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24-04-14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精选9篇)

篇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论文:谈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摘 要:学习外语的人都想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不仅对其他语言技能。如听、说、写、译的发展起着辅助与推动的作用,而且是获取知识及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阅读能力、方法、猜词义

一、重视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语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发音准确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发音,也就不会有听、说、读的兴趣。在学习中,要想掌握正确的发音,除了要积极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外,还要听课文录音和其他发音地道的英语有声资料。有正确的语音知识,还必须拥有大量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基础。

二、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

1、略读法

所谓掠读法,又称“浏览”或“略读”,就是很快地浏览全文以求抓住文章的梗概。要想利用掠读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全文大意,就必须学会找主题句。找到了每段的主题句,那么这些主题句的意思加起来就差不多是全文的中心思想了。

2、寻读法

寻读法又称扫描法,即快速扫视几行文字、一个段落或整个篇章,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披沙拣金,寻找你所期望得到的某个细节,如查找一个人名、地名,某一件事发生的年月或其他类似的材料,必须说明,比较有效的寻读法应放在掠读法之后,因为先读全文再用扫描法就会大大降低搜索重要细节的盲目性。

3、意群寻读法

有意义的语法结构被称为“意群”。为了加快阅读速度避免逐字阅读,掌握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是一个比较容易且效率较高的方法。阅读时,用视野将每句按意群为单位分割为“块状”,眼睛只须注视每个“块状”意群的中心词,不必每个单词都注视。

4、用上下文线索猜词义

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意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时,如果碰到生词就查词典,那样太耗时间,因此教给学生一点猜词义的技巧对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大有裨益。

5、查阅法

查阅法是一种查寻式阅读,它是从阅读材料中有目的,有选择地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准确。即没有必要通读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想索取的有关内容就算完成了阅读任务。

6、猜测词义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去查字典以求得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也使阅读量大打折扣。

阅读时,应切记的一点是:不要试图弄清文章中每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否则既影响速度,又影响理解。至于与文章理解直接相关的生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推测词义。(1)、利用上下文来猜测词义,例如: the biggest in the word peter dozed off while his teacher was talking.teacher: peter!tell us,what is the biggest in the world? peter: well,well....eyelids.teacher: what?eyelids? peter:yes,sir because as soon as i shut my eyes ,the eyelids cover everything of the world.该短文中,“eyelids ”一词根据上文中的“shut eyes”档住眼睛的东西,猜出是“眼皮”之意。(2)、通过原文中提供的例子来理解词义。

例如:suffxes: such as _ ing、_ed、_s、_ful and _less,may cause spelling changes when added to words.句中给出了“suffixes ”的几个例子,_ing、_ed、_s、_ful ,这些都有是常见的单词后缀。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便可知道“suffixes”的意思是“后缀”。

(3)、运用对比法猜测词义

(a)对比法常用的词或词组有:but ,while ,however,yet ,otherwise...通过使用这些词,我们可以对生词进行对比猜词义。如:

the paint on the cottage had peeled in a few places,otherwise they looked well kept。句中的“peel”可从“otherwise”后面对比猜出是“脱落”之意。

再比如:

jack was thin while his wife was really obese句中的“obese”通过while 与 thin对比那意思为“胖”(b)通过定义或同位语来理解词义

如: meterologists,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s still have difficulty predictly the weather.该句中“ people who study weather and weather pattern”作为“meterologists”的同位语,其实是对“meterologists”的解释和说明。由此可判断,“meterloogists ”的意思是“气象学家”。

三、选择适当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该是阅读材料所包含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基本上不超出已学的范围,生词不多于5%,学生能独立阅读并理解90%左右的内容。反之,若阅读材料的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生词连篇,学生读起来感到困难重重,力不从心,乏味无比,也就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还要注意阅读材料的知识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地道的英语轶闻趣事、科普小品、文史纵横、名人传记、短篇小说等。选择这些材料时要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若材料附有适当的注释和理解练习题,则不仅能学到一些新知识,而且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并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年 2.张敬源 彭漪 《英美媒体文章阅读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孙默《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4.刘良善 《顶尖英语阅读强化训练》 哈尔滨出版社 2001年7月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市第二中学

