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2024-05-06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精选6篇)

篇1: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棋盘小学

多年来,棋小人秉承“感恩、自信、睿智、厚德”校训,贯彻“爱心、正心、信心、恒心”教风,打造“自信、自学、自律、自勉”学风。全力提升教育教学整体实力,即:造:“人格有魅力、专业有实力、教学有能力、发展有潜力”名师;育:“德智双馨,身心两健”学子;工作奉行:教学质量立校,品行教育强校。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研究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保障教学研究工作高效开展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实行校领导分包教研组制度,每次教研活动都要进行组织、检查、指导。

学校每年都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校本教研计划,各年级组有教研组计划。有具体教研内容和目标,按期进行教研活动,解决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并进行及时反思。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制度建设是校本研修的保障。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纳入学校常规。学校有检查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分析、和指导意见,并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二)、以“十大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本着“学习培训——交流讨论——考核评价”的思路,贯穿“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这条主线,安排了“十大活动”。

主线是:

(1)“选苗子”:根据教师现有的水平、能力和进取精神,按八分之一比例选定培养对象,制订培养规划和措施,落实培养工作负责人,建立骨干教师培养档案。目前,我校确定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 1人,镇级骨干教师1人,校级骨干教师2人。

(2)“压担子”:骨干教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我校适时的为培养对象安排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和改革实验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

(3)“引路子”:学校确定教学副校长对骨干教师给予系统化、经常性的指

导和帮助,使之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加强指导和研究,截止到本学期,我校已先后10余名骨干教师,主持主题研究的教研活动。

(4)“架梯子”: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发展成长积极给予扶持,努力为他们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并根据其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高层次培训机会。我校先后组织4名骨干教师,进行多次校级集体业务学习会,主要介绍总结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工作方法和措施,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教学工作能力。

(5)“搭台子”:学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极大的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交流、研讨,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有了较快提高。

(6)“树牌子”:在学校内不定期开展“优课评选”及“主题研讨课”,积极宣传和推广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动广大教师创新工作方法和教学模式,推进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跨越。

十大活动主要包括:

【一】是“通过学习培训,增长业务知识”的活动:

1校本培训(即安排教师观看学校购买的新课程改革教学光盘、远程教育下载光盘、电脑教师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等内容);

2校领导专题讲座(即校领导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难题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指导、交流,重点是每学的课改年级);

3课题立项(即现已圆满结束县级课题一个,现有校级四个,做到了学科分类研究,全员覆盖);

【二】是“通过交流讨论,提高业务能力”的活动:

4教研组活动(即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研组成员研讨、交流); 5教学质量分析会(即每学期针对抽测与县统练年级学科进行教学反思,反馈到课堂教学,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校级主题研究(即由每学科带头人组织本学科成员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主题研究活动);

7教学研讨课(即对课改年级出现的新问题组织学校教学骨干力量进行听课,交流讨论,共同会诊,解决难题);

【三】是“通过开展活动,评定业务能力”的活动:

8、教师基本功大赛(即开展“三笔一画”活动,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

9、教师风采大赛(即每学定期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打分评奖);

10、教案设计大赛(即每学定期举行“教案设计” 评比活动,打分评奖)。

我们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各种疑难问题等,进行研讨、交流,互说、互听、互帮,共同解决,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从而使教师树立积极参加教研的意识,使校本研修取得实效。

(三)2012-2013年主要成绩 一】、学校集体荣誉

2012年9月,我校在全县综合评估考评活动中,荣获全县小学组第三名。二】、教师及学生荣誉:

2012年9月,在第2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吴艳玲等四名教师被县委、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6月,尹赫楠、孙悦、等四名教师受到县人民政府嘉奖;

2012年9月至今,李月英、张文芳、马建萍、杨静、赵艳娜、左怡静等教师的课件在廊坊市第二届“联通杯” 教育直通车课件制作大赛竞赛中获奖;左怡静老师在县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培训中获主讲教师表彰奖;

2013年5月,左维静、何铭、马建萍3位教师,在参加全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2012)国家级培训计划中,成绩合格,如期毕业。其中左维静老师,表现优异,被授予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李雯、郝云美同学的书信作品,在廊坊市少儿书信大赛中获优秀奖; 2013年5月,闫岩、刘望轩同学被推荐为市级“十佳美德少年”。

三】、县统考成绩:

2013年1月,在全县五、六年级统考活动中,我校:

◆两个年级的语、数、英、科四学科班级平均分均名列全镇第一,位于全县前茅!

