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原因

2024-04-18

环境问题的原因(精选8篇)

篇1:环境问题的原因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

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是对其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无节制地索取资源)给环境带来的负担要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更为严重。以高消费的美国为例,每个美国人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印度27倍,居住在加州和佛罗里达州的3300万美国人要比印度的8.5亿人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

从资源的利用方式来看,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给区域和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近二、三十年来大力治理,资源利用的无害化使单位资源对环境的危害减小;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人口的压力及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单位资源的利用给环境造成的危害普遍比发达国家严重。

由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形成当今环境问题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人口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带来的巨大压力;发展问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物质消费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资源问题-与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环境问题有哪些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它们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臭氧(O3)作用,使其变成氧分子(O2),这种作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就是臭氧层破坏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北欧及中欧,当时北欧的酸雨是欧洲中部工业酸性废气迁移所至,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防治城市和工业的大气污染,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烟囱的高度,这一措施虽然有效地改变了排放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但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迁移的问题却更加严重,污染物越过国界进入邻国,甚至飘浮很远的距离,形成了更广泛的跨国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我国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到九十年代中期,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在仅有的1%淡水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饮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这样一个缺水的世界里,水却被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加之,区域分布不均匀,致使世界上缺水现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国家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预测再过20~30年,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将达46~52个,缺水人口将达28~33亿人。我国广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北方缺水区总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全国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沿海和省会城市、工业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种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们贴切地把水比喻为生命的源泉”。然而,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产迅速发展,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尽和湿地的消失,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了。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总数约100亿吨标准煤,预测到能源消耗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阳能、快中子反应堆电站、核聚变电站等)开发利用尚未取得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应将日趋紧张。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

环境问题(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6月17日第二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到19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据《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动植物即50~100万种动植物将消失。而且,灭绝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发出警告: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处于垃圾危机之中。美国素有垃圾大国之称,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过去几十年内,美国已经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后,剩余的这种土地也将全部用完。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有3.5万种。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约500余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种新的化学品投入市场。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自五十年代以来,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篇2:环境问题的原因

第二,人口分布不均匀。中国的国土说是960万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在这块国土上的分布非常不平均。在整个国土里,真正能够养活中国人的土地也就是五分之二多一点。剩下的一大片,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发的西部。为什么中国有那么一大片的地方,基本没人住呢?不是人不愿意住,而是它不养人!所以中国人大都集中在中东部,13亿人都在这个地方找吃找喝,有多少资源能供消费?而且,污染物和所有工业垃圾、污水、废气都排在这里,这个地方能够承受多久?

第三,人均资源非常少。有一种资源,叫做“生存资源”:土地和水,以及相应的森林和草原。这些基本生存资源,是人类生活最不可缺少的因素。中国现在的耕地,人均只剩下了一亩多一点,而联合国所定的人均耕地最低标准是3亩。中国缺水,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人均淡水占有量排在世界第98位。中国北方地区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中国全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第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基本国情不协调。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中国的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在发展。这当然是好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是经济发展越快就意味着资源支出越大,污染排放越多。GDP的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意味着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经济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和速度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所能允许的?这一点好像现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是,至少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并非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就越好、规模越大就越好。这不是说我们不想让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一点、规模更大一点,而是说我们的资源、环境只能允许一定规模的经济,不可能无限度地去发展。

第五,飞速发展的科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科技的发展虽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是科技发展的后果未必都造福人类。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谋取物质生产成果的力量大大增强。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人类谋福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害自己。科技要发展,但是它的后果究竟如何,不是科技本身所能决定的,需要人类更高的智慧、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比如说基因工程,技术上可以做到,但能不能推广?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造福人类,还是给人类带来现在还难以想像的灾难?所以,单纯地迷信科技是不行的。并不是人类的一切问题都能靠科技解决。人类科技的发展以至于把老天爷捅了个“窟窿”——臭氧层空洞。在科技没有发展以前,你能想像出人类能把臭氧层捅个洞吗?这不是故意去做的,但是人类的活动最后造成了这个结果,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个窟窿不是那么容易补起来的。可见科学技术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手头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使用不当,那么很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福利而是灾难。

