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5-08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8篇)

篇1: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和某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工作的统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乱捕、滥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排放等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许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

关键所在,因为其他多方面的变化都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要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又处在关键地位,因为植被既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还能缓冲地表受外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的贮藏库、避难所。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高大,结构完备,所以森林植被建设处于植被建设的主导地位。

(二)某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某县土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临近珠江源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养育着113万多某县人民,影响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某县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积50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万亩。全县有林地11.6万亩,疏林地1.3万亩,灌林地54万亩,未成林地101.4万亩,无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岩山、开荒地)64万亩,森林覆盖率25.6%。石漠化面积23.6万亩。某县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受到污染

某县城关四周的四家水泥厂,产煤区的改良焦厂、火电厂等,昼夜不停地排放烟尘,还有其它生产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某县上空大气的污染。据某县环保局报道,某县烟道气烟尘浓度最大值为827毫克/升,最小值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为4.53,某县各地的大气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平均环境质量为二级。

(二)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来,某县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河流断流。一些农田因水资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资源短缺,一年只有约4个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余时间要到数里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

某县的一些地区水体受到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乌都河(某县段)、拖长江(某县段)。乌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拖长江的污染主要是无机物的污染,是看得见的煤粉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排量日益增多,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某县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处理率不高。它们既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又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固体排放物存在的环境问题,矿区和人口密集区的人深有感触。

(四)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某县人口多,农民为了获得粮食,大量毁林开荒,农作物从坡脚种到坡顶;过度放牧;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现森林覆盖率只有25.6%。

(五)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难度越来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树造林,又要种粮,还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马依镇、大山镇的一些村寨,除了农民居住地周边几块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余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无耕地可种,而生态移民又难以做到。

2、未植树造林的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某县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坡、水边、地角、路旁已经种上树,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三、建设好某县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除了对有关管理人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外,应着重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逐步在某县中小学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生态治理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可通过保

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村庄、公路、铁路沿线等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绿化力度。

(三)保护好植被,营造天然堤坝

据研究,当大雨降落时,树冠和树叶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层能截留并吸收5——10%的水量,1亩林地比1亩无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峰的最

大削减量可达到50%左右。保护好植被,等于营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坝。因此,应保护好某县的森林植被,做好某县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还林,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利用好,农民感到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农民愿意退耕还林,达到稳定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的关系。首先,要有以林为主的思想意识。综合治理应定位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根据某县各地土地条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使植树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要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拦河坝、防护沟道等工程,实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并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树造林,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尽量退耕还林(草),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进度,切高垫低,砌筑硬坎,通过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产工艺;三是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三废”的资源化。

(七)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依据,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根本途径。应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还应杜绝修路、开矿等直接或间接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同时还要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其它不法行为,使生态保护工作赢得公众的有力支持,最终达到保护好生态环境的目的。

篇2: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机构所处层面的外部运行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信用环境建设、金融债权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金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平稳增长,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二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积极支持商业银行股改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三是狠抓信用环境专项治理,通过开展信用工程创建,评定企业信用等级,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严厉打击各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担保、评估、会计等中介机构初成规模,充实了金融生态链。五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六是密切了政银企三方关系,增加了金融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在看到金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同时,我们还应重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较差,金融生存空间狭窄。县域经济总量较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农业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长期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城乡差别逐渐拉大;县域工业化程度低于中心城市,企业普遍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比较效益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因此金融机构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成本高、风险大,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影响县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二)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求失衡。县域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融资结构单一,间接融资占有绝对高的比例。大部分企业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资金来源大量依靠银行贷款,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大量需求。但同时信贷供应却出现总量萎缩、结构失衡的趋势,国有商业银行调整分支机构后县域金融服务受到抑制,资金外流严重,致使农户、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低,在较大程度上延缓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全。县域金融机构功能简单,服务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由于经营机制转换没有到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金融需求,农业贷款的供需矛盾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致使民间金融交易活跃。

(四)信用体系、中介机构不健全,信用环境改善效果不佳。社会信用环境较差,部分企业骗取贷款、贷款违约、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屡禁不止。征信体系建设进程不快,信用资料的收集和共享不足,银行在贷款风险评估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中介机构数量少,专业化服务水平、专业素养和信誉度低。县域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担保难、贷款难的现象不能有效解决。

(五)银政、银企协作不够,“三赢”的局面尚未形成。政府部门对金融业缺少具体支持措施,对金融机构取多予少,税费项目多、环节多,银行交易成本很高。银企之间、银行与农户之间,虽然依存度非常高,但彼此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交流不充分,缺乏诚信基础上的合作,“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严重影响了金融生态的平衡和优化。

