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2024-04-24

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精选8篇)

篇1: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1

“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

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

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

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2

人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充实,生活因发现与创新而不断完善,民族因发现与创新而走向繁荣。

道尔顿发现自己的色觉异常,通过不断的研究,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色盲症空白:安腾百福从拉面中获得灵感,创新出方便面,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乔利在工作中发现了煤油的去污能力,最终研究出了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在人类的社会进程中,发现和创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会创新的脑袋,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民族长久发展。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发现与创新。有人曾说过:“一个不懂得发现的人,只能生活在狭小的空洞里。而一个不懂得创新的人,则使那个空洞更加乏味。”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中发现了可供生存的食物,还周各色泥土创造出了最早的颜料。发现和创新让原始居民得以生存,并从中满足绘画带来的精神娱乐。将空间拉回我们自身。无论是学生、领导还是其他领域的人物,只有不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创造出一种合乎实际的应对方案,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可见,发现与创新在人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生活的完善离不开发现与创新。除去前面提到的各色发明人、科学冢。所有的俄科技发明人都是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他们的创新思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生活更加充实而美好。纺织工人在工作买践中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爱迪生的电灯点亮了世界。汽车、电脑、手机……无数的发明让生活更便捷,而正是不断地发现与创新造就了这一切。

民族的繁荣离不开发现与创新。就拿中华民族来说吧。中国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无疑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卓越的成效。中华民族在生活中发现并创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光彩夺目。在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只有懂得发现本民族文化中的美,并用创新的思路在保存其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它,使它与中国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才能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毋庸置疑,发现与创新在一个民族的昌盛繁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民族,长远的发展都离不开发现与创新的支持。我们从道尔顿、安腾百福和乔利得身上看到了发现与创新的巨大力量,更应该使自己也拥有这样的能力。让我们学会发现与创新,充实自己,奉献社会,复兴艮族。

篇2: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旅游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人才、资本和技术新型变革要素的驱动下,旅游成为创业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呈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景象。为促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创新能力、发挥创新优势,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培育新业态,发展新模式,构筑新动能。人民网现面向全国旅游行业征集“旅游服务”和“旅游创新”优秀案例,各有关单位可自行在人民网旅游频道下载申报表并填报。

一、活动主办单位

人民网

二、案例征集范围及标准

各地对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服务与创新案例,都属于本次案例征集活动范围。征集案例体现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典型性要求。

三、案例体例要求

1、请清晰描述申报奖项的依据,包括简介、图片、数据等。

2、方案以电子版word格式提交,如有视频时长须在3分钟以内。

四、案例提交办法

案例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12月25日截止。

网上提交:参与单位请将案例文件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travel@people.cn。有关图片、影像资料、媒体报道电子扫描件请同时提交。

五、案例评审程序

1、奖项设置:活动组委会将最终评选出中国旅游服务贡献奖10个,中国旅游创新奖10个。

2、专家评选:案例汇集完毕后,将由主办单位邀请来自旅游业界的专家评审团对案例进行集中评审。

3、公示名单:评选结束后,入选单位在人民网征集活动专题页面进行公示,如有弄虚作假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入选的,撤销其入选资格。

4、颁发证书:主办单位将颁发证书。

六、2015人民旅游盛典暨颁奖仪式

主办单位邀请获奖单位代表、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主管部门代表以及媒体同仁等参加2015人民旅游盛典暨颁奖仪式。

七、其它

“2015中国旅游服务与创新案例征集”启事已刊登于人民网旅游频道,请查看。未尽事宜,请咨询。

八、联系方式

人民网:张希 崔璐 (010-65368440、010-65363947)

传真:(010-65368380)

人民网

篇3: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部门创新系统的提出

创新系统理论缘起于新熊彼特主义和发展经济学中将创新看作是基于知识流动的一个发展过程的重要观点, 即知识的流动导致创新结果来源于创新过程中不同种类行动者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创新系统理论认为, 创新活动根植于特定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语境, 具有网络化和系统化的重要特征。创新系统研究框架最初被用于分析国家层面的创新活动, 其表现形态是由弗里曼、朗德沃尔、艾奎斯特及纳尔逊等学者相继开展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并由此形成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很快由霍维尔斯、萨克森宁、库克等学者在区域层面上得以应用和扩展, 相应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

同创新系统理论对国家和区域层面创新活动的分析获得巨大成功相比, 面向产业层面或部门层面的创新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卡尔森和斯坦克维茨在研究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关系时发现, 虽然索罗等一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已认识到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由于新古典经济模型将技术变革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学术界对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对此, 卡尔森和斯坦克维茨试图引入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整合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提出并发展了“技术系统”概念。技术系统被这样进行界定:“由在具体的经济或产业领域相互作用的行动者构筑而成的动态网络, 这种网络受制于特定的制度基础设施并被纳入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中。”从技术系统的定义来看, 技术系统的边界限制于某一特定技术或部门领域, 这实质上同部门创新系统的概念高度一致。

