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

2024-04-0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共9篇)

篇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电子教案

教学目的

一、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二、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教学设想

一、本文围绕中心,层层推进,言简意赅,是议论文阅读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导读为主,设计一些练习,只对重点、难点作适当讲授。

二、本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悼词,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中强烈的情感。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讲读第一、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解题。

1.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3.马克思的逝世。

以上内容详见《教学参考资料》“补充材料”。

二、指导阅读“预习提示”,然后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按悼词要点,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导读设计:要求学生研读第一、二两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抄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灯片)出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 参考答案:

“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

“最”:选用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

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并列用两个“对于”,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总领起后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第二自然段两句话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连同第一自然段,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板书:述其哀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

四、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第三~六自然段)。

导读设计:

研读第三~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即”“事实”,对不对?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仅仅指“事实”,因为“即”不仅管到“事实”,而且管到由“事实”导引出的结论。这里的“事实”是指“吃、喝、穿、住”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谁是“首先”,谁是“然后”的客观顺序,它规定了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没有农民种地,工人盖房、织布,人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和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所以”标明由这个“简单事实”导引出以下的结论:要解决“吃、喝、穿、住”,首先就要进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这个生产中,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标志着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基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个“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剩余价值(见注)规律。这个特殊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两个发现”是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和“详”与“略”的关系。这里“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板书:赞其功

(一)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理解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地体会其语言的概括和精当。

五、布置作业。

1.表情朗读练习二中的五个句子,并按要求解答1、2、3小题。2.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四。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前课内容,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和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内容。

1.提问: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有哪些伟大建树? 2.检查作业。

二、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第六~七段,完成下列练习。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2.“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

3.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断谓语“是”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这一句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4.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研究的每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但这“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2.这个过渡句是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着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是”的主语是“使命”,宾语是两个“参加……事业”(动宾短语)。“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编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士的国际工人协会”引导无产阶级以战斗的风貌第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4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板书:赞其功

(二)三、讲读第三部分(第八~九自然段)。导读设计:研读八~九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这样”指代什么?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2.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

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样”是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

2.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3.“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

4.思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板书:颂其德

(三)四、要求学生复看第二部分,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关联词语,说说它们在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方面所起的作用,结合完成练习题一、三。

五、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六、作业: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

七、板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述其哀

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篇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

回想当年,之所以会有这种设计,一是受到“非指示性教学”的影响,二是对那两个班的学生的理解与信任。觉得真正的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给我的感觉比较好,觉得他们完全有这样的学习能力与激情。可能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这次发现用这种方法基本行不通,或者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把一篇文章的知识、情感、思想与写作方法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具体做法需要有三种层次,一是老师首先得吸收消化了文章的精髓,把它们变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二是根据文章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三是用符合学生语境特点的具体生动的语言或其它形式传递出来。一、三点属于阅读教学共性的内容,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努力做到。但第二点做法却千差万别,由于学生的情况(智力、情感、接受习惯、学科态度)不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却完全不同。设计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但要点燃火焰也非得是木柴等可燃物不可,如果是一堆石头恐怕不仅不能点燃火焰,而自己会被石头砸晕过去。

我丝毫没有责怪学生笨、机械或不主动学习的意思。学生其实也是受害者,像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教育的受害者一样。上次听了一个讲座,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到底是把学生教得更聪明了,还是把学生教得更笨了?这确实难以说清楚。如果我们一路灌输而不是点燃的话,那即使是木柴最终也将变成变成化石。然后,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化石。过了若干年,他们有些也将成为教育者,再培养一批化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一、教学设想

(一)关于文本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一册第三单元的重要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演讲辞,大都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文一般有观点鲜明、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本文又是议论文和演讲辞结合的典范,全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准确选用关键词语、修辞方法、严密长句,对本文表情达意、表现形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精品。所以,教学的重要应该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和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二)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的思考

议论文阅读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一年正是学生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授课班组为实验班,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比较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寻找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作适当的引导,而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解。

(三)关于阅读方法指导的几点思考

1、精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按照“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领悟感情”四个环节来指导阅读理解。当然,四个环节不一定要有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随机选取。

2、语文课不是政治课,通过思想内涵丰富的文章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可以的,但必须服从语文教学和文本阅读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不可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语文教育。这篇文章涉及到一些政治哲学概念,在不影响文本阅读的前提下不予以解释或不作为重点。

