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和雪莱

2024-04-25

浪漫主义和雪莱(共9篇)

篇1:浪漫主义和雪莱

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欢迎阅读参考!

给——温柔的歌声已消逝

(英国)雪莱

温柔的歌声已消逝,乐音仍在记忆里萦回;

紫罗兰花虽然枯死,意识中尚存留着芳菲。

玫瑰花朵一朝谢去,落英堆成恋人的床帏;

你去后怀念你的思绪

该是爱情在上面安睡。

给玛丽

(英国)雪莱

哦,亲爱的玛丽,你能在这里多好,你,和你那明亮开朗的棕色的眼睛,你那甜美的话语,似小鸟,向常春藤阴里寂寞忧郁的伴侣

倾吐爱情时的啭鸣,那天地间最甜最美的声音!

还有你的秀额……

更胜过这蔚蓝色意大利的天穹。

亲爱的的玛丽,快来到我的身旁,我失去了健康,当你远在他乡;

你对于我,亲爱的,就像黄昏对于西方的星辰,就像日落对于圆满的月亮。

哦,亲爱的玛丽,但愿你在这里,古堡的回声也轻声低语:“在这里!”

结语: 1799 年雪莱七岁。据霍格(Hogg)《雪莱传》引雪莱妹海伦信说:雪莱六岁时 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

篇2:浪漫主义和雪莱

从《致云雀》看雪莱的浪漫主义精神

雪莱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他为自然、为自由而欢歌上,对人类的爱和对自然的`爱是其思想的核心,把握了爱,也就把握了他诗歌的灵魂.

作 者:蒋培君 JIANG Pei-jun  作者单位:永州市第七中学,湖南,永州,425006 刊 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年,卷(期): 26(7) 分类号:G04 关键词:致云雀   快乐   爱   自然   自由  

篇3:浪漫主义和雪莱

一、诗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审美的先锋主义

审美的先锋主义在笔者看来, 其实是身为作者所代表社会群体的前瞻性, 也就是未来意识。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 对于未来的展望是充满了神秘和渴望的, 因此也许物质世界无法在未来的现实世界具有先进的接轨地位, 但精神世界一定是前卫的。

也许在诗人们的眼中, 这个世界虽然美好, 但缺少了文字中的那种灵动、自由之美, 身为一名诗人, 他们在对自己的地位、对读者的地位乃至对世界上万物的地位都有一个心理的约束, 从认识事物再到万物发展, 作为文字的撰写者, 作为历史的编撰者, 诗人掌握了过去, 把握了现在, 自然也懂得一部分未来, 用雪莱的意见来说, 那便是“诗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先锋”。

这便是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不得不说, 作为艺术的先锋流派, 诗人的文字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自大甚至是自恋, 但这种精神世界的充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 因此, 在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有着一种特别的傲气, 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雪莱与拜伦看来, 两者间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对未来的向往渴求与审美乌托邦——先锋主义的现实投影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心中, 不仅仅是自己的文学作品, 那些活跃在心中的著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投影, 对未来的渴望渴求在雪莱的创作中经常可以看到, 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熟知的《西风颂》,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除此之外, 雪莱在寄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提到过“美好的日子最终会降临”。

雪莱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 但这种渴望并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而拜伦则与雪莱不一样, 在拜伦的作品中, 对自由与浪漫主义的渴求比起雪莱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拜伦的作品喜欢歌颂斗争、史诗, 在时间的长河里, 将坊间流传的故事加以修改润色最终成为不朽的篇章。拜伦的作品中长篇巨著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与《唐璜》, 这两部作品在西方被人们认为是“抒情史诗”, 能够将浪漫主义与历史性题材结合在一起, 史诗巨著的壮伟难以言表。

在拜伦的作品中, 和雪莱那种个人自由浪漫主义不同, 他所要歌颂的有文艺复兴中的天才雕刻师, 有面对侵略者的暴虐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者, 又有着对山水风情的柔美怜惜。拜伦渴望的是一个无限大的乌托邦世界, 尽情地将诗人本我的正义感与热情挥洒而出, 既然称其为“乌托邦”, 那么实际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难以面对或者说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从本质上讲, 这种想法、这种追求哪怕在艺术家与文学家之间都是具有先进性的, 充分地体现了审美的先锋主意思想, 尽管它只能被少部分人接受。

三、诗人的创作巅峰与文学升华——审美先锋主义的极致体现

对于诗人们来说, 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的战场就是自己笔下的世界, 那是一个能够让人尽情挥洒笔墨, 畅快淋漓地完成一个新世界的巨大舞台。也许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读者们并不能及时得知, 或者说他们心中的那些美丽都是一些虚幻的光影, 但只要他们存在于笔墨之间, 那便是真实的。

雪莱的作品追求艺术的巅峰审美, 往往寥寥的几句确是真正的精髓所在, 让人回味无穷。有学者曾经提出来说, 艺术应该与政治分开, 但不得不肯定的是, 雪莱与拜伦的作品在19世纪初给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予以精神信仰与支持, 同同一时期的华兹华斯不同, 雪莱和拜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革命家”。

无论是雪莱还是拜伦, 他们的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文字的简单美感, 更多的是一种深度美, 一种需要解析剖析的审美产物。那些现实中的不公平、人心中的憎恨不甘, 作者不必吝惜笔墨, 正是这样的真实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鉴赏性, 未来主义就是先锋主义的一种体现, 而审美的先锋主义更是代表了拜伦与雪莱走在文学界乃至世界的最前线, 是极致的审美先锋主义。

四、结论

篇4:浪漫主义和雪莱

【关键字】雪莱;浪漫诗;《麦布女王》;《圣经》;联系

Abstract: Percy Bysshe Shelley is a famous British Romantic writers, created a lot of work in his life, involves a lot of areas, such as poetry, prose, plays and novels. In his works, often brilliant cadenza rhetoric to reality Acura beautiful, bold and enthusiastic praise of the ideal society, for the cruel reality of social satire and criticism, with a very strong romanticism, and snow Levin's "Queen Mab" Christian "Bible" has great link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both the in-depth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o better explore their artistic value and literary value.