(六)对银行债权重视不够,贷款安全难有保证。受执法和司法环境的影响,银行债权保护面临手段少、难度大,效果差的困境。一是企业改制时银行债权落实难。二是银行胜诉案件执行难,存在案件胜诉率低、执行率低的情况,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钱”。三是企业破产时金融债权受偿难。大部分破产案件审理适用政策性破产规定,使模糊的劳动债权优先于银行债权受偿;有的法院还任意否定抵押的效力,导致有抵押的债权回收机率相当低,受偿款被基层政府挪用不能兑现。四是个别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多头贷款,逃避金融监督。五是社会征信系统建设缓慢。由于缺乏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对个人贷款所蕴涵的风险不能适时进行监控。同时部分私营企业财务人员多为“包包帐”,经营状况无报表,更不能做到日清月结,有的虽然做了报表,但为逃避税收,做假帐、做假报表、提高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依然存在。六是部分法规条款对金融机构抵押权、质押权的保护力度较弱。如2004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的新司法解释规定,在民事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及其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破产法》规定清算程序上把银行排在最后,且未明确金融机构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享有无条件的破产起诉权

二、改善县域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建议

(一)努力构建稳定的经济环境。经济决定金融。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关键在政府。各级政府要关心金融业的发展,发挥好引导、监督和维护的作用,组织协调多个领域、不同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减少对银行正常信贷活动的干预,建立良好的信用维护机制,制止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发生,支持银行处理不良资产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搭建政银企协作平台,促进了解和合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对农村信用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消化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状况,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金融机构是改善金融生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改进对县域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自身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出点子,当好参谋和助手。要对农村信用社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消化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状况,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二)努力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则乱。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一是政府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信用意识。继续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改善,培育和规范多元化的信用主体,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开辟多种抵押担保形式。二是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符合县域经济需求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并鼓励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分散和化解银行信用风险。三是要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人民银行要认真做好金融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升级准备工作,扩大数据采集内容,增加信息产品种类,建立较为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同时要借鉴上海的经验,做好个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联网查询,为各家金融机构和有关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四是要广泛开展“金融生态模范城”建设工作。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优质企业加大授信,对不守信用企业加以限制,引导企业树立良好金融信用;企业在改制、重组、破产过程中,不逃废、悬空金融债务,银行要合理利用相关政策,依法给予支持;农村信用社要在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创建“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活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五是设立以信用征信、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的企业信息系统,推动全市加速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信用文化。

(三)努力构建规范的制度环境。一是要搭建政银对话平台。要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民银行、市政府金融办牵头,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发改委、经委、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和各家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掌握国家金融政策,分析判断金融运行态势,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有关问题,通报经济发展状况和重大经济决策,为金融机构支持全市经济发展,调整信贷结构,确定信贷投向,促进银企合作提供依据。二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由发改委、经委、人民银行牵头,会同经贸局、工商界局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及时筛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企业和项目,分行业、分区域不定期举办专题洽谈会、推介会,多渠道促进银企合作,有效满足企业项目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需求。三是形成更紧密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政府财金办要主动与人民银行、银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分析研究金融运行动态,定期通报金融运行的主要情况。同时要及时协调解决各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中与企业间存在的问题,加强银企间的沟通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特别要积极支持各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对商业银行股改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要高度关注,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应解决,切实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

(四)努力构建完善的法制环境。法制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法律环境会直接影响金融生态。建议立法机关认真研究,及时出台有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的法律规定。加快《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的立法进度,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尽快修订《破产法》,加强对债务人的约束,规范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保障所有债权人公平受偿的权利。改善金融生态的法制环境,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人民法院要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在受理金融诉讼案件时,要积极推广简易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对审结的案件,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提高金融债权的执行回收率。二是建立对逃废金融债务的惩戒制度。由银监部门牵头制定逃废债务黑名单的认定办法和惩戒程序,建立金融机构黑名单同业共享信息库和逃废债同业联合制裁制度;工商部门要充分运用登记、年检等手段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政法部门要牵头制定对恶意逃废债企业的限制措施,并对逃废债企业及其法人代表在媒体上公开曝光,依法打击财产转移行为,有效维护金融债权。三是依法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银监部门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教育广大群众有效识别非法集资和变相非法集资行为。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银监部门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的调查取证工作。对银监部门认定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公安部门要依法迅速查处,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四是加强反洗钱工作。由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从源头上监测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异常和可疑资金活动,及时发现并截断违法犯罪活动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防止其扩大和蔓延,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

