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众工作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做好群众工作范文

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

——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些体会

(九保阿昌族乡党委书记 陈绍攀 2009年7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诚然,在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今天,做好群众工作是基础。爱群众——对群众要有深爱之情。

对群众的态度如何,不仅是感情问题,更是宗旨问题。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爱群众就是要对老百姓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要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

1展和事业发展;

——爱群众要爱在实处。发展经济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治本之策。这是我们党多年的群众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当前,广大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群众就离不开干部。反之,干部就成了群众的累赘和负担,无形中就会拉开与群众的距离。我们对群众的爱,要体现在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支持、保护和服务群众上来,干群关系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善,这已是当前基层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大事。与此同时,必须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待群众——对群众要有善待之举。

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关乎于民,关乎于情。对人民群众重感情,就要把落脚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身边事、手头事、眼前事体现出来。

——待群众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惟恐避之不及,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还需要在放下架子的同时迈开步子,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

去匆匆,这样自然无法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了解;

——待群众要肯说真话,愿听实话。“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是少数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时遇到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领导干部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熟悉群众的话语方式,只好讲一些空洞无物的官话、套话或言不由衷、令人生厌的假话。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同时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联系群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待群众要公正处事,表里如一。干部自身的作风、形象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干部坚持全心会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脱离群众,不干实事;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反对虚假浮夸;坚持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坚持办事公道;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统一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二是提高各级干部的服务水平。主要是提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三是我们要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诚

恳接受群众的批评,不断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正确行使好手中权力,始终要用群众满不满意这面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垂率在先,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用人格的力量影响他人。

怕群众——对群众要有敬畏之心。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的“木之本”、“水之源”。我们必须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谨慎总是好一些”。小平同志所说的“怕”,就是“慎众”意识,其实质是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臵,谨慎对待人民群众,真正履行好岗位职责,当好人民公仆。

——怕群众就是要不忘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当干部,到底是恭恭敬敬当公仆,还是作威作福当 “老爷”?干工作到底是为人民干的,还是给领导看的?手中的权力到底是人民赋予的,还是上头某个“恩人”赏赐的?吃的饭、住的房、穿的衣、坐的车到底是人民给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有些干部搞颠倒了这些关系,以“精英”自诩,以“上智”自居,视百姓为“下愚”,视百姓为粪土,说话口气很大,但说的多是空话、大话、假话;办事“魄力”很大,但办的多是虚事、“面子事”、劳民伤财的事。对百姓所需、所急、所难之事,他们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哄则哄,能骗则骗,

就是不下真功夫。久而久之,小事拖成大事,好办的事拖成难办的事,矛盾激化,酿成事端,他们又把自己应负的责任上推下卸,或怨上头政策不力,或怨下头“不明真相群众”闹事。他们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是不把老百姓搁在眼里的干部,凡是不顺民心、不合民意的干部,早晚要被百姓所抛弃。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干部什么都不是。

——怕群众就是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这种“慎众”意识,是对党和人民深厚感情的表现。权为民赋,责重山岳。因为爱,所以怕;爱之愈深,怕之愈切,怕失去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怕听不到群众的声音,怕群众远离自己、怀疑自己、应付自己、瞒骗自己、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怕辜负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就会对群众倾注满腔热爱之情,就会尊重群众、信任群众、依靠基层,注意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还群众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干事创业中展现作为。同时主动接受基层群众的民主评议与监督,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追求”,把群众的批评当作“第一红线”,也才能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此外,在群众工作中,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面。新时期的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脱贫致富奔小康已成为人民群从的意识主流,但也有一部分群众情绪偏激,思想僵化,观念落后,给我们干部的正常工作设臵了许多障碍。其主要原因是正面引导、教育太少,甚至根本没有。有的群众

对党的现行政策不了解,合理负担和乱摊派、乱集资的界限分不清,又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经济上,于是就无事生非、胡搅蛮缠。因此,加强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二要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三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家致富,不在无聊琐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加强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保障。基层民主建设的重点是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一是要健全村民委员会(社区)直接选举制度,让人民群众选举自己满意、信任的人管理村(社区)务、力戒由上级指定、委派等违反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行为;二是要广泛推行村(社区)民议事制度。特别是村里的重大事项,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经过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定,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三是要实行村(社区)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是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使我们能依法行政,广大群众能够知法守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应尽义务,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对那些严重违法事件要公开处理,以昭民心,以正法威,以正党风,从根本上赢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依赖。

