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诗歌构思之妙

2024-04-28

读出诗歌构思之妙(精选3篇)

篇1:读出诗歌构思之妙

目录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写人之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咏物之妙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写景之妙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之妙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比拟之妙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之妙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反衬之妙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对比之妙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用典之妙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移情之妙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结句之妙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之妙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细节之妙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炼字之妙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抒情之妙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情之妙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构思之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理趣之妙

创意语文工作坊 微信CL8828322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炼字之妙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味。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宋人周邦彦“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王实甫《西厢记》“柳丝长,玉骢难系”、“柳丝长,咫尺情牵惹”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

妙句赏读:

1、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尚。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咽”字绘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幽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冷”字绘日色,以感觉写视觉,融孤寂之情入阴冷之景,妙化无垠,诚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所以说,第三联两句中的“咽”“冷”二字,精炼传神,堪称“诗眼”。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

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不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吗?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今日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华子岗

唐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这一联写云光、山翠。云光,指落日的余晖。“侵”,有逐渐浸染之意。“云光侵履迹”,不仅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也写出了夕阳余晖逐渐消散的过程,引导读者去想象那苍翠的松林在余晖点染下富于变化的奇景。可谓“一字落下,境界全出”。如果换成“映”、“照”等字,那就缺乏韵味了。“山翠”,指苍翠欲滴的山色。用一“拂”字,增强了动感,使人想见那山色是如何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侵”和“拂”都可说是“活字”,使句子活了,全诗活了,云光山色也都获得了生命。它们追逐着诗人的足迹,轻拂着诗人的衣衫,表现了对诗人眷恋不舍的深情。而这,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使诗人对华子岗的美好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苏轼《赤壁赋》中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也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中“月色”用一个“赊”字,似乎这湖光山色之美景,是有主人的,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当然这个主人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端居 唐代: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一联中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高考对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斗、攒两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意为争斗对峙。江流回转曲折,两岸相互交错,山崖遥望对峙。斗字将山崖人格化,写出了山崖高耸遥望对峙的特点。

2、攒字意为聚集。太阳未出时群峰聚集。攒将山峰人格化,写出了群峰密集的特点。【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

(1)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创意语文工作坊 微信CL8828322

篇2:无理之妙与诗歌教学设计

中国是诗的国度, 如何让学生从诗歌学习中得益, 学会些什么内容, 无疑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曾公亮的诗说:“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是否那大江水竟开窗而入?范石湖的诗说:“药炉汤鼎煮孤灯。”难道是把灯放在药锅里煎煮?张先的词说: “沉恨细思, 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桃李真懂得嫁东风?如果用一般的语法规则来解释诗的语言, 一定会大为吃惊, 大感困惑。因为这是诗歌独有的审美特征, 即古典诗论中所说的“无理之妙”。诗人有悖情理、事理、物理的一般规律, 将语言进行创造性地组合, 碰撞出不曾有过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曾记否, 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来多少春意烂漫;云破月来花弄影, 又“弄”出多少风流姿态。沈雄说:“所谓无理而入妙, 非深情者不辨。”因而诗歌教学中, 我们要引领学生去体悟和感受这些妙趣横生之处, 做一个拥有诗情画意的深情者。

一.无理设导语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而L·A·Muratori (缪约托里) 则认为:“美感产生于新奇。诗人所描绘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愉快, 或是由于它们本身新奇, 或是经过诗人点染而显得新奇。”苏轼对诗歌的想法是:“诗以奇趣为宗, 反常合道为趣。”可见美是具有永恒的特质的, 诗歌创作大抵也是如此, 即摒弃简单的和表面化的语言架构, 由诗人的巧妙安排, 凸显作品美感。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导语设计中, 我们要遵循诗歌本身的特殊规律, 不能拘泥于纯粹的理性分析, 要更多的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 提高其审美感知能力。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我将不再回忆。

如果忘却就是记住,

我多么接近于忘却。

如果相思, 是娱乐,

而哀悼, 是喜悦,

那些手指何等欢快,

今天, 采撷到了这些。

这是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名作《如果记住就是忘却》。虽然新奇却很拗口, 令人左冲右突而不得其径。如此以来, 教师该从何种角度切入, 来解读这首抒情诗呢?通读全文, 不难发现作者把对立的两者放在一起, 既是记住又是忘却, 是哀悼还是喜悦。这分明违背了逻辑, 是情感的冲突和碰撞, 而这正是解题的关键。教师可以这样写导语:

每个人都喜欢笑而不喜欢哭。俗语有云:笑一笑, 十年少。但是, 还有一种情况是喜极而泣, 在开心至极之时, 我们往往会流下幸福的泪水。其实在生活中, 我们的感情又何曾泾渭分明?就像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诗文, 记住是忘却的邻居, 哀悼跟喜悦如影随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诗人的心怀, 印证生活中的诗意吧。

