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2024-04-21

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通用12篇)

篇1: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2014年度山西省人民医院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期报告

我国脑卒中防控形势严峻,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余万例。2008年我国居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脑卒中幸存者中75%成为永久性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山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5月正式批准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并积极参与了国家计生卫生委脑防委办公室的各项工作。

在2014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的任务和目标中,山西省7个项目地区的任务数是4.2万例,筛查和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群卒中危险因素筛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及高危人群和追访等。通过项目工作的持续开展,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推广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建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长效机制。

山西省人民医院筛查的下级单位有太原市双塔西街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清徐县徐沟镇卫生院。太原市双塔西街一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14年底至今对本辖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在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和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下,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得以顺利进行。太原市双塔西街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分三步走:

首先,在本辖区40岁以上的2046名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前期一个月的认真宣传工作、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张贴通知100余份、预防脑卒中宣传栏两期。

其次,于1月15日开始至今对40岁以上的辖区居民组织初筛1012名,占筛查人群的49.5 %。其中低危人群711名,占总筛查人群的 70 %;中危人群 157 名,占总筛查人群的 15.5 %;高危人群123名,占总筛查人群的12%;TIA人群6名,占总筛查人群的0.6%;卒中15名,占总筛查人群的 1.4 %。

再次,对以上重点人群进行了复筛预约。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有关专家及超声专家于2月5日、10日对太原市双塔西街一社区120名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对6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其中:超声异常者为89名,占总复筛查人数的74.2%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者17名,占总复筛查人数的28.3%。

最后,太原市双塔西街一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据以上不同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低危人群中血压异常中,建议健康饮食、规律用药、适量运动、随时监测血压变化;对血糖异常者,建议患者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对血脂异常者,建议饮食调整,适量运动,适当服用降脂药。对中危人群相关人群进行了相关的健康指导。对高危人群颈部血管超声异常者,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内科或外科治疗。

徐沟镇卫生院于2014年底至今对本辖区东南坊、西北坊、北关三个村45岁以上的2024常住居民进行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首先,在这三个村庄进行了前期的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通知、做预防脑卒中宣传栏等形式来让村民了解脑卒中筛查的意义及自己如何受益,以增加居民的积极性。紧接着卫生院对45岁以上的进行了初筛。其中低危人群1684名,占总筛查人群的83.2%;中危人群116名,占总筛查人群的6%;高危人群251名,占总筛查人群的12.4%。

下一步的工作是对以上重点人群进行复筛预约。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有关专家及超声专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会依据以上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对低危人群中血压异常者,建议健康饮食、规律用药、适量运动、随时监测血压变化;对血糖异常者,建议患者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对血脂异常者,建议饮食调整,适量运动,适当服用降脂药。对中危及高危人群中颈部血管超声异常者,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健康并给予可行性的建议方案,必要时进一步治疗。

下一步的工作还在紧张陆续的进行中,希望上级部门继续给予各项支持,惠及群众,使更多的高危人群通过脑卒中筛查工作,得到益处。

2015年3月18日

篇2: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29日是第8个世界卒中日,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 “2013年预防防卒中,从今天开始”的主题活动。在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宣读了2013年《中国卒中宣言》,面向全社会发出倡议,积极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提高社会公众主动防治脑卒中的意识。使“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真正的走进医院、走进社区、走进乡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我国有糖尿病人近1亿,高血压患者2.2亿,血脂异常者2亿,超重和肥胖者2.4亿,吸烟者3.5亿,卒中高危人群数量惊人。而且复发率也非常高,得过一次卒中后的3-5年内第二次卒中的机会将是33.3%。目前,它已成为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30%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的时候就被夺去了生命,这就是被称为我国国民健康“头号杀手”的脑卒中。

《中国卒中宣言》提出的防控卒中5项简易措施包括,认知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卒中危险因素;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学会识别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只要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就能有效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定期进行筛查,就可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在我国以“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发病率”占据首位,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为了唤起群众对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在第八个世界脑卒中日的活动中,我院在孔德然院长的倡导下,定于自10月29日至11月29日为我院脑卒中活动月,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义诊和集中学习预防脑卒中知识。在集市上开展脑卒中咨询活动,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篇3: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吞咽基础训练,摄食训练,物理治疗,针灸,心理治疗,吞咽功能

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获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称为吞咽障碍(dysphagia)。吞咽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患,尤其是脑卒中常出现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为脑卒中后常见后遗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机体营养代谢失衡,影响康复疗效,降低生活质量,并因误咽诱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本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治疗吞咽障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3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初次发作,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6~80岁,平均59.00±12.27岁,病程30~180天,平均111.27±41.40天;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假性球麻痹17例,真性球麻痹13例。所有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吞咽功能基础训练

①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包括口唇闭锁训练、撅嘴、唇角上抬及闭唇鼓腮训练;②舌部运动训练:包括舌前伸、后缩、左右摆动、舌顶上腭及舌环转运动;③颈部放松:前后左右放松颈部,或颈左右旋转、提肩沉肩;④寒冷刺激法:用冰冻的棉棒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可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使吞咽反射易发生;⑤屏气发声运动: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屏气后突然松手,声门大开、呼气发声,可训练声门闭锁功能、强化软腭肌力;⑥咳嗽训练:强化咳嗽,促进喉部闭锁;⑦呼吸训练:经鼻深吸气后缩唇将气体缓慢呼出。

