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教学一体化

2024-04-21

包装设计教学一体化(精选8篇)

篇1:包装设计教学一体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体化教学设计

——实践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专业特色鲜明、市场人才需求较大的机制类专业,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必备设计素质要求,就其该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后习作、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含义:所谓一体化教教学设计就是将模具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后习作、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课程设计、模具的数控加工技术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最后的毕业设计作出一体化的规划;教师依据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形成课堂教学、课后习作、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最后的毕业设计在内的系统性目标,在教学中实行任务驱动、目标教学,;在课程设计中,有对前面任务设计的修正,也对后面设计进行铺垫,实现目标任务的系统化;在毕业的设计中,以前面的设计为基础,对前面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的同时完成后续的设计任务,以期达到从零件的结构、工艺、模具及加工直至装配的一体化全过程的设计,实现设计的规范性和适用性。笔者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深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掌握的基本理论扎实,设计、应用能力较强。

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案

①针对学生由专业教研室指定相近学科老师组成模具设计研究指导小组共同拟定出某一零件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形成教学任务的主体框架及不同教学任的具体目标。②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习作中借助任务驱动,学生一人一题,明确具体目标,使学生开课前就知道学什么,过程中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练习,课后知道是否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阶段性要求。

③将其课堂习作进行系统化的整合优化,依其内容完成零件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成形模具零件的设计,即模具冲压成形或塑料成形与模具设计的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④依据上述课程设计的结果,结合机械制造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并借助于生产实习实际制造出相应的产品。

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分析,整合规范并完善其他未完成的其它副项,形成学生具有独自个性、突显个人特色的毕业设计。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设计必要性

①零件的制作方法各种各样,如:切削加工、特种加工、快速成形等,但以模具成形如铸造、锻造、冲压和塑料成形等方法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模具成形零件的范围会越来越大,机械设备中借助模具形成零件的占有率也越来越多,模具的设计任务必然越来越重。

②模具制造一模一样所体现的较强的互换性,以及零件的标准化,方便了机械的制造与维修。

③模具零件属大批量生产,但所需模具有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性,模架及螺钉、弹簧等少量零件已标准化外,非标零件所占比例较大,加重了模具的设计任务、设计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④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相互依存,设计的目的为了制造,制造反过来又 促进了模具设计的发展,作为模具专业的人才,不仅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特别是作为一线生产的模具专业专科人才,必须

能动手、会设计,而模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把设计与制造紧密相连接,学生在设计的阶段进程中把模具的制造技术与设计技术融为一体,相互连贯,互相促进。

⑤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设计把一本书一个设计,变为一专业一设计,有利于学科内容的纵、横向衔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设计水平。

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设计把一个班一个老师的指导设计变为一个班多个不同专业老师的联合指导设计,使学生取各专家之长,聚精英之优,使设计更加优化。

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设计把分散分学科的设计变为专业的系统化设计,强化了学生设计的步骤和进程系统化的理念,避免了学生的重复设计。

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实际传承了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习作、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优点,又促进了课堂教学、课后习作、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其说是一种创新,不如说是一个发展。

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设计与相关专业课程同步,如学生学完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后依照其毕业设计各题框架开展模具零件的成形工艺与模具的课程设计,接着进行机械制造工艺或数控加工工艺的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最后完成毕业设计的整体设计,这种安排分散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布局,学生可在学校完成,并能及时得到各课程老师的阶段性指导,整体设计在毕业实习中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边毕业实习边毕业设计的负担。这种考虑不仅时间上可行、老师的近距离指导可行,质量上也能得到保证。

陈 新 民

2012.11

篇2:包装设计教学一体化

课题

观潮

时间

9月2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主备人

唐建伟

课型

阅读课

授课年级

四年级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中对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课文的相关要求是: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自然美景”的第一课,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了祖国自然景观的壮美。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自然景观的壮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少,生僻的句子较少,因此不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些词语、句子,让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字的魅力。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学生(主体)能随文(条件)熟练(程度)认读(行为)“盐、屹”等12个生字,在田字格(条件)中正确(程度)读写(行为)“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程度)读写(行为)“奇观、农历”等词语。

2.学生(主体)能够正确、流利(程度)地朗读(行为)课文,读出(行为)钱塘江大潮的壮美(程度),能流利(程度)背诵(行为)课文第3~4自然段。

3.学生(主体)能边读课文(条件)边想象(行为)画面,并能联系上下文(条件)或结合生活实际(条件)体会(行为)句子的含义。

4.学生(主体)能学习(行为)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突出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的写法;能体会(行为)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并且练习(行为)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学习单元导语,知悉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1.明确学习语文的要求:

2.了解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自然美景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学生明确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一、资料袋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后资料袋,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图片,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3.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4.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学生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注意:“阔”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活”字要写得略窄些;“盼”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同高;“逐”是半包围结构,“豕”要写得略窄。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同步指导。

4.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山崩地裂”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上文提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象画面,钱塘江大潮如同万马奔腾而来,其声势之浩大,有如天地崩裂一般,令人神往而敬畏。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段话。

(4)通读课文,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钱塘江大潮?

