄平”的音韵和谐关系,读来琅琅上口,也是近体诗格律平仄的公式要求。然后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内在逻辑思路,把“晚”理解为“晚秋”(或深秋、残秋)(或相等的晚秋之景),那么,“枫林晚”的大意是“晚秋时节的枫林”,这样就比较确切,合乎情理了。

汉语,特别是古汉语,一词多义及引申义的现象常见,也复杂。比如“晚”字(日落)除了同“早”字(日出)意义相对之外,还有“时间将近终了”等义项。“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晚”是“后来,晚年”之意;“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的“晚”(《古诗十九首》)是“将近终了”;“禹锡晚年马少傅白居易友善”中的“晚”是“晚年”“老年”:“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杜甫《寄贺兰狧》)中的“晚”是“岁末”之意。这些引文中的“晚”字不能解作“傍晚”“晚景”。近体诗要求平仄相间,音韵和谐,词性相对,要求多,格律严,往往出现词性活用,语序倒置等情况,这很正常。特别是对于一些诗句中有歧义理解的词、字,如果离开具体语境或只局限于某一视点,仅看表面义,不结合上下旬、上下文来分析理解,就很容易忽视内在义,深层义,难免产生一些歧义的理解。

《山行》这幅晚秋图。画面有“寒山、石径、白云、农舍、红枫叶”。清新明快,格调高雅,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是一首秋的赞歌,一扫古人叹秋,怨秋,悲秋的老调,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激情燃烧、热血沸腾的秋光图,让我们感悟到秋的成熟,秋的魅力,也陶醉于秋的世界之中。

我们要注意四句诗之间的关系。首先,“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字是点明时令到了秋天,统摄下文中的“晚”“霜”“红”。其次,一二句是因果关系,之所以石径蜿蜒上伸,是因为山中有居户人家。实景写照是点缀画面的需要,也是诗人神往的半仙半俗的桃源境界。三四句之间也是因果关系:之所以驻足停车欣赏晚秋时节的枫叶美景,是因为晚秋时节的枫林太美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深秋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迷人,还绚丽。很清楚,如果“晚”作“傍晚”“晚景”解,也就是傍晚的枫林景色迷人,白天枫林景色差矣,在一日之内,或在几小时之内,枫林景色变化如此之大么?是夕照枫林美些,还是晚秋枫林红叶美更些?很明显,夕照常日有,晚秋一月余。去北京香山看红叶,为什么不选择春季、夏季的傍晚或秋天的傍晚,而特意等到秋天的白天去看呢?因为,枫林只有经过晚秋的洗礼,只有经过秋光、秋风、秋雨的沐浴,浸泡,滋养,孕育,才能将青绿色的枫叶渐变为鹅黄,随后涂抹为浅红、深红。枫枝交错,叶叶覆盖,整个山的枫林红叶如红花锦簇,枫林像燃烧的火焰山,让游人陶醉,让诗人动心。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判别。是“傍晚”的枫林好看,还是“晚秋”时节的枫林更好看?很显然,“晚”字作“晚景”“傍晚”讲,令人费解,也与前句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相矛盾。傍晚森林阴翳,落日黄昏,冷色多,吸光度强,比平旷原野黑得早,却使游人不急着回家,也很难看清什么景致,更难看到远上寒山的“石径”,还有“白云生处”的“人家”。“晚”在《山行》中的含义不言而喻:之所以驻足停车观赏晚秋时节的枫林。是因为枫林红叶比江南二月的鲜花还火红,还迷人。“晚”字便迎刃而解。

篇5:唐诗《山行》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绝句,原诗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时哀伤叹息,而是通过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体现了热烈昂扬、积极向上的精神。《山行》不愧为一首秋色的赞歌。

《山行》深深的吸引着读者,从而也衍生了许多掌故。

一、一部小说。

指的是茅盾在194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小说围绕着轮船公司的航船使河水溢出而淹没农田的`事件,真实描绘了“五四”前夕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纠葛,反映了恶势力的妥协,改良主张的碰壁和农民的无辜受害。作者化用“霜叶红于二月花”,改“于”为“似”,是以霜叶比假左派,虽红似二月之花,但仅似”而已,不是真红,同时霜叶又和暂占上风的反革命势力作比,以喻其得势的日子也不会太长。

二、一首歌曲。

指的是作曲家陈小齐改编原诗作曲的通俗歌曲《白云深处》。改编后的歌词是:

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

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

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

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

半路下车只是一丝牵挂

走走停停总是过去的她

长长的石径回想你的相思

回头的时候已经是梦失天涯

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

卷起那片秋色 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

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

别为一首老歌把你的心唱哑

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

卷起那片秋色 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

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

别为一首老歌把你的心唱哑

等车的你走不出你收藏的那幅画

卷起那片秋色 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

等车的你为什么还参不破这一刹那

篇6:唐诗《山行》赏析

山行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七十衰翁短鬓斑,药瓢藤杖伴清闲。

平生恶路羊肠阪,晚岁羸躯饭颗山。

一寸塔余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

篇7:唐诗《山行》赏析

山行

作者:姚鼐  朝代:清 布谷飞飞劝早耕,

春锄扑扑趁初晴。

千层石树通行路,

篇8:唐诗宋词赏析课程的多维教学

“唐诗宋词赏析”是一门素质教育的选修课, 类似的课程以往不少老师在不同场合开设过, 但总体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 一是古典诗词离当今时代太远, 客观上和今日业已浮躁不堪的社会形成隔阂甚至对立;二是理工农林类学校整体人文气氛太过薄弱, 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学分而选修, 本身兴趣寥落, 精进之心缺乏;三是授课老师手段单一, 不能很艺术地进行时空对接, 导致传统精华无法进入“90后”学生的心灵。

感此鉴此, 笔者制定并努力贯彻了“激发兴趣, 沟通古今, 多管齐下, 学用结合”的十六字教学方针,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预期效果。以下着重从教学方法的层面总结经验。

实行多维教学是唐诗宋词丰富性和深刻性在方法论上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学教育历来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 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脑、心、手、口、足等器官参与学习, 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到语言美和内涵美。以传统方法诠释传统精神, 应是唐诗宋词赏析此类文学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为此, 笔者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 力争实行“三结合”, 即赏与写的结合, 读与访的结合, 课堂教学与网络建设的结合。

一、声气相求, 思接千载:赏析与创作的结合与深化

顾名思义, 本课程重在“赏析”。古典诗词的赏析中学就进行过, 学生们并不陌生。但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绝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是不“赏”只“析”的教条式教育, 他们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美感, 就被分析语言学的“理性”带进了思维的牢笼。在要求所谓“准确”和“概括”的前提下, 一首首个性十足、妙不可言的优美诗词被强行“问题化”和“标准化”了, 学生皱眉面对的只是一排排深不可测的语言材料。文学的趣味被功利的考试扭曲变形, 学生的诗性精神在“科学训练”中自卑蜷伏, 甚至于一睡不起。

面对这一普遍现实, 笔者深感不能沿用高中以来习以为常的语言分析法来对待诗歌了, 否则只会让学生本已十分厌倦的心情再添十分。唤醒他们沉睡的诗性, 让唐诗宋词中鲜活的生命力和着他们青春的拍子翩翩起舞, 这成了教学设计中的首要任务。反其道而行, 大学的文学赏析课程重“赏”而不只是补课, 更是人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必然。为此, 笔者决定在文化视角的统摄下展开教学, 真正舒展课程的人文性, 从而别于中学时代的工具性思维, 以期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为改变常见的单纯讲解作品的教学模式, 笔者决定分专题从宏观的角度对唐诗宋词进行赏读。总体上先将课程分成赏析、实践、写作三部分。就“赏析”部分而言, 又分为“唐诗赏析”、“唐五代词赏析”、“宋词赏析”三章。每一章都阐明表现、原因、发展和影响, 树立学生的文化史和文学史概念。为避免抽象空洞, 在讲述每一专题时, 将作品穿插其中, 从而也让学生体认到“诗史互证”方法的运用。在讲述和欣赏作品时, “唐诗赏析”部分着重和文学史结合, “唐五代词赏析”部分侧重和作家结合, “宋词赏析”部分则尝试进行“爱情词”、“友情词”、“亲情词”等分类, 偏重和题材的结合。如此煞费苦心, 不仅仅是避免方法的单调,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 让他们顺其自然地接受一定的学术方法和观念的熏陶。