1.2.2 摄食训练

①体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卧床者取30°仰卧颈部前屈姿势,尽量取坐位进食;②食物形态:尽量选择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管容易变形的食物,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③一口量:先从少量试之,逐步摸索;④进食速度:适当放慢,一般30~45min为宜;⑤吞咽技巧:空吞咽、交替吞咽及点头式吞咽。

1.2.3 综合治疗

低频脉冲电刺激:采用长春产ZTY-Ⅱ型吞咽障碍治疗仪电刺激患者颏颈部肌肉,30min/次,1次/日;颊部、颈部行调制中频电疗法,1次/日,20min/次。针灸:采用一次性毫针针刺舌三针、地仓、颊车、下关等穴位,加用电刺激,20min/次,10次为一疗程。高压氧舱:患者戴面罩吸纯氧(氧浓度为99%) 60min,每吸氧20min休息5min,1次/日,10次为一疗程。心理治疗:心理康复治疗贯穿康复全过程,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恢复其自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1.3 观察指标

采取洼式饮水试验[1]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患者端坐喝30mL温开水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1级(优):1次顺利将水咽下;2级(良):2次以上不呛咳地咽下;3级(中):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可):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前优0例,良10例,中13例,可5例,差2例;治疗后优10例,良12例,中6例,可2例,差0例;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χ2=18.455,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摄食-吞咽障碍是指食物从被认知开始,经口腔、咽部、食管到达胃的过程出现障碍的表现。正常吞咽需要大脑、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器官的相互协调,任何部分损伤都会导致吞咽障碍。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损伤与吞咽相关的神经结构[2],如皮质或脑干的吞咽中枢、皮质下白质内与吞咽相关的传导纤维束、调节和参与吞咽的神经核团等,表现为舌运动受限、软腭麻痹、口腔内及咽部压力不能充分升高,食物由口腔向咽部和食管移动乏力,通过时间显著延长,滞留增加,容易引起误咽,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近年来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重视,经过早期积极康复治疗,85%以上的患者功能恢复或症状减轻,如不能及时治疗,丧失恢复的最佳时间,有可能须终身鼻饲进食[3]。口唇周围及舌部肌肉行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增强肌力,恢复对食团的控制能力;寒冷刺激咽后壁使咽后壁肌肉收缩,防止咽部肌肉萎缩,并促进口腔内及咽后壁的感觉功能恢复、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等;屏气发声运动可以促使吞咽时声带闭锁,阻挡食物进入气道,防止误咽。咳嗽及呼吸训练可以训练吞咽时喉部闭锁功能;低频及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通过电刺激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来激活吞咽相关肌肉的活动,主要目的是强化肌力,恢复其运动控制能力,改善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直接摄食训练充分利用食物直接刺激参与摄食-吞咽活动的各种器官,促使患者由鼻饲营养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且符合正常人体摄食环境,增强患者康复的欲望及信心。针刺通过刺激穴位下面的舌咽、迷走神经感觉纤维进行兴奋传递,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元到达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把兴奋后冲动传至效应器(肌肉),使效应器发生的反应加强,恢复大脑皮质对皮质脑干束的调节作用,重新建立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恢复麻痹神经功能,促进重建其吞咽功能[4]。高压氧可以提高脑缺血区血氧含量并促进氧弥散,加速损伤区及缺血半暗带区脑细胞的有氧代谢,增加细胞能量供应,加快脑细胞功能恢复,减轻脑缺血区细胞膜离子泵损伤,对维持脑细胞膜稳定、提高吞咽中枢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可早日改善其吞咽功能。

本研究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大西幸子,孙启良.摄食吞咽障碍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18.

[2]Hamdy S,Rothweli JC,Aziz Q,et al.Organiz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human swallowing motor cortex:implications for recovery after stroke[J].Clin Sci,2000,98:151-157.

[3]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1-553.

篇4: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关键词】中医康复单元;急性脑卒中;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2-02

本次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探讨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6例,患者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56.7±5.6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15例,患者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4±5.98)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可进行对比(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经头颅CT诊断后,确诊为首次脑出血或者脑梗死;②患者的病程在2个星期内;③患者的年龄不超过75岁;④患者病情稳定,具有清晰的意识;⑤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②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不能积极配合诊治;③患者年龄超过75岁;④患者在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肝肾功能障碍、心肌梗死等疾病;⑤患者临床资料不详细[1]。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多学科协作小组治疗。小组每个星期至少开展一次会议,就患者的病情展开讨论,评估治疗效果,并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小组在病人出院时,共同制定出院指导,保证病人出院之后能够有效实施自我训练,同时为病人转院做好准备工作。