预设: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等。

(板书:气势磅礴)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

在读中思考:作者在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读课文,找关键词,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通过下列词语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

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提示学生规范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一、复习回顾、引导探究主题

1.复习生字词,听写。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2.思考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引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这一“天下奇观”的?(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

4.找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词句。

昂首东望、等着,盼着,潮来了,潮头东奔西去等词句。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

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预设1:从“自古以来”这个词语中,我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存在了许多年。

预设2:从“天下奇观”一词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特的、世间少见的景观。

师总结: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世间少有。(板书: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作者登上了大堤,看到了哪些景物?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最佳地点在哪里?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3)学生自读,圈画相关景物。

(4)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进行补充。

师总结:我们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能够在脑海中浮现潮来前的景象。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具体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赏析第3~4自然段。

(1)放录音,听范读第3~4自然段。

(2)品析第3~4自然段的朗读方法。

师总结: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静”体现出来。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体现出紧张的气氛。

(3)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默读并思考:潮来时的过程是怎样的?圈画出关键词语。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课件出示:

第3自然段

潮的声音:“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间接描写)

潮的样子:“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直接描写)

(5)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第4自然段

潮由远及近的变化:“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总结:作者详细描写了大潮的变化: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声音:“山崩地裂”。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大潮的恢宏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6)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学生读第3~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预设: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一开始,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找出重点词语并进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霎时”表明时间很短,点明潮涌速度之快。“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体现出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依旧”写出了“潮前静→潮来动→潮过静”的变化。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5.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感受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6.拓展刘禹锡的《浪淘沙》,练习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边读边想。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在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预设: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预设: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顺序,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扮演导游,拓展延伸

教师: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提升拓展、运用

有效练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雾来了,它似一件巨大的天衣lǒng

zhào()着大地。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zhú

jiàn()散去,大地才显露出盎然的生机。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

(1)写出加点词语的两个近义词。

(2)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句子,用上“霎时”。

3.《观潮》这篇课文是按照、和的顺序来写的,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

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平静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声音

颜色

形状

气势

(天下奇观)

潮去时——余波汹涌

(赞美)

突出主题

篇3:焊接检验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设计

焊接检验教学一体化, 是理论与实际的融合, 教师教、学生学、动手做三环节的融合, 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很好的融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了教学设计思想, 将一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实训内容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使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这种一体化教学使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更强。一体化教学也充分贯彻我校学习方针“适应市场、以人为本、技能至上、质量第一”的特色教育模式。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 课程理念设计

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焊接检验方法为目标要求, 坚持以就业为目标, 以实用性为主要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体现以实现内容为中心、以课程设计为依据、以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 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 先理论后实践、先教后学、先学后做的模式。

(二) 课程的建立

为实现一体化教学目的, 我们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形成从低到高, 从基础知识到实训结束、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渐提高知识难度。焊接检验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基础知识目标、阶段实训目标和实训总结目标, 内容如下。基础知识目标:基础知识紧跟现代焊接检测技术发展的步伐, 强调应用性, 及掌握各检测方法为主要教学目的。阶段实训目标:通过完成单个焊件或多个焊件的检验项目,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开展检测活动, 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 在检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检测中如出现问题项目小组先讨论, 如不能解决, 再由全体同学讨论, 最后教师作总结, 使学生对实训过程产生兴趣,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实训总结目标:通过实训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检测设备, 并能准确地判断出工件的缺陷位置以及缺陷的种类。对不同的工件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 一体化内容

根据焊接检验课程需求, 我们将焊接检验课程重新组合。重新规划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 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将教学的重点始终定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焊接检验课程细化后的教学内容、对应课时和培养目标, 如表1所示。

(四) 教学一体化

我们使用学生熟悉焊接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每堂课都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来组织教学。在讲解中, 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提出问题, 在解决每个问题时, 首先让学生配合教师一同操作, 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检验过程。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身临其境, 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 使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 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

1.课程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考核方式等过程相互结合起来, 相互贯穿。每次课堂教学均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 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本节课学习目标展示给同学们, 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讲解完成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检测, 遇到不懂的和不会的知识向教师提问, 教师再进行讲解, 围绕该任务目标组织各种教学环节, 进行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讲解, 使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可以回忆课堂中的知识点, 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2.综合实训。学生提前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 并做好资料搜集和检测方法的设计等一些操作前的准备。在实训课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实训, 使学生有团队精神共同完成项目, 学生现场实际操作, 教师指导, 遇到相关知识和技能点教师先进行提问, 提问过后进行讲解, 技能中需要什么知识就讲解什么知识, 在哪里遇到问题就在哪里讲解, 每次教学都要培养学生一个具体的应用技能, 使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应用能力。

3. 考核方式一体化。课程考试评价是检查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 总成绩统计充分体现以实训成绩为考核中心, 具体考核方法如表2所示。

三、结语

本课程将改革思路充分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 体现了“教、学、做”的指导思想。教学焊接检验的课堂实训与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在课堂中融入实训内容, 在实训中融入课堂的内容, 学生能很好地巩固知识, 拓展知识面,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要求的, 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行人才。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提高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措施。文章对目前高职教育里的焊接检验课程里的理论和实际脱离问题, 重新设计了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将理论学生和技能培训结合的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设计,一体化教学,构件

参考文献

[1]赵连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5) :28-29.

[2]张伯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8) .