第二篇:稳群众立场 做好群众工作

稳群众立场 做好群众工作(干部说干事)

王建

《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27日07 版)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群众工作水平是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应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

善于深入群众。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走到群众中去做工作,才能有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体察民情民意,真心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心里装着人民、遇事想着群众,把群众当家人,把信访当家访,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用群众眼光看待问题、从群众立场处理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善于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水平,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广大党员干部应放低姿态,把自己和群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做到“朋友式交往接近、平等式相互交流、协商式化解矛盾、亲人式关心照顾”,避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戴着有色眼镜看群众;在了解民情时多说家常话,在化解矛盾时多说体谅话,与群众良性互动和真诚沟通,特别是多关注群众关心的事情,多说说“钱袋子”、“菜篮子”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大道理讲清、小道理讲透,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

善于化解矛盾。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化解群众工作生活中的矛盾,不仅要有热情,而且要有智慧,注重策略、讲究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坚持用政策教育群众,在政策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耐心说服、积极调解,对群众正当的诉求及时认真按规定程序处理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妥善应对复杂情况,对一些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问题不急于求成,耐心寻找合适时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矛盾成因、问题焦点等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

善于赢得信任。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诚待人、言而有信。答应群众的事情一定要办,承诺早办的一定不拖拉,不该办的要作出合理解释,暂时办不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二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所谓好事实事,就是对群众有益的事、能为群众带来实惠的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事,就是群众关心的事、群众亟待解决的事、群众有困难的事。对于好事实事,必须一件一件地办好办实,让群众真正受益。三是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党员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群众办事情,一定要秉公用权、不谋私利;与群众打交道,一定要改进作风、注意形象。党员干部只有做人正、能力强、为政廉、作风好,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说的话群众才爱听,做的事群众才支持。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委书记)

第三篇:尊重群众、赢得群众,方能做好群众工作

华宁县宁州街道办事处

周振华

摘 要: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是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尊重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优良作风;赢得群众、获得群众拥护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尊重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基本要求,亦是赢得人群群众、巩固与扩大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的内在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党内外环境,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群众发展才能进一步维护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扎实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群众工作;尊重群众;赢得群众;群众基础

群众工作,也称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李瑞环同志说过,“群众最可敬,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力量,社会的财富靠他们来创造;群众最可爱,只要你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他们就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群众最可怜,他们确有许多实际困难,而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群众最可畏,不管什么人,惹怒了他们就可以使你垮台。”因此,会做群众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一、赢得群众,扩大群众基础更是我党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本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要是尊重群众,尊重群众才能服务群众才能赢得群众,服务群众尊重是前提。尊重群众就是尊重群众的价值与意义、群众的生命与生活、群众的权利与权益、群众的个性与人格、群众的尊严与自由、群众的思想与精神、群众的健康与情感、群众的发展与幸福、群众的劳动与创造。赢得群众就是获得群众的支持,巩固与扩大我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合法性基础。

要尊重群众首先必须要有群众的观点。我们不论做什么都要心里想着群众,装着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尊重群众,和群众心相连,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其次要走群众路线。群众是我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革命领导人创立了群众路线,现代社会国情、民情虽然在不断变化,但老一辈革命家创立的群众路线不能变。我们一定要以群众为师,以群众为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才能办成合乎民情、顺应民意、化解民忧的实事,才能服务群众,才能获得力量源泉,找到创新的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再者要融入群众。融入群众不仅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更要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不可否认的是,现实社会中有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着看不起群众,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的问题。

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就在我们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赢得群众,扩大群众基础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二五”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多元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复杂化。急剧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向党和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此时此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以更加鲜明的群众观点、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只有我们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如果没有做好群众工作,导致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破裂,将会对我党执政、政府履行职责造成巨大的威胁,现阶段的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将不复存在。

