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2022-08-28

第一篇: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我国是大环境问题之一,它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据全国饮用水源调查,全国约7亿人饮用大肠菌群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近年来我国伤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腹泻等疾病屡有发生,都与水污染有关。

我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例如,淮河在评价的2000公里河段中,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9.7%的河段不符合渔业用水标准,32%的河段不符合灌溉用水标准。近几年来共发生大的污染事故54起,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江苏邳县污水灌溉农田,造成小麦平均每亩减产40~50公斤,水稻平均每亩减产60~90公斤。1989年春节之际,上游开闸污水下泄,致使淮南、蚌埠两市自来水受到严重污染而不能饮用,100多万市民的饮用水发生危机,老百姓怨声载道。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29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内湾渔场荒废。

我国湖泊也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昆明市第三水厂1993年被迫停产43天,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沿湖不少农村的井水也不能饮用,造成30多万农民饮水困难;由于饮用污染的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987年昆明市肉联厂100多名职工中毒;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1987年产量仅为最高年产量的1/10,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绝迹。

水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得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摄氏度。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

对于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5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跨流域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必在实行;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福利水”制度,水没有被当作一种经济商品对待,所以,在水资源的配制上,市场机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当前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缺水问题已十分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所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要重视水污染问题。我们大学生更应该关注这一关乎我国生死存亡的大事,在学习之余,多参加相关的公益活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尽点微薄之力。这才能不辜负国家对我们十几年的培育之恩。

第二篇:南海问题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关系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南海问题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关系

摘要:

一 什么是南海问题? 二 南海问题的成因: 1. 丰富的物质资源 2. 重要的战略位置 3. 复杂的历史因素

4. 联合国海洋公约的不全面性 5. 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没落实 三 南海问题的发展史 四 南海问题现状

五 应对我国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

南海问题、周边安全环境、南沙群岛、海上力量

正文:

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安环境。邓小平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建一个和平的,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这句话讲得就是周边安全环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物。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全环境具有反作用。接下来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我国周边安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大事件之一——南海问题:

一、什么是南海问题:

所谓南海问题是指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海U形断续线范围内的海上领土主权提出异议,非法占据部分中国岛礁,并非法开采海底资源引起的中国与相关东南亚国家之间领土归属的争端,是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侵犯,而相关东南亚国家应当停止侵犯的问题。争议的主要内容有两个: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

二、南海问题的成因

1.丰富的物质资源

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屿最多海域最广的南沙群岛,它南北长500海里,东西宽400海里,总面积92.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4个浙江省的面积。有着丰富的锰结核石、天然气和石油,仅曾母暗沙石油储存量就达127-177亿吨,还有铁、铜、铅等矿藏,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渔业资源达2000多种,由海胆、海参、海龟、龙虾等珍贵海产。 2.重要的战略位置

南沙群岛更是我国南部海域前沿的军事战略要冲。它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咽喉,地近马六甲、望加锡等重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要海峡,是我国通往非洲、欧洲、西亚、东南亚、大洋洲的主要航道。美国五角大楼宣布的全球16个战略咽喉点中,南沙群岛中就有2个,而我国通往世界各地的39条航线中,由21条通过南沙或附近海域。从军事角度看,坚守南沙,可使我国作战防御线向前推进1600千米,并形成多梯次前沿阵地。 3.复杂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4.联合国海洋公约的不全面性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5.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没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三、南海问题的发展史

南海海域划界和主权之争,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东南亚有关国家出于经济、政治各方面的考虑而展开对南沙的争夺,从而构成了对我国主权的侵犯。

第一,20世纪60年代后在南海海域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诱发了临近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利己主义的扩张,导致南沙问题凸现。

第二,南沙问题的出现与“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向海洋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进军开发海洋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对海洋的重视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东南亚国家就是在世界抢占海洋的热潮中纷纷“下海”抢占我国南沙群岛,争夺海洋权益。

第三,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对南沙问题的重视程度受实力与国内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足。历史的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陆上强国,缺乏向海洋发展的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关于南沙群岛的主权问题并不大突出,但自此以后南沙群岛已经“成为中国国防上的一个缺口”。

自2009年2月以来,南海局势骤然紧张。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黄岩岛和南海部分岛屿划入菲律宾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国内关于不惜与中国一战的论调也正在周高;美国检测船“无瑕号”闯入我南海海域,后又派军舰前往为其护航;我国也派遣了最大的渔船前往南海进行巡航管理,这一切显示了南海地区的风云突变。

四、南海问题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程度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国防的命脉没有哪个国家会对石油的来源和运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输问题视而不见,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而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担心承认中国一直强调的南海地区的主权,中国就会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因此,这些大国介入南海问题并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使得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不稳定。

五、应对我国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1.加强国家经济建设,提高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2.处理和东盟各国家之间的关系,谋求和台湾湾联手合作。 3.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4.加强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马汉说过:“光有法律而没有力量就得不到公正;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其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

完成时间:2011/12/11 军事理论期末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部1107班

完成时间:2011/12/11

第三篇:关于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开始高度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就在这成功之后,我国却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就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了! 一.城市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空气污染加重

2. 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

3. 固体废物排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 4.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5. 天然植被减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

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排水设施落后 7. 大量耕地被占用

8. 城市通风廊道没有,热岛效应严重 二.农村发展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水环境污染 2. 土壤环境污染 3. 陆地生态系统污染 4. 农残物的危害污染 5.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6.农村环境缺乏合理管理

三.解决对策

1. 确立新的我国环境战略和目标规划,在确立的时候要注意保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城市结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和人口增长,合理开发中等城市,积极并加快发展小城市。 同时制定一定的制度促进乡镇的发展,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