(五)努力构建协调的市场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对于提高资源配臵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快担保体系建设步伐。要围绕扩大规模、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发挥效益的原则重点,多渠道筹集担保资金,尽快形成防范风险能力强,制度健全完善,业务操作规范,担保范围覆盖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担保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在企业资信调查、贷款风险评估、贷后监督等方面协调联动,形成安全有效的保、贷、还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对中介机构的依法治理机制。加快完善中介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的相应法规,明确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完善中介组织有关刑事法律和违法的责任追究机制。财政局、审计局、司法局、工商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等部门会同人民银行,要建立对涉及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的业务监测体系,规范中介市场,规范有关当事人的行为。

(六)努力构建高效的农村市场

篇3: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海晏县生态环境现状

1.1 草原草场退化, 可利用草山面积减少

据海晏县志记载, 1959年全县有放牧地8.92万hm2。1981年普查, 有放牧地8.52万hm2, 占总土地面积的56.5%, 其中可利用草场8.50万hm2, 占草场总面积的99.8%。草场面积减少4 246.67 hm2。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开荒种地;二是挖烧野灰作肥料;三是载畜量过重而退化。20世纪50—70年代, 全县盲目开荒扩种面积达5 333.33 hm2, 挖草皮烧野灰每年直接毁坏草山面积达246.67 hm2以上。进入80年代后,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开荒、挖野灰, 但随着联产承包到户, 农户随意开挖田间草坡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有限的草场植被遭到破坏, 草场植被覆盖率下降10%左右, 据畜牧部门统计, 8.50万hm2可利用草场中, 鼠虫害面积达5.73万hm2, 草场退化沙化面积达5.33万hm2。产草量也由20年前的平均3 870 kg/hm2下降为现在的2 550 kg/hm2。原来每3 800 m2可养1只羊, 现在每5 733.33 m2养1只羊。

1.2 自然灾害频繁, 生物物种减少

近几年, 冰雹、洪水、干旱、霜冻、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日趋严重。病、虫、鼠灾的危害逐年加剧, 平均每年都有2 000.00~2 666.67 hm2的农作物受灾, 造成逾1 000万元的损失。由于水土流失, 森林草原资源的破坏严重, 加上大量使用剧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和人为的猎杀, 使海晏原有的雪豹、岩羊、猞猁、麝、野狐等已绝迹, 狼、兔、蛇、雉鸡、山鹑、百灵鸟等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 数量大幅度减少。

2“生态立县”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全县草场林区鼠害、病虫害严重

全县可利用的24.13万hm2草场中, 鼠虫害面积达15.73万hm2, 占草场面积的65.2%。甘子河乡天然林区中的许多灌木类受鼠害危害严重, 并出现大量死亡现象;退耕地中的幼苗被老鼠吃掉表皮而死亡。近几年海晏县境内较大规模的病虫害时有发生, 林业人员称之为“无烟火灾”。例如, 2001年全县 (主要为川、浅地区) 普遍受到病虫害侵袭, 许多树的叶子发黄、凋落, 树干枯死, 残活下来的至今仍呈病态。近3~4年来“无烟火灾”对海晏草场危害极其严重, 已成为草场林业发展及生态建设的首要问题。

2.2 项目配套资金缺乏

全县自2000—2004年新增林地面积4 200 hm2, 但由此带来的管护费用增加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护林员工作量大, 劳动报酬低, 挫伤了管护责任心及积极性。同时, 因海晏县特定的地理位置, 传统的养畜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由退耕户自行组织管护十分困难, 且无专项资金。为确保林木工程建设成效, 需配套相关费用, 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3 生态发展对策

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是: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题,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 以县绿化为突破口, 科学设计, 合理规划, 动员全社会力量植树造林种草, 绿化荒山荒坡庭院, 保护资源, 杜绝污染, 建立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进一步加强对全县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和法制教育

2003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把海晏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若干意见》宣传到户, 并且广泛宣传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草原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 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环境建设与保护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关系到湟水河流域及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1,2]。加强生态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 号召全体公民从自身做起, 树立“植树光荣、毁树可耻”的思想, 形成爱林、护林、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社会氛围, 为执法人员依法办事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公安民警和有关部门要真正发挥职能, 加大执法力度, 对破坏草场、森林、林地、植被、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要严管重罚, 依法予以打击;继续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县各大班子和社会各界对全县生态建设工作长期进行督促检查, 宣传部门及时报到生态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公开曝光并给予批评, 推动全县生态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3,4]。