三、尊重群众、赢得群众的路径分析

做好群众工作,巩固与扩大群众基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时期的重要法宝。以下笔者简要阐述通过尊重群众、赢得群众方式来做好群众工作的路径。

尊重群众意愿。首先必须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曾生动地给我们描述了党和人民的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事实也证明只有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尊重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尊重群众,设身处地为为人民群众着想,换位思考,切实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获得拥护,才无愧于“人民公仆”这一光荣称号。所以,要在内心深处理解群众、尊重群众、相信群众、支持群众。那种“代民做主、“逼民致富”的思想,不仅行不通,而且是有害的。我们要善于尊重群众意愿,调动和发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心群众生活。应做到俯下身子问民情,迈开步子访民意,甩开膀子解民困。真真切切心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一要察民情。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上群众的门、见群众的面、听群众的声,身子沉得下,问题才摸得上,深入基层,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二要重民生。在为民办事的问题上要尽其所能,有所作为。首先要知道民生是大计,百姓无小事。要解决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解决实事办好的问题,做到干部不出事,群众要满意,上级要认可。三要解难题。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通过群众工作是可以化解的。要做好大接访,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信访的问题也是一个信任的问题,群众向我们反映问题是寄希望于党和政府解决问题,就要耐心听他们的诉求,那怕是心里的倾诉。党和政府要把来访人员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真诚贴近、真心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四要要做好大调解,调解是群众工作的传统,是社会和谐基础。

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如何,直接关系群众工作的成效,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牢固树立三种理念。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历来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成就。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理念。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我们党的利益。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践行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主张的重要内容。三是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才能有更加用心、更加耐心去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我们党才会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促进群众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看群众生活是否过得更好,更有尊严,更幸福。党和政府要创造发展条件,营造氛围、制造环境为群众的发展保驾护航。一要有政策保障,保证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二要有实际举措跟进,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有有具体的措施保障群众的发展利益,而不能使群众的发展利益落于一句空话。三要维护人民群众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敢于发展、勇于发展、勤于发展,投身于社会大发展中,以促进自我发展、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N].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张巨成.联系群众:“直接”才能“密切”[N].人民日报2012-03-23.

第四篇:做好群众工作

怎样做才算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民意、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基层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在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责任更为重大。下面结合从事基层群众工作的经验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一、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我们的一切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成功。因此,要像尊重父母那样尊重人民群众,像爱护父母那样爱护人民群众,高度珍惜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做人民群众之所求。要看到,有时候在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干部的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不起眼的举动,都会让人民群众从内心中感到温暖,甚至终生不忘。

二、带着责任去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不是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的事情,而是一份历史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为这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责任不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文件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作风里。有了这份责任感,才有可能拥有公仆情怀 1

和普通劳动者的心胸,克服畏难情绪,做到淡泊名利,崇尚事业,坚守使命,乐于奉献,珍惜平凡,永葆本色,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彰显社会公信力,赢得群众的口碑。

三、带着法制观念做群众工作。依法行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党员干部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合法程序予以解决。要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保护自身权益,纠正“权大于法”、“法不责众”等错误观念,以培育群众工作懂法遵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形成人人遵守法律、尊重法制的环境。

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致力做好群众工作

当前,全省都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大事件必然带来大征迁,而征迁的主要力量在乡镇、村居,这就要求基层干部队伍一定是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队伍。基层组织在矛盾调处上要以源头整治为主,充分发挥好村里“五老”人员(老党员、老离任村干、老退休教师、老退伍军人、老退休干部)“五员”优势,维护村级社会稳定。

一是当好政策解说员,抓政策源头防矛盾。“五老”人员与基层群众朝夕相处,在当地又有一定的威信,通过他们向群众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容易被接受。尤其是征地拆迁和计划生育工作,部分群众对拆迁、计育工作人员有误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五老”人员的出面,往往事半功倍。

二是当好和谐助推员,抓热点源头疏矛盾。现阶段农村矛盾纠纷集中体现在山林、宅基地争议和邻里纠纷。要想化解这些矛盾纠纷,必须清楚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就需要村支两委发动“五老”人员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做工作。