3、阅读教学应坚持“文本阅读”规律的探索,即在不涉及文章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也即坚持“以文解道”、“以文悟道”。所以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知识储备外,一般不再增加知识补充。

4、阅读和阅读教学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取关键点进行突破,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并能自主指导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有关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师生关系问题。由师生关系的平等决定了教学的民主化,进而决定了教学方法必定是在师生共同面对文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发现-启发引导-研究讨论-释疑解惑”的过程,并力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领悟作者深沉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精读的方法,特别是议论文(演讲辞)阅读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语体风格,学习在特定环境和身份演讲时语言的得体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

五、教学时数:视学生理解、接受情况来调节进度

六、教学思路

(一)课前预习:不作任何指导,只要求自主阅读,自主思考。

(二)师生研讨

说明:以下不是具体教学内容和程序,只是列出在课堂研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话题,具体教学步骤视学生思维状况和理解进度随机选择。

1、演讲辞、悼词的特点;

2、本文的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3、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4、作者如何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表达感情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准确地选用词语对于表达感情的作用;

6、长句的理解及其分析方法;

7、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8、代词的指代内容及其在文章行文中的重要作用;

9、抓关键句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意义;

10、文章中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分析;

11、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及共产主义事业的前途。

(三)可能涉及到的阅读方法及相关概念

1、文章的一般分析方法: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2、对文本语言的解读要求:具体内容要懂得概括、抽象的内容要懂得解析、含蓄的内容要懂得阐发。

(四)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口头回答课后思考练习二、三。

附:多媒体屏幕或板书设计

篇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虽然本文是否应该作为议论文来教一直是语文教学界颇为争论的问题, 但是本文主体部分由总到分, 以理论分析和客观事实充分论述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卓越贡献, 体现了典范的议论文论证结构特点, 却是不容置疑的。同时, 作为一篇议论性悼词, 作者在文中寄予的情感以及情感表达的特点, 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启发学生分析结构, 理解内容, 把握主旨, 又要彰显文本自身特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揣摩重点语句, 体会其中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的思想感情, 从而充分发挥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

1.揣摩关键词句、重点段落, 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深刻内涵。

2.根据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文章的结构。

3.通过动情诵读、品词品句等方法, 理解恩格斯在客观评价中饱含的浓烈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一) 变序式教学法

教学时, 没有按照课文的结构顺序, 由句而段、由段而篇地分析讲授, 而是从课文的重点处入手, 抓住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以此向全文辐射扩散, 梳理和贯通全文内容, 逐层揭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握论证结构。

(二) 问题支架式教学法

教学中, 以支架理念为指导, 围绕“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设计了两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分解, 形成问题链,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 由文章的外表深入到肌理, 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

(三) 语感教学法

教学中, 以比较揣摩法为主, 辅之以美读感染、语境创设、切己体察等语感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 从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等四个维度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析、玩味, 体悟作者情感,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

教学共分两课时。课前要求学生了解相关背景, 梳理文本内容。课堂教学紧扣一个关键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从文章内容和语言两个维度展开, 分为一个人、一份情、一句话三个板块, 旨在训练学生议论文阅读思维能力、品读语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其中, “一个人”板块侧重对悼词主体部分内容与结构的分析, 意在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梳理, 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 把握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清文本结构。“一份情”板块意在通过品味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和用词的妙处, 体悟作者情感,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技巧。“一句话”板块中要求学生将本文的标题作为副标题, 为文章拟一条正标题, 并说明原因, 从而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 归纳概括, 提炼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且为观点寻找有力的论据。

五、教学过程

(一) 第一板块:一个人

1. 在恩格斯心中, 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个人?

指导: (1) 快速浏览全文, 筛选出每个部分的关键句。如: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2) 将筛选出的关键句整合在一起, 形成答案。 (3) 回答问题时, 要突出恩格斯对马克思身份的定位。

明确: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

2. 那么,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最主要的身份是什么?从何得知?

指导:对涉及身份的关键句进行分析。

明确:“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那么, “其次”是什么?从何得知?