篇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于阅读技术的几点思考 说到阅读,有两个最高境界是所有人都心慕有加的:“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严格说来,世界上是没有这样的天才的,任何训练也练不出这种天才。这句话,只能这样理解:有的人阅读速度非常高,而且记忆效果也非常好。我个人认为,经过有效的科学训练,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完全可以提高5倍―10倍。具体地说,如果是一些特殊的阅读,如校对文稿。审阅试题等,信息量大且密集,记忆量大,理解费力,这时的阅读不能强求阅读速度,最好是字斟句酌。高速阅读只能用于阅读量特别大,但有效信息量小、信息密集度低的文章资料,如长篇小说,已读过的课文,一般性新闻等,并且记忆要求不高,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扩展知识面,这时,宜用高速阅读,阅读速度可达到每分钟字―3000字,有时可以达到每分钟10000字。总而言之,要视阅读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论之。 上述情况,成人一般都知道,但是多数不爱阅读的中小学生,很多却没有悟到这一点。有些小学生、初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多是一字一字地啃,速度太慢,这样进行课外阅读,收获不大,不会使人产生阅读兴趣。这点,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结果是想记下所有的,而所有的都没有记下。因为那样读,完全没有想到要记其中的有用信息、重要信息,没有用心“过滤”所读的内容,记忆没有一个重点,那怎么谈得上记忆效果呢? 学生上学,俗话说是读书。读书读书,那就得会读。说起来认得字就会读书就会读书,其实不然。什么叫会读? 朗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是对人的生理体能极限的挑战,如果进行朗读竞赛,则不仅要向人的生理体能的极限挑战,而且还要对人的心理极限挑战,朗读要用眼看,要把书上的黑字准确地转换成相应的声音,这要进行一系列心理活动。当然,我这里不是谈朗读比赛,而是谈朗读活动的复杂性。 朗读的技术性具体表现在速度和准确度上。由于朗读活动同时受到各人生理的素质的限制,各人的朗读速度是不一样的。朗读的准确也是各不相同的。 朗读的复杂性还在于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有朗读者体会文章的心理过程。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更难于体育运动。一个“真方” 孩子不爱读书,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速度不快,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我给那些整天为小孩的成绩着急的父母们开的一个“真方”。希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家长们试一试,在提高了小孩的阅读速度以后会不会改变原来的情况。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学生阅读能力的判别是其阅读技术的水平造成的。 阅读是一种能力,这是公认不争的,阅读是一种技术,有的人可能不甚理解。有些技术,谁高谁低,一眼能辨,而阅读技术的高低,恐怕就一眼难辨了。阅读速度的快慢,的确存在,遗憾的是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很多人都以为,阅读速度的提高一定得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来逐步提高,谁也没有想到用“训练”的办法来迅速提高,使一个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一般高中生、大学生的阅读速度。关于阅读准确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这是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射箭的技术,射一百支箭,有九十九支射中了,只有一支没有射中,这样的射手还算不得好射手。 我在辅导大女儿学习时,发现其作业中的失误率非常高,偶然想到要自家定一个准确度的标准来衡量女儿学习中的失误率的高低。我依据一个非常偶然的个人经历,定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失误率标准――0.1%。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你如果有兴趣,亲自试一试就知道你想错了,“百发”不失“一”,也就是说,正确率要求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要求失误率在0.1%,这也是不容易的事。如果你有兴趣,把你儿女上学期的数学作业找来,数一数,你会发现,小孩的失误率是惊人的,你可能没有去深思一下,如果你儿女的失误率不降下来,在中考高考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在此假设,每门课的失误率是5%,中考时因失误要失掉多少分?这些分对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朗读(有声阅读)训练指要 请家长先任选一篇小孩学过的课文作为朗读训练材料。这个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准确度。我们的要求是,读1000个字,只允许读错1个字。 “朗读误读率”也应是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这种测试工人极费时,正常的教学活动中似乎无法进行,所以长期以来都被忽视了,这一忽视的`结果是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被忽视,从孔夫子一直忽视到如今,几千年来似乎只有荀子说一句“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的话,荀子说此话时我以为他是第一个意识到“学习问题上准确度”的教育家,由于那时没有钟表,意识到了就只能意识到了,但那时不可能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读写算记的标准出来。 朗读训练的目的不是想提高朗读的速度,我觉得朗读的速度没有多少空间可做文章的了,我的目的是想借此提高朗读技术水平――朗读的准确度,间接训练阅读的准确度,因为阅读的准确度难以直接测量。 有什么方法能迅速提高朗读的准确度呢?有些小孩朗读的误读率为什么那么高呢?朗读的准确度究竟应达到多少呢? 对于学生朗读误读率高的原因,家长和教师们多半归罪于小孩读书时不用心。请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和教师们用心地、认真地朗读一篇1000字的小学语文课文。 你“用心”地朗读,结果怎样?有没有误读的地方――一样有,再来一次,又有,是不是? 你分明是用了心,为什么会错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朗读技术不到家。 朗读有哪些技术呢?朗读技术也不是什么高难技术,主要难在眼、脑、口的配合上,小学生都会。但要求误读率在千分之一以下,这里就存在一个技术问题,用“一次高速阅读”+“一次朗读”的办法,终于使问题得以解决。 具体来说,在朗读时,“眼”要像进行高速阅读那样,以多个字为一个“阅读单位”,对这个“阅读单位”用高速阅读的方法进行第一次不出声的“读”,紧接着再次对这同一个“阅读单位” 中的字逐个用出声的“读”来读。 这个奇怪的朗读方法,开始学习时,会令人觉得不开心,别扭。但是一旦掌握了之后,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读写算记等各个学习技