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还要对其展开康复治疗。即每天上午对患者实施针刺治疗,完成针刺治疗后的半个小时内,指导患者展开肢体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次训练一个小时,每天治疗一次,一个星期连续治疗6天。当患者处于相对恢复期时,医护人员采用平补平泻法,取患侧阳明经穴,留针半个小时。头针则取四神聪透百会,刺针后捻转1分钟,捻转200转。若患者肩痛或者患有失语症,则需要对症针刺。第二,并发症预防治疗:肩痛患者及失语症患者每天下午展开肩带功能康复训练和言语训练。

1.5 效果判断标准

医护人员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对患者治疗前、后一个月时间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利用上下肢体综合功能评分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估。

1.6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其中用x2检验组间对比,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都要高于治疗前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相关资料[2]表明,我国脑卒中致残率超过80%,大幅度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家庭负担。医护人员在治疗脑卒中患者时,不仅需要注意改善患者症状,还需要重视病人康复后的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报道[3]表明,针对脑卒中患者,医护人员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中医康复治疗,这样才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增强治疗效果。

从中医角度出发,由于心肝肾阴阳失调、气血亏损,导致阴阳互不相济、血气运行障碍,最终形成脑卒中。临床上通常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其对大脑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瘫痪肢体苏醒的概率,具有通经舒脉、活血化瘀的功效。根据循证医学[4]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治疗脑卒中最好的方式为建立卒中单元。卒中单元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延长患者的生命。

本院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中医康复单元治疗,治疗一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医康复单元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增强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记平.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90-91.

[2]左凌,陕大艳,陈启明,等.中医康复单元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4,34(8):1484-1485.

[3]罗艳.脑卒中中医康复单元中失语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8):241-242.

篇5:脑卒中筛查与指导工作总结

2013年我院脑卒中工作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使脑卒中筛查与指导工作顺利进行,现总结如下:

一、健康教育的对象

针对脑卒中患者和陪床家属进行全面健康教育。脑卒中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庭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有很大的差异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个体化的原则避免千篇一律。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基层医院中患者家属参与了从患者发病到复归社会的全过程对患者的护理、营养、物理康复、心理调节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陪床家属也是很重要的健康教育对象。

二、健康教育的内容

1.普通宣教 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信号灯的使用方法、患者应遵守的诊疗秩序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以促进医患配合有利于进行治疗。2.脑卒中概述 2 从概念、分类、基本病因、危害等方面介绍如下。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等主要病因为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和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致残率很高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脑卒中的识别 脑卒中发病后能否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缺血性脑卒中成功救治的时间窗非常短暂36h需要公众和医疗服务系统的紧密配合与协作公众也应对脑卒中的常见症状有所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及特点1症状突然发生2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沉重或麻木3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4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5双眼向一侧凝视6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7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8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9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4、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年龄、性别、种族、家族遗传属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管理如下。3 4.1 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提高对血压的自我知晓程度合理用药规律测量血压按时随诊及时调整用药直至达到目标血压水平。一般需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4.2 心脏病 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抗栓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40岁以上成年人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确诊后应积极治疗。4.3 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重视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必要时可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注意监测尿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4.4 血脂异常 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心脑血管疾关系密切。血脂异常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4.5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合理干预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4 4.6 吸烟 吸烟多较吸烟少者脑卒中危险增加2倍同时长期吸烟也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因素吸烟影响全身的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脑卒中患者要绝对戒烟。4.7 饮酒 酒精摄入量和出血性脑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饮酒一定要适度男性每日饮酒量白酒应1两啤酒1瓶女性减半。对不饮酒者不提倡少量饮酒来预防脑卒中。4.8 饮食不合理 每天增加1盘水果和蔬菜可以使脑卒中的危险降低6。提倡每日饮食种类多样化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趋于合理应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5g。禁浓茶、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4.9 缺乏体育运动 规律、适度的体育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min可以提高t-PA的活性和LDL-C的水平并可使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的活动度降低对减少心脑血管病大有益处。4.10 肥胖 5 肥胖是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分不开的。应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成年人体重指应控制在28以内腰臀围比值应1。4.11 情志调护 情志不畅是导致急性脑卒中发生的最主要诱因。患者往往会因突然得病而产生恐惧、焦虑、悲观情绪。脑卒中后的抑郁与焦虑情绪阻碍了患者的有效康复从而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加强情志调护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学会放松减轻精神压力。

三、脑卒中患者管理

针对辖区内脑卒中30名患者每年进行至少4次随访,进行了一次全面查体(包括心电图、血压、血糖、肝功、肾功等),动态管理脑卒中纸质、电子档案,对辖区内脑卒中患者进行100%健康管理。

四、脑卒中健康教育方法

1医护个别指导脑卒中病区中医护人员除了完成必需的治疗性工作之外还要运用专业知识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护理措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2病区宣传栏定期以板报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普及3专题讲座集中部分患者和家属进行专题讲座。4发放健康教育材料。5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边实施边宣教。6集中播放音像材料。7利用大众传媒如报纸。总之在脑卒中病区中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病程分期、病情特点和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的、动态发展的、手段多样的健康教育必定会使患者从健康教育中获益更多。健康教育一定会在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013年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与各位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也发现的一些待改进的问题:

1.脑卒中的健康宣教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广大社区、乡村,注重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注重实效性。

