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

2022-04-22

〔摘要〕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我国在城市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取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但是在其保护利用中也存在着诸如主观认识不到位、追求政绩、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 篇1:

特色村镇旅游产品开发探讨

摘要: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村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村镇旅游的丰富的资源基础。本文结合河南省特色村镇的资源类型,以村镇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色为分类标准,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村镇旅游产品谱系。

关键词:特色村镇旅游 产品开发 河南省

一、开发特色村镇旅游的意义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截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3年聚焦“三农”问题。可见,国家对“三农”问题之重视。而发展休闲农业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特色村镇旅游属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种。作为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村镇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把旅游和“三农”相结合,“以旅促农”,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中,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我国整个乡村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开发村镇旅游是名副其实的富民工程。

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38902个旅游资源单体中,70%在农村;河南省共有1863个乡镇,近5万个村庄,村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开发村镇旅游的丰富的资源基础。特色村镇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居民脱贫致富,而且也是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促进河南省广大乡村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

二、河南省特色村镇旅游产品设计

本文结合河南省特色村镇的资源类型,以村镇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色为分类标准,同时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徐清,2009),将村镇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如下:

(一)村镇文化产品

村镇文化产品是指以村镇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以及特色文化村为旅游对象的旅游产品。它包含四个类型,即历史文化产品、民风民俗产品、文化村产品和节庆活动产品。

1、历史文化产品

着重展现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某一时期的传统风貌,如社旗县赊店镇和禹州的神垕镇。这类产品主要吸引那些文化素质较高、对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的旅游者。

2、民风民俗产品

乡村民俗文化一直都受到旅游者的青睐,这类旅游产品所吸引的是以体验古今农耕差异、城乡文化差异以及乡乡文化差异为主要旅游动机的旅游者。

3、文化村产品

以某一村镇所形成的某种特色文化现象来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如距离南阳市20公里的宛城区黄台岗镇岳庄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60多名书画艺术家入驻该村,被人称为“画家村” ;河南民权画虎村,全村1366人,其中有800人从事绘画产业;洛阳平乐的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等。

4、节庆活动产品

包括传统和现代农业和乡村节庆活动,如商丘宁陵的梨花节、三门峡灵宝的“金城果会”、新郑的大枣节等。

(二)村镇观光产品

观光产品主要包括“大农业”范畴的自然风光,如种植业、林业、渔业、养殖业等,以及传统民居建筑、现代新农村风貌、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等。它包含传统民居产品、新农村风貌产品和农业科普产品三种。

1、传统民居产品

“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民居为对象的旅游一直是民俗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它又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极具乡村地方特色的民居再次受到了旅游者的极大关注。河南省比较有特色民居类型有两种,一是合院型民居,二是窑洞型民居。窑洞型民居中比较特别的一种是下沉式窑洞,在河南省被称为“天井院”或“地坑院”。在洛阳,以下沉式窑院为主的村落分布很广。另外,从建筑材料上看,河南省还有一种石板房,它是太行大峡谷地区的民居特色。

2、新农村风貌产品

利用现代农村建筑、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庄绿化、工农企业来发展观光旅游。现代新农村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它是包括5个方面的内涵,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者缺一不可。与传统村落相比,这种类型的村落整齐划一、干净卫生、环境优美,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因而成为村镇旅游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产品类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村落有临颖县的南街村、洛阳的南村等。

3、农业科普产品

以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养殖以及农—工复合加工产业为旅游对象的旅游产品。比如,农—工复合型旅游产品是指以农产品加工厂以及现代化的农业企业为主体设计的旅游产品,比如让游客参观、体验蚕丝被加工生产、葡萄酒加工生产等。这类旅游产品向游客展示的是以农业资源、物产为基础的工业加工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游客所学到的相关知识。

(三)村镇休闲体验产品

随着旅游者多元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将会成为未来村镇旅游开发的重点。村镇休闲体验产品包含农家乐产品、村镇特色餐饮产品以及休闲度假产品、体育运动产品四部分。

1、农家乐产品

“农家乐”是以农家庭院为单位,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生产条件、耕作方式,利用自家庭院、花圃、果园等自然条件和风土民俗,吸引城市游客,开展集观赏、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经营活动。这是村镇旅游中比较受旅游者欢迎的一种旅游产品。

