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2024-04-19

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对象及其研究方法

1、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专业、性别、生源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等自我评定。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共计100份问卷。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问卷》,运用网络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能够比较合理的反映江夏学生的基本幸福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年级的不同显著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女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男生。性别角色特征不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易和别人说出自己的心事。而男生更多的是选择承担。男生所面临的压力比女生大,男生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对未来有着较高的抱负。作为即将毕业的在学生,大部分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找一个好工作。然而,双向选择、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市场化人才配置机制给在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三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学习的功得性使他们对未来期望很高,却有对未来迷茫。

三、总结与建议

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以“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切实加强与父母问的沟通和交流,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努力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宜人、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篇2: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人们面对这些问题时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极情绪和消极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研究他们的幸福感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和竞争的实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我选择的调查对象是L大学的大学生,有效问卷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级和专业。

二、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对L大学813名同学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理论的分析。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还是比较正确的,对亲人的关心、拥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幸福的重要指标。当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是决定他们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谈到了家庭幸福。他们认为:家庭氛围的和谐温暖、亲友的关心爱护、亲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质量在他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大学生获得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幸福的影响因素

1.积极的情绪。即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良性的、建设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对L大学大学生的调查中积极的情绪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的健康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使用其现有的技术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3.人际关系。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4.意义与目的。情感的赋予,就是事物的意义,意义的事物在情感里的关系程度,就是意义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

(二)影响因素

篇3: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现状,差额,因素,对策

幸福感是人们在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对自我存在状态 (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 的主观心理体验。当代社会竞争逐渐激烈, 机会增多, 大学生毕业以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复杂化, 可以选择的路逐渐多样化, 财会类院校的学生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此时为了更好地了解财会类大学生幸福感总体状况, 我们以南京地区为代表对财会类院校大学生幸福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问卷调查。

本调查从主观幸福感的角度去调查研究在校大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寻找规律, 探讨对策及其解决方案,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

(一) 样本选取

调查时间为2010年5月, 选取调查的同学为大学一至四年级的大学生。本次施测共发放问卷2875份, 回收1571份, 除废卷86份, 最终有效问卷1485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51.6%。

在最终的样本中, 男生319人, 女生1166人;平均年龄21.1岁;大学一年级的学生33名,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693名,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737名, 大学四年级的学生22名;1144名学生为独生子女, 341名不是独生子女;92名学生来自城市, 有43名学生来自农村。

(二) 问卷的施测

本次问卷采用集中施测的方法, 将“大学生幸福感若干问题探究—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发放给各所学校各年级的大学生。要求被调查者认真独立完成。

(三) 数据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处理使用EXCEL软件。

(四) 《大学生幸福感若干问题探究—以南京地区高校为例问卷》编制

1、主观幸福感的构成

本次调查过程中将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为7个具体的方面, 分别为:客观因素、对生活的期待、身体的健康状况、精神状况、人际关系, 而主观幸福感是这5个方面的综合。

2、项目来源

目前国内外对财会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量表的研究还不够理想, 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变化很快。因此本调查只是参照了以往的调查问卷, 增加了许多新视角, 编制一份能够全面衡量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问卷。从而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在参考了有关问卷的基础上, 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相关问题以及南京地区财会高校的实际情况, 对项目进行了删除、修改和增补, 通过对于课题的分析, 筛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编制了一个23道题目的问卷。分别测量客观因素、对生活的期待、身体的健康状况、精神状况、人际关系5个因素。本问卷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3、项目组成

在22个问题中, 测量客观因素、对生活的期待、身体的健康状况、精神状况、人际关系5个因子各有8、4、1、4、4个。

4、项目形式

问卷主要由陈述语句组成, 被调查者读懂题目后, 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 做出最符合自己状况的选择。

5 调查结果

(1) 客观因素比较

(2) 对生活的期待比较

(3) 健康

我们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我们将学生的身体状况划分为从欠佳到健康共1-9, 九个等级。

根据对于学生身体状况的计算得出的结果, 身体状况的平均状况为6.82,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人身体状况都很好, 但是学生身体状况的平均水平为中等偏上。其中身体状况差的人占11.84% (即身体状况水平为1-4的人) 。