篇4: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探析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机械本体 电气控制

[作者简介]林若森(1960- ),男,广东兴宁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从事机械制造教学与研究工作;唐冬雷(1964- ),男,广西全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从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教学与研究工作;黄力(1969- ),男,广西巴马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计算机控制教学与研究工作。(广西 柳州 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高职高专产学结合及实验实训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5B084,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05]1号)。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12-02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设备现状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毕业生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验教学上,如何把学生推到实验主体的位置上,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向自己的未知领域迈进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平台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实验的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又要体现分层次、可扩展的特点,以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机械类课程无论在基础实验和应用实验上都比较完善,而电类、机电结合的实验相对薄弱,缺乏具有机电一体化特色的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的应用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过多年摸索,设计了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实验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非常重要的事。例如,研制集减速、智能调速、电机于一体的动力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控制单元,以及各种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机械装置时,我们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出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而这就需要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无论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来说,模块化都将给它们带来美好的前程。

(二)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实现全球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利用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家庭网络(home net)就是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Appliance System,CIAS),它使人们在家里就可以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三、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的一般构成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一)机械本体

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一定有运动机械,包括传动机构和运动机械本体。采用电子技术运动机械可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实现在重载条件下的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这是机电一体化追求的目标。

(二)驱动元件

驱动运动机械动作,有气动、电动和液压等不同驱动方式。

(三)检测元件

它主要负责检测运动机构或其他需要监测的物理量,并将信息送回信息处理与控制部分,是发送控制信息的依据。

(四)信息处理与控制部分

它是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的核心。其中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对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与控制的目标是运动机械,所以,国外也称其为运动控制计算机。

(五)能源部分

它主要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如电源、气源和液力源等。

四、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功能的确定

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研制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以及研究生学习机电类专业课程开设各种实验。根据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的综合性,本系统应该既能完成某个电工电子类或机械类实验,也能完成较复杂的综合性机电一体化实验。

按照《机电传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机床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机械加工自动化》《数控技术与机床》等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本系统可开设下列几类实验:继电器接触器有关实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有关实验;步进电机控制有关实验;伺服电机控制有关实验;PLC控制有关实验;PLC与PC通信和两级系统类实验;液压控制类实验;数控机床的一般组成认识类实验;加工中心加工过程类实验等。

此外,本系统可为机电类本科生、专科生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提供条件,可为教师和相关科技人员从事机电产品开发提供实验平台,还可为企业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与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人员。

五、实验系统机械本体和电气控制部分的确定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机电一体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主干课程如何将机械和电子“化”为一体。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械本体和电气控制两大部分,这是机电系统的设计主体。

电气控制包括信号检测、信号处理和伺服控制部分。信号检测部分包括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属于非电量检测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内容。典型的信息处理部分可以是一个PLC,也可以是一个微机控制器,这是微型计算机的内容,其基础是数字电路和一些接口电路。伺服驱动部分将电能变换成机械能,用指令控制机械运动,这部分属于电磁机构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上述几部分是机电一体化人才必备的最基本的电工电子知识结构。实验系统必须能够反映这些知识点。

PLC的面世,改变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电器控制设计方法,它的电路设计简单,系统组成灵活,可靠性高。PLC几乎能实现所有的控制功能,而且简便易行。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旋转编码器已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标准模块已成为发展方向。常见的有开关量I/O单元、模拟量I/O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温度控制单元、PID控制单元、模糊逻辑单元、运动控制单元、凸轮定位器单元、语音单元、通信单元和显示单元等。

从当前情况看,如何构造出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特点的机械装置是实验设备研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的机械教具都着重展示机械原理及构造,独立性强,缺乏用于构造特定功能结构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即具有“积木特性”。只有具有这种特性各种传动零件、机构与动力元件,才能使实验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充分领会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精髓。

六、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的总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实验功能,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主要由PC机、PLC电气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四轴)工作台、主轴、刀库和换刀(液压)机械手等模块组成,整体上相当于微型化教学及演示加工中心(MC),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该实验系统采用与工业生产中实际机电系统相一致的结构模式和元器件,即系统采用PC机和PLC两级控制模式,硬件由PC机、控制柜和微型加工中心组成;电气元件包括: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直流电源、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变频器等常用器件;机械部件包括:滚珠丝杠、直线导轨、行程开关以及齿轮泵、液压缸、电磁阀等常用部件。

总的说来,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综合性。系统按照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而设计,实验内容覆盖面广,可开设十几个典型机电专业课程实验。第二,开放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多个模块,灵活组成各种实验系统,各模块既可单独完成某个实验,也可互相配合完成较复杂的综合性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学生可自己动手接线、编程、联机调试。第三,创新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新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第四,实战性。实验过程接近实际机电产品的组装和调试过程,系统各功能部件敞开性好,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本文设计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机电控制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根据《机电传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与系统》《机械加工自动化》《数控技术与机床》等课程的教学要求,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开放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各模块既可单独完成某个电子类或机械类实验,也可互相配合完成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本系统具有实验内容覆盖面广、实验过程接近实际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构思设计新的实验等特点。通过多个模块,灵活组成各种实验系统,各功能部件敞开性好,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满足学生亲自动手的要求。

实践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努力创造一个与科技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平台。

[参考文献]

[1]潘柏全.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装备制造技术,2006(3):116-118.

[2]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篇5:教学楼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

0910520101 王佳莹 2012.10.18

1.摘要:本文从建筑外墙保温、、光源照明、自然通风等多个细节的方面,对教学楼进行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与优化。

2.关键词:教学楼 节能 一体化

3.引言:建筑节能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国家节能规划的提出,建筑节能一体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消耗,而现在人类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已经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对我国而言,煤炭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其可开采量和可开发量的人均水平,却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相对就更少。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建筑耗能在国家全部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千方百计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节约能源的关键。对建筑业来讲建设节能型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已经是当务之急。建筑节能一体化设计,其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建筑构造做法,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达到减少能耗,节约热量、冷量、电能、燃料等目的,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舒适程度。

4.正文:

1)LED照明节能:我以一间教室为例:教室12盏日光灯。目前使用的是第一代传统镇流器日光灯照明,其中每套日光灯管(40W)加镇流器(20W)共计60W,若全部更换成第四代LED半导体节能照明灯为每组为4个4W一共12组共计48个,可达到以下效果: 日光灯的一月度数为216度,双强LED的一月度数为57.6度 一个月节约度数为158.4度,以5角一度电,每月一间教室节约款为79.2元。以50间教室为例:79.2*50间*12个月*保修五年=一个学校可

以节约电费为237600元。而且平常日光灯两年维护一次,每只灯管应该在45元左右,50间教室*12盏*2.5次*,五年维护费至少67500元。

半导体照明的构造就是一个方形的二极管片装在一个塑料、树脂或是陶瓷底座的特殊环氧层中。处于半导体中心部位的电子可以通过传感原料,转换生成灯光,而封贴在“罩状”环氧层内的微型芯片,可以将灯光“映射“出来,它是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重要突破技术,是一类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和辐射能的发光器件。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以下为LED照明设备的基本原理图。

2)外墙保温措施: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粘结、机械锚固、粘贴+机械锚固、喷涂、浇注等),把导热系数较低(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的绝热材料与建筑物墙体固定一体,增加墙体的平均热阻值,从而达到保温或隔热效果的一种工程做法。

1、涂料饰面。

2、抹3~5厚DBI砂浆,内压入一层玻纤网格布。

3、圆8钢膨胀螺栓固定,锚入结构50-60mm,间距小于600,梅花形布置。

4、抹3~5厚DBI砂浆,内压入一层加强玻纤网格布。5、50厚玻璃棉保温板,接缝处、拼接点处固定锚栓,间距小于600mm。

6、DEA聚合物粘接砂浆,框粘、条粘,粘接面积大于等于70%。

7、起步做B型托架(图集10BJ2-11中第八页),每隔3-4m处(结构框架梁、圈梁部位,设置一层A型托架)

8、基层墙面(如果是砌块墙时用6~8厚水泥砂浆找平)。

3)使用LOW-E玻璃:外门窗玻璃的热损失是建筑物能耗的主要部分,占建筑物能耗的50%以上。

Low-E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因此适用于教学楼,以下为LOW-E玻璃的截面示意图。

4)屋顶植被种植:屋顶绿化可增加校园绿地面积;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下为屋顶植被种植的截面示意图,此做法有成本低,施工快,维护易等特点。非常适用于教学楼等建筑。

5)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将屋顶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雨水收

集系统具有全自动、应用范围广、成本低等特点。其意义在于:可以达到节能减排,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另外可以用到教学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6)建筑结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内外风力或热压造成的风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第一,实现有效的被动式制冷。这意味着在不消耗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气温,带走潮湿空气,并以气流降低皮肤无毒,达到人气热舒适。第二,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风维持室内空气的卫生,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建筑通风的设计方法,是建筑配合室外通风条件,提高室内有效风速,从而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如图所示,这是国外正流行的一种替换式通风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比室内气温约低的空气从地板下以很低的速率(通常为0.2m/s)提供。这些空气会被使用者的体温、计算机设备、照明光源等方式加热,然

后上升通过天花板和高窗排出,因而提供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程度。

5.参考文献:

1.《浅谈建筑节能一体化研究与实例》-杨佳林

2.《LED照片势在必行》-Frank Marx 3.《外墙保温措施的研究》-郭友能 4.《Low—E玻璃的应用》-董庆

5.《屋顶花园设计浅探》-杨永胜、金淘 6.《建筑设计中的雨水收集利用》-熊洪俊、刘碧波

篇6:包装设计教学一体化

课程类型 专业课程

学 时 数 44 学 分 数 2.5 一,编写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面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像机械工业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学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尽提高和拓展了机电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而且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提高生产系统的工作质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很有意义的.本课程是学生在学完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技术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关键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本课程性质,跟踪现代机电一体化系统技术的发展编写.(三)大纲内容编写原则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掌握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特点和方法;结合机电一体化共性的关键技术,对其各子系统的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内涵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四)实践环节

1.课程设计

(1)名称:机械手控制系统编程与操作

(2)主要内容与要求:利用PLC实现机械手控制功能的要求编写程序,安装调试实验台.按照本课程实验说明书要求完成,并通过实验验证程序的正确性.(3)学时分配:4(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 序号

教 学 学 时 环 节 教学内容 讲 授 讨 论 见习实 验 其 它 小计 一 绪论 4 4 二

机械系统设计 6 6 三 传感器检测及其接口电路 8 8 四

控制电机及其选择计算 8 8 五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10 10 六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应用举例 4 4 8 总 计 40 44(六)考核方法与要求

1.平时成绩与期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提问,讨论等;期终成绩占60%.2.试卷成绩与实践成绩:试卷成绩占60%,实践成绩占10%(实验报告5%,实验过程考核5%).3.综合考核成绩的计算:平时成绩20% 实践成绩占10% 试卷成绩占70%=100%.(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姜培刚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2.主要参考书: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王孙安.《机械电子工程》.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郑堤.《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二,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历史,内涵,应用和发展前景.2,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要素.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

一,△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分析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关键技术

第四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目标与方法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

第二章 机械系统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系统数学建模方法.2,掌握机械传动系统的特征及设计方法.3,了解常用的传动系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械系统设计

一,△○ 机械系统建模方法 第二节 机械传动系统的特征

一,△机械传动装置的特征参数及相应的调整方法

第三节 机械传动装置

一, △ ○传动比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传感器检测及及接口电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参量检测的传感器原理;2.掌握检测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原理以及相应的信号处理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传感器

一,△○传感器性能指标的内涵 二,△传感器选择的原则

第二节 位移测量传感器 一,△大位移测量传感器的原理.第三节 速度,加速度传感器 一,△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原理

