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2024-04-10

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精选6篇)

篇1: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1、自恋:力比多的投注,快乐为本

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自恋,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开心快乐一些,所谓的“冷暖自知”,这是自恋的动力学特征。弗洛伊德比较重视这个维度,重视动物本能,所谓的“性驱力”;弗洛伊德把自恋分为“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原发自恋是指力比多投注于自身,这是新生儿的自恋特征,比如吸吮手指、性自慰等,通过自体刺激而获得快乐,不与他人形成人际互动关系。在后续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力比多逐渐地离开自身,投向妈妈的乳房等外部对象物。如果力比多外部投注时受到挫折,重新返回自身,就叫做“继发性自恋”。这是弗洛伊德对于“自恋的动力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2、自恋:眼睛、理性、客观、自我意识,误把自身当作“他人(客体)”

弗洛伊德也曾经引用水仙花的故事,来说明自恋的这层含义。神话传说中,古代有一位英俊少年,爱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终于有一天,他要跟水中的倒影融合,扑进水中,被淹死;死后,水面上开出了一束美丽的水仙花。这个故事的含义是:人类把自身当作是“别人”、“对象物”、“客体”去爱,与客体的自身融合。每个人所爱的是客体的自己,而非主体的自己。当人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更多的使用眼睛去观察自己,而非用身体去感受自己时,人把自己当作客体去爱,比如,自从那片树叶开始,人类发明了衣服,从此,人类爱衣服超过爱自身,很多人即便自己吃不上饭,也要买件漂亮衣服穿给别人看,死要面子活受罪。一旦人把自身当客体,爱上客体的自己,人就会忽略了主体,甚至是失去了主体的地位,形成假性自体,人生变成了一场人格作秀。人类进化到今天,人类的智慧发展了,理性增加了,具有了超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心中都形成了关于“自体的表象”,人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心中的客体表象,主体虽然也存在于心中,但是主体自然受到了客体表象、理性等的压制。自恋的这一部分特点,曾经是弗洛伊德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后续地发展出客体关系理论的观点。

3、自恋:自我中心,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当作“我(I,subject)”

人类的肉身,本来只有一百多斤。每个人以身体为界,可以区分自身与他人。但是,人类自从进入社会群体生活以来,每个人“以人为镜”,通过他人的存在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人的心灵,已经超出了肉身的界限,把身边的“他人”也当作是自我存在的依据。比如,人们经常会说“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乡,我的同学朋友,我的孩子,……我的学历,我的工作,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财产”。每个人都倾向于把自己当作“坐标原点”,认为地球和他人是围着自己转的,把身边的人和物当作是自我的外部延伸或者是自我的附属物。这种“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经常表现为把“他人(Others, object)”当作“我的(Mine)”,把“我的”

当作“我(I,subject)”。一旦人类发展到这一步,人类已经远离了人自身,主体被客体所替代,形成了自体客体(self object)。这时,个体往往会对他的这些“自体客体”(他人)强求,强求他人必须跟自己一样,围着自己转;否则就会失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存在感。自恋的这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恋概念,尤其是自恋中的“夸大的自体”。

4、自恋:把“别人”等同于“自我”

人的潜意识“初级思维过程”,经常是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只要是能够产生同样感受的不同事物,人们宁愿在潜意识里当作是同一类、同一种事物。当人们“以人为镜”地认识自己时,经常会忽略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人”(投射、镜映移情的心理机制),缺少区分自身与他人边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好恶投射给别人,认为别人肯定跟我一样,具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情、相同的需要和愿望。人类的这种“将心比心”的能力,是产生共情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从前有一位有钱人,花大价钱买了一只名贵的鸟,有钱人喜欢喝酒,就给鸟喝酒,自己喜欢吃肉,就给鸟吃肉。这样喂了三天,鸟就死了。这个有钱人,就是“自恋”的人,他把鸟等同于自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投射给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鸟,不注意区分鸟和人的差异,结果就会导致鸟的死亡。有的妈妈,经常会像这位有钱人那样,把个人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自己喜欢唱歌,就给让孩子去学唱歌;自己喜欢跳舞,就让孩子去跳舞,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地喜欢这些。

孔子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之所欲,亦不能施之于人!”

5、自恋:割裂好自体与坏自体,理想化自身与他人

在婴儿早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当婴儿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婴儿对于现实中的妈妈就会感受为“坏妈妈”,同时,婴儿会在内心创作、想象出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并期望着好妈妈的出现。这是婴儿遇到挫折时的“理想化防御机制”。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婴儿也会把自己理想化,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最乖、最可爱的“宝宝”。在这个婴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婴儿能够得到好妈妈持续稳定的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能够逐渐地将“好妈妈”与“坏妈妈”整合,也能把“好宝宝”与“坏宝宝”整合,并把“理想与现实”整合,并逐渐地形成“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能力”、“区分自身与他人能力”,使自己仰望理想,又能立足于现实,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脚踏实地地、快乐地去生活。

如果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婴儿没有得到妈妈的持续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会一直处在“好自体”与“坏自体”的割裂状态,其在内心保持着“好妈妈”、“好自身”的幻想,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强烈的弱小无力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有着对自己的“坏自体”的强烈憎恨与自我贬低,反向形成“好自体”,并理想化地去强烈追求这个“好自体”。婴儿可以一直使用这种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直持续到成年,构成他“过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经常会对赞美成瘾,认为“自己的筐里没烂杏”,自己什么东西都必须是好的,必须超过别人,压别人一头,强求自己达到自我理想的程度,强求别人必须把我看作是 “十分完美的人”。

在人际互动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把“好自体”留给自己,把“坏自体”投射给他人,经常是在显示自己比别人好,显示自己的优秀,对赞美成瘾,经常会在人际关系中贬低别人、剥削别人,指责别人多么的糟糕和差劲儿。这一部分心理活动,属于克莱因所说的“分裂-偏执(P-S)位态”。

为了让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往往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虐待自己,削足适履,让自己受苦,自我虐待,让自己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如果自己能够达到这种自我理想的状态,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很快就会觉得自己仍然不够优秀,仍然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为此而忐忑不安,甚至是“羡慕嫉妒恨”。如果达不到这种“十分完美的状态”,立刻就会变得自我贬低,自我憎恨,自我攻击,自残自伤,甚至自杀。其内心无法整合处理“理想自体与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

在强求自己达到“十分完美”的过程中,还会对他人进行强求,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强求他人赞美自己。如果别人不顺从,甚至不相应,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怒,并进行贬低和攻击。即使别人顺从了他的强求,他也会贬低他人,压别人一头,认为别人劣等,不如自己完美。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剥削、压制他人。