(4) 精神状况

(5) 人际关系

二、分析与讨论

(一) 客观因素与主观幸福感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年龄、性别、专业、年级、家庭所在地、生活费开销、性格几方面对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年级这个问题对于大学生幸福感影响程度比较明显的, 首先, 我们发现大一年级的学生幸福感最强, 大一的学生有刚考上大学的兴奋感和新鲜感, 和距离梦想实现更进一步的感觉让他们觉得非常幸福。大四年级学生的幸福感相对比较高, 是因为他们有渴望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迫切之情, 实习学到很多东西的成就感, 找到一份工作实现自己梦想的兴奋激动。我们发现大三的学生的幸福感弱于大四学生, 但强于大二学生, 是因为大三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 参加活动的增多, 对学校熟悉度的增强, 今后奋斗目标的明确。大二的学生幸福感最弱, 因为没有了大一时候的新鲜感, 又对大学生活比较迷茫, 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只知道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考试, 心里比较空虚。

2、经过调查统计以及计算分析, 我们发现在大学生中, 年龄对其幸福感的影响非常小, 在学校中, 年龄差距带来的距离感并不大, 从问卷的结果来看, 与这个猜想正好吻合

3、对于家庭所在地这个因素来说, 我们分为城市和农村两类。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 城市和农村经济水平、物质需求、个人素质、教育程度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家庭所在地这个因素对幸福感影响并不是很大。

4、对于生活费的开销与幸福感的关系, 我们发现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中的基本消费能否得到满足固然重要, 但是过度的花销就是一种满足个人心理虚荣心的行为, 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还会导致学生奢侈浪费的坏习惯。

5、对于身形、外貌是否满意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这个因素虽然对于幸福感有些影响, 但是影响并不是很大。外貌并不能决定一切, 而且学生都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提高来弥补外面方面的不足。

(二) 对生活的期待与幸福感

1、关于对专业喜爱程度的问题, 在大学期间学习应该是最基本的前提, 对于专业课的喜爱程度与大学的学习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对于专业课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学生将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面, 最终学习成绩优异, 从而感到幸福。

2、学生课余时间肯花多少精力在学习自己专业课上这个问题的答案, 证实了我们的猜想, 学生越喜欢他的专业, 那么他将花费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 去钻研, 突破学习困难,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感到更加幸福。

3、通过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无明确目标这个问题, 我们发现, 选择尚且没有的学生只有1.48%, 这部分学生会觉得大学生活很空虚, 无聊, 从而幸福感普遍偏低。选择比较模糊的同学占60%, 在这部分同学心中, 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但是又有了努力方向, 所以幸福感没有目标明确的同学多。对于目标明确的同学, 总是会不断的朝着预定的目标去不断努力, 逐渐接近自己的目标, 最后实现目标, 此时会拥有巨大的幸福感。

4、对于目前状况与期望值的关系, 只有2.22%的同学现在好于期望值, 这部分同学的幸福感比其余两种同学明显高, 。这些同学有非常大的满足感、成就感。有40%的同学现状与期望值相符, 这部分同学的幸福感比较高, 但是幸福感低于现状高于期望值的同学, 预期和现状相符会有完成目标或努力有结果导致的满足感, 成就感和幸福感, 但没有意外惊喜那部分带来的幸福感, 所以会低于现状优于期望值的学生。而现状与期望值相差甚远的学生, 其幸福感比较低, 因为现实与期望达到的效果相差太远, 会导致较大的失望, 伤心, 从而幸福感大大降低。

(三) 身体状况与幸福感

从身体状况的调查结果我们计算出, 身体状况的平均状况为6.82, 其中身体状况低于平均值的比例为53.15%, 那么53.15%的学生身体状况低于学生身体状况的平均值, 他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可能是有与压力太大, 期望值过高, 学习成绩差, 前途渺茫等因素引起的。他们由于身体上的不适导致幸福感会大大下降。而高与平均值的这部分同学的幸福感明显高于身体状况差的同学, 他们会以相对来说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生活中, 从而幸福感提升。

(四) 人际关系与幸福感

对于学生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问题, 我们发现能够经常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同学幸福感更高一些, 而那些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同学幸福感低一些。因此, 日常生活中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表达和诉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偶尔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那么学生一定很痛苦, 高兴的事情不能找到其他人与之分享, 痛苦的时候不能找朋友诉说。所以能否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

在大学里, 到底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在社会上, 人们认为大学生有多少是幸福的呢?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对于社会人士的访谈发现, 在大学生心目中, 其中有53.56%的学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快乐的。有46.44%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够幸福, 目前有所忧虑。那么认为自己幸福的53.56%的人中真的全部都感到幸福吗?我想很多同学是主观想象出来的, 或者说是盲目乐观。经过我们的进一步询问, 我们发现只有23.17%的同学是真正幸福的, 那么30.39%的同学的幸福感有一部分来源于主观臆想, 事实上, 他们并没有那么幸福。

