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

2024-05-11

浪漫主义文学(精选十篇)

浪漫主义文学 篇1

关键词: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特色,研究综述

浪漫主义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场引人注目的思想运动。始于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运动最先形成于德国, 后波及至英国、法国及俄国, 并迅速成为一次波澜壮阔的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潮。国内外学术界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探讨主要关注于美国、俄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 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却鲜有论及。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其独特之处。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并发展于1798-1830年间, 在时间上大体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平行。理解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 首先必须考察其历史背景。直到18世纪最后几年, 德意志依然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在德意志版图上, 大小邦国林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法国以行动体现的革命, 在德国以思想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拿破仑的进军,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建成为德国思想界越来越清楚的一种意识。拿破仑的征服在德意志资产阶级心中引起了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 他们赞同法国大革命的基本理想, 敬佩拿破仑的天才, 另一方面, 又憎恨这位外国统治者, 而渴望独立。因此,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政治上带有比较重的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反对拿破仑的色彩。

“狂飙突进”运动也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关键。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到1785年间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影响广泛的文学运动, 由克林格尔的悲剧《狂飙突进》而得名, 主要针对的是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古典主义思潮, 他们宣扬反抗精神, 提倡“天才不需规律”。在德国, 狂飙突进运动可以说是连接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桥梁, 启蒙运动通过狂飙突进运动, 从而孕育出了欧洲最早的浪漫主义。 (李勋2012:17)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下应运而生的。

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流派

在德国文学史上 , 德国浪漫派既是个重要的篇章 , 但同时又是一个问题最复杂、争议最多的领域。 ( 陈恕林1995 (1) :46) 德国浪漫主义形成的关键时期是1797至1802年, 中心在耶拿和柏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按地域划分,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基本流派:耶拿浪漫派、海德堡浪漫派、柏林浪漫派和士瓦本浪漫派。

耶拿浪漫派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流派。1798年德国浪漫派的一些成员在耶拿创办文学杂志《雅典娜神庙》标志着德国耶拿浪漫派的正式诞生。此杂志由施莱格尔兄弟领导, 出版了三年 (1798-1800) , 撰稿人还有诺瓦利斯、蒂克及谢林、费希特和施莱马赫。施莱格尔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主要《断片》和《路清德》。诺瓦利斯和蒂克是耶拿派的主要创作家。诺瓦利斯作品极力美化中古, 鼓吹天主教, 仇恨动荡, 歌颂黑夜和死亡。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夜的颂歌》。蒂克则擅长创作童话, 是近代艺术童话的奠基人, 歌德死后, 他几乎成了德国文坛的中心人物。1797年出版了《民间童话》。他最著名的艺术童话是《金发的艾克哈特》, 其主旨在于赞美与世隔绝的“林中静寂”, 认为这是一种幸福。另一名著是三幕童话剧《穿靴子的猫》。

1805年, 德国中部的海德堡有一群志趣相投的青年作家创立了一本刊物《隐士报》, 形成了海德堡浪漫派。主要作家为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与长于理论的耶拿派想比, 海德堡派比较注意德国民间文学并重视整理“国故”。阿尔尼姆在文学史上的功绩, 是他在海德堡与布伦塔诺合作整理并合编出版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他汇集了从中古一直到19世纪的约700多首民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许多作曲家如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马勒等都为这个民歌集中的民歌谱了曲。布伦塔诺诗才出众, 能即兴赋诗。但他的诗才却消耗在无谓的宗教诗歌上, 歌颂天主教以及宗法制度, 把理想化的中古视为宁静和谐的社会。他的叙事诗《罗累莱》, 罗累莱是传说中莱茵河边某悬崖上一个美丽女妖罗累莱, 在太阳下山时, 以美丽的长发和迷人的歌声吸引来渔夫, 使其在忘情中被附近的激流漩涡所吞没。后来不少德国诗人纷纷效仿, 最有名的就是海涅的名诗《罗累莱》最引人入胜, 经谱曲后今天几乎成了德国民歌。