预设与点拨:学生可能给出两种答案, 即思想家、科学家。

如果学生提出是思想家, 则引导学生:“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的“因为”是因果关联词, 或解释上文, 或引起下文, 从上下文找寻“其次”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第6段“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明确:科学家。

4. 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其次是一个科学家?

点拨:要回答为什么, 我们就要先要搞清楚, 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马克思, 分别有哪些贡献;然后再研究这些贡献之间的关系。

分解问题 (1) :请同学们读一读, 找一找, 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马克思, 分别有哪些贡献?

分解问题 (2) :马克思认为科学研究和革命实践之间是什么关系?

点拨与引导:马克思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转入对第6段的分析。

明确:科学是一种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的力量, 即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是为革命实践服务的 (马克思的科学观) 。

5. 既然首先是革命家, 其次是科学家, 那么为什么不先说“首先”, 而先说“其次”?

点拨与引导: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 他的毕生使命是什么?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为革命实践服务的, 那么, 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哪个更为重要?先说科学家, 后说革命家, 是按照什么顺序?

明确:由次到主, 由轻到重。

6. 作为一篇议论文, 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总说与分述的顺序不一致?

明确: (1) 总说:由主到次;分说:由轻到重。 (2) 作为演讲稿, 便于听众理解。

(二) 第二板块

1.本文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尾。前面我们分析了这篇悼词的主体部分, 了解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两方面的伟大贡献, 理清了作者的论述思路。我们看一下, 这篇悼词的开头和结尾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头交代逝世时间、地点及逝世情景。结尾写逝世造成的影响, 表达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 提出希望。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悼词的主要内容: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追述逝者的生平和贡献, 歌颂逝者的品德, 并借此激励生者。

2.讨论交流:你能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中读出恩格斯什么感情?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时候, 灵活运用加、减、调、换、改等方法, 引导学生从四个维度 (内涵、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效果) 对语言进行品析。

如删改第一自然段中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 让学生比较, 从而迅速而深入地领会原文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删改后的文字: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两分钟,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 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逝世了。)

3.本文的情感表达与抒情性散文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

明确:抒情性散文直抒胸臆;本文在叙述与议论中寄寓情感, 在客观的评价中寄寓情感, 将理性的评判和深厚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4.除了综合运用表达方式外, 恩格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确:表现手法 (类比、点面结合、对比、层递) 、修辞手法 (比喻、讳饰、借代) 、结构技巧 (过渡、呼应、关联词) 。

5.本文的情感浓烈、深厚, 虽然是面对逝者, 但哀而不悲, 痛而不伤, 反而让我们对逝者充满敬意, 为什么?

点拨:联系文体特征和相关背景。

明确: (1) 除了哀痛之情, 还有赞扬、歌颂之情, 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和高尚的品德。 (2) 恩格斯的讲话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 而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讲话的目的不仅在于悼念马克思, 更在于激励后人继承马克思的遗愿和革命事业。

(三) 第三板块:一句话

如果把这篇悼词的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副标题, 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体会, 给文章起个主标题, 并说明理由。

要求:

(1) 以“一句话”形式表达。如:让伟人的光辉永照人间。

(2) 要有概括性、文学性。

这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语言艺术基础上的再创造, 难度较大。在交流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学习时习得的方法对拟写的标题进行揣摩、点评和修改, 以实现能力的迁移。

篇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备课札记

1.文体辨正

《讲话》原本列在议论文单元,新教材又定其性为演讲词。个中原委,也许为分类更显科学考虑。但演讲词的必备要素——鼓动性,却很难与本文牵扯起来。据可靠史料载,参加马克思葬仪的只是与马克思有着特殊友谊的十来个人。人少不说,作为最亲近的挚友,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用无限痛惜、哀婉的心情祝愿这位功勋卓著的伟人得到灵魂的安宁。如果恩格斯使用演讲体(且不提“演”,用动作去辅助等),在场的人们必然会极不自然甚至莫名其妙。因此,笔者认为将本文定性为讲演词中的悼词最为合理。关于这一点,《教师教学用书》只是轻描淡写了一番,倒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人教版《教师参考书》态度明朗一些。

2.关于总纲与分说的颠倒

毋庸置疑的是:第②段为全文的总纲,③④⑤和⑥⑦段分别对两个“对于”的内容展开论述,可行文却正好颠倒(如下图所示):