三是当好村风督导员,抓教育源头减矛盾。要成立了一个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五老”代表等组成的文明村风督导小组。一方面,督促村支两委完善基础性工作,加强村务公开,有效避免了因不公开、不民主、不按程序办事所引发的信访矛盾;另一方面,对于村里一些不文明的风气,“五老”人员的言传身教比强制灌输更有说服力。

四是当好治安联络员,抓线索源头排矛盾。“五老”人员常年居住在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村民的各种动态,从而迅速采取措施,稳控人员,将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是当好矛调服务员,抓体系源头释矛盾。推行联户管理,每10户为一组,每一个组确定1名“五老”人员作为矛调员;各片以小组矛调员为基础组成片矛调站,站长由有威信、群众公认的“五老”人员担任,逐步建立完善由村民调解委员会、片调解站、联户调解小组、村民调解员四级联动的人民矛盾调解体系,做到“哪里有矛盾,哪里便有矛调人员”,实现全村矛调网络无缝覆盖。

第五篇: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对党的新考验

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首要是要解决好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工作方式亦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制度平台仍有待创新

面临21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二五”期间的诸多考验,群众工作仍是执政党极为重视且力图加强的政治优势。

日前,中央再次重点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联系近期颇有回潮的强拆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基层干部中颇有市场的“强拆为了现代化”心态,这一重申和相关要求透射出高层的忧虑和紧迫感。

多位党建领域资深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解读道,对于党的群众工作,既要高度强调其重要性,也要清醒认识其复杂性。在新形势下,直面新的挑战,关键作为:一是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工作方式需契合现代民主法制,三是亟需创新制度平台。

群众工作越来越难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今时今日,近至“十二五”目标任务,远至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也都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以及群众工作。

然而,从党内外的反映来看,普遍认为群众工作越来越难了。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传统依赖的群众工作方式逐渐失灵,部分群众“不顾大局”给改革发展稳定添乱,社会情绪极不稳定一点就着。江西省宜黄县某官员甚而称之“人们不愿相信政府一方的说法,哪怕是这种说法合情合理”。

在一些群众眼里,相反看见的是自身利益受到不当侵害,部分基层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只做表面文章,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甚至动辄打压,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进而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党群距离由此拉开。

“应该讲,我们今天做群众工作,比过去具有更好的条件、更高的技术手段。但究竟„难‟在哪里?”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高新民分析,首先难在宏观制度方面,主要是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分配制度还存在一定问题,某些群众把怨气撒到基层干部头上,导致基层具体工作难做。

其次,宏观上党和政府控制的资源很多,但具体到每一单位、每一地方,可利用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地方乡镇政府负债率较高,很难为群众办实事;而今天的群众如果看不到“实事”就很难认同基层干部。

其三,权力来自上级,很多事情是做给上面看的,导致了群众观念冷漠,作风漂浮。

再有,工作方式缺少创新,群众心里不能认同。

还有,缺少干事的心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难得接近群众,等等。

面临诸多困难,群众工作从理论到实务都有待创新。2009年以来,中央党校为参加培训的部分领导干部准备了“党的群众工作”研究专题,高新民即是主讲人之一。

在中央党校党建部另一位教授张希贤看来,有的地方和部门群众工作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贯彻落实不力,一些工作领域和环节缺乏制度安排,工作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不强,都是现实困难。

“华北某县的一把手曾经私下跟我说,现在是解放了农民,也解散了农民。农村大量的群众失去了组织平台,分化严重,对话困难,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就力有不逮。”张希贤说。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体制上理顺党政官员的授权问题。张希贤认为,一方面近年来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不断创新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仍有待真正落实。虽然绝大多数党政干部有群众立场,但乌纱帽是“上面”给的,必然首先考虑上级领导和组织部门的考核,因此在树政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忽视与人民群众的协商,出现了“代民作主”、越俎代庖、强拆强迁种种行为。

而少数干部经由群体性事件免职之后,重能平调甚至升迁,更是树立了一种错误导向:只要不捅大娄子,只要能及时“摆平”,领导干部可以在谋划当地发展时不惜违背群众的意愿。

“对党负责要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张希贤说,“不能总认为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更要看到保住这样一个干部,对执政党的威信损伤有多大。”