例如,有一个中年女人,对着镜子问“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镜子告诉她“还有一个小姑娘比你更漂亮”时,她就会愤怒地派人去杀害这个小姑娘。这个自恋的女人,内心很没有同情心,缺少共情能力,缺少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尽管她表面上显得自己很阳光,很牛,很自信,其内心深处却被不安、恐惧、嫉妒的酸楚所占据。

受“自恋理想化”的推动,无论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最有能力”或者“最有道德感”,所有这些“自我理想化”的共同特点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严重时,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关于自恋的这一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中的“自恋理想化的移情”和“自恋移情的愤怒”。

小结:健康的自恋

无论从“快乐”层面来说,还是从自我意识、客体关系层面来说,或是从“夸大的自体”、“理想化的自体”方面来说,人类是普遍自恋的。那么,健康人与病态者相比,在自恋方面,有哪些根本的区别点呢?

1、健康人能够区分自身与他人,而非“自我中心”。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立意志;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能够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尊重的去与他人共情;给自己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的同时,也能够给别人以足够的自由和自主空间,能够看到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并能够尊重这种差异,能够做到不把个人意愿强加于他人,能够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2、健康人能够区分理想与现实,即使心怀理想,仍能立足现实,特别是当理想无法兑现的时候,仍然能够不怨天尤人,能够安居乐业地生活。而非“自我强求”、“自我贬低”、“自我虐待”、“自我攻击”、“强求他人”、“攻击他人”。

3、整合“好客体”与“坏客体”,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好人与坏人,不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是同一个人的两个方面。能够接纳自己的“坏自体”,能够不再把坏的自体投射于他人,在人际互动中,不再投射性认同地去把别人互动成坏人,不再去贬低他人,最终,能够自我接纳,整合“好自体”与“坏自体”。

4、健康人能够冷暖自知,能够在塑造自己、满足他人的同时,也能够尊重自己的主体需要,既把自己当客体,也把自己当主体,在内心能够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灵活统一,能够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主体的需要,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也能快乐幸福地生活下去”。

篇2: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摘要]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对教学的反思需要有明确、清楚的反思维度,才能使其反思行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作者从教学自身出发,提出了教学技巧、知识、艺术、理念、伦理和意识形态五个反思维度 [关键词]教学反思 反思维度

教学反思是教师批判性地思考自己教学行为与观念以及形成行为与观念的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批判等方式.对教学经验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以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学者卡西尔指出:“反思应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存在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这种审视中,存在于对这种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学者麦伦(V.MarIen)对教学反思的层次和要素进行了分析。他指出,教学反思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针对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第二层次,主要针对课堂实践的假说和教学的结果;第三层次,主要针对道德和伦理以及其它直接的或间接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规范性标准。我在借鉴麦伦教学反思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我国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五个维度。

一、教学知识维度的反思

学者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对惯例行为与反思行为做了重要区别。杜威认为惯例行为基本上受冲动、传统与权威的控制。反思行为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细致缜密的思考”。反思行为特别强调知识推理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对推理进行评价,并给出推理的理由。例如下面的案例:

破析《雷雨》中的密码。语文教材《雷雨》里有一个遗漏的情节:剧中人物口头上经常提起三十年前周家把鲁妈赶走的事件。当时鲁大海出生三天,可鲁大海在剧本里出现时是二十七岁。因此鲁妈应该是二十七年前被赶走才时啊?我仔细排他们的年龄。周萍是二十八岁,那么周朴园与鲁妈在一起至少是在二十九年以前。也就是说.周朴园和鲁妈两个人相爱的时间是三年。所以,“三十年前”恰恰不是把鲁妈抛弃的日子.而是他们相爱的日子,他们两个人从相好到生子再到分离.正好是三个年头。周朴园和鲁妈都不是在回忆一个悲惨的日子.而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回忆着一个美好的日子。什么样的事情能这么刺骨铭心,值得他们在潜意识里面一再出现?那只有他们美好的爱情。以前我们解释《雷雨》总说周朴园是如何的虚伪,可感觉里总是稀里糊涂的。如果从那些被遗漏的缝隙里寻找信息。《雷雨》说的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家庭伦理悲剧。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对名著知识的解释尽管不能保证其正确性,但他不是从教条出发的,相信文本表面所提的东西,而是试图破析《雷雨》文本中的密码,反思文本的脚本背后是否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这种充满理性的思考是推动教师对教学知识维度作批判性反思的力量源泉。

二、教学技巧维度的反思 技术维度的反思是对课堂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反思。包括常规技能的反思和临床应急技巧的反思。常规技能反思的重点在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合适、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是否合理。例如下面的案例:我这节课讲课的节奏太快了.有点儿一路小跑的味道,主要原因是心理紧张.作为新教师我怕上课.怕和学生对视.结果在上课过程中没有和学生发生感情“交流”,形成了“我讲我的。你听清听不清我不知道”。咬字不清,也是这堂课的一处败笔,我不知怎么搞的,有字头无字尾。以后我上课。眼睛要敢于直看学生,要学会从学生的表情上检查讲授效果.要学会联系讲授内容的难易、重点以及学生接受情况,正确运用轻、重、缓、急,形成较好节奏,学会有意识地注意字音的完整。临床的应急技巧反思是由教学的偶发性、生境性、生成性决定的。所谓偶发性,是指在教学中随着实际的课堂情景发生的随机事件;所谓生境性,是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为线索;所谓生成性,是指在教学中师生通过互动产生新知识。这三个特点决定了教师要具有临场的操作技能.而不能靠教师的预设作保证。例如下面的案例:我实在没有想到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竟然有这么多问题:小女孩的妈妈是生什么痛死的?小女孩有金黄色的长头发为什么说光着头?鞋子怎么可以当摇篮?人死了脸色是灰白色的.可小女孩为什么“两腮通红”“带着微笑”呢?我真的被问得晕头晕脑。下课后,我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学生的提问应作统筹解决。对于无意义的问题,如小女孩的妈妈是生什么痛死的?我应提醒学生的提问偏离了课文,拨正思路。对于误解产生的问题,如小女孩有金黄色的长头发为什么说光着头?我应该通过讲解。理清学生问题:对于学生只浮于文字表面的理解.如小女孩为什么“两腮通红„带着微笑”?我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位,揣摩。总之,面对学生的提问.我应提醒自己尽管可能对学生的问题难置可否.但决不要扼杀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