2、村镇特色餐饮产品

以地方性特色餐饮为主要内容,游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品尝当地的美食。河南省各地特色饮食资源丰富,如方城的烩面、逍遥镇的胡辣汤、道口烧鸡、洛阳的酸辣汤等。

3、休闲度假产品

这类产品一般都位于自然风光秀美、景色怡人的乡村地区,它把观光、休闲、娱乐等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与度假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乡村度假的主要目的,旅游者将会在这类景区内度过悠闲、安逸而又不失趣味的乡村假期生活。河南省有代表性的乡村休闲度假地如洛阳栾川的重渡沟、龙峪湾等。

4、体育运动产品

依托村镇特殊的地形地貌或特色资源,如水域、山地、森林、峰林、草原、沙滩等开展以村镇风情为背景的运动性产品,如山地自行车、野外探险、水上运动、拓展训练、露营等,满足现代人对体育运动的需求。河南省全省“三山一原二盆地”,有平原、山地、丘陵等多样的地貌类型,适合开展体育运动类的村镇旅游产品。

(四)村镇康体养生产品

康体养生是现代人对自身健康的高目标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健康理念的增强, 高层次、个性化、全健康的旅游需求日益增长。田园乡村型的康体养生产品主要依托村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诸如中医理疗、食疗、药物保健、SPA、瑜伽、禅修、天然氧吧等养生项目。康体养生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旅游者喜欢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另外,游客对项目的专业性和服务的高端性也有更高的要求。

(五)村镇特产及工艺产品

地方特产和工艺品带有一定地域的特色,是某一地区(地方)特有的产品或品种,可以反映出某一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购”是旅游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村镇旅游中的“购”主要针对的就是各地的工艺品和土特名产。大多数游客外出旅游都会比较在意能否买到当地有特色的名优物产,因此村镇特产和工艺产品也是村镇旅游产品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河南省乡村地域辽阔,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物产和工艺品非常多。比较著名的土特产如焦作的“四大怀药”,包括怀山药、怀菊花、怀地黄和怀牛膝。四大怀药历史悠久,自公元前718年东周卫宣公以来,一直是向皇帝进献的贡品。特色工艺品中的代表如禹州神垕镇的钧瓷,其神奇的“窑变”工艺让钧瓷成为举世无双的瓷器。

参考文献:

[1]徐清.乡村旅游产品谱系及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9(2):68—72

[2]文化旅游“画家村”.2015年12月6日,http://henan.people.com.cn/n/2015/1206/c363904-27253923.html

[3]画虎村. http://baike.so.com/doc/5770323-5983095.html

[4]杨新忠.透过传统民居看现代民居之人文思想尴尬[J].美术大观,2013(1):64

[5]严于雄. “农家乐”:农业旅游的亮点—成都市“农家乐”旅游调研报告[N].中国旅游报, 2005—01—19

[6]徐清.乡村旅游产品谱系及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9(2):68—72

[7]幸岭.云南省康体养生旅游开发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2—107

[8]陈尉德.河南旅游基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333;338—339

(陈艳萍,1979年生,河南南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

作者:陈艳萍

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 篇2:

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摘要〕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我国在城市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取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但是在其保护利用中也存在着诸如主观认识不到位、追求政绩、法规不完善、执法不严、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此,要端正决策指导思想,完善法规体系,科学制定规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做法,探索“社会化保护”新路。

〔关键词〕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外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十分重视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性文献,明确提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基本原则,并对历史村镇保护的内容、范围、方法及其措施做出较为具体的规定。9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历史村镇纳入世界遗产范围,目前全世界已有34处历史村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在国外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及成就

历史村镇是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始终延续并保持原有村镇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风俗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具有历史文化遗产性质的现代人类生活聚落。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正是我国众多历史村镇的杰出代表。我国的历史村镇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人文内涵,以及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它是一个时代缩影和历史文化“老人”,是一个民族回归自我的精神寄托,也是东方聚居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摇篮”。

与国外相比,我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起步较晚。直至2002年修改后的文物保护法才明确地把“历史文化村镇”作为保护类型,但是对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范围、原则等未做出明确规定。由于立法保护滞后、法规缺失和理论层面缺乏前瞻性研究,以及政绩考核体制缺陷等,使我国的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留下了不少遗憾。本世纪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支持,一些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被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取得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具体表现在:

一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日臻完善。2003年公布首批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正式建立;至今,我国已先后公布了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350个,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8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9个,分布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同时,各省先后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近千个,基本形成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三处历史村镇(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些名镇名村内,依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古街巷及古民居,真实记载和延续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法制化规范化不断加强。2003年颁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的有效依据。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一次将村镇保护与名城保护纳入统一轨道,在国家法规层面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和保护工作奠定了法制基础。

三是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日益重视。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0%的省(区、市)积极开展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各地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山西、江西等省分别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制定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办法》,使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有法可依,并从政策和技术层面对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河北、山西、北京、福建等省市还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工作,对有价值的古镇古村落以及乡土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拨款9.8亿元专项用于103个名城、80个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进行保护资金的配套,一些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的基础设施水平已明显提高,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整治,通过保护资金的补助和项目的实施,为地方带来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35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尤其是成千上万的历史村镇,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急于求“大”求“新”,普遍出现了拆旧建新的“建设开发性破坏”。近年来又经历了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旅游开发的多重挑战和冲击,“千镇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目前从总体上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正处于“整体保护状况较好”与“过度开发的保护性破坏”并存的格局中;但尚未申报、定级的历史村镇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只有老年人留守的“空壳村”现象较为普遍;更多乡土建筑的局部环境还在持续恶化之中。具体体现在:

1、历史村镇保护的主观认识不到位,“旧城改造”决策误导,使历史村镇遭受着“破旧、落后”为借口的“建设开发性破坏”。不少地方政府在“旧城改造”的决策误导下,仍习惯于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甚至以保护为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与房屋开发商共同“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破旧、落后”为名,采取“拆旧建新”、“弃旧建新”的做法,使历史村镇的传统格局、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政府片面理解农民迫切需要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愿望,简单地提出“旧村改造”口号,“拆旧村建新房”,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新村庄建设”,存在“求新求洋”的“洋农村”实践偏向;更没有考虑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问题,以致古村落的历史文脉、乡土建筑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丢失严重。

2、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急功近利”行为,以及开发利用中的“人工化、商业化、现代化”倾向,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遭到“旅游开发性破坏”。一些地方决策者为了追求“政绩考核”,其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如何保护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上,而是把历史村镇当作“摇钱树”,一心追求旅游效益,为自己创造所谓“政绩”,导致对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进行错位的、超载的“开发性破坏”。有的名镇全部拆迁老街居民,有的将名镇名村文化遺产当作旅游资源,进行违规转让经营,甚者将珍贵和脆弱的古镇古村“整体转让”或“变相转卖”给旅游公司开发经营。而旅游公司则大动干戈“拆旧造新”,新建“仿古街”,大造“仿古建筑”,大体量拓展历史街区;有的为增加旅游发展空间,大造现代化宾馆、商业、休闲、游乐等场所,使历史街区建筑、古迹遗存景观变成了依附陪衬。其结果是把历史文化名镇“改造”成“户户开店,家家经商”的“旅游集贸市场”和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购物街”,使整个村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信息记忆完全改变。

3、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法不严、管理不到位等,使历史村镇遭受着不应有的破坏。目前,我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规对历史村镇保护的规定还不全面,条款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存在不少缺章难循的真空地带。建设规划与文物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也存在着相互推诿、该管而不管、行政不作为、领导意志代替法规等执法监督不严和依法行政不力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弊端。不少县文保部门并入“文广新局”或旅游部门,形成以开发旅游经济为主、文物保护为辅的组织架构;有的文物部门甚至受制于旅游开发公司老总的权力之下,不是“听命使唤”,就是“要管也管不了”。

4、历史村镇保护规划不够科学,执行规划随意甚至朝令夕改,存在“偷梁换柱”违规开发、“先开发后规划”等现象。一些历史村镇的保护规划不够科学,缺乏可操作性,保护措施难以落实:有的保护规划不符合法规,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专家意见;有的规划未按程序报批或尚未批准,而实际上开发项目早已动工。一些保护规划的实施不到位,缺乏严肃性:有的未按规划进行保护,规划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写归写,做归做”;有的规划朝令夕改,地方领导的开发意图代替、改变了规划,出现了“规划听领导、领导听老板”的怪现象;甚至“先上车后买票”、“先开发后规划”、“先破坏后治理”的案例也为数不少。还有一些规划编制单位和专家为了眼前利益,迎合“外行”意见、错误决策;有的保护规划照抄照搬,存在一些蹩脚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师的“败笔”;有的保护规划审批不严,“跑政府”与“变通专家”较为流行;甚者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偷梁换柱”,越权审批,违规开发。