不历艰辛怎知难?通过史学角度的阐述, 学生对作品的了解较之以往更加深刻, 对作家伟大的人格和艺术追求更加崇敬。但要真正做到和古人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仅仅临渊羡鱼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笔者驾驶这课程列车从“赏析”站直达“写作”站, 希望能穿过时光的距离, 让古人和今人相会在精神的车厢里。笔者不吝把三分之一多的时间用来教会学生作诗填词, 虽然难度较大, 但笔者并不主张格律古今通融, 而是严格按照辨四声、调平仄、押古韵、依词谱的要求来指导写作。学生一开始听说能像古人那样嘲风弄月, 兴奋不已, 但一接触到格律, 尤其入声字的辨别, 顿敛笑容。为此笔者不断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 教会他们利用方言辨读入声字, 按照粘对规律组织律诗格式, 依照词谱填写古词。经过反复、科学的训练, 他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知识, 当发现自己竟然能创作出符合格律的作品时, 这份惊喜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在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抓耳挠腮、搜索枯肠、熬心炼骨, 怎一个苦字了得。也正因为这样, 他们终于切实体认到艺术的高度和难度, 从心灵深处对古人产生同情和共鸣。古人“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根须”的情形岂止是历历在目, 更有沁入心脾的深切之感。从前略显肤浅的赏析心得, 在历经创作过程后顿时变得丰富而深刻。当他们再次进入诗歌的赏析阶段时, 说真话、行话就显得轻松自如了许多。总之, 赏析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能深化赏析, 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唯有践行才能真正认清。学生笔接千载, 和古人声气相求, 渐成知音。他们在珍重古人心的同时, 反躬自省, 更加深沉地理解了自己的人生, 唐诗宋词的魅力就这样从字里行间移到了眉梢心头。

二、登临怀想, 踵武前贤:吟诵与访古的结合与感知

诗歌是一门有声艺术, 唐诗宋词尤其如此, 其妙不可言处可以通过声音传递得以呈现, 不读不足以体会语言的格律美, 不读不足以感知情怀的跌宕美, 不读不足以发掘形象的意蕴美。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尽一切可能引导学生多读。层次上, 略读、精读、熟读直至背诵;形式上, 朗读、诵读、吟唱各逞其能;方法上, 教师范读、录音模仿、录像情境交相运用。全面理解诗歌并确有心得, 才会产生吟诵的冲动, 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在对诗歌有所理解和积累的时候才开尊口。在吟诵时, 反对声音的唯技术派, 否则极容易陷入矫揉造作的泥潭。凭着自己的理解来处理自己的声音, 这种质朴自然的无技巧状态, 恰恰能抒发真情感, 读出真理解。

吟诵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唐诗宋词本身就是一种优美的存在, 在铿锵悦耳的声音中更显得美妙无比, 人们极易沉醉其中, 感动着自己和别人。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 古人栩栩然飘至眼前, 形象和精神此刻不朽。江山塞漠, 亭台楼阁, 花鸟虫鱼, 风花雪月, 随着声音的韵律舒卷如画。古人或许就是在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诵读声中产生了“夜床风雨晤前贤, 踵武胜迹独登临”的浪漫情思。

读和行的结合势所必至, 古人如此, 今人更有条件, 理应做得更好。在别人看来, “唐诗宋词赏析”课程只要动口、动笔加上点用心就好, 课外实践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内。笔者深以为不然, 读书与走路, 知道与践行在古人本以为一的。为追慕古风, 感知古道, 在规划课程的时候, 笔者特别加上了六个课时的实践环节。此外, 在假期还鼓励学生寻访家乡附近的古迹, 结合网络资源, 搜集与此相关的唐诗宋词和相应的典故轶事。学生兴致盎然, 在学习古典诗词的同时, 自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除鼓励个体探古访旧外, 笔者还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仲春时节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西施是唐诗宋词中经常歌咏的题材, 美人总是文学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 于是笔者就将集体访古的地点放在了浙江诸暨的西施故里。去之前已经布置学生做足了相关功课, 先是通过网络了解景区特点, 继而是搜集唐宋人歌咏西施及四大美人的诗词, 并对其中感兴趣者能背诵。有此基础, 学生到景区后一一印证, 发现有与诗词契合者兴奋异常。学生先后参观了西施祠、郑旦祠、古越台、范蠡祠、中国历代名媛馆、盘山碑廊等古迹, 对江山美人、乱世风雨的诗情体认亲切。在红粉池、沉鱼池、浣纱石等处盘桓, 重温了沉鱼落雁、东施效颦、泛舟五湖等典故。登上苎萝山, 师生共同背诵李白五古名篇, 琅琅书声中, “秀色掩今古, 荷花羞玉颜”的西施仿佛怀着春风一样的微笑站在面前;濯足浣纱溪, 玄想逝者如斯, 历史无情, 美丽纯洁的浣纱美女终落得个“一破夫差国, 千秋竟不还”的结局。参观完成后, 同学们纷纷用诗笔挥洒潘江陆海之才, 一首首虽显稚嫩但却清新可爱的古诗词飞出肺腑, 确证他们不虚此行。