◆六年级唐为同学以总分353分的成绩在全镇排名第一,五年级闫岩同学以总分345的成绩在全镇排名第一!

◆在全镇学生总分前20名中,棋盘小学六年级有11名同学,五年级有4名同学!

二、特色文艺活动

总目标:校园文艺多彩,培养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时代新人。

1、通过创建活动使全体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提高全体教师的艺术修养;

2、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具备与艺术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艺术历史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

展。

3、通过艺术美育教育探索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美好情操及人格和谐发展的最佳途径。

4、通过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的整合。

5、通过教学实践,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艺术特色课程。

特色内容:

(一)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1、美化校园,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着力从建设校园文化、改善艺教设施入手,积极进行艺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大力营造艺术教育氛围。我校将因地制宜,科学构思,精心布局,使校园整洁、文明、美观、朝气蓬勃。完善教学设备,开辟设施齐全的音乐室、体育室、书画美术室、少科室、实验室;精心打造艺术橱窗,使艺术橱窗成为艺术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

2、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

(1)完善校训、校风、等,切实贯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实施年级、工作量化管理,做到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

(2)充分发挥校训的作用,大力倡导 “今日我以棋小为荣,明日棋小以我为荣”的思想,做棋小好学生。

(3)倡导良好的学风和教风,让智慧充盈指尖,让课堂涌动灵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学会交往,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3、互动,创设协调一致的社会教育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通过校园及校外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观。完善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二)优化艺术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的整合1、艺术教育与课堂相结合

让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整个教育中去。在开好品德、体育、音乐 美术础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艺术教育。如品德、语文教师排演课本剧;体育教师组织校园集体舞;学校开设音乐、绘画、体育、课本剧跨年级、班级界限的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对象、和教师计划、内容、组织、讲课努力做到校

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

2、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发展校园文化,建立课外活动阵地,活跃校园生活

为学生搭建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使艺术苗子脱颖而出构筑平台。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书画展、每学年“六一”举行一次大型文娱汇演,为学生施展其艺术才华提供舞台;通过活动竞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艺术特长生。

(2)加强课外活动使它成为艺术课堂的有机延伸

建立音乐、体育、品德课本剧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才能,诗意地爱孩子,诗意地爱自然,诗意地爱艺术,诗意地爱生活,着力创设教育生活的最美境界,营造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3)艺术教育与社会相结合。

“六一”组织大型汇演,开辟会场展示,向家长和嘉宾领导以及社会汇报教育成果,把学校教育推向社会。

6月1日在众人的期盼声中拉开了“校园歌舞飞扬,发展多彩文艺”文艺会演节目,节目秉承,形式多样,有歌、舞、小品、相声、双簧、电子琴演奏、诗朗诵等节目共有21个,分别由班主任和音乐老师一起准备的,其中质量高的有爱国版舞蹈《绿旋风》和《中国龙》怀旧版舞蹈《童年》时尚版舞蹈《大艺术家》体育版舞蹈《快乐球操》、扇子舞《好运来》小品《炒饼的故事》诗朗诵《感恩老师》等

三、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建设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夏垫学区棋盘小学

2013.6

篇2: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 记2010年全市先进学校文县城关中学

本报记者 李文霞

文县城关中学是县城一所独立初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近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创新谋求发展,以质量赢得信誉,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办学理念,全方位地打造育人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文县城关中学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县平安校园”、“市科技创新大赛先进学校”、县级“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自2004年—2010年,城关中学在历年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考核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获得奖牌。目前,文县城关中学已形成“体制改革已推行,教研教改出成果,队伍建设正规化,教学质量稳步升”的办学特色。坚持科研兴校 向管理要质量

一、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促进全面发展。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有计划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学习和践行“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学习教育法规及上级重要文件,坚持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位党员,一面旗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带好头,当好排头兵。