三、教学艺术维度的反思

有情趣的教学会使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学生的学习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个幽默诙谐的教师可称得上一名艺术家。例如。藤野先生一本正经地自我介绍“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蔡云芝老师将教鞭轻轻地按在小孩的头上.二三味书屋里教书先生将戒尺横在桌上„„学者肖恩在《反思性实践者》艺术中认为:与其说实践有赖于某种方法.不如说某种才能或艺术。这就是反思性实践,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实践。例如下面的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为了提高物理成绩。陷入了“题海”不能自拔。我曾在课堂上批评过他,他感到很委屈。这堂课,我换了种方式,以下是我和学生的课堂谈话摘要: 我:渴了怎么办? 生:那还用问?当然是喝水就是了!我:我觉得并不那么简单。你听说过“饮鸠止渴”吗? 生:饮鸠止渴不行,那是一件玩命的事。

我:《西游记》里子母河的水,老爷们儿喝了也会怀孕,猪八戒不加选择地速住就喝,喝了后果然有了喜,吓得他“魂飞魄散”!学习也是一样.现在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太多了,不能逮住就做。读书要学会选择。学生忍不住笑起来:老师,我明白了。学习不仅要苦学。还要巧学。这位教师通过反思改进了自己讲话的方式.用幽默的语言,不仅使课堂充满了“生气”,融洽师生关系。而且使课堂焕发了“灵气”,营造了一个情意盎然的教育氛围。

四、教学理念维度的反思

教学理念维度的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比较自己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与专家。所倡导的理论”,促进教学理念的自我更新。“所采用的理论”是指每个教师自己特有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规则.这些观念和规则多数是存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隐理念”之中。而“内隐理念”是源于教师个人的经验或教师广为接受的假定、规则。例如下面案例中的一位语文教师对探究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用心感受背影。我在教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一课时。决定尝试一下“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和思路。先让学生自主探讨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解读。然而,这堂课却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对于“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父亲背影折射出的深沉博大的亲情,同学们并不能深切体会,有的甚至嘲笑起“父亲”那肥胖笨拙的身躯。我对探究式学习产生了怀疑,初中一年级的娃娃,有能力自主探究吗?经过课后的一番反思.我开始认真钻研探究理论的书籍.深深感到:专家认为要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是凭空一上来就做的一探究式学习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已有的敏锐体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读。于是,在平行班教学时,我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观察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半小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一位同学写道:“我第一次如此关注地望着父亲沉思时的背影。黄昏的灯光并不能掩盖住他高大健康的身影。我知道这高大强健的身影曾经担负过整整三个家庭的重担.也曾为他赢得过半柚屉的奖状.更为我们营造了现在这个温馨美满的家。我仿佛也看到父亲在风风雨雨中艰难跋涉的身影。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暗中为父亲走过眼前这段艰苦的岁月尽儿女的一臂之力。”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接着学习朱自清的同题散文《背影》,让大家探究这篇课文的魅力。结果同学们非常踊跃.理解得也较为深刻。如案例中所述的那样,教师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反思运作课程,提升自己对课程的领悟:当然,主动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要教师削自己的教学理念之“足”适专家理念之“履”,而是要通过对照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来防止教师教学理念因循守旧所导致教学在低层次上重复。专家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的价值不单是指导教师的教学,还在于给教师课程领悟以思想启迪,即以理论的智慧去启迪反思的智慧。

五、教学伦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维度的反思

学者谢夫勒认为,“教师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课堂之内,而丢下更重要的学校教育背景与目的不管任由他人决定。他们必须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积极负责。对目标赖以成功的社会背景积极负责。如果他们不想成为他人的附庸,他们就要通过对目的、结果和社会背景的批判和持续的评价来决定自己的事情。”学者泽兹纳和立斯顿在其合著的<反思教学导论>一书中,对反思教学与学校教育的社会条件的关系作了探讨。他们认为.首先.教师既要关注自己的实践,又要关注实践所依存的社会条件,认识到教学存在于一定的组织结构、社会文化与政治背景之中。第二,它具有民主的和解放的冲动,教师的思考集中在教学的社会与政治后果上,比如,课程代表谁的观点,谁的知识?课堂文化与学生文化有什么不同?我的教学对学生个人、群体或某特殊群体的生活机会会有什么潜在影响?第三,把反思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创造一个能够相互支持和关爱是发展的社会团体。学者弗莱雷强调反思的重点应集中在社会的非正义和不公平等方面以及如何克服它们。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课程权力,强调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不再是课程知识的被动消费者,而要承担起课程创造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关注教学伦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维度的问题。一位被笔者访谈的女教师感慨地说:性剐歧视在语文教材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社会在进步.男女地位也日趋平等.作为正式课程文本的教材理应消除性别的歧视.但教材明显隐含着男性中心的取向。量的方面.有关专家已有这方面的统计。在素质的描述上,更多的是女人在能力与性格方面不如男人的取向。例如第4册语文课11课<数星星的孩子》,当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的时候,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清吗?”流露出奶奶天文知识的缺乏.而爷爷则显示出一副饱学之态。他说:“天上的星星在动.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不变的。我们的祖先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它们取了名字。”“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北斗星是绕着北极星转。”象这样女性的知识或视野不如男性的课文里的例子很多,《看月食》、《落花生>等等。教材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利于现代两性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女生的成长。开展反思性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技巧、艺术、知识。还要关注伦理与意识形态。因为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也是引导学生生活。教师要反思形成某种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即缄默化的课程思想。因为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制约教师教学的“前提”,而且这些思想的“前提”并不容易为教师所注意。一些教师似乎认为他们是“自明的”,从而将其忽略。显然,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行为的思想、文化根源进行思索,反思就很难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的理性反思,旨在支持、指导、鼓励教师反思教学中一切“存疑的”、“遮蔽的”缄默化的课程思想和这些思想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当然,“批判并不是一味地否定,而是在更高程度上的拯救和召唤。”

教学反思的五个维度

篇3:系统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

一、经济维度:发展健康

近年来, 许多专家学者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

梁亚民认为,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四大方面的21项指标所组成。一是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情况的指标, 包括投入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和生产率增长指数等3项指标;二是反映经济增长过程健康状况的指标, 包括经济增长波动系数、通货膨胀程度、劳动就业弹性系数、三次产业构成比、产业协调度、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率等6项指标;三是反映经济增长产出结果情况的指标, 包括人均GDP、新产品产值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投资效果系数、能源消耗系数等6项指标;四是反映经济增长潜能增强情况的指标, 包括研究与发展 (R&D) 投入比重、生产能力利用率、专利授权指数、职工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投入比重、劳动力技术装备程度等6项指标[2]。