部门创新系统概念的出现引发学术界对部门或产业层面创新系统研究的兴趣。我们认为, 关于部门创新系统的认识与分析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质上, 国家边界内的部门创新系统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动力机制将产生巨大影响, 而部门创新系统的绩效和状态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部门创新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我们分析创新范式转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从工业创新到服务创新:基于部门创新系统的视角

“服务经济”导致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对创新活动的分类, 与人们的研究需要有关, 不同的学者囿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对创新的划分也不尽相同。随着创新研究部门创新系统视角的引入, 按照三次产业我们将创新活动划分为农业创新、工业创新和服务创新3种形式。

工业创新指发生在工业部门的创新行为, 学术界针对工业活动领域中技术变革和创新行为的研究形成工业创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相应地构建出“工业创新范式”。众所周知, 创新概念缘起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 引进“新组合”。

熊彼特创新概念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在于, 创新活动被熊彼特赋予了经济学含义, 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出现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业活动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主体地位, 服务业被看作是一种没有经济价值的非生产性活动;同时, 战后布什关于《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也形成根深蒂固的线性创新模型的观念, 即科学进步导致技术变革, 而技术变革的成果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市场销售而最终实现。这些都使得熊彼特思想的继承者将考察工业领域的创新活动当作一种不言自明的假定, 导致创新研究在对创新的界定、创新过程的分析、创新类型的划分等方面均带有强烈的工业部门的特征, 形成工业创新范式。

基于工业创新范式的方法论框架和指导方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学术界关于技术和创新研究大量的理论和经验文献实际上都聚焦于工业领域, 学者们对创新行为的发生、创新活动的诱导因素、不同产业和企业间技术模式的主要差异等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分析, 并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

比较于工业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 服务部门遭到创新研究者以及创新和技术政策的制定者很大程度的忽略, 但实质上仅仅将创新研究局限于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领域体现出学术界对熊彼特创新思想解读方式的狭隘性与片面性。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包括以下5个领域:一是采用一种新产品;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从严格意义上讲, 虽然熊彼特的“新组合”概念是面向生产体系而提出的, 但其创新思想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工业领域。实质上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内涵相当宽泛, 囊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投入创新以及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活动, 而这些活动并不一定同技术相关。

随着服务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无可辩驳地提升,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正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服务部门的创新活动。经验数据表明, 半个世纪以来, 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任务, 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迅猛转变。据世界银行统计, 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已超过60%, 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 其中,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服务业总产值的50%。这种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推动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改善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 使得现代服务经济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来临, 知识、技术和创新活动正成为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信息通信技术 (ICT) 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服务部门在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上显著提升。

除了作为技术的使用者, 某些服务部门还扮演着生产新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创新者角色, 这在软件业和数据处理业中表现尤为明显。OECD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即大幅提升服务业R&D支出, 2003年, 澳大利亚、西班牙、丹麦和美国服务业R&D占产业R&D的比例分别达到40%, 38%, 35%和34%。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技术和非技术创新的发动者、使用者和转移中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在创造、搜集、扩散组织性、制度性、社会性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服务创新与工业创新的关系及差异

工业创新与服务创新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工业创新及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社会伴随其工业发展实现全面变革与综合发展的过程, 其中服务创新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 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 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 而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设计研发、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同时, 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城市、数字旅游和其他第三方服务等具有低资源、低能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特点的新兴服务业, 正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服务创新与传统工业创新相比, 有很多新的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创新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消费者本身成了创新来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服务创新更加强调人力资本投入和组织创新的重要性;三是在R&D投入指标与创新能力上表现出相对较少的联系, 而这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中表现非常突出;四是服务创新以渐进性创新为主, 激进型创新较少, 遵循的轨道形式多种多样;五是服务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工业部门主要依靠专利保护不同, 它是主要依靠商标和版权的保护, 或是通过其他保护机制如更短的循环周期和商业秘密等, 模仿根据创新模式的不同或难或容易。服务创新所展现出来与工业创新的不同特点, 使得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行为和模式, 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服务创新的内涵, 以及服务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服务创新将在创新研究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创新是指发生在服务部门中的创新活动以及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创新中介组织在宏观创新系统的知识生产、扩散和利用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服务创新实质上包括“服务中的创新” (即服务型企业开展R&D活动和创新活动) 以及“创新中的服务” (即国家创新系统中服务型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流动和扩散中发挥的桥梁中介作用) 。

“服务中的创新”表现为知识服务型企业在服务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以及非技术形式的创新来实现价值增值。在服务创新过程中, 不同行动者如服务型企业、企业外部的服务创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科学基础 (包括大学、面向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等) 在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使用中保持紧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存在创新的核心路径与辅助路径;相对于知识服务型企业内部R&D, 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知识存量为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而且不同的创新路径均存在反馈, 形成完整的回路 (见图1) 。