Keywords: Shelley; romantic poetry; "Queen Mab"; the "Bible"; Contact

《麥布女王》是雪莱创作的第一首长诗,其特点是体现了雪莱的浪漫主义诗歌思想,是雪莱艺术实践成果的深刻体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纷繁的意境和飘逸的思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具有音乐性和哲学性,同时融合了古希腊作家的田园诗与柏拉图式的思想完美融合,体现了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麦布女王》与《圣经》之间也有很大的联系,体现了雪莱的基督教情结。本文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解读其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对《麦布女王》的介绍

《麦布女王》的创作背景复杂,社会的影响对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发展状况,又体现了雪莱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塑造理想状态下的浪漫社会主义。19世纪的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并不像启蒙主义者所描绘的理想蓝图那样乐观,打破了解放人性的浪潮,导致启蒙主义者对现实社会的残酷彻底失望,产生了极度悲观的心理,将希望寄托在基督教的身上,崇拜《圣经》,将其看做是寻求精神解脱的工具,同时也希望从基督教中找到有力的思想武器,对抗现实的残酷。

《麦布女王》在残酷的社会大背景下诞生,作者雪莱仅有十八岁,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殉道者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大胆的想象和纷繁的意象向人们展示了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哲理长诗,将浪漫幻想与反叛精神完美的结合。长诗介绍了一位象征人类希望的接生婆麦布女王用自己的仙法把少女的灵魂摄入到九天之外,展示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少女看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并对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同时更加的向往充满爱和自由的理想王国中的幸福生活。

雪莱利用类似神话故事的方式展现了19世纪早期社会的现实状况,讲述了残暴统治下人们的生活百态,用犀利的文笔深入剖析了现实社会的丑恶和不公,在几经绝望的处境中终于通过努力找到了光明,用绚烂瑰丽的诗词描述出心目中的理想国土。在这部长诗中具有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例如灵魂与肉体、感性和理性、地狱与天堂等都有强烈的对比意味,并通过巧妙地手法将其进行自然的融合,创作出和谐完美的文学作品。

二、《圣经》文化在长诗《麦布女王》中的具体体现

《麦布女王》这部文学作品对于基督教的文化运用的非常巧妙,对于《圣经》中的题材选择既恰当又具有代表性,契合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思想,也充分说明雪莱受到基督教以及《圣经》的深刻影响,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麦布女王》这部长诗中蕴含着丰厚的《圣经》文化,具体的体现在:

在《麦布女王》这部长诗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体现基督教神教色彩的典故,例如女王向艾安蒂展示现实的社会,她指着一片废墟说道:“瞧那片枯瘠的土地,…… 当初却有古撒冷的峥嵘寺院,成千的金色圆宇直冲云霄。”,“撒冷的宏伟宇宙”则是指所罗门建造的圣殿。所罗门在二十年的时光中建成了华丽的圣殿和王宫,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繁荣和昌盛。雪莱巧妙地运用过去的景象来与当下的社会现状进行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对于当前的一方贫瘠表示深深的同情和无奈。在女王向艾安蒂展示现实社会时,艾安蒂被眼前的和谐景象惊呆了,社会又重新恢复了宁静与和平,她忍不住惊叹道:“万物都在完成爱和欢乐的任务———万物而除了被放逐的人。人在制造戕杀……”在这段话中,其实就是指《创世纪》中有关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偷食禁果而被上帝驱逐的神话典故。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性是丑恶的,而自然界的万物是一切和谐的象征,正是因为社会的丑恶才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造成了残酷的战争和杀戮,将社会陷入了巨大的黑暗之中。

在麦布女王呼唤出怪物阿哈索罗斯时,对上帝进行了解说,并且出现了对现状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对未来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改变丑恶的一切。例如诗中提到:“……现在我命令你带领他们前进,……经过妇女的血泊,进入我应许之地,”,除此之外,上帝还对摩西说:“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这里作者利用基督教的典型人物上帝和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的神话故事来说明要想摆脱现实的残酷,就必须通过人类不断地努力,寻找理想中的乐园,但是在实现理想生活的路途中会经历更多的艰辛和磨难,只有不断地克服,才能够找到生命的曙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基督教神话典故在《麦布女王》这部长诗中出现,通过大篇幅的引用《圣经》典故来说明作者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认识,从而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营造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雪莱深受《圣经》的影响。

三、《圣经》意境的具体体现

在文学作品当中,经常会通过作者的言辞表达出作者的一些愿望,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而且也是作者心灵的呐喊,通过犀利的文笔对内心细腻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这部长诗就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渴望一个全新的世界出现,拯救人类脱离苦海。例如“啊,快乐的地球,真正的天堂!您是人世间一群群熙来攘往的男女老少一心向往的去处;……此地,烦恼和悲伤,无能和罪恶,疲倦,疾病,愚昧都不敢来到。”从这段词汇当中可以看出,只有在充满正义力量的社会中才能激发人类的善念,生活的更加美好和理性。雪莱在黑暗的社会中仍然抱有希望,摒除一切充满压力、剥削、痛苦以及灾难的残酷现实,将新的光明带给人世间。

