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

2024-05-02

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共8篇)

篇1: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

地域文化对旅游网页设计的影响论文

在自然界中,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图形和文字时相当丰富的,在大自然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元素。在将平面设计应用于计算机之前,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主要是运用于报纸、摄影、广告、标志等传统的平面设计中。随着网络高速的发展,网页中越来越多的运用了平面设计的原理,本文从各地域文化在网页中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地域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在旅游网页设计中的影响。

一、网页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我们通过自然界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图形和文字,这些信息元素充斥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人们不光只通过纸质平面媒体来传达信息,从动态的传达方式中,我们能够获取声音和影像信息,这些传达方式主要运用于电视录像、广播等传媒媒体。这些影视、平面媒体形成了传统视觉媒介体系。在最近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除去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之后,第四中媒体——网络媒体随之出现,这在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现如今互联网广泛采用平面设计的原理,其所承载的信息资源可以说是无限大的,其高效性、人机互动性特点对印刷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可以说网络媒体对平面设计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文字、图形、色彩等元素构成形成了丰富的含义,在网页设计中的通过对视觉元素的不同表现,就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传播工具,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空间,为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网页现以成为网络信息的性能和传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网页设计的发展中,这些年来,网页的视觉表达已经从单一的`文本布局,到了向各种视觉元素结合的方向发展,而新媒介下的网页设计也已经成为了视觉传达的新方式。因此,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是网页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目前国内外网页设计研究现状

这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可视化专业网页设计软件的开发,网页设计制作变得简单易学。随着越来越多的网页爱好者、设计爱好者步入这一艺术领域,使得网页设计、个人主页等热门词汇开始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出来。

1.中国旅游网页设计中的现状

在我国的网页设计中,我们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网页设计人员也是一些大公司所争相礼聘的人才。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设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只是在片面地理解艺术设计的含义,大多数只是浮于表面,关于网页设计的布局、色彩的搭配这些方面还是注重的太少。主要表现为:第一,一些热门网站的设计布局可谓是千篇 一律、色彩的混乱搭配、表面绚丽光鲜实则空洞;第二,网页中广告繁多,版式的纷乱;第三,缺乏地域文化的特色,落后且平庸,缺乏设计感。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更多的是网页设计师的雇佣方式照成的,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往往需要应聘者什么技术都会,抱着"美术设计员精通程序设计”这一想法去招聘,所以造就了大部分网页设计公司都是程序员兼顾着网页设计一职。但是这一方法从根本是就没有解决问题,也不是长远之计。

2.国外旅游网页设计中的现状

国外的网页了设计就很时尚,很突出其个性特点,行业明确,功能明确,安全性高。如韩国和日本的旅游网页设计,他们的设计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结合,能够很好的将本土文化与网页设计结合在一起,传统艺术设计理论与人机交互设计理论结合使得网页界面能够更好的、有效的传递信息,其在旅游网页中的设计中遵循图文搭配的均衡性、色彩的统一性、信息传达有效性和主题的一致性等原则。并且还研究分析了设计中各个信息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些优点,都是具有很好指导意义和经验总结的。

三、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不只是自然地理环境上概念,其中还包括政治、经济及人文历史背景下的综合体。是指在特定区域中的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是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是具有空间意义的形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人们在这一区域中的生态环境下具有相同的风俗习惯,形成独有的心理、审美观念等文化概念。区域文化是物质和精神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以区域为基准,以历史为主线的。

四、地域文化的视觉元素

地域文化是由多个层次综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富含很多文化符号元素,这些都能代表一个地域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的组成使得地域特征更加丰富多彩。从视觉形象的形态、色彩、风格等的视觉形象的视觉元素中提取,无论把哪种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及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运用在网页中,都能体现一定的地域特征的视觉效果。

五、地域文化对旅游网页设计的影响

视觉元素的图形设计是基于页面功能上的审美设计体现,在旅游网页中,对于预览方面不仅是审美和功能的设计,也需要加入当地人文历史方面的宣传。结合一些优秀案例,吸取地域文化的特殊元素,展现当地文化的魅力。地域文化结合网页设计中传统艺术设计原理,能够更好的让浏览者清晰的了解当地文化,独特的地域元素能够给网页设计带来独有的地域风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宣传,提升地域文化的认知度。

篇2: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旅游心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任课教师:徐 倩 年

级:2013级 专

业:旅游英语 姓

名:胡 凯

号:***3

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摘要:人类的文化习得与旅游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习得。然而这些文化习得为人们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上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设计等等。旅游形成初期的旅游活动可能仅仅是出于以探亲访友、商业交流为目的的出行活动。随着经济,政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出行的目的不再局限于此,度假休闲游等一系列丰富的旅游活动也随之兴起。