②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

③④⑤理论建树(历史科学)→⑥⑦实践功绩(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从逻辑上看,这明显给人凌乱的感觉。试想:一个稍有文章学概念的人,如能斗胆置恩格斯之权威于不顾,是否会得出如下结论:将第二段两个“对于”的内容换位,改为“对于历史科学,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岂不与下文前后对应,更无懈可击?(当然,分说部分不可更改,因为理论指导实践,从理论到实践更符合人们的思维逻辑和接受习惯)。遗憾的是,很多论者(如张家璇,章志德等)却对准这一颠倒“按图索骥”,提出恩格斯的这一颠倒用心良苦,匠心独运,着实让人难以苟同:试想彼时彼刻,恩格斯深怀痛惜且日理万机,哪有心力“巧设”这一“玄机”?

3.第六段的归属

《讲话》第⑥段属上文“理论建树”,还是下文“革命实践”,历来是文章结构、思路上的一个难点。有个认为应该归上文,而《教师教学用书》却不经意地陷于尴尬的境地:“板书设计”属下,“有关资料《谈谈〈讲话〉的两个问题》”属上,令教者一头雾水,究竟该何去何从?

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该段过渡段的性质。首句承上,“这样”指代上层所述马克思所有的理论研究都很独到且都不是浅尝辄止;次句启下,“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意谓本段不再论及上层“理论建树”的问题了,而“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当他看到……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马克思并非纯粹的书斋理论家,他更强调科学理论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革命影响即实践功用,他从事科研的目的即在于用科学理论指导革命实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足见本段是为引出下文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无疑,为过渡段。按结构学的普遍法则,过渡段归入下一层次似乎也无可厚非。况且,如果把第⑥段归入上一层,第⑦段首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则显得突兀,实际上⑥⑦段逻辑关系十分紧密。一言以蔽之,第⑥段归入“革命实践”顺理成章,也不至于将学生引入云里雾里。

4.关于第七段“坚韧不拔”的商榷

现代汉语中有“坚韧”,亦有“坚忍”。不难理解,前者具体,侧重实物,《孔雀东南飞》有“蒲苇纫如丝”句(“纫”通“韧”,柔软而结实——教材注),“蒲苇”便是具体物;后者抽象,侧重精神。马克思一生与各国政府、资产者不懈斗争,毫不动摇,其精神应为“坚忍不拔”。况且《现代汉语字典》有明确的注释:“坚忍:坚持而不动摇:~不拔的意志。”可知译者的笔误是显而易见的。遗憾的是,就在与本文同单元的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出现了“坚韧不拔”一词。

中学教材及其参考书应当起到科学示范作用。然而《讲话》及《教师教学用书》却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实在不应该。既已出现,就必须及时纠正,否则会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家璇.中学语文新教材疑难问题百家言[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3]章志德.这样的安排该怎么理解──《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结构之我见[J].语文教学通讯,1999,(1).

[4]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

篇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1、体会本文围绕中心论述、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辞的写法。

2、把握课文结构,品味精确语言。

3、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导语设计

1、情景导入

“你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100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今天,我们应该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来研究探讨这篇著名的文章。

2、应用导入

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我们知道,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主要谈了对北大学子的三点要求和自己工作的两点计划,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主要谈了集会的原因、斗争的策略和最终的梦想。那么,作为马克思亲密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又会讲些什么呢?

文本解读

1、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马克思(1818—1883)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1835年秋,在中学毕业试卷上,他说明了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的伟大抱负。同一年,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入柏林大学。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最后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月马克思开始为科隆的《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进入该报当编辑。他发表了一系列抨击普鲁士专制统治和德意志的封建势力的论文,不久马克思被迫离开主编职位,后《莱茵报》也被查封。

1843年马克思与燕妮·封·威斯特华结婚,婚后迁往巴黎。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8月底—9月初,在巴黎与恩格斯会见,开始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共同进行斗争。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前往布鲁塞尔。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想以此组织建立国际性的共产党,以便吸收各国先进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俩起草同盟纲领。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爆发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意志,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指导了德国和欧洲革命,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1849年后定居伦敦。

