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2024-04-16

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共10篇)

篇1: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地球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地球环境问题:酸雨蔓延

篇2: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地球环境问题(九)、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篇3:层次分析法在地球环境估测的应用

近来, 地球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恶劣, 生态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人类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人类发展的需要, 人类将继续从大自然汲取资源。这严重危害了地球环境, 特别是空气和水资源。现今, 人类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并在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许多科学家已经建立了一些模型来分析地球环境的变化, 但是这些模型只是分析了单个区域的情况, 并没有将区域间的影响考虑在内。现在需要建立一个模型来分析地球整体的环境气候变化, 并根据模型来预测地球未来环境发展的趋势。根据这个模型的分析, 为政府提供一些建议, 以便于政府更好地应对地球环境的变化并制定相关政策。

1 问题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分析出地球环境的变化, 首先要对地球环境进行评估。所以首先要对地球的健康度进行评价。地球面积广阔, 不同区域的环境有所差异, 不同区域因为其发展的不同, 对地球健康度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由于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占主导, 所以人类的活动对地球健康度的影响更大。由此, 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评价地球健康度的参考因素, 并且在众多的参考因素中选出最主要、最能影响地球环境的因素。由于区域的差异, 不同区域可以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来分析区域健康度, 由此再进行全球健康度的评估。根据建立的模型和当前地球环境的发展状况, 对健康度再进行预测。

2 假设

(1) 文中采用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是准确的, 尽管有时数据会有一些误差。

(2) 选取影响力比较大的国家, 可以代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力度。

(3) 区域中污染物最高的代表当地的环境污染。国家的森林面积代表国家的自然资源。用钢产量代表国家的工业水平,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为农业水平。

(4) 各个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5) 地球的健康度代表地球环境水平, 地球健康度越低, 地球环境水平越差。

3 模型建立

分析地球健康度, 可以先从国家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假设, 一个国家的环境情况可以有5个因素 (人口、自然资源、工业、农业、环境污染) 来决定。分布在各个大洲最具有代表性的6个国家环境情况可以决定全球的环境情况。国家用N来表示, N就是节点。一个国家的环境参考因素用Y来表示。每个国家对全球的影响用国土面积、人口、自然资源、经济方面来综合度量, 这些因素用S来表示, S就是边。实际上, 以上提到的这些影响因素都是在随时间变化的, 所以可以用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立出动态的模型。继而算出地球的健康度, 健康度越小, 地球的环境越差。

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参考因素分解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不同层次,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参考因素权重的判断。该方法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

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一个国家的健康度, 然后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个国家健康度对地球健康度的影响, 从而确定地球健康度。对于动态网络模型, 用时间来度量动态性质。在众多国家中选取美国、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6个国家作为代表。首先使用人口、自然资源、工业、农业和污染物确定一个国家的健康度, 如图1所示,

3.1 国家健康度的计算

对于决定国家健康度的5个因素, 利用层次分析法两两对比进而确定某一个因素对一个国家健康度的影响权重。比较的度量如表1所示:

进而得到这五个因子的判断矩阵, 如表1

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 (0.27382, 0.07082, 0.18065, 0.09691, 0.37780) , 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5.31282, 得CR=0.0698<1。表明判断矩阵P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因此特征向量W可以作为5个因子对于一个国家影响的权重系数。

从世界银行得到5个因素的历年数据, 用方程进行归一化处理, 先进行列归一化, 再进行行归一化, 得到矩阵A。

用此矩阵和WT矩阵相乘, 得到每个国家2012年的健康度 (0.4193, 0.1788, 0.1537, 0.4841, 0.1773, 0.2126) , 通过对历年数据的分析, 得到如下的折线图。

3.2 全球健康度的计算

得到每个国家的健康度之后, 要得到全球健康度, 需要计算每个国家对于地球的重要性, 确定每个国家对于地球影响的权重系数, 权重系数的参考因素为面积、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得出矩阵B。

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为V= (0.0931, 0.1567, 0.2452, 0.5050) , 检验一致性, 最大特征值为4.0871, CR=0.0323<0.1, 。表明判断矩阵B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因此特征向量V可以作为一个国家四个因子对于地球健康影响的权重系数。

对2012年的各个国家4个参考因素数据联合归一化, 做出最终的层次分析法表格

用总影响值分别乘以各个国家历年的健康度得到每个国家对地球健康度的贡献值, 每年的各个国家数据相加, 得到每年的地球健康度:

4 结论与展望

由分析地球环境特征的需要, 将人口、自然资源、工业、农业和污染物作为国家健康度的参考因素, 将面积、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作为国家对全球健康度贡献的参考因素。通过分析单个国家健康度的状况, 由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 单个国家的健康度变化不明显, 整体保持稳定, 但是个别国家有下降的趋势, 说明一些国家一些区域的环境正在变差。对于全球健康度, 在20世纪, 健康度的值基本不变, 说明在20世纪后期, 地球的环境保持较为稳定。但进入21世纪后, 健康度下降明显。但随着2009年来, 各国对环境的重视, 健康度恢复了稳定的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类在21世纪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是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环境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不能再像发达国家那样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监测环境的变化, 根据所得数据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使发展与环境治理相互协调。

5 模型亮点

(1) 使用6个有影响力的国家来代表全球的影响, 减少数据的冗余以及复杂度, 便于对模型的理解与分析; (2) 层次分析法具有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 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 非常清晰、明确。对于无结构系统, 层次分析法也能较好地运用, 对于不同准则, 此方法也可进行归一处理; (3) 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对于定性定量问题进行很好的统一, 可以将多准则的问题化为单准则, 对于各个因素的权重有很好的判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参考文献

[1]邓雪, 李家铭, 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2, 42 (7) :93-100.