5、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利润、轻权益”的现象。有的村镇只看重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名片价值和社会影响,并没有把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待申报成功后出现保护措施不力、保护经费不落实、保护机构和制度不完善、开发利用过度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的地方以“发展是硬道理”、“不开发没有钱怎么保护”为理由,把保护遗产抛在后边,甚至以领导“集体决策”袒护“旅游开发性破坏”。不少地方政府将历史村镇保护交给旅游公司开发、经营、管理,甚至全部拆迁老街居民,实践中普遍导致“地方政府逐利、旅游公司谋利,甚者居民失利”的利益冲突。

6、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缺乏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人才缺乏,资金严重不足,政策扶持不够。各级政府对开发旅游相当重视,但是对历史村镇的保护研究却较为忽视,往往听不进专家、有识之士提出的保护建议;学术界对历史村镇保护利用尚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开发建设的需要。由于缺乏科学保护的理论指导,导致不少领导的思想认识偏移,保护工作仍延续粗放式、经验式管理和浅层次监管阶段。历史村镇保护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不高,保护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在历史村镇中从事保护管理工作的大多数是外行,尤其是某些决策者的保护意识不强而“开发挣钱”观念却很浓。此外,对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的政策扶持还很不够。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设立保护基金,没有规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规定旅游开发收入应主要用于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

三、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政府要理清思路要求,明确任务措施,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监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与人文环境,完善相关立法与执法等。具体如下:

1、端正决策指导思想,改革“政绩考核”弊端,建立“责任追究制”,组织专家巡回督查,以确保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实现“双赢”。一是各级政府应端正决策指导思想,确立保护历史村镇就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发展生产力就是最大政绩的新理念。要改革“政绩考核”弊端,把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好坏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建立有效的“保护责任追究制”,改变“房地产开发模式”,绝不能以牺牲历史村镇为代价追求GDP的增长;要将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历史村镇保护工作。二是文物、建设、规划部门应尽快联合开展“历史村镇保护整治工作”,对目前如何保护开发制定政策性、规范性、可操作的措施,以确保历史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三是历史村镇管理者应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不断探索“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促进发展”的“两利”“多赢”的新路,比如,丽江、平遥、江南四大古镇以保护好历史村镇来提升地方知名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事实就表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四是人大、政协应组织专家检查团,定期进行巡回督察。因为我国自公布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来,一直没有系统检查过保护工作做得如何,名镇名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2、尽快修改文物保护法,完善历史村镇保护的法规体系,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权威性,强化建设规划部门审批许可旅游开发的严肃性。一是应尽快修改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完善历史村镇保护的法规体系,制定历史村镇与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历史村镇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其开发利用的审批程序;要规定各级政府的保护责任以及文物、建设部门的职责权限等;要对保护规划、机构,管理、监督制度及其队伍、经费来源等方面都做出具体规定。二是应把国家文物局改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局,以切实加强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高效、统一的保护管理,改变文化遗产分别由建设、规划、文化、文物、旅游、教育等部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效能低下的体制弊端。三是应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权威性,明确执法主体和程序,充实保护执法力量,切实加大历史村镇保护管理力度。应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破坏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依法抵制和制止“名为保护、实质破坏”的领导决定和行为;坚决纠正过度利用文化遗产开发旅游的破坏行为;使我国历史村镇保护步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法制轨道。四是应强化建设规划部门依法审批许可旅游开发项目的严肃性。对于历史村镇保护及其开发旅游项目,建设规划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等法规规定,会同文保部门商定保护措施后纳入规划,再由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审议后报相应的县、市、省政府批准;项目批准后,建设规划部门应强化监督保护规划及其开发项目实施的严肃性。