图1虚线框中展示的是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路径, 即服务创新起始于企业的战略规划, 通过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式使得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得以提升, 再基于市场开发的平台获取提升的附加服务从而导致创新过程的实现。这条创新的核心路径最终通过回归战略规划而形成完整回路。

除核心创新路径外, 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辅助创新路径, 主要目的在于给核心路径提供必要的创新资源, 如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知识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其中, 科学基础存在于公共领域, 而由政府资助并以大学或公共科研机构作为执行主体的基础研究构筑科学基础的重要平台。服务创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由基础技术、共性技术、技术信息、研究和测试设备、与战略规划有关的信息、产业和政府规划合作的论坛以及知识产权的授予等部分组成。支撑平台离不开科学基础, 同时也为科学基础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设备和技术方法。科学基础和支撑平台作为服务创新系统的基本知识源和创新源, 为服务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 降低核心路径中产品或服务提升阶段以及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 从而实现提升的附加服务。反过来, 基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作为知识生产与扩散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扩充了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的知识存量, 构成完整的创新回路。

如果说局限于服务部门内部考察服务型企业创新体系体现出“服务中的创新”, 那么上升至国家创新系统层面, 考察服务型企业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则体现出“创新中的服务”。第7页图2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密集服务与其他行动者相互关系进行定性描述。

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企业 (主要指制造业部门) 、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创新支持组织 (传统服务业企业和知识服务型企业) 、技术基础设施、政府和用户等诸多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和要素, 它们之间存在3种基本相互作用:一是企业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间相互作用、制造业部门与普通服务业部门以及知识密集服务创新系统间相互作用;二是大学研究中心、公共研究机构以及技术基础设施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知识在整个创新系统中的扩散。

在这3种基本知识流动过程中, 知识型服务企业由于同时扮演3种角色从而搭建起有利于创新的桥梁。首先, 作为知识的获取者, 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制造业部门或其他服务业中购买知识和设备;其次, 作为知识的生产者, 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部门提供知识和服务;第三,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在制造业、大学、公共研究机构或其他服务部门等不同创新系统行动者间交流和分享互补知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密集服务创新系统与其他行动者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 在获取来源于用户的知识后反过来为用户提供针对特定用户的专业化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知识存量。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 加强对服务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 深化对我国服务创新现状的实证分析, 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目前,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日趋迫切, 服务业发展一方面要在总量方面继续扩张, 另一方面更要在质的方面大力提升。因此, 加强对服务创新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于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已开展近二三十年, 而我国对服务创新的认识在21世纪初才开始。回顾欧洲的服务创新研究历程可以看出, 20世纪80年代一些关于服务创新概念的研究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数据的调查工作, 在这些数据调查的基础上, 理论和实证研究随之大量涌现;经过近些年的继续发展, 欧洲的服务创新研究已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次的服务业创新调查, 由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队所进行的调查也很少, 因此, 政府政策制定者和服务业企业管理人员也很难对服务创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为之影响了政府关于服务创新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 加强服务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是应改变科技与创新政策的重点, 调整目前只关注工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 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关注非技术性创新, 鼓励和引导服务型企业在非技术形式的研发、组织变革、设计、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二是积极致力于完善与服务创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的政策体系, 开展服务创新调查, 进行基本的服务创新数据统计, 制定能够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第三, 大力推进有利于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的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从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的构建中不难发现, 企业开展服务R&D和服务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共性服务技术的支持, 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服务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供给与扩散。要面向知识服务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服务领域的科技发展需求, 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数字内容关键技术, 为服务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作为公共物品属性的技术支撑。

篇4:创新公共风险服务

选准第三方代理机构

一直以来,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都是加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措施。但最低不少于30万的抵押金,影响了很多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生存,员工人身伤亡保障不健全。而由于没有商业保险的保障,政府在处理善后工作时的垫付兜底如同一个无底洞。

无锡市财政和安监部门经过调研后,决定建立“安责险”制度,即运用商业责任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手段,通过引导企业缴纳少量保险费用,依托保险固有的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功能来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减轻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的救助负担。

但2006年前后,无锡市高危行业责任保险市场竞争过度,保险费率非理性下降,造成需方企业员工保障程度低、供方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低的供需双方均处于低标准运行的态势。这与企业、员工、政府对人身伤亡保障程度充分性的要求、对保险费率公平性的要求、对保障范围合理性的要求极不相称,与政府化解社会公共风险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探索采购“安责险”的过程中,无锡市财政局等部门发现,商业保险公司作为利益方,以及行业间的竞争,使其难以提出一个能协调诸多高危行业,平衡企业、职工、政府、保险公司等各方利益的共赢方案。

