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2024-04-28

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通用2篇)

篇1: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1998年,涪城区委、区政府针对全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泛,农民文明素养、思想道德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在全区农村开展了“学、富、乐、美”文明在农家活动,用以承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区委、区政府进一步总结经验,针对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更加迫切的实际,提出丰富文明在农家活动的内容,把“德”在农家活动列入其中,形成现在的“学、富、乐、美、德”文明在农家活动,推动全区新农村建设。

一、做到三个坚持,文明在农家活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驱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涪城区把统筹城乡文明进步作为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委一班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根本。区委、区政府三管齐下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即,重视义务教育,全区6万适龄学生中,普及率达到100%,同时,区上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每年为上不了高中或大学的适龄青少年补助2000元学费,鼓励其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一门专业实用技能。发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作用,把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培训纳入工作范围。

涪城区还注意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重点培养“领头雁”的致富本领。区委、区政府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大等高校联合办学,加强对村社干部和种养大户的培训,全区村支书和村主任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石洞乡戴家林村党支书把所学习知识转化为农民增收的潜力,把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变成树木成林,瓜果飘香的经济村,收到了“学”长智慧的效果。团区委在青年农民中开展培养致富能手活动,大大激发了农村青年的创业热情,关帝镇青年农民企业家林登富把关帝土鸡做成了名牌,一大批青年加入了土鸡产业化生产行业。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互动,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放到“五在农家”之首。近年来,先后涌现了无公害蔬菜、奶牛、土鸡,戈家桃林、回龙山观光旅游等农业产业化集群。绵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龙门镇小桥村,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让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2005年,全区农民收入达到4300多元,较1997年增长2倍。收到了“富”增收入,生活宽裕的效果。

衣食足而礼仪兴。涪城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有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又有农民的自发行为。文明在农家活动的发源地塘汛镇,便是农民自费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点燃全区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而且农民还“送文化进城”。当前,区委、区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做到了有班子、有专人、有经费,区财政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费用达300多万元,在城乡社会规划发展,环境建设等方面精神文明都有一席之地。

——坚持从环境卫生入手,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在新农村建设中,最艰难的是农民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涪城区委、区政府先后提出了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意见》,下发了在全区农村开展清洁大行动的《通知》,并以文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开展了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把全区“一池三改”与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培养文明素质结合,全区到处吹起了文明风。金峰镇开展“干净厨房,清洁厕所,整洁院落,清理家畜禽圈舍”等活动,在公路沿线的穿心店村、大廓庙村、项家庙村的农户中实行垃圾袋装,统一清运,集中填埋,已经成为农民的自学行动,收到了“美”展新貌,村容整洁的效果。

二、搞好三个结合,文明在农家活动促进农村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做好三个结合,文明在农家活动在农村唱起了大戏。涪城区委认为,针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洞说教,而是要探讨适合农村新形势的方法。因此,区委首先把“文明在农家”活动同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克服了过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枯燥无味的做法。在农民中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由开坝坝会改为唱坝坝戏,寓教于乐。乡镇还利用调频广播每天分三个时段开广播会,宣讲党的政策。二是“文明在农家”活动同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建设,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指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在工作中的对象、责任具体明确,促使他们“沉下深水”解决问题,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干部作风得到转变。三是文明在农家活动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克服了过去经济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两张皮的弊端。把“学、富、乐、美、德”的创评内容细化为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在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明确,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效融合,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内在的有机统一。同时,在农村普遍开展的创评“五星户”的过程,就是党和政府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求学、求富、求乐、求美、求德的过程。

——文明在农家活动,促进部门工作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各涉农部门由相对各自为政、高耗低效向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协调有序、低耗高效转变,农村经济文化事业由相对独立发展向协调有序发展转变。涪城区文明在农家活动、新农村建设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凡事都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形成了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区委农办、区水利局、区农能办等单位以“一池三改”为突破口,改变农民的卫生习惯,省级文明村——城郊乡戈家庙村,实施改水、改厨、改厕的三改工程,使村容整洁,农房与自然山水相辉映,成为绵阳最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景点。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由重思想引导向重行为引导的转变,传统的单纯说教方式取而代之以服务引导,三个文明建设由分离向有效融合、有机统一转变。区委宣传部、区妇联以开展“巧媳妇文明之家”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富裕文明新生活为目标,直接对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和服务,教育农民从个人洗澡,修胡须、起床要整理被子等个人卫生做起。为培养农民的公共服务意识,区文明办、爱卫办等单位,从抓农民家庭卫生做起,开展卫生达标活动,金峰镇评估农户卫生实行月检查,月评分,并公布上墙。这些做法超越了单纯思想引导的局限,容易捕捉到农民的兴奋点,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农民更容易接受,收到了农村文明建设一箭三雕的功效。三是从道德品质上引导农民由低素质向高素质方面转变。区文明办、区教文体局以“学、富、乐、美、德”文明在农家活动为载体,把传统的孝道文化、诚信文化等与现代文明生活融合。开展了“学之星”、“乐之星”五星级农户评选和争当“孝敬之星”等学教活动。为推动平安涪城的创建,在全区开展了以处理好“三大关系”(婆媳关系、弟兄娌妯关系、邻里关系)为核心的“德在农家”活动。塘汛镇实施“川妹子”培训工程,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保姆培训班,将传统美德教育、守法教育贯穿到培训班不同类型的班次中,使这个镇由过去丢包诈骗、游手好闲、偷盗小摸、操黑社会的现象大为减少。如今,这个镇已成为人们羡慕的美丽富绕之地。当年的“黑老大”,如今已改造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涪城区不仅坚持送文化下乡,更注重乡土文化的培养,先后出现了金峰雄狮、塘汛腰鼓等一批乡村特色的文化队伍。杨家镇高山寺村党支书带领村川剧团的“编剧班子”,将农村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改编成现代川剧到本镇各村演出。石塘镇范家村自编自演了《四大妈学法》、《党的恩情》、《好政策》等节目。收到了“乐”爽精神,“德”兴风尚,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效果。