3.2 认真组织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海晏县地处高寒山区, 地形条件复杂, 虽然多年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逾300 km2的水土流失面积未能得到治理, 而且随着天气的持续干旱, 洪水不断侵蚀, 土地沙化, 沟道下切日益严重, 新的水土流失不断形成。因此, 今后海晏县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工作重点主要是:继续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海晏县南北山水土保持生态养水工程及淤地坝等水保工程的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 以此带动“109”和“315”国道、“两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旅游景点、重要集镇、脑山低产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治理, 狠抓水保造林、人工种草、农田改造、封山育林、农田林网、四旁植树、田间道路及疏林地疏草地补植等工作。加强工程监管力度, 加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面貌, 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3.3 以县城绿化为突破口, 全面带动海晏县生态建设工作

继续加大县城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建设力度, 实现“两山”的全面绿化, 在水平、档次、美化、开发城镇园林景点和增加县城居民休闲娱乐活动场所上下功夫, 使之成为海晏县生态建设的示范样板工程。同时, 以县城为中心, 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县城“两山”绿化管理办法及具体措施, 每个乡镇、村委、学校、机关单位以各自周边荒山和宜林地为自己的绿化点, 至少要建立一个以上的义务植树基地, 实行长期责任落实制度, 真正实现义务植树规范化、基地化, 点面结合, 全面推动海晏县生态建设工程。

3.4 坚持依法治理, 完善产权制度, 巩固生态建设成效

随着生态项目工程的实施, 土地、草地、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 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在重视植树造林种草的同时, 要把资源保护工作提高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位抓紧抓好[5]。要以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目标,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土地、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严厉打击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严禁随意采挖虫草等野生中药材。要立足海晏实际,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管理办法。各乡村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村规民约, 以制度来管理和约束, 加强执法监管体系, 充实执法监督力量, 改善执法监督条件, 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效率。

3.5 加强“三防”建设, 确保生态建设成果

草原防火、病虫害防治是防止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 只有搞好三防工作, 才能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火灾是森林和草场的天敌, 它不仅直接毁灭林木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必须常抓不懈。林木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 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充分发挥森防机构作用。这样才能有力加强“三防”建设, 着实确保生态建设成果。

3.6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生态农业

伴随着畜牧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要积极改变其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 大力发展以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可持续的放牧形式, 调整畜群结构, 积极推行舍饲养殖、基地养殖等措施, 努力减轻草原草场的压力, 切实保护好草原草场植被。畜牧部门还要努力争取项目和资金, 消灭鼠虫害, 改善逾15.73万hm2鼠害、退化、沙化草场, 妥善处理林牧矛盾, 促进封山禁牧、小流域治理等工作顺利进行, 为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前提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也成为海晏县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它从本质上要求农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在顺应大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

3.7 加强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随着小康进程的加快, 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方式之一, 海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2010年原子城、金银滩等各景点及农家乐、牧家乐旅游接待游客共创佳绩, 有力地带动了交通、餐饮等二、三产业的发展, 为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需要, 而且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开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 有关部门要统筹规划, 合理利用, 加强景区的林木、草地管护, 防止人为破坏和污染, 使人们在舒适、干净、卫生的环境下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参考文献

[1]杨励君, 刘铭富, 刘良源.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的建议[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1) :131-133, 142.

[2]李守中, 邹怡静, 陈金梅.福建生态省建设的若干生态问题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12) :126-128.

[3]林联盛, 刘木生, 钱海燕, 等.资溪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4) :111-113, 119.

[4]付标, 周敏, 张洪波, 等.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1) :81-85.

篇4: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方案 问题 措施 意义

城市是一个以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为中心的、 由城市环境与居民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这个复杂而又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3个系统。我国668个城市中,生态城市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经国家正式批准的生态城市建设如长春、北京、上海、阜新等进展很快。为了使生态城市建设健康稳定地发展, 必须深入研究生态城市的内涵、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对策。

一、 生态城市的概况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这个定义十分概括;我国学者黄肇义和杨东援认为: 生态城市是全球或 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系统, 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 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这个定义强调整个系统是内部协调的一个可持续系统,具体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指向。

(二)灵石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案

灵石县地处晋中南端,地下煤炭蕴藏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 71.3%,是全国重点产煤地区;工业经济占全县经济比重的 80%以上。长期的资源依赖性发展造成了地面塌陷、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近年来,灵石借助林改的推动,成功走出了一条由从生态失衡到生态平衡、从煤炭富县到生态兴县、从单一绿化到综合治理、从粗放经营到精品实施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之路。

1、明晰产权,确立农户作为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主体,是建设生态灵石的制度基础。

2008 年 9 月,我县林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林改工作会议,林改领导组组长、县委书记郭燕平多次深入乡村调研。在吃透县情、民情、林情的基础上,确定了林改实施方案。在改革中,我们坚持把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农民。