二、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亲临教学一线。文县城关中学特别重视领导班子建设,重视班子成员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办学条件差、场地小、学生多、教师少、设备简陋。为了克服困难,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首先从领导班子抓起,要求每一位成员,必须是教学的一把好手,从校长到中层干部,都必须亲临教学一线,研究教育教学,率先垂范,成为榜样,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

三、坚持科研兴校,争当教育教学研究的排头兵。自2004年以来,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辅导学生获奖(国家级5人次,省级15人次,市级32人次),名列全县初级中学之首。

四、培养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学校把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与竞争激励机制相结合,不断提高用于对教育教学的奖励基金比例,让能者上庸者下,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使学校爱岗敬业的行为蔚然成风。学校还逐年加大投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途径的学习与培训,如报告讲座、参观、研讨、进修、自学、结对子、评比、竞赛等,学理论,学法规,学知识,学方法,学技术,从而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更新业务知识,改进手段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

一、加强制度建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文县城关中学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制定各部门岗位职责及相应考核条例,实施目标管理,形成“全程管理,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发挥“高效管理,优质服务”的管理功能,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诸如《城关中学教职工考核奖惩细则》、《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党员学习考核制度》、《教职工学习考核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培训制度》、《“师表工程”实施意见》、《精神文明实施规划》等。经过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德育常规、教学常规,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评价机制,奖罚分明,使学校的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有教师个性发展的空间,张弛有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进一步净化教书育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学校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传统美德,开展了以《弟子规》为主的学习、背诵、演讲、讨论、实践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月一事”系列主题活动,立足校园实际,结合校园文化走向,把握时代脉搏,适时恰当确立活动主题,确保学校与时俱进,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弘扬正气,传承文明。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字画,美化校园环境,开展手抄报比赛,宣传好人好事等方式构建校园文化长廊,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办了校报———《晨光》,以校报为阵地,介绍最新教育教学思想,及时报道校园大事,宣传校园先进个人、集体事迹,展示教师最新教研成果和教学业绩,抒发师生人生理想,形成了文县城关中学师生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学校前进的精神动力。

提升整体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自2004年—2010年,文县城关中学在历年的中考成绩评比中各项指标皆名列全县第一,校长责任书验收均获独立初中组第一,并连续六年获得奖牌。

一、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的教学思想。文县城关中学集中力量,立足实际,认真研究,扎实开展了校本教研工作,编写了校本教材—《文县城关中学感恩教育读本》;申报并获批了省级教研课题“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完成课题,正等待省上评审鉴定。学校以教研课题为龙头,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研水平,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迈上了科学化的快车道。

二、积极推行新课改。学校全面推广、深入实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的现状,充分发挥了两个“主导”作用,教学效果显著。

三、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学校鼓励教师进一步强化七种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公仆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谐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引导、提倡、鼓励教师注重行动研究,并认真撰写教学论文、心得体会、教育随笔等,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理论修养,更新观念,优化教育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自2004年至今,学校教师学术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34篇,学术论文获奖省级10人次,市级21人次。教研结硕果,质量创第一。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通过创建书画展览室,成立兴趣活动小组,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近几年来,文县城关中学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书信大赛、以及各科知识竞赛中已有200人获奖,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大纲。“5·12”大地震后,在场地受限,教学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学校克服了重重困难,仍然开齐上足课程课时,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注重常规管理,养成教育,以常规为本,落实取胜。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方节约经费 改善办学条件

篇3: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近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努力营造全面育人的氛围,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不断加大科技教育力度,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知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如今的泰州市寺巷中心小学已配有多功能报告厅、录播教室、微机室、会议室、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室、劳技室、舞蹈房、音乐室、美术室、音体美器材室、少先队工作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等专用功能室,经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创业,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科系统模范教工之家”“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泰州市绿色学校等各级各类奖牌及称号。

篇4:质量立校 特色强校

一、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办学的重要意义

1.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必然践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普通高中创新培养模式,创建办学特色,提升文化品位,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学校主动、优质、内涵发展的需要