篇3: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要适当煽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缺少审美热情,阅读则会变得了无生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煽情可以激起学生内心对情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教学《咏华山》时,我带着一脸的神秘说:“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老师特别喜欢。它与过去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能读懂这篇课文吗?”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去。结果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课文文中有诗了,有人喊起来:“我在文中找到诗句的意思了。”还有的说:“哇,华山好高啊,都在天的上面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探索、审美阅读也由此开始。当然,教师煽情,一定要自己动情,要用自己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感冲击学生的情感世界,叩击学生的心扉,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产生共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情感的交融,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学会在忘情中感悟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毋庸置疑,这座桥梁本身就折射出作者浓厚的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深刻感悟,点点挖掘,才能领会作者心声,与作者的灵魂碰撞,实现情感的契合。如教学《放小鸟》时,我先让学生看一看这只长着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小鸟,感受小鸟的美丽与可爱。然后我以焦虑、着急的语气读课文中描写小鸟在笼子中生活的部分,之后引导:小鸟这是怎么啦?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小鸟振作起来呢?牵住情感,从喜欢———心痛———着急,寻找原因: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哦,原来是看到妈妈找他来了。找到原因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学生决定放小鸟回家,这样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时刻揪住他们的心,使得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抉择,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成长。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要更加珍视,切准学生情感世界的节奏,使学生随着作者和人物的内心而律动。只要教师把握学生的情感纽带,适时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学生情感的涟漪就必然会逐渐涌动。

儿童在感受课文内容并为之动情时,情感世界趋向高涨,大脑皮层处于兴奋中,他们的注意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善于捕捉学生面部表情的变化,从朗读课文的声调,从他们发言的节奏,敏锐地感觉情感的浪花正逐渐涌动在孩子的心头。教师要把握这一阅读的契机,适时用阅读材料中的那些精彩片断和词句,让学生饱含情感地体会那些浸润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神韵。当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到小鸟离开妈妈后是多么的无助与伤心,妈妈失去孩子后是多么的焦急与痛苦时,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深刻的感悟。水到渠成了,让学生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了喜欢、着急、痛苦、欣喜与责任,读出了理解,读出了情感,读出了韵味,从而走进了文中“我”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孩子抒发自己此时内心的感受:“把小鸟放了以后,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此时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去说,去赞美,去谈放后感,从而激活情感。

三、体验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刻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会出现差异。教师在传授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对问题的看法尽情表述出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有自己的舞台,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个小伙伴》是怎样栽树时,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结果发现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观点。通过这样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大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要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领悟,教师也要用自己智慧的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去想、去议、去争辩,自己去发现结论。这样,学生才会在真切的主体参与中充分品出自己的味,提炼自己的情,还升华为自己的悟……这种情况下的读已经不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再现了,而是能够充分外化作者和自己情感与理解的“二度创作”,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读书的最高境界,切实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思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获得的成就感自然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篇4: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阅读 兴趣 提高 能力

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着,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

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在活动中磨炼阅读品质。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 “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磨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語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篇5: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创设阅读良好氛围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王丹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第03期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以文本为载体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阅读教学的主体有文本,还有师生及教学环境,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形象,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生学会阅读。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创设课堂环境,让学生潜心会文本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之中,去充分阅读,去静思默想,潜心品析、圈划批注。给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还学生安静的读书环境。少一些热闹繁杂的课件,少一些教师空泛的说教,让学生从初读感知到熟读精思,再到活读鉴赏,学生始终是读书的主体,始终拥有读书的主动权。如,教学《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桃花心木的形状特别及种树人种树的奇怪做法。然后让学生说出心中种种疑问,让学生反复研读,仔细体会,让学生理解种树人之所以有这些奇怪做法原来是为了让树木适应环境,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学生明白了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后,进一步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谈看法,获得人生感悟: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要经得住生活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样学生在安静的课堂,充裕的时间里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用心灵与文本、编者之间进行交流,学会了阅读,培养了能力。