于是,相关部门考虑委托第三方采购代理机构,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成为当时的选择。自2006年该公司就开始调研无锡市高危行业责任保险市场,2008年4月,公司向无锡市财政局、安监局上报了一系列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议报告,提出了“安责险”总体设想、工作目标、运作模式、基本原则、保险方案、配套险种、特别约定、各方职责、操作实施等内容。

无锡市财政和安监部门选择保险经纪公司作为第三方采购代理机构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平台,主要是因其为基于投保人利益的中介机构熟知保险业务,所做的可行性分析、建议意见等报告的着眼点、立足点与投保企业需求、政府要求合拍。因此,保险经纪公司的方案得到了无锡市政府职能部门的认同,在锡政发〔2010〕152号文件中再次明确了“由市财政局和市安监局委托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定期组织对承保保险公司的统一招标或对相关条款费率的询价工作,并负责对中标保险公司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相关管理工作”,这是在当时情况下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以及对政府购买服务采购方案的确认。

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平台

“安责险”购买的是商业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以及围绕该产品设计的服务,由谁来承保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承保服务主体即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采购时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遵照招标规则,在制度框架内公开有序竞争。为进一步规范商业保险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商业保险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2010年12月2日,无锡市财政局制定了《无锡市商业保险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锡财购[2010] 18号),办法涉及诸多内容,不乏突破性的创新之处。如:《办法》适用范围,既包括使用全部或部分财政性资金政府采购商业保险的行为,也包括“根据政府行政管理规定需要而引导购买的保险”,这就解决了几千家企业、近万个工程项目纠结于选择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还是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问题,缴纳生产责任保险的企业不再需要向行政主管部门缴存风险抵押金。而“在评分标准设置中,要加大灾损预防、社会贡献度等因素的比重或权值”,使保险公司的工作重心从单纯抢业务回归到查风险隐患防灾害发生的保险本意上。

其次,优化采购办法,在公正的平台上公平竞争。给投标文件评分的专家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从省财政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时间一般是半天或一天,甄别出最好的承办保险机构和最优的承保方案。在具体实施时还不断创新,优化采购办法,如:为了遏制极少数投标保险公司采用超低价恶性竞标的行为,在公开招标中采用“平均报价为满分”的评分方式,虽然突破了《政府采购法》最低价满分的规定,但得到了保险行业的欢迎和财政监管部门支持。如:为了最大限度体现政府采购商业保险项目机会均等的要求,给新、小保险公司中标机会,又不降低采购项目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采取了“首席承保负责制下的共保经营”模式,在一个招标文件中设置A、B两个标段进行评标设置,A标段竞争首席承保人,让实力强、信誉好的投标公司公平竞争,是“好中选优”;B标段竞争共保资格,让相对弱小的保险公司也有中标机会。

常态化履约管理机制

高危行业所需的保险服务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包括平时的防灾防损服务,出险后的理赔服务等。因此,服务需要有一个常态化的履约管理机制,即对中标主体服务履约的管理。

“安责险”委托保险经纪公司担任对服务主体 “管理人”的角色,具体做法包括两个方面:

开通“网上鉴证”。恒泰无锡分公司开发了“网上鉴证”系统,各共保体的首席承保人在各市(县)、区的出单点,必须通过互联网登陆网站,直接提供企业投保信息,由恒泰无锡分公司完成保险单审验和投保资料审核。所有投保数据、理赔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无锡市财政局相关处室、各级安监局、建设局、交通局领导均能随时查询访问,做到了数据即时共享。

按月汇总各类报表,整合分析。恒泰无锡分公司按月向政府职能部门汇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进展情况和分析建议。截至2012年底,共出具49套600余份报表及分析报告,分别报送分管副市长、市财政局、市安监局、市金融办、市交通局、市建设局安监站、江阴市、宜兴市安监局,“大数据”窗口已经成为了相关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

化解公共风险启示

无锡市从“安责险”保费收入中提取专项资金4550万元,统筹用于社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重点险源风险评估、专家会诊、重大隐患治理等的预防投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各保险承办机构积极探索介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的途径,组织专家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培训、咨询和检查,提升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将保险费率与投保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安全状况和赔付情况挂钩,实行保费浮动费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这一做法也增加了企业效益。按照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每家企业按最低缴存30万元风险抵押金计算,无锡市抵押金存储总额将突破8.5亿元。与2012年无锡市仅危化、建筑等行业2814家企业(含项目)参加“安责险”(不含交通运输行业投保的企业车辆)缴纳的9400万元保费相比,8.5亿元资金按毛利率10%年周转3次计算,可为投保企业创造效益2.5亿元。