[2]田寅, 贾利民, 董宏辉等.列车通信网络设计问题中的双层规划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8 (4) :133-138.

[3]傅伯杰, 牛栋, 于贵瑞.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J].2007.

[4]姚旭, 肖英男, 王朝等.生态预测的双层通信网络模型[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13.

[5]张晓平, 张青云.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14 (2) :80-86.

[6]刘德丽.Femtocell辅助的双层网络中资源分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3.

[7]http://www.worldbank.org/

[8]乔俊杰.科技创业企业的评价模式与方法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4 (5) :95-97.

[9]陆盛斌, 张瀚, 伍仪保.水电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方法概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5 (2) :103-105.

篇4: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全免费开放环境;读者服务;图书馆管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决策的制定,都将面临着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的共同产生,图书馆的全免费开放也是如此。一方面,人民群众能够尽情地、无限制的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另一方面,虽然社会文明的整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但是仍然不可否认群众当中存在着素质偏低的部分,这类人对图书馆的利用、以及人流量过大和图书馆本身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鉴于此,全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图书馆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如何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将是现阶段也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所需探讨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全免费开放环境下读者服务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到馆人流量与图书馆接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图书馆免费开放之后,各类有借阅需求的人蜂拥而至,尤其是双休日或其它节假日,完全超出了图书馆的正常接待和服务能力范畴。同时大量人员的涌入与书籍数量有限性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当读者超出了图书馆书藏库存量时,就会出现部分人员借不到书的状况。

第二,对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全免费开放意味着取消了进入的“门槛”,于是就会看到社会上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读者”“蜂拥而入”。由于不少人对图书馆的职能定位存在认知上的误区,故而一些与读者身份并不相干的人在图书馆内从事与借阅毫不相干的工作,甚至出现打闹嬉戏、衣冠不整等有损社会文明的现象。这类人出现在图书馆,不仅影响到其他有借阅需求的正常读者,也间接影响到了图书馆内部环境氛围和对外形象。

第三,所谓“读者”素质参差不齐。全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图书馆,虽然迎来了相当大一部分真正热爱书籍和知识的读者,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部分低素质人员。这类人不仅个人素质低下,经常对服务人员提出无理要求,还以影响他人的正常借阅“为乐”,蓄意破坏公共服务秩序。更有甚者在图书馆内“顺手牵羊”,借书逾期不还,上述种种都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困扰。

二、讀者服务艺术的内涵

从概念的角度来阐释读者服务,其就是利用图书馆的书刊和设备设施,为读者提供合适的,且能够满足其对知识信息以及心理需求的活动过程,以及由其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服务艺术就是指在这种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才采用的具体的方法、方式和策略技巧。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礼貌用语、文明举止,面对不良行为的及时防止、恰当处理纠纷等,都属于读者服务艺术范畴,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佳的服务效果,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图书馆的社会美誉度。

三、读者服务艺术的内容及维护措施

第一,语言服务艺术。“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三冬寒”,这句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语言不仅能够表达自我的思想,实现感情的交流和信息的沟通,更是一门能够体现服务水平的高级艺术。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一分子,其服务用语是体现其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也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鉴于此,想要提升语言服务艺术,应围绕推广文明服务用语和加强对服务用语技巧两方面来展开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服务过程切忌使用交流服务忌语,以免在服务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第二,行为服务艺术。服务人员充分利用表情、姿态、动作等向读者传递消息、表达意思,从而使读者接受服务的方式就叫行为服务艺术。完善的行为服务艺术包括正确的服务姿态、得体的仪容服饰以及对微笑表情和目光的合理运用。眼睛是心灵之窗,微笑是人与人沟通时最好的表情,正确的服务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而恰当的仪容仪表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品格。身为图书馆的服务人员只有有效掌握这些行为艺术方式,才能将其作用于图书馆服务,并最终实现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三,针对不良行为的防治艺术。图书馆全免费开放环境下所产生出的不良行为对图书馆的自身发展和外在形象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是心理学表明,环境制度对个人行为思想会起到感化、同化作用。通俗地说就是好的环境能感化坏人,坏的环境能“污染”好人。所以说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形成高雅的服务环境将会对不良行为、不文明举止起到一定的约束和净化作用。类如逾期不还、盗书破坏等不良行为,看起来是受读者个人意识所引导,属于个体行为,但其实如果将其置于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结合有效的宣传和预防措施,将会大大减少不良现象行为的发生。