雪莱的文学作品中一直对未来充满理想和希望,反对残酷和丑恶的社会现状,创造新的天地。借用基督教中所描绘的天国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雪莱对于社会中的邪恶力量强烈的反抗,但是却明显对基督教的博爱青睐有加,也体现了雪莱与《圣经》文化的缘分不浅。

四、雪莱的基督教情结

雪莱是个叛逆者,也是第一个在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称自己是无神论的诗人,而雪莱在《麦布女王》的创作中却体现了基督教的圣经文化,可见对于基督教信仰是从否定的态度逐渐转变为肯定的,在对基督教的认知上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而使得雪莱有这样的转变的理由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是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等因素之间的二元对立引起的。

雪莱是历史中的人物,也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影响,传统的历史观念会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基督教所信奉的真理是上帝的真理,并且产生于信奉真神的犹太宗教团体。基督教的文化是通过修院和教堂来进行传播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局面,而基督教文化已经在欧洲人的生活中宣扬了一千多年,总会影响到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更加深远的方面。历史的存在使得世俗中的欧洲人不得不携带有基督教的思想,雪莱就是其中的一个。基督教的思想在雪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他的思维产生了影响,而雪莱成年之后,因为极度的叛逆,使得雪莱一再的想从基督教的影子中跳出来,但是根深蒂固的历史已经植入了他的大脑中,很难做出改变。

在雪莱的创作当中一直带有基督教的圣经文化,而在《伊斯兰的起义》一书中也有明确的展示,雪莱确实经常阅读《圣经》,并且圣经文化对雪莱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的拜伦再给摩尔的信件中也提到雪莱喜欢读《圣经》,可见圣经文化对于雪莱的生活有着不一样的意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表现的更加明显。1818年,雪莱在米兰大教堂中阅读了《地域》和《炼狱》,而教堂中的哥特式建筑是学来的最爱。雪莱认为教堂的很多理念与自己的想法相一致,并且运用圣经文化可以很好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也是用来寄托崇敬和激情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雪莱的基督教情结也与个人所经历的挫折和磨难有关,极大地挫折和打击让雪莱改变了对世界的看法,有稚嫩到成熟的蜕变使得雪莱的作品更加的具有时代的魅力,从积极大胆的想要改变世界现状的年轻人到不断地反省内心的成熟诗人,生活的重负和生命的轻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雪莱想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满足心灵的需求,这种思想也体现在了他的后期创作中。

五、《麦布女王》中的雪莱与《圣经》之间的联系

雪莱创作的《麦布女王》是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罪惡和黑暗的不满,虽说在尝试的结尾描绘了人类生活的理想蓝图,但是文章的大部分还是对上帝、耶稣以及基督教义的批判和嘲讽,显示了雪莱对传统权威的反叛,同时也展示了他与《圣经》以及宗教的关系的复杂性。在《麦布女王》的叙述中,经常会出现基督教的圣经文化里的典型代表——上帝,而这里的上帝不是仁慈与博爱的化身,却专横于权势,残酷冷漠,例如“有没有上帝!———有一位全能的上帝,他无所不能,有仇必报!”。用犀利的文笔暴露了上帝丑恶的一面,表现了对基督教的不满。

除此之外,对于帮助以色列人逃脱的领袖摩西也有一定的批判,认为他是上帝的帮凶,但是雪莱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只是后来学者的推测,也能是一种误读。总之,雪莱的逆向思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创造了文学界的奇迹,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六、结语

雪莱所创作的《麦布女王》长诗与《圣经》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仅体现了雪莱文学创作的特点,而且还展示了雪莱的生活背景的转换。在不同的历史大背景下的雪莱,其思想和认知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雪莱在《麦布女王》中对宗教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但是从侧面也显示出雪莱深受基督教的圣经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对《圣经》十分的厌烦,相反,更加的欣赏圣经文化中的一些博爱思想,只是通过对宗教的批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反抗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同时也体现了真与假,现实与理想、地狱与天堂之间的二元对立思想,但雪莱却将矛盾完美的融合在一个体系之中,体现了更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周宁.从《麦布女王》看雪莱与《圣经》的二元对立关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2):122-124

[4] 李洪季.试论雪莱诗中的英雄主义特质[J].作家, 2012, (10):107-108

篇5:浪漫主义和雪莱

波西·比希·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y 1792—1822) 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也是英国伟大的革命主义文人的代表, 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 时刻为了国家的民族而奋斗, 虽然英年早逝, 但是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英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在十九世纪前期, 雪莱在牛津自费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一书, 而被开除, 而后又公开支持爱尔兰的民族和宗教解放运动, 并写下《告爱尔兰人民书》, 一年后雪莱回到国内, 因对社会腐朽专制的强烈控诉写下了长篇诗句《仙后麦布》, 以诗歌的形式带人们体验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资本主义的贪婪, 同时也描绘了雪莱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和期待, 突出地反映了雪莱丰富的浪漫主义思想。而后雪莱又发表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诗句之一, 书中展现了雪莱对于自由追求和对革命事业的推崇, 由此, 雪莱也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其浪漫主义文学诗歌作品代表着主要有《西风颂》、《致云雀》、《云》、《阿多尼斯》等, 其作品的浪漫主义思想也是全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雪莱“浪漫”的表现

雪莱的浪漫是深入骨髓的, 无论是其创作思想还是其作品表现中, 都具有深刻的浪漫主义色彩烙印。为此, 我们将一起来领略雪莱的“浪漫”。

1. 雪莱在诗歌作品中的“浪漫”

雪莱创作的多为抒情诗歌、长诗和剧作, 在其诗歌中浪漫主义是最为重要的元素, 他借着歌颂自然风光的同时, 展现了其富含哲理的浪漫思想, 在鞭挞社会黑暗的同时, 也描绘了未来的光明与美好。雪莱借一切自然的元素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咆哮和控诉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这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现代浪漫主义文人郭沫若完美地契合了。例如, 在雪莱《西风颂》 (《Ode to the Wes t Wind》) 的第二个诗段:

Thou on whose st 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在你的川流上, 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 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象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以及第三个诗段:

Thou who didst waken from his summer dreams

The blue Mediterranean....