“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形象地描述了登山临水与长啸朗吟间的自然关系。山水能助人灵气, 恢弘心胸, 处处满溢诗情, 这些又岂是书斋教室所能冥想万一?稽古探迹, 风雅相接, 这本身充满浪漫的行动应顺理成章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登临怀想, 遥接先贤遗风, 过往历史的深度和眼前江山的宽度交汇酝酿。大美无言, 不教而教, 面对自然大宗师, 我们只有放下教鞭顶礼膜拜。

三、内引外延, 虚实相生:课堂与网络的结合与互动

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唐诗宋词赏析作为选修课, 它具有课时少、内容多、资料丰富、层次感强等特点, 这决定了它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领域内有所创新和作为。课堂教学中, 除精心制作和运用ppt外, 笔者还比较广泛地运用了音像资料等来辅助教学。但文学教育类课程主要还是以讲授讨论为主, 教师功底和魅力必须得到充分展示, 才会产生感染力和共鸣。因此课堂中对现代媒体和手段的运用一定要精简必要, 如果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则有违初衷。这种传统理念实际局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 事实上造成了某种程度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为弥补此不足, 笔者决定开设网络课堂, 试图通过提供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现代教学平台, 来有力促进和补充课堂教学。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真实和传统的, 网络课程则是虚拟和现代的;课堂教学信息精要, 旨在引导, 网络课程资料海量, 贵在延伸;课堂教学基本是老师主导教学, 极端表现为一枝独秀;网络课程大体是自由主导, 百花齐放是它的常态呈现。

网络课程的建设, 必须有较为便捷的建设模板, 所幸浙江农林大学有较好的网络平台可供使用。在内容节点的设置上, 以简明、实用为指导原则, 笔者按照教学管理、自主学习、交流反馈、课程资源四大板块来分类规划子项目。教学管理板块主要设置有“教学公告”、“在线统计”、“意见建议”等栏目, 便于发布通知和监测教学情况。自主学习板块设置有“作业布置”、“答疑解惑”、“实践设计”、“学习心得”等栏目, 便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地盘。为适应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型大学建设目标, 践行无纸化作业理念, 故笔者将课程所有作业都移至网上进行。交流反馈板块分为“师生神聊”、“百生争鸣”、“同题讨论”等子栏目, 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 它是课堂讨论的延伸和深化。课程资源板块分为“网络资源”、“视频资源”、“习题资源”、“教案课件”等, 便于上传相关学习资料, 尤其是课堂内没有时间提及的背景材料。视频不只是搜集名家经典, 也上传笔者本人的上课录像, 供学生评头论足。教案与课件资源的上传, 是备学生课后整理笔记之需, 这样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不至于成为笔记的奴隶, 也有更多的时间欣赏、思考和品味。

网络课程的建设与课堂教学里外呼应, 是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有效途径。它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学习方式更加自由, 交流的角色意识淡化因而更加民主, 成果共享更加透明和普遍等。人类改造了工具, 工具也改造着人类, 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甚至革命。因技术进步带来的思想, 完全可能对唐诗宋词作出烙有时代印记的新解读, 这对传统教学甚至学术是一种反思和挑战。如学生在作业中, 声称李白是具有飙车特性的“富二代”、杜甫是“屌丝族”中的不甘者等, 这样的表述和思想如何加以引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传统课堂上师生的界限难以泯灭, 网络讨论中大家都成了平等的成员, 老师有时候不得不接受酷评甚至是辣评, 教学相长的直接性和即时性也只有网络世界中才如此鲜活。学生成果展示可以不断修改, 又可以随时对别人成果评点一二, 有不同意见者还相互诘难, 形成颇为热闹的“围攻”现象。这都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作业单一和封闭的特点, 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度与开放度, 启迪了思维, 提高了效能。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和无可比拟的优势。老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导演的角色, 发挥传统课堂和网络课程的相互优势, 课堂引导, 网络延伸, 形成有机的知识链和不断的学习过程;将课堂实体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性与网络学习的虚拟性和灵活性及艺术性结合, 一虚一实, 张弛有道, 永葆教学的创新性和活力。

