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2024-05-19

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精选4篇)

篇1: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论文摘要:语文活动课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中职语文教师应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 语文活动 语文能力

去年,笔者有幸倾听了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梁丽敏老师《琢磨“活化石”》教学设计的讲解分析,真是收益匪浅。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相关信息,并以多样的表现形式整合在课件里,在上课时呈现出来。其次,选择汽车电子实验室作为授课场所,帮助学生在浓郁的专业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给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专业因子,使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活动的特点

1.中职语文活动具有自主、开放性的特点

活动课的出现,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它主要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结合专业学习特色和有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中职语文活动具有专业、实用性的特点

当前,普遍认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应当成为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理念”。语文活动训练应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语文活动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训练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日常生活或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设计语文活动可以与专业实训紧密结合在一起,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

中职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真正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丰富的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口语交际训练常规化,提高听说能力的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学生应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善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说,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可安排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晚修及语文课这几个时间,轮流让学生到讲台演讲一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信心自然大增,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考虑结合学生各专业特点,想方设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安排自我介绍、即席发言、模拟应聘、推销等综合方式进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地表达和交流,提高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2.提交个性化作业,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策略

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教师可开展“网络写作”、QQ日志写作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既能上机练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又方便学生进行修改,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求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根据不同主题筛选整理与综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制作成PPT文档或word文档,利用网络资源上传,或在活动成果展示时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灵活应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教师设计一些如“奇妙的语言――广告”“手抄报比赛”“商品推销大比拼”等专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共同探究、展示成果,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加强了中职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指导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除阅读教材外,还应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加深和拓宽中职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组织学生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交流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开展“好书推介”“最令我心动的一本书”等专题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整合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种感官效果把阅读成果向师生展示,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4.突出实用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因此,中职学生写作训练项目的设立必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训练,把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和在学生以后工作中使用较广泛的应用文和说明文作为训练的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写作通知、求职信、应聘信、产品说明书、合同、总结等应用文,可以引导学生在产品制作、维修项目、实训项目等方面写作说明文。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文学社”,联合校园广播站,开通校园广播“美文献给你”活动,每周准时把社员撰写的稿件向全校广播。不但训练了各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还可创建文学社博客主页、建立QQ群及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加入社团,通过多种途径投稿,并定期出版期刊。期刊的编辑、审稿由师生共同完成,而文字的录入、校对、排版、封面设计等则由学生全权负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活动中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语文实践活动是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展现形式。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不但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中职业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全国中语会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学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篇2: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课间操”改革实施报告

一、改革实施的背景

我校系衽幼儿园到高中一体化教育的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为实现“全面加特长,规范加特色,争创全国名校”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跨世纪人材,在体育教学方面:实施以音乐作为指令信号调空课间广播操全过程的广播操改革,借以强化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实施的目标

充分挖掘体操活动潜在的四大育人功能和音乐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校风,实现“立志、求真、乐学、修身”的校训。

三、实施后的全过程

做操铃响,音控室立即播放音乐。先是3’10的列队曲,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边走出教室,在走廊上排成二路纵队。待3’10进场曲响彻云霄卢,各班循指定路线,按序踩着进声乐曲的以三路纵队小跑步进声,同时,在乐曲节拍中自动调整左右、前后的距离。第三段乐曲响起即为广播曲,时间为4’。学生在音乐指令下,轻松地完成播的每拍动作。最后为退场曲,时间为3’,学生迅速靠拢,按音乐的节奏有序慢跑回教室。全程均以音乐作为指令信号调控,共用时13’40’’。如此安排,使广播操队伍变“无序”为“有序”,三线分明,以“禁”求“静”,有韵有律,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运动场景。

四、改革实施的`步骤和措施

前期准备

1、管理机构 列入议事日程

成立改革实施小组一,统一认识,明确职责。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研组长任副组长,各部主任和年级组长、体育教师为组员。这项改革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日常行为 规范管理,同时于教职工大会上推出,使全校教职工明确,这一改革方案是改革广播操的重大决策,也是培养学生“立志、求真、乐学、修身”的教育途径之一。