For whose path the Atlantic’s level powers

Cleave themselves into chasms…

Thy voice, and suddenly grow grey with fear,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oh, hear!

你, 哦, 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

哦, 为了给你让路, 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 一时都惨然变色, 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 哦, 听!

作者借自然的元素来释放心中的压抑, 将地中海、大西洋等自然元素拟人化, 充分展现了雪莱内心的咆哮。万古不变的宽阔海洋也为了革命风暴而让路, 这不仅象征着新思想和人民力量的强大, 也表明社会大众思想的觉醒。这是雪莱作品中的浪漫, 其与郭沫若的《雷电颂》大有相似之感。

2. 雪莱在思想中的“浪漫”

雪莱的思想继承了第一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湖畔诗人以华兹华斯等为主要代表, 其在诗作中通常寄情于山水, 缅怀中古时代的光辉, 着眼于眼下, 宣扬个人道德的完善, 并抒发一种孤独的精神状态, 大有“清高”之感。而已雪莱、拜伦、济慈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却脚踏实地, 着眼于社会现状, 宣扬民族解放、平等、博爱的思想, 并赞扬国家风景山川的美丽, 体现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雪莱的思想中, 浪漫主义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 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愤怒鞭挞, 在他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其思想中的浪漫。

三、雪莱“浪漫”的根源

雪莱的浪漫是现实与理想的交融, 它不同于英国传统浪漫主义的思想, 他是一种“反动”的浪漫, 正如后世将雪莱、拜伦等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成为“撒旦诗派”一样, 他们的浪漫带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十九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时代, 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大行其道, 而社会底层人民却遭到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人们苦不堪言, 而民主启蒙思想的流行, 解放了一大批年轻的文人, 让他们找到了为国效力的方向, 即为民主和自由而奋斗。这与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完善相比,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他们以诗歌为武器, 开始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并且具备乐观的精神和高昂的战斗与奉献精神。雪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忧虑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并接触了启蒙思想才走上了为国为民的奉献之路, 在他的诗歌之中, 处处表现着它不羁的想象力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他借自然的元素来抒发了内心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向往, 雪莱曾说:人类是平等的, 我相信, 在更高更完善的社会状态下将达到平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实现这个理想中的社会状态, 虽处处是荆棘, 但却依然一往无前, 在这种大无畏精神的主导下, 岂有不“浪漫”之理?

摘要: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使人, 他的诗歌作品大多思想丰富。感情真挚且意境高远, 这也正是雪莱一生追求自由信仰的反映。他借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 并且也歌颂了自然风光的绮丽, 给人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和艺术享受。雪莱的浪漫不仅体现在他诗歌的每一字句上, 还反映在他的思想之中, 甚至深入骨髓, 也正是由于雪莱这种浪漫的气质和特性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才使得他的思想具备奇特瑰异的想象力。本文将分析雪莱诗歌作品中“浪漫”的具体表现, 并探讨其浪漫的根源所在, 以提高我们对雪莱思想和精神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浪漫主义,雪莱,诗歌,根源

参考文献

[1].赵宏维《雪莱的悲剧精神》.文教资料, 2007, (4) :75-76.

[2].江枫译《雪莱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篇6:浪漫主义和雪莱

关键词:菲利浦·锡德尼;雪莱;为诗辩护

一、菲利浦·锡德尼的《为诗辩护》

《为诗辩护》一书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诗的辩护,通过论述诗的创造性本质、虚构的创作手段及怡情悦性和道德教化的社会功用,有力地驳斥了宗教禁欲主义和柏拉图对诗的攻击。第二部分阐释了英诗的过去和现在,以及锡德尼对英诗未来的看法。本文重点集中在对《为诗辩护》的核心思想———诗的创造性和德道教化作用的梳理上。就诗和诗人的创造性,锡德尼首先论证了诗的创造性和诗的德行教化作用,以此为基础,一一驳斥了诗歌攻击者们的言论。整个论证根基扎实,有理有据,绝非“作者‘自上而下提供的诸多证据直接摆到读者面前”。[1]就诗的目的:怡悦性情,教化德行而言,在锡德尼看来,“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之目的是德行”,这种德行不是关于德行的观念,而是见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对于诗人而言,“只有那种怡悦性情的,有教育意义的美德、罪恶或其它等等的卓越的虚构,这才是认识诗人的真正的标志。” “怡情是为了感动人们去实践他们本来会逃避的善行,教育则是为了使人们了解那个感动他们,使他们向往的善行。”[2]