关键词:文化、差异、旅游行为。

文化可以视为社会的个性。它不仅包括一个群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包括他所重视的抽象的观点,如价值观和世界观。文化修养是习得的行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从其文化中学到了一整套独特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习惯、风俗、传统与行为方式。文化修养影响人们的生活报负、所承担的角色、与他人的联系手段、理解事物的方法、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以及作为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然而文化的修养习得,也同样对旅游行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了地域、个人修养级受教育程度等文化差异对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出行方式、旅游活动项目的选择等。

一、地域文化对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域之间的文化各便有所不同,加之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建设等迅速发展,不少西方文化也流入国内,人们对与自身不同文化的好奇心也由此产生。如地域差异形成的不同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因素。1.名俗文化差异

我过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民俗有关,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少数名族聚居地大致可划分为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北方民族主要是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然而尽管这几个民族都处在华北地区,尽管各民族间在某些活动和生活习俗上彼此相同,但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如他们之间的传统节日,传统美食,宗教信仰和传统服饰等方面,各民族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这必然使得不同于他们各自文化的人们对其的兴趣和探索,由此便促使人们产生对其的旅游动机。

中南及西南居住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最多的壮族和独具特色的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尽管与北方少数民族同为少数民族,但因其地势和历史文化等因素,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饮食文化、服饰、语言上都与北方民族存在较大的差别。不仅如此,中南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间也存在异同。就是这些不同的地方相互吸引着彼此,才使得民俗文化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旅游者的选择。

2.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的差异

中国地域宽广,纵横跨度较大。在地势上,北方多为平原,南方则多为山地、丘陵和盆地;在文化底蕴上,北方大多城市在秦朝开始便作为各个朝代都城使用,而在南方,多数城市出于山地或盆地地带,由于交通的不便,这里的自然风光与北方的历史文化形成极大的对比,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加上南北气候的差异不同季节形成的自然景观也各有不同。如北方人对江南水乡的向往,南方人对北方文化的兴趣,冬季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北方人可能会想到南方过冬,而南方人则想着去北方体验不一样的自然气候景观,这些都足以成为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南北的差异,中国东部与西部在地形上也存在较大差别。东部主要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经济高度发达城市较多,而西部则是山脉纵横的欠开发欠发达的高原为主。东部为中国经济高度集中城市的聚集地,西部则由于欠开发自然保护这一块做的比较完善,高原和盆地地带的雪山,冰原,河流,喀斯特地貌等等与东部经济开发区的世界之窗等现代化旅游景点截然不同。求异心理的无疑又成为影响旅行者出行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同时,旅游也是“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这两点出发,得出旅游的属性主要地是文化的。事实根据有二,第一:旅游不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是生活消费;第二,旅游作为人的短期的、采取不同于平时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经历,主要是通过时空变换对人的精神生活发生影响。前者隐含着两层意思:旅游行为过程带有经济性质,但旅游行为不以达到某种目标为目的,而是以满足人的身心需要为目的的。后者则指明了旅游的行为效果。在旅行过程中旅游者涉身于与自身文化背景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客观方面受着有幸和无形的文化熏陶;主观方面在旅游动机和旅游期望的驱使下,相对灵活地按照预先的安排进行活动并有目的从中寻求某种身心的满足。由此看来,旅游行为过程的文化属性是占主导地位的。

1.旅游活动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大众旅游局面的形成更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当人们普遍拥有可随意支配的剩余收入、有可支配用于非劳动的自由时间,有可供选择的有吸引力的异地生活空间的时候,在这个发展水平上,旅游才转化为一种人类的短期生活方式。因而,旅游活动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

2.旅游是人的谋求身心需求得到满足的行为过程,是一种文化县乡。

3.刺激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有直接、间接的旅游经验,有大众传媒的宣传,有国家政治的、经济、外交活动产生的影响,有宗教因素,有种族、民族因素,有社会活动因素、商业因素、学术因素,还有自然方面包括生态环境的因素。而绝大多数旅游动机的刺激因素是文化性质的。从这个角度看,文化是造就旅游的群众基础的重要因素。

4.旅游行为过程是信息作用过程。这个过程一旅游者旅游行为试试的发端为起点,以旅游行为的终结为终点。交换信息的诸方包括旅游者、与旅游者接触的人,信息源包括人、事、景、物。在旅行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信息交换,也无论对信息是有意向接收还是反应式接收,都会读旅游者产生信息作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信息过程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信息受主在知觉文化差异方面的刺激。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知觉及作出的反应构成文化交流过程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行为内容。

概括的说,旅游活动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狭义的文化过程,是现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旅游的属性主要是文化的。文化是旅游的社会环境,是维系旅游并使之走向大众化的精神因素。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文化交流、冲突、变异、衍生、融合,不外乎两类进行方式,即以激烈方式及和缓方式进行。即使是在相同温暖背景的人类群体内,文化过程也是按照这两类方式进行的。战争引起的文化现象多为激烈方式,而旅游活动引起的文化现象则属于和缓方式。旅游作为易于为不同文化群所接受的和缓的文化交流方式,对旅游者个人、对旅游地社会甚至整个人类文明都是有益的。