三、实现四个突破,涪城新农村建设万象更新

涪城区开展“文明在农家”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找到突破口,使全区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四个突破。

一是探索产业互动模式取得突破。涪城区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镇工业的同时,积极探索一三产业互动模式。戈家庙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土地流转、集体资产管理、农民培训与转移等方面作出了探索与尝试,小桥村农民土地股份化方面的探索,找到了一二三产业互动的模式。

二是探索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取得突破。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的要求,发展农业,大量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使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按照把涪城建成半小时经济圈(行程)要求,公路实现村村通,70%的行政村通达公共汽车,为村容整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川西民居风格,完善内部功能,美化前厅后院三位一体的要求实施农房改造,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满足了农民美化家园、改善生活的需求,农民的思想观念、文明习惯逐步和城市文明接轨,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变化。

三是新农村建设投入渠道取得突破。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投入为主的思路,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激发农民自主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去年,全区农民各项事业投入近1.5亿元。戈家桃林建设,农民个人出资近500万元。远郊农房改造,区上一户补助2000元,农民个人出资在2—3倍以上。对乡村道路建设,区上每公里补助3—5万元。教育、卫生、农民用水等公益事业捆绑投入,新的投资方式带来突破性变化。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重点围绕解决困难群众“五难”问题,初步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867名农村“五保”人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完成60户、209人扶贫攻坚任务。区上每年拿出100万元实施农村“安身工程”,免费培训失地无业农民,免费为全区农民群众体检,贫困农民就医和子女入学得到充分保障。2006在新农村建设中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代表的石洞乡爱民村、河边镇项家庙村,涌现出了以生产发展、管理民主为代表的龙门镇小桥村。在去年四月份的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省文明办领导又给予了高度评价。

(胡轩文)

篇2:涪城区以“五在农家”为突破口 推动新农村建设

1.高位推动,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

敦化市城市建设走在了全省县市的前列,相比之下,农村环境建设已明显滞后。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把农村环境整治摆上突出位置,作为市、乡、村三级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一是提高重视程度。乡镇党委换届结束后,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组织各乡镇“一把手”到通化、梅河口等县市进行考察,开阔了视野,认清了差距,增强了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领导力量。重新调整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选调年富力强的干部到新农村办任职,并在编制和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为新农村办增设了3个事业编制,保证每年20万元工作经费,并配备一台专用车辆。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注重把环境整治业绩突出的干部调整到相对薄弱的乡镇任职,增强环境整治工作力量,切实解决工作开展不均衡问题。三是强化责任落实。采取市级主要领导包片,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的办法,一级抓一级,共同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按照整体推进、帮扶全覆盖的要求,市直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并将包保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畴。

2.突出重点,明确农村环境整治主攻方向

从农民最关心的实事抓起,着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突出重点部位。2011年,优先把省级示范村、乡镇政府所在地、公铁和旅游沿线村屯以及首批确定重点推进村,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在资金和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力争两年内全部达到“先进村”标准,三年内达到“模范村”标准。同时,按照乡镇区划布局,重点将雁鸣湖镇腰甸村、江源镇寒葱沟村、石头镇二道河村、黄泥河镇大川村和额穆镇公益村打造成样板村,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二是突出村屯特色。坚持“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村屯自然环境、规模大小、经济强弱等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特别是在民居、围墙、广场、绿化和美化等方面,充分展现东部山区地域特色;三是突出重点任务。进一步拓展环境整治内容,提高评比标准,大力实施“五清、五改、五化”三项工程,即清垃圾、清柴草、清边沟、清路障、清积雪,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2011年,完成通村公路89公里,新建文化休闲广场16个,改造泥草房1260户,新修边沟40.5万延长米,新建垃圾处理点200个、卫生厕所5000个,植树40万株,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00盏,清理垃圾18.5万立方米。

3.健全机制,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常态化

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通过“向上争取一些、政府投入一些、部门帮扶一些、村民自筹一些、社会捐助一些”的办法,形成多元投入机制,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2011年,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共投入资金2.03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800万元,各乡镇投入1505万元,各部门、企业以及农民自筹、社会各界人士捐助共81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9600万元;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先进村和模范村建设标准,明确了农村道路、院墙、边沟、庭院、保洁、绿化美化亮化等重点内容的建设要求,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争创目标、有评价标准。要求各乡镇、村屯制定保持环境卫生的村规民约,成立卫生保洁员队伍,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日常管理。目前,全市有34个村争创先进村,16个村争创模范村;农村保洁员队伍达到710人,配置垃圾车300余辆,基本做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三是建立严格奖惩机制。出台了《敦化市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奖励政策》,对获得市模范村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满三年的,给予副乡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待遇,年轻优秀的择优聘用到乡镇政府工作。对工作组织得力的乡镇党政正職给予每月300~500元岗位津贴。对被评为模范和先进的村屯、乡镇给予2~20万元重奖。对在帮扶和援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现金奖励,奖励金额为援建额度(资金或物资)的10%,并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荣誉称号。2011年,敦化市拿出500万元,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6个乡镇、25个村屯、15个帮扶单位(企业)和15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上一篇:83591_2011专升本专业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表下一篇:印江民族中学创建放心食堂迎检资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