我们在对于社会人士的访谈中发现, 很多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认为:“应该有70-80%的大学生感觉到很幸福才对, 他们现在条件这么好, 钱都是父母给的, 有什么不幸福的?”。经过访谈我们发现, 社会人士认为应该有76%的大学生是非常幸福的, 原因是学生现在生活条件很好, 吃穿不愁, 学校提供的机会很多, 学生可选择范围比较大, 学生的幸福感应该很高才对。那么社会人士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估计与大学生自己所认为的幸福差值由何而来呢?这个差值主要由大学生的不满足感造成的。因此, 适当的知足才是解决大学生满足感不够这个问题的良药。

三、总结与建议

针对南京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建议从财经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从学校教育而言, 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 增强主观幸福感;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信念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正确的认识自身消费行为的特点, 养成有计划、有目的、切合实际的消费习惯, 更好的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

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和集体, 和社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 充分认识自己, 明确方向, 树立目标, 坚定信心, 不懈努力。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 消除悲观, 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用各种方式为大学生创造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让学生提早树立目标, 朝目标努力, 从而增加幸福感。

从大学生自身而言, 应当正确处理金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与同学、朋友、师长的沟通与交流, 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之, 不断完善自己, 培养积极、乐观、严谨自信、自强、独立的人格品质, 这样幸福感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军, 张兴权, 钱进.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姜峰.大学生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河南社会科学, 2009.

篇4: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主观幸福感 调查

小学生是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学习对其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事件,学习幸福感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主观幸福感是指作为特殊个体的学生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特定的生活领域所做出的整体评价,是指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积极引导下,伴随着道理的认识,对学习产生的情感体验。国外研究发现各生活领域的青少年对学校满意度的低下可能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退学、违纪等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学龄期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在学习中有快乐的体验,对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为提高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和丰富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实证性支持。

一、调查方法

采用《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共16个条目,由学习体验、现有成绩感受、环境激励以及希望学习成绩等4个维度组成。每个条目分为“完全符合”(1分)、“比较符合”(2分)、“不太符合”(3分)、“完全不符合”(4分)四个等级,根据学生的回答计算每个维度得分。

本次调查对象是江西省吉安市师范附属小学1~6年级学生。将调查问卷发放至小学各年级儿童,随堂测试,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整理编号,数据输入SPSS 16.0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不同年级量表得分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 349份,回收有效问卷 334 份,有效率为 95.7%。调查结果发现男生在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学习体验和现有成绩感受维度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维度男女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外。在学习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和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希望学习成绩维度上各年级无显著性差异。

三、分析与讨论

对于以学校为主要生活场所的小学生而言,学习主观幸福感对学生个体的行为与人格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观幸福感低下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将妨碍其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在学习主观幸福感总得分、学习体验和现有成绩感受维度表现要优于男生。可能因为小学阶段女生学习成绩和心智成熟要优于男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与父母有较好的沟通和交流。而在环境激励和希望学习成绩维度无显著性性别差异,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无论男孩女孩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

小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下降,1~2年级学学生学习幸福感在中上水平,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下水平,总体呈降低趋势,三年级与1~2年级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三年级是学习的转折期,此时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现有成绩感受是直接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子,学习主观幸福感随年级变化的趋势可能与学生成绩感受密切相关。1~2年级学生刚开始入学,对一切充满好奇,较少的考试也尚未显示出学习成绩的差距,但进入三年级后,随着课程的增加、内容的复杂,学生间学习差距逐渐明显,这时学生现有成绩感觉最差,逐渐适应后,现有成绩感受略有好转,但六年级面临紧张的升学压力,现有成绩感受略有下降。学习成绩直接决定学生接受表扬或批评的多少、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习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是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关键因素。根据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所阐述的原理,积极情绪体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得不到积极情感的体验,必将厌倦学习,降低学习主观幸福感。根据学习体验各条目的因子分析,发现随着年级增加造成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下降的学习体验原因主要是学习的趣味性和与师长的分享性逐渐下降。对于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逐渐成长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的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心理发展逐渐体现出较强的矛盾性,表现为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其幸福感逐渐从满足于简单与家长的倾听、表扬和鼓励,发展为需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尊重和自主,因此随着年级的增加,其环境激励维度得分逐渐下降。

学龄期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否在学习中有快乐的体验,对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关注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小学教育的崭新内涵和创新壮举,使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从关注社会发展对人的异化影响,到关注以人为本的主体能动精神科学素养。作为学习最初阶段的小学教育,在提供启蒙知识教育的同时,需重视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培养熏陶,对于完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年级增加的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下降的现状需引起小学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甘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11:70-72.

