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

2024-04-12

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精选6篇)

篇1: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

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群众工作须臾不能放松,必须加强和改进。

要把深入群众作为重要关键点。虽说网络时代信息发达,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好作风不能丢。要主动上门面对面交流。以“两帮两促”、“党员志愿者服务”、“三官五员进社区”等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家庭,让群众见到党的干部、听到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结对帮扶联系困难群众。采取机关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对困难户、上访户、拆迁户等实行上门走访和结对帮扶。机关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多到基层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拿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要把创新方法作为重要突破点。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要通过法律手段,妥善解决社会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闹不信诉”等问题,做到既不让守法的人吃亏,又不让违法的人得利。通过“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形式,对群众一时不懂的政策问题、一时不通的“意气”问题、一时不服的利益问题,要多向群众请教,多听群众意见,多让群众评判,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善用先进典型做群众工作。要牢牢把握真实性、群众性、多样性、时代性的要求,使培养和选树的典型植根于群众之中,植根于现实之中,让广大群众感到可信、可当、可比。

要把思想教育作为重要着力点。俗语说:“天地之中人为贵,万物之中人为灵。”之所以为贵为灵,靠的就是思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思想教育工作,要善用群众语言,使我们与群众说话说得下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做得上来,群众的意见听得进去。贴近实际讲“群众话”。有群众说,“脚上不沾土,不是好干部”。只有经常接通“地气”,和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看得见的行动、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典型、贴得近的办法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做群众工作才有底气,也才会真正有成效。要放下架子讲“顺气话”。群众服理不服人、认理不认官。要瞄准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讲对群众胃口的话,讲让群众顺气的话,少点“官味”,多点“乡土味”,以对群众的尊重赢得群众的好评。推心置腹讲“心里话”。突出听心声、调心态、解心结、暖心窝,推心置腹讲真话,情真意切解难题,群众才会认。

篇2: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

现在武装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做为基层武装部长要高标准抓好武装工作,我觉必须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要有忧患意识。从国际形势来看,我国面临的军事、政治、安全斗争的形势日趋严重;从国内安全形势来看,各种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安稳压力更大。陕南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安康驻军少,民兵是一只不可或缺的处突力量。近年来,民兵在抢险救灾中的表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作为身处抓武装工作第一线的人来讲,我们不能有半点松懈麻痹的念头,一定要牢固树立“仗可百年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的观念,始终做到有备无患,常备不懈,确实改变将武装工作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时刻把武装工作记在心上,做在手上,宣传在嘴上。

二是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武装工作在目前,是我的事业,我心里要时刻装着国防,时刻想着履行好自己的使命,真正做到想武装、钻武装、干武装,按照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学习新的军事理论,钻研新的训练方法,掌握新的科学技能。只有加强了学习,提高了素质,才能真正做到平时武装工作会抓能干,民兵组训技能全面,应急逐行任务时从容应战。

我在上级军事机关开会后和收到文件后,应及时给党委、政府领导做好汇报。要用自己的作为争取武装工作在主要领导心中的地位,积极促进书记、镇长成为党管武装的好书记、好镇长。

三是认真落实上级军事机关和首长的指示。我从不把做武装工作等同于征兵,要认识到到乡(镇)武装部是武装工作落实的终端,要有一抓到底、抓不出成效不撒手的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平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抓落实的能力素质,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本领。

四是一定要搞清本职和兼职的关系。做为基层党委成员,镇上给我安排了一些兼职,这也是对我能力的信任。在处理武装工作和兼顾工作关系上,决不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我时刻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我认为一定要先干好武装工作的前提下,也努力把兼职干好,叫别的乡镇领导看一看,武装干部优秀的素质。只有把武装工作当成事业干,才能把武装工作干好。

篇3:国企“混改”要把握好四个度

国企“混改”民营化的利弊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民营经济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 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国企相比较, 民营经济具有规模小、效率高、经营灵活、竞争意识强、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和特点, 同时也具有规模分散、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差、管理良莠不齐等劣势和不足。这些恰恰与国企规模大、管理规范、综合实力强, 融资能力强但机构庞大、行政色彩浓、经营效率低、竞争意识弱、市场化程度低等特点形成互补关系。因此, 笔者认为在“混改”过程中, 国企向民营经济开放, 如能做到进退有别, 张弛有度, 能实现以下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目标。我国民营经济的创办模式多数为自筹资金、自由组合的经济实体, 包括个人投资、合伙投资或外商投资以及集体筹资创办的企业, 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都比较明确。国有资本吸纳民营资本进入, 必须先理清资本和产权, 明确各方权责, 从而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形成明晰的产权管理模式。