二、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创造性阅读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阅读是一种“死”读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这课时,让学生读课文,理解文章是从工作辛劳和生活简朴两方面表现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让学生自读理解时,有学生读到“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时提出质疑:既然周总理生活如此简朴,为什么工作的地方却是“宫殿式的房子”呢?其他学生是一脸茫然,不知怎样回答。对于学生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我先是对这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予以肯定,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中南海始建于辽、金经元、明清各朝代扩建,新中国建立后,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周总理就是在这样一所旧的宫殿式房子里办公,与室内极其简单陈设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周总理生活简朴。这样学生对周总理又增添了一份敬意。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三、教师积极引领,开启学生想象空间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但是“个性化”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推进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活,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阅读课文,保证学生阅读的心灵自由,归还他们思维的空间。如,教学《观潮》这课时,文章介绍了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场面,当学生读到了3、4自然段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闷雷滚动”和“山崩地裂”那到底是一种怎样惊心动魄的场面,来体会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声势浩大。潮来时“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一丈多高的水墙”,这时教师因势引导,这其间画面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各是什么景象。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形象画面作品对照,再品读课文语言,达到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师引领下,启发学生想象,通过自读自悟,培养了阅读能力。

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地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方能主动地阅读,快乐地阅读。欣赏文本中的文字美、语言美、意境美,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如,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选取任何一天来说说自己这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再说说一个星期是怎样度过的,著名作家朱自清对时间有何感悟。学生激情高涨,纷纷拿起书品读课文,讨论交流得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树立珍惜时间意识。如,学习《两小儿辨日》时,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和体验,讨论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然后因势指导学生读课文,说说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认识太阳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文,悉心研读,被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所感动。

篇6: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比较难教的部分,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获悉外语语言的能力。在各种英语考试中,也都把阅读理解当作主要测试项目(大约占题40%),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英语的五大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读包括朗读与阅读。阅读又分为泛读与精读。快速浏览,了解文章大意,找出文章所给信息点为泛读;在此基础上掌握重点单词,短语及句型。能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能翻译文章为精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泛读能力,更应该培养他们的精读能力,注意两种能力相结合。初中教学进入八年级以后就出现了较长篇幅的文章、大量生成的词汇。科技型、说明型、议论型、人物传记型阅读文本也日益增多,而初中学生所学知识肤浅,词汇量小,分析问题也不够深入。教师在较长文章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整体性的把握。让文本阅读与语言应用紧密结合。目前,英语学习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们农村的英语教学又成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新问题。学生底子薄、习惯差、这就更要求农村教师在教法和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阅读前:

1.教师可适当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于课文理解的生词。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如果遇到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去猜测,而不要忙于查词典; 3.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阅读时,可分为计时阅读,快速阅读和细节阅读。通过几个层次的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能力,强化读取信息的意识,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1.快速阅读(scan)指定的内容(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

2.提问好、中、差各层次的学生,问题要围绕中心思想(mainidea); 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process,end总体过程脉络;

4.细读: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 5.分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读完后

1.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哪怕比较严重; 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既然是猜,能沾边达意就行。

篇7: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文报刊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图文并茂,语言清新,紧跟时代,贴近生活,难易适度,符合高考的选材要求,是中学生阅读的好材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帮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英文报刊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人认为,从课堂辅导、课后活动两个方面入手。

1。课堂辅导

(1)有所侧重,限定精读时间。一份报纸内容多,容量大,仅靠课内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精读,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大家都感兴趣或者难度较大的文章,我们采取精读方式,在课上进行限时阅读,一般每堂课阅读2―3篇文章。阅读前要根据一般考试或高考每分钟70词的阅读速度要求,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并根据文章内容设置一些指导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涉及到文章的主题、细节、篇章、词语,一般是简答、判断正误或多项选择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搜索关键信息,了解大意,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2)课前发言,检查课下阅读效果。在每节辅导课前,通过抽签或学生自愿的方式让几个学生轮流上台进行三至五分钟的自由发言,主要是对当期或上一期英文报刊的文章进行演讲、评论、表演、背诵或发表感想等。这个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起到检查、督促学生课下阅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增强英语语感,能对一些实用的词语、经典名句、谚语琅琅上口。