李变花认为,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八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水平指标, 包括绿色GDP和采取以货币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人均GNP;二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标, 包括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投资效果系数和单位能耗产出率;三是经济结构指标, 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和工业产品销售率;四是技术进步指标, 包括R&D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科技直接产出指标;五是环境保护指标, 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六是竞争能力指标, 包括出口总值占GDP比重、外商投资额比重指标和信息能力指标;七是人民生活指标, 包括人均GDP、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八是经济稳定性指标, 主要是经济增长波动率[3]。

冷崇总认为, 应从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充分性、协调性、持续性、创新性、稳定性和分享性等七个方面出发, 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贷款产出率和耕地产出率;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和生产能力利用率;评价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主要有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评价经济发展持续性的主要指数有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和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创新性的主要指标有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指标有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分享性的主要指标有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4]。

王英娟、李荣平、陈松松等则认为,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由六大方面31项指标组成[5]。

上述研究虽然为人们考核和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工具, 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 其中的许多指标不便于各级决策者和非专业人士掌握, 因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对经济主体的决策指导作用是有限的, 同时对形成有效社会监督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的。

经济发展健康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 而经济发展健康的标志就是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从经济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 需要摸索一套基于公共信息的简洁的经济指标, 并通过对这些经济指标的评价促进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大众树立科学发展的系统观。在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时,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 还要看经济发展是否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是否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是否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因此可以采用经济增长率、人均GDP、CPI指数、居民消费增长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R&D投入比重、专利产出、投资效果系数等基于公共信息的常用经济指标。

二、生态维度:环境良好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不仅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居高不下, 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2009年, 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7%, 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6.3%, 其中, 煤炭消费量增长9.2%, 原油消费量增长7.1%, 天然气消费量增长9.1%, 电力消费量增长6.2%[6]。对资源的大量消费引致了一系列严峻问题, 造成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 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要大力强化资源节约,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力争使资源环境代价最小化。为此, 一定要把资源消耗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物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但传统生产函数中都只考虑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问题, 没有加入资源流和废弃物的概念[7],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因此还需要将因为要素投入而产出的污染也作为经济发展质量的衡量指标。对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考查, 便构成了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生态维度。

沈露莹在《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阶段评估》 (2010) 中使用了单位GDP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8]。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等在《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2010) 中使用了GDP能耗、GDP水耗、GDP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GDP工业废水排放量、GDP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9]。孟晓俊、黄弦和、林莎等在《杭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1) 中使用了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碳排放强度、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绿化水平等指标[10]。

不难看出, 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指标已经纳入专家学者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视野, 虽然各自有所不同, 但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否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否显著减少已经成为重点。从生态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 可以采用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碳排放强度、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PM2.5及空气质量指数等指标。

三、制度维度:公正合理

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首次在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一书中提醒世人不要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卡马耶夫还认为, 在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中, 人们常常忽视三个关键因素, 其中之一是“国家治理的质量”[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我国经济学家就已提出“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工作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反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进入21世纪之后变得更加突出。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今也已有五年多的时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任重道远。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其主要原因归咎于体制问题 (吴敬琏, 2008) [12]。市场体系不健全、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资源要素价格扭曲、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还不规范、财税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体制症结 (王一鸣, 2008) [13]。

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 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 体制机制不顺, 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 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 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 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中共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展缓慢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1]

然而, 从制度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 选择具体的考核和评价指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的增长率每增加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就下降7%, 即国有化程度越高, 越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 会导致转变绩效下降15.031%, 即进出口总额的大量增加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的比重增长率每提高1%, 会带动转变绩效提高15.339%, 即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 能够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提高1.355个百分点[14]。这说明, 我们仍有可能寻找到一些能够反映体制机制合理程度的具体指标, 并借以从制度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的质量, 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外贸依存度、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支出结构等指标都可以采用。

四、社会维度: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 两者不可畸轻畸重。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没有社会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 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 这种发展既不可能全面, 也不可能协调, 更不可能持续。社会发展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的部分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文化、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必然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如果社会发展滞后, 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1996年, 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曾经将经济上过分追求数量的“有增长无发展”归纳为几个特点:无根的增长, 即文化多样性消失;无未来的增长, 即环境基础被破坏;无情的增长, 即发展导致人们感情的淡漠[15]。这种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会, 忽视公共事业, 引发各地的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 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最终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社会维度来考查经济发展质量, 应该着眼于和谐稳定, 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是经济发展的公平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 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它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实现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率来衡量。

经济发展的公平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际之间的公平。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但是这些资源是稀缺性的, 因而, 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过程中, 要坚持代际公平原则, 使当代人在使用资源时, 要考虑未来的经济发展, 不能因为当代人的使用而损害后代经济发展的条件, 要给后代留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二是有限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有限的资源在当代人之间, 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保持公平分配, 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公平的条件。可以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基尼系数等指标。

五、心理维度:人民满意

经济发展必然是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 以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通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协调, 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的自然演进过程。佩鲁指出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 经济、政治、社会各种制度的演变和改进也是为给人的发展创造一种更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的目的在于人的各方面的、全面的发展, 而且发展必须是系统的、协调的[16]。

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就要求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 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 为了提高人的生活水平。而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则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数量方面来看, 通过经济发展要解决物品的短缺, 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 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质量方面而言, 通过经济发展要提高人的生活的舒适程度与便利程度, 为人们提供无公害、有益健康的绿色食品, 提供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生活环境。

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幸福最大化应当是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经济发展能否增长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要看经济发展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取得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态财富得以增加时,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会得到较大提高, 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就会得以增长。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快乐和幸福, 就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17]。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从心理维度考查经济发展质量, 就要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的口碑或选票应该就是最佳的指标。

摘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单纯追求GDP或某些经济指标, 漠视对发展质量的系统考查, 是造成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各级经济决策者要真正立足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就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 从经济、生态、制度、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对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系统考查。

篇4: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教育心理学一般认为,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组成。基于道德认知,从情感上认同,进而形成信念和意志,并最终落实在行为上,实现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借鉴这一心理结构,笔者试从五个维度,对理性精神的培育策略作一探讨。

一、问题维度:强调思维和逻辑

理性精神崇尚理性思维,运用理性思维经严密逻辑推理得到真知识。理性思维是一种超出感觉、知觉和情感的高级认知活动,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理性思维可以有效的课堂设问为承载,剖析表象,直击真相。设问既要观照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又要观照学生品德成长的过程性;既要考虑主体感受,又要观照人际关系;既要着眼当下,又要放眼未来,让学生在从具象到抽象的内省、诘问中有规律地思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身边的诱惑”时,教材将其分为金钱的诱惑、电子游戏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三个部分,内容上是一种并列关系。每个部分都涉及明理与践行,在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方式上是一致的,如果每个问题都如此教学必然导致环节的重复。为此,教师选用“正确对待智能手机的诱惑”这一主题进行教学。

环节一:分辨诱惑。首先,播放各类代表生活中诱惑的电子相册及班级关于“最不能拒绝的诱惑”调查表,对诱惑分类并说明理由。之后,播放视频:父亲想帮全校学生“炒掉”智能手机。设问:对此你怎么看?