2、改革方案保证活动开展

(1)确定乐曲

(2)为充分发挥音控广播操的四大功能,避免走过声,搞形式,按青少年学生求新心理需求,选取能陶冶思想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名曲作为各段的乐曲。它的分段为:集队曲、进场曲、做操曲、退场曲。集队曲采自《即兴幻想曲》,高雅、优美,富抒情性,营造出优雅、轻松的氛围。进场曲采自《骑兵进行曲》,节奏明快,活泼轻松,能激发学生的朝气。退场曲采自《弓舞》,节奏强烈流畅、欢快热情。

(2)确定队形及进、退场路线,音控音响配备安装

定了形:乐曲响起,学生走出教室;在乐曲声中于指定地点排成二路纵队:定路线:全校学生分四条路线进场、退场。事前将示意图发至各班进行训练,调整定局。

安装音响:配置高档音响设备。使学生在教室、操场、走廊、走道等处均能清楚地听到乐曲。

(2)指导音乐欣赏

各段的音乐确定后,于班会课、音乐课及牛间广播台播放。对曲目作者、乐曲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反映的生活场面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乐曲的基础上去理解、去欣赏,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具体措施

1、发动与培训

在课间操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由体育组制定与印发进退场路线示意图。会同音乐老师精选各段乐曲,并发给各班级。同时,召开班长体育委员会议,使学生干部熟悉自己班组集队进退场路线以及各段的乐曲。通过校广播台、校会、班会,大力宣传实施音控广播操的作用和意义,以学生会体育部,体育组名义共同发出议,要求全员参与,积极活动。体育教研组织力量估测各个通道、走廊的人流,各段乐曲所需时间、班与班之间距离,多次反复实践,确定最佳数据,使活动顺利进行。

3、互相交流 强化训练

在课外活动、读报课、体育课中组织学生欣赏乐曲,再于课内与课外活动对队形、小步跑、音控操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动作与乐曲节奏直辖市配合。训练中注重狠抓每个节拍动作的质量,注重细节的准确性。对于强化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全组老师及时讨论,适时调整,并推出活动搞得出色的示范班。这样,经过不断强化训练与多次实践,我校的音控广播操已形成独特的风格、队伍整齐划一,动作合拍,精神饱满,操的质量明显提高。

4、勤反馈 重鼓励 促提高

整个活动按勤反愦,重鼓励的原则进行。学生纪委监督岗与值日周老师和行政值周领导共同配合,根据进退声的质量、做操的质量和队伍整齐程度,对各班进行综合评估与反馈,并据此评比出优胜示范班组,发给“优胜红旗”,

使其发押示范作用。其后,根据班组不同情况,由体育老师在课外进行广播操的准确到位度、音乐与动作的合拍、进退场队伍的整齐性、纪律等方面再进行多次强化训练,并在每周一课间操时让示范班组作示范表演,组织其它班组进行观摩。每周的评比结果列入“三项竞赛“中,在周一晨会时宣布评定结果。此外定期举行校或年段音控广播操比赛,以促进音控广播操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改革实施后的初步成果

1、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自改革活动以来,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立志、求真、乐学、修身的良好校风步入了新的层次。,学校被评为省优秀民办学校、省治安达标单位、绍兴市文明学校、诸暨市文明单位、诸暨市德育先进集体。同时,音控广播操已成为天马学校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列为绍兴市,诸暨市的体育教育窗口,并向全省民办学校推广。

2、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将音乐融于广播操,学生的精神了,动作规范齐,这充满省略的运动场景的形成,促进了身体的止常发育,形成了良好的身体姿势,提高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协调等基本身体素质。98、学校的被评为绍兴市“达标“先进学校,98、学校中考体育成绩均居全市第一,平均分27。84优秀率98。8%,合格率100%。校运会的成绩比往年明显提高,学生的发病率明显减低。