2、转变发展模式,促进灵石生态建设

环保治理、生态修复工程使灵石生态环境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黑色”向“绿色”的转型,通过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产煤大县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路子,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07 年,灵石县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 2006 年猛增 147 天达到 236 天,退出全省重点监控县后十位;2008 年,城区二级以上天数突破 300 天,达到了 321 天,并出现了多年未曾出现的一级天(全年达 17 天)。

3、通过反哺修复生态和谐

灵石是典型的资源县,煤炭企业既是资源开采的受益者,又是生态破坏的主要责任者。据统计,全县 80%以上的集体林地靠近煤矿,这部分林地也被列入此次改革范围。由于治理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治理,必须用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机制,调动社会反哺林业。

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短缺制约生态发展

灵石县的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生态资源,使得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从总体上看,生态资源最为短缺的是湿地,湿地是生态城市的心脏,是促使其他生态资源再造和加快生态经济循环的载体。灵石县几乎无湿地资源,构成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严重约束。其次是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短缺,从客观上使生态城市的发展受限制。湿地资源、森林及海洋资源的短缺,制约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灵石,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县,多年来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伴随资源的无序开采也出现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资金投入量很大

山西灵石国泰宝华煤业有限公司60万吨/年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见表1。

生态城市建设无论从技术设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的限制难以引进新方法、新技术来建设生态城市。要在灵石建一个水处理厂就得上千万资金,因而有限的资金难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仅一个煤炭企业的生态建设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上千万,众多煤炭企业的生态建设投入给灵石县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地的规划欠合理

灵石县绿地面积虽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由于规划的不合理,仍有许多地方继续进行绿地的建设。

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西南方向直距18km处的南关镇董家岭村一带,行政划分隶属于灵石县南关镇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01号文的批复,该矿由原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原山西梅园董家岭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梅园华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据测算,以乔灌草结构的绿地其综合效益约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培育单位面积、草坪的成本则为乔灌草结构绿地的3倍以上;同时,草坪需要经常浇水,水源消耗大,给原本水资源短缺的灵石县造成供水困难。

三、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一)资源管理带动可持续发展

灵石是典型的重丘陵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含煤面积860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71.3%,地质储量91亿吨,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品种齐全,是全国首批61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35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资源整合情况,2007年完成首轮整合,09年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资源资产化管理、企业股份化改造、区域集团化重组”的要求,全力推动资源整合,建大关小、联合改造、优化结构。机械化开采、信息化管控,煤矿装备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保障水平得以极大提高,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二)健全和完善煤炭资源重组的法律法规

1、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以灵石为例,小煤矿的发展同全省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矿业权获得方式不同,既造成了多轨制的严重不公问题。煤矿主一旦占有资源,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煤矿不注重安全投入,实行破坏性开采导致事故频发,腐败案件常发,资源严重浪费。

2、重组整合是积极主动地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举措,符合法律法规。

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与国家对煤炭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是一致的。整合的方向就是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高标准现代化矿井为着力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维护资源。

3、重组整合中环境治理的法律问题。

实施兼并重组涉及到的法律政策很多,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煤炭企业的做大做强,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实施兼并重组后,地质灾害谁来买单?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这是包括灵石在内的资源型县份所面临的,也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建设生态住宅,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可持续发展

生态住宅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在建筑系统内有序地循环转换物质和能源,以形成一种高效、低耗、无废弃物、无污染、能保持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旨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其特点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规划师、建筑师和广大居民的共识。建设生态住宅,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有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应采取扶持措施;调动开发商、消费者及有关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城市的生态住宅建设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篇5: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伟华

【内容摘要】本文从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益林重新划界与既存承包关系之间的矛盾,公益林的划界是典型的行政行为,在与划界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上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强制色彩。权利人不愿意区划为重点公益林的,地方政府要“采取妥善措施处理”。处理的结果是通过事后补偿的形式先行划界,行政权对于民事权利的侵犯是显而易见的。提出要从科学规划、改善林分质量、创新管护机制、完善补偿金管理制度、科学利用等方面推进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福建尤溪

生态公益林是指以维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森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①。生态公益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②。为此,必须加快推进生态公益林管理机制改革和创新,调动林权单位保护管理生态公益林积极性,确保生态公益林安全。本文从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项对策,以期对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起到参考促进作用。

一、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土地总面积34.13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7.87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7.0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25.1%。生态公益林主要由自然保护小区、江河两岸、水库四周、城镇周边、国道高速公路两侧的森林以及高山陡坡和部分生态脆弱地带的疏林地、灌木林地等组成。生态公益林按级别划分: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36万公顷占76.57%,省级公益林面积1.64万公顷占23.43%;按地类构成划分:有林地面积6.38万公顷占91.13%,疏林地面积200 公顷占0.3%,灌木林地面积3 500 公顷占5.0%,未成造林地面积800 公顷占1.14%,宜林地面积1 700 公顷占2.43%。自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以来,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生显著生态效益,生态公益林区内自然生境逐渐恢复,造就许多优美的森林景观,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但由于前期对公益林建设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导致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生态公益林生态区位功能不完善、管护主体不明确、补偿利用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弊端,以上问题在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以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区位功能不完善