环节二:质疑解惑。生活情境话题探讨:学霸说:我作业全部写完后,晚上睡觉前用智能手机再看一两个小时内容健康的小说,我的学习并没有受到影响啊。我既不耽误学习,也不耽误休息,只是利用出去聚餐的时间或是出去游玩的时候看看新闻,或者和同学聊聊天,它对我也没产生什么危害?设问:对这些现象,你怎么看?

环节三:拒绝诱惑。播放“低头族”的视频,请学生交流:如何预防和减少“低头族”?师总结:生活中诱惑无处不在,对于其他的诱惑该如何看待呢?请尝试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加以分析。

三个环节的问题设计以智能手机为焦点,以点带面,逐渐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基本的道德思维结构。教学中,教师预设、截取人生所要面对的困惑、困境,提炼真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层层分析。问题设计直指人心、直面社会、直达行为,学生在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道德困惑与疑难时,在内心积极的道德碰撞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自主、自如地判断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养成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二、情感维度:强调体验和积极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1]情感是理性精神养育的原动力。它以个体的价值品性为参照系,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主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价值对象、群体关系及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当下,一些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情感世界有荒漠化倾向,缺乏同情心、同理心。而积极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信号、感染、动力、强化、调节等多种功能[2],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是促进人的行为变化的内驱力。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学生对自我、外部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准确的理解、表达、选择,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和人性的完满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难报三春晖”时,教师呈现了“雨伞爸爸”刘侨的素材: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这位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儿子头上。这张照片被浏览超过四百万次,并获得超过五千次以上的“赞”。网民看了照片后大受感动,纷纷留言写下内心感想:“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我一个人在纽约,正在床上大哭”“照片深深打动了我”“马上打了电话给爸爸妈妈”“现在觉得好难受”。也有些网友质疑他为何不抱着儿子,对此刘侨表示,把伞全部给儿子遮、自己淋雨是非常自然的本能,没想到被网友如此称赞。不抱儿子是自己的教子哲学:“我希望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不会抱着他,书包也让他自己背。不过毕竟他年幼,抵抗力差,还是要撑伞以免着凉。”他还透露,希望做儿子的榜样与朋友,会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照片的摄影者说,他之所以拍摄这张照片,是因为这位父亲“没有获得他应得的荣誉”。

请思考: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场景吗?2.父母为何会自然流露出对我们的爱?3.爱父母又意味着什么?学生的触点、泪点被引发,说着说着哽咽起来。此刻,课堂流淌着感动和温情,积极向上的情境引发了学生对父母亲情的深刻感悟和理解,而这些积极情感的积累必将指向学生人性的完满。

三、价值维度:强调争辩和认同

关于理性,亚里士多德说:“已经没有其他的比理性更适合自由,人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价值理性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平衡主客体需求、协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武器,既是人类安身立命的认知手段,也是人类改造世界、争取发展的文化样式,始终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调节器。价值理性对人的生活实践具有规约、范导、支撑功能。尤其在自媒体时代,许多人在接受与解读道德负面信息的时候,并不会立足于真实情况来批判性地解读与思考,而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相信自己的想象,也不去探究事实的真相;宁愿憎恨罪人,却不憎恨罪恶本身,不会用价值理性或者正义立场来进行道德评判。身处其中,学生也深受影响。

nlc202309081835

价值理性的确立应创设引发争辩的话题,指导个体在现实的生活中解决“如何活”“为什么活”“怎样活得更好”的人生问题,主要解决主体行为内容应然性问题,实现对教育价值的认同。

例如,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课件上出现黄继光的图片时,突然有个学生大喊:是假的!师:为什么是假的呢?生:肉体根本挡不住子弹,连续的射击将使人体残缺不全,肉体无法抵挡机枪的持续扫射。显然,学生看过了网络上抹黑英雄的有关帖子。

教师马上搜索人民网刊登的一篇文章《黄继光血肉之躯为什么能挡住子弹?》,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真实情况是怎样呢?地堡类工事防护性强,但视野有限,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相当于在敌人碉堡的机枪射击方向上,挡住了敌军的视界和射界。即使敌人通过持续射击打穿黄继光的身体,也无法恢复整个射击口的观察视野。如果敌军想正常射击,就必须推开黄继光。而不管是用工兵铲等器械从内部推,还是从工事中走出搬动尸体,敌人都需要时间,射击也要停止。而战友肖登良更是亲眼目睹了黄继光堵枪眼的全过程,肖登良的女儿肖冬梅说,为了战斗的胜利,黄继光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黄继光舍生忘死的牺牲,为志愿军后续部队冲上阵地、拿下美军火力点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师:这样的追溯你信吗?生点头。师追问:近期网络上频频出现“唱衰英雄”的帖子,其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在面对一些事实遮蔽时,应保持一定的理智,凡事且慢下结论,兼听各种信息,通过多方求证之后再作出理性判断。

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保证理性精神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内容应当符合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而非片面地强调功利性内容或忽视教学内容的德性。可通过个体对社会事件的介入,以实证的科学态度处理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帮助学生学会进行价值判断,获得社会认可的社会角色、知识系统、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从而逐渐成长为现实的、完整意义的人。

四、信念维度:强调内化与坚守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信念的内化与坚守,需要道德主体经过学习、认同和选择,将社会价值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传递国家的价值内核,内化社会外在的理念、规范、核心价值,使其成为人格的一部分,根据新形成的价值观或信仰行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精神之钙。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时,教师播放了张维为教授《在全球比较中看“中国模式”》的演讲片段,以帮助学生树立中国信心。他讲到,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有的人还是不自信,说即使你超过美国,你的人口比美国多四倍,对不对?你的人均GDP还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我说你换个指标系统,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一是家庭净资产。你的房产,你的股票,你的债券,你的储蓄等等加在一起,去掉你所有的债务,你有多少净资产?根据美联储每年的报告,是77300美金。美国实行债务型的国家经济,老百姓消费也是债务型的消费,你把债务都去掉以后,资产还确实不是特别高,这个水平和中国今天的家庭净资产相比,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发达板块,我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和美国人口一样多的三亿多人的发达板块,坦率讲47万人民币(7.73万美元)的资产,属于弱势群体了,恐怕是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人群。二是人均预期寿命。中国现在是75岁,美国是78岁,就比中国多三岁,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而我们整个发达板块,北京上海都是82岁,纽约才79岁。由此,教师组织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中国的自信来自哪里?