第四,纠纷处理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无论图书馆将服务体制做得如何完善、服务人员如何尽善尽美,都不可能彻底杜绝读者服务过程中读者或多或少会出现的不满和情绪。处理纠纷也是一门艺术,因为它需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简单、快速地平息读者的不满情绪,解除存在的不满。为此,图书馆应构建相应的纠纷处理机制、确立相应的纠纷处理原则,馆内服务人员也必须熟习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应答技巧,确保纠纷的及时处理,避免事态的恶化,赢得读者尊重。

综上所述,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是其永远的主题。虽然现阶段的全免费开放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为广大工作人员带来了工作上的尬尴与困境,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拔图书馆借阅“门槛”的理由。相反,图书馆应本着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负责的态度,直面挑战,通过细致而周到的服务,逐渐瓦解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通过服务艺术技能的不断锤炼和提升,让图书馆以更加积极、健康阳光的形象屹立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滕汉江.论读者服务艺术是提高读者满意率的有效手段——免费开放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13(12).

[2]管峰.免费开放形势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瓶颈及出路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04).

[3]宋芙兰.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2(03).

[4]张广越.关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09).

篇5: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地球环境问题: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篇6: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 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 作为市场准入的限制条件, 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绿色贸易壁垒。这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产生了很大影响, 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尤其是使企业环境成本大大增加。虽然不少学者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但是他们很少采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方法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本文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 指出绿色贸易壁垒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视角, 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系统、全面的控制, 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 绿色贸易壁垒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系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1.1 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 是贸易壁垒的非关税壁垒中的一种, 是一国或地区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 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制度和标准, 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 限制进口, 以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的新型非关税壁垒[1]。绿色贸易壁垒最初形成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 然而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 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很小, 绿色贸易壁垒逐渐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 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形式, 其本质是发达国家设置的一种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 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等[2]。

1.1.2 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受阻、与他国贸易摩擦增多, 对于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则体现为增加了企业的环境成本。有学者认为由此而增加的企业环境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3]:

①为获得国外绿色标志, 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间接费用和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

②为达到包装要求, 在包装材料及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方面, 我国出口产品包装费用将增加20%左右。如果被强行要求采用纸板、塑料等替代材料, 包装成本甚至会成倍上升。

③在成本内在化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 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 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由于成本提高而丧失价格优势, 制约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然而笔者认为, 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成本的增加, 远不止上述这些, 因为企业环境成本的发生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而绿色贸易壁垒也是针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加以约束的, 即不仅对产品本身污染的“末端”提出了要求, 而且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和生产方法也提出了特定的限制。也就是说, 从产品最初的设计阶段, 到生产、销售直至产品被投入使用和最终的废弃处理, 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这也就意味着与传统的产品生产相比, 每一阶段都会增加相应的环境成本。因此, 应该系统地对企业环境成本加以控制, 以应对贸易壁垒。

1.2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1.2.1 企业环境成本研究的现状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以1971年英国学者比蒙斯 (F.A.Beams) 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 (J.T.Marlin) 的文章《污染的会计》为代表, 由此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此后, 学者们对于环境成本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确认与计量、核算与控制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 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1998年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提出的:“环境成本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的成本[4]。”这一定义指出了环境成本的形成和包含的内容, 具有针对性、明确性和全面性。

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主要有法规性确认和自主性确认两种基本类型, 并应该在其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5]。企业用于环境有关项目的支出, 从受益期间看总会有短期与长期之分, 因此应正确划分企业环境成本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确认方法主要包括[6]: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等。

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是指在环境成本确认的基础上, 对其业务或事项按其特性, 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 进行数量和金额认定、计算和最终确定的过程。计量属性一般包括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 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形式, 并辅以实物、技术计量单位[7]。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普遍主张使用作业成本法[8]。通过分析引起环境成本的作业动因来进行环境成本的分配, 会更加准确, 也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学者们也提出了许多观点。有的认为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系统的方法来实现[9];有的主张采用事前规划法[10];有的则认为可以通过生态设计、环境材料的选择及清洁生产来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11]。

1.2.2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在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面, 我国的现状是没有充分考虑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宏观上, 虽然我国在2001年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 但还没有与环境成本控制直接相关的明确的会计法规, 即便是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环境成本控制也未作系统考虑。微观上, 大多数企业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成本观念进行成本控制, 既没有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高度, 也没有充分考虑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影响。多数企业观念落后, 认为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范围只限于生产过程, 往往在产品设计阶段缺乏环保理念, 销售阶段缺乏环保方面的宣传和营销, 对于产品使用阶段和最终废弃阶段的环境成本更欠考虑。这种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 实质上就是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局部成本控制取代全流程控制, 因此很容易在出口时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上述这些状况必须加以改变。

1.3 绿色贸易壁垒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系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 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的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12], 其与绿色贸易壁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如图1所示。

1.3.1 绿色贸易壁垒增加了企业环境成本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财务与经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大了企业的环境成本。

1.3.2

企业环境成本的大量增加, 迫使企业对其进行控制, 从而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维持成本优势, 保持竞争力

1.3.3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增强产品环保质量, 有利于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由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企业产品质量及附加值的提高均有着积极意义, 可使产品达到进口地国家和地区的要求, 因此, 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2 控制企业环境成本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挑战