3、科学制定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和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制度,实行“旅游开发项目公示、听证、监督制度”。一是地方政府必须编制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其实施办法。要严格保护历史村镇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对重要历史建筑要按照文物古迹的保护办法严加保护;要制定自然、生态、人文等环境保护的限制性条件。二是文物、建设部门要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历史村镇保护规划和建设項目,必须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依法按程序报批。要有必要手段确保保护规划的依法实施,既要有很明确的要求,还要有相应的处罚。要首先管住领导者执行规划的随意行为,要有人对领导者进行监督;真正改变“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的尴尬。三是历史村镇旅游开发项目要实行“公示、听证制度和公众监督制度”。在保护区内进行历史建筑的维修,必须严格按照专家论证后的维修方案进行,其中涉及古民居、拆除旧建筑和建设新建筑,须进行公示和听证会,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接受社会监督。

4、科学作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利用的制度安排,激励地方政府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一是应科学设置国家、省、市三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标准制度。获得称号的名镇名村,应尽快划定出保护区域范围;规定禁止性建设项目;做好“四有”工作,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以切实加强名镇名村保护的力度和有效性。二是应实行名镇名村称号等级“上下浮动制度”和“濒危、撤牌制度”。要严格申报制度,对获得称号后不对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进行积极有效保护并造成严重损害的,应列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濒危名录”;对在限定期限内不能及时采取挽救措施的,将取消其称号,并依法追究当地政府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三是应建立跟踪监测、预警系统和实行“年度评估制和成效测算制”。对已获得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称号的村镇,建设规划、文物管理部门应建立跟踪监测体系及其预警系统;地方政府每年应提供保护管理的报告,由专家评估委员会考核评估、鉴定级别称号。

5、建立多学科专家研究保护网络,加强文物保护人才和技艺工匠队伍的建设,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形成全社会重视历史村镇保护管理的良好氛围。一是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专家的研究保护作用,建立“历史村镇保护专家委员会”,作为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机构。凡涉及历史村镇的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等可行性方案和重大事项,都应召开专家审议会,但必须避免“表面上按照程序,实质是请外行专家,走过场”的倾向。二是文物、建设部门应加快培养文保人才与传统技艺工匠队伍。应同高校、职校合作联办历史村镇保护培训班,定期培养保护、管理和技艺工匠等专业人才,逐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使之担当起保护历史村镇的重任。三是地方政府应重视吸收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保护建议。专家学者的超脱和旁观者的清醒,使其不容易受政绩、经济利益等负面影响,较少忌讳和顾虑,能提出较多具有理论性、前瞻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建议,使各级领导干部从中受益。如果没有他们,恐怕平遥、丽江、江南四大古镇也会像那些被破坏的古镇一样仅剩下一个名称而已。四是各级政府应大力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名镇名村的保护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一系统的工作,而是全社会、全民重视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救援行动。事实表明,社会上有众多熟知历史村镇保护的有识之士和志愿者,他们是历史村镇保护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可采取特聘“业余文保员”或“文保监督员”方式,加强“文保志愿者队伍”建设,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愿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化为具体的保护行动。

6、加大历史村镇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层次多形式地筹措历史村镇保护管理建设资金。一是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历史村镇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政府是历史村镇保护的主体投资者,这是政府公共职能所决定的。各级政府财政每年都应在城市维护费中确定一定比例的历史村镇保护费,逐年加大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历史村镇所在地的县级政府应把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加,以确保历史村镇保护工作正常运转。二是地方政府应充分调动乡镇、社会组织、城乡居民的积极性,采取政府补助、社会赞助、个人捐款等多种方式筹集历史村镇保护基金。历史村镇保护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政府牵头,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的置换或租赁等方式,鼓励、吸纳民营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民间集资、使用人出资等资本,参与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但是,切不能以牺牲文化遗产的风貌景观和周围环境为代价去获得保护开发资金,严禁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承包或变相出让历史村镇文化遗产资源,更不能“一刀切”地全部拆迁原住民。历史建筑应允许“居民自保”,由居民负责维修、管理和使用,政府可适当进行政策性补贴。三是地方政府应合理使用保护开发资金,切实解决保护与开发资金使用错位的倾向。目前有的名镇名村保护开发投入几亿、几十亿资金,并非主要用于保护,而大多数用于旅游开发和房地产项目。这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进行旅游开发赚钱,严重的甚至会带来“开发资金越巨大,旅游开发、新建项目也就越大越多、名镇名村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程度就愈大”的后果,因此应规定投入名镇名村保护与开发资金的比例。四是名镇名村旅游收入应先提取“保护维修费后再分配”。门票收入应至少有60%以上用于保护与维修,以解决目前广告、旅游公司拿大头,实际用于保护的资金较少的不正常状况;旅游企业的地税收入应适当返还为保护经费,以形成以“历史村镇旅游收入来保养历史村镇”的良性运作机制。