第四节 位置传感器 一,△位置测量原理.第五节 传感器前期信号处理 一,△○信号调理线路常用模块的原理

第六节 传感器接口技术 一,△○采样保持器原理及应用.第七节 传感器非线性补偿原理 一,△○软件补偿方法

第八节 数字滤波

一,△○随机误差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 控制电机及其选择计算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伺服电机的控制调节方法;3.掌握伺服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内涵及电机的选择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步进电动机及其控制 一,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步进电机的性能参数 三,△○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第二节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控制 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

第三节 交流伺服电动机 一,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二,△○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

第四节 直线电动机 一,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控制电机的选择和计算 一,△控制电机的选择.第五章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种类 2.掌握各种工业计算机的区别;3.掌握各种信号接口原理.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业控制计算机 一,常用控制计算机的种类 二,△○各种控制计算机的区别

第二节 计算机的接口技术

一,△○开关量及数字两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二,△○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

第三节 可编程控制器

一,PLC的原理及选择方法,外围电路设计的原则

第四节 数字控制器设计 一,△○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五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应用举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要点

2.了解数控机床的设计过程及主要构成的设计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要点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过程

第二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应用举例

一,数控机床的设计过程及主要构成的设计方法 注:用“△”明确重点内容,用“○”明确难点;

篇7: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

跌宕起伏,不失严谨

——学习作文中一波三折的写法

训练目标: 让学生通过训练,学习作文中一波三折的写法。训练重难点: 学生在作文中能恰当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古今中外名人青春时期的故事

2.教师准备:打印《寒假中的一件事》《醉人的春夜》范文各60份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活动导入: 师: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拥有青春的日子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青春,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拥有

二、“青春随想”第一站——倾听青春的故事:

1.讲述 请部分学生代表精彩讲述课前搜集到的名人故事,其他同学静听。

故事示例:“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朝文学家左思,青年时期就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三都赋》,为了写成它,在室内,门前,墙壁,厕所等处,都挂着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到好句子就随时记下来,这样,他花了十年工夫终于写出了这篇好文章.文章问世后,京城洛阳人人争相抄读以致引起洛阳城的纸价猛然上涨.“洛阳纸贵”的典故,即由此而来.2.畅谈 故事听完后,学生们用“从„„的故事中,我读出了„„”的短小句式自由畅谈故事带来的感想。

三、“青春随想”第二站——诉说青春的心愿:

师:同学们,伟大的人是平凡的事造就的,他们只是用他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做了普通人不愿去做的极其平凡的事,而且能坚持------一辈子的坚持!同学们正站在青春的舞台中央,相信大家有很多青春的心愿要对自己说,对他人说,来,跟我们说说吧!

生1:我的心愿是活出自己的风采,在青春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美丽的足迹。

生2:我的心愿是走出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双手开辟另一番天地。

生3:我的心愿是珍惜美好时光,出色完成学业;我将来的心愿是运用所学知识,青春,我们便拥有了多彩的未来与五色的梦。

开创未来新天地。„„

四.“青春随想”第三站-----抒写青春的颜色 1.教师出示此次作文训练目标(在文中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2.明确写法概念:

什么是一波三折的写法?(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3.阅读范文,获得写法启示:

先请同学们看篇例文:(教师分发课前打印好的范文给学生,人手一份)

寒假中的一件事

从前,我总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然而有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在集市上闲逛。因为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今天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转来转去转到了卖鲤鱼的地方。今天卖鲤鱼的人买卖可真红火!买鱼的人多,卖鱼的人少。许多人都围着一位老大爷转。在人群的最外边,有一个手拿一把零钱的小男孩和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看小男孩的样子很是着急,却又苦于挤不进去。而那个中年人却并不着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对那拥挤的人群显出鄙夷的神色。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真不错,才一会儿,他那满满的两筐鱼就剩下一条了。此时,也仅剩下两个人要买鱼了:小男孩和那个中年人。两人几乎同时递出钱又同时说了一句:“我买鱼!”面对这种情景,我有了兴致,想看看究竟谁能买到这条鱼。

“这鱼多少钱一斤?”中年人问。“3块钱!”老大爷答道。“几斤呀?”中年人又问。“3斤!”大爷答道。

“我这儿正好有9块钱,我买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嘶哑。“老张,怎么还在这儿呢?你那宝贝儿子吵着要吃鲤鱼呢!”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对中年人说。

“给你10块钱,我买了!”中年人边说边拿鱼。

“大爷,俺们刘老师得了种怪病,听说只有吃鲤鱼才能把病治好。这点儿钱是全班同学凑的,求您把鱼卖给我吧!”小男孩恳求道。

中年人不耐烦了,嚷道:“20块,20块钱总够了吧?你们老师有毛病也用不着你们管!”边说边扔钱,伸手去拿鱼。

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激动地说:“老大爷,谢……谢谢!”边说边把手里的一把零钱递给老大爷,老大爷用粗大的手把小男孩的手挡了回去。中年人愤愤地说:“老头儿,你……”老大爷白了他一眼,对小男孩说:“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

4.范文写法整理,收集:(形式: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这篇记事的文章将“卖鲤鱼”这个中心事件写得一波三折,作者先运用“悬念法”要看看老大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究竟谁能买到。然后又抓住小男孩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由希望“正好有9元钱”到失望——中年人给10元,小男孩说出买鲤鱼是为给老师治病,似乎又有希望,可中年人紧接着又拿出20元硬要拿鱼,小男孩又一次失望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这不仅使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通过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最后由老大爷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将老大爷的高贵人格充分表现出来。