2.1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思想

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提出要求, 而且也对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出了环保要求, 因此, 应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控制, 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全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一种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计算方法。全生命周期成本指产品从开始酝酿, 经过论证、研究、设计、发展、生产和使用一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设计与发展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及最后废弃费用的总和, 一般包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维修成本、使用成本和回收报废成本[13]。简而言之, 就是指产品在所有生命阶段发生的费用总和, 不仅包括生产者及其关联方发生的成本, 而且还包括消费者购入产品后所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和处置等成本。它是一种为优化企业价值链而在成本计算上的时空扩展。由此计算出的产品成本, 才能真实地反映产品所凝结的劳动耗费, 才便于企业管理者根据这些真实的成本资料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运用全生命周期法进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有利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降低成本, 保持成本优势。

2.2 企业环境成本分类

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可以将企业环境成本可分为七类, 如表1所示。

由表1的分类可以看出, 企业的环境成本远远不止现在所提出的绿色包装费、认证费以及回收处理费, 它包含在企业的各个阶段, 必须对其加以控制。

2.3 分阶段控制企业环境成本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成本压力, 也给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设置了重重障碍。我国企业应加强控制企业环境成本, 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由上述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可以看出, 企业环境成本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本着事前预防、适时管理、后续追踪的原则, 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 对产品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环境成本, 应分别进行以下分析控制:

2.3.1 产品设计阶段, 体现“与环境为友”和“为环境而设计”的理念[14]

利用生态学思想, 开展价值工程管理、作业分析等, 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产品下一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 进行从产品生产到运输、销售、顾客使用以及报废后的处理这一完整生命周期的评价与成本估算, 将保护环境、人类健康和安全意识有机的融为一体。

2.3.2 产品生产阶段, 进行清洁生产

首先, 在原料获取阶段, 选择环保材料。即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与环境具有良好协调性的材料。其次, 在制造生产时, 进行“清洁生产”。采用既可满足人们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将废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源消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15]。

2.3.3 产品销售阶段, 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积极开展绿色营销体系, 进行环保包装, 获取环保认证, 加强环保宣传, 树立环保企业形象。

2.3.4 使用和废弃阶段, 降低使用阶段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注重产品的再生循环利用和废弃环境成本的处理

对报废的产品实行回收, 进行再利用、再资源化或最终处置。

2.3.5 在整个生命周期阶段对环境成本的控制还应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

对各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 并对这些可行性方案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判断各可行性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和效果, 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成本模型和方案, 并使环境协调性得到持续改进。

3 结束语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客观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通过基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不仅为打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直接和有效的办法, 也为企业提供了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利器, 从而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大大增加了我国企业的环境成本, 阻碍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指出了绿色贸易壁垒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提出运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法, 对企业环境成本进行系统、全面的控制, 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 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篇7: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全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0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融合将现代社会带入了全媒体时代,表现出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媒介数量和种类极大丰富的特点,给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全媒体技术一方面使得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对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拓展了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为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全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探讨,能有效解决全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一步丰富学生教育和管理理论,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水平。

1国内外全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很多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用体系,在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全媒体信息技术融入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全媒体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开展的层次也比较浅,技术应用层面的研究较多,而内在的资源整合做得不够到位。对全媒体背景下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研究体系,研究目标定位不够清晰,这种情况阻碍了全媒体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使得其发展趋势滞后于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要求。同时在宏观发展策略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于微观具体实施操作研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实际应用更是没有系统化和普遍化。

2高校在全媒体环境下教育和管理存在问题

全媒体环境时代,互联网以及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对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可以丰富思想文化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教学管理的时效性;其消极影响主要是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给学生的甄别能力造成很大挑战,一些辨别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不知所措,加大了学校思想教育的难度。

2.1全媒体下学生获得信息的主动性与学生工作管理滞后性问题在全媒体时代,由于信息量大,覆盖广,学生主动性强,参与积极性高,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制造者。由于在全媒体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其信息来源也丰富多样,在网络信息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发言者,这种平民化、通俗化的信息交流和传播,使得传统的老师、家长主导的媒体话语权威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因此,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大部分学生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的说教教育方式已明显落后,严重影响教育和管理效果。

2.2全媒体下的大量的复杂内容和互动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约束缺乏有效机制全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更多地借助于网络、即时通讯软件、论坛、手机短信等媒体工具。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在交流观点和传播思想过程中,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标准降低,还有一部分学生过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从而减少了他们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接触。

2.3全媒体环境下冲击大学生的生活,影响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全媒体环境的迅速发展,不断冲击大学生的生活,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使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思变,否则失去全媒体下的教育时机。

3高校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对策

我们通过全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调查与分析,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探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对工作机制的构建,从而加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有效性。

3.1完善机构建设,形成全媒体信息监控的联动协调机制要确立学校党委对校园舆情管理的主体地位,由校党委牵头成立校园全媒体舆情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由党委领导下分工明确、管理科学的以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中心、保卫处为主导,以二级学院为协作,以辅导员、学生党员、班团干部、“学生网络警察”为中坚力量的全媒体舆情联防队伍,并从物质、制度、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这支队伍的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各个部门应通力合作,形成联动、相互协调、整合资源、快速响应、化解危机的良好的协作机制。