二是有利于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在长期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 民营经济逐步摸索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不断创新、不断开发市场, 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展, 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体现得非常充分。这些将对国企行政色彩浓, 市场化意识弱, 经营效率低等问题形成有力冲击, 形成行业倒逼机制, 从而有利于提升国企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三是有利于建立职业化经理人队伍。建立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目标, 也是改善混合所有制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混改”过程中, 随着民营资本的进入, 民营资本的话语权将增加, 民营资本将按照协议派送经营管理人员。督促混合所有制企业尽快建立现代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运用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接受完全化市场竞争的锤炼, 真正去行政化、官员化, 实现人员能进能出, 职位能高能低的管理模式 (中石化销售公司在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公开向社会招聘易捷的副总等9个重要管理职务, 社会化薪酬与市场接轨, 目标就是要探索建立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 。

四是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国企“混改”民营化, 把国有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一方面让民营资本进入国家一些进入重点领域、基础行业, 拓展经营范围, 提高经济实力, 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 更多的融资机会, 建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 促使国企加快内部变革, 激发经营活力, 提升管理水平。将有效加速生产要素流动, 促进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从而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企业自由组合, 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提升整体的竞争能力。

但国企“混改”民营化并非前景一片光明, 如果民营化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度, 不仅不能实现优势互补, 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国有资本流失问题。在上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蚕食和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 一些政府官员、国企领导与民营老板相勾结, 或通过内部持股,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 形成了较大的国有资产流失, 引起市场较大关注并一度引发了学界的大讨论, 改革也在一阵阵争议声中戛然而止。当前, 国企“混改”民营化, 相关管理机制没跟上, 很可能重蹈覆辙。

二是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在上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民营经济参与到国企中, 但往往因自身经济实力及体制方面的障碍, 占股相对比较低, 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往往缺乏话语权, 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国有股仍然一股独大, 仍按老的国有企业的办法运作, 民营资本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市场机制无从谈起。

三是管理相互冲突的问题。在上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很多合资企业因为国企和民营经济经营理念, 管理模式和文化上的差异, 导致内部矛盾不断, 影响到企业经营, 将一些原本看好的国有企业给“整垮”了。

国企“混改”民营化应把握好四个度

由此可见, 国企“混改”民营化并非包治百病的良方, 要充分发挥好双方优势, 实现协同发展, 还需要把握好四个度。

一是要把握好民营化的广度。所谓广度就是要把握好哪些领域可以民营化, 哪些领域必须国有化。现行国企按照不同的职能,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公益类或公共服务类;二是保障类或战略类;三是商业类或竞争类。在进行民营化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对于关系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命脉的领域, 如军工企业、战略储备企业及某些重要的基础设施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的公共企业等, 一般不可实行民营化, 如果这些领域放开, 可能威胁到整个经济体系和国家政权。这方面国际上是有教训的, 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将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国有企业私有化, 结果导致国有经济瓦解、国家竞争力衰弱, 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的境地, 教训十分深刻。但对一些商业类和部分公益类的企业或者充分竞争的行业, 可以大力推行民营化, 甚至让民营控股, 国有参股, 发挥好民营经济的优势, 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二是要把握好民营化的深度。所谓深度就是要把握好民营资本进入的比例。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 民营经济肯定比不过国企, 国企也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开展改革。正如中石化销售公司开展“混改”目标不是为了融资, 而是经过多年发展遇到了瓶颈需要突破, 需要民营资本进入倒逼内部改革。那么在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面前, 民营经济进入达到什么比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才能增加话语权, 体现自身利益诉求。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可以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 如果资金足够, 民营资本控股可以超过50%, 绝对控股;二是在一些必须国家控股或者民营经济资本实力不足的领域, 可以通过股东之间的协议来解决话语权问题, 约定民营资本相应的管理权;三是在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 对混改企业运营制度进行规范, 保障其合理的话语权和利益诉求。

三是要把握好民营化的进度。所谓进度就是要把握好国企“混改”民营化的时间表。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如果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具备, 往往会引起内外不调, 得不偿失。在混改过程中, 与此相应的市场体系、法律制度及经营管理方式等配套机制必须跟上, 否则将对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因此, 笔者认为国企“混改”民营化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 由试点开始, 由基层开始, 不断积累经验, 逐步扩大, 决不能盲目求快, 忽视配套机制的建设。

四是要把握好民营化的透明度。所谓透明度就是要把国企“混改”民营化纳入公众的监督视野, 接受全方面的监督。特别是在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时, 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 寻找专业权威的评估机构, 将评估信息公开, 防治恶意串通降低评估值、控制自由裁量空间, 消除寻租空间,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 要将混改的方案和信息向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和全民的监督, 提高改革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严格监督国企改革的进程, 保障改革的效果。