3、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以音乐作为指令信号调控广播操全程后,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集体荣誉感和竞争协作的意识感明显增强;热爱校园,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更加高昂;集体观念,纪委观念,自控能力等整体素质提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篇3: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一、以“科研兴教”为指导, 博采众家之长

针对常宁市教育暂时落后的这种情况, 常宁市教育局党委经过认真研究, 一致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就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博采众家之长, 然后为我所用, 全方位、实质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常宁市教育局 (以下简称“我们”) 一是组队外出考察。2009年12月, 常宁市拨出专款组织教研室、普教股相关工作人员到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参观学习。回来后, 我们党委向常宁市政府递交了考察报告, 认为许市中学“五环渐进式”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2010年3月, 我们再次组织全市中心学校校长、部分初中学校校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分两批到河北邯郸和湖南岳阳许市学习取经。2010年暑期, 我们组织市直学校教导主任、乡镇 (办事处) 中心学校业务辅导员赴山东杜郎口参观考察。2011年暑期, 我们又组织了高中一年级教师赴江西南昌金太阳教育集团集体听课。二是全程住校旁听。蓬塘、兰江等中心学校校长考察回来后, 组织本乡镇初中、完小校长和部分骨干教师自费到许市中学, 与学生同步地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一个星期, 并购买了该校全套课改资料。常宁七中、水口山中心学校、兰江中学、柏坊中学、明珠学校还安排教师定期到山东杜郎口、河北邯郸、湖南岳阳许市等当地的名校“潜伏”, 及时收集情报信息, 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三是邀请名师讲座。为使外地经验尽快为我所用, 2010年下半年、2011年上半年, 我们两次邀请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来常宁讲座, 因地制宜地为常宁的教育改革发展“开方子”“找路子”。先进地区教研教改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强烈震撼, 也带来了很多启发, 更加坚定了我们抓好课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2012年暑期, 我们又请来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来常宁讲座, 在全市强力推进新课改进程。

二、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稳步摸索前进

新课改是一场在教育领域掀起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面临的是思想、态度、理念等方面的冲击。针对部分教师不想改、不敢改、不真改的态度和部分学生家长担心搞课改会引起学生成绩下降的思想, 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质量论英雄, 凭实绩坐位置”的用人理念, 并确定了“低起点、小步走、多对比、快反馈”的课改思路。一是先行试点, 积累经验。2010年1月, 我们选择常宁七中、蓬塘中学、田尾中学、兰江中学、兰江完小、板桥中学、水口山中心学校作为课改试点校。我们在这7所学校的初中1至2年级、小学2至4年级各选择1个班作为实验班, 实施“五环渐进式”课堂教学模式, 与本校同年级其他班进行对比。一个学期下来, 各种阶段性检测, 实验班无论是班风、学风还是学习成绩, 与普通班相比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二是分批铺开, 反复求证。在试点取得初步成功后, 我们及时指导各校课题组进行总结, 并组织教研室进行评估验收。2010年6月26日, 召开全市教研教改观摩会, 组织全市完小以上学校校长和各学科骨干教师600多人, 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代表, 到7所试点校现场参观、听课、评课, 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把课改成果“晒”出来, 打消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观望心态, 统一了思想, 形成了共识。适时将课改链条向纵深处延升, 要求全市完小、中心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各选择1到2个年级、一个年级各选择1到2个班级进行课改实验。2010年下学期扩大实验的检测数据再次表明, “五环渐进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市取得了成功。三是全面推广, 齐头并进。一系列实验的先后成功, 极大地激发了常宁市教育工作者参与课改的热情。2010年寒假, 我们分批次对全市小学教师进行全员轮训, 并成立高中课改组, 探索高中课堂教学新模式。2011年暑假又对全市初中教师进行全员轮训。2011年12月9日, 我们召开全市教育质量总结表彰暨学校管理现场会, 236名因践行新课改理念、为提升常宁市教育质量作出贡献的中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奖励。至此, 常宁市课改已迈上了全面参与、全面覆盖、全面提高的良性发展轨道, 全体教育工作者讲教研、钻教研、抓教研蔚然成风。