这一演讲实例中采取了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数字论证等方法,感性、智性与理性相融、相生,极具说服力。而演讲人张教授在理性分析中所表达与传递的坚持与信仰,更令学生获益良多。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道德信仰,让理想信念、理性精神内化为社会个人和群体的意识,外化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规范,让这种自主自觉而坚定的追求成为学生成长的巨大内在动力。

五、行为维度:强调解困和养成

道德行为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泛指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各种举止和行为。人的道德发展是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归宿。行为改进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摆脱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提升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决策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带动个体道德行为按照一定的价值方向发展,避免在知行链条上出现偏离、缺失和断裂。行为养成应通过品德学习把教育的视角从说规范、讲道理,转向针对学生道德行为中的困惑进行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行为方式的指导,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积极有效的道德行为指导,必须对道德践行中的道德困惑与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与理解,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针对复杂情境,学会权衡,预测多样行为选择在行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会导致的后果,并进一步对多种行为方式进行取舍,学会选择明智而恰当的行为方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礼仪展风采”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新加坡有学校规定:水杯不能带进教室,因为那样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因此,学生的水杯如何摆放,淋湿的雨具如何存放,沾满泥土的鞋子如何穿进教室等,都有文明礼仪的要求。教师提问:1.仔细想一想,班级生活中,在这些细节上,我们怎样做更好?2.有人说:“教养就是细节。”你如何看待这些小细节?3.当我们受到“有没有教养”的评价时,心理体验是什么?

这一教学情境直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每一个价值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展开,最终都落实为学生具体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指向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一具体品性和德行的养成。

培育理性精神是立德树人价值的归宿,是帮助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工具和智慧,是改善生活、改善社会的重要动力和共识,有助于学生作出恰当的解释、判断和选择,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J].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江苏南京 211100)

篇5: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当乔布斯引领他的苹果帝国市值超过美孚石油,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当一个成立仅仅6年的新媒体社交网站FaceBook 截至今年10月广告收入已达到40亿美元,传统产业开始再次认识新媒体的价值。在中国,进行了20年的新闻改革,在新一轮新媒体的紧逼下,不得不加快融合步伐与转身速度。新媒体倒逼传统媒体新闻改革,已然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而这一轮改革的核心是围绕着管理创新展开的,只有管理创新,传统媒体才能找到与新媒体的最佳“融接点”。

一、融合时代传媒竞争的两个变局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推进三网融合战略,以广电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以“体制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变局”。三网融合带来了宏观层面的融合,包括机构融合、业务融合、产品融合、终端融合、流程再造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进行转型的核心人物在于领导者,核心要素在于理念转变,核心运作在于流程设计。

第二个变局来自于竞争变局。由于新技术的不断诞生、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市场的不断形成,原有的竞争格局被打破,新进者要求重新划分市场,媒介生态被重塑。媒介竞争由先前的“实物之争”走向“形象之争”;由“独家报道之争”走向“独家解释之争”。竞争变局的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竞争,新媒体催生了一系列新职位,比如“SNS整合专员”,主要负责传统媒体业务在SNS平台(社交网络系统)上的扩展与维护。随着微博的大面积流行,新职业“微博媒介经理”也应运而生,在美国,这个职业从业人员62%是女性,38%是男性,年薪3-5万美金,其中,71%的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介于1-4年。他们的工作是早晨5:30就起床上微博,晚上看完最后一条微博才能安心入睡。传统媒体通过设立专门职位来运营他们的新媒体平台,渴望借此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方面湖南卫视先行一步,他们在旗下的北京中心专门设有“新媒体策划经理”一职,负责其传统媒介产品及服务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推广及运营。

二、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

传统媒体管理者的理念创新,直接决定着其在进行新媒体转型时能否跟得上技术步伐、市场节奏。理念创新首先来自对新技术发展的清晰认识。纵观历史,媒介发展史即是一部技术发展史,印刷术创造了“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开拓了“超空间传播力”,影视技术引导了“镜像传播力”,网络技术塑造了“全球传播力”,而手机技术则强化了“贴身传播力”,新技术深刻地影响着媒介演进。从另一方面看,新技术还影响着产业变革以及我们对于媒介的感知,比如乔布斯与他创制的苹果五次深刻地影响着历史:第一次是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第二次是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第三次是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第四次是iPhone,改变了整个通讯产业;第五次是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乔布斯伟大之处在于:让产品成为媒介--先前是“媒介产品”,现在是“产品媒介”。

此外,还有一系列原有理念的被刷新,旧有定义的重新定义:比如何谓独家报道?独家报道将不再获有绝对竞争优势。随着“云计算”的实现,媒体竞争将超越先前的信息之争,从绝对意义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从“云端”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A媒体拿到信息与B媒体获得信息的时差几乎为“零”,媒体独家首发的时间优势已然在“云端”被消解掉,媒体竞争从“信息的独家首发权”转向“信息的独到解释权”;

又如,何谓新闻首发?之前传统媒体即使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由于理念问题,新闻首发无疑被保护在传统媒体发放平台内。而未来的媒介竞争是在两个平台上同时展开的,即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媒体的新闻首发不再是传统母媒的特权,而应根据新闻的具体特性,选择媒体矩阵旗下的任一媒介渠道作为新闻首发平台;

再如,何谓内容生产者?先前的内容生产者主要是指新闻专业人士,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的UGC(用户贡献内容)出现,于是“用户”+“专业人士”共同成为媒介的内容生产者,扩大了原有的新闻生产队伍。

三、传统媒体新闻管理创新的五个维度

1.日常内容与突发事件报道的管理

随着新媒体的进化以及“云计算”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面临着将原有和目前正在生产的媒介产品数字化、数据库化,并将之分层存储,以便分类使用、整合利用。加之主题化的专业电视和广播频率需求增加,使得媒体建立资产管理和数字版权管理体系迫在眉睫。之于管理者而言,要及早制定相应的内容管理方案,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建立平台性、网络性的内容管理系统。从技术与内容双重考虑,将媒体内部的每一个互联网节点都联通起来,以此实现统一的内容产品架构。