[2]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74-79 .

[3]Hubner ES,Drane W,Valois R F. 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o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0,21(3):281-292.

[4]张艳琴.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篇5: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梁广成汉播四班 :严思101180

431一调查原因: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哈佛夏哈尔教授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什么是幸福?在物质日益丰沛的现代社会,为何人们却难以感受心灵的幸福?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幸福的含义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它不是由外在的物资条件或者所处环境决定的,它更加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和满足。幸福的标准既不能用尺来量,又不能用秤来称,它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的。而我们认为,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由于感受到自身存在价值生活目标与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所持的根本态度和观念体系。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群体可能形成不同的幸福观。在现实中,幸福观主要体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人生经验,选择自己所期望的幸福生活。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追求实现幸福途径的认识,构成其幸福观。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此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幸福观,这关系着我国的未来。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

调查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方法: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6份。

三:调查内容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幸福观调查,重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的内容,他们对金钱与幸福关系的看法,大学生责任感等方面。并且通过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幸福观中所存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调查结果显示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体现

由于当前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原因,大学生里呈现各种不同的幸福观。这些对于幸福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然而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表现为:他们能把追求幸福和道德结合起来,把事业和家庭生活的美好作为基本点,能够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和自我利益结合起来。但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幸福感淡化、幸福感偏颇甚至扭曲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幸福理想的缺失,80 90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受整个社会价值观混乱,以及西方价值观影响等。使得大学生有了太多的迷茫、求职的迷茫、爱情的迷茫….这些迷茫导致他们对幸福的迷茫,对幸福的目标持有怀疑。不知道幸福在哪里?

2: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幸福观盛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大学生经受不起诱惑。把金钱、财富和及时行乐作为人生追求目标。认为只要物质上的富足、享受才是幸福。

3: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滋长。受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腐朽的思想影响,有些大学生把个人幸福放在首位。为追求个人幸福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于集体利益不顾。没有意识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内在联系与统一,结果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更不利于个人幸福观的实现。

4:盲目的认为拥有事业就拥有幸福。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越来越普及,人才越来越多,大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压力也更大。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择业时第一看发展前景,第二看施展才干的机会,第三看薪酬福利。因此在整个大学期间,他们过分注重热门专业、实用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奠定基础,却对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不屑一顾,客观上造成他们身上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淡化。

五:提出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大学生在人生活动中对各种事物、现象和自身价值进行认识、评价和取舍要受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对金钱的正确理解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幸福生活的产生和维系是离不开相应的物质基础的,但是这绝对不是有价值的人生。财富的积累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人才会真正赢得人们的尊重,同时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

(二)增强与周围同学互动,学会换位思考。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我们只有与周围同学融洽相处,学会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交往过程中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的方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三)提高个人素质。当代大学生应通过自身的努力,以社会为己任、正确地认识自己,并由此为出发点,把握自我、驾驭自我,为自己寻找最佳的人生方位,设计和塑造自我,从而达到升华并最终超越自我。

(四)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教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导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为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大学教育应该更注重文化情操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使学生得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全面的素质培养。学校通过多开设关于幸福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让有沉重感、负担感或缺乏幸福感受的学生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情境,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幸福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充足,更是我们对自我、对家人、对社会的积极投入,认真生活。我思,故我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感受幸福,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很难想象会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幸福需要我们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奋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力。

附加:大学生幸福观问卷调查

性别院系班级

1.你是在哪一年进入平顶山学院的呢?A.2007 B.2008 C.2009 D.2010

2.你认为哪类人对你的幸福影响最大?