到伦敦后立即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系统地全面地总结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历史经验。1864年9月创建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在这部巨著中,他阐明了剩余价值论,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在18—1870年间。马克思几乎每天都同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通信,商讨各种政治、社会和自然科学问题。从1851年开始,他还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和英国及其他国家的一些报刊撰稿,其中包括对中国问题的评论。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建立,马克思高度评价这一无产阶级的革命首创精神,并给予热情的歌颂和支持,写出了《法兰西内战》一书,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1875年马克思抱病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机会主义给予了彻底的批判。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以及繁重的工作,严重的损伤了马克思的健康。1883年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后和他的夫人燕妮同葬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引了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进的道路。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科学巨匠”,“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马克思的名字将永垂史册。

恩格斯(1820-1895)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

恩格斯1811月28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纺织厂主家庭。1837年9月,中学未毕业就被他的父亲送去学习经商。1838年7月至1841年3月,在不莱梅一家贸易公司实习经商,业余刻苦自学,著文批判德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宗教迷信和资本家的贪婪,表现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841年9月至1842年10月,在柏林服兵役,旁听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启示》以及《谢林――____的哲学家》等小册子,尖锐批判了宣扬“天启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他还著文揭露以德皇威廉四世为代表的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____质》一书发表后,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18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当办事员,在这里,他参加宪章派活动,结识了正义者同盟的活动家,并深入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2月,在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回国途中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开始了二人的终身合作。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他在巴门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和历史使命。1845年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同年11月到次年5月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两大转变。1846年春,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迅委员会。同年秋天,赴巴黎开展活动,争取和教育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使之摆脱“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影响。

1847年1月,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加入正义者同盟。6月,他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同年10月,被选入同盟巴黎区部委员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草案(即《共产主义原则》),用问答的体裁初步阐明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11月,与马克思一起出席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任大会秘书。大会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张,制订了符合民主制原则的章程,并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的纲领。1848年2月中旬,在《共产主义原理》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

1848年2、3月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城市爆发;3月,恩格斯当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与马克思共同拟订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他们到达德国科伦。恩格斯担任《新莱茵报》编辑,协助马克思主持该报编辑部工作。他还曾去巴门和莱茵省的其他城市活动。1848年秋至1849年初,为了躲避官方的追捕,流亡到比利时和瑞士,在瑞士协助组织工人协会。1849年5月,在爱北斐特参加武装起义。6月,在巴登――普法尔茨任维利希志愿军团副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起义失败后流亡到瑞士。11月抵伦敦,当选为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负责改组同盟工作。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马克思合作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为了支援陷于极端贫困的马克思一家,恩格斯于该年迁居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再度经商。

在曼彻斯特居住期间,恩格斯同马克思保持了频繁的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策略,探讨各个领域里的学术问题。恩格斯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尤其对军事学、语言学和自然辩证法作了深入的探讨。1851年11月至1852年11月,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了一组题为《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的文章,深刻总结了1848-1849年德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武装起义是一种艺术的著名论断。1857-1859年,他为《美国新百科全书》撰写了许多军事条目。1861-1865年,撰写了关于美国内战的许多文章。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为工人报刊和利用资产阶级报刊撰写了许多篇战争评论,准确地分析和预示了战争的进程。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十年“埃及幽囚式”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1872年9月国际海牙大会期间,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为击败巴枯宁阴谋集团,通过关于政治问题和组织问题的决议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提议,国际总委员会迁至纽约。1875年3月,他在给倍倍尔的信中阐明了他对德国工人运动中两派合并的原则立场,批评了党内某些领导人追求无原则合并的错误。1876-1878年,他写了一组题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的文章(即《反杜林论》)。1880年夏,应法国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的要求,把《反杜林论》中的某些章节改编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入门”的小册子,对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起了重要作用。在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 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各国年轻的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理论家的重任。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第二国际联合各国工人政党,开展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倾向的斗争,1893年8月,恩格斯在欧洲大陆旅行期间出席了正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二国际的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是恩格斯唯一的一次参加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

恩格斯在晚年承担了整理、出版马克思未完成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工作,1885年7月,《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12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在他主持下,1887年1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他还再版了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沃尔弗、格奥尔格·维尔特等人的作品,并筹备出版马克思全集。