2.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医务工作者对脑卒中的认识还不足,需要纠正“重治轻防”的观念。应继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多学科合作防治模式。

2014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促进脑卒中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治结合意识进一步转变,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与死亡率,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安庄卫生院

篇6: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2篇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2篇

篇一:

全市人民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总结

我院2013.11.被授予“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遵照《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卫脑防委函[2015]xx号)的有关任务和要求,综合我院实际情况,院领导高度重视,首先(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了以xx为组长的脑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相关组织,确定参与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科室,组建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具体工作计划及措施。筛选xx县第一人民医院及西关社区为基地医院,初步落实了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经费安排及工作流程等。并制定相关管理与转诊制度,努力做到医疗设备资源共享。设立脑卒中专科门诊,建立脑卒中筛查与诊治绿色通道。确定脑卒中住院病区、相关脑卒中高危因素(涉及的科室门诊和住院病区)的诊疗措施。

其次,(技术支持)2015.1.11.召开脑卒中防治工作小组会会议,认真思考各小组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1)制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及高危人群新发TIA和脑卒中报告登记制度。(专业组)(2)确定颈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数字减影(DSA)、核磁共振(MR)、手术室等设备条件及负责管理人员。(脑防办)3)确定将脑卒中筛查纳入到健康常规体检项目,完善体检内容和档案建立。(体检中心)。2015.1.15.对我院急诊医护人员进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相关专业培训,参加人员40人。

第三(健康宣教),设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醒目标识,设立相关诊疗科室醒目的导医标识,热情为患者群众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制定服务患者,群众的路径流程和相关便民措施。

利用各种传媒资源和渠道,设立宣传栏、医院网站专栏、印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100册、健康处方、联合当地媒体开办专栏等,联合电台进行健康宣教2次,宣传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

篇二:

关于脑卒中筛查的工作总结 2015年5月21日,我们来到了xx市小店区xx二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始了我们毕业以来的第一份工作—社区护士,服务的是社区管辖的11600多居民,对我们而言,这是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显然来到这个新的工作环境,对很多事物都那么陌生。但是工作不容我们们慢慢适应,高站长交给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与站里的大夫护士一起参与脑卒中的筛查工作。我们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状态。

经过上网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搜索,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脑卒中郑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幸存的脑卒中病人致残率高达75%,复发率超过30%,这些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给我国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增加了400亿元。看到这些数字,是多么的震惊,而且,脑卒中还在不断的年轻化,它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想想看,当你的父母年过半百,在我们们以为自己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能好好享受着天伦之乐,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忍受着对家人的拖累,一天天消沉,一天天难受,那对我们儿女也是一种折磨。由此可见,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多少家庭可以远离病痛,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想到我们也是这项活动中的一员,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要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首先要了解脑卒中的病因和高危因素。脑卒中其实是一个血管疾病,血管疾病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分两种;一种是高血压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另一种是动脉粥脉硬化。前一种治病因素是高血压,后一种常见危险因素就是糖尿病和高血脂,所以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缺乏体育锻炼、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或心脏瓣膜病的人群我们们要严密把关,做好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我们们所要做的就是把社区内已有的慢性病病人档案输入国家脑卒中网站内,同时,对于一些已患病但未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则需要我们们上门服务,对他们进行体检、评估。

2015年5月26日,我们第一次走进社区,跟随着社区大夫、xx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志愿者挨家挨户的体检。测血压,问病史。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当然,我们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现在社会上上门推销保健品、保险的人太多,以至于居民不信任我们,不愿意向我们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对我们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扰。但是,我们本着热忱,认真的态度向居民不厌其烦的解释,终于建立了第一份居民健康档案。有了之前的经验,之后的工作很好开展了。我们积极地向居民介绍社区的相关信息,认真的对他们进行体检,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宣传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得到居民的认可,我们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15年6月2日,我们在站长的指导下,对慢性病患者进行了电话预约。面对居民的质疑,我们们一次次的解释,一遍遍的对居民进行宣教,我们预约到第一批进行颈动脉彩超的脑卒中高危个体,并通知在6月5号下午来我们们卫生服务站进行颈动脉彩超。

2015年6月5日我们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开始了准备工作,站长负责联系省人民医院的专家,我们和小朱护士则负责安排来就诊的人员。补全资料,排号等待,一下午在忙碌中度过。听着社区居民的一声声称赞,心里再忙再累,也觉得值了。毕竟,我们们的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对我们是一种信任,对我们以后开展其他实践工作更是一种帮助。

今后的许多时间我们的工作仍会继续进行,脑卒中并不可怕,只要记住以下“四驾马车”原则;

一、管好嘴。注意饮食控制;

二、迈开腿。长期坚持运动;

三、开怀笑。保持良好心情;

四、用好药。每天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篇7:开展世界脑卒中日宣传活动总结

10月29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联合有关单位在南宁市举办世界卒中日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卒中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今年10月29日是第11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脑卒中俗称“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专家表示,35岁以上的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了单位、家庭的重担,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让这一群体了解卒中风险特点,养成定期体检、控制好血压、合理适度运动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卒中很重要。

篇8: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1 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疾病的观察