三、以推陈出新为目标, 不断总结提升

我们实行“拿来主义”, 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 最终目标是推陈出新, 逐步形成自己的经验。为此, 我们在实验初期就十分注重消化吸收, 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把“五环渐进式”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加以完善和提升, 并探索开发了一批自己的教研课题。一是以提高城区学校办学水平为重点, 探索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常宁市明珠学校、常宁七中、兰江中学、水口山中心学校为代表, 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四个心”“四个简”和“七放手”。“四个心”指的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四个简”指的是: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内容简约, 教学环节简化, 教学用语简要。“七放手”指的是:新知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课本放手让学生去阅读, 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去讨论, 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解答, 结论放手让学生去概括, 规律放手让学生去寻找, 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去构建。通过措施, 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二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重点, 探索建立了适用于农村学校的“126”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蓬塘中学、田尾中学、板桥中学、柏坊中学为代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紧紧围绕1个目标, 贯彻2条主线, 落实6个环节。“1个目标”指一个学习目标, 通过互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 使全体学生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2条主线”指自主学习和双向评定, 包括学生个体、学生团队自主学习, 师生、生生双向互评。“6个环节”指课堂教学的6个环节, 包括课前反馈—目标导学—展示学得—合作探究—交流提升—实践创新。这6个环节可以根据教情和学情的需要灵活运用。这种模式全体学生“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有利于留守儿童真正融入集体。三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开发了三大课改工程。由教研室牵头,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研部门全员参与, 启动并推进了三大常规课改工程。第一是特长生培训工程。通过课改这个平台发现苗子, 运用课改这个平台培养苗子, 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引导有潜力的“歪才”“怪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二是希望生提升工程。教师、科代表、小组长“三对一”给学习吃力的学生“开小灶”, 对其“短腿”的科目、章节、技能实施帮助, 让他们看到希望, 重拾自信, 从而达到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三是“雨露工程”。留守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贫困。他们缺少关爱, 我们就给他们注入关爱。通过建立学习小组, 互帮互助, 帮助他们找到“角色”, 增强集体荣誉感, 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解决学习难题。

我们实打实地实施新课改, 尚只有两年多时间。短短的两年多时间, 我们的学生、教师、学校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课改前, 我们的学生是“低头听课”, 有人打瞌睡, 相当部分学生无精打采;课改后, 我们的学生是“抬头讲课”, 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改前, 我们的学生是“需要别人管”, 班主任、班干部、科任教师“三管齐下”, 还不见得管得好;课改后, 我们的学生是“我要管别人”。课改前, 我们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 教师“满堂灌”, 学生“满堂抄”;课改后, 我们的学生是“主动学习知识”, 自己动手做实验, 自己总结归纳知识要点。课改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让学生“下了水”, 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二是教师由“讲师”变成了“导师”。课改前, 教师上课以讲为主, 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到底;教师讲得唾沫横飞, 是个名副其实的“讲师”, 学生听得昏天黑地;课改后, 教师上课以导为主,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析、总结。课改前, 教师备课是“备教案”, 对教师如何教研究得多;课改后, 教师备课是“备学案”, 着重在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 对班情、学情研究得更透彻, 同一备课组、同一年级组教师需通力合作, 取长补短, 教师与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神增强了, “文人相轻”的现象减少了。课改前, 我们的教师只要把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讲清楚就算完成任务;课改后, 我们的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以外, 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 学习传统礼仪、伦理道德等等, 实现了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三是学校由“校园”变成了“乐园”。课改后, 活动课增多了, 课堂活跃了, 既丰富了师生精神文化生活, 又给师生展示才艺提供了舞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精髓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学习的兴趣高了, 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热情也高了。在实施新课改的这两年里, 常宁市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 与先进兄弟县市的距离越来越近。2010年、2011年, 常宁市高中阶段学生以1000人的规模递增, 全市高中阶段学生比例有大幅提升。