宋朝僧人惟茂有《住天台山》一诗:“四面峰峦翠入云, 一溪流水漱山根。老僧只恐山移去, 日午先教掩寺门。”这真是奇了。掩寺柴门竟然是怕山移去, 岂有此理!这不是慧能大师“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的体悟, 也不是东坡先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思辨, 而是作者对天台山山景的痴爱, 一种疯癫的不合逻辑的联想, 那么, 这便是“诗眼”了。在写导语时, 就要抓住这一点。比如:

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里, 喜爱月亮的猴子们发现了水中明月的倒影, 群体合作, 捞而不得的结局给大家留下一个滑稽可笑的印象。可是笑过之后,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猴子们不正是在追求美、渴望拥有美吗? 这一点跟人类岂不是有着共同之处吗?只不过我们有智慧, 明白水中捞不了月, 镜中摘不了花而已。尽管如此, 当我们遇到特别喜爱的事物时, 还是会做出一些“水中捞月”般的事情来, 个中滋味, 让我们在一起学过这篇《住天台山》之后再做解答吧。

二.无理品诗意

诗歌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审美愉悦, 就因为其行文留妙理于言外, 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漫不相关的实物, 经过诗人的意匠经营, 就有了某种联系。教师要引导、点拨学生发现诗中“无理”的妙处, 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从而分享诗人带来的诗情诗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诗歌与散文系列“教学建议”指出:“本系列课程, 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 精选重点, 鉴赏研读。”《蝶恋花》是必修四的篇目, 是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以“闺思”为题材的诗歌, 高一阶段的学生接触得并不多, 所以在教学开始, 可以先给他们补充两首生动而有余味的诗歌, 如,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让他们找出此类型的诗歌在表达情感时有哪些超越常理、表现特殊的地方?而《蝶恋花》中有没有出于世情常理的语句?在弄清前两篇诗文情感的基础上, 来理解课文就事半功倍、轻而易举了。因为文本的研读, 从来都不是孤立地进行探析, 而要同例并举, 从归纳到演绎。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词中首句“槛菊愁烟兰泣露”, 大多数学生会不约而同的认为, 这运用了拟人手法。如果仅限于此, 那么诗歌咏愁含情的厚重感将寡淡无味。因为这并非只是简单地把事物人格化, 而是女主人公试图在外界中寻找情感寄托, 完全把客观事物当作现实中的“一个”。凝愁带恨的菊和兰是她推己及物、心灵意志外化的体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鼓励学生调动其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 有机会让他们做到心领神会, 触类旁通。比如,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诗中借助某些不合常理的表现来传达情感, 打破了人与物的界限, 从平凡中挖掘出深永的情趣, 自有妙境。回到本文, 词中“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本是无情物, 岂知离愁别恨苦, 但女主人公偏偏埋怨它不解风情, 整夜地斜照在珠帘床榻间。两地相隔, 共有一轮明月, 这惹来了无边无尽、如丝似絮的思念。这个不通情理的行为, 正是动人之处, 其中隐藏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灵感受呢?教师可以此为契机, 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体会。或许刚开始, 学生的感受是朦胧的、不清晰的, 但从有限的情感经验中能够自由伸张, 超越现实束缚, 这是读诗的关键, 也是教学的重点, 更是欣赏艺术的真谛。

三.无理设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好的板书把文本复杂、抽象、潜隐的内容简单、清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促进其记忆、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 而借助“无理”这一艺术手法, 能够更好地把文脉提纲挈领地展示出来, 使学生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蝶恋花》中女主人公所见之兰、菊, 所感之明月, 绝不是毫无根据的想入非非, 她表达了离别后的独特感受, 虽不合生活逻辑, 却是情深、情至的表现。因此后文独上高楼、欲寄尺素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板书设计就不妨把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聚焦一起, 以“无理”为突破口, 将诗人的行文思路和内容精髓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学生可以观其大略, 统揽全文。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洞庭无知, 岂能吹“老”, 卷起千堆雪的波浪, 宛如老者的满头白发;星河在天, 却被“满船清梦”压住, 而梦是缥缈无形的, 可有体积重量?这些都是无理而生的奇思妙想。板书如下:

教师在设计板书时抓住整首诗的独创性, 以看似无理的奇思妙想来烘托洞庭浩淼烟波、亦真亦幻之美, 可更好地引导学生领悟到诗心诗趣。

篇3:词句之妙 构思之巧 意蕴之深

【关键词】赏析;英语阅读;词句之妙;构思之巧;意蕴之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一个恒久的话题。而当前英语课堂教学的功利性导致英语阅读等同于做题目,让学生苦不堪言,教材的中规中矩以及内容的刻板性又让学生了无兴趣,与此同时,英语教师教学观点的陈旧,教学机智的缺失,教学素养的肤浅,使得英语课堂呈现出呆板、固化、乏味的状态,师生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学生阅读文本后少有感同身受,鉴于此笔者在三年前主持了题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导入·自读·赏析·提炼”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如何解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试图找寻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对阅读材料从赏析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尝试。