篇3:环境监测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

等模式, 它的开展离不开对国家相关检测程序的遵守, 以此实现对某一环境环节的技术性测试、控制。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健全, 是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的, 这是低碳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环境监测的系统分析

我国通过对环境监测的分类, 展开分析, 以促进环境监测相关环节的稳定运行。常规监测包括环境源例行监测和监督检测, 特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包括,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环境监测的对象,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污染组分。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 物理监测, 生物监测, 生态监测。环境监测的特点。生产性, 综合性: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 监测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追踪性, 持续性, 执法性。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原则包括优先检测原则、可靠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优先检测原则, 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部分污染物进行检测和控制筛选危害性大、环境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监测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优先污染物一般是指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高、具有生物积累性、毒害较大的化学物质。环境监测的要求, 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型、准确性。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保证定义:对监测全过程进行技术上、管理上的全面监督, 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以便做出准确的结论。关于环境监测工作, 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管理意识、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 具体的问题原因如下:

(1) 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前提是科学的管理, 而基层环境监测单位没有形成对环境监测的正确认识, 相关的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化, 使得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环境监测的管理意识薄弱, 监测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失, 以致不能够正确对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 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高, 虽然很多环境监测单位获得了计量认证、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实验室资质认定等, 并且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但监测业务的完成程度停留于表面上, 仅仅为了应付外部的评审和监督检查, 很难真正做到全面的监测管理。

(3) 质量管理技术的问题。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滞后, 从水源、空气、噪音等的监测, 拓展到土壤、生态和生物等的监测, 而且原有的监测项目也在不断地复杂化, 譬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 需要监测PM2.5、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其中需要应用到新型实验室精密分析仪器、监测仪器等, 这些都是目前监测质量提高的技术难关。

2 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建议措施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新形势下又难免出现以上提到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建议措施:

2.1 提高环境监测的认识水平

环境监测管理属于综合性的概念, 其中的基本内容和要素复杂多变, 要求端正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1) 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工作的职责和责任, 确保基层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相关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通过加强学习, 提高专业的水平和管理的水平, 并加大内审和评审的工作力度, 以便及时找出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2) 环境监测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根据相关的管理规定, 带头组织工作的学习, 以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宣传为核心, 通过长期和不断地学习, 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素等, 以及深化对环境监测管理的认识, 只有在全体员工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才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 促进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2 提高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鉴于日常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实际开展和体系运行存在脱节的问题, 我们需要在日常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当中,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1) 监测管理体系工作人员的培训, 制定管理的年度计划, 并针对监测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变化情况, 适时启动内部审核机制, 及时处理日常质量事故、投诉, 以及解决质量的问题, 并结合上年度监测管理工作的总结, 实施管理评审工作, 在发现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时候, 及时调整方向和目标。

(2) 各个业务主管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管理层要形成体系内部良好的沟通机制, 以保障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现场的监测和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要正确判断文件、指导书、记录表格等, 并提出修改的意见, 从根本上杜绝应付式的外部评审, 全面提高监测机构的管理水平, 实现监测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性。

2.3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水平

随着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复杂化, 出现了很多现有设备难以有效监测的技术难点,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技术水平。

(1) 监测机构购置和添加新的仪器设备, 特别是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和应急监测设备, 为了提高这些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 监测技术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 主动接触新开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设备, 提高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娴熟能力。

(2) 落实大型仪器设备的专人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 根据使用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 提高仪器设备的检查、保养、维护力度, 以规范管理仪器设备。而针对环境监测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污染设备, 在购置应急监测设备的时候, 要考虑到这些仪器设备的特殊性, 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保养, 使得应急监测设备能够全面发挥效用。