5、写法指导: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先说“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驿骆梨花》采用了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妹妹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同志。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先设置县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这种构思法,既可以使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再说“误会法”。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

六、实战演练:

“青春随想”第四站——抒写青春的感想:

展望青春,你会满怀理想,渴望实现你的价值。青春的冲动不需瞻前顾后,只要心中坚信“幸福就在不远处”,向前冲!就会到达人生的颠峰。把你青春的梦想,大声的向世界宣告,时间作证,我们思考着,我们努力着,我们存在着。

写一篇能展示青春的文章,要求文中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题目范例:《青春的颜色 》《为青春喝彩》

七、拓展阅读

醉人的春夜

“再遇到人,一定开口。”陈静想着,抬眼望了望胡同里昏黄的路灯。夜深了,到处是一片片黑黝黝的怪影。“唉!这倒霉的自行车!”她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

身后传来一串自行车铃声,陈静只来得及“哎”了一声,骑车的小伙子已经一掠而过。

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您刚才喊我?”小伙子跳下车。“啊,没。”矜持和自卫的心理占了上风,她语无伦次了。“是车子坏了吧?”一双似笑非笑的细长眼睛望着她。陈静稍稍镇静了一下:“链子卡在大链盒里了。”她呐呐着,低着头,心里升起一线希望的光。“那,我也爱莫能助了,没工具,谁也拆不开大链盒呀。”陈静心里又是一片黑暗。“你家远吧?”“我家?”她没了主意,下意识地推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这样吧,胡同口外左边,有个车铺,这会儿可能还有人,你去看看吧!”小伙子在她身后跨上车子,边说边飞快地骑跑了。“这号人!”陈静差点哭了。十一点了,哪家的车铺这时候还有人?她心里咒那小伙子:“骗人!叫你今晚做个噩梦。”

不信归不信,出了胡同口,陈静忍不住真朝左手方向看了一眼。便道上,果然有间小屋还亮着灯。她踌躇地站住了。小屋里走出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冲着陈静喊:“同志,来吧!”“哎呀,真是车铺!”陈静觉得周围一下子亮了起来,沮丧、恐惧,一股脑儿没了。

这是间临街筒子房,通里屋的门关着,外面这间,只有一桌一床和一辆自行车。一个年轻人正蹲在桌边翻看什么。“请进,就是地方小了点。”年轻人站起身,手里拿着把改锥。陈静一楞:“是你?”“是我。”年轻人笑了:“我说有人嘛,还能骗您?”他狡黠地眨了眨细长的眼睛。“我哥送我嫂子上夜班,回来就急火火地把我叫起来,说有要事,原来是〃〃〃〃〃〃。”跟在陈静后面的姑娘说话象是放机枪。“还是有个体户好。”陈静心里想着,感激地冲着那姑娘笑了笑:“太麻烦你们了。”“没什么,我哥怕您不敢来,才让我起来招呼您,其实您也是胆子太小,我就不怕。”说得陈静怪难为情的。

会者不难,车很快修好了。“多少钱?”陈静打心里希望这小伙子多收她点儿钱。“钱?”小伙子一楞,旋即笑了:“给五块钱吧。”一只大手,满是油污,伸到陈静面前。“五块?敲诈!”陈静心里一惊,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钱包。“哥——”快嘴的姑娘拉长了声音叫着,“这么晚了,你还开玩笑!”她娇嗔地把那只油污的手打下去,转头对着陈静:“同志,您别多心,他就这样,跟谁都瞎逗。我们又不是开业修车的,哪儿有帮帮忙就要钱的?”姑娘有点不好意思了,脸上泛着红潮。“好了,不开玩笑了”小伙子搓了搓手,咧开嘴笑着,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一路上,微风吹着陈静的长发,拂到脸上,怪痒痒的,又很舒服。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呵,你这醉人的春夜!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

跌宕起伏,不失严谨

——学习作文中一波三折的写法

训练目标: 让学生通过训练,学习作文中一波三折的写法。训练重难点: 学生在作文中能恰当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古今中外名人青春时期的故事

2.教师准备:打印《寒假中的一件事》《醉人的春夜》范文各60份

课时建议:1——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活动导入:

二、“青春随想”第一站——倾听青春的故事:

1.讲述 请部分学生代表精彩讲述课前搜集到的名人故事,其他同学静听。

故事示例:“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朝文学家左思,青年时期就写出了闻名于世的《三都赋》,为了写成它,在室内,门前,墙壁,厕所等处,都挂着纸笔,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到好句子就随时记下来,这样,他花了十年工夫终于写出了这篇好文章.文章问世后,京城洛阳人人争相抄读以致引起洛阳城的纸价猛然上涨.“洛阳纸贵”的典故,即由此而来.2.畅谈 故事听完后,学生们用“从„„的故事中,我读出了„„”的短小句式自由畅谈故事带来的感想。

三、“青春随想”第二站——诉说青春的心愿:

生1:。

生2:。

生3:。

四.“青春随想”第三站-----抒写青春的颜色 1.教师出示此次作文训练目标(在文中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2.明确写法概念:

什么是一波三折的写法?(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3.阅读范文,获得写法启示:

先请同学们看篇例文:(教师分发课前打印好的范文给学生,人手一份)