面对社会公共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政府需要尽快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进一步拓展公共风险社会保障空间,构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和市场—商业保险补偿机制的互补格局。无锡市政府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者,在化解公共风险服务方面,打破了“全能政府”的管理思维定式,梳理和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角色定位与互动关系,明确了该由市场办的应交给市场,该由社会办的应交给社会,树立了新的公共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

篇5: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同志,曾任企业分局商广科副科长,主抓商标工作;任分局维修协会秘书长;至今负责分局执法科工作。不论在何岗位,他都能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创造新业绩,分局商标工作曾连续多年被省局评为先进单位,维管工作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工商系统成绩

突出先进单位,执法科工作每年上一个新台阶。他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局先进个人、市局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一、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3月,分局安排**负责维协工作,任秘书长。为了不负众望,它与时俱进的用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统领协会工作,并把分局“用我们工作的高效率,换企业经营的高效益”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

工作有热情,做事有激情,探索新思路,开创新局面,这一切都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过硬的业务知识。**从商标科调入维修协会后,深知工作岗位的变化,角色也要随之变化,这样才能干好新工作。他一方面利用各种能够挤出来的时间,加强维修业务知识学习;另一方面,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开创维协工作(来源:好范文 http:///)新思路。加大宣传增强活力,注重学习提高能力,优化服务挖掘潜力,吸收会员形成合力,丰富活动提升活力。通过不断的努力,共办理登记证和会员证1100件,维协会员涉及七大类四十五项中的生产、经销企业及所有的维修行业,组织会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商标知识培训、维修服务一点通等活动,受到了广大会员的欢迎,增强了入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健全登记台帐,整理归档原始资料,政务公开上墙,微机录入联网等工作,达到了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水平。在省局维管工作联查中,被评为**市第一名。

二、与时俱进、找准定位

对商标管理工作,**站在践行“三个代表”、“服务企业促发展”的高度上,着力推进我市名牌战略工作的实施,帮助企业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为了加强商标法宣传,增强企业商标意识,他多次组织企业召开商标战略研讨会,商标管理人员座谈会,商标知识培训班,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在企业申报认定著名、驰名商标的过程中,他做到了服务到位,精心指导企业收集各种资料,填写表格,帮助企业做好申报准备工作。厚厚的驰(著)名商标申报材料,凝聚了他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呀,在他的热心帮助下,“石药”、“远征”、“珍极”等一个个有影响、有市场的商标品牌,被国家局评为驰名商标。截止目前,共帮助企业创立中国驰名商标6件,河北省著名商标52件,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也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赞誉和各级领导的认可。

三、积极转型、刻苦钻研

3月份**同志调到分局综合执法科负责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他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在案件核审中,坚持严格把关认真履行核审职责,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各种材料不齐全,真实性不准确等情况及时给予纠正和重新补证,有效提高分局办案质量。到目前为止共核实案件380多件,组织执法科共查处逾期年检企业案件100多起,罚款90多万元。为了提高年检质量,更好规范年检执法行为,结合分局年检具体情况,制定分局年检管理办法,企业逾期年检处理意见等规定,使分局年检工作越来越规范。

篇6:公共服务创新优秀作文

英山农村信用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县”建设中心,以实践“三个代表”为已任,以社农连心为基础,精心打造创新服务,构筑六项培植工程,累计把1.8亿元农村信用贷款及时投放到67万农户手里,铸就“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信用事业发展”的诚信品牌。再次赢得了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最佳县市联社、市级文明小区,全市信合系统先进单位、全县十佳优质服务单位和人民代表满意单位等多种公众称誉。即:

培植经济增长点,构筑民心工程。在全县与“三农”建立密切的诚信关系,拓宽创信内涵,兴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服务到家,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新高潮。把信用度评价的档次由单一的农户型向乡(镇)、村、企业、农户的立体型延伸。坚持效用“一次核定、凭证贷款、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办法,实行“不抵押担保、不逐笔审批、不钱物结合”,一律现金投放的规定,方便农民借款,利率一律优惠,让利于民。全县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7.66万笔,贷款额1.87亿元,比同期增加净投入3100万元,为农村经济建设及时注入了新血液,赢得了民心满意。

培植产业辐射点,构筑民富工程。为了农民及时得到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支持和服务,全社组织57支小额信用贷款营销服务小分队,走出柜台、服务千村万户、送资金、送信息、送技术,累计发放支持茶叶特色产业贷款    万元,着重支持了10大产茶乡镇、100个中心茶场、1000亩无性系茶苗基地、10000个种茶大户,把英山的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种植、旅游、科研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示范园和信息网络”。投放养殖业贷款90000万元,突出支持了发展罗非鱼,美国叉尾鱼、七彩山鸡、绍兴鸡、小尾羊、野天鹅、毒蛇等特色养殖大户,成为科技致富能人,让他们占绝对优势地先富起来。