旅游作为特定条件下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短期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旅游的具体方式以及旅游活动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它的变化会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随旅游者支付能力的提高、随人们观念的更新而层出不穷。旅游还会在人们的旅游实践的基础上,提供越来越多的、需要加以认识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3:文化语境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语境,旅游翻译,跨文化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之一, 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小觑。自20世纪70年代, 文化语境作为语言学重要范畴之一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由此产生的翻译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文化语境和翻译的关系, 对译作做出客观的评价, 并科学地解释翻译的实现过程。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语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而这其中“旅游翻译是跨文化性质最典型、跨文化特色最鲜明、涉及社会、经济、教育、宗教等因素最多的包罗万象的翻译种类。”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旅游文化所承载的特殊语境, 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准确的文化信息。

1 旅游翻译的定义

国际上, 英国学者Graham Dann最早对旅游语言进行了研究, 并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了旅游语言的职业性和特殊性。而在国内, 第一本旅游语言与翻译方面的专著是陈刚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该书对旅游翻译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书中认为, 旅游翻译是针对旅游活动与旅游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 属于专业领域翻译, 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在翻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旅游翻译不等同于文学翻译、科技翻译或时政翻译等, 受众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要体现对文化的敏感度和适应度;同时旅游的国际推广和信息服务要求翻译人员具有高度的跨文化意识和双语素质。旅游翻译的成效要译语接受者和和旅游消费者的共同检验, 因此旅游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整体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2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语言同文化密不可分, 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相同词语所具有的含义甚至是不相同的。而对于“文化”一词, 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文化进化论的代表人物,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 (1871) 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 并表述为:“文化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泰勒被视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科的重要奠基人。

由于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历史习俗等方面产生的差异都对语言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文化内涵是必然的结果, 也使文化语境成为研究语言存在使用及产生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翻译过程是理解和表达的有效统一, 单词、语句、段落的正确涵义都应该首先了解原文所在的语言环境, 正确的理解是准确传达原文内容的基本前提。

3 文化语境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旅游翻译中“文化障碍”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存在。“在一切旅游资源中, 除了它本身的自然景观所具有的欣赏价值外, 还注入了一些特殊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事件, 带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中西方文化差异无时无刻不表现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 其覆盖的范围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政治法律、语言使用、思维习惯、历史风俗、审美情趣等等。

(1) 人文历史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的传承与遗留使旅游文化极具吸引力, 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现代文明无法复制的。包含了民族智慧或者民族精神的文化内涵需要用特定的词汇来体现, 在翻译中需要认真了解和仔细推敲。例如在翻译少数民族语言地名时, 如果完全把该民族语言命名的汉语通用形式简单用汉语拼音标注出来, 则很难让国外游客理解和接受。所以现在普遍采用异化的手法, 呼伦贝尔可以翻译为“Hulun Buir”。这种方法既能保持原地名的意义和民族文化内涵, 又容易让外国人看懂和接受。再比如民族名称的翻译, 鄂温克族“Evenki”、鄂伦春族“Elunchun”、达斡尔族“Daur”, 这些翻译较为普遍地出现于官方的信息中, 也比较利于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县级行政单位中还有绝大部分保留了“旗”的称谓。而这里的“旗”并不只是单纯的地域单位, 而是来源于“旗帜”, 所以经常被音译为“qi”。旗源于清朝行政单位和军工单位, 每个单位拥有各自的旗帜, 所以翻译时使用“Banner”更为准确。

(2) 自然地域对翻译的影响

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风貌。自然要素的变化多端使旅游资源产生了多样性和非凡性的特点, 加之独特的人文底蕴, 使得对特色景观的描述往往用词优美、蕴涵丰富, 例如虎啸呼伦、象山望月。单看字面并不能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 其实这是描述呼伦湖的景致, 那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呼伦湖的地理特征“The Hulun Lake is one of china’s few remaining pristine and unpollutes freshwater lakes.”虎和象其实是两座类似这两种动物的山, 那么翻译成“views of the surrounding tiger and elephant-like mountains”。

(3) 风俗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语言源自于生活, 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源语中包含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有一定民族特色的, 比如那达慕“Nadam Fai”、博克“Boke”、敖包“Aobao”。相对于地名, 对于上述专有名词译文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所以翻译的过程中最好添加注释。博克是摔跤的意思, 可以解释为“a kind of wresting practised only by Inner Mongolians”。那达慕是蒙古族特有的大型聚会活动, 因此注释可以适当解释为“The Nadama Fair held to August is an annual grand festival for the Mongolian people”;敖包是祭奠风俗的沿用, 可以注释为“heaps of stones used by the Mongolians and Tibetans as markings for roads or boundaries”。

4 结语

旅游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是在具体文化语境中产生并进行的, 对文化语境的理解是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语言文化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 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 正确理解文化内涵, 关注文化语境是极其重要的。文化翻译观认为文化语境因素是比语言学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因素, 翻译活动必须置身于文化语境中。

纵观世界翻译研究史, 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体系和流派, 相对成熟和完善。直到近几年应用翻译研究才开始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异军突起。鉴于旅游翻译理论研究历史相对短暂, 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理论创新和突破的空间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259.