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学校活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丰富与促进学校发展的内涵,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品位,实现健康发展、高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办学特色是办学传统、办学历史的有机整合,是笃行学校主动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办学特色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然体现,也是未来学校竞争的根本所在。学校主动发展水平的高低,学校生命力竞争力的体现,都取决于办学特色。学校示范性和辐射作用关键在于特色展现。优秀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它必将能稳定地发挥其作用,最终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

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办学的目标解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学生文化建设和课程文化建设等。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基于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长期坚持的“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和“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生源实际情况,学校确立了以艺术特色教育为重点的文化建设路径,确立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艺术兴趣与特长,引领学生艺术人生,构造社会艺术品质”的艺术教育宗旨。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以艺术特色文化建设、艺术特色课程开发实施、生本课堂模式优化、生命教育深入推进、校内外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构建、区域艺术教育联合办学路径展拓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自强、自立的人格品质,形成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的道德品质,形成主动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幸福人生奠定扎实基础。

三、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办学的主要策略

多年办学积淀,学校形成了以“行”为核心,以校训“笃行”、校风“践行”、教风“慎行”、学风“敏行”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体系,并积极探索使学生“能行”的艺术教育特色发展道路,较好地实现了文化建设与特色教育的有效整合。围绕着“行文化”主题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着力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等五大工程建设,学校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营造独特与典雅并举的环境文化

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校十分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学校校园物质环境布置上融入艺术元素、人文元素、生命元素,整个校园文化景观与文化布置上,以“行文化”广场为原点,以占地7000多平方米、设施一流的艺术楼、艺行坊为重点,以艺术画廊、文化长廊、墙面艺术作品、励志语录等为载体,通过先贤与今人的有机衔接,聚焦“行文化”学校文化主题,并通过开放式围墙与墙外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场等学校场所,也进行了能充分体现艺术与人生主题的空间布置,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能育人,使学校精神植于心灵,隐于校园,融于言行,形成了雅致谐和的校园环境文化。

2.构建民主与规范融合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学校章程,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建立了了健全、科学、规范、民主、人本、和谐、引领师生主动发展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创新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了条线管理和年级管理相结合的、引领教师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根据两支队伍建设要求,以及实施岗位管理、绩效工资等新情况,探索和创新了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着眼培养学生主体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完善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治”常规管理机制。通过这些制度创新,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管理的育人功能。

nlc202309010620

3.塑造师德与业务并行的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文化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和文化特质,是维系教师团体的精神力量。优良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是建设学校教师文化的根本保证。多年来,学校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采取了师德讲堂、青蓝工程、全员培训、教育论坛、技能竞赛、“十佳”评选等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形成了以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先进教科研个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尤其是艺术教育教师团队基础较好,专业发展趋势明显。学校现有艺术专职教师16人。他们业务功底扎实,教学水平较高,已经有相当的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其中5人成为市级优秀教师,多人获市级以上乃至国家级的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学校还努力构建强大专家团队,先后聘请19名艺术家、大学教授等担任学校“客座教授”、聘请13名常武地区艺术教育名师担任学校“专业引领教师”,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艺术教师的艺术素养、艺术教育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学校还不断探索与高校和区域兄弟学校的合作模式,扩大、完善艺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积极组建区域艺术教育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努力实现区域艺术学科名师孵化器的发展愿景,并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优化激励机制,全力支持广大教师科研工作。以省级课题“学校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案例研究”和市级课题“利用学校艺术教育平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为重点,深入特色课程建设研究,浓郁学校科研氛围,努力打造学研结合教师团队。

4.建设自主与合作统一的学生文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确立自主与合作统一的学生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校要在自主与合作统一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品质、言语表达和行为方式,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合作共事的能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多元开放的德育机制。

武进区洛阳高级中学坚持德育为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常州市生命教育项目学校为平台,以“热爱生活”为重点,与建设“行”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彰显德育工作特色。研究构建了以“热爱生活”为重点,综合“行”文化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等内容的,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体系;完善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健全了学生自主管理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机制;并不断优化各项德育活动和专项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合作交往,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和个人道德品德,形成自己的社会公德、鲜明个性和健全人格。