3.2构建监测研判反馈机制,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学校应建立实时全媒体监测机制,密切关注校内主流媒介的动态信息,包括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QQ群、飞信群、微博等言论。做到:重视对主流媒介采集信息;加强筛查过滤;发挥反馈监督职能。建立信息监控信息员制度,保证信息上报渠道的畅通,切实做到对敏感信息排查仔细,科学梳理,认真分析。从实际出发,形成全媒体下要切实可行,力求可比、可测、简易的评价→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循环过程。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研发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软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全媒体信息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3.3注重宣传教育工作,主动占领校园信息发布的主阵地高校要主动占领校园信息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结合主流传播媒介的传播特点,创新工作方式,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突出教育功能。通过各种媒介的交流平台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主旋律、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使主要的传播媒介成为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阵地,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和获取知识信息的宝库。并且时常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师,对当前全媒体信息的发展态势作出初步评估,提供相应指导意见,确保发挥主阵地作用。

3.4加强校园信息的引导干预,引领大学生正确的舆论方向对全媒体进入校园的信息应积极关注,及时回应,积极引导,尤其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冲击和影响。一要发挥党团组织、教师在信息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全媒体下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播积极健康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学生工作者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校园内各种媒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尤其,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网站或者采用设立论坛、开博客等方式,也可以登录学生社区参与讨论。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带来的是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更加平等、民主的沟通,使老师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5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自律意识激发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律意识。发挥学生群体中的校园信息“群众领袖”作用,发挥他们在论坛、SNS社交网络、QQ群等的网络舆论号召力与感染力,来引导舆情走向,参与各种校园讨论和交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发挥学生骨干的旗帜和引领作用,传播正能量。通过学生骨干在日常生活的影响力,弘扬主流思想,推动高校信息向良性态势发展,维护校园安全与和谐,使学生形成良好自律意识,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4结束语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全媒体时代所引起的巨大变化,始终保持对变化的敏锐性,抓住热点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不断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途径,在全媒体环境下,建立有效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来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莉.全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与管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左吕敏.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运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6).

[3]陈永斌.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简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9(4).

[4]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文,2008(5).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全媒体环境下的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1317)。

篇8: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1) 知识传递。全英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讲清楚和听明白。专业词汇量会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复合材料学这门课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并不多。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 基本上两次课之后就应该可以解决语言问题。因此, 教师应在绪论部分适当放慢节奏, 注意对专业词汇的解释。

此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课堂教学的逻辑性。清楚交代整个课程的逻辑、每个章节的逻辑、每个知识点的逻辑和知识点间的逻辑。并在课堂讲授中, 注意总结和衔接。通过互动教学, 提纲挈领地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的逻辑脉络。这里所指的互动教学, 不单指课堂问答。本文作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复合材料设计环节。经过实践, 该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作用。复合材料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或工程实际的需要设计一种复合材料, 通过查阅资料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的基体与增强体。该材料需有明确的应用, 并指出与传统材料相比的优越性。根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计算所需的增强体材料与基体材料的比例。最后, 提出可行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通过这个练习, 把复合材料学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全部贯穿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 从而使其对于课程中几大模块的逻辑更加明确。

(2) 培养兴趣。作为工科的一门专业课, 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很关键。有效地培养兴趣可以把一门普通的专业课变成工程人员的职业培养。而在学生兴趣全无的情况下, 它就变成了被动的修课程拿学分的过程。在这个方面本文作者试图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1) 提升复合材料案例分析的趣味性; (2) 利用视频展示工业化生产过程或复合材料测试的过程; (3) 加强互动教学。

在案例分析中, 作者以科研工作反哺教学工作。以最新的科研动态为例, 如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最新的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复合材料在运动器材中的应用等, 并进行深入的材料性能的分析, 让学生真正领会复合材料设计中的“技术和艺术”。像讲故事一样, 讲述某一具体应用中, 材料创新的“前世今生”, 即如何从传统材料发展到复合材料, 又在复合材料的设计中不断进步。

(3) 引发科学思考和培养创新思维。大学本科教育是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的基础,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中的一些科学问题作开放式的思考, 或在材料设计、制备、应用中大力鼓励创新。

2. 启发和讨论

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知识传授是其中的一部分。老师对待教学工作是否热情饱满, 对待教学内容是否一丝不苟, 对待学生是否真诚以待是我们在交流中传递的另一部分信息。经意与不经意间, 通过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老师对待学生和对待教学的态度会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学生, 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传道、授业、解惑”六个字总结得很全面, 对专业课同样适用。知识传授是第一层次, 对应“传道”;培养兴趣是第二层次, 对应“授业”;引发科学思考和创新思维是第三层次, 对应“解惑”, 表示专业认识水平的提高。

3. 结束语

许多高等院校进行了大学本科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的尝试。从事全英文教学的老师们对此也在进行探索。本文以复合材料学课程为例, 讨论了材料科学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即知识传递、培养兴趣、引发科学思考和培养创新思维, 并具体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

摘要:本文以复合材料学课程为例, 对材料科学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并试图将它划分成三个层次, 包括知识传递、培养兴趣、引发科学思考和培养创新思维。三个层次相辅相成, 层层递进。文中分别探讨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特点, 并举例说明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大学本科,全英文教学,专业课,复合材料学

参考文献

[1]钱微.材料科学与工程全英语教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构建与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320-324.