7、果断停用“旧城改造”口号,实施“新旧分开,有机更新”保护模式,学习借鉴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的经验做法,探索“社会化保护”新路。一是应果断停用“旧城改造”模式,实施“新旧两利、有机更新”保护模式。要把“旧城改造”改提为“旧城保护”,一词之差,却会带来不同的导向和后果。尤其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慎防“旧城改造”改提为“旧村改造”蔓延,否则“旧城改造”决策失误使众多名城名镇“特色危机”的教训将会重演。二是应学习借鉴西欧、日本对历史建筑采取“凝固保护法”和“保存保全法”等保护措施:对已确定为文保等级的古建筑、構筑物应作完全性保护,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保持原状;对未定级而具有历史文化、科技价值或者结构完整的历史建(构)筑物,应严格保持现状,破坏严重的应进行完全修复;对历史建筑中部分存留、部分受损或功能已改变的民居应保护改造,力求外立面保持原状,内部格局保留地方特色,装修与设施可符合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对确有地方特色而结构已毁或孤立的建筑,可实行旧地重建恢复原状;对于那些随意搭建而有损整体风貌的建(构)筑物应坚决拆除。三是历史村镇的保护必须“以古为本”、“以居为本”,坚持“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保持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原则,切实做到“外部尽量做减法,改动得越少越好;内部适当做加法,符合居民生活需要”。四是对于历史村镇中数以万计、暂未定级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政府缺乏资金无力全面保护的情况下,可吸纳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居民个人购买、租用和置换,由旅游公司或产权人加以整修后进行市场化出租、转让,也可作为社会、企业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以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仇保兴.在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授牌仪式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2008-12-23.

〔3〕单霁翔.进一步推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J〕.城乡建设,2004,(5).

责任编辑于晓媛

作者:周乾松

名村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论文 篇3:

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旅游规划特色研究

摘要 分析了墩头镇旅游规划的资源概况与资源优势,将主题文化定位为“田园风光、水乡风情”。通过水系及道路将分散的景点连成整体,结合各社区资源开展不同旅游主题,综合发展历史、民俗文化,将墩头镇旅游分为综合活动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湿地游览区、特色水产区、民俗娱乐区、历史文化区、烈士凭吊区、田园休闲区八大功能区,旨在将墩头镇建设成田园风光自然、水乡风情浓郁、食品绿色安全、民俗文化鲜明的生态旅游城镇。

关键词 墩头镇;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特色

A  

Study on Tourism Planning Feature of Duntou Town in Haian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GUAN Junduo, MA Jianwu*  (Gold Manti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Environment,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Key words Duntou Town; Tourism planning; Rural tourism; Featur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8043)。

作者简介 关俊铎(1989- ),男,黑龙江讷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园林、乡土景观。*通讯作者,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生态园林、乡土景观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930

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们经济收入增加,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特别是“双休日”和“黄金周”假日制度的实施及私人汽车数量的增加,都为发展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1]。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需求多极化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2]。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极大增长,伴随着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城市污染等原因,使城市居民远离了自然环境。而乡村往往有新鲜空气、纯净水源、绿色景观,以及许多传统文化、历史遗产。这样乡村也就成为城市居民回归自然、释放压力、采风索识的理想地方,使得有着健康和绿色特征的乡村旅游对城市居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需求不断提高,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开始呈现多层次、综合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大亮点。

尽管乡村旅游有着巨大的魅力,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旅游規划,农村景观元素将是散乱无序、缺少内涵的。因此,针对村镇旅游资源,做出富有特色的规划将是十分重要的。

1 墩头镇旅游资源概况

1.1 基本概况

墩头镇地处江苏省东部,面积115 km2,人口6.6万,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方便,辐射诸多大中城市(图1)。气候温和湿润、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墩头镇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质优良无污染,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海安县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海安县水稻生产科技园区。境内河道纵横,池塘星罗棋布,水域条件优越,水质三类或四类,是优质特色农副产品(淡水养殖)基地。全镇各级河道沟渠池塘密布成水网,其中县级以上河流8条,分别为串场河、胡墩河、墩北河、海溱河、官扬河、戚湾河、墩白河、东塘河,流经境内总长49.8 km。镇级以上河道42条,总长173.0 km,村庄沟渠521条,总长391.0 km(图2)。