八九十年代,恩格斯继续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884年10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出版,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和家庭的变迁史。1886年4月至5月,发表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90年和1893年,先后发表《沙皇俄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和《欧洲能否裁军》,分析了九十年代初欧洲国际关系的特点和趋势,揭露了沙皇俄国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阐述了无产阶级对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针。针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内部右倾机会主义思潮日益抬头的情况,1891年1月发表了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并为之作序,3月再版了《法兰西内战》并写了导言,6月写了《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1895年初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写了导言。恩格斯在这些导言中集中地捍卫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894年11月,他写的《法德农民问题》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争取农民同盟军、引导农民走向合作制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批判了法国工人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农民问题上的右倾错误。他指出,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成为农村中的力量”。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癌症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追悼会。27日,遵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2)悼辞

悼词(同“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分为宣读体悼词和书面体悼词。宣读体悼词用于一定的祭奠活动,要在一定场合宣读;书面体悼词用于普通礼节性的书面哀悼,不一定要求宣读。按悼词的表现手法可分为记叙式、议论式和抒情式三类,其中以记叙式悼词最为多见。

A、记叙式悼词。以记叙死者的生平业绩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议论。通常的宣读体悼词往往采用这种形式。

B、议论式悼词。以议论死者对社会的贡献为主,并适当地结合抒情或叙事。它常见于书面体的哀悼文章。

C、抒情式悼词。以抒发对死者的悼念之情为主,并适当结合叙事或议论。

悼词往往都是从某人的逝世写起(述其哀),接着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贡献、功绩,作出应有的评价(赞其功),最后用切合死者身世、职务、贡献的悼念语(颂其德)结束全文,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哀思及对生者的激励。 对应的情感按常规一般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哀悼、怀念

(随便回忆和总结就职演讲和集会演讲的结构)

问题探究

1、文章思路

开头(1)——述其哀——悼念——悲痛

主体(2-8)——赞其功——评说——敬仰

结尾(9)——颂其德——悼念

2、文章主体部分,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一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精神,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作为思想家,他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规律;作为科学家,他“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作为革命家,他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创立了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3、第2段中的两个“对于”与后面的具体展开并不一致,这是作者的大意吗?

学生可以讨论。

明确:谈到“损失”,自然是“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首先能感受到,谈到贡献,文章首先是介绍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贡献,然后揭示他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为指导革命实践推动历史。这样就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想我们阐述了马克思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逐步推向高潮。这样安排更符合逻辑思维。

4、品味语言

(1)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A体会“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这些词语的内涵。

“最”: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之情。

“还”:流露出在马克思临终时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表达了作者对马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悲痛。

B将第1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逝世”,第2段中的 “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请思考,用来替代的词语可否替代?

明确:第1自然段中不用“逝世”,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第2自然段中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内容宽泛,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的评价。

5、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学生发言,讨论,老师指导点评。

篇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导入:。

曾经有一个女儿问她的父亲:“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父亲的回答是“思考一切”

这位以“思考一切”为座右铭的父亲就是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被誉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

他的一生,一直在思考他遇到的一切问题,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到他逝世,才停止思考在向这位伟人告别时,他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教学过程:

1、从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可以知道,这不是一般的演讲辞,这是一篇——明确:悼词。

2、悼词是演讲辞的一种,是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来一篇悼词,面对一个曾经和我朝夕相处却先我们而去的人,他永远告别了人间,我们在悼词里说些什么比较合适呢?

明确:该说一些法子内心的话,表示哀思和悼念

(引导:哀思之情如何表达?难道一篇悼词,仅仅是表达哀思、悼念吗?)

追忆、回忆他的一生,在追忆和回顾中表达深深的哀悼,这样才不会空洞

(引导:一个人一生中做过很多事,说过很多话,人生漫长啊,不可能一一记录我们在写作时该如何处理呢?)

着重讲一些最主要的,一生中的主要事迹,主要成就、功绩、贡献等。

3、我们对悼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思考一下一篇悼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悲痛、惋惜、爱戴、崇敬

下面我们带着对悼词的了解和感情来听一下课文录音,同时找出这篇悼词的中心段落 明确:中心段落是文章的第2段从“这个人的逝世”到“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齐读) 为什么认为这一段是中心段呢?

这一段对马克思一生巨大贡献及他对于整个世界的重要意义的总概括。

那么这两段哪一句是中心句,为什么?