篇4: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论文

【关键字】中职 高中阶段 均衡 优质

一、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状

当前,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步伐也日趋加快。面对此种形势,,高中阶段教育应适度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适度均衡发展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如此绝对和强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中阶段以示范高中取代重点高中的思考和政策逐渐成熟。随着示范高中的创立,原有的高中格局逐渐被打破,扩张优质教育成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依靠政府投入、借贷和学费支撑的巨型学校、豪华学校越来越多。这样,优质生源和师资迅速集中到少数学校中,薄弱学校的生存越发艰难。无论是原有的名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还是新建学校的优质资源,都是打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旗号,可是却加剧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这主要表现为:(1)抢夺生源,放大应试教育的恶果;(2)将城镇、市优质教师集中到少数学校,拉大了学校的两级分化;(3)重复建设,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而资源的浪费将由学生家长以及普通纳税人来承担;(4)优质教育扩张纵长了有钱就能享受好的教育的习气,加剧了社会分层,不利于工人阶层和贫困阶层子女接受高中教育。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无疑对我国教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十五期间,伴随着我国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的到来,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将十分艰巨。认真审视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策略, 妥善处理好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若干关系, 有效化解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诸多矛盾, 才能切实保证高中阶段教育持续的、稳定的、健康的发展,也才能为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0%左右,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非均衡性的有效分析,我们知道,在全国范围内缩小高中教育的差距难度很大,当前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建立中职示范校为例,转变高中阶段教育观念

为了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实现底线的均衡化,转变教育观念,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来关注薄弱学校的建设情况,,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应该注重在对薄弱环节的侧重,更多的去扶持基准以下的薄弱学校,帮助它尽快赶上去,至少要达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标准,其次,实现底线均衡要求制定区域内高中最低生均经费、最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并将区域内最低生均经费和最高生均经费之间的差异。再次,要更好的控制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规模,最后,大学教育应该取消学费的双轨制度,实行收取学费的并轨。这些问题都是促进高中阶段结语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解决对策。

(二)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

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基础,全面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全国的中招改革成效显著,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招生比例逐渐趋于合理,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现阶段,教育局将通过普通高中布局调整、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水平。为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整体质量,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市教育局还将建立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和评估系统。全面普及中职教育,使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对未达到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方式继续接受教育。同时,继续巩固招生规模,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逐步实行免费制度。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条件更加完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建成体现终身教育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制度。逐步建立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学段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来大力推广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的推广,这些都需要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

(三)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改革,加快学校建设

为解决优质资源短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全面启动大学区管理制。我们应该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在个别地区实行试点推行的政策,并取得成功经验,达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学区是以区域内优质学校吸纳相对薄弱学校组建的新型学校管理组织,通过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可以加速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和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基本满足广大群众上好学的需求。到2020年,使得部分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颁标准。同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紧密结合,在保证学区长学校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与途径,带动成员学校不断完善管理水平,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体现省市共建大西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强、共享的宗旨。加快高中阶段学校的建设,农村学校主要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完善设施,提高水平;城镇学校则主要实施县镇学校扩容改造项目,重在增加教育资源,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在条件装备上,主要完善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郭国强. 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基础教育发展失衡问题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胡婷. 教育公平視域下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李勇. 安徽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8.

[4]潘政芳. 义务教育均衡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

[5]王正惠. 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6]杜洪琳. 美国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7]王织春. 关于内蒙古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8].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及其对策选择[J]. 世界教育信息,2002,05:43-49.

上一篇:《识字8》教学反思下一篇:学生倾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