[2]傅文.文化内涵与旅游翻译浅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3) :80-81.

[3]吕和发, 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 2008 (1) :30-33.

[4]王群.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资料的翻译[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76-78.

[5]杨红英, 黄文英.汉英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J].外语教学, 2009 (4) :104-108.

[6]杨敏, 纪爱梅.英汉旅游篇章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31-35.

篇4: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文旅游资料、导游口语翻译、一些介绍标识等的旅游翻译,是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旅游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对语言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再结合旅游翻译中的问题,探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能提高旅游翻译的质量,促进我国和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结合旅游翻译策略与江西省旅游翻译实践,探索出一条以旅游翻译研究为主,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为江西省和我国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文化差异引起旅游翻译误译的问题和原因

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历史典故、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五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容易引起旅游翻译产生误译。

旅游翻译文化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园林艺术、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和思维模式几个方面。为了正确处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翻译文本,翻译理论家曾提出过一些表面不同但本质相似的翻译策略,其宗旨就是要正确地傳递文化内涵。

二、文化差异引起的旅游翻译中的问题和实例

有些景点的英语介绍用词不妥、文不达意,甚至有些还会出现语法错误。如“绳金塔”的“塔”,人们通常会翻译成“the Shengjin Tower”,但正确的译文应是“the Shengjin Pagoda”。“tower”是指独立的高建筑或金属高塔,“pagoda”才是指若干层的佛塔。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04年~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一个盛有300粒舍利子的金瓶,绳金塔因此而得名。如果不了解绳金塔的历史文化,就很难做到准确地翻译。

三、对策

我们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综合文化的概念,指出了跨文化差异意识对译者的重要性,以及减少旅游文本误译的必要性。我们认为通过直译、音译加解释、音译加直译、文化类比、释义等途径,不仅能把文化内涵有效地传递给译文读者,而且还能避免误译。在研究翻译标准以及认真分析旅游文本和口译的误译实例后,笔者认为,旅游翻译就是文化信息传播,是对译者的语言功底、文化修养、责任心等的更高要求。

几千年的历史繁荣了江西这片红土地,这里有着灿烂的文化。以陶瓷文化为例,外国人会把景德镇的陶瓷和古代文明中国相联系。景德镇的瓷器有四大特点,可以译为:as white as jade, as lustrous as mirror, as thin as paper, and as resonant as chime(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和声如磬)。

江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能够把千年积淀的文化和美丽自然的风景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外国游客,是旅游翻译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余光川.异域文化和汉文化的碰撞[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8).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陈小燕.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此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果。课题编号:YY1007。

篇5: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范文

文 化 生 活

第二课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课题属于《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的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第一框。第一课是从“人类社会”角度看文化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课则是从“个人”角度看文化影响的特点和意义。本框在第一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确立依据:因为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潜移默化,二是深远持久。这两个特点都有难以理解之处。潜移默化这个词包含着多种涵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也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是文化习俗,二是文化素养。这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知识基础宽广、求知欲旺盛,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高中生需要参与探究性活动。但探究活动的目的并非追求单一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寻求社会意义的奉献精神。而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阐述文化影响人们的表现。

2、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二)能力目标

能结合材料或举例分析,客观对各种文化社会现象说明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在对文化特点和差异的讨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人成长的意义,自觉学习、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接受优秀文化,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3、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数

一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请学生观看视频《G20花絮折射东西文化差异》,并思考问题:你从这个视频中发现了哪些文化差异?想一想这些的不同文化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感受中外文化差异对人行为的影响

教师总结:在不同的国家,人们面对国旗的态度不一样。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影响,从而进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27分钟):

1、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教师活动:让学生看书(13页的资料和图片)2分钟,然后直接提问学生,文化对人影响的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看书回答此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书,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2)文化对人影响的主要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教师活动:(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我国维族女性见面礼仪、维族男子(同辈之间、晚辈跟长辈之间)见面礼仪和藏族同胞在迎送客人时献哈达的三幅图片来提问“不同民族的礼仪反映了文化对人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文化差异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归纳:各民族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受不同文化 影响,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差异,见诸于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文化的差异有的取决于风俗习惯、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取决于文化程度,终其根源还是源于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不同。所以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也体现了人们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反过来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示了人们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反映出很大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师活动:通过PPT展示一则《实例分析》,并让学生思考: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生活上的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随机抽取学生起来抓材料中的关键词。