背后是利益问题

在与基层党政干部接触中,高新民发现其普遍反映现在思想工作难做,“因为所有思想问题的背后都是个利益问题”。如果利益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收效甚少,“这是最大的问题”。

高新民认为,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十分丰富,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群众基础发生了多方面变化,主要特征包括: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社会价值观多元、利益诉求碎片化。

另一方面,作为群众工作的施行者——执政党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社会上有多少利益群体,党员的社会身份就来自多少利益群体;二是党的干部队伍发生重大变化,经历几次代际更迭,其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战争年代老一辈党的干部相比也有很大变化。

两个方面的变化相互交织,又与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结合在一起,对党形成了重大考验与挑战。“首先考验了党能否公正协调利益关系,”高新民说,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指社会分配格局能否公正协调,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基层各种利益矛盾能否得到公正、及时化解。

对此,来自高层的新要求十分明晰:确定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目标任务时,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决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同时,要坚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

“当务之急是解决底层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县域以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拆迁群众的利益补偿问题,”张希贤说,“相对而言,富人、权贵的利益,已经有了更多保障。”

高新民指出,利益协调的含义,还包括如何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这又考验了党如何应对民主政治。

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诉求日渐强烈。群众首先关注的是利益,但利益能否得到公正协调,需要特定的制度、法律保障,这与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权力制约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转变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而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能够与这种变化相适应,有的则明显不能适应,习惯于用传统的强制性手段对待群众。少数地方甚至出现过领导一句话就决定一条街道、一个村庄是否拆迁的行为;出现过仅因上访就把群众抓起来的行为;出现过仅因在互联网发表批评政绩工程就导致牢狱之灾的现象,等等。这与社会主流价值理念有很大差距。”高新民说。

同时,还有党风廉政问题能否最大限度解决的考验。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其深层次原因之一与党风廉政问题有关。就干部队伍总体而言,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属于作风层面,如对群众冷漠,方式简单粗暴,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导致群众难以接受。就其价值取向而言,本质上还是没有把群众当做国家权力和权利的主体。

“所有的考验,汇集到一点,就是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高新民说。

工作平台亟待创新

从中央的要求看,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传统有效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改进群众工作方式。高新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重视:

一是转变理念,树立“四观”——“大群工”观,即群众工作是一个蕴含在整个政治体系运作之中的过程,党群关系是整个政治体系运转的结果;服务观,即以服务作为党政机关、基层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业绩考核内容;民主与依法执政观,即群众基础变了,民主与依法执政是群众工作应有的基本观念,也是基本的工作方式;民众利益本位观,即公权力不得与民争利。

二是进一步改进决策方式,通过民主决策,给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防止少数人控制话语权。以民主与法制的途径确保公正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放心。

三是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认可与社会的稳定。

四是进一步在基层实行选举制度改革,以授权方式的改革,迫使各级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迫使各级组织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

五是进一步改革、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使其真正反映选民意志。

此外,还需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以民主、法制的手段为主解决群众问题,同时充分运用高科技时代提供的一切手段、渠道,如互联网留言版等,热线电话等,及时了解群众意见,排查矛盾,解决群众困难。

“但一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最终还得依赖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视,因此,关键在领导。”高新民说。

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张希贤认为,改革与创新党的群众工作,首先需要构建开展党群工作的新平台。现今党群工作中的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平台的“老化”与缺失。

比如,农村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城镇可以街道和社区为基础,大力发展各种新型社会组织,把人民群众按市场化要求重新组织起来,使党群工作在新的平台上推进。

与此同时,创新基层党的领导体制。张希贤认为,今天的城市城镇,居委会和城中村、近郊村的党组织,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需要,应当创新城市基层社会党的领导体制。农村的青壮年主力走了,年轻党员和积极分子队伍进城了,许多农村党支部已经无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因此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用农村社区党工委逐步取代村党支部。

比如,一些地方探索创建了社区“大党委制”,在城市拆迁和城中村、近郊村的改造过程中,避免了群众的震荡;一些地方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力图满足农村群众的生活和文化需求。

“实践证明,党群工作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是党在基层的领导体制问题。因此,新时期党群工作,必须有体制创新作保证。”张希贤说。(

上一篇:专家讲座请示范文下一篇:自荐信和简历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