A.父母B.朋友C.爱人D.子女E.工作伙伴F.亲戚

3.你认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A.拥有美满的家庭B.事业有成C.生活自由自在D.为社会做贡献E.拥有健康F.有很多的钱G.拥有知心的朋友H.有权有钱有地位

4.失去什么会变得不幸福 A.金钱 B.自由 C.亲情 D.爱情 E.友情 F.自我5.你目前月平均生活费是?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1200 E.1200以上

6.你对目前在学校的开销状况感受 A.很大压力 B.较有压力 C.有点压力 D.没有压力

7.你什么时候有幸福感产生?A.你考试考的好,得到别人的夸奖 B.班级获得了荣誉

C.自己努力后解决了问题 D.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

8.现在是我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 A.很不同意B.一般C.很同意D.不同意E.同意

9.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如何?A.精力非常充沛,享受目前生活状态,心理平衡能力佳 B.有精力应付学习生活,不怨天尤人,心态平和 C.精力有限,心态平衡能力尚可 D.精力不济,时常感到郁闷精神状态低迷,很难接受现实,经常感到苦恼

10.你想改变现状吗?A.非常不想,生活很好 B.不是很想,现在还过的去 C.无所谓,顺其自然 D.比较想 E.很想,现在生活应该彻底改变

11.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A.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让我受益匪浅,很满意 B.课余生活较丰富多彩,但有时觉得没有意义,还算满意 C.课余生活比较单调,但这样挺好 D.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感觉一般 E.课余生活很单调,非常希望能够改变

12.你觉得自己在不开心的时候,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快乐的方法?A.很经常,并且绝大多数情况很快就开心起来 B.经常,很多情况下能够很快开心起来 C.偶尔有,比较难很快地开心起来 D.我很少去找快乐的方法,也找不到

13.你在什么时候会有幸福感产生? A.班级获得了荣誉B.自己努力后解决了问题C.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D.与亲人感情融洽E.学习成绩好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 F.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 G.和谐的家庭 H.和知心朋友一起/和恋人一起 I.第一次靠自己赚到钱的时候 J.外出旅游 K.看到别人不幸后觉得自己幸福 L.其他

14.假如幸福感最高分为100分,你认为可给你现在的幸福感打多少分?A.91——100

B.81——90 C.71——80D.61——70E.60分以下

15.你将依靠怎样的方式获得幸福? A.父母的帮助B.自己的努力C.依靠社会力量

D.依靠朋友E.依靠爱人

16.你现在是否已经为自己设定了人生目标?A.有,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特长和梦想 B.有了初步的打算,但还犹豫不定,尚不明晰 C.比较迷茫,正在寻找中 D.没有,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走一步看一步 E.无所谓,没有目标对自己的生活并不影

17..为了追求幸福你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A.富有挑战性的B.安逸稳定的C.轻松自在的D.其他

18.你对自己毕业的前途有什么看法A.前程似锦 B.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C.应该可以养活自己 D.有点迷茫 E.非常担忧

19.你对未来的幸福?A.充满信心 B.有信心 C.一般 D.没信心 E.很没信心

篇6:大学生幸福感个来源调查报告

陈奕迅在《稳稳的幸福》中唱到:我要稳稳的幸福,能抵挡末日的残酷,在这不安的深夜,能有个归宿。幸福在人生中的意义可见一斑。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关于幸福的界定,心理学上曾给出这样的公式,幸福感=幸福商×满足感,幸福=幸福感×时间。在幸福的要素中将衡量标准主要集中于一种内心感受而非大多数人认为的外在物质条件。幸福是人生活的根本动力之一。好多人以房子,车子,票子为幸福,并将之认定为幸福,当这些目标实现后又时常觉得空虚。其实这些不能称为幸福,只能说是欲望。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状况,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我们小组从性别、年级以及整体三方面入手,展开了系列调查。并基于调查,提出增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议。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研究影响他们幸福感的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对策,使大学生对幸福有更深远的解读,从而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感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调查对象:以本校大一年级学生为主,其中男生37人,女生73人。3.调查内容:个人基本资料包含年级、性别等,其它情况如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性格、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总体感觉等自我评定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主观幸福感状况,对目前状态是否满意、生活中最不理想的因素等等。

4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100份。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汇总并获取了所有有效被调查的学生基本资料,如性别、年级等。

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幸福指数总体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幸福感来源于家庭生活的占86%。上述数据表明有86%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态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1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态度。

对大学所选专业及以后就业预想10%的人表示对自己专业满意,而39.09%的大学生则处于马马虎虎,一般满意状态,20.91%的人则认为专业不满意对未来就业表示堪忧。这说明为数众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并且对未来的发展抱有悲观色彩。