(3) 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根据环境监测管理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管理人员要求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 监测机构要定期展开技术培训工作, 并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从业的资格, 为监测管理注入更高水平的技术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环境监测工作在管理意识、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需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方法, 研究环境监测的基本规律, 实现环境的全面和精准管理。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环境监测的认识水平, 端正对环境监测的认识, 另一方面是在日常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当中, 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并通过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水平, 在发现管理体系运行存在问题的时候, 及时调整方向和目标, 从根本上杜绝环境监测管理问题的出现, 实现监测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性。

摘要:目前来看, 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依旧是不健全的, 为了促进社会生态效益的提升, 为了有效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 我们要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相关不足的分析, 通过相关措施的采取, 解决目前工作中的弊端, 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效率。

篇4:环境问题的原因

环境指责

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被贴上了“环境与社会问题”的标签,而缅甸则是中国周边国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表面上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一贸易伙伴,“树大招风”很正常,但此外还有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值得重视。

一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矿产、水电开发和农业合作项目,这些项目从属性上来说都比较容易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这些影响跟投资的来源国没有直接关系,当前本区域的环境问题并不是中国投资所独有的,也就是说本国或其他国家投资者也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甚至更为严重。一个合乎实际的看法是,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都难以完全避免要付出一些环境损害代价。

二是相当部分中国企业(有很多是中小企业)在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意愿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当前中国对湄公河地区的投资,大项目多数还处于纯投入阶段,中小项目的利润也很有限,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淡薄,缺乏改善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也缺乏相应的主动性。

三是所在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不完善和执行不力,双边和区域层面的环境保护合作还远未落到实处。在这个背景下,投资经营活动中就容易滋生钻法律空子、贿赂以及在环境评估程序中造假等现象。从根本上说,投资者是“理性的经济人”,对他们抱有太高的道德期望是不现实的,需要做的是对其加以法律和制度的约束。

社会问题

导致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部分投资者与中国工人对当地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够,尊重不够,与当地社会的融合程度还较低,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一些中国投资者在当地有高人一等的心态,炫富、浪费、不守规矩等。

二是部分中国投资者偏好于通过与所在国政府交往来处理各种事务, “拉关系”、“走后门”等陋习也“走出去”了。包括缅甸在内的一些国家的海关等监管人员会向中国游客伸手索要小费,但却不向其他国家游客索取,这让中国游客觉得愤怒,但殊不知这可能是中国游客自己给对方惯出来的毛病,因为此前有些人为贪图方便、寻求通融而常常在护照里夹上一些小费递过去,久而久之,习惯就成自然了。

三是中国的援助和投资项目与普通民众脱节。中国政府对湄公河地区的援助主要用于当地政府身上,普通老百姓实际得到的好处不多、感受不够。如中国为柬埔寨修建总理府,为老挝修建国家体育场等,这些项目普遍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也就容易为普通公众所疏忽。在企业方面,中国企业拨付的征地补偿费更多习惯于直接支付给当地政府就算完事,不管当地民众能否拿到以及拿到多少。另外,由于当地老百姓对于谈判进程的参与程度低,致使他们对合同条款不透明及补偿不合理等有很多怨言。

共通之处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点可能是共通的:

一是众多当地及国际非政府组织(NGO)推波助澜的因素不容忽视。这些NGO大多有着西方资金支持,长期在区域内活动,每年发布多个专题报告、公开信和研讨会,彼此间通常相互呼应并趋于网络化,对所在国民众甚至政府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还会被所在国的内部政治斗争所利用。因此,中国投资项目除了自身在环境影响评估(EIA)、社会影响评估(SIA)和健康影响评估(HIA)方面不够完善以外,对NGO的调查了解不够(在正处于政治转型时期的缅甸更为明显,NGO在湄公河各国资源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更有市场),以及某些组织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别有用心,都是导致中国投资蒙上“环境破坏者和社会问题制造者”污名的重要原因。