接近海德堡派, 但意识上属于自由民主派的是格林兄弟, 即雅可布?格林Jakob Grimm (1785-1863) 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 (1786 - 1859) 。他们搜集整理德国中古以来的民间童话和传说, 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格林童话集是路德的 · 圣经 · 译本之外德国印刷量最大德语作品。他们搜集的216篇童话尽量忠于民间口头的流传, 力图不歪曲地予以记录。格林童话歌颂正义、善良、勤劳、勇敢、诚实等优秀品质, 有这种品德的人在童话中往往有好报应并得到美满的结局。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在柏林举行“基督教德国聚餐会”, 并在柏林创建“柏林晚报”。在柏林的作家克莱斯特、沙米索及埃辛多夫都参加了这个聚餐会。此后, 后人就把生活在柏林的克莱斯特和沙米索等浪漫作家称为柏林浪漫派。霍夫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并且有世界影响的浪漫派作家。他的短篇小说集《谢拉皮瓮兄弟》, 模仿卜伽丘的《十日谈》, 这部小说集中的《斯居德丽小姐》可以被称作德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性侦探小说。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童话剧《胡桃夹子》也取材于霍夫曼的这部小说集。过去的士瓦本为今巴伐利亚的一部分。所谓士瓦本浪漫派也是一个由地域划分的文学流派。他的中心人物是诗人乌兰德。还有很有才华但英年早逝的童话作家豪夫。

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成就

德国浪漫主义者普遍渴望的不是变革而是宁静, 他们的理想世界是宗教改革前的中世纪欧洲, 有浓厚的复古倾向。他们写内心的追求和理想, 这追求和理想又是在恶劣的现世无法实现的。他们用一个象征物―“蓝色花”来代替他们的想象。“蓝色代表着无限遥远的蓝天, 代表着充满神秘和灵气的大自然。而花是温柔、美和诗的化身。” (白莹2010 (16) :17-19) 这朵神秘的蓝色花之所以成为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境界的最高象征, 关键在于它承载了浪漫主义的核心意义, 即“无限的追求”。

浪漫主义不在于追求理想, 而在于相信这种理想存在着。“蓝色花”存在于人生的一切方面, 代表着完整的、理想的、纯粹属于个人的幸福。这种幸福的本质是达不到的, 因此在所有浪漫主义者笔下, 对“蓝色花”的憧憬便被描写成为永远都处于躁动不安的追求。这种虔诚的追求如中世纪的信仰一般, 美好而执著, 却缺乏存在的现实根基, 最终童话成为了承载浪漫派诗人憧憬“蓝色花”最完美的衣钵。 (宋珊2012 (9) :51)

童话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艺术上最为成熟的形式之一, 它通过对日常理性逻辑的消解, 探索真实的精神世界, 追寻一种精神的回归。德国浪漫主义作家, 诸如蒂克、诺瓦利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格勒斯、格林兄弟、霍夫曼、豪夫等作家, 都曾收集、整理或创作过童话。格林兄弟经过6年的努力 , 于1812年初完成了童话第一卷, 书名曰《儿童与家庭童话》, 影响深远, 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地, 至今已有约100种不同语言的译本, 成为在世界上最为家喻户晓的德国文学作品。 (刘文杰2004 (12) :25-27) 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民间童话, 建立了德国童话研究的体例。格林童话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对整个欧洲的民间童话的发展也影响很大。

小结

德国的浪漫主义具有与其他国家浪漫主义相同的普遍特征, 比如对现实的不满, 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怀抱理想, 强调自我追求, 渴望自由等, 但也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如对宗教的虔诚和狂热, 追求“无限”, 充满神秘感, 缅怀中古, “带有强烈的哲学色彩” (袁文彬2009 (9) :116) 。

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 从费希特、谢林的哲学和民族文化中汲取了营养, 推崇个人主义, 宣扬个性解放, 本质上是对启蒙运动、机械唯物主义和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反抗, 在文艺、宗教、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研究各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政治上还带有比较重的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反对拿破仑的色彩。德国浪漫主义者普遍渴望的不是变革而是宁静, 他们的理想世界是宗教改革前的中世纪欧洲, 有浓厚的复古倾向。他们认为文艺的目的并不在于反映外在的现实, 而在于写内在的世界―心灵的世界, 写内心的追求和理想, 这追求和理想又是在恶劣的现世无法实现的。他们用一个象征物―“蓝色花”来代替他们的想象。因此, 他们的内心追求和理想不免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他们对宗教的狂热和虔敬也是德国浪漫主义者的普遍特征, 主张用基督教思想统一人的意识, 追求“彼岸”、“来世”、“无限”、“永恒”。

参考文献

[1]白莹.蓝色花——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理想[J].文学评论, 2010 (16) :17-19

[2]陈恕林.从德国浪漫派看“积极”与“消极”浪漫主义的划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 1995 (1) :46-50

[3]李勋.德国浪漫主义研究[D].2012

[4]刘文杰.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民间童话论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25-27

[5]宋珊.童话里的“蓝色花”-德国浪漫主义的奇葩[J].文学研究, 2012 (9) :51-52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篇2