明确:前一句因为“对于……对于……”下文着重在讲损失。

后一句为补充“不久”和“空白”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强调损失的“不可估量” 那么,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

明确:

1)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2)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3)“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他领域的发现。

(引导:还有没有其他贡献,是不是马克思最主要的贡献,那么是为什么?)

明确:作为科学家,思想家,就是这样,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那么,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对革命作出了哪些贡献?

篇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

1、了解悼词的特点。

2、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你如何评价他?

3、马克思与恩格斯结下深厚情谊,他们的关系给你什么启发?

4、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短短的人生当中,你打算如何度过?

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文本,但又有所延伸和拓展,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10分钟的课堂讨论环节,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在展示环节,学生更是积极举手发言。但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真正的痕迹”。力求把我们的语文课上成“扎实、平实、丰实、充实、真实”的课。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

回顾课堂运作及生成情况,感觉本课的教学存在以下缺憾与不足:

1、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不够。

篇8: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

究竟该怎么讲这篇文章呢?我以为一者无非是形式上的。其一, 这是一篇悼词,就悼词的特性,我们要弄清生者如何悼念死者———无非是追述死者的平生事业与道德成就,恩格斯就是这么干的。他把马克思的一生定位为两种身份:思想家与革命家。作为思想家,马克思为人类思想贡献了他的两大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作为革命家, 马克思领导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其二,语言表达的艺术:本文语言可谓简洁的典范。要在一篇短小的悼词里概括马克思这样一个大人物的一生,难度是极大的,但恩格斯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有赖于恩格斯本人的思想家特质。作为思想家,恩格斯把马克思放在人类解放的宏阔历史背景上,于是,他得出了马克思革命家的身份,那么悼词只要简述其革命成就即可;把马克思放在人类思想发展的流动画卷里,那么,他就意识到了马克思思想家的身份,那么,悼词自然要宣示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贡献。 看, 简洁就是这么做到的。 这并非语言成就,而是思维成就:直抵本质的思维是简洁的,他决定了语言的简洁。至于修辞的运用, 这属于小道,但也并不完全基于语言天赋,而很大程度上基于作者对悼念对象的深厚感情。比如, 他不说马克思死了,而是说他永远地睡着了,停止了思考。这样的修辞, 其感染效果非常明显, 盖因这修辞本身就是作者对马克思之死的痛惜与遗憾。可见,为文需要真情实感,因为真情实感自会寻找到适合这种情感的语言修辞以及特定的表达方式。

然后就是内容上的。事实上, 内容的讲解与形式的讲解也不可分开。比如对语言简洁的探讨必须要谈到马克思的两种身份以及他在这两种身份上的相应贡献。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可以毫无疑义完整地按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 把他的这两种身份与几大贡献毫无保留地认可并给予恩格斯一样的赞美呢?我以前的老师是这么做的, 现在网上的所谓优秀教案与课堂实录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不论是以前的老师还是现在的老师,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恩格斯发表的这篇讲话是在一百多年前,但历史的洪流是不断奔涌向前的,1883年之后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可以被跳过的吗?这一百多年天地间发生的沧桑巨变难道不足以让我们对马克思的学说和历史意义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吗?例如,由马克思发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普遍规律, 昭示了经济基础的重要性,而由此带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社会稳定,民生安稳,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在民众心中蔓延滋长。不过,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上层建筑的落后常常让人们观赏到“我爸是李刚”之流、各种奇葩炫富之举、丢人丢到国外的诸多行径,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难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短板。

篇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模版

下面从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来简要分析其中的妙处,以使同学们能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高妙的修辞运用

本文使用的修辞手法显得高超而精妙。其中较为典型的主要有讳饰、拈连、借代、比喻等。

1.讳饰、拈连

讳饰就是在与人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方便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形式避开明言,委婉而又含蓄地说出来,收到既不触忌犯讳,又能表达意愿的效果;拈连就是从甲句中信手拈来一个在习惯上只与甲事物相关的词语,恰如其分地用于乙句中,使其与乙事物发生关系,且自然贴切,天衣无缝,使人感到新颖别致却又毫不牵强。

比如文中,恩格斯演讲一开始就说道:“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作者不直接说出马克思逝世了,而是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睡着了”,这里就是用了讳饰的手法。这种手法的使用不是一般的因感情的需要而用的,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同时也表明他临死前仍在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勤奋工作。