篇4:学校去行政化要把握好四点

中小学校去行政化,谁的利益损失最大?不言而喻,是校长。这些校长原先是有行政级别的,一旦取消,多多少少心里都会有些落差。校长居然有着行政级别,不知道这是不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

校长“行政化”,其实不利于学校发展。学校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一个有着尊卑高下之分的社会,所有的教师都是平等的,也在平等地教育学生。一旦学校这个神圣的地方有了三六九等,这种尊卑有序的旧式封建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校去行政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师为本理念的彰显。

但是,学校去行政化,最大的阻力来源于校长。这么多的校长,如何安置?其实,将职务化为职级,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校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有能力有实力的“教育家”,他有着自己的职级。这样,所有的校长殊途同归,最终都成为“特级校长”。

将校长的职务化为职级,是教育中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也是学校去行政化的关键。学校去行政化的效果,最终得看这所学校的校长有没有失去事实上的“职务”,心甘情愿地做一名没有行政级别的“教育家”。唯此,学校管理才能真正回归本真。

二、支撑点:化行政为行事

现在,一些学校“衙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红头文件”频频发布。一些学校管理干部,尤其是校长,将自己视为高高在上的“领导”,用行政里的那一套来治理学校,因此产生干群对立、彼此猜忌等不和谐的问题。

学校不是衙门,教育不是行政。学校管理与社会管理之间还是有着一堵厚厚的围墙,将外面的条条框框搬到学校里,难免会水土不服。因此,学校管理层,尤其是学校校长要注意:教育是心的艺术,是事的结晶。只要你将心投入教育,用心去做事业,长此以往肯定会成功。

校长要确立一种观念,即学校管理不是在“管”,而是在“理”,也就是说,不是在“行政”,而是在“行事”。教育上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事情,需要管理者改变管理理念、升华管理艺术,用一种为所有教师服务的心态去对待遇到的事情。所有的不解、误解,都是自己的事情没有沟通好,而不是靠着行政权力去压服教师,求得表面上的“威信”。

三、着力点:化级别为差别

学校居然也有级别,科级处级甚至厅级等,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校都是在做教育,为什么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级别?同样人数的学校,也几乎同样的教学质量,凭啥人家高我一个级别?学校级别化,不但带来了学校的衙门风气,更让学校的管理者无心从事教育,一心只想跳到级别高的学校,完成自己的“晋级”计划。

因此,学校去行政化的着力点,就是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让辖区内所有的学校都能够有同等的机遇、机会去从事教育竞争,而不是凭着直属学校的垄断地位,谋求利于自己的政策。学校级别化,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衙门化、行政化,是教育行政化的根源所在。改革就要切中时弊,找到问题的纠结之处,找出对策来。

我们承认,由于教育事实上的不均衡发展,学校之间有差别,有时差别还是蛮大的。但是,大家从事教育的热情是一样的,没有必要将教师分出优劣高下之分,无形之中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将学校之间级别的差异,化成办学质量的差别,有助于学校找到问题的本质,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四、攻坚点:化提拔为选拔

学校行政化的趋势,不是学校自己的事情,教育管理部门也在推动着这种现象的发展。现在一些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的任免,完全是行政化的方式,所谓的民意测验,也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在一些地方,校长的任命只要局党委通过就可以了。这种提拔校长的方式,无形当中推动着学校衙门化的趋势。许多地方也进行了“公推公选”之类的干部选拔模式,但这些点缀式的举措撼动不了干部选拔的主流。

教育不同于其他部门,将校长进行行政化管理,空降到一所学校,或频频调换,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要改变提拔这种单一决策的模式,采取公推公选之类的海选模式,切实改变教育干部选拔模式,将真正能干事情的人选拔到教育管理队伍中来。

化提拔为选拔,其实是革教育局的命,他们手中的权力会减少,因此,这是攻坚型的任务、也是战略性的举措,需要教育局拿出决心来,真心真意、真刀真枪地改变教育干部选拔模式。

学校去行政化,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是对管理理念的更新。期间会遇到风风雨雨,只要我们心无旁骛,定然会成功。

篇5:人生要把握好四个成本

智慧启引:市场经济时代是个讲究成本核算的时代。成本核算是一种对经营活动的科学计量方法。如果把它运用于计算人生这本“大账”,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人生中难以阐明的命题,竟是那样清楚了然。那么,人的一生应该计算哪些成本呢?