实例分析材料:

某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我们物业经常接到中国业主的投诉,反映有外国人在深夜里喝醉酒喊叫,或者聚会时喧闹扰民。一些人夏天还喜欢在小区里搞露天烧烤,或者在草坪上睡觉,这些都容易引起社区内中国居民的反感。为此,我们也与一些外国人进行过沟通,但他们的理由是自己交了物业费就是这里的主人,应该有享有这些权利。中国业主在共同场所晒被子,在阳台晒衣服,都曾经被外国业主投拆过,他们认为公开晒被子是十分不雅观的事情。而中国人恰恰认为这是卫生和环保的好习惯。

学生活动:启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文明的掌声》,并思考:这是一则CCTV宣传奥运的公益广告,CCTV为什么要反复播放这条广告?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

教师总结: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思考、讨论和交流,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②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教师活动:PPT展示材料: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在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并提问学生:能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吗?

学生活动:我们要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应当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地过程。

(2)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教师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华人华侨热热闹闹过春节》,并思考:视频中华人华侨过春节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的感悟

教师归纳: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终生难以抹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海外华侨的生活方式受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能力;也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课堂小结(8分钟)

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影响来源。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不管是外事活动,还是出国考察、旅游、经商和探亲访友,都免不了要和外国人打交道。鉴于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中外文化差异被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这种跨文化交往中,为了避免因不了解彼此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尴尬,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国外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并尊重。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设计意图:概括和巩固新课

课后练习:

1.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 答案:B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曾深深地影响了几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A.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D 设计意图:检验教学、巩固新课

篇6: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

题目: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 作者:张锐

班级:09汽车维修与检测 毕业院校:安徽工贸学院

新能源对汽车工业的影响(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代步和运输工具。可以肯定地说,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改变整个社会面貌的重要手段,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问题,新型车辆的开发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工业界得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清洁无污染,零排放,技能提高交通工具的性能(环保)又能节约动力(能源)已成为当今乃至未来最有发展前途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且走大众消费路线的目标。

1.1. 新能源汽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增加、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概念逐渐形成共识。而低碳发展的主要选择,除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之外,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特征明显的新能源产业。当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高碳特征明显,在保障能源供给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增加湖南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全球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展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大幅增加,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并且快速的工业化导致了污染加重、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增加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具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降低对石油的依赖、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也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可以说,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要是越来越迫切了。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仅技术种类多,各种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成本、使用燃料、清洁性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并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涉及燃料与基础设施发展、市场需求培育、对传统汽车的替代等方面往往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因此中国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制定新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高强度消费和价格的持续上涨,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综上所述,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能源危机的加剧,直接冲击着传统燃油汽车,同时由于各地人们的环保观念。意识的增强,对汽车发热要求越来越高,促使人们致力于减少汽车排放的研究,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新能源汽车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

1.2.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对比

中国消费者似乎比制造厂商和政府还要急切地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不管是混合动力、纯电动还是氢燃料电池———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它要足够实惠,能够像普通汽油车一样方便地使用。

那么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在油耗方面有哪些成本优势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能源效率高,多样化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过燃油汽车,特别是在城市运行,走走停停,行驶速度不高,电汽车更合适,电汽车停止时不消耗能量,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可自动转化为发动机,实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在利用,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练,送发电厂充电,经冲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源利用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由汽油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应用可有效地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可将有限的石油用于更重要的方面,像蓄电池充电的电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气,水力,风力,核能,太阳能等能源转化。除此之外,如果夜间向蓄电池充电,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有利于电网均衡负荷,减少费用。2.结构简单实用维修方便

新能源汽车较内燃机汽车结构简单,运转,转动部件少,维修保养工作量小,采用交流感应电机时,电机无需保养和维护,更重要的是电动汽车易操作。3.动力电源实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

目前新能源汽车尚不如内燃机完善,尤其是动力电源的寿命短,使用成本高,电池的储能量小,一次充电后里程不理想,电动车的价格较贵,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扬长避短,新能源汽车会逐步普及,其价格和使用成本会逐步降低。1.3新能源汽车的种类

1.混合动力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

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

近几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如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计划在2004年以前将燃料电池汽车投向市场。目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样车正在进行试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运输大客车在北美的几个城市中正在进行示范项目。在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挑战,如燃料电池组的一体化,提高商业化电动汽车燃料处理器和辅助部汽车制造厂都在朝着集成部件和减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缺点:燃料电池汽车开发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挑战,如燃料电池组的一体化,燃料处理器,部件成本较高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而石油等资源却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吞下大量汽油的车辆不断排放着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最终的解决之道当然不是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开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燃料电池车的四轮快速又安静地滚过路面,辙印出新能源的名字——氢。