二、雪莱的《为诗辩护》

雪莱在《为诗辩护》一文中,先谈到何为诗、何为诗人,然后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诗的社会影响,举例论证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最后驳斥皮可克的观点。关于何为诗,雪莱对诗下了定义,譬如“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3]“诗是最快乐最善良的心灵中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之记录。”[4]雪莱认为语言、颜色、形象、宗教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都是诗的工具和素材,广义上都可称为诗。狭义上的诗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表示语言的、尤其是具有特殊韵律的语言。何为诗人?雪莱这样写道:“审美力最充沛的人,便是从最广义来说的诗人。”[5]在论述诗的社会影响方面,雪莱强调了两点:①诗对人类道德的促进作用;②诗是最有用的。他认为:“诗唤醒人心并且扩大人心的领域,使它成为能容纳许多未被理解的思想结构的渊薮。诗掀开了帐幔,显露出世间隐藏着的美,……它的影响将遍及与同时存在的一切思想和行动中。”[6]

三、西方诗学史上为诗辩护之路

自从柏拉图宣布将诗人逐出理想国之后,西方世界的诗人就仿佛生活在一道阴影之下,时时要起而为诗辩护。柏拉图的主要理由是:诗人除了模仿技巧外一无所知,教人混淆是非,甚至腐蚀城邦中的优秀人物。柏拉图关于诗人的两个判断:诗人是模仿者、诗人有碍道德,影响深远,后世关于诗人的争辩,也主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亚里士多德采纳了柏拉图关于诗是模仿的观点,并由此出发建立了古典诗学理论体系。贺拉斯的《诗艺》主要谈创作方法。他强调诗的道德教化作用,认为诗人应歌颂本国的事迹,应给人益处和乐趣,对人的生活有帮助。锡德尼是英语世界中第一个为诗辩护的名诗人,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郎吉努斯等古典作家的思想,进一步提出诗人的创作不仅模仿自然,而且胜过自然。在雪莱之前还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两位诗人为诗进行的辩护。

实际上,沿着与柏拉图直接对话的思路为诗辩护到雪莱就达到高潮,告一段落了。雪莱宣称,诗人是世界未被公认的立法者。这已经彻底颠覆了柏拉图的道德判断,没必要再沿着这个思路辩论下去了。另辟蹊径的人是华兹华斯,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诗歌定义: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明确主张用日常语言写诗,反对使用机械陈腐的写法、所谓的诗歌用语和陈陈相因的题材。但是华兹华斯在形式方面没有创新,而是沿袭了传统格律。而柯勒律治同华兹华斯一样远离了古典主义,不同意“简朴”的 诗学。他认为拥有想象力的诗人像神一样,通过掌握的材料创造和再创造。诗人既要掌握想象力,还要有深刻、强大的哲学洞察力。他指出伟大的诗人必然是强大的哲学家。总的来说,柯勒律治的思想受到了德国理想主义哲学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在西方,诗以及诗人的崇高声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长时期的质疑,抵制,有时甚至是蛮横恶毒的攻击。为诗辩护在西方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纵观西方诗学史上各个时期的诗人为诗辩护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为诗辩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诗和诗人的地位受到了质疑。与之发生冲突的主要是什么呢?在仔细梳理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是——哲学,宗教和理性。关于为诗辩护的缘由,也就是这三对冲突,笔者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1]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65页.

[2]同上.

[3]同上.

[4]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78页.

[5]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68页.

[6]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72页.

参考文献:

[1]唐雪妹. 论菲利普· 锡德尼《 为诗辩护》[J].

[2]张晓东. 论诗的目的与功用——西德尼《 为诗辩护》 的诗学思想[J]. 大众文艺: 学术版, 2014 (21): 48-49.

[3]宋咏梅, 洪震. 浅析锡德尼的《 为诗辩护》[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47-49.

[4]沈楠. 浅谈雪莱的《 为诗辩护》[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2): 28-30.

[5]程文. 为诗辩护: 历久弥新的话题——评杰伊· 帕里尼《 诗为何重要》[J]. 外国文学, 2010 (2): 139-146.

篇7:浪漫主义和雪莱

一、相关内容概述

艾布拉姆斯以构建可以统贯自柏拉图以降的西方文艺理论体系的范式开始, 提出了以文学四要素———世界、欣赏者、艺术家和作品为基础组成的范式体系。在这个著名而影响深远的体系当中, “作品”要素被置于中心, 其余三者则在其外围分别与其成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三种关系, 以及作品自身单独成一论述对象, 艾布拉姆斯将自古希腊起至20世纪上半叶的文艺理论概括为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与客观说。

从柏拉图到18世纪新古典主义批评的主流理论被统筹于模仿说的范畴之下, 即主要着眼于论证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模仿说的主要代表就是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其最为关键的论点, 就是认为“艺术的目的是模仿自然”。艾氏援用这一派中一个十分经典的隐喻———镜子, 来概括古典主义批评这种模仿和“真实”反映有限的客观世界的特点。与之相对的则是表现说, 其主要代表正是浪漫主义的文艺理论。相应的隐喻是灯———它表明艺术转变成为艺术家内心的光辉向外部世界的投射。这是西方文艺理论史两千余年的传统中, 首次将关注的重点移向艺术家自身。尽管被划归浪漫主义一派的理论家们在主要理论方面往往有所出入, 甚至彼此冲突, 但是他们的基本观点即在认为艺术是作家内心的反映这点上是一致的。这正是艾布拉姆斯在划分作家是属于浪漫主义还是其它理论的支持者时所依据的主要标准。