一、赏析法阅读教学定义及其内容

赏析法阅读教学是指在学生课堂自读,教师课前备课基础上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就文本所展开的深层次对话。它可以是针对文本的一个词的妙用,也可以是篇章结构的分析;可以是某段文字的富有节奏感,也可以是对整篇文章铺垫和悬念的巧妙运用的拍案叫绝。赏析环节是进一步提升后续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水平的重要环节。赏析法阅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或三个层面,即:词句赏析、构思赏析、意蕴赏析。

词句赏析是赏析法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是深层次阅读赏析的辅陈与基础,可以扫清学生实施深层阅读的障碍,并通过对词句的赏析,从一个角度去揣摩,臆断文章有可能的主旨大意。

构思赏析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就阅读文本的篇章结构,段落的转接起呈,修辞的恰当使用,首尾的遥相呼应等角度对文本进行的分析,是赏析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阶段,学生能通过构思之巧感受作者的独具匠心以及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自主阅读的欲望,进而提高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意蕴赏析是指从主旨出发,探究文本中隐性或独立于文本之外的阅读者的自主感受,是阅读的深加工,从而达到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版本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它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

二、赏析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举隅

1.词句之妙,妙在让人回味以及引起阅读兴趣。

一篇文章的立意、构思是骨骼,但要做到有血有肉,必须由词句连接起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习惯于直奔主题式的教学,让学生寻找与答案有关的细节或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没有能够注意到文本中的词句之妙,殊不知如果对妙词美句的适度解读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体味到阅读之美。

例如,由英国作家欧亨利所写的“The Gift of the Magi”中有这样一段话,“Della finished her cry and attended to her cheeks with the powder rag. 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dully at a gray cat walking a gray fence in a gray backyard.”该句中连续3次使用了gray 一词,把Della 当时绝望、无助、沮丧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3个gray 打下了全文的基调,即主人灰色的心情。假若把这段中3个gray分别改为white,red,green3个形容词,即“She stood by the window and looked out dully at a white cat walking a red fence in a green backyard.”此时显然无法与全文的主色调一致。

再比如,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多次使用《双城记》中的精美词语让学生体验一种美感进而形成兴趣。如: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Don’t try so hard.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least expect them to.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再如:培根的《论学习》中有这样一段话: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在学生赏析这些妙句的同时,无论从英语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升华。

2.构思之巧,巧在让人拍案叫绝继而掩卷长思。

从赏析的较高层次来说,对文章的谋篇布局,起接转呈,首尾呼应等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中美的感受,让学生更多产生阅读的欲望。真正的赏析会让学生有一种忍不住拍案叫绝的冲动,而后又会陷入思考,并进而对同类体裁文章的阅读有一种感性的认识,是提高学生阅读及其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这种赏析能让学生了解写作文本的基本结构,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快速定位所要找寻的信息源所在,进而提升阅读速度。对于中学生来说,对文本的构思赏析也是高效完成任务型阅读任务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上文提及的“The Gift of the Magi”,从文本开头氛围的渲染,以及情节中Della卖掉自己引以为自豪的头发而买来配得上丈夫的那块引以为自豪的手表,而与此同时文章隐含的另一组画面则是丈夫Jim犹豫着,忍痛卖掉手表买来妻子心仪已久的恰好配得了那头头发的梳子。在赏析中我引导学生阅读后在脑海中同时出现两组画面,用蒙太奇的手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构思的精巧,同时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精巧之处还在于两人互赠礼物时的言语、表情。通过赏析,学生能更深层次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只懂得写的什么内容。

3.意蕴之深,深在触及人的心灵,继而让人感同身受。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在一段文本中总有那么一句话,那么一个故事,那样一个情节,好像就是为我而写,就是写我的,我就是那时的主人公,而这一切的感受却必须来源于深度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学生英语学得不好,不仅在于智商不够,而且情商也很缺乏,而情商就是体现在对文本材料的深层次理解。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赏析法阅读教学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理想主义,以及健全人格都显得非常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大量的材料可以用来进行挖掘、提升,进而让学生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笔者案头有一本书叫做《邂逅最美丽的英文》,只看题目就可以知道里面的内容都可以用作赏析阅读教学的材料。如“The best time of my life”, “Don’t look back”, “If the dream big enough”等等。

赏析法是阅读教学的较高层次,赏析之法亦精彩纷呈,本文只是举隅一二,但笔者认为,开放的教学心态,高远的师德修养,正确的审美观,渊博的知识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作为英语教师实施赏析法阅读教学的先决条件。期待我们的英语课堂能成为学生审美的场所,成为师生共享精神愉悦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周晓红.《导入·自读·赏析·提炼——英语阅读教学的新视界》《文理导航》,2014年第3期

[2]许国璋.《文学鉴赏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上一篇:音乐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下一篇:朱苏力致辞——2008许多感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