对生活中不幸福的因素,期望值过高、缺乏关爱、人际关系紧缺乏对目标的执行力、生活费不够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还有其他因素(可多选)分别占48.18、13.64%、45.45%、20.91%、53.64%、22.73%、42.73%、67.5%、0.91%。从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因素中,缺乏对目标的执行力首当其冲,期望值过高和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再者生活品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认为自己做出何种改变会更接近幸福(可多选),74.55%的学生表示知足常乐,尽可能减少自己多余的欲望,69.09%的学生觉得努力进取,珍惜自己的每一项成就,24.55%的学生觉得过平淡的生活,还有9.09%的学生认为我行我素,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化生活让自己获得幸福。对现在大学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27.5%的人认为忙碌而充实,60%的人认为普通平淡,7.5%的人觉得不满意,与理想之间有一定差距。这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很满意。因此加强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改善大学活动安排是必要的措施。

不开心时解决不幸福能力,40%擅长解决,15%不擅长解决,而45%的大学生不知道是否具备此能力。这些数据很鲜明地反映了我们广大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缺乏处理引起自己不幸福的问题的能力。

对于自己毕业后前途的看法,认为前程似锦的占16.36%;认为能够找到满意工作的占41.82%;认为应该能够养活自己的占14.55%;有点迷茫的占27.27%。对于觉得幸福的人该具备的特点(可多选),71.82%的人选择了乐观,68.16%的人选择了自信,40%的人则选择了开朗,30.91%的认为应该心态平和,40.91%认为应该是具备努力奋斗、有创造力有生活目标,18.18%的选择了人际关系和谐,还有17.27的选择了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由此看出,普遍大学生都认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大多数的人也都认为只有乐观的心态是不够的,需要后天的努力来实现幸福。

对目前的幸福感打分,0.91%的大学生打0-2分,8.18%的大学生打3-4分,32.78%的大学生打5-6分,45.45%的大学生打7-8分,12.73%的大学生打了9-10分。

总结:

综上所述,大部分大学生都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算幸福。而让大学生对自己感受的不幸福进行归因时,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就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运气不好,社会竞争激烈,课余生活单调等;另一种是将自己的不幸福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际关系太差,主观努力不够,缺乏明确的追求目标,精神空虚等等。在内因与外因之间,大多数大学生都把导致自己不幸福的内因排列在最前面,这反映了大学生对于幸福认知的一致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努力、明确的生活目的感,对精神世界的明确的理解、预测和内部的控制对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

1.快乐感对生活质量高低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得快乐,生活充满乐趣。然而,面对同样状况,不同的大学生的快乐感程度却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自身的心态以及自己追求决定的。比如有的大学生觉得毕业后前程似锦,有的大学生觉得可以养活自己,而其他人抱有消极心态。由此可见,一个天性乐观豁达、凡事易于满足、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未来的人相较于具有悲观的心态的人的幸福感要强。一个人的性格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内在心理特征,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内在原因,也是影响一个人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原因。从问卷调查他们对幸福进行的主观定义中,我们进行总结认为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成分。

2.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也因此而生。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3.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幸福感的变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尤其是大学和家庭生活的事件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和感悟。如当大学生遭遇挂科,失恋等负性生活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抑郁、悲观、无助等消极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但个体的幸福感一般不会长期下降。同时由于一些正性生活事件得到大家的认可,生活中有成就等又会使幸福感提高,最终其幸福感会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生活目标。调查表明,无论男大学生还是女大学生都把生活目标作为影响自己幸福观的因素。并且在对自身的不幸福归因时,认为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是导致他们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没有了目标,大学生会整天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影响对自身的判断,使自己对生活更加迷茫,从而带来循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的烦恼和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5.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调查中,只有17.5%的人为自己的经济状况烦恼。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我认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应该会增加。

篇7:关于我校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报告

1.年级A大一30% B大二 20%C大三30%D大四 20%

2.性别男35%女65%

3.专业A理科 30% B文科 70%

4.户口A城市25%B农村75%

5.是否独生女A是5% B否95%

6.家庭经济情况A富裕 5%B中上 35% C 过得去38%D贫穷22%

7.是否来自单亲家庭A 是 6%B否94%

8.恋爱与否A 是48%B否52%

9.最近一个月你感觉怎样?A精神不错22%B很好 20% C不好10%D时好时坏48%

10.最近一个月里是否因为自己的神经质感到烦恼A 有些烦恼 48% B相当烦恼 20% C很少 12% D一点也不5%E极端烦恼15%

11.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A大部分.17%B绝对的.20%C非常混乱9%D有些混乱54%