新媒体时代,对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管理者而言还面临着“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这一命题。以“甬温动车追尾事件”为例,当时浙江卫视、CCTV-2与CCTV-新闻频道反应相对迅速,三个频道采用的航拍画面都来自“非专业”、“非新闻机构”的市民。新媒体时代,UGC这种“用户贡献内容”的模式真实且更广泛地发生着。媒介如果想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取得先机,就要在平时的内容管理系统设计上着重考虑,比如,如何能使在场的“非专业人士”最快速度回传报道?如何能使报道尽可能达到技术播出水准?如何在突发事件报道时,调集多方资源,同屏呈现,丰富报道内容?以CNN对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当时CNN画面被分割为5个部分,一个是地震现场主画面,一个是主播通过网络连线日本当地居民诉说地震情景的图像,另一个是日本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声传译画面,还有两行滚动字幕。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有了UGC加入,专业新闻机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将作改变。

2.内容生产流程的管理

融媒体时代彻底改革了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媒介机构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要对先前的新闻生产流程进行全新再造,以期焕发新的生命力。流程再造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美国兴起的一次管理变革浪潮,其核心命题是“对组织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目标是“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是媒体机构以一种首尾相接、完整的整合性过程改变过去被不同介质割裂、不同部门管理造成的支离破碎的局面。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内容的生产将是多媒体化的,收集过程将是多媒介汇流的。其次,收集而来的新闻内容,需要经过一个“评估中心”,对新闻素材作出一流的价值判断,以及去向判断。再次,要解决新闻分发问题,手机、广播、纸媒、电视、网络等多渠道建制,使得同一内容不同形式的新闻产品能沿着各自既定的渠道运行,从而保证了一件新闻产品的复次、多介质、全方位传播。最后,要解决新闻产品抵达用户后的反馈以及来自用户信息(UGC用户贡献内容)如何上浮的问题,比如说建立call-center中心(呼叫中心),将受众当作用户来管理,形成新闻推送模式,用短信预告新闻事件的发生,并号召受众及时补充在场所见所闻等等。

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强大的“脑”指挥中心,负责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及其去向;其次是“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为了更高效地实现多介质的统一行动,融媒体的新闻操作平台将在物理上有所突破,一个类似“交响乐团式的空间布局”有利于各媒介品种围绕“脑指挥中心”协调作战;再次是“多媒体化的采写部队”,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再造的基础是单介质记者向多介质记者转型,一个人身处新闻现场,能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各类产品,供融媒体矩阵平台上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的全方位使用;最后,实现UGC内容的优化与上浮,这意味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UGC机制,鼓励用户方便、快捷、积极地贡献优质内容。如湖南卫视的新媒体平台金鹰网播客栏目--VBLOG,供用户发布自己喜欢的视频,网友上传的节目大都与娱乐节目有关,很好地扩充了其母体平台的内容。

3.内容生产者的管理

融合时代,媒体的内容生产者由“专业”与“非专业”人士共同组成,之于“专业人士”的管理除了先前管理理论上常常提到的“以人为本”等理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些“专业”人士在新媒体时代有可能成为拥有万千跟随者的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成就个人及母媒的声望,比如一些新闻主播、评论员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言往往拥有广泛的关注。如何将人们对这一个个分布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媒体从业者的关注有效地转化为对于其服务的母媒的高效关注是管理者需要着重考虑的。对媒体从业人员的管理创新,关键在于要将媒体从业者看作是拥有启动能量的“发动机”,让他们能自我开掘出一片天地,塑造起一种声望,并将这些关注度与美誉度成功迁移到母媒上去。

融合时代,内容生产者的另一个主力军是那些能“贡献内容的用户”,之于他们,更多的是要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多个平台“运营”用户,以使他们对母媒产生信赖感与情感链接。湖南卫视在这方面做了多方尝试,举办“金芒果粉丝节”,密切与粉丝的联系;在金鹰网上推出SNS互动社区“芒果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聚集人气,发动用户贡献内容。

4.用户的管理

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以“读者、听众、观众、网民”细分的受众概念将被全新的“用户”概念取代。未来广播电视面对的是一个个有多媒体需求的“用户”,而不是先前传统意义上的“听众”与“观众”。到目前为止,互联网的竞争,显然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之争上,新技术的获得将以越来越短的.时间向零成本靠近。互联网竞争的核心,又回到了大多数行业面临的竞争的本质--关系--上来,“建立关系、维持关系、运营关系”,从而使“关系最终创造价值”。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直接的结果就是技术之外的门槛越来越高。Web2.0的运营核心不在于技术,不在于内容,而在于“人”。运营“人”的核心在于“关系”。这也是建立媒体SNS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管理用户时,要关注系统性与回路设计,一方面使用户能方便地参与到媒介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使用户的体验也能及时地通过回路设计反馈回来。如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今年10月新改版后,推出《同步你来说》节目,所有节目环节均围绕互动设计,以互动方式呈现。每期同步跟踪正在进行的事件和网络正在热议的话题,展开当事方、评论员、听众、网友的实时互动讨论、线索提供及核实报道,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本身就是用户管理的一方面,这使得电台提供给听众的不再仅仅是先前的媒介产品本身,而是一种参与媒介内容生产的全新体验,这有助于与听众建立情感链接。

管理用户的核心命题在于情感,只有用户对媒介产品有了信赖与依赖感之后,才可能产生基于其上的附加价值。新媒体时代,这种情感链接除了在原有平台上运作之外,比如说广播可以通过听友会来与其听众保持联系,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新媒体平台,特别是社交网络平台来运营更年轻的潜在用户,让他们产生黏度。

5.舆论引导的管理

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管理创新还表现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创新。未来媒介生态表现出一种“微”特质,碎片化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系统等链状系统被连接与组合起来。媒体生存则是在这一个个“微链”中把握自己的传播机会,创造可能的舆论热点。未来媒体生活,除了竞争“信息的独到解释权”外,还要在纷繁的“微链”世界中排兵布阵,将记者一个个地发送到“微链平台”上,成为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媒体把关不再是先前铁板一块的“一刀切”,而是在无数个中心节点上的疏通与引导。舆论引导创新主要表现在,媒介依托自身的专业记者与忠实用户建立“微链”传播矩阵,并在关键节点上“排兵布局”,通过“不做中心”而去影响无数个“小中心”,来实现舆论的高效引导。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这种新型舆论引导方式特点更加明显,比如在“甬温动车追尾特大事故”发生开始,微博主导了这场突发事件的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焦点,传统媒体在前40分钟内来不及对事态做出任何反应。如果此前传统媒体已然形成一张“微链”传播格局,在每个中心节点上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通过影响无数个“小中心”而使自己的声音不断扩大,就不至于因为“失声”而失去舆论主导权。微博粉丝500多万的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蔡奇,在甬温事故发生当天连发36条微博,通报浙江省组织救援的情况,赞扬温州“的哥”、“的姐”免费送客人到医院献血。郑继伟副省长、浙江省卫生厅官方微博也实时通报医疗救援的进展,这些中心节点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篇6:自恋的五个精神分析维度