篇9:外星人入侵地球全指南

外星人入侵地球,这种科幻灾难片毫无疑问与恐怖片是同源近质的。恐怖片恐惧的是鬼怪与未知的心神状态,科幻灾难片则是对社会中新出现的科技力量的应激反应,是一种兴奋、紧张,更是一种恐惧的关注。

而外星人入侵地球的题材,毫无疑问是人类上世纪50年代探索太空后才兴起的一种类型片模式,在入侵题材中外星人往往面对满目疮痍的城市、互相蚕食的残酷人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对自身的厌恶与愤怒,而外星人入侵正好满足了人类自我厌恶与自虐的潜意识。到了最后结局时,一般都是道德上美好、人性上光辉的主人公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到了新时期,则有《第九区》、《阿凡达》之类的反类型片打破地球人必胜的窠臼,也更深层次地代表了人类对自身与外星人关系的反思;外星人也许比人类自身更为美好,至少说更为纯粹。

《阿波罗18号》——A

导演:冈扎罗·洛佩兹·加勒果

作为《科洛弗档案》等伪纪录片的后继者,《阿波罗18号》讲述的也是个“真实”的故事:在片中被尼克松总统禁飞的阿波罗18号成功登月,并遭遇了外星生命。另一个噱头在于,导演说片中含有一些从未公布过的真实录像。

《保罗》——B

导演:格雷格·莫托拉

两个英国宅男前往美国旅游,在误入51区之后,他们遇到了一个外星人保罗,之后三人一起逃离美国特工的追捕。

Ps:首先,这位保罗与章鱼无关,长得也不像软体动物。第二,本片由《太坏了》的导演格雷格·莫托拉执镜。第三,两位主演就是《僵尸肖恩》的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相信有了他俩的英式闷骚幽默风格,加上导演的美式恶搞幽默《保罗》应该颇有笑点和雷点。

《超级8》——C

导演:J·J·艾布拉姆斯

执导过《星际迷航》和《碟中谍3》的JJ·艾布拉姆斯意图用此片向制片人斯皮尔伯格致敬,但他又拒绝透露剧情,加上女主角是艾丽·范宁,所以我们就想象成此片是展现外星人和人类小女孩一起骑单车的纯洁感情吧。

《牛仔大战外星人》——D

导演:乔恩·费儒

从《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到《牛仔大战外星人》,美国编剧的想象力一直都是异常的瑰丽。本片的主角又是《007》的丹尼尔克雷格,那么这位擅长耍酷的牛仔应该会在本片中把外星人打得很惨。

《街区大作战》——E

导演:乔·考尼什

篇10:全地球层次的环境问题

高校网站环境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由学校主网站、部门网站和多个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网站组成综合网站环境, 包括网站的开发环境和运行维护环境。高校网站环境发展经历下面5个过程: (1) 自然形成阶段; (2) 初步规划阶段; (3) 整合阶段; (4) 统一规划阶段; (5) 网站环境与数字化校园集成阶段。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实现网站环境与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 使用户对网站环境资源的访问更方便, 促进网站环境由单纯提供信息到提供知识的整体转变。

2 高校网站环境存在的问题

基础架构问题: (1) 物理环境问题; (2) 主机问题; (3) 网络问题; (4) 存储问题。

应用问题: (1) 网站环境中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共享和管理, 导致网站环境中人为信息孤岛多, 难以实现高层次的信息处理; (2) 网站环境内容组织单薄, 更新滞后, 缺乏检索途径, 普遍存在内容宣传上重行政管理, 轻教学科研, 内容更新缺乏及时性、准确性; (3) 网站环境应用集成度差, 安全漏洞多。网站环境应用资源分布于不同的网站中, 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网站应用程序部署前大都没有经过安全评估, 部署后也没有经过安全测试, 造成网站环境中存在大量安全漏洞, SQL注入攻击和XSS攻击经常发生。 (4) 网站应用系统升级维护成本高。不同网站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技术开发, 网站在开发技术、美工和和维护方式上差异大, 在人员更换后, 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成本不断升高, 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管理问题: (1) 缺乏专门机构对网站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 导致网站环境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开发技术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 造成校内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2) 缺乏稳定的管理维护队伍和有效的安全响应机制。

3 高校网站环境优化模型

3.1 网站环境优化模型

针对高校网站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借鉴国内外高校对网站环境的优化经验, 从高校网站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 本文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网站环境层次优化模型。

3.2 模型功能介绍

3.2.1 基础架构层优化

(1) 物理环境优化。物理环境优化包括机房环境优化、主机系统加固和网络加固等三个方面。

机房环境优化指确保主机长期稳定运行的有关安全措施, 包括主机所在机房的防静电措施, 温度、湿度控制措施, 电力保证措施和防水防火和防盗措施等。机房建设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建设要求, 机房通过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 地板支架和机柜接地, 要求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 尽量通过KVM (远程桌面) 系统管理维护服务器等措施加强机房防静电能力。机房通过安装通信机房专业精密空调和工业加湿机, 保证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通过安装专业UPS电源优化机房电力环境, 实现机房稳定的电力供应。