四、结语

大而言之, 今日世界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改革, 本课程的“三结合”多维教学法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探索。“三结合”犹如交织的彩线, 其中课堂教学是主线, 访古实践是副线, 网络学习是隐线, 三线相接相续, 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了唐诗宋词赏析课程境界的提升。改革给课程注入了活力,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兴趣也与日俱增, 因此学习效果较为明显。学生普遍感到学有所乐, 学有所法, 学有所得, 学有所盼。据了解, 在学习本课程后, 他们中间掀起了一股朗读和创作古典诗词的小高潮。有特别着迷而又写作不倦者, 还被谑称为“诗圣”、“诗仙”、“诗魔”等。有不少同学还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诗词交流, 或者同学之间应答往来, 抒情言志, 吟风弄月, 欣欣然有古人之风。部分同学还加入各种网络诗词论坛, 与志同道合者切磋诗艺。

为展示成果, 笔者在期末举办了“自创诗词朗诵会”, 学生们大大方方将自己的作品声情并茂地展出, 在阵阵掌声中大家相互激赏, 当场提问和评点, 气氛热烈融洽。按照计划, 笔者还准备将本学期学生创作的古诗词结集出版, 用作内部纪念和交流。由于有了改革的经验和积累, 笔者准备在全校开设公选课, 有理由期待此门课程走出集贤学院后, 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唐诗宋词赏析”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在理工农林类大学开设往往受到冷遇, 实行改革势所必然, 探索多维教学成为突破困境的切入点。作者在教学探索中, 总结出了“三结合”教学法, 即赏析与创作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网络的结合, 效果较为明显。“三结合”多维教学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丰富的层次性, 其探索成果对文学类课程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篇9:唐诗研读赏析札记

一.如何成才

1、立志成才:古人云:学者须立志。欲成才者,志比钢坚,志大者,心胸宽广,志坚者,无所畏惧。古代身为伟丈夫,立志者甚多。诗人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衰”,他身处逆境而仍坚持高尚品德;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精忠报国刻于背后”;还有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之所以成了杰出人才,皆因他们身怀大志,并且意志坚强,勤奋刻苦。唐代诗人戴叔伦《塞上曲》曾有诗赞叹:“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始终赞颂了班超身怀报国之志,投笔从戎,率将士浴血奋战的高尚品质。“汉家旗帜满阴山”,可见声势之大。“不遣胡儿匹马还”,可见决心之坚,“愿得此身长报国”,足见斗志之昂扬,“何须生入玉门关”,更从侧面反映了班超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当今有志成才的青少年更应向他们学习,胸怀大志,积极进取,持之以恒,百折不回,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谦恭求学:古语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虚心好学是为人美德。唐“诗圣”杜甫在《春月忆 李白》中的两句“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表明在与李白互相关心、互相切磋、互相求学。犹如白居易在《答微之》写道“君写我诗于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题于寺壁。他们谦恭求学的精神,对我们立志成才不是有着积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吗?

二.如何用才

古今中外,人才皆为国宝。历代各国皆知人才重要,尤其对我们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时代更是如此。唐诗中有许多此类反映。像李白、杜甫、李商隐、刘禹锡等,他们不仅倍加珍惜扶持人才,而且保护人才。如李商隐的诗《初食笋呈座中》:“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乃一代才子,却多次应试名落孙山,皆因当时“走后门”现象严重,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要落第。此诗正是他再次落第,回兖州所作。诗人借庭席菜肴中的一味竹笋,借题发挥,由竹生于笋,长大而成林,联想到人由少年到壮年,由普遍之士子到成功社稷的栋梁,道理亦同。而这些“座中人”贪吃贪喝,挖笋而食,扼杀未来竹林,以此为喻,影射人才为社会所断送。“忍剪凌云一寸心”,一针见血地呼吁社会,庇善护良,爱惜人才,切切不可“挖笋取心”任意摧残,从而启示人们爱惜人才更要创造人才环境。

又如杜甫的诗《三绝句》之一:“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心。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更是体现了诗人爱惜幼小生命,护生成才的一片爱心。当李白遭遇坎坷时,他仍敢发出“众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呼声。其爱才之心,护才之举,实在可佩、可叹。

三.成才用才的目的:济世报国

古往今来,凡才智卓绝,胸怀大志者必有忧国忧民之情怀,经邦济世之抱负。他们都以保国为民作重任,他们爱国之举,济世之行令后人感叹,唐诗有诸多反映。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种种忧国忧民之言,心系民众,关系祖国之语更令历史借鉴。