培植客户发展点,构筑民营工程。全县信用社过改过去坐店等客为主动上门服务,对个体私营业主及商户,通过评定等级、核定周转、发贷款证、凭证随时贷款、简化手续、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了4866个私营业主和黄金客户在信用社开户存款,比上年增加2066户,占全县总注册数的81.2%,使他们成为英山活商兴工富电的经营理手。

培植务工增收点,构筑民财工程。全县农村信用社对外出务工的农友发放启程贷款800万元,培植外出务工增收创效。并与团县委联合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动员外出务工青年回家投资办企业,汇款支持家乡经济建设。还集中建立了“英山县外出务工青年微机档案”,设计印制《英山县招商引资宣传册》和外出务工人员联系卡和4万份,及时寄发给外出务工青年,给他们送去家乡的问候和祝愿,促使他们安心发大财,从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净回英山现金5975万元。增加信用社存款3239万元,占当年新增存款的61.6%,成为英山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增收来源和千家万户的生财之路。

培植山城新景点,构筑民意工程,按照建设文明城,争做文明人的`要求,全年对联社、信用社门前的“四化、三包”责任管理进一步加强,共挤出资金20余万元,投放临街路面和绿化等建设,使山城信用社社区达到美化、优化、净化和绿化,促进山城树起了形象,赢得了市民的满意。

培植扶贫联系点,构筑民智工程。围绕英山扶贫攻坚目标,通过组织发放贷款扶持和捐资捐物献爱心等系列扶贫帮困活动,全县农村信用社对20个贫困村共发放扶贫攻坚贷款240万元,员工个人自愿捐资捐物共2.6万元,及时“送碳”到特困农户,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救助失学青年,解决入学困难。县联社对东冲坳村的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农税改革,巩固村集体建设等工作进行密切联系和督办,帮助出谋划策,使该村各项工作名列全镇前茅,受到村民的拥护和县镇领导的好评。

篇7:优质服务、创新服务

在上级的领导和指导下,为促进两个效益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服务新形象, 我们公司于2011年5月至12月末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以“争先创优树立优质服务新形象”的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落实机构、广泛宣传确保争先创优活动的顺利进行 今年以来,我们公司把争先创优活动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议程,成立了领导小组,经理任组长,由党支部副书记和工会主席具体抓这项工作,公司领导班子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争先创优工作的重要问题,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在广泛调研,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措施,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有计划、有步骤的抓好工作落实,为争先创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与此同时,还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开展争先创优的意义,经理首先在公司中层干部会议上作动员,公司还利用简报等形式广泛的宣传活动的意义,使全体员工知道、了解争先创优的意义,为争先创优工作提供了理论保证。

二、突出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载体,扎实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

争先创优是敢创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具体到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就是要以争先创优的精神,勇创一流业绩。为将争先创优活动扎实开展好,公司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自来水公司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精神为 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和“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为目标,通过“三创三比”(“创一流岗位、创一流服务、创经济效益,比贡献收入、比劳动安全、比身心健康、)创新争优竞赛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争先创优活动扎实稳步的进行。主要是: 突出“一个主题”,开展“五大活动”,以保证争先创优活动扎实有效的进行。

(一)、突出“一个主题”

优质服务社会是我们公司永恒的话题,也是企业的生命。因此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优质服务新形象,是争先创优活动的主题。围绕该主题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创造有效地载体,调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来完成这一主题是活动的焦点。公司领导班子详细分析了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从职工素质的提升、创新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线,打造相应的的载体来实现主题。

(二)、开展“四大活动”

1、以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知识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以公司自编《职业道德知识读本》为基础材料,以科室为单位在201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职工继续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精神,使每位职工熟知岗位规范主要做法:

(1)、培训骨干保证全体员工学习的质量。8月中旬,举办了以中层干部、工会小组长、职工代表为主要对象的职业道德培训班。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一是职业道德的标准和原则;二是职业素质的主要体现;三是如何做一名好员工。40余人参加了培训。

(2)、为每个科室下发《职业道德学习提纲》。保证学有方向,同时也作为知识竞赛的复习题。(3)、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以推动检查职业道德的学习。9月23日成功举办了公司职业道德知识竞赛。17个队18各科室参加了竞赛,通过预赛、决赛最后生产科、核算科、财务科取得了前三名。电视台对此竞赛作了报道。

2、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全方位树立优质服务新形象。

充分发挥“工人先锋号”的榜样激励作用,以争创先进团队为途径,使“工人先锋号”成为引导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学习、忘我工作、不断进取、钻研技能、甘于奉献的载体;成为单位长期坚持、职工认可、影响广泛的劳动竞赛品牌。