二是中国投资者的不作为或消极作为也是一个原因。据笔者调研了解,在缅的中方投资者,除少数的大型央企外,几乎都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制度和工作安排。于是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虽然中国不少投资企业实际已经在当地开展了很多公益社会活动(通常是钱粮捐助和学校、医院及道路的援建),但这些活动并不为当地人所知,或者完全被淹没在批评和谴责声中。这与这些企业不主动跟当地媒体及民众沟通和交流,以及对NGO一味抵触而不是主动交流和解释有着直接关系。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短期内改变这种状况的难度很大。

可喜的是,中国有关方面已经有所认识并正采取一些行动。有迹象表明,近年来中国政府正在逐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管理和引导,正在研究对外投资环境行为指南,同时要求中国企业尊重当地社会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在社会公益活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予以更多关注和投入等。此外,中国也正在积极寻求投资与援助项目朝更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方向转变。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中国和湄公河国家经济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更正:因编者的疏忽,本刊2012第23期“岁月如歌”一文中,“当年5月11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应为“5月12日”,特此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篇5:环境问题的原因

在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大的问题。

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八个方面的原因:

1、发达国家的污染环境的企业,大量搬迁到发展中国家。我们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大量引进这类企业,还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2、国内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保护环境。甚至净化污染物的设备只是摆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平时随意排污。

3、政府有关部门只追求经济指标,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凡是出现的重大污染事件,都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渎职有关。

4、对于造成污染的企业,处理不力。发生了大的污染事故,只是象征性的罚款,起不了警示作用,当地政府甚至于包庇纵容。

5、对于洋垃圾走私的处理不力,以至于有的地方、有的人敢于从国外搞了洋垃圾来赚钱,却污染了自己的环境。

6、城市的盲目扩大、发展,忽视公共交通,不切实际地发展私家车,造成交通堵塞,机动车尾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7、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8、城市垃圾没有好好处理,没有分类收集,造成垃圾污染。

中国环境问题及水资源问题解决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下面就中国水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加以论述

资源有限

中国水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地区,由于水污染问题加剧,目前城镇供水安全保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十三亿人口,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二千二百立方公尺,只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于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青海等西部地方,而七大河川中的五大河流都严重受污染。在先天不足而又后天残缺的问题下,高速城市化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这为水资源带来更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六百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七,但还有近三百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浪费严重

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

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专家坦言,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实际漏失率全国平均数应在30%以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唯一出路

水利部长汪恕诚日前再次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和300名专家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解决我国水的问题,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唯一的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专家也指出,目前,随着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年用水总量正在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节水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国民经济近年来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年用水量(不含工业的重复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稳定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节水初见成效,工业用水实现“增产不增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年均递减9%

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污染,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于地区间和年际间分布严重不均衡,北方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犹为突出。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形象化的表述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造成这种现象有自然的因素,有人为的因素。据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人士介绍,中国的水坝数量世界第一,全世界12万座的各类水库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以淮河为例,治淮半个世纪,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5300多座。在这些大坝的控制下,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改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急剧下降。枯水季节,整条淮河基本不流动,成了死水,不仅“五毒俱全”,而且浓度极高。丰水季节,尤其上中游泄洪时,高浓度污染团顺流而下,形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污染。

实事求是地说,解决中国当下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焦点有三个:开源、节流、治污。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与目前的管理体制问题关联性不大,着力渲染“一龙治水”,对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没有益处!

下面从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加以简要的说明:

开源:

众所周知,在一个国家里决定水资源总量,天然因素占了绝对的成份。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开源方面有两个思路:一是实施远距离调水,筑坝蓄水是必备条件;一个是寻求新的水源包括污水资源化、海水(苦咸水)淡化等。积极推动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以及海水综合利用增加了实际“可用”的水资源量,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源。如何在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扰动的条件下,增加可用的水资源量,需要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与努力。实际上,调水并没有开发新的水源,只是对水资源存量的重新配置,这种重新配置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必须指出的是,远距离调水特别是跨省、市的调水成为必要时,不可能由政府哪一个部门,独自主宰,甚至简单地发一纸文件就能解决。强势政府的存在是水资源重新配置得以实施的重要支撑,协商机制、市场调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地区利益的博弈,相关地区政府之间的友好协作等等是水资源重新配置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当然,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技术性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但是,期望“一龙管水”解决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并进而解决开源问题简直是异想天开!