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他在《从军行》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写出了边塞的艰苦环境,浓云密雾,飞沙袭人,景色荒凉。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守卫边疆的将士们杀敌报国,“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见他们爱国之决心,实在令人感叹赞颂。

综上所述,唐诗确实是一部有丰富内涵的人才思想发展史,对我们研究人才问题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今天不妨研读一下唐诗,以诗为鉴,以史为鉴,或许会收获不浅,受益终生。

篇10:唐诗《山行》赏析

山行

作者:李郢朝代:唐体裁:七绝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凉。

篇11:唐诗《山行》赏析

临川山行,临川山行周r,临川山行的意思,临川山行赏析 -诗词大全

临川山行

作者:周r朝代:唐体裁:五古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篇12:唐诗《山行》赏析

商洛山行怀古

作者:张九龄朝代:唐体裁:五排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篇13:《山行》教学设计

《山行》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 是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 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从题目中的“行”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叙事中写景的, 因此可以把“行”看做是一条行为主线, 围绕“行”我们可以思考、探究这些问题:谁“行”?什么时间“行”?怎样“行”?“行”中见什么?心情怎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和诗句的意思。第三句中的“爱”看出诗人的“喜秋”之情, 这是一条情感主线, 可以看作是“诗眼”, 围绕“爱”着力引导学生体会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的美景和杜牧的“喜秋”之情。

[目标预设]

1.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字词和诗句意思, 感受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的自然之美, 体会诗人“喜秋”之情。

3.读写互动, 展开想象, 分组分句描写秋天美景, 丰满文本。

[设计特色]

构建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的三段式古诗课堂教学新模式。

[教学过程]

一、基础板块——以“行”为主线, 朗读背诵, 理解词句

1.直入、读背: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了古诗《山行》, 诗很短, 只有4句28个字, 能读通吗?能背了吗? (生读, 正音“斜”;生背, 激励。)

2.解题、质疑:

我们先来看题目, 你知道了什么? (在山中行走)

“行”就是行走的意思, 围绕“行”,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谁“行”?什么时间“行”?怎样“行”?“行”中见什么?)

3.自读、理解: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诗句, 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4.对话、理解:

(1) 谁“行“? (杜牧。我们不仅要关注诗句, 还要关注诗人。简介杜牧:唐朝诗最出名, 唐朝有两个姓“杜”的诗人很出名, 大杜是杜甫, 小杜就是杜牧, 诗写得可好了。)

(2) 什么时候“行”?怎样“行”? (“霜叶”, 深秋季节的一天;“晚”傍晚时分;“停车”, 是坐车而行。可见, 杜牧是在深秋的一天, 从白天到傍晚一直坐车在山中行走, 行走时间长了, 应该挺累的。)

(3) “行”中见到了什么? (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寒山:怎样的山才称为“寒山”呢? (深秋季节, 天气冷了, 满山的草儿枯黄了, 枯叶落了, 阵阵冷风吹过, 让人感觉到寒意, 所以称为“寒山”。)

石径:石头小路。是怎样的石头小路呢? (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向山的远处延伸。)

白云:白云究竟是什么? (山高, 有烟雾, 像白云。) 白云在哪儿?白云处看到了什么? (在白云飘浮的远处, 看到了有人住的房子。)

坐:因为。杜牧停车是因为什么呢? (喜爱傍晚时分的枫树林子。)

5.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只要学生能理解, 说通就行, 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不应是零起点, 古诗简短, 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 教学导入完全可以直接朗读、背诵。然后围绕“行”字, 引导学生质疑, 自学尝试理解后, 重点以问题导引方式引发学生交流、对话, 教师适当追问、指点, 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

二、核心板块——以“爱”为诗眼, 感受秋色, 体会诗情

1.过渡:秋天, 树叶凋零, 绿草枯黄, 寒风习习, 让人心里不舒服, 还会有点伤感, 这就叫“悲秋”。而杜牧见到的深秋景色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你能从诗句中找到表达心情的词吗?