学校还确立了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教育服务质量的全新理念,以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为目标,以打造生本课堂、生本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在班级文化的塑造中,学校不断探索自主合作的管理模式,围绕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等形成了班际竞争、差别发展的态势和百舸争流的局面,学生的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高尚的生活品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自主管理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正逐步形成。

5.打造科学与人文交融的课程文化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与人文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形成科学人文的共同体,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校基于建设“行”文化和发展艺术教育特色,着眼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地发展,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认真落实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国家课程,并对国家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使之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协调的,以艺术教育为重点的校本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艺术与人生》、《生命成长之人生规划》、《中外名曲欣赏》等46门校本课程,编印了33本校本教材,逐步形成了“生命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三大类校本教材体系。每周统一安排课时以走班制方式实施;同时组建聚焦“行文化”、彰显艺术性的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卡通、竹笛、国画、素描、相声、漫画、摄影、装饰、流行歌曲、色彩、电脑美术、民族舞蹈、合唱等文化社团和兴趣小组,不断展拓艺术润泽生命功能,并在国际课程开发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四、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办学的绩效分析

学校多年坚持的文化建设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艺教特色创建历程,汇聚了学校上下的智慧和心血,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1.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提升。学校艺术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培育了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全校学生均掌握了1—2门艺术技艺,而且在多项活动中获奖。近三年,学生在艺术展演、绘画比赛中有700多人次获奖,校美术社团的学生屡获全国一等奖。

2.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强化。文化建设和特色创建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以艺术教师为例,学校现有艺术专职教师16人,其中音乐6人,美术10人。他们个个年富力强、朝气蓬勃,业务功底扎实,教学水平较高,在当地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他们中有省教育学会美专会理事、区美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擎副校长,全国第五届中小学音乐评优课一等奖、区音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孙煜副校长,首届全国青少年演艺新人金奖、常州市总工会“职工声乐比赛”一等奖、常州市园丁歌手优秀歌手并成功举办过个人演唱会的资深音乐专业教师郑克骄,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常州市声乐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区舞蹈、短剧比赛优秀指导教师杨姗姗老师,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员卢仁惠老师,省美术年会上课一等奖获得者、常州市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常州市教坛新秀严桃梨老师等。学校音乐、美术教研组还被评为常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常州市先进教研组。

nlc202309010620

3.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在特色创建中,学校着力建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坚持开齐开足鉴赏、设计、书法等美术学科的9门模块课程,同时较早开发和开设了艺术作品赏析、地方戏曲、现代舞蹈等10多门艺术校本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艺术与人生》、《卡通的欣赏与制作》被评为市级优秀校本教材。学校还把音乐、美术的师资和课程优势向普通高中班辐射,为普通班开设足量的艺术类校本课程,提高了普通班学生的艺术素养。

4.学校科研氛围不断浓郁。学校非常注重科研引领作用,建构了国家、省、市、区、校五级课题研究体系,充分利用各级科研基地平台,着力提升科研品质,积极倡导微型课题研究,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浓郁科研氛围。学校还拨出专项科研资金,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奖励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科研成果。近三年,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1篇,有22项国家、省、市级课题结题。学校多年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

5.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特色办学的成功实践,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连续八年获得武进区高中素质教育评估普通类和艺体类两个一等奖,这在武进区高中里是唯一的。尤其是艺术高考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至2013年,已有2300多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400多名学生考取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高校,35位同学考取中国美院、中央美院。

6.学校特色品牌初步形成。学校开办艺术教育特色班已16年,16年来,特色建设与学校同步发展,实现了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办学声誉和品牌影响不断攀升。学校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省内众多高校的生源基地,还是扬大艺术学院和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办学基地,特别是还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开办了“吴伯超音乐班”,这是中央音乐学院与中学系统唯一联办的一个校外班。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包括“十二五”国家规划课题在内的多个艺术教育课题的研究任务,成为《中国美术教育》数字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基地和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科研基地,2013年学校被中央电教馆命名为“动漫教育实验学校”;学校还多次承办不同级别的艺术教育研讨会,成为区内名副其实的艺术特长生培养基地,对武进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武进老百姓中流传的“普通教育看前黄,艺术教育看洛阳”更是人民群众对于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成果的最好褒奖。

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办学的成功实践,也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其他办学特色也不断彰显,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打造的“生本课堂”和德育工作中践行的“生命教育”等都已成为学校发展中的新亮点。2013年学校荣获北师大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全国生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接受了“生命教育实验学校”的授牌。

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就是品牌。做优文化建设,做强特色教育,这是全体洛中人的期待,更是洛中人的使命。笃行文化立校、特色强校之路,必将实现学校更高平台上的新的跨越!