由于前期只注重林业经济效益,对林业生态效益认识不足,再加上国家建设日新月异,公益林规划建设未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高速公路两侧、尤溪河两岸一重山、乡镇周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部分用材林未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给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一定影响。

(二)林分质量不高

现有生态公益林中用材林、竹林、薪炭林、经济林占80%,比重偏大,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防护林、特用林占20%比重偏小;有林地林分中人工林多、天然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效益差,防护功能弱。

(三)管护责任未能有效落实

全县80%生态公益林是集体林,产权属于集体。由于目前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偿利用机制不健全,生态公益林可产生效益没有得到发挥,管护主体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管护责任不能有效落实,生态公益林成为不法分子盗伐主要目标,生态公益林管护压力越来越大。

(四)补偿制度不健全

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大多由财政核拨,由于财力有限,公益林补助仅为105元/公顷,补偿标准偏低,同商品林收益1.5-3.0万元/公顷相比差距很大,并且由于补偿发放渠道不畅通,部分补偿金发放到村里被挪用、挤占,不能补助到林农手里,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管护漠不关心,出现少数人得益在管、多数人无益在看的现象。

(五)科学利用机制不完善

生态公益林虽然拥有丰富的林木、林地和景观资源,但为了更好保护生态公益林,一般是禁止或限制生态公益林采伐利用,这拉大了商品林与公益林的经济利益差距,林权单位对生态公益林工作抵触情绪越来越大,造成一些生态区位重要、需要新划入的公益林界定工作难以开展,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三、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对策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生态防护功能

认真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制定全县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同时对每一块宜林地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包括整地方式、栽植树种、造林方式、造林等统筹考虑,将任务分解到乡、镇、村、林场,做到明确任务,明确职责,限期完成。随着集体商品林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的收益与商品林收益差距拉大,林权单位对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抵触情绪越来越大,盗砍滥伐等破坏生态公益林现象屡禁不止,给生态公益林长期保护造成一定困难和压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⑤。依法保护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林业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要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又要使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和改善,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林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⑥。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以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工程,规划和布局要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去,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生态公益林布局,使生态区位功能日趋完善,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改善林分质量,增强生态防护效益

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是增强公益林生态防护效益的关键措施。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④

③ 6 培育复层混交林。同时加大科技力度,生态公益林地处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带,造林难度较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质高效的生态公益林。对于那些林分质量不高、防护功能弱,林地利用率低、防护效益差的公益林,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通过实施补、封、抚等低效公益林改造技术措施,培育乔灌相结合、多树种混交的复层异龄林,逐步改善林分质量,增强防护效益。

(三)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依据《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生态公益林进行严格的保护,严禁非法征占用。经批准确认的公益林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逐级上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要在稳定生态公益林林木所有权基础上建立主体落实、监管到位、补偿合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坚持公开、公正、规范操作原则,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平等管护收益权。管护模式要根据当地生态公益林资源状况和林农对山林的依赖程度,因地制宜,实行股份均山联户管护、责任承包专业管护、相对集中委托管护等管护模式。在落实管护主体基础上,林业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和检查职责,县、乡、村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按照签订的管护合同定期进行全面核查,哪个地块出了问题追究该地块人员责任,对不能及时发现破坏公益林或发现却故意隐瞒不报的护林员和监管员要给予相应处理,对盗砍滥伐破坏生态公益林不法分子给予严厉打击,有效促进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落实。

(四)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制度,要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各级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生态公益林补偿金投入,提高补偿标准,增加林农管护积极性。二是建立收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机制。可以从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旅游经营收入中或利用水资源发电企业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认真落实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政策,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认养、冠名等方式,捐资和保护建设生态公益林。要明确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用途,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使用项目应是生态公益林所有者补偿费、护林员管护费、林级组织监管费以及资源监测、检查验收等公共管护费,严禁补偿金挪作他用。7 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的使用管理,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要做到专业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各级财政、林业、审计等部门要加强部门合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监督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