图1 墩头镇地理位置

图2 墩头镇主水系现状

墩头镇人文资源种类丰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神话传说、民俗、遗迹(古文化遗迹、名人遗迹、神话传说遗迹)、革命遗址和文艺创作。神话传说中有讲述白牛变龙升天的白龙传说,也有从农耕角度出发,歌颂神鹿助农的鹿汪神话,更有历代皇帝、名人的传说。民俗中数仇湖庙会(农历三月十九)最有名气,还有最能彰显墩头水乡风情的水乡杂戏,如舞龙、跳马灯、花担等。遗迹中的长垎头遗迹把海安墩头地区的人类文明史推至5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还有作为苏中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遗址和民间剪纸艺术的文艺创作等[3]。

1.2 旅游资源分析

墩头镇地处长三角经济区,交通方便,辐射诸多大中城市。气候温和,无极端气候,除1月份较冷外,全年基本适于旅游。生態环境优良,大片田园景观,令人震撼,是都市人梦中的世外桃源。全镇水网纵横,水乡风景迷人,水质质量较好,可提供各种生态水产品。丰富的地域文化、美丽的传说、悠久的历史以及光辉的抗日历史遗迹为墩头镇注入了与众不同的文化魅力。周边巨大的客户群和消费潜力为墩头镇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这些为墩头镇旅游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境内田园、水乡景观功能单一,资源优势没有综合发挥;水系缺少统一规划,存在航道不通畅,淤积严重的现象;河道绿化形式简单粗放,滨水景观效果不佳,亲水性不强;历史文化传说分布较散,保留下来的遗迹不够完整,规模较小,缺乏震撼力和吸引力;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没有很好地弘扬发展。

在综合分析墩头镇旅游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得出:墩头镇旅游规划应充分利用

其区位、气候及资源优势,重点开发田园生态旅游,打造水乡特质。同时弥补不足,丰富现有景点文化内涵,整合资源优势,综合发展历史、民俗文化。并规划、疏通水系,利用水系连接各个规划景点,同时注重滨河植物景观的营造,创造亲水空间。

2 墩头镇旅游规划思路

2.1 突出“田园风光、水乡风情”的文化主题

墩头镇地处发展快速的长三角地区,在墩头镇2 h都市圈内,分布有南京、上海、苏州、常州、扬州、盐城、泰州、镇江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总人口6 778.89万,常住城镇人口4 085.26万。由于久居繁华都市,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田园生活成为许多都市人的渴望。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也使许多都市人希望逃离都市,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品尝绿色食物的心理渴求愈发强烈。同时,综合考虑墩头镇的突出旅游资源,充分利用

其发达的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及令人震撼的田园景观和迷人的水乡风情,将墩头镇旅游规划的主题文化定位为“田园风光、水乡风情”,旨在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优美的田园景观、独特的水乡环境会使得墩头镇跻身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可能。

2.2 水上旅游为主,水陆旅游交织

2.2.1 水上交通与旅游。

墩头镇境内拥有多条通航河道,其中串场河、胡墩河、官扬河、墩北河、墩白河,水利排灌作用最大,胡墩河、串场河、官扬河贯穿镇域南北,墩北河、墩白河横穿东西,基本连通墩头镇域。墩头镇旅游规划交通组织充分利用境内水系优势,用水系连接各个规划景区及景点,开辟水上旅游航线,打造区域水乡特质。同时注重滨河植物景观的营造,并创造亲水空间,丰富游览者的观景体验。

2.2.2 陆上交通与旅游。

陆上交通由镇区道路、县道、乡道以及自行车健身道组成,游客可根据需要选择乘车、骑车等方式进行旅游。

2.3 多样的活动内容,满足不同需求

墩头镇旅游活动策划以优美的大地田园风光以及婉约的水乡风情为特色,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亮点,利用水产资源、农业资源开发绿色生态小吃,通过水系及道路将分散的景点连成整体,结合各社区资源开展不同旅游主题,挖掘现有景点,丰富景点文化内涵,综合发展历史、红色、民俗文化旅游,使旅游者游丰富田园风光、赏水乡风情、品健康食品、知历史、悼先烈、参与民俗活动,用丰富而独特的景观和活动内容吸引游客。