主机安装运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漏洞, 从而使主机系统遭受安全威胁。主机系统加固是指根据专业安全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系统加固方案, 针对不同目标系统, 通过打补丁、修改安全配置、增加安全机制等方法, 合理进行主机安全加强。主机系统加固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进行漏洞加固和保护, 提高了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网络加固分为两个方面:单个主机网络加固是指在每一个主机系统上实施的网络访问控制措施, 一般采取安装防病毒软件来防病毒攻击, 启用主机防火墙功能对服务器开放的端口进行严格管理等措施;对整个网站环境进行网络加固是指在网站环境边界对用户访问行为进行控制, 阻止任何对网站环境的非法访问, 一般在网站环境边界实现Firewall+Antivirus+VPN+IPS功能。

(2) 服务器优化。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解决网站环境中存在的基础架构利用率低 (平均10%-15%) 、物理基础架构成本日益攀升 (耗电量、制冷和设施成本) 、服务器维护困难且成本越来越高、故障切换和灾难保护不足等问题。

WWW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主要有两种: (1) 完全虚拟化技术 (Full-virtualization) :使用管理程序 (hypervisor) 软件, 在虚拟服务器和底层硬件之间建立一个抽象层, 管理程序捕获CPU指令, 为指令访问硬件控制器和外设充当中介; (2) 准虚拟化技术 (Para virtualization) :是为了减轻完全虚拟化要求管理程序管理多个独立虚拟服务器给CPU带来的负担, 改动客户操作系统, 使客户操作系统适应新的体系结构, 能够与管理程序协同工作的虚拟化技术。

(3) Web数据库优化。Web数据库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数据库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检索和浏览数据库的内容。高校网站环境中数据库数据的丢失和被非法用户入侵的安全问题自网站运行开始就一直存在, Web数据库优化主要采取虚拟化存储技术和数据库安全加强措施来实现。

虚拟化存储技术是指将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具体的存储设备分隔开, 为存储用户提供统一的虚拟存储池。通过对Web数据库应用虚拟化存储技术, 可以实现数据库故障快速切换, 消除单点故障, 实现数据库集中化管理和统一整合备份管理, 优化资源和提高数据库可用性。

数据库安全加强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存取管理和数据库加密三个方面来实现。

Web数据库安全管理采取增强的授权管理集中控制方式。Web数据库采用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安全员、数据库审计员各负其责, 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方式, 通过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实现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Web数据库存取管理是防止非法用户使用和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机制和过程。存取管理技术一般包括用户身份验证和存取控制两种技术。

Web数据库加密是防止数据库中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失密的重要手段, 一般在OS、DBMS内核层和DBMS外层3个不同层次上实现。

3.2.2 网站应用层优化

(1) 网站应用漏洞。网站应用漏洞是指在网站应用系统在设计、实现或操作管理中可以被利用的, 能破坏系统安全策略的缺陷或者弱点, 一般包括环境错误漏洞和状态错误漏洞两个方面。

网站应用因不能正确处理环境错误而产生的漏洞称为环境错误漏洞。环境错误主要来自用户输入、网络传输和文件系统输入三个方面, 包括:SQL注入、OS注入、LDAP注入和跨站点脚本 (XSS) 等漏洞。

网站应用因为不能正确处理运行状态被非法修改而产生的漏洞称为状态错误漏洞。包括状态信息漏洞、代码修改漏洞和执行顺序漏洞三个方面。

(2) 网站应用优化措施。网站应用优化措施是网站应用所采取的用来查明、阻止、或拒绝攻击的手段。狭义的网站应用优化只关注网站应用程序代码本身的优化问题, 广义的网站应用优化关注Web数据库、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应用层协议和自行编写的网站应用程序代码整个应用层。网站应用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测试层面: (1) 态安全测试。主要由网站应用的开发者进行, 包括开发前进行测试, 设计过程中进行测试和开发过程中进行测试等三个方面, 以提高网站应用的安全性; (2) 透性测试。在测试环境中采用网站测试工具对网站应用进行渗透性测试, 即评估Web站点的部署, 模拟网络用户对Web站点进行攻击, 找出安全漏洞和弱点。

3.2.3 管理层优化

(1) 管理机构。建立网站环境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对网站环境建设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 提高相关领导对网站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 增加经费和人员投入, 推动网站环境建设进程。

网站环境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直属学校信息化办公室领导, 主要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如图2所示:

战略工作组负责网站环境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经费、人员协调工作, 成员包括学校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的全体成员, 各院、系、部门的主要领导。政策委员会负责对网站环境进行行政监督和评价, 指导网站环境建设方针和协调资源需要。部门委员会负责本部门的网站建设工作。资源建设小组负责网站环境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审查工作, 成员包括学校主页信息发布员、审核员。技术开发小组负责网站环境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 成员包括各网站服务器管理员和各网站程序的开发者。全校网站管理员和内容维护员, 包括各院、系、部门网站信息发布员、审核员, 负责本部门的网站管理和资源建设工作。

(2) 分级管理。为解决网站环境中存在的用户权限定义不准确, 不利于敏感信息保密等问题, 对网站和网站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