(五)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科学利用

为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多种效益,增强自我补偿能力,应在保护前提下积极开展“以非木质利用为主,木质利用为辅”的科学利用。一是拓展非木质利用途径。科学合理利用生态公益林丰富的林地、林木和景观资源,引导林农在公益林下种植珍贵树木、中药材、食用菌等,开展林下养殖,有条件地方可开发“森林人家”等生态旅游项目,增加生态公益林经济效益。二是开展限制性木质利用。根据不同区位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分级管理、有限利用,对于生态区位重要、采伐后难以更新的重点公益林禁止采伐利用,对于一般保护公益林中的林木允许采取择伐、小块状皆伐方式合理利用,利用同时要补种一定数量阔叶树,以改善林分结构,增强生态公益林防护效能。.(六)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根据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情况和对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措施与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意识;二是建立和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防止林地逆转,保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强化生态公益林保护与治理措施,提高建设质量和成效,同时要加强科研,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具体工作中着力抓好“五化”,即一是管理法制化。根据制定的《尤溪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规范管理。二是队伍建设素质化。严把入口关,聘用护林员时首先由村委会推荐,镇林业站考核,镇政府审核,报县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备案。并安排时间加强对护林员的培训教育,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为保护好公益林打下了基础。三是管护责任化。乡、村、层层签定责任状,并建立相应的层层监管机制,由乡镇林业站定期检查考核监管员,8 监管员检查考核护林员。哪个地块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该地块的护林员、监管员责任。凡不能及时发现案件或隐瞒不报要给予相应处理。每年对护林员进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四是资金管理规范化。公益林补助资金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监督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资金发放与林权所有者是否一致,有效防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浪费。五是资料基础化。工作中注重合同档案的管理,设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建立生态公益林资源数据库、公益林管护台账,区划的界定书、管护合同等完全按照档案管理的标准进行归档,为科学的管理好公益林提供了依据。

总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评估报告,安排相应建设内容。建议尤溪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坚定不移地走林业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注释:

①茅史亮、李土生:《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现状和建设建议》,载于《浙江林业科技》,2003年第23期第58页。

②李雪涛、张爱良、吴智勇:《安吉县生态林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其对策》,载于《浙江林业科技》,2004年第24期第78页。.③李雪涛、张爱良、吴智勇:《安吉县生态林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其对策》,载于《浙江林业科技》,2004年第24期第80页。

④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载于《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20期第112-113页。郑春浩、郑伟成、陈小英:《遂昌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对策》,载于《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4期第209页。

⑤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载于《绿色中国》2008年第3期第75。-77页。

⑥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载于《绿色中国》2008 年第3期第77页。

【参考文献】

1、王九龄:《中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茅史亮、李土生:《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现状和建设建议》,载于《浙江林业科技》,2003年第23期。

3、李雪涛、张爱良、吴智勇:《安吉县生态林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其对策》,载于《浙江林业科技》,2004年第24期。

4、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载于《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20期。

5、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载于《绿色中国》,2008年第3期。

6、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载于《中国林业》,2000年第11期。

7、柴文秀、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载于《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3期。

篇6: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破解突出问题。”近一段时期,我省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境治理,创造洁净蓝天,取得初步成效。“十三五”时期,我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努力破解环保难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大气和水污染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通过持续努力,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南2015年PM10累计浓度为170微克/立方米,PM10和PM2.5分别距离目标相差55微克/立方米和15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46.8%(85天),照此推算,距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地表水距离全年达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7%,同时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耕地污染不容忽视。我省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镉、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全省除濮阳外,各市调查点均有污染物超标现象。

意识有待增强,制度有待完善

我省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主观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认识不深入、不全面,仍然坚持粗放式发展的固化思维,坚持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保护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在治污上犹豫不决、左右摇摆。

发展方式粗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呼声。但在传统粗放发展的惯性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了日常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引导培育,导致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发展滞后。

城镇化资源能源集约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城镇化是靠大拆大建和挤占大量土地资源强力推进的,整体设计忽视了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合理搭配问题,造成道路拥堵、城市内涝、环境质量堪忧等城市病,推高了通勤成本、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

相关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我省环境污染治理的有关立法大多是配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立法几乎空白,而且新法新规出台耗时太长。地方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形中恶化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我省环境保护处于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转折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这一突出短板。

充分认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破解环保难题的决心和信心。污染治理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子孙后代发展命运的民生工程。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自觉性,把绿色化的要求和标准全面融入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之中,强化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联动协同效应。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建立生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为此,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需求导向和供给侧改革力度,鼓励企业改进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持续降低工业增加值的单位能耗,减少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出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信息产业,全面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促进自然与人文、生态与产业融合对接。打造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对各地市和直管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的落实督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制订河南省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城市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性能、低材耗、利废型、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地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柴电混合、气电混合等节能环保汽车的公交比例,提高公交覆盖率与分担率,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新能源交通等运输装备。加强雨洪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

篇7: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疆湿地资源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新疆湿地类型多样同时具有自己独特性,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其它湿地并存.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增加及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新疆湿地面积缩减,生物多样性受到挑战,局部气候发生变化.在分析新疆湿地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湿地保护的.对策有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湿地意识;严格限制对湿地周边非法开垦;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和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体系.