节流:

从全局上说,节约用水主要体现在三大部分:一是农业用水,一是工业用水,一是城市居民用水。概括地说,节约用水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即用水主体观念上的革新和重视,节约用水习惯的养成,技术进步和设备改造更新,用水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等等。在这些方面上,政府、企业l单位、居民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农业用水是中国水资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农业用水的集约化、科学化,对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意义十分重大,而这有赖于农业灌溉方式的变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灌溉方式的变革受制于农民成本收益的计算、农民的承受能力和技术革新及其推广应用;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制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调整,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水利部门为此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农业节水的潜力挖掘和行动实施及其所做的贡献距离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要求相距甚远。工业节水,一与国民经济布局相关——水资源缺乏地区不上高耗水项目,二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改造相关——科学利用工业循环水,三与水价密切相关——超定额加价是基本手段。这些方面与政府的决策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城市节约用水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互相配合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节水,主要与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观念和习惯,与水价的高低和构成有关。另外,从大概念上说,与城市规划、建筑物的构造、城市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城市水处理单位的运营绩效等也很有关系。目前,阶梯水价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发挥杠杆调节作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供水管网改造的国债资金已经陆续到位,建设部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做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城市供水企业正在积极行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供水企业资金的筹措和落实。必须说明的是,漏损控制也还要考虑经济核算的合理性问题,换言之,并不是漏损率越低越好。

治污: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是中国水污染的三大主体。污染治理既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又有水源保护的意义。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但农业的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仅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损害,对城市水源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只不过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用水污染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工业污染治理,包括城市里的工业企业和位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治理的关键是革除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屈从于当地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经济的压力,对企业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远不是“一龙治水”就能解决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作为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改革成效显著,城市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目前,城市居民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体系和监管体制,在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的配套,加快提高处理率,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提高水平。

解决中国水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各部门更应该立足大局,立足“三个代表”,超越门户之见,各尽所能,协同作战,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国家、为人民做有益的事。

篇6:环境问题的原因

经济外部性里理论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外部型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非市场性,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应出来)

所以从概念我们可以得知当经济外部性对生产产生影响时,就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当存在外部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效益MSB大于私人边际效益MPB。差额是外部环境效益MEB。所以在外部性理论的影响下,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紧密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个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变得突出。当经济外部性理论的影响下,会产生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无法使社会各方面生产效率提高,最终使生产资源得到浪费,环境遭到破坏,以燃煤发电厂的污染为例,如果给空气污染确定一个合理的负价格,将会增加电力生产的成本,使供给减少,原料浪费增加,达到新的均衡点,但是这将会加剧对环境资源的浪费。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给定一些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完全竞争市场能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如果一些理想化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市场就会失灵,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多种,如垄断、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不完全信息等。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分析,如果环境资源具有使市场失灵的特性,那么市场就不能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出现环境问题。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无论是作为生产性的环境资源(如牧场),还是作为服务性容量资源的大气环境(如良好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使环境资源产权较其他资产产权更难明晰清晰,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另外,环境问题中存在外部性,使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存在差异,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外部性的概念最先是由剑桥学派的奠基人之一马歇尔提出的。后来马歇尔的学生,另一位剑桥学派的杰出代表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当垄断等现象发生时,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所以当市场无法调节时,即将或者正在对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是指根据价值规律,利用宏观政策来进行调节,还要对环境的保护提出一些措施,例如收取排污费,产品费,使用者收费等。所以经济外部性理论可以调节环境保护的情况。

篇7:环境问题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

三、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经统计,在世界160个国家或地区中,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可见,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