校级网站包括需要提供校外访问服务的学校主页, 各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对外网站。校级网站需要对外宣传, 提供校内、外用户的匿名浏览访问权限。

校内网站包括院、系、部门和研究机构需对校内发布信息及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网站, 主要访问用户是校内的师生员工, 这部分网站对校内用户开放访问权限。

部门内部网站, 主要用于内部信息交流, 信息只允许本部门内部人员访问且要求实名访问。

校级网站管理员, 成员包括学校主网站管理员、学校网站信息监督员、学校主网站内容管理维护员、部门网站管理维护员。

学校主网站管理员负责主网站的管理维护和部门管理员的培训与技术支持工作。

学校信息监督员负责学校网站环境中非正常信息的监督工作。

学校主网站内容管理维护员负责学校主站的信息发布和审核工作。

部门网站内容管理维护员负责本部门网站的信息发布, 审核工作。

校内网站管理维护员, 负责部门只对校内发布信息及交流的网站内容维护工作。

部门内部网站管理维护负责部门只对本部门内进行信息发布及交流的网站管理维护工作。

(3) 规章制度优化。网站环境准入制度, 包括:网站部署申请制度。需开通网站的部门, 必须提交网站开通书面申请, 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领导审批, 网络中心统一部署。

网站应用安全检测制度。对部门提交的网站应用进行安全检测, 包括静态检测和渗透性测试, 减少网站应用漏洞。

网站备案制度。对开通的网站进行备案, 包括网站使用的资源分配、管理维护员联系方式和管理维护方式等。

网站信息发布制度。严格落实网站环境信息先审核, 后发布制度, 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网络中心和保卫处对网站环境信息进行监察。

专职网站管理员制度。开通网站的部门必须指定专职网站管理员, 必须经过网络中心培训和签订网站管理责任书后, 才能进行网站管理维护工作。网站管理员若有更换, 该部门必须向网络中心报备, 以做好网站管理维护的交替工作, 杜绝安全隐患。

紧急响应机制。建立网站环境突发安全事件紧急响应机制, 在有网站环境突发安全事件时, 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减少影响。

3.2.4 模型应用

近来, 滨州学院网站环境有大量的网页频繁被篡改, 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对网站环境建设在学校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网站环境建设中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 没有对网站环境采取严格的准入机制, 被动建设多于主动建设, 经费、人员投入相对不足等几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们根据网站环境优化模型, 实施了下列优化措施:

(1) 通过建设高标准计算机专业通信机房, 实施加固主机和主机网络防护系统等措施优化网站物理运行环境, 保证服务器长期稳定运行。实施成熟的服务器虚拟化优化方案, 解决机房环境中的电力、机架、制冷等资源紧张和服务器老化问题, 提高网站环境服务器系统维护、部署效率, 减少了硬件和软件维护费用,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采用SAN技术的存储虚拟化方案实施, 网站环境中的数据库做到了集中化管理, 优化了资源, 保证了数据库的高可用性, 通过实施加强的数据库管理措施, 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库安全性。

(2) 分析了滨州学院网站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在此基础上强制要求网站应用开发者提供完整的安全测试文档确保开发阶段避错, 采用Paros proxy对网站应用进行渗透测试排错, 部署中创Infor Guard网站防护系统在运行维护阶段容错, 对网站环境采取准入制度等措施优化网站应用环境。

(3) 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环境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对网站环境建设实现统一规划来优化管理措施, 消除网站环境建设中的各自为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通过在网站环境中使用站点群CMS, 并对网站和网站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来优化维护机制, 消除网站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网站开发技术混乱、用户权限分配困难、缺乏信息检索途径、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和管理等问题。

自2007年实施上述优化措施已来, 很好的解决了滨州学院网站环境原先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随着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高校网站环境逐渐向大规模、高速度、高可靠性、多业务的综合方向发展,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网站环境的持续优化将是一项不断发展的长期工作。滨州学院网站环境优化措施实施结果表明, 将网站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根据网站环境优化模型制定实施优化措施, 是积极有效的。

摘要: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高校网站环境优化工作日趋重要。分析了高校网站环境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网站环境优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高校网站环境优化模型, 并对每个层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高校网站,网站环境,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高大力.关于高校二级网站建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2]陈红红.高校网站管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 (2) .

[3]PEPPERDINE UNIVERSITY.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to Mainta ining the Institutional Web Site[EB/OL].[2009-11-20].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DU04161a.pdf.

[4]ANNE ARENDT, NATHAN GERBER.Dispersed Web Content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EB/OL].[2009-11-20]http://www.educause.edu/EDUCAUSE+Quarterly/EDUCAUSEQuarterlyM agazineVolum/DispersedWebContentManagementi/1745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6]STEPHEN NORTHCUTT, 陈曙辉, 李化.深入剖析网络边界安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2003.

[7]董耀祖, 周正伟.基于X86架构的系统虚拟机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 2006 (13) .

[8]金建隆, 陆慧娟.Web数据库系统安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8 (1) .

[9]李树全, 吴跃, 陈志飞.SAN存储虚拟化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9 (1) .

[10]朱鲁华, 陈荣良.数据库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2 (8) .

上一篇: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0下一篇:异分母分数的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