作 者:王保才 张海军 作者单位:新疆林业规划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年,卷(期):“”(8)分类号:X3关键词:湿地 生态环境 保护对策

篇8: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生态城市的定义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理论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之中, 关于生态城市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 生态城市也没有清晰的定义。在众多的定义之中, 黄肇义和杨东援的定义是相对清晰明确的:“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 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 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毫无疑问, 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它包括高质量的环保系统、高效能的运转系统、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

2 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

生态城市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名词, 人们在摸索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上势必会碰到许多问题。目前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一些城市只注重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忽略了自然生态的发展, 以牺牲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经济的“暂时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开始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投入, 但先前长期的破坏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已经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2.2 对生态的认识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充斥人们脑海的“生态”无非都是开发商和当权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炒作的概念, 这些滥用的“生态”概念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生态城市”的理解, 从思想上增加了生态城市建设的难度。

2.3 城中村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城市化进程加快, 但城中村的建设却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由于城中村内部存在着不少问题, 大多数城市改造都粗鲁地将其直接拆除从而消灭了其自身的活力, 失去家园的农民工自然就会流浪街头, 对城市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这直接和“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相背离。

2.4 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覆盖面不够完整, 救助水平较低, 致使城市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2.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差强人意

由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各组成部分隶属于城市政府不同的行业和部门, 各部门各自独立进行自己的建设计划和长远规划, 缺乏统一科学考虑, 造成一方面部分设施过多或过大而浪费严重, 另一方面部分设施仍严重不足的局面。

2.6 城市的生态环境较差

一是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气质量、水体质量、绿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水平。二是城市资源十分短缺。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 突出表现为许多城市饮用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短缺, 已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建设生态城市的策略

3.1 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核心,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3.1.1 产业布局调整。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过渡时期。如果想尽快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窘境, 就必须从工业布局着手, 合理布局, 减少工业对环境的负作用, 甚至将负作用降低为零, 以此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1.2 产业结构深化。

鉴于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必须对其进行不断地调整, 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加速工业化进程, 以信息产业为主导, 跨越重化工业阶段, 向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迈进, 从而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

3.1.3 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

城市作为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聚集地, 为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作为科技中心, 为知识经济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知识经济才能达到经济系统高效、低耗、低排放的运行结果, 才能达到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3.2 控制人口数量和密度, 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人口过高、过密将对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城市空间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目前, 我国城市普遍存在人口基数和密度高、人口老龄化严重、流动人口多等特点。而合适的人口密度和高质量的人口素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 教育不仅能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而且能直接改变、提高和优化人的智力、技能结构。

3.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集中成片开发居民住宅区, 提高居民居住水平, 在居住区内, 配置完备的社区服务设施, 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区服务网络, 便利居民的交通、就学、购物和休闲等活动;重视居民区的环境质量, 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建设, 提高住宅建设和室外环境的设计水平, 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建设市、区 (县) 、街道 (乡镇) 、里弄 (村) 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和市、区 (县) 、基层三级体育设施网络, 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坚持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同步发展方针。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不仅要统一协调该专业自城市总体工程规划至详细工程规划等各阶段的的规划, 使其上下层次规划彼此协调、相互指导与深化完善, 而且要综合协调大系统内密切相关的各专业工程规划。

3.4 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当今许多城市产生生态环境问题, 究其原因大都是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及市民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因此, 必须从普及生态环境知识着手, 通过各种教育及宣传渠道向各级干部和群众普及生态学基础知识, 使其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环境的功用、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促进广大群众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 积极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3.5 完善环境立法,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5.1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多方筹措资金投入。

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逐步在绿化、水务、环卫等领域实行政企分开、管理与建设运行分开, 按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 引导和鼓励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5.2 完善法规,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进一步补充完善地方法规, 依照法定程序, 修订部分地方法规和标准;并加快立法进程, 初步形成符合城市实际需要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地方法规体系。

4 结语

从提出生态城市概念开始, 生态城市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渐进的过程和阶段性渐进目标的状态, 经历了田园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等各种阶段, 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生态城市是随着城市科学、生态学、生态系统理论不断发展而要逐步实现的发展目标。生态城市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目标, 而不是城市生态发展的终极目标。

摘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定义以及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策略, 以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1992.

[4]顾朝林.发展中国家城市管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发[J].城市规划, 2001 (9) :13-20.

[5]王如松.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五年级周末日记400字下一篇:快乐的一天优秀学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