(3)结合高考特点,系统分析文章。在辅导课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系统分析文章的语篇结构,并结合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重点讲解文章所用的.文体、时态、段落、衔接、句型及表达中的细节描写等。

(4)适当讨论,发表不同观点。在临近辅导课结束前5-10分钟,让学生对课堂中所阅读的文章进行适当的讨论、分析,总结阅读经验和方法,给学生发表个人意见、观点的机会,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这一节辅导课,仅仅是对标准答案或单纯训练应试技巧,不仅抹杀了阅读作品本身应得的愉快感受,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学生对作品所持的不同理解和观点。

(5)培养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在课堂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如阅读记叙文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阅读应用文、说明文、科普文要注意抓住文章段落的主题句、文章的层次和逻辑关系等;阅读议论文应注意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等;阅读新闻报道则抓住标题、时空顺序和当事人的评论。

2。课后活动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单纯靠训练应试技巧的英文报刊阅读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把报刊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阅读、写作活动,从而升华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1)开展小组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这些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自由进行交际的真实空间,学生将阅读报刊获得的信息运用到现实情景中,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摘录精彩语句,背诵佳句美文,做好读报笔记,逐步扩大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读后写概要。运用原文中的词、短语、主题句来表情达意,试着缩写、改写原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读后感等。

(4)范文仿写。很多中学生英文报刊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所刊登的各类文章覆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书信等高考命题中常见的文体。以报刊中的文章作为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尝试英译汉。每周辅导课后,要求学生挑选一篇难度适合的文章译成中文,通过中英文对照,进一步理解英文的篇章结构,给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践过程中,利用英文报刊辅助教学,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学好英语的捷径,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和自信心,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文报刊内容新颖,图文并茂,紧跟时代步伐,激发了广大学生的阅读欲望,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2)有效扩大知识面。通过大量的报刊阅读,学生扩大了词汇量,接触了优美的句子,还增强了对各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信仰、生活习惯、文学艺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使阅读能力获得了稳步提高。

(3)加快了阅读速度。学生完全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水平选择难易恰当的报刊阅读材料,经过长期的、课内外相结合的训练,学生搜索关键信息、了解大意和快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提高。

篇8: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初探

一、拓展词汇, 夯实英语基础

词句理解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基础, 扩大词汇量是理解英语词句的必由之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 如逐词阅读, 遇到生词就停下阅读过程去查字典, 其实在词汇量充足的条件下, 再加上扎实的词汇基础, 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或寻找关键词、转折语等方式, 集中精力高层次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而不是单一性地逐字翻译、片面地局部理解。记忆单词有多种方法, 如根据前后缀、谐音法等构词方法, 或者通过拼词游戏、词汇竞赛等有趣的形式, 实现快速轻松的单词记忆与词汇累积。而积累足够的语法要点有助于理解一些复杂句型, 把握句中多种形式的主语、状语等, 在正确分析句群、意群的同时就能理解各个句子的语法成分并理清其间联系,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极大的帮助。当然, 词汇的拓展、语法知识的夯实都需要踏实的努力加上浓厚的兴趣以及正确的方法。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流畅亲切的语调、风趣幽默的讲解、轻松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 授课教师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 一味重视语法讲解, 忽视沟通交流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观。让学生在最小心理障碍情况下, 接受英语教学信息, 改变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学易忘的思维认知定式, 让学生大量长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英语情境会话、表演情境短剧、讲述英文笑话等。

三、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英语阅读由于涉及面广, 词汇量大, 许多学生会在阅读初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借助投影机、电脑, 使用PPT幻灯片、音视频教学资料等多种方法, 做到声光电结合, 图文并茂地介绍英语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 展示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 让书本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变静态为动态, 化孤立枯燥为丰富多彩, 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理想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积极主动地接受大量信息, 以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来深化学习理解的过程, 提高和固化学习成效,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深的学习认知、探索和主动的学习、阅读体验。授课教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强化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

当然,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 学生还要注意逐步适度提高阅读速度, 通过预测、联想、猜测等阅读方法迅速有效地把握文章主题, 达到快速流畅地自如阅读。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主要有: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抓住中心;带着问题阅读, 明确阅读内容的主题和要义;正确理解文章的标题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因果关系、上下文的暗示等推理解释词义, 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打断阅读理解思路。

篇9: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选择书籍下功夫

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

2、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

3、选择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小学生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小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3、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書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五、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或者搞一些基于阅读训练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励学生阅读,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上一篇:关于评选通知下一篇: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