12.你是否由于悲哀.失去信心.失望或者许多麻烦而怀疑没有事情值得去做A非常怀疑15%B 相当怀疑 20% C有些怀疑30%D一点也不怀疑35%

13.你对自己的性格是怎样评价的A很外向21%B比较外向 35%C说不清 29%D比较内15%

14.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吗A是 56% B 否44%

15.你认为影响你家庭幸福的主要因素A 你与父母的关系 28% B家庭收入20%C家庭环境 27% D家庭教育方式25%

16.你觉得你的家庭是A 很幸福15%B比较幸福 30%C一般幸福 35%D比较不幸福 20%

17.你觉得在人际交往中最烦恼的是什么?A舍友关系35%B同学关系 35% C缺少知心朋友20%D恋情受挫 15%

其他

18如果你现在感到幸福,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学习成绩不好20%

B学业压力大28%

C.就业压力大38%

篇8: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颇扑不破的原则”。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转变,仅仅通过物质的满足程度、社会地位的评价等已经不能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全部标准,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在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问题之上,更加追求一种内在的、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充实需求,幸福日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思维较敏锐,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荣辱与兴衰。近年来,大学生学业、人际、就业等压力加剧,弃学、厌学甚至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状态主观认知和体验中消极、不科学的一面。因而,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话题的探讨理应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1 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所谓幸福感,是指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1]幸福感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体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笔者选取陕西五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8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1.1 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对幸福的正确理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反映,对大学生幸福理解状况的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向。在“家庭幸福、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事业成功、有份满意的工作、有知心朋友、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受到理解和尊重、有目标和追求、学习顺利、为社会做出贡献、自由自在、有权、有钱、随心所欲、吃喝玩乐”等16个选项中。一致性最高的前五个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知心朋友,百分数分别为92%、75.56%、92.86%、77.1%、82.7%。而排列后五位的是,自由自在、有权、有钱、随心所欲、吃喝玩乐,百分比分别为19%,12%,9.8%,7.2%,5%。“有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社会评价指标已不是衡量“幸福”的首选标准,表明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

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健康的,对幸福的追求方向也是理性的,有价值的。当然也有少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这些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进行探析,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价值观。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主观幸福感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环境满意度、爱情满意度、学习满意度、自我外貌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我总体满意度。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精力旺盛,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缺少磨难,处事幼稚。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社会栋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主观幸福感10项满意度进行5个等级划分,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爱情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我总体满意度三项指标评价较低,说明由于还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独立地位,大学生面临着经济、求职压力,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奢侈品,这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

1.3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要素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个人访谈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因素有:客观因素,如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学习压力、身体外貌形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等;主观因素,如人际关系、精神、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等。

(1)身体外貌形象:身体外貌形象因素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当有些学生在对自己这方面不满意时,很可能引起心理上的自卑,从而影响到对幸福的感知度。(2)家庭状况:在这里家庭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家庭社会地位等。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生长于和谐、融洽家庭孩子的幸福感更高。家庭经济与家庭社会地位主要是通过影响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来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当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较好,或者来自于城市家庭,其生活满意度较高。相对的,当学生的家庭贫困时,要承受经济方面的压力,可能影响到其对幸福的感知度,从而导致对幸福的理解偏差。(3)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大学生来自于情感的支持,比如人际关系间的友情支持、爱情支持、以及来自于老师的认可支持,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4)人格因素: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期是相对稳定的,这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大多研究认为,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外向性和生活满意度正相关。[3]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会对相同的事情做出较为不同的反应。(5)自尊:很多研究表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和总体自尊呈中等程度相关。即高自尊者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乐观自信,有较好的应急方式,所以能较好的应付各类问题,幸福感相对高。同时,集体自尊感较高的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位置,能够在集体中体验到较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的大学生会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6)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水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4]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如面对、解决问题,会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如逃避等,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可见,提高安康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2 对增进大学生幸福感的思考与建议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构建,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建议从大学生本身和学院两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2.1 加强幸福教育,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体验幸福感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2.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

幸福感是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是幸福感存在的基本前提。幸福是在人们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情,不断地追求幸福,深切地感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水平。

2.4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加强自我完善

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确立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努力成才;加强与父母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应对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04).

[2]何群杰,张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2).

[3]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01).

上一篇:伶官序文言文整篇翻译下一篇:卖酒的销售年终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