公司创建“工人先锋号“是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的。要求参建单位把“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和“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作为目标,创一流岗位、创一流服务、创经济效益,比贡献收入、比劳动安全、比身心健康。领导班子制定了创建”工人先锋号“的活动方案,方案将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条件、组织机构、活动步骤、总体要求、“工人先锋号”的确定程序、考核细则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在整个创建中,全公司各部门都根据公司的方案,制定了本部门创建计划。并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开展活动以来,全公司以科室为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40余次 ;各科室职工每人都有书面的学习体会;各部门在各自的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社会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从调查问卷中看,社会满意率在95% 以上。公司收到各种形式的表扬较去年也有所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有所增加。超计划 %。

3、以争做“十佳员工”活动为载体

有效地激励表现优秀的员工并树立公司模范,促进公司“两个效益”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服务新形象,树立全心全意争创一流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争先创优树立优质服务新形象”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制订了《”十佳“员工评选方案》。公司领导班子对《方案》中十佳员工的评选原则、比例、办法、程序以及参选条件都做了认真的研究。公 司的职工积极响应、参与该项活动。

4、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提高公司各工种人员技术水平,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贯彻《公司争先创优树立优质服务新形象活动方案》中关于开展技术比武的精神,针对公司主要工种制定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方案。为配合技能竞赛,使员工更好的掌握 公司各项工作的基本知识,在去年自编《职业道德知识读本 》的上基础,今年又自编 《 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200多份,公司职工人手一份;9月份在31中学进行了技能比武的理论考试阶段,全公司178人参加考试,参考率达93%以上,合格率100%。10月17日在公司六楼。进行了技能比武的实操竞赛。各部门的参与率90%以上。经过一天的竞争,监察科、稽查科、财会科分别取得团体前三名,技术科的宗玉、营业二科的赖义、李树分别获得个人前3名。为参加公司的竞赛,各科室在业余时间多次进行技能练习。

三、开展的其它活动和成果

1、为配合职工素质教育,公司还 每个科室下发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开展“十二五”形势任务宣传活动,规定时间组织职工学习,使广大职工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印发十二五相关材料,主要是:A、印发中央党校解读十二五规划提纲,让职工了解国家的十二五纲要的重点;B、印发庄河市十二五规划的提纲了解本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宏图;C对本公司的十二五的学习,了解本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2)举办以信息员、工会小组长为主要对象的培训班,为各科室的十二五学习培养辅导员。

(3)、以答卷的形式系统的条理的向职工灌输十二五纲要的 相关内容

2、参加市工会的十二五百题竞赛

3、支持相关工种积极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运转工技能竞赛。

四、做好督导检查完善机制,把活动落到实处

1、制定《争先创优学习活动安排》,对学习内容和时间都做了具体规定。

2、每项活动都制定了考核细则,把争先创优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1)、把争先创优工作与执行公司的《管理规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相结合(占百分考核的25%以上);(2)把争先创优工作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3)、把争先创优工作与各部门负责人的带头作用、组织协调能力、整体团结协调结合起来(最多可达23分,最少只有3分)。

3、活动领导小组坚持定期检查制度。主要是对方案中规定的项目,进行考核。

以上是公司2011年争先创优工作的主要工作,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公司两个效益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我们公司的服务形象更加完善,今年被总工会选评为市职业道德模范单位、3A级工会等。我们公司将继续努力,把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优质服务形象作为公司的永恒话题,永远的最求。但求更好的服务,永远没有最好的服务。

篇8:云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服务机制, 是指供给主体 (包括各级政府、组织和个人) 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体系和制度, 通常包括组织体系、权责划分、运行模式等。实际上, 公共服务机制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 它是由多种具有关联性的规则、制度构成的一个体系或组合。这个体系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多种不同的选择, 随着这些选择的变动, 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制度。任何一种公共服务机制都是由下列几个分项机制构成的。首先是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即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表达出来, 是否形成一项较为完善的制度。其次是公共服务的决策机制, 即在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后, 由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决定是否提供及提供的数量, 这是公共服务体制的核心部分。再次是激励机制, 即公共服务的决策是否满足其需求、提供的质量如何等, 并进行监督和评价。最后是运行过程中的模式选择, 即在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 选择什么样的模式, 这将直接影响到供给的数量、质量等问题。