几乎所有的世界汽车巨头都在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曾经被认为是汽车的未来动力,但蓄电池漫长的充电时间和重量使得人们渐渐对它兴味索然。而目前(指2009年)的电与汽油合用的混合动力车只能暂时性地缓解能源危机,只能减少但无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个时候,氢动力燃料电池的出现,犹如再造了一艘诺亚方舟,让人们从危机中看到无限希望。

以氢气为汽车燃料这种说法刚出来时吓人一跳,但事实上是有根据的。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释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车发动机运转,而且氢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水,没有污染。因此,许多科学家预言,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是21世纪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对汽车工业的革命性意义,相当于微处理器对计算机业那样重要

优点: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缺点: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政府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资源、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出国家级燃气汽车政策。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状况,发展包括燃气汽车在内的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根据国情应该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如四川省、重庆市的油、气差价,即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采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采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资源。

优点:具有燃烧彻底,排污少,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缺点:加气站数量不足,投资大,燃气价格上涨。生物乙醇汽车

乙醇俗称酒精,通俗些说,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从生产上和应用上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近来由于石油资源紧张,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加剧,乙醇汽车又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乙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乙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乙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

一、掺烧,指乙醇和汽油掺合应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积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占10%,15%,则用E10,E15来表示,目前,掺烧占乙醇汽车占主要地位。

二、纯烧,即单烧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应用并不多,属于试行阶段;

三、变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乙醇,这也是属于试验应用阶步;

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氢气,并随时可以切换。如福特,丰田汽车均在试验灵活燃料汽车(FFV)。优点:乙醇汽油可提高燃料辛烷值,增加氧含量,缸内燃烧更完全。生产和应用技术都已经很成熟。

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比矿物柴油高,发动机更易启动,污染物少。缺点:生物乙醇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生物柴油成本较高,生产规模不大。

1.4新能源汽车研发现状

1.中国纯电动车已到产业化前夜

电池的研发不仅仅是电池生产企业的职责,主机厂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首先,由于我们采购的电池一般是单体电池.主机厂根据设计空间把它们装配到一起或几大块,不仅要重新进行电池包的集成..3.燃料电池是终极目标,中国很容易赶超美国

一旦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初具规模,则燃料电池车将有迅速发展”。英国Intelligent Energy公司业务拓展副总裁Dennis Hayter就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存在问题和前景预测进行了分析。

3.能源转型在五十年后,传统动力技术仍是重点 国内所称的“研发”往往只有“发”没有“研”。国内企业习惯于在产品设计部门内根据项目需要抽调人力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一些研发工作。至今在中国土地上...4.新能源路线

最近,国家通过下调油价、取消养路费、实施燃油税改革,特别是今年1月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发布,对汽车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意义深远,对当前较低迷的消费信心也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

1.5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研究内容

这两年重点内容就是受国家的委托做了汽车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我们国家传统汽车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我们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发展的一些现状的情况做研究;第二,摸清了节能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路线。这是通过研究解决的这些问题;第三,解决的问题是实现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国家的一些相关政策,需要一些相关的外部条件,也做了研究。

篇7:浅谈孝道文化对企业的影响范文

近期公司组织学习了孝道文化,对我影响非常深刻,作为公司的员工,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孝道、感恩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社会、企业呼唤“孝道”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激烈,已经演变成了用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变革创新企业文化成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导致的道德滑坡为全球的人们平添了无尽的困扰,政府所倡导的高素质、高道德要求也似乎成了一种传说,于是乎维持道德平衡就成了企业的责任,于是企业与社会一道呼唤“孝道”的出现。央视的公益广告“为母亲洗脚”让多少人感动地热泪盈眶;歌曲《常回家看看》唤醒了许多人的孝心。社会需要孝道,企业也需要孝道!

二、推行孝道文化的必要性

企业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重任。这里的“有道德”就包括着孝敬父母这一教育内容。从字体的组成来分析:“教”字是由孝敬的“孝”字和文化的“文”字组合而成,俗话说“不孝不教”,也就是说没有孝道内容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著名的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就说过:“小孝能治家,中孝能冶企,大孝能治国平天下”。儒学大师孔子给孝的定义是:能敬者谓孝;和颜悦色者谓孝;荀子则云: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诚然,孝的定义可谓多多,也可以包含人们的种种言行,但世人所认可的“只有孝子才能对得起朋友,才可深交、信任;才能对得起企业和社会”。孝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诚、信、礼、义、敬。诚,就是真诚坦率、直言相向;信,就是言出必践,信守承诺;礼,就是爱己爱人,大家风范;义,就是如果玉碎,青山亦留;敬,就是不耻下问,敬人敬岗。难道这些不都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所必需的吗?