寒假中的一件事 从前,我总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然而有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这一天,我在集市上闲逛。因为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所以今天买东西的人特别多。我转来转去转到了卖鲤鱼的地方。今天卖鲤鱼的人买卖可真红火!买鱼的人多,卖鱼的人少。许多人都围着一位老大爷转。在人群的最外边,有一个手拿一把零钱的小男孩和一个绅士模样的中年人。看小男孩的样子很是着急,却又苦于挤不进去。而那个中年人却并不着急,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对那拥挤的人群显出鄙夷的神色。

那位老大爷的生意真不错,才一会儿,他那满满的两筐鱼就剩下一条了。此时,也仅剩下两个人要买鱼了:小男孩和那个中年人。两人几乎同时递出钱又同时说了一句:“我买鱼!”面对这种情景,我有了兴致,想看看究竟谁能买到这条鱼。

“这鱼多少钱一斤?”中年人问。“3块钱!”老大爷答道。“几斤呀?”中年人又问。“3斤!”大爷答道。

“我这儿正好有9块钱,我买了!”一个稚嫩的童音带着嘶哑。“老张,怎么还在这儿呢?你那宝贝儿子吵着要吃鲤鱼呢!”从旁边走过一个人来对中年人说。

“给你10块钱,我买了!”中年人边说边拿鱼。

“大爷,俺们刘老师得了种怪病,听说只有吃鲤鱼才能把病治好。这点儿钱是全班同学凑的,求您把鱼卖给我吧!”小男孩恳求道。

中年人不耐烦了,嚷道:“20块,20块钱总够了吧?你们老师有毛病也用不着你们管!”边说边扔钱,伸手去拿鱼。

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激动地说:“老大爷,谢……谢谢!”边说边把手里的一把零钱递给老大爷,老大爷用粗大的手把小男孩的手挡了回去。中年人愤愤地说:“老头儿,你……”老大爷白了他一眼,对小男孩说:“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

4.范文写法整理,收集:(形式: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这篇记事的文章将“卖鲤鱼”这个中心事件写得一波三折,作者先运用“悬念法”要看看老大爷剩下的最后一条鱼究竟谁能买到。然后又抓住小男孩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由希望“正好有9元钱”到失望——中年人给10元,小男孩说出买鲤鱼是为给老师治病,似乎又有希望,可中年人紧接着又拿出20元硬要拿鱼,小男孩又一次失望了。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结局出现了老大爷一把从中年人手中抢过鱼,递给小男孩。这不仅使情节一波三折,而且通过最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最后由老大爷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孩子,记住,大爷姓李(理)不姓钱!”将老大爷的高贵人格充分表现出来。

5、写法指导: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如“巧合法”、“误会法”、“悬念法”、“曲直法”、“张驰法”、“虚实法”、“开会法”、“烘托法”等,其中“悬念法”和“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先说“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驿骆梨花》采用了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妹妹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同志。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先设置县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这种构思法,既可以使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再说“误会法”。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

六、实战演练:

“青春随想”第四站——抒写青春的感想:

展望青春,你会满怀理想,渴望实现你的价值。青春的冲动不需瞻前顾后,只要心中坚信“幸福就在不远处”,向前冲!就会到达人生的颠峰。把你青春的梦想,大声的向世界宣告,时间作证,我们思考着,我们努力着,我们存在着。

写一篇能展示青春的文章,要求文中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题目范例:《青春的颜色 》《为青春喝彩》

七、拓展阅读

醉人的春夜

“再遇到人,一定开口。”陈静想着,抬眼望了望胡同里昏黄的路灯。夜深了,到处是一片片黑黝黝的怪影。“唉!这倒霉的自行车!”她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

身后传来一串自行车铃声,陈静只来得及“哎”了一声,骑车的小伙子已经一掠而过。

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您刚才喊我?”小伙子跳下车。“啊,没。”矜持和自卫的心理占了上风,她语无伦次了。“是车子坏了吧?”一双似笑非笑的细长眼睛望着她。陈静稍稍镇静了一下:“链子卡在大链盒里了。”她呐呐着,低着头,心里升起一线希望的光。“那,我也爱莫能助了,没工具,谁也拆不开大链盒呀。”陈静心里又是一片黑暗。“你家远吧?”“我家?”她没了主意,下意识地推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这样吧,胡同口外左边,有个车铺,这会儿可能还有人,你去看看吧!”小伙子在她身后跨上车子,边说边飞快地骑跑了。“这号人!”陈静差点哭了。十一点了,哪家的车铺这时候还有人?她心里咒那小伙子:“骗人!叫你今晚做个噩梦。”

不信归不信,出了胡同口,陈静忍不住真朝左手方向看了一眼。便道上,果然有间小屋还亮着灯。她踌躇地站住了。小屋里走出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冲着陈静喊:“同志,来吧!”“哎呀,真是车铺!”陈静觉得周围一下子亮了起来,沮丧、恐惧,一股脑儿没了。这是间临街筒子房,通里屋的门关着,外面这间,只有一桌一床和一辆自行车。一个年轻人正蹲在桌边翻看什么。“请进,就是地方小了点。”年轻人站起身,手里拿着把改锥。陈静一楞:“是你?”“是我。”年轻人笑了:“我说有人嘛,还能骗您?”他狡黠地眨了眨细长的眼睛。“我哥送我嫂子上夜班,回来就急火火地把我叫起来,说有要事,原来是〃〃〃〃〃〃。”跟在陈静后面的姑娘说话象是放机枪。“还是有个体户好。”陈静心里想着,感激地冲着那姑娘笑了笑:“太麻烦你们了。”“没什么,我哥怕您不敢来,才让我起来招呼您,其实您也是胆子太小,我就不怕。”说得陈静怪难为情的。