四、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约为50亿吨,属于世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五、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拥有十三亿人口,若按人均计,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七、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止于此,而以上所提到的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防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外,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明确其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与落实,我们要在其指导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我们防污治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态环境保护上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国民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在这一方面多做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大众传媒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制、加强监管等方式来督促人们的行为。个人则需要将思想意识落实到行为活动,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将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我们一部分领导人已经看到了我国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计划,如倡导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填海造陆、海水淡化,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政府应将这些政策方针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形成硬性要求,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任务分配,并按时进行成果验收,未完成任务指标的地区政府,应给与适当的惩罚。

等等。

篇8:环境问题的原因

1 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

当前, 环保部门中的环境管理中相关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没有独立的职能机构设置, 例如环境监理的规范性文件规定层次较低, 不能在更大范围内行使监理职责。环保部门中的一些职能设置与政府其他部门机构职能设置多有重叠, 多头管理降低了环境管理效率。另外, 跨区域环境管理的机构缺乏, 发生区域性环境问题时难以有效、及时解决。例如, 当发生跨流域水体污染、沙尘暴以及酸雨污染时, 各地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自扫门前雪”, 不能很好的从整体上提出有效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1.2 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逐步建立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机制、“三同时”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的设置还较为笼统和宽泛, 缺乏系统性、体系性, 没能很好地把环境管理之外的政策、措施与环境管理职能有效结合, 例如在经济结构调整、财政税收等方面没有很好的引入经济激励政策, 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加以约束。此外, 诸如排污收费制度等管理制度作为一种末端管理制度, 与当前推行的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明显不相适应, 应该把环境管理的关口迁移, 更加注重预防。

1.3 公众参与度不高

当前, 环境管理多以政府推动为主, 群众的参与程度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不够具体, 在具体的参与程序和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 例如公民或社会团体对于企业污染行为的监督会获得哪些奖励?政府相关部门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权利支持?就目前来看, 群众参与的方式主要是污染事故发生后举报, 以及受到污染危害后的举报等等, 这些多是事后末端参与, 真正主动将环境保护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的主动意识不强。此外, 政府给予一些非赢利机构、社区等主体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路径不畅。

2 环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地方政府在政府职能上的错位和虚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但政府的主要职能则是不断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维护社会的公平。环境管理作为一项应该由政府承担, 发挥其作为主体的应有职责, 切实完善环境公共政策, 完善相应的管理机构, 发挥其管理职能。但当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 常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 对于环境管理的投入不够。例如, 当地方的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相冲突时, 地方政府往往为了确保经济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 这种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部门有效开展工作。

2.2 政绩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政绩考核能够发挥出很好的导向功能, 对政府部门或官员的政绩考核的设立会直接影响政府部门及人员的管理目标、管理决策和行为。当前, 地方政府对于官员的考核大多注重经济增长指标, 对于环境保护的政绩考核缺乏相应的强制性规定, 环境保护应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这种错位的政绩考核体系不利于环境管理职能的发挥。

3 加强环境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

把环境保护政策与部门发展和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结合起来, 设置更高规格、更具权威性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环境咨询机构, 明确机构职责、管理范围和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环保部门的各内设机构, 上下条线之间的部门要对口设置, 确保政令畅通, 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理顺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与环保部门之间的职责、职权, 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环境管理机构和部门, 提高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效率, 降低环境风险。

3.2 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目前, 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管理的投入, 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经验, 例如日本建立起相对成熟的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环境治理模式, 德国则把环境保护作为联邦政府的主要义务, 实行“以防为主, 谁污染谁负责和广泛合作”的治理模式;而新加坡则采取征收资源补偿税, 对环保型的固定资产运行加速折旧、减免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相关赋税等等, 我们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结合总量控制的相关制度, 建立排污权交易, 征收资源补偿税等等政策措施, 运用政府的行政、税收等杠杆加大环境管理力度。

3.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政府应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中来, 既要鼓励普通群众积极参与, 也要鼓励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盈利性机构积极参与。一方面要加强对环境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 另一方面,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路径和渠道, 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提供便利。加强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 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魏志荣.我国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经贸, 2006 (6) :110-111.

上一篇:段俊平当选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下一篇:小辣椒观察记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