三、孝道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如果企业忽视了孝道教育,必然会形成“物质富有,精神贫乏”的畸形,也就可能会让“富士康十五跳“重演。出现“道德危机”,企业风气也会受到污染;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孝道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行为素质,使他们养成孝亲敬长的良好习惯,做到举止美、语言美、仪表美、心灵美,将对企业风气的净化和企业

文化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行的孝道已大大超过了人性、人情和一般家庭生活的范围,所以不可能完全依靠家庭或人伦来维持,企业进行孝道教育势在必行。孝道教育是检验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下的重要尺度,也是企业文化中的基础教育,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四、推行孝道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孝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是孝文化在当代的表现形式。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史籍所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退避三舍”,《诗经》中的“投桃报李”都表达了这一主题,唐代诗人孟郊留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更是拨动心弦,催人泪下。民间流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饮水不忘挖井人”的俗语,以及动物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古训。这些都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价值观——做人必须懂得知恩图报,且报答要重于恩惠。员工学会了感恩,就势必会爱岗敬业,勤勤垦恳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

(二)、能改进我们的服务质量

试想,一个人连含辛茹苦拉扯自己长大的父母都不感恩,都不赡养,很难想象他会给别人多少爱,能为社会、为企业有什么样的付出和贡献,如果我们都不能懂得对我们的衣食父母(业主)报恩,我们怎么会为他(她)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业主当成自己的“父母”来服务,我们就一定能更好的服务于业主,让他(她)们更满意,从而改进我们的服务质量。

张敏

篇8:历史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论文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典型案例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中国潍坊杨家埠民俗旅游的发展过程: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刻板印制和风筝扎制工艺自明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杨家埠民俗村是我国第一批重要的民俗旅游点之一,但在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的开发却一度走入误区。起初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中外游客走进居家与作坊一体的“民俗家庭”,现场观摩、参与、体验堪称“东方经典艺术”的年画印制过程,与民间工艺大师面对面交流;20世纪90年代后期,杨家埠民俗旅游进入自主经营的市场化阶段,因利益的驱动,村里办起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民俗大观园”,把民俗博物馆、木版年画作坊、风筝扎制作坊和风筝放飞场等集中到一个封闭管理的、收取门票的园区内,游客买票进入“大观园”后可以集中观赏民俗演示,不再需要走街串巷去拜访民间作坊和民间艺人,原本原汁原味、寓于生活过程和生活空间的民俗文化变成了脱离生活、专门提供给游客观赏的舞台表演。[2]

案例二,恩施土家族“女儿会”传统节日的异化:“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谈情说爱的节日,又有“东方情人节”的美誉,保留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女儿会”这天青年男女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后来“女儿会”移植到了风景区,恩施州每年组织一次“走进生态恩施州,相约土家女儿会”旅游文化节。这样“土家女儿会”既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又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效益,但其传统内涵已基本消失,逐渐演变成了招揽游客的招牌。

上述案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文化旅游在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如何面对经济利益牵动下的文化变异和商品化问题,如何处理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什么样的文化可以开发,什么样的文化应得到保护,值得深思。

二、文化旅游变异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一)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

1.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现象,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异质性特征是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石,这种异质文化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的最大资本[3]27。杨家埠的年画艺术之所以没有随社会的转型和农耕文明的远去而日渐消失,正是借助于旅游开发的外部动力,是旅游开发复兴了传统文化,使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获得新生,又使社区居民在经营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获得了经济上的实惠,发展和繁荣了地方经济,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局面。而恩施土家族传统节日“女儿会” ,由于旅游开发,原生形态和半原生形态的文化表现功能及传达功能都发生了变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其基本特征。正态的文化旅游的变异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求,使游客感到新鲜、神奇,从而拉动内需,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文化旅游的变异会引发替代资源的开发,导致新的旅游景点及产品出现,有利于形成旅游的多元化局面。文化旅游的变异虽然使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下降,但文化作为旅游发展资本的价值却上升了,[3]217从而不断拓展、开发新的替代旅游资源,增添旅游新景观和新吸引物,诸如休闲娱乐性旅游等,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深化,形成系列化、多元化旅游开发格局,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3.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多层面交流,使其更快走上“现代化”和“全球化”道路。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商品机制,将有助于消减其封闭、保守、滞后等惰性,增强当地居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将传统文化引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对该民族的发展就越有利,该民族文化就能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4]因此,文化旅游的变异能提高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参与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利于游客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体验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从而消除民族偏见,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

4.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当地一些原来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重新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灭绝的历史建筑重新得到维护和管理等。传统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几乎消亡的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成为文化再生产新的起点和依据。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循环过程。