3. 制定严格的城乡规划和科学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依法实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工业在城乡发展;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改变落后的能源和资源利用方式。 4. 积极筹资,加强和改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5. 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强制性监管,限制小汽车数量,完善并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发利用电能、磁能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步取代汽油。

6. 积极开展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推广国外新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城乡环境问题。

推行集中供热,普及型煤,积极开发燃气和清洁能源技术,重点解决烟尘污染。研究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生活垃圾资源化。推行节水和污水治理技术,使废水资源化。研究和推行城市绿化技术,增加绿地覆盖率。在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控制污染产生,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标。研究提高城乡工业污染防治和基础设施水平的科学技术,保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雄厚的技术能力和较高科学水平。

7. 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法规,适时地推出《城市环境法》和有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试行城市环境审计制度,制定强制性的环境管理规定和措施,实施依法管理和保护。 8. 制定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城乡环境保护与建设。

9. 提高全体人民的环境意识,积极加强公众参与;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法律的要求和自己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和义务,自觉维护应取得的环境权益;公众监督环境污染与破坏的行为,运用法律制止城乡环境的恶化。

10.鼓励创新,在工业设计领域中能有一些低能源消耗,少污染的作品出现。

第四篇: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低。环境保护是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可是,事实上社会大众普遍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大部分的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概念认识十分模糊,较多关注对负面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对正面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关注不足。

(2)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3)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染物每年都在增多,农膜、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土壤和水体污染加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频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于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废物都并没有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4)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5)基层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目前,在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政策未落到实处,环保经费未得到充分利用,个别干部缺乏环保意识,因此造成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力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对一些具有较大污染的企业始终不能进行果断处理与处罚。

(6)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环境保护中,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各大中型企业而言,环保生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环保技术的支持。但是在中国对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创新、开发能力还十分薄弱。

二、环境保护的对策

(1)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社会公众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要建立起各种相关的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发布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3)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政府要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加大农村环保经费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村环保财政预算;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其次,国家应采取政策倾斜,对于注重环保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再者,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渠道。最后,对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生活污染,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从本质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农村新面貌。

(4)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5)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很多基层环保部门,还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这就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形成企业内部、政府主管部门、群众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的监管机制,使得法律真正的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而部分基层环保部门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效益。从大局出发,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将环保经费用在刀刃上。

(6)促进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注重对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的开发,从内而外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鼓励和引导,加大力度致力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比如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等等。

总之,对于环境保护面临的各种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略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兴起的现代文明形态意味着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再是这个征服与被征服,而是和谐共荣。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标志我国开始全面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加快生态法制建设和提高环境管理效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科学发展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既涉及经济因素,也涉及观念和制度等因素。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加快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根深蒂固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观存在缺陷,也一再倡导与绿色文明相匹配的现代发展观,可这并没有完全内化为人们的意识,在经济与生态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还是会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来谋求经济的发展。

2.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公民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民生态文明的意识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传统发展观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造成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代传媒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重大环境问题的披露,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后果的严重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公众具备足够的环境意识。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显示,人们的生态保护价值取向较高,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紧迫感均有着较高的意识。同时,人们的环保行为、环保认知、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评价较低。在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公众更多地将自身置于生态环境污染事件受影响者的角度来认识,而没有将自身置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执行者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3.环保法律不够健全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环保法律内容的滞后。尽管我国以《宪法》和《环境保护法》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但仍滞后于环境保护实践的需要。二是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三是法治震慑力不足。刑法有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当排污行为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时,才有可能定罪。对于造成污染事故、损失一般的排污行为,刑法并无论及。且环境污染处罚的最高金额是100万元,这对现代化的大规模企业缺乏威慑力,导致一年一度的“环保风暴”和“行政处罚”收效甚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环境违法成本平均不及治理成本的10%,不及危害代价的20%。”相反,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的悖论刺激了一些守法企业向违法轨道的转移。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描绘了蓝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为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产物,是新时期党治国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其基本要求是: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同时又要求这一发展必须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从我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地位,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对我国近几年来大力倡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又一重大推进。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走了绿色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2.培育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主体是现实中的人,全民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而“意识是行为的起点,公民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在生态文明构建中的角色认知、态度倾向与价值判断等,进而构成生态文明制度与政策的价值基础和本质内涵。”因此,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性工程。

在培养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这项基础性工程中,政府应当在价值引导方面起积极作用,使全民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的内在价值,让“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包括生态环境知识、生态道德、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法制教育等,逐步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其次要将形式多样化,可以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和宣传,也可以通过出版书籍、报纸和各种刊物,召开报告会、研讨会,开设主题网站以及举办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教育。同时要加强学校教育,把生态教育渗透到中小学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中,将生态文明知识纳入教学体系,并做好实践教育环节,而且要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

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1).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指导环境立法理念的更新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承认自然的主体性并确定自然界中全部生物所享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尊重生态自然作为环境法律立法理念,需要我们在订立环境法律时将自然的权力纳入立法范围。统筹社会公平公正、树立公民的生态道德观为环境法律立法的出发点,摒弃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下的立法思想。

(2).提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震慑力。

第一,在法律上赋予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以更大的制约权力。一方面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权;另一方面,赋予环保部门一票否决权,在组织上提高环保部门在政府中的地位,使之可以真正参与和影响各项发展政策、规划和重大决策的制定,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参与机构。第二,加大执法机构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惩力度。当务之急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改进罚款的设计机制,提高罚款额度,加大违法成本,真正使罚款这一惩处手段在环境违法惩处中发挥杠杆作用。

当前,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张金艳 [2]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研究.包双叶 [3]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卓越

[4]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及其启示.王学俭 [5]略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法律支持.程章威 [6]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张骥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刘静

上一篇:维护班子的整体团结下一篇: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