在艾布拉姆斯的阐述中,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被确定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两人———被反复引述和提及的英国理论家还包括了雪莱、哈兹里特等人。此二人的理论可谓代表了浪漫主义文艺理论, 亦即表现说的典型范式, 即主张诗歌 (不论是总体概念上的“诗”还是具体的某一诗作) 应是艺术家心灵的反映或表现。华兹华斯的理论, 核心在于主张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表现或流露, 并与“科学”相对立。同时他认为, 诗源于原始的情感流露, 其语言也应自然体现作者的情感, 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共鸣式的感染。与其同时代的柯尔律治除了对他的理论有进一步的阐发或者反拨之外, 最让我受启发的, 在于柯氏创立了与机械主义的文学创造论相对立的有机说, 并且以植物生长的比喻对此理论作了形象且让人信服的阐释。在柯勒律治看来, 植物吸收外界养料转变为自身一部分的生长过程, 正如艺术家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吸收各种情感的、现实的养分, 逐步将其“同化”为自身心灵的一部分, 最终又将其经过艺术创造呈现给世界的整个过程。另外, 柯勒律治论述主观和客观, 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究竟是呈现自己情感还是“如上帝一样”隐藏在诗句背后创作诗歌的世界方面, 也有着巨大的贡献。这些理论在随后为众多批评家或是理论家们反复引用和论述, 因而使得两人在世界上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让我不无遗憾的是, 尽管本书的副标题为“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但书中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介绍并不系统, 尤其是对于其代表人物如施莱格尔兄弟、哥德、席勒等人的理论没有成体系的阐述。缺少对占据整个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半壁江山的德国浪漫主义的系统介绍, 对于准确理解和认识浪漫主义的历史, 不能说没有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关于浪漫主义理论的源头

浪漫主义文艺理论与古典主义 (尤其是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 在对待艺术的基本观点上如此对立, 乃至引起了文艺史上著名的“古今之争”。但是引人注目而且耐人寻味的是, 二者都能在古代文论家那里找到相类似的源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这两种相左的理论最终有着同样的渊源, 即都是源自柏拉图的理念说 (或理式说) 。只不过, 二者在对柏拉图的阐释中, 为了符合自身理论的要求而侧重于其理论的不同部分, 结果分道扬镳, 及至渐行渐远, 最终才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范式。

应该说, 相较而言, 古典主义文艺批评的范式是较为忠实于柏拉图原本的理论的。他们较为直接地承认艺术模仿的是现象界的自然, 是受一定可视法则支配的自然。另外, 尽管我们可以说浪漫主义也是源于柏拉图, 但实际上他们采用的是新柏拉图主义经过改造的理念说。新柏拉图主义者们认为, 艺术并非只能反映现象世界, 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理念。因为经验表明, 没有任何一种人类艺术是一成不变地再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它们无不加入了作者自身的痕迹。这一忽略理念说中作为中间者的现象世界, 而直接将艺术与理念相联系的做法, 尚未脱离柏拉图理念说的框架, 却为浪漫主义文论的合理性提供了经典意义上的理论依据。这一创造性的改变也为其自身在日后发展成理念在艺术家心中通过创作得到表现和反映的理论作好了铺垫。

另一个被艾布拉姆斯反复论及的浪漫主义源头来自朗吉努斯的《论崇高》。朗吉努斯在他的这篇名作中, 对“崇高”的五种来源的第二种———热烈的、激越的情感的作用作了重点而详细的阐发。尤其是他把“狂喜 (Ecstasy) 状态”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 这也为新的批评方式和批评理论提供了视角。这一批评范式在被古典主义者们忽视了十几个世纪后, 终于被古典主义的反叛者们发现并且加以发扬光大。虽然朗吉努斯本人也许不是一个正式的表现说理论家, 但是他对创作情感这一属于艺术家自身的范畴的关注确实使得浪漫主义者们受益匪浅。

至于在浪漫主义诗歌本身方面, 除了众所周知的莎士比亚外, 表现说的支持者们甚至直接将浪漫主义的传统上溯到了荷马身上。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惊讶和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中, 荷马史诗作为西方文学传统中最早的作品, 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文艺理论即模仿说的直接来源, 长期被划归古典主义文学的范畴。但是在浪漫主义理论家们的眼中, 尽管荷马努力在史诗中隐去自己的形象, 他却通过其主人公阿基琉斯 (Achilles) 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自身的典型性格———这正是表现说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从艾氏将《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记》所作的比较中可以见到。然而史诗本身并不能严格被归为“古典的”或是“浪漫的”一方。通观整部《镜与灯》, 也能看到诸如史诗、悲剧这样在西方文学传统上长期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样式, 在归属问题上始终在“力量的文学”和“知识的文学”、“理性语言”和“感性语言”这类带有二元对立色彩的范畴之间徘徊。实际上这些作品在模仿和表现的特点方面, 本身或许就兼而有之。问题的关键仍旧在于批评家们所关注的重点和其阐述所要达到的目的有所不同:持模仿说态度的理论家强调的是荷马史诗中对历史和自然的反映, 而表现说的支持者们则突出了荷马对超自然的神的呈现, 以及作者自身借助人物表达自身情感的方面。这种差异其实反而印证了艾布拉姆斯的一个观点, 即批评家或理论家都是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或者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 来阐发诗歌等文学作品, 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这一现象不仅仅在浪漫主义者中广泛存在, 实际上在其之前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为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合理性作了另一个注脚。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在源头上的相似性, 其实也是使一部分浪漫主义理论家在自己的体系或者范式中兼有模仿说 (或是实用说) 及表现说成分的原因。在这方面, 雪莱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方面, 他以柏拉图式的观点, 认为艺术应该是对自然的模仿和反映, 并且强调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但是另一方面, 他又从心理学的角度, 坚持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这一表现说的理论。这是因为雪莱持有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 即认为理念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的面纱之后”, 而且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这就为他在思想上接近表现说的浪漫主义理论提供了可能。可见尽管承认表现说的基本观点, 并且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具有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其《西风颂》就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 , 但是根据艾布拉姆斯的阐述可以见到, 雪莱不能算是严格的浪漫主义理论家。