(二)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1.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正当商品化和舞台表演化,使得传统文化被扭曲、改变甚至破坏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影响旅游景区的形象,降低旅游吸引力。旅游者对异域文化和另类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使得旅游区刻意去挖掘和开发与旅游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使本地文化商品化和表演化,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如民居的模型化,饮食、服饰、歌舞、生活、习俗等的表演化,从而破坏了其应有的“原生态”品质,造成了对文化深层次内涵的忽视和丢失。正如科恩(Cohen)所说的那样,如果一种仪式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内涵也就丧失了。[5]如土家族女儿会、傣族泼水节等民族活动作为旅游项目的频繁出现,已丧失了原生形态符号的表述及传达功能,其文化内涵已被功利目的所取代;再如透过商业包装与虚构的故事,将不实的文化错置于旅游地,以假乱真,形成观赏“假古董”的旅游形式等等。此外,为了满足旅游者对纪念品的需求,当地工艺品大量生产,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充斥于市场,这些产品实际上已不能反映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艺,使当地传统文化的形象和价值受到损害和贬低。由于过度的旅游商业开发行为而导致原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变异,就会在获得短期经济利益的同时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而长远的经济利益也将受到影响——过度商业化的最终结果必将是传统文化的本真性逐步消失,社区特色随之衰退[2],干扰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逐渐降低,从而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趋同性变异限制了旅游产品自我更新、自我升级的生产能力,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的旅游产品都模仿已经发展成功的产品形式,缺乏自我特色与文化内涵。此外,因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外来旅游者将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带进来,对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一些当地居民盲目认为,外来文化就是好的,从而不加区分地予以接受,盲目模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接受其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结果出现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趋同性变异,使当地旅游产品特色和地方特色衰减。地方特色的逐渐消失不仅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丧失应有的客源市场,而且限制了旅游产品的自我更新、自我升级的生产能力,使得市场竞争力下降。

3.滥用文化旅游资源,导致一些民族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退化和遗失。因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旅游开发中的迎合性,一些旅游景区甚至存在着将当地民族宗教礼仪都开发成旅游商品的现象,原本当地人视为神圣的活动,因为用来作为招揽游客的消费活动,这种神圣的性质完全消除而沦为纯粹的旅游消费品[6],从而给当地旅游业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能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显在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文化,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寺院、语言、文字、风俗等;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性文化”,是不适合开发成旅游对象的,也不能开发成旅游产品,否则,将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

三、结论与思考

文化旅游变异对旅游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要处理好文化变异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就必须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指导性变迁”,让文化变异与其诸多影响因素协调发展。

(一)正确应对经济效应的冲击,处理好文化旅游市场化、商品化的问题,坚持创新式开发

文化旅游要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必须符合方便、创新等特点。在旅游开发背景下,一方面需要促成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部分内容必然要市场化,实现其经济价值,但文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并非所有的文化都可以开发成旅游商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深厚宗教内涵的,如果过于关注文化的经济价值可能会使文化失去其原有的内涵。固然有些文化可以作为商品,为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宣传当地的优秀成果,增进民族间彼此的了解,但并不能代表挽救、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关健在于找出发扬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与新的生长机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分清文化和商品,正视文化的信仰属性,从文化自身的角度对它们进行保护、传承。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努力创新开发可开发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但这种保护开发是有原则的,不能见利忘义,急功近利,不能因商品化而使文化变味。[7]于光远先生曾有过一句经典之言:“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8]因此,旅游开发必须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平衡关系,实现经济、文化和旅游的和谐多赢,正确对待文化旅游市场化、商品化和舞台表演化等问题。

(二)必须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等多方面的力量

文化旅游变异主要受到政府、旅游市场、民众和外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的旅游开发一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几乎成为一种政府行为,而民众是文化的主体,他们的价值取向、现实行为决定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同时,文化被引向旅游市场后,市场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因此,需要政府为主导的统筹支持,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政府在当地的旅游开发中应当履行协调、立法、规划与投资等四个方面职能,不仅要在营造旅游大氛围、塑造旅游地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摆正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8],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干预作用。同时还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让民众参与到从政策制定到具体开发的一系列活动中,保证民众的利益。只有在充分尊重社区自主的原则下发挥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才能正确应对文化旅游的变异,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解决好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倘若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资源,利用就无从谈起,而保护应是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开发性保护,使本民族文化逐渐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和要求,同时又不失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征,必须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基础上,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促进传统文化融入新文化的同时,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因子,促进新时代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合理重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要: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牵动下往往使文化旅游发生非正态变异。处理好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要坚持创新式开发,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等多方面的力量,解决好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旅游,变异,旅游业,商品化

参考文献

[1]王祥玉.从《双喜》看文化变异[J].学术交流,2003,110(5):121.

[2]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旅游科学,2006,20(4):1-4.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02,70(4):77-79.

[5]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思想战线,2002,28(1):33.

[6]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56.

[7]袁少芬.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与经济互动—来自京岛的报告[C]//方铁,何星亮.民族文化与全球化.昆明:民族出版社.2005:102.

上一篇:女杰颂下一篇:复核申请书(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