在观察病情时, 了解不同疾病的变化也有其特殊的时间规律性。根据这些时间规律, 加强对病人的巡视, 在发生病情变化的高峰时段应注意监测, 掌握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心血管系统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血糖等的情况, 尽可能及时观察到异常病情变化的发生, 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 挽救生命。

一天中脑出血以00:00~12:00为高发段, 脑血栓以00:00~06:00为高发段, 午后为次高发段[3]。脑出血后6 h~7 h出现脑水肿, 约在48 h达到高峰, 维持3 d~5 d后逐渐消退, 可持续2周~3周或更长;一般再出血发生在发病6 h以内。脑梗死后6 h~24 h出现脑水肿。在发病后2 d~5 d脑水肿最明显[4];神经系统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 d或2 d内达到高峰[5]。因此, 卒中早期应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 及时发现脑疝前驱症状, 进行抢救。

急性脑血管病本身可导致大多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 脑出血发病24 h后病人死亡主要原因是各种并发症 (如心律失常) 及脑水肿, 脑源性心律失常一般发生在起病数小时至数周, 与脑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有关;有研究表明, 窦性心律失常的峰发时间均在06:00~12:00;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07:00~09:00, 因此在上午尤其是早晨交接班前后更应注意观察。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血压的变化规律是24 h有两个峰值 (10:00及18:00) 和两个谷值 (14:00及03:00) , 根据血压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血压监测, 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在血压波动高峰前给予降压药, 可及时降血压, 遏制病情变化[6]。

血糖对卒中病情进展及血管修复均有影响, 因此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十分重要, 避免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如应用胰岛素治疗时, 最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时间是皮下注射胰岛素后2 h~4 h, 长效胰岛素后10 h~20 h[7]。根据这一规律, 护理人员应在治疗期间加强巡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主动询问病人是否有头晕、胸闷、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 对有言语功能障碍的病人尤应注意。

2 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及一些辅助治疗, 应根据药效、药物毒性和药物代谢时间节律及不同的个体差异, 选择最佳用药时间, 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根据时间使用脱水利尿类药物, 根据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情况选择给药时间, 制订严密的输液计划。如8 g甘露醇用药20 min~30 min后颅内压开始下降, 可维持4 h~6 h[8], 故应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时应加压静脉输注, 6 h或8 h 1次。

应用不同制剂胰岛素治疗时根据药物起效时间安排注射时间, 如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为0.5 h, 应餐前30 min注射;速效胰岛素 (诺和锐) 起效时间10 min~20 min, 注射后可立刻进食。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时, 磺脲类餐前30 min服用, 双胍类餐中服用。

3 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康复治疗

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急性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 在生命体征平稳, 意识清醒, 神经系统症状不恶化48 h, 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分的状态下可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9]。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帮助病人进行康复运动, 按摩肢体, 活动关节, 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病后2周以坐位训练为主, 病后3周可进行立位训练, 同时加强对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 指导其正确协助病人锻炼。

4 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心理护理

卒中早期, 由于突然发生肢体瘫痪、失语等症状, 对病人造成强烈冲击, 病人易出现愤怒、焦虑、烦躁、悲伤、恐惧等情绪反应, 护理人员应设法使其情绪安定, 语言要温和, 态度要和蔼, 尽量消除一切会引起病人激动的因素, 主动与病人沟通, 交流时多使用安慰性语言, 尽量帮助病人摆脱孤独的境地,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同时要注意科学的、实际的、适度的解答, 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并且让其看到希望, 促其坚定信心。卒中恢复期, 由于康复训练持续时间长, 治疗不能立竿见影, 病人易产生厌倦和悲观心理, 此时应鼓励病人, 肯定其每个环节上的进步, 有利于病人建立坚持长期康复治疗的信念。生物学家研究指出[10], 人体每天0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 表现为精神欣快, 喜欢与人接触, 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此时进行心理护理, 病人容易进入角色, 进行有效的沟通。

5 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饮食护理

篇9:冬季远离脑卒中

乐观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 愉悦平和的心情,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第一味良药。稳定的情绪、平衡的心态是这味良药的引子。特别是血压偏高者,易怒易发火,引起血压波动,诱发脑卒中。建议在修心养性的同时,不要参加情绪波动较大的活动,以免激动、精神紧张。

注意保暖,选择适宜的运动 冬季寒冷时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所以要十分注意保暖。老人除了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外,还应注意室内温、湿度的控制,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脑卒中高发人群或年龄较大者,冬季不建议晨练及剧烈的运动。可以在太阳出来、气温稍有回升后适当进行快走、慢跑、伸展等运动,避免因冷空气刺激使血管骤缩诱发意外。

适量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冬季较为干燥,供暖会使室内愈加干燥。充足的饮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对血液的稀释有一定作用,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危险。许多老年人因为担心起夜而在睡前限制饮水,这种习惯对防病无益。科学的方法是睡前、晨起适量饮用温开水,以500毫升为宜,储备、补充夜间水分的丢失,有效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疾病的发生。