一、云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云南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也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覆盖范围日益扩大, 服务水平大幅改进。但总体来看, 云南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着若干突出的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2006年末, 云南省有99.04%的行政村和80.32%的自然村通公路, 这两项数据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是, 云南乡村道路的质量与全国水平相比有显著差异。其中进村道路以沙石路面为主, 占37.3%, 而水泥和柏油路面仅占23.9%, 不但远远低于全国61.5%的平均水平, 而且低于西部30.5%的平均水平。在电网和通讯方面, 2006年末, 云南有45.9%的乡镇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与全国81.9%的平均水平相差较大。99.27%的行政村通电, 97.42%的行政村通电话,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有95.19%的自然村通电, 82.94%的自然村通电话, 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3个和10个百分点, 也落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环境卫生方面,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云南省普查的乡镇中, 14.8%的行政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 8.46%的行政村实施垃圾集中处理, 76.4%的村有沼气池, 28.6%的村完成改厕。农村的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效果, 农民生活卫生有较大改善, 但在农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截至2007年1月31日, 全省129个县 (市、区) 全面推开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县为单位覆盖面达到了100%, 有3100.65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86.14%。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局部试点到全面推进, 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虽然云南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取得长足发展, 但就目前来看云南省农村的卫生医疗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全省乡镇卫生院在职人员中, 医学专业大学学历仅占3.31%, 大专学历占24.8%, 中专学历 (含职高) 占55.94%, 乡村医生中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32.09%。另外, 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 设备利用率低下。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乡镇卫生院危房面积尚有37.6万平方米, 危房率20.07%。由于人员、设备、技术不配套, 使得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利用率低下。乡镇卫生院有的卫生人员在职业素质、服务技能和态度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3、农村教育

自2001年云南进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阶段以来, 云南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边境学校建设、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2008年, 全省共有126个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94.7%。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 云南农村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仍然普遍较低。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文盲的比重占13.3%, 小学文化程度占50.91%, 这两项数据不但远远高于6.8%和32.7%的全国平均水平, 也高于10.7%和41.0%的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与此相反, 而云南农村劳动力资源中, 初中文化程度或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比重占35.9%, 不但远远低于全国60.5%的平均水平, 也明显低于西部48.3%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 云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云南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1、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

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省份,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贫困问题严重。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 有7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7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据统计, 2005年底, 云南省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合计为737.8万人, 占全国的11.5%。近年来, 云南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仅2008年就解决了6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2009年国家将扶贫标准调整为人均1196元, 并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按照新标准, 云南省还有贫困人口555万人, 占全国的13.9%。目前, 我省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 受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 扶贫的难度更大, 成本更高。另外, 云南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2008年, 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27:1, 按现价计算,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达到199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 落后城镇14年。经济发展是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城乡差距较大, 严重制约着云南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

2、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公共服务体制, 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 也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 政策对城市发展明显倾斜。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 城市的公共服务主要由国家提供, 而农村的同类服务则主要由农民自己解决, 在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之下,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日益扩大。

三、构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新机制

1、公共物品需求表达机制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城市倾向, 致使广大农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相当时期被忽视或被压制, 农村公共产品相当缺乏。如今, 我国城市有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明显高于农村, 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农村对公共产品需求很难反映到决策层。因此国家要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建立公共物品需求有效的表达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要在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的基础上, 反映多数人的意见, 再根据公共产品的性质来确定相应渠道, 反映到相关决策主体。

2、公共物品供给责任确定机制

公共产品根据其效用提供可分为基本公共产品、一般公共产品和差别公共产品。基本公共产品是满足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基本需求, 其范围是国家根据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来确定的, 是不断变化的, 其提供是必须的, 供给组织责任应由地政府来承担, 基层和上级人大应行使反映和监督责任, 其资金应通过财政预算专向基金来解决, 资金筹措责任应根据情况分别由本级或上级政府来安排。一般公共产品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供给责任也应由地方政府来承担, 其资金一般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差别公共产品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所表现出的对公共产品的不同需求。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 提高当地百姓的福利。

3、公共物品的融资机制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 特别是农村推行税费改革后, 当地政府和集体很难通过制度外的手段筹集资金, 所以建立适宜的公共产品融资机制很有必要。从世界各国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经验看, 除了完全通过公共财政的方法来解决公共产品的资金问题外, 还有其他融资渠道:第一, 政府和私人联合供给公共物品;第二, 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第三, 完全由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体制是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短缺的较好选择。

4、建立农民自主自愿、民主决策的劳动积累机制和激励机制

农民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直接受益者, 承担部分建设与维护费用是必要的, 也是合情合理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小型基础设施点多面广线长, 欠账又多, 不可能由国家和财政全包下来;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的管理、养护是长期的, 需要农民投入。因此, 为改善农民自己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让农民共同出钱出力, 农民还是通情达理的, 是乐于慷慨解囊的, 其关键是农民的自愿和决策的民主。为此, 应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吴新中:重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研究[D].重庆大学, 2005.

[3]刘鸿渊: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J].求实, 2004 (2) .

[4]嘉蓉梅、肖德均: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制度制约及对策探讨[J].天府新论, 2004 (5) .

[5]顾丽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J].行政学研究, 2005 (1) .

[6]梁满艳: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与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 (12) .

[7]王良仟: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今日浙江, 2005 (10) .

[8]Beesley M.and Littlechild S, Privatization: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riorties, Lloyds bank review[M].1983.Reprinted in bishop petal1994.

上一篇:任务文学批评范文下一篇:画水镇小9月份安全卫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