由此亦能看出, 自浪漫主义起, 西方许多文艺理论家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主观性。即便是被归入同一派别的理论家或批评家, 其观点也往往并不决然一致, 有时甚至彼此相左。这在重视经验主义传统的英美文艺界更是如此。不过更为关键的并不在于浪漫主义理论家们各自的理论之间存在多少差异, 而是在于通过论证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理论渊源上的相近性, 以及不少理论家的理论中兼有二者的观点, 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推断:两种范式并非处于彼此绝对不相容的二元对立状态。事实上, 古典与浪漫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这种特性也会加剧整个大的浪漫主义理论范式固有的不稳定性, 而浪漫主义范式的也基本只是存在于各理论家自己的体系中, 从未有过确切统一的理论体系。在不断的碰撞、融汇、反思与质疑中, 浪漫主义作为文坛主流范式的地位也日益受到冲击, 并最终为新的、更具现代色彩的批评范式所取代。至于古典与浪漫在何种程度上彼此相容和影响, 正如对雪莱的介绍一样, 艾布拉姆斯也只是以较为零散的方式加以阐述。事实上这也是个极为浩大的工程, 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论证清晰。

篇8:雪莱一诺三十年

雪莱搬进这座房子那天,米尔顿六岁的儿子拉着雪莱的手,小声说:“你可不可以不要拆掉花园里的小狗窝,那是我亲自为我的小狗做的,也許有一天我们还会回来的……”看着小男孩眼睛里的认真和渴望,雪莱郑重地点了点头:“好的,我答应你。”雪莱果然没有拆掉那个小狗窝,而且每年还会专门抽出时间对小狗窝进行维修和翻新。有一次,玛丽想要在花园里装一个秋千架,要求拆掉小狗窝,雪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亲爱的,何必那么认真呢?也许那只是一个孩子的玩笑话。况且我们已经买下了这座房子,它现在是属于我们的了。”玛丽不解地说。雪莱却认真地回答:“是的,可那是我对孩子的一个承诺,既然是承诺,就一定要遵守。”

几年后,雪莱不幸在风暴中溺水而亡。他的妻子玛丽仍遵守着雪莱的嘱托,一直保留着花园里的小狗窝。直到1845年,当初的那个小男孩因偶然的机会重回故地,才知道他的小狗窝仍然完好,顿时被雪莱信守承诺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此时距当初立下承诺整整过去了三十年。

巴尔扎克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而雪莱用三十年的时间保卫了自己的荣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众人的爱戴和敬重。

篇9:试析雪莱诗歌的创作主题

雪莱(1792—1822), 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1792年出生于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然而,年轻的雪莱,怀着对人生的意义与使命、宇宙的起源、认识的界线与可能性的独到探求,走上了一条叛逆者之路。他于1810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追求民主自由。1811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1812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里的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雪莱的叛逆精神为黑暗势力所不容,并引起了英国统治阶级对他的仇视、攻击和诽谤。最终,诗人于1818年初携第二任妻子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

他在世不足三十年,创作不过十来年,但他不仅是英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重要开拓者,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最出色的抒情诗人之一。在他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中,既有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有优美的独具特色的抒情诗,在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马克思与恩格斯都给予雪莱高度的评价,马克思称他为彻底的革命者,永远属于社会主义的前锋之列,恩格斯称他为天才和先知。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麦布女王》(Queen Mab, 1813),《伊斯兰的起义》(The Revolt of Islan, 1817),四幕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 1819),《暴政的化妆游行》(The Mask of Anarchy, 1819)。其抒情诗有《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1819),《云》(The Cloud, 1820)、《致云雀》(To Skylark, 1820)、《致月亮》(To the Moon, 1820)等。诗中比喻奇特,形象鲜明,至今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二、部分代表作及其创作主题

1. 鼓励人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斗争

1817年,诗人发表了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叙事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中两个主人公莱昂与西丝娜是一对情侣,他们在一个名叫“黄金的邦国”造反,赶走了暴君。后暴君反攻得手,莱昂和西丝娜被烈火烧死,而暴君也被烈火中的巨大的烟球卷走。诗中,雪莱生动地塑造了莱昂这个革命者的形象,尽管莱昂和妻子被困于烈火中,他们仍疾呼:“让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平等!”“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程!”诗人深刻抨击了欧洲的“神圣同盟”对内实行专制暴政、对外镇压民族革命的罪行,让人们看清了黑暗势力的丑恶,激发了人民为自由和平等而战的斗志,同时也表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他们坚信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热爱人民,坚信未来必胜的信念。实际上,《伊斯兰的起义》是雪莱借以号召英国人民起来反抗暴君的召唤,是一首浪漫主义的革命赞歌,也是一首歌颂信仰、仁爱、希望的哲理诗篇。

2. 坚信专制暴政必然会灭亡

同年,雪莱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奥西曼达斯》。诗中描述了一个来自古老国家的旅行者对他讲述了他在旅途中看见的一尊曾不可一世、以武力著名而又残酷的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破败雕像。雕像上面刻有这样一些字:“众王之王———奥西曼达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纵然是一世之雄,也必然会颓然而绝望!”诗中提到的他的雕像完整时约有15米高,后倾倒成为一片废墟。雪莱没有像前人一样对这位君主高唱颂歌,他怀着明智的冷峻,将我们带到了法老残缺雕像前,让人感叹:尽管专制帝王曾经辉煌在世、权力无边,但在大自然面前他们是非常渺小的;尽管他们表面看起来十分凶恶,甚至还十分强大和嚣张,但那只是过眼烟云,很快就会衰败、死亡、腐烂;尽管他们刻碑立传,试图流芳百世,但那终究抵御不了时光的磨砺。