合理膳食,荤素海产巧搭配 膳食平衡有利于预防工作。冬季饮食中肉类偏多,很容易造成血脂在短时间内增高,血液黏稠度随之增加,诱发急性脑卒中。故应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适当选择植物蛋白及海产品等。主食可适量食用粗纤维食物,不仅增加肠蠕动,对降血脂也有一定帮助。

知己知疾,有异常及时就医 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症等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降低脑血管病的风险。坚持定期看门诊,了解自身机体的健康状况,如心脏功能,血糖、血脂的变化,血压的高低,等基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脑血管病早期治疗对控制疾病的发展及转归至关重要,在发病6小时内医生能够有更多的治疗手段可选择,降低致残/致死率。

此外,减少生活中的不良嗜好、衣食起居规律等,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篇10:2014年脑卒中康复工作重点

1、切实做好Team模式,提高脑卒中康复治疗质量和效率。

Team团队成员角色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各尽其责,使团队康复真正成为阳光康复中心的高效率高质量康复品牌。

2、针对目前存在问题,积极尝试病人选医生、病人选治疗师的优质服务模式。

通过这种尝试,改变目前人浮于事的现象,让病人得到应有的高质量高效率康复服务,让真正踏实工作的人得到真正的认可。

3、积极探索高肌张力治疗的新方法。

高肌张力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难点,虽然目前有口服药物、肌注药物、神经阻滞、手法牵拉、针灸等诸多方法,但是大部分病人的高肌张力状态还是得不到良好控制,成为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康二病区

篇11: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活动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的具体要求,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宣传主题,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主题是“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口号是“认识卒中,倡导关爱;高危筛查,合理干预”。我院领导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宣传活动领导小组,从本院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宣传主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了宣传活动的科学性、公益性和权威性。此次活动由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并具体落实。

二、把握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

10月29日上午医院领导抽调内科医生5名,护士6名,在人群聚集的街道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我们在活动地点悬挂横幅2条,发放资料236份,接受群众咨询83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重视活动与内容的统一,更注重宣传效果。我们认真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对什么是脑卒中,如何预防脑卒中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向群众介绍了脑卒中康复期治疗中的知识。

我们发放的宣传资料,重点是脑卒中防治知识宣教、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旨在不断提高居民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

对前来测血压的居民,我们在测量完血压后主动向他们讲解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等,并介绍了低血压的危害。特别向群众宣传了防治高血压在预防脑卒中方面的重要意义,提高了群众的防治意识。这次宣传活动从29日上午9时开始,至11时30分结束,历时两个半小时。共咨询83人次,测血压6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6余份,把这次活动的口号“防治脑卒中越早越好”、“早期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以义诊和咨询的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篇12:脑卒中年度工作总结

话稿

各位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代表,全国基地医院院长,各位专家同道:

大家上午好!XX年度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会议在xx这座美丽的园林城市召开,同时举办xx国际临床(技术)论坛,值此,我谨代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向多年来为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级政府、疾控部门、专家学者及医院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XX年底发布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中指出,伴随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中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性病中的脑血管病是国民第一位的死因,给我国居民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重等严峻形势,防控工作仍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从XX年原卫生部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以来,在全国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及基地医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创造了条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下面我就XX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的进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以期与大家共享取得的工作成绩,分析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一、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进展

(一)国家一级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构建基本完成。

在XX、XX两年的工作基础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xq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脑卒中防治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地医院、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

工程委员会要求各基地医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多学科专家为成员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鼓励院内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合作,关注慢性病防治的交叉学科,建立了“院前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预防”、“院中高危筛查和多学科联合干预”、“院后随访管理减少发病”的规范化工作模式。同时,许多基地医院积极和当地基层医院与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打造基地医院----协作医院----基层医疗单位职责清晰、合作共赢的区域性脑卒中防控联动医疗体。今天我们将向经过各省区市推荐并考评合格的79家医院授予“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称号。至此,286家省级和地市级区域龙头医院及20家部队综合医院已成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按照工程委员会制定的第一阶段三年工作目标,基地医院遴选和协作网络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初步构建了分布均匀、覆盖全国的国家级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网络体系。

(二)积极鼓励基地医院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探索建立院内脑卒中防控工作的科学流程和模式。

一是全国基地医院“中风预防/筛查门诊”数量由XX年71家增加到XX年的123家,门诊就诊总人数也由全年69万人次增长到113万人次,增长63.8%。全国基地医院“卒中随访门诊”随访人数也由40万人次增长到73万人次,增长82.5%。二是目前已有75家基地医院开设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这一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抢救措施,获益总人数由XX年3.5万人次增长到XX年的6.3万人次,增长80%。三是截至XX年9月,基地医院共建立卒中中心29家,年收治脑卒中患者3万余人。四是积极推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开展,使得有实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力的基地医院由XX年41家增长到XX年70余家。据180家基地医院的统计,XX年实施cEA手术247例,XX年实施cEA手术1310例,数量增长了430%。五是积极开展脑卒中的规范化诊治。XX年统计的180家基地医院开展静脉溶栓7920例,比XX年的4632例增长69.7%。按照基地医院应建立高危人群新发TIA登记制度的要求,180家基地医院XX年共进行TIA评估40余万人次,住院治疗6.4万人次。