此段文字中还有两处用了拈连手法。前者是“思想家停止思想”,以主、宾语同词同意拈连,委婉地说出马克思逝世的消息;后者是“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先用两个“安”字同意拈连,接着又用“睡着了”进行同词转意。此处的修辞手法既为下文做了铺垫,又准确地反映了期望马克思永远活着的心情。

2.借代

所谓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本文作者在文中就多次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比如在第二段恩格斯说:“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此处用视觉上的“空白”,代指马克思的逝世给后人造成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是后人无法弥补的,更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伟大。在讲到无产者对自己伟大导师逝世的哀思时,恩格斯说:“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演讲者又用沙俄流放革命者的“西伯利亚矿井”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发区“加利福尼亚”来借代世界各地,生动地表现了世界各地的千百万战友对马克思的悼念之情。

3.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取其相似的某一点,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本文中,恩格斯多次使用比喻辞格。第四段在论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时他说:“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把剩余价值的发现比做黑暗之后猛见光明的“豁然开朗”,而先前人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就把发现这一理论的划时代意义准确而又生动地告诉了人们。

说到各国政府和一切资产者争先恐后地诽谤马克思时,恩格斯说:“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这位无产阶级的巨人对此“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这样一个恰当的比喻,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诽谤的言行很多,但却十分无力;二是将马克思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形象的表现出来。

总之,作者通过以上修辞手法的妙用,既避免了直白忌讳,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动人,更增强了人们对马克思的无限景仰和深情悼念。

二、常见的考点撞击

考查如何使用修辞手法的例子在高考试题中也比比皆是,此处略举几例。

例1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5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报秋》)

文段节选:“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领取自己的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分析 试题考查到反复辞格的作用,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的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例2 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比喻分别比喻什么?(199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创造宣言》)

分析 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问中“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象”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的受教育者成才。

近几年高考中,关于修辞的考查主要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形式。其中客观题仅在2002年春招出现过,其他年份均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除和上述现代文阅读结合考查外,还往往与句式仿写、语言连贯、扩展语句结合起来。

再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3 请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2005年高考山东卷中第24题)

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最后一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分析 本题是考查比拟句的仿写,根据例句句式的特点再为“关爱”选择其他比拟对象,组成与例句相仿的句子。参考答案: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例4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19题)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根据上联对下联的能力,也属于仿写题,涉及到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句式要完全一致,包括字数、词性;二是内容要统一,尽量要正对;三是修辞要恰当。参考答案: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另外,扩展语句中也常考到修辞的使用:

例5 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青春是人生的鲜花,_______,______。青春_____,_____,拥有磐石般的坚贞。

分析 文段的隐含要求是构成比喻。第一段要构成暗喻;第二段喻体要作定语,其中心词是描述“青春”特点的形容词。参考答案:是生命的瑰宝,是纯真的结晶;拥有激流般的热情,拥有梦幻般的憧憬。

针对上面的各种考查方式,我们在修辞备考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修辞方法的考查,不是只注重概念,重要的是要我们正确判断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要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修辞考查呈重能力、重运用、重主观表达的趋向,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三、及时的强化跟踪

1.阅读下面一段歌词,完成(1)~(2)题。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片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1)歌词中借用的诗句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

《______》。

(2)歌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

2.仿照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再写两个比喻句。

例句:一个教室,就是一座幸福的殿堂。

一个教室,_______;一个教室,_______。

3.仿照例句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_________彷句:______女儿是母亲的镜子,________,________在女儿的眼中,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唤回了她,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人间四月天。_________。

4.请用夸张的手法扩展下面的句子。(不超过35个字)

草地上的雾特别浓而且湿。

扩展为:_______________。

5.选出与“绿杨烟外晓寒轻”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 )

A.红豆吸余鹦鹉粒B.江流曲似九回肠

C.红杏枝头春意闹D.暗香浮动月黄昏

【参考答案】

1.(1)枫桥夜泊(2)比拟、对偶

2.就是一只人才的摇篮;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3.学生是老师的成绩单,在学生的通知书里,老师找到了他,事业成功的快乐。

4.草地上的雾特别浓,又闷又热,仿佛随意朝空中抓一把,都能挤出水似的。

上一篇:元宵灯谜集锦下一篇:一战二战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