雪莱借埃及国王嘲讽了封建专制,表达了他对专制帝王的厌恶和蔑视,并讽刺了当时的英国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专制暴虐统治。雪莱通过对破败、荒凉的雕塑的描写暗示所有像奥西曼达斯一样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统治者们,终将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3. 呼唤充满着“爱”的自由王国

雪莱的作品广为我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他的诗充满了对真、善、美的世界的憧憬,对专制暴政的愤恨和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一位敏感、尖锐地捕捉、体验、领悟一切美好的东西的诗人的高贵天性。他热忱地呼吁人类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爱、享受造化的赐予,享受大自然一切馈赠的权利。他不仅是天才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诗剧作家。

1819年,雪莱写下了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巨人,他从天上盗取火种送往人类,触怒了主神宙斯,被拴缚在高加索山上每天忍受神鹰啄食内脏之苦。诗剧的第一幕描写了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忍受着长期痛苦的折磨,但坚毅不屈,拒绝向暴君投降。第二幕描写了与普罗米修斯离别已久的恋人———海洋的女儿亚西亚为救情郎不辞劳苦、四处奔走的经历。美丽纯洁的亚西亚深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并预感总有一天会和普罗米修斯重逢。第三幕描写的是宙斯的儿子,象征着变革必然性的冥王,把宙斯从天上王座打入地狱深渊,力量之神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诗剧的最后一幕描写的是整个宇宙欢呼新生和春天再来的颂歌。旧时代被埋葬,时间和人类思维的精灵庆贺并欢唱着人类未来的光辉成就。诗歌艺术和科学将为人们所享有,“爱”将代替“恐惧”,大地将成为乐园,温和、美德、智慧和忍耐将重建大地。诗剧中主人公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折射出了雪莱对封建暴政和宗教迷信的反叛精神。通过这个神话,作者形象地揭露了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抨击了英国专制统治的罪恶。冥王打败了宙斯暗示了推翻旧制度的必然性,同时,普罗米修斯经受了三千年痛苦之后仍能乐观、宽容、温和地对待一切也体现了雪莱的道德标准:普遍的、永恒的爱是化解仇恨、拯救世界的良药:

“再也没有暴力,

没有暴君,再也没有他们的宝座,

人们彼此间,像精灵一样地

自由……”

如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象征时间、象征历史必然的时辰精灵所说的,如同《刺客》中笼罩着神奇之光的异乡人所憧憬的,一个劳动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快乐源泉的时代终将到来,人类变得美好而善良,那条低微然而快乐的、自由的小蛇与自由、高贵、纯真的人一起,生活在洒满阳光的希望的乐园里。诗剧气势磅礴,魅力非凡,不愧为英国浪漫主义诗剧的杰出范例。

4.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

1819年8月的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竟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拿破仑帝国的解体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0月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An Ode),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同年秋日的一个午后,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风颂》的理解与解释因人而异。有人将它视作一首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赴的革命热情。西风象征着一股强烈的革命风暴,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扫除一切旧势力,同时又播下新生的种子,将自由和幸福传遍人间。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 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Her clarion o’er the dreaming earth, and fill

(Driving sweet buds like flocks to feed in air)

With living hues and odours plain and hill:

也有人将它看作是一首描写大自然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泛神论的思想,即西风代表自然,而自然则是神灵的体现。此外,还有不少评论家认为诗人在《西风颂》里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灵感和想象力的呼唤:“Oh!Lift me as a wave, a leaf, a cloud!I fall upon the thorns of life!I bleed!”然而,无论评论家对这首诗如何解释,他们都将西风看作是自由的象征和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诗的最后,诗人以“天才的预言家”的姿态向全世界大声宣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塑造的西风这一坚强而有力的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人类新生活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三、结语

雪莱一生热爱自由,向往平等,其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的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在诗作中,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天使、飘浮蓝空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他的长诗主题鲜明,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的抒情诗思想奔放,情感炙热,想象丰富。他一直都像西风一样,桀骜、坚强、乐观,他相信人类的前景非常光明,相信理想的社会终会实现,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谐地生活在自由的平等社会中,他以其振聋发聩的抒情诗记录下了对自由的向往,对强权的蔑视,对美的追求,对新生活的渴望。雪莱的生命之树过早地凋谢了,但正如拜伦所说:他的艺术光辉却是永恒的,他的不朽诗篇不但赢得了他的同胞的热爱,而且超越了国界,跨过了时代,在亿万人心中引起共鸣,燃起火……

摘要:雪莱是19世纪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重要开拓者, 在他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中, 既有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 也有优美的独具特色的抒情诗, 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雪莱部分代表作品的阐释, 以展现雪莱一向的创作主题:对专制和暴政的无情抨击;对自由、正义原则的热忱追求;对真、善、美新世界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充满仁爱的光辉的美好未来的热情呼唤。

关键词:雪莱诗歌,部分代表作品,创作主题

参考文献

[1]步雅芸, 岑玲.妙音神思, 喻言万象——《西风颂》意象赏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杜传舜.雪莱及其抒情诗《西风颂》[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2001, (3) .

[3]顾子欣编译.英诗300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4]侯维瑞主编.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刘洊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徐倩.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读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7]王钦峰.拜伦雪莱诗歌精选评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参观杜郎口中学心得体会下一篇:《国情备忘录》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