会者不难,车很快修好了。“多少钱?”陈静打心里希望这小伙子多收她点儿钱。“钱?”小伙子一楞,旋即笑了:“给五块钱吧。”一只大手,满是油污,伸到陈静面前。“五块?敲诈!”陈静心里一惊,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钱包。“哥——”快嘴的姑娘拉长了声音叫着,“这么晚了,你还开玩笑!”她娇嗔地把那只油污的手打下去,转头对着陈静:“同志,您别多心,他就这样,跟谁都瞎逗。我们又不是开业修车的,哪儿有帮帮忙就要钱的?”姑娘有点不好意思了,脸上泛着红潮。“好了,不开玩笑了”小伙子搓了搓手,咧开嘴笑着,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一路上,微风吹着陈静的长发,拂到脸上,怪痒痒的,又很舒服。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篇8: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探讨

一、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利于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这样也可以认为网络教学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 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面授和网络教学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结合教师面授和网络媒体而建构起来, 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这里的教师面授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 更不要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知识的理由, 这样太荒谬了。但是教师可以通过面授将知识传授和网络相结合, 创造出混合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理解新知识, 且能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 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获得自己的意义。

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和网络等多媒体技术都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或者高级伙伴, 换句话说,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 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自主学习的程度。

(二) 成人教学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有利于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把成人教育学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 远程教育的教学对象就是名副其实的成人。学习者自我概念将从依赖型人格向独立型人格转化, 学习者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也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多向的交流信息, 促进个体的成长。对成人学习者来说, 学习活动一定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途径, 更多地借助自己的信息和经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尽管成人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与方法, 与其社会角色任务密切相关, 但是更主要的是每个学习者个体学习目的逐渐从为将来工作准备知识, 转变为为直接应用知识而学习。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 应当将自己的设计和成人的普遍经验和社会经验及网络信息结合起来, 成为立体的学习建构, 促进学习者在学习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如讲解《个人与团队管理》中关于团队内部建设问题涉及到的团队冲突问题, 可以把电影《中国合伙人》片段成东青和猛晓俊相冲突, 许文被开除的场景再现, 强调教学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的彼此交叉。然后把需要使用的管理工具“六顶思考帽”隐含于情境当中, 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 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 并指导学生的探索。让学习者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策略, 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 而后让学生单个的或在小组中进行探索, 发现问题, 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四维教学模式是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的体现

导学、助学、促学的三维教学模式已经是远程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共识, 但这里只强调了教师的教, 而没有涵盖学生学的内容。理论的说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 根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何况成人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个体自我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主学习的过程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行为执行和评价。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只履行开放教育教师职责, 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精神的强有力的支持服务。所以, 强调四维的教学模式:导学、自学、助学、促学, 这才是面网结合一体化的真正体现。

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一定要和课程体系结合起来, 才能有的放矢

以《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为例, 根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过程可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对知识体系做出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教材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

2.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网络资源, 自学知识体系。

3.教师面授讲解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 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四、为了顺利完成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策略是必须的

根据当代建构主义和成人教学理论可以采用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模块式教学法;学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互相帮助学习法。还是以《个人与团队管理》这门3学分, 54学时的总体课程为例, 学校不可能在一学期开满54学时的课程, 更主要的是网络资源丰富, 学校不必要也不可能开齐54学时。所以教学环节可以按“五部曲”来设计:课程导学1次;课程重难点辅导2次, 作业辅导1次, 考前辅导1次;复习测试1次, 共计五步六次完成实际18学时的面授课程, 教学效果就是有效教学。

课程导学中要涵盖导思想、导计划、导媒体、导方法、导资源、导框架的知识体系, 尤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三级平台学习的路径和方法, 认识学习资源的类型, 以便于学生今后利用资源, 自主学习。重难点辅导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教师PPT演示、网络课件等深入浅出地讲解重难点, 通过社会现实的案例, 采用任务驱动, “一砖引路”完成了学生对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同时, 也可以通过小练习完成知识的强化, 通过知识拓展环节的设计, 体现服务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实习作业结合网络或者课件完成, 既让学生了解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 同时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华, 更加重视学生的多元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重难点辅导和作业辅导、考前辅导共同体现的是助学的部分, 模拟测试、综合练习、案例分析、考核评价等更多的是起到促学的作用。

五、媒体支持采用自制综合网络课件

运用媒体模块, 自制课件设计, IP课件及视频导入设计, 面授课程的基本环节设计, 最新消息上传栏目的设计等完善网上教学, 也是多媒体一体化方案的综合体现。能够集中体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体现的是导学资源的完备有效, 教学信息的完备更新, 课程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连续性、发展性规律。自建资源可以配合国家开放大学和省校资源, 强调了个性化的师生互动设计。通过课程论坛、互动留言、qq在线交流、同伴互助交流、考核评价, 完善了整个教学过程。授课结束后, 可以让学生填写授课反馈意见表、同行评价表, 并做教学反思等, 强调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同时也为科研课题准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总之, 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师饱满的热情, 严谨的治学态度, 先进的理论指导, 崭新的教学思想, 师生互动的原则, 随时根据社会和网络的发展认真调整的教学策略, 改革开放大学教学方法, 才能让学员在充分的实践中完成心灵的撞击, 再积极地参与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

摘要:面网结合一体化教学设计, 强调教师饱满的热情, 严谨的治学态度, 先进的理论指导, 崭新的教学思想, 师生互动的原则, 随时根据社会和网络的发展认真调整的教学策略, 改革开放大学教学方法, 才能让学员在充分的实践中完成心灵的撞击, 再积极地参与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后园凿井歌翻译赏析下一篇:用迎刃而解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