一、明确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一个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地指出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队伍, 拓宽实施途径, 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有效干预, 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 掌握正确的危机应对方法。总之,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标, 坚持教育为主、重在预防原则, 增强学生心理调节、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等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二、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两项制度

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制度是实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长效机制, 以增强工作预见性、前瞻性和主动性, 提高对危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

1. 信息报送制度。

学校要设立“月报告制度”, 通过心理咨询室、学院党团总支、校医院、保卫处等单位 (部门) 每月的信息报告, 建立起多元传输、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系统。

具体而言,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 应作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并及时上报:第一, 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第二, 因学习、经济、适应、就业等困难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三, 因个人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性格内向孤僻等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第四, 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 (亲人死亡、父母离异、父母下岗、家庭暴力等) ;第五, 种种原因将被学校处分的学生;第六, 遭遇性危机 (性伤害、性暴力、性侵犯、意外怀孕等) 的学生;第七, 受到意外刺激 (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 的学生;等等。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 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第一, 讨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 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第二, 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第三, 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 如特别烦躁, 高度焦虑、恐惧, 易感情冲动, 或情绪异常低落, 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 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2. 个案分析研讨与信息交流制度。

每学期, 学校要定期召开个案分析研讨会, 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由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领导小组成员、心理咨询师、校医院相关负责人、学院心理辅导老师参加, 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讨,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 总结经验, 促使各部门增进沟通, 紧密配合, 使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顺畅开展。同时, 可邀请心理学专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家、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构负责人来校主讲, 帮助学校对疑难或特殊个案进行分析, 并开展督导工作。此外, 要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更加便捷地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帮助学生化解矛盾。

三、建设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三支队伍

1. 心理咨询专业队伍。

选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学历证书的人员、具有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具有精神科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作为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人员, 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证。设立心理系的高校, 还可充分利用专业教师资源, 并以心理学系为依托, 通过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 强化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同时, 大力支持咨询师参加教育部、中科院等单位组织举办的培训, 鼓励学术交流, 提高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校心理咨询中心还应坚持定期业内专家督导, 以提高工作水平。

2. 学生工作干部队伍。

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包括辅导员 (有必要设立心理辅导员) 、班主任等, 他们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 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推选学生工作干部参加各级培训与研讨班的学习交流。此外, 结合学生工作实际, 广泛利用校内外资源, 开设心理讲座。同时, 鼓励各级学生工作干部积极开展和参与个案分析研讨、素质拓展活动。通过系统学习与工作实践,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提升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发现、监控、干预能力。

3. 学生骨干队伍。

学生骨干队伍包括班级党团支部干部、宿舍长、心理委员、社团干部等。学校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 尤其是危机预防、发现以及信息报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可结合实际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 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对全校所有心理委员进行系列培训和团体辅导, 以增强学生骨干自身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朋辈辅导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

四、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四级网络体系

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四级网络体系是实现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

1. 学校。

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领导小组, 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 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督查。

2. 学院。

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 专门负责本学院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调动班主任协同其他学院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 并及时向学院分管书记汇报有关情况。

3. 班级。

在班级选配心理委员, 形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心理委员作为志愿者、宣传者的角色协助班主任、学院心理辅导员开展班级特色活动, 培养同学心理健康意识, 关注班级同学心理动态, 营造班级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氛围。

4. 宿舍。

设立以宿舍长为主、同宿舍学生干部包括在内的学生心理情况信息员。利用大家同吃、同住、同学习的条件, 及时关注宿舍同学的心理状况, 互帮互助, 及时疏导, 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同时, 增强宿舍凝聚力, 创建良好宿舍风气。

四级网络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它使得全校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系统;其次, 各级职责明确、层层负责、齐抓共管, 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个体,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 四级网络体系构建的危机快速反应通道, 有利于对心理危机及早发现、及时报告、有效干预, 进而早评估、早转介、早治疗, 力争将危机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五、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五大系统

1. 支持系统。

首先, 支持高校聘请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家为兼职心理咨询师或督导, 在学校教育管理人员中, 尤其是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等相关人员中, 解读与普及相关法律或规章制度, 帮助树立学校全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把握工作主动性。其次, 开展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 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际氛围。第三, 全体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应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其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对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提供帮助, 发挥朋辈互助的优势。第四, 动员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 必要时要求亲人陪伴同学。

2. 治疗系统。

建立完善快捷的转介制度, 建议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设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 对边缘性、无法界定的学生心理问题或疾病, 求得精神科专家帮助和确诊, 使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以防止危机发生。

3. 监护系统。

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 能在学校正常学习者, 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宿舍长、室友为主的不少于3人的学生监护小组, 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 向所在学院汇报。对于危机程度较高者, 应将其家长请来说明情况, 如家长愿将其接回, 则办休学回家治疗;如家长不愿接回, 则与家长签订由家长陪伴监护的书面协议。对于经相关医院确认为有严重心理危机者, 必须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 办理休学或退学, 请家长务必将学生接回家或送医院治疗。

4. 救助系统。若遇突发事件,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部门或教师要立即赶赴现场, 同时立即向上级部门、领导请示汇报。

5. 后期跟踪系统。

对因心理问题休学而后复学的学生, 学院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 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引导其他同学避免与其发生冲突;辅导员、班主任每月至少与该生谈心一次, 安排班级负责人对其密切关注, 及时了解心理变化情况;定期组织该生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测评与咨询, 征求专家意见。对因有强烈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后复学的学生, 要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 安排班级负责人、学生骨干、宿舍长及室友对其密切监护, 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 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

总之,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 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 适应新形势要求, 积极探索与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办法, 开展富有成效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心理素质:成功人生的基础[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整体构件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段鑫星, 程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4]卢秀安.现代心理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王登峰, 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6]张守臣.心理教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给十岁儿子的一封信下一篇:公司实习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