(三)积极开展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于XX年被列为国家医改重大专项,XX年度6省市41家基地医院完成了80万例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干预任务。XX年度,在16个省区市,完成了144万例项目工作任务。地方政府、卫生厅局高度重视,认真开展项目工作。山东省疾控中心、陕西省疾控中心等积极协调,组织动员辖区内项目单位落实筛查工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积极探索创建各具特色的筛查和干预模式;天津市环湖医院、徐州医院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扩大群众参与度,提高了筛查干预工作质量。通过项目工作的开展,各级医疗机构心脑血管病协同防治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慢性病防控意识进一步增强。

XX年度项目工作于今年8月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xq生产建设兵团200个项目地区正式启动,要求完成120万例筛查和干预任务。为了将项目工作做的更好、更细,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方法。一是在项目工作开展前期,从筛查点的数量、筛查人群的覆盖率、人口比例、年龄段比例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二是在项目工作开展中,国家卒中数据中心将对各基地医院上报的筛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若上报数据的某项指标不合格,超过预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提示,国家工程办也会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到各省市卫生厅局,由省级项目负责人或专家组长反馈项目医院进行工作质控核查。相信通过以上全程质控方法,XX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将能够达到预期的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

(四)认真实施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推广培训项目。

“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推广”项目获得财政部专项经费保障。XX年度项目获得专项支撑经费2690万元,在全国180余家基地医院开展内科、外科、介入、超声、影像、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各地项目医院积极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培训基地组织的专业培训。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等多家培训基地严格按照《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各个培训环节。截止XX年7月,各基地医院已选派相关科室主任及技术骨干3000余人参加了专科技术培训;基地医院组织院内及基层医疗单位培训1XX多人,多学科联合开展培训8000多人。XX年度项目获得专项支撑经费2380万元,培训工作已于今年8月在全国200余家基地医院全面开展,计划完成30000余名医务人员培训任务。

(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民众的健康生活理念。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在积极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防治工作的同时,重视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在全社会推动心脑血管病的科普和宣传工作。XX年,全国180家基地医院共举行科普宣传3650场,受益群众62万余人;举行义诊1849场,受益38万余人;同时,在医院、社区、村镇举行健康讲座2036场,听众达49万余人。

二是指导生活调理232万余人,指导药物调整192万余人,救助贫困脑卒中患者1081余人。

三是结合“世界卒中日”主题,各基地医院积极开展“卒中周”系列活动,推广“为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致民众的一封信”和“中风危险评分卡”。XX年“世界卒中日”系列宣传周活动刚刚结束,在我们收集的基地医院开展宣传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博、短信、视频、宣传栏、展板、海报、健康处方、知识手册、环保袋以及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宁德市医院联合当地媒体全程跟踪宣传周活动,在全市营造脑卒中防治氛围。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总院及3个分院、4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脑卒中相关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南昌市第一医院联合慈善机构在八一广场举行义诊活动,在滕王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社区筛查启动仪式,同时启动脑卒中患者俱乐部,在医院网站上开通医患互动。南京军区总医院免费为群众进行血压测量、血脂检查、臂踝指数测量及卒中相关宣教,在南京及周边省市产生了较大反响。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举行了“脑健康国内名医义诊”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为本地群众义诊,并进行脑卒中防治新技术专题讲座。丽水市中心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筛查与防控专题培训,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还与cDc共同组织全市社区(骨干)责任医师进行了高血压防治知识竞赛,组织专家开展义诊活动近10场。还有许多基地医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卒中周”活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二、脑卒中防控项目工作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少数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工作不够重视,疏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基地医院对现场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组织、指导不力,致使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不能按期完成,质量低下。

少数省、市的筛查结果严重偏离了脑血管病的流行规律,说明这些省、市的疾控部门没有认真参与筛查质控工作,没有落实整群抽样的原则和对筛查覆盖率的要求。另外,在XX年度项目开展过程中,个别省份出现了滞留经费、甚至到项目工作结束时也未能下拔经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单位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防控工程的进展。

脑卒中防治新技术推广项目需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脑卒中防控适宜技术普及程度低、专业人才缺乏,是影响“工程”顺利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XX年169家基地医院上报的数据表明,虽然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手术的医院数量和手术量有明显增长,但不能开展cEA手术的基地医院还超过半数,熟练掌握血管超声筛查的医务人员还比较少,及时组织开展急性期溶栓技术和多学科合作治疗脑卒中的医院还不多。因此,推广脑卒中防控适宜技术和培训专业人才应是当务之急。但少数省市卫生厅局在接到培训项目通知和资金后,未能及时制定培训专项经费分配方案,导致财政部门不能及时拨付经费到各项目医院,培训工作开展受到很大的影响;部分项目医院在接到培训项目启动通知后未给予足够重视,医政、科教等部门没有专人负责项目的督导、实施、质控等;有些培训基地的开班准备不充分,培训计划变动大,反复更改开班时间,不利于各基地医院做好外出培训人员的安排;有些培训基地未按照大纲要求开展培训,授课周期太短,影响了培训质量。