2.诗眼:“爱”字就表达了诗人喜爱秋天景色、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 杜牧是“喜秋”的, 而不“悲秋”。

3.感受:从诗句中你能读出杜牧爱秋天的什么呢?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 自主对话, 灵动生成, 体会秋色美好, 感受“喜秋”之情。)

爱枫林:在夕阳的映照下, 枫叶红艳艳的, 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枫树火红火红, 像燃烧的火焰跳动着;枫林连成一片, 满眼红彤彤的, 红得壮观。

爱寒山:漫山草木虽然都枯黄了, 但在杜牧眼里是一片金黄, 象是铺了一地金子。

爱石径:石头小路蜿蜒曲折, 一直向远方延伸, 给诗人指引方向, 给诗人带来希望。

爱白云:极目远眺, 远处白云升腾飘浮, 住房若隐若现, 诗人恍若身处仙境, 诗人会如闻鸡鸣, 如见炊烟。

4.朗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秋色美景图, 我们看到了杜牧“喜秋”之情。让我们读出秋色的美丽、诗人的喜秋。

设计理念:体会诗意、感悟诗情是古诗教学的灵魂所在, 是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所在。教学中, 抓情感诗眼“爱”, 体会到了秋天景色的美丽, 感受到诗人“喜秋”的思想感情。同时, 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神韵, 使古诗教学充满魅力。

三、发展板块——以“写”为目标, 训练写话, 丰满文本

1.过渡:杜牧笔下的秋色是美丽的, 我们也用自己的笔来描绘出这迷人的景色。

2.提示:你现在就是杜牧了, 第一句写看到的山是怎样的?山路是怎样的?第二句写白云是怎样的?人家会使你联想到什么?第三、四句是重点, 写傍晚时分的枫林怎样红。老师给个句式:傍晚时分, 夕阳映照, 一片片枫叶___________, 一棵棵枫树___________, 一大片一大片的枫树林子___________。

3.写话:第一组同学写第一句的寒山、石径, 第二组的同学写第二句的白云、人家, 第三组的同学写第三四句的枫林, 第四组同学任意写一个景色。要写出景色的美丽, 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4.交流 (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的预设)

生:我坐在马车上, 看到连绵起伏的高山上草儿一片金黄, 象铺上了一层金子。阵风吹来, 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 象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一直伸向远方, 带着我一路向前。

生:我极目远望, 远处白云飘动, 隐隐约约看到几座房子, 我仿佛听到了小狗的叫声, 看到小孩游戏的身影, 这真是人间仙境啊!

生:车行了好久, 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我连声喊:“停, 停, 快停车!”只见在夕阳的映照下, 那一片片枫叶被秋霜染红了, 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那一棵棵枫树火红火红的, 整个儿象是燃烧起来;那一大片一大片的枫林连成一体, 红得那样壮观, 红得那样可爱, 红得那样热烈。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枫林, 爱上了秋天的美景。

5.小结:把这三段话联起就是一篇好作文, 这就叫改写古诗。课后作业就是改写古诗《山行》。

篇14:唐诗《山行》赏析

山行杂诗

作者:赵翼朝代:清体裁:五古 山云才迤穑顷刻雨点飘。

乃知云变雨,不必到层霄。

只在百丈间,即化甘澍膏。

君看云薄处,曦影如隔绡。

篇15:杜牧山行古诗赏析

山行古诗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篇16:山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鸿秋·山行警

元代:佚名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译文: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一条条路径分岔;刚刚过了五里铺,又走到了七里铺、十里铺。走一下回头看一看,不愿再走下一步,不知不觉中已近黄昏,陡然间惊觉太阳就要落山了,云彩也渐渐黯淡下来,天就要黑了。斜阳满地铺盖,回首已是烟雾一派。数不清的山,数不尽的水,怎不叫人涌起无穷的感慨!

注释: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行一步盼一步懒一步,霎(shà)时间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阳满地铺,回首生烟雾。兀的不山无数水无数情无数。

铺:宋代称邮递驿站为铺,元代沿用,其制更加严密,州县凡十里一铺。兀的不:兀的:这。“兀的不”,犹言“这(怎)不”。

赏析:

此曲抒炽热的离别之情和乡关之思,步步有情,景物含情,直率自然。运用隔离反复的修辞手法,别具韵致。

“东边路西边路南边路,五里铺七里铺十里铺。”作品突兀而出的这两句看似无端,却交代了丰富的内容。它尽管没有主语,不见动词,但读者不难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风尘仆仆的远行人,龋蹈独行,经过了一条又一条的岔口,迎来了一处又一处的荒骚,走不完的路途,遣不散的疲倦。一前一句固然是写途中所见的路径纵横,却通过不同朝向的“路”的反复,同时也隐含着目的地的茫然感。后一句虽未说明“五里铺”、“七里铺”等地名的具体景象,却通过数字的变化反映了途程的漫长辽远,且从“铺”字的提示中,衬现出远行人得不到休憩之所、无家可归的悲哀。三字词组以大同小异的形式迭现,不仅没有重复拖沓之感,反而传神地写出了旅人的长途跋涉,甚而使人感觉到步履的沉重。“行间字里皆文章”,不能不叹服作者构思的巧妙。