篇5: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

——暑期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排龙山学校---罗纯军 今年暑假8月,我参加了零陵区暑期校长培训班的学习,本次学习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几位领导做了精彩的报告,使与会者如沐春风,受益颇多。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学习后,我更进一步认识到要做好学校工作,必须抓住根本,特别是以下几点:

一、强化质量意识,坚持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

坚持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旗帜显明抓质量,想明白就干,干就干出个样来。管理中必须落实好两项制度:首先是干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换人不如换思想,全体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要有豁上、拼上的精神,敢抓敢管,勇于吃苦,敢于吃亏,做到工作面前压不倒,困难面前吓不倒,名利面前整不倒;其次是落实教师管理制度,既要“规范、秩序”,又要“人文关怀”,要求全体教师端正心态,愉快的工作,愉快的生活。在大力提高教师道德水准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理论水平。

二、立足课改,科研强校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为此,教师必须不断认真学习、领会。同时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为此,必须把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师一起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地更新观念。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并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

2、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是有效途径

本着“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改善即成果“的原则,以学案教学为新课改实施的总抓手,学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子,整体推进,逐步到位。通过教师撰写教学札记、教学随笔、实践反思录、典型案例分析等,开展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养成自觉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促进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3、科研为先导,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

一切教学改革必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抓住改革的牛鼻子,要把课堂教学当做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必须以课堂教学的创新为重点,促进课改理念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把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着眼点,把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切入点,把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作为生长点,真正把课堂做为教改的主阵地,使教科研的成果及时的转化为生产力。

三、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不断地改进学校的管理水平

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做为农村校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不怕困难,敢于奋斗,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篇6:常规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

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

周传杰

2014年4月20日——27日我有幸参加了德州市中小学校长提升工程杭州第二期研修班,在杭州市德胜小学跟岗学习了一周,10月份作为初中校长再赴杭州,在杭州拱宸中学、文晖中学跟岗学习了一周。跟岗学习期间,我们虚心向跟岗学校领导请教,真诚与学校教师交流,潜心观察学校常规,细心体验名校内涵。学习时间虽短,但感触颇深,收获很多。

2015年8月11日,我县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会召开。会上分别听取了新盛店镇中学韩振周校长赴临沂商城实验学校跟岗学习(2014年8月我也曾听过临沂商城实验学校王清群校长的报告),苏留庄镇中心小学刘朝霞校长、南城镇乔官屯小学秦环校长、第四实验中学任士行校长赴杭州学习的心得及经验介绍。角度不同,感受又有不同。

一、名校印象

杭州之行,几所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鲜明的办学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科学规范的管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

杭州几所学校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校园绿树成荫,景色怡人,如同一座座袖珍花园。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一石一木,一花一草,处处彰显文化气息。德胜小学的办学宗旨是“万物育德,人

以德胜。”德育教育,特别是《小学生道德三字歌》成为该校最鲜明的特色,更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得以传承。杭州拱宸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最伟大的成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文化是“桥”文化——真诚沟通、赢得信任、有效工作、结果美好。文晖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我的路是最美的”——“文晖路”,一条长长的铁轨,九块寓意深刻的站牌——相遇、渴望、约束、云端、自我、男子汉、选择、创造和光明。不同的站牌,代表着学校对于孩子们不一样的要求和期许。一校一品,各具特色。

2、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锻炼了学生能力,陶冶了学生情操,突出了特色。

我们所到的杭州市几所学校,社团活动都搞的有声有色,所有社团都是学生自愿申报,人人参与,让学生在盎然的兴趣中学到知识,培养了能力。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师”制宜立项设团,设立“校园吉尼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幸福的人生。拱宸中学、文晖中学的社团及文体艺活动也各有特色。