(三)科普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群众脑卒中防控知识知晓率不高、参与面不广。

我国心脑血管病高发有多种原因,然而广大民众,甚至包括部分医务人员,对于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预防知识及卒中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早期干预重视不够。在这一方面,我们卫生系统,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开展对百姓的健康知识宣教中,作用发挥不足,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脑卒中防控基地医院如何真正起到“卒中防控基地”的作用,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地思考和尝试。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脑卒中防控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重视和努力。

XX年度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及新技术推广两个医改项目,继续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对脑卒中防控意识和能力,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心脑血管病高危筛查和干预工作。但目前开展的这些项目工作和民众对慢病防控需求相比,仅是杯水车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应当努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与组织,疾控、医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现场工作督导,特别疾控和慢性病防治机构,应积极指导和协助基地医院开展基层筛查点的筛查和干预工作,积极协调基层政府和民众的参与,定期督促工作进度和质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争取将项目工作做好、做实。这里我再次强调,落实整群抽样的原则和达到要求的筛查和干预项目覆盖率是疾控系统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应认真加以落实。

(二)向各省专家质控负责人开放数据权限,进行数据质控督导。

今年,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与各省、区、市共同授权一名项目质控专家,作为数据跟踪质控具体负责人。届时,我们将为其开通数据权限,使质控专家能够实时监测到本省各项目单位上报的筛查数据及分析统计情况,协助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全省数据的质控督导管理工作,确保本省区市的项目工作能够高质量顺利按期完成。

(三)基地医院领导小组应加强技术实施工作质量控制,落实好自身的职责。

基地医院领导小组在项目开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主动积极的进行督查、质控。从制定筛查干预方案、资金预算审核、选择筛查点,到现场筛查目标人群,尤其到后期筛查干预数据上报工作、审计工作等均应当审查把关,严格质控。今天下午的数据培训会上,将会就基地医院筛查数据上报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做专项培训,请大家积极参加。在今年的项目工作中,要在每双月的中旬向省厅和全国脑防委办公室报告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我们将会通过数据管理加强质控工作,并把质控工作情况作为基地医院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加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随访工作,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对已筛查出的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的合理控制,是取得项目成效的关键,是切实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残疾率的有效手段。因此,随访工作和干预控制是项目工作的重要环节。XX年度项目中特别增加了随访管理工作经费,希望各筛查和干预项目单位能认真开展随访工作,并保证随访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基地医院要联合基层卫生机构加强对筛查出高危人群的干预管理,控制其危险因素,落实项目的根本目标。

另外,随访管理工作还应注意与卫生部门原有项目的整合。陈竺副委员长在XX年脑卒中大会上指出: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可以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工作的资源相整合,将脑卒中防控工作纳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百姓的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可以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在制度、经费、机构和人员等方面予以保障。各地应结合日常工作,研究这两项工作的具体整合办法。

(五)通过数据对接工作,提高基地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成效。

目前,基地医院在开展院内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工作中,需要通过二次录入数据实现门诊和住院等数据上报,耗时长,工作效率低。我们通过开发数据对接软件,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自动上报功能,大幅度降低基地医院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该项工作的意义首先在于把分散在基地医院各相关科室的患者信息统一抽提汇总,为医院建立一个统一的病例信息数据库,便于医院开展科研和质控工作,提高诊疗水平。此项工作,我们将在下午的培训会上做专项培训,希望各基地医院与会的领导参加;如医院领导没有到会的,希望专家在接受完培训后,能及时将相关内容向院领导汇报,早日实现数据的整合和直报工作。

(六)积极开展脑卒中防治新技术培训。

临床医务人员作为慢性病防控的主力军,应当积极参与基本防控知识的培训,深刻理解自身岗位防控工作的内涵。如果全体临床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慢病防控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展了慢性病防控工作,中国的慢病防控局面将会大为改观。各基地医院是我国特色慢病防控模式的探索者。我们也建议基地医院能以脑卒中防控为工作切入点,抓好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成为全国或当地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领头羊”和“防与治结合”的典范。

(七)努力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基地医院,应当注意发挥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有效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针对目前存在的国民预防保健知识缺乏,膳食、运动、吸烟及饮酒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盛行的问题,广泛动员群众,利用“健康义诊周”、“世界卒中日”系列宣传周活动等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努力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应该说,只有广大群众、特别是临床医务人员真正发动起来之时,就是中国慢性病可控之日。

同志们,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脑卒中防控工作全局。同志们,让我们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及广大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由疾控机构、基地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密切合作的卒中筛查和干预技术网络服务体系,为维护人民的健康,为探索制定和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慢病防控策略和体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次会议议程紧凑,内容也十分丰富。今天还将召开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及数据培训会,启动脑卒中临床研究项目。明天将召开“xx国际临床(技术)论坛”暨全国脑卒中防治“中青年精英论坛”,十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将发布各自在心脑血管病方面近年来取得的学术成果,研讨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

最后,我代表脑防委向在会议及论坛中进行讲座和交流的专家、院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本次会议的承办方xx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XX年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会议暨xx国际临床(技术)论坛”圆满成功。

上一篇: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下一篇:忍不住回眸远望你的身影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