篇17:山行

初夏的阳光微煦,洒在山林间,万物都闪着金光。清凉明快的溪水中,漂游着几群绿豆大小的蝌蚪。流水并不湍急,它们顺着流向游到弯道,随即溯洄到原处的河石间嬉戏。数日前它们还是一簇簇漂浮于水中的卵,如今它们已经能够自由自在游弋水中。一只白肚突眼的青蛙匍匐在岸边,碧绿的皮肤像穿了迷彩,和岩上的青苔混为一体。要不是眼睛时不时地灵动转溜,是难以被发现的。

老僧见此情景,微笑着默诵佛号,两三步便轻快地踩着光滑的河石越过了溪流,继续行走在小路上。

大雨是时有的。在午后匆匆地来,撒几番泼,又匆匆地去了。昨日里的合欢花便遭受了洗礼。原本合欢花开得极好。黛青的花托上抽发出浅红色棉絮一样的细线,丝丝分明,密织成一朵绢红娇媚的绒团。眼前,粉红的丝线脱离了萼,散落在地上,层层密铺,在方硬的青石路上成了一张花毯。

不久后就会有小沙弥跑到这里,将地上的绒绒落英拾起。回到寺里洗净、筛选、烘干,制成花茶或药材,封存起来。合欢安气凝神,服用后有百般裨益,就是不能使人增岁月、长合欢。老僧小心翼翼绕过地上花的残骸,手中念珠拨转了几圈,口中念念有词。

山愈行愈高了,周围的树林也随着行走的深入变得茂密、高大起来,路也泥泞、坎坷、曲折,越发难行。泥点有的爬上了老僧脚下的布鞋,有的跃上了老僧海青的下摆。

嘎嘎。

不知哪里传来鸟雀的啼声。循声向一株楠木上望去,是一只乌鸦停栖在巢边。它的尖喙上叼着一只不住挣扎着的蚱蜢,却没有将这美味吞下肚。它急躁地四处张望,又在巢中拨弄着什么。它开始不安地跳动起来,翅膀也一直快频率地抖动着。这略带诡异的一幕,老僧活了数十年,也未曾见过。这时,巢因这乌鸦的跳动,剧烈一震,一道黑影从巢中跌下,发出嚓的枝叶破碎声。走近一看,却是另一只乌鸦,已死去多时了。它双眼微张,本应尖利的喙有些发秃,无力地张开,柔软的细舌撇向一侧;羽毛枯萎,颜色杂乱不均;小腿呈不健康的土灰色,尖爪已经被磨得圆滑。树上的活鸦因巢的颠簸,一个趔趄,从癫狂中惊醒过来。它直直立着一动不动,如庄严的卫士。叼着的蚱蜢不知脱逃到哪里去了。“卫士”喉咙深处突然发出呜呜声。如歌剧厅里黑色燕尾服卷裹着的深沉咏叹调。

阿弥陀佛。老僧向天长诵一句佛号,给死鸦念了几篇往生咒,才稍稍心安,继续行走。

说来这山高路长,老僧紧赶慢赶,也行了整个下午。眼见得高山顶近了,太阳从林间探出脸,挂在西边。老僧有些累了,步履间带着一丝拖沓、冗赘。脸是红扑扑的,不知是急行所致,还是夕阳洒下的红光映在他的脸上。

一只大雁出现在老僧头顶,朝着太阳的方向飞着。它飞得极高,在远空成为一个孤零零的黑点。一路来,它不知经过多少颠簸磨难,没有伙伴的指引,找不到家,找不到北国,它便飞向太阳。

看那孤雁渐行渐远,融化在无边无际的红光中,老僧肃然。

菩提娑婆诃。眼前视野开阔起来。夕阳在身后树林打上如血的光辉,来时的路也映得殷红。老僧脸上仍然一副肃穆模样,脚步已然止住了。前方已无路,他不需要再继续行走,他此时面朝红阳,立身山巅。

上一篇:a级旅行社自查报告下一篇:适合3岁以上儿童的专注力训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