3、全员德育促管理

● 德育目标:

严格的要求规范学生;

良好的校风影响学生;

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

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

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

● 抓关键节点,如开学典礼、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智慧迎考、中考百日誓师、毕业典礼等。

● 全员德育,对问题生实施“德育导师制”。

4、科研课题提水平

● 各校设立科研室

● 名师工作室——赵群筠工作室

名师课堂——语文突破“作文”和“阅读”,英语以“读”促“写”,数学以导学为抓手,科学以实验为抓手。

● 科研、校本培训、教研三位一体,“把一件事情做好”。

把问题当课题;

大课题带动,小课题收获。

● 课改志愿者

●“发展群”交流,群本教研——改进长假作业的研究与行动。

二、我校现状

2012年10月,我们镇中学和镇中心小学搬进了同一座校园,同一栋教学楼。这好比一家住着两家人,给教学、管理、校园建设带来诸多不便。2013年8月,两校合并为全县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我校现有在校生2027人,教学班36个;其中初中部在校生759人,教学班14个。教师83人,其中本科学历46人,中学高级职称26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1人,市县各类模范60多人;

30——50岁教师60人,30以下12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的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比肩挺立。教室宽敞明亮,冬有地暖,夏有电扇。现代化网络教室、多媒体演播教学播放室、阅览室、实验室、音乐舞蹈室一应俱全,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全县领先。学生宿舍八人标间,学生餐厅干净整洁。全塑胶操场,全县同类学校第一。整个校园设计合理,布局得当,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白杨、青松、榕花树,绿叶婆娑;四季花圃、文化长廊,赏心悦目。校园大方美观,生机勃勃。学校教学设备领先、教学质量一流、育人环境优美的特色,逐步使之形成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我们也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像学生家长会、庆三八妇女节、体育节、学生书画展、法制报告会、中考备考会、庆六

一、教师节文艺汇演、开学典礼等等。

2014年中考,我校由原来的全县总评倒数第三,一跃成为全县乡镇中学第三名。2015年中考再上一个台阶。

三、发展思路

1、常规立校,认真落实双抓双促一建设。

(1)抓好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突出精讲多思,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思”和“练”的积极性。

突出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议、练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2)抓好习题、作业的精细化管理。

教师要注重“下水”做题,并将其纳入常规检查。作业布置要求有针对性,能够揭示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坚决杜绝机械重复性的作业,目的性不强的作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减下来。

(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规范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我们将通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科学量化分析,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指导和督促,同时将评价结果用于评优评模等各种活动中,激励教师争先创优,不断超越自我。

2、科研兴校,促进教师发展

● 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周忠莲老师设立名师工作室,组织5人团队,引领教师成长;

● 加强数学、物理学科基地建设,铺设教师成长平台;

● 加强校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

● 设立科研室,制定计划、制度,把教育教学问题当作科研课题,科研、校本培训、教研三位一体,“把一件事情做好”,积极申请市县级科研课题,力争省级课题,以实现大课题带动,小课题收获。

●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改,探索高效课堂新路子。

3、文化强校,树立学校品牌(1)提炼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以良好的校风和学校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体现学校特色的人文氛围。学校文化生动的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传递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凸显学校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品位、提高办学质量的一条必由之路。

我校有一棵合欢树(我们当地称绒花树),植于1958年,为第一届学生所栽,可以说它承载着一代一代香赵莘莘学子的精神寄托、母校情怀。我们与济南鹰航学校品牌文化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决定以“合欢树”为切入点,取“合”,“合作”、“包容”、“和(合)谐”之意,暗合“家和万事兴”。取“欢”,“快乐”、“幸福”之意。从理念、行为、视觉、环境、媒介、校本课程六个方面打造我们的“合欢”文化。

(2)打造书香校园

● 推荐书目,开设阅读课;

● 建设班级图书角,开放图书阅览室; ● 晨诵午读,课外自读,提供读书时间; ● 举办读书节,激励读书。

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我将以这次学习活动为契机,正视现状,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强化落实,努力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辛德勒的名单 音乐鉴赏下一篇:三人公司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