图3 墩头镇旅游水上交通组织

3 墩头镇旅游规划方案

3.1 交通

墩头镇旅游水上交通组织在利用墩北河、串场河、墩白河、胡墩河、官扬河5条主水系的基础上,疏理了新中河烈士凭吊区段和田园休闲区墩白河至小延安桥区段河道为一级水上旅游交通(宽30 m以上),加强了烈士凭吊区和田园休闲区与其他功能区的水上交通联系。同时疏通部分支流水系为二级水上旅游交通(宽10 m以上),完成规划景点间水上交通的贯通(图3)。在滨河植物造景方面,胡墩河两岸滨河绿化带取名为“桑梓依依”。“桑梓”一词经常被人们用来代称故乡,两岸种植桑树、梓树,并放置农妇采蚕养桑雕塑,表达对故乡与父母的怀念,寓意村庄的人不管走多远,根永远在。墩白河两岸滨河绿化带设计以“翠柳金丝”为主题,植物种植以柳树和金丝梅、金丝桃为主。整个河岸线以金色和翠绿色勾勒出田园的丰富热闹及欢乐富足。串场河两岸滨河绿化带设计以“金果银实”为主题,植物种植以颜色各异的果树为主,营造悠悠田园景观,让游人感受果实丰收的喜悦。墩北河两岸滨河绿化带设计以“荷香百日”为主题,植物设计以荷花和有“百日花”之称的紫薇为主,营造热闹的观花滨河绿化带。墩头镇旅游陆上交通组织整体成环环相套之势,连通各个景区及景点。

3.2 功能分区

墩头镇旅游规划在充分调查镇域景点、遗址、民俗及农业分布情况的前提下,立足区域精品田园风光、水乡特色城镇,大力发展田园、生态、文化、红色旅游,将墩头镇旅游分为综合活动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湿地游览区、特色水产区、民俗娱乐区、历史文化区、烈士凭吊区、田园休闲区八大功能区(图4),并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丰富了各区活动内容。近期重点建设墩头镇东部旅游产业,包括综合活动区、生态农业体验区和特色水产区。

图4 墩头镇旅游功能分区

综合活动区位于墩头镇中心,该区主要为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和外来游客体验当地文化之所。该区规划有墩头路商业街、白龙湖景区、水墨广场等,在繁华的墩头路商业街,游客不仅可以进行购物,还可以品尝各种特色小吃。白龙湖景区安排有各种水上娱乐活动,如打水球、赛龙舟等。

水墨广场策划为墩头镇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建有文化馆,

展示墩头镇的文学艺术(诗歌、散文、书法美术、摄影等),同时作为小镇居民文化交

流之所。生态农业体验区位于墩头镇中心以东,地块内拥有大片农田和密布水网,故充分利用

场地内农田和水网现状,进行适度开发,局部疏通水系,设置田间游步道,策划现代农业观光、田间划船活动。在农田旁建设农耕文化馆,馆内策划有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游人可了解到农事生产过程,并参与其中,还可参加趣味农事活动,进行作物推车运输比赛。湿地游览区位于墩头镇东部,仇湖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

镇南部,该区建设以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湿地旅游观光、体验式游览、湿地科普教育和快乐文化为核心内容的里下河湿地公园为重点,同时合理利用湿地生态环境,在主题公园周边开发建设集休闲、度假、商务、养老、观光、娱乐、运动等于一体的中高端旅游度假产品。特色水产区位于仇湖社区南面,串场河旁,场地现有大片水产养

殖地,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地,开发水产养殖观光,局部地区开发丰收捕捞表演活动。在养殖地南面,利用现有的浅水沟,开发摸鱼体验活动,游人可赤脚在水沟中捉鱼摸虾,还可在旁边就地烧烤,享受自己的捕捞成果。民俗娱乐区位于仇湖社区,结合社区原有旅游景点白龙桥与白龙园、白龙寺,并挖掘、弘扬白龙传说,开发白龙故里观光游览活动。沿街建筑进行业态和立面改造,打造民

俗餐饮街,游客可沿街品尝风味小吃或在茶室里品茶休憩。

作者:关俊铎 马建武

上一篇:多产业整合电力营销管理论文下一篇:培养实用性人才法学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