把握好你人生的成本,才能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个选择

你需要把握的人生成本之一:时间成本

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存活的时间。一个人,生命长短,事业成败,经济贫富,幸福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时间的制约。

大自然给一个人的时间最长也不过百年,在这个时间段中,无论你的生命是何种状态――或指点江山、叱咤风云,或平民百姓、灰色人生――都被限定在这百年之内。

因此,人生的成本,第一位的、最基本的、最紧要的就是时间。

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用这宝贵的资源做些什么?如何让这些有限的成本产生更多更好的效益?这便是人的一生时刻都面临并必须用行动作答的问题――不管你是不是意识到,不管你愿不愿回答,无论干什么,时间成本都会毫不留情地消耗。

你需要把握的人生成本之二:还有健康成本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虽然个别词不太合当今时尚,但它说明的道理却是永恒的。

对此,有位老教授的比喻既形象又富哲理。他说,健康是“1”,其他的如财富、官职、地位等等都是“0”,如果没有前面的“1”,那么“0”再多也没有意义。

健康,不仅决定着一个人活于世的时间和人生机会的多少,还决定着生活的质量高低。因此,健康成本是与其他人生成本紧密相联的。

人活着就应当工作,应该为了社会和自己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但我们的付出超出自己的承受限度时,就是付出了太大的健康成本。

一大批科学家、作家的英年早逝,是他们个人对健康成本的透支造成的悲剧。

一些见利忘义的企业主让职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使他们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是资本积累对职工健康成本榨取的悲剧……

因此,当我们在工作的压力中努力时,当我们为了事业奉献时,当我们为了奖金加班时,我们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正在为了“哨子”付出太多的代价。

你需要把握的人生成本之三:其次是机会成本

“人生没有草稿”,人生的特点是一次性、不可重复性。

在人的一生中可能有许多机会,但决定航向的机会也许只有几次。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只能选择走一条路,当我们选择这一条时,就意味着对其他的放弃;当我们选择鱼的时候,就意味着对熊掌的放弃。

如同我们在拣某一张扑克牌时,就意味着对其他牌的放弃。也许你拣到的是张好牌,放弃的是张次牌;(人生感悟 )也许你选择的是张次牌,放弃的是张好牌;也许……总之,无论是什么情况,你都是对一次机会成本的选择和利用,都会让你有得有失。在我们衡量机会成本的效益时,不仅要看眼前的得失,更要放眼一生考察机会成本的意义。

比如,一个人受贿,是抓住了一次发财的机会,从眼前看是得,但这却隐藏了一种危险,可能就是这次选择或是这种选择的积累,使你在未来的政治前途上失去步步高升的机会,失去全身而退的机会。

这就是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你需要把握的人生成本之四:再次是幸福成本

对于幸福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解释。但对它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它是一种心理感受。

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幸福,每个人都在苦苦地追求。但我们是否意识到,在追求中,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付出自己的幸福成本。也就是说,我牺牲着今天的幸福,去换取明天的幸福。

也许有的人最终成功,得到了自己追求的东西,但回头一看,自己为此竟付出了几十年,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如此,看着镜中的白发和皱纹,想想自己的上下求索,失落之感油然而生;也许有的人最终也没有得到所追求的东西,却白白耗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和幸福生活,所追求的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这时才幡然悔悟――自己付出的幸福成本太大了!

篇6:做群众工作要把握好四点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出谋划策 服务大局

有点子。一个好的点子,可以产生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领导干部要善于动脑筋,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做出切合实际的部署安排。

谋全局。领导干部要统筹兼备、谋化全局。要从发展的眼光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善于处理局部与全局、个人与整体的关系。

出实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实现新的进步。

以身作则 真抓实干

以关爱之心感召人。领导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带头实干影响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既是决策、指挥者,又要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表率示范行为,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这是最有力、最有效的号召力。

以敢于负责折服人。职务和责任是相辅相承的,领导干部不能回避矛盾,不能遇到问题和担责任的事情就上推下卸,要敢做敢为。这样,才能折服干部职工,推进各项工作。以良好业绩激励人。领导干部要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创造出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这样,干部职工才能受到激励,并产生更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练好内功 提高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特别注重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旗帜的重要性,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习理解四个“坚定不移”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

加强掌握政策法规。检验检疫是重要的涉外执法机关,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很强,必须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依法行政、秉公办事。

加强组织协调能力。要加强包容、谦让、文明等个人修养;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日常工作按照分工,各负其责;要善于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领导干部既要有管理能力,又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积极学习和钻研业务技术,成为行家里手。

提高写作演讲技能。一个素质高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四个会“动”(动脑、动手、动笔、动嘴),尤其需要具有较强的写作和演讲水平,能够把自己的意图、主见充分表达出来,而不能成为单纯念稿的“传话筒”。

廉洁自律 秉公执法

自觉抵制不廉洁行为,做到廉洁奉公。检验检疫部门具有点多面广、流动分散、单人作业、不便监管的业务特点,如不强化廉政建设,很容易产生行业不正之风和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现象。对此,必须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积极预防、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和不廉洁行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勤俭节约。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告诫全党:“务必

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两个务必”。

上一篇:检查站站长职责下一篇:教育实习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