浪漫主义文学特点

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个激动人心的特定时期。这个时代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遗迹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与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浪漫主义即是这股文**流的折射。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了古典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思潮,浪漫主义远不只限于文学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浪潮。同时,它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主要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拨;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文学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浪漫主义文学特点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

简析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 影响 摧毁 颠覆 丰富

文学作品是社会发展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浪漫主义文学十八世纪末发源于德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发展到顶峰,以英法两国成就最高。浪漫主义文学是西方近代文学两大主流体系之一,对整个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人民版教材只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和成就进行了阐述,对其影响却没有提及,针对此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就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以此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从纵向上看,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中采用夸张的手法,富于幻想,具有传奇色彩,强调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彻底摧毁了统治欧洲文坛几千年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是西方文学在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文艺复兴”。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诸流派,都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文学蜕变、演进的结果。

从社会历史背景看,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文学思潮和风云变幻的社会变革如此密切的结合。当时,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欧洲,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便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因此,浪漫主义文学是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科学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浪漫主義颠覆了西方资本主义旧的价值理性,以强烈的反叛精神构建了一个新的文化模式。

此外,许多浪漫主义者重视对民歌、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整理和搜集,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并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间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主义者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由此,对于浪漫主义文学,我们不仅要知道它产生的背景和成就,还应了解其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才能对浪漫主义文学加深理解,形成完整的印象。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篇4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英国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 (意思是“传奇”或“小说”) 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 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 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1】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 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 强调主观与主体性, 侧重表现理想世界,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而以浪漫主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 最规范, 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其他国家相比, 有其无可比拟的光彩和风韵, 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于世界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是功不可没。近代的文学家, 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热衷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研究和探索, 对其发展和起源以及特点做了相当完善的了解。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和起源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 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同时18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都推崇主观情感, 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哲学”, 费希德的“唯我论”赞扬了人的主观作用, 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 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 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和弥尔顿, 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 其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2】他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 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 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滋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 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 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 返回中世纪, 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3】1848年以后,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 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 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 犹如小河流水, 潺潺不断, 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骚塞, 与之相对立的, 就是以拜伦, 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全世界, 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 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4】故西方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三、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 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 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 用客观实际或实践来束缚自己的思想, 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

第二,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 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 运用夸张, 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 充满异常的情节, 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

第三, 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地和谐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中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将自己的心灵置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 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四、结语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 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是由于因其所产生和发展的环境, 一方面是由于他自身的表现。从所处的环境来看, 当时英国是第一个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在国内它的政府用严刑峻法对付群众运动, 而人民的斗争则更趋高涨, 终于导致后来的宪章运动和议会改革。从布莱克起始, 直到济慈, 浪漫作家们都对这样的环境有深刻感受, 形之于诗, 作品表现出空前的尖锐性。从其自身的表现来分析, 英国浪漫文学作品数量大, 而且两代重要作家代表都有多篇不朽之作, 在题材和诗艺上都突破前人, 突破国界, 成为全欧洲以至全世界的文学和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785.htm?fr=ala0_1_1

[2]《关于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主题的研究》王春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

[3]《以独特性、多样性和活力性为特征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宁 (黑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雨果与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篇5

资料一: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流行于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以后波及美洲。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欧洲封建制度全面崩溃、资本主义逐步确立、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浪漫主义文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20年代末是这个流派出现变化的时期,法国浪漫派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1、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2、人道主义是浪漫主义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也是他们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基础,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美化中世纪,描绘异国风光,以否定现实,从中寻找精神寄托;

4、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1、强调艺术创作的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崇尚艺术想象和主观抒情,注重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发掘;

2、以离奇的情节、对照的手法、斑斓的色调,塑造超凡、孤独的叛逆人物形象;

3、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厌恶城市文明,讴歌美丽的大自然;

4、重视民间文学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深受骑士文学和感伤主义影响,同时又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二、雨果及其创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著名诗人、戏剧家、小说家。生于法国贝藏松城,其父是拿破仑军队的军官。雨果的一生就是一个世纪,他少年时代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支持保皇党,1830年后拥护共和党,40年代又支持君主立宪,1848年后成为坚定的共和主义者,被第二帝国放逐19年,1870年回国投入普法战争,1871年反对巴黎公社暴力革命,又同情被镇压的起义者。在他80寿辰时,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雨果爷爷”祝寿,50万工人唱着雨果最喜爱的歌《马赛曲》列队行进。他逝世时全国致哀。由于雨果有一颗真诚同情人民和热爱祖国的伟大的心,所以他深受法国人民的爱戴。人道主义是贯串他全部作品的光辉思想。尽管他的政治态度游移不定,但他对法国人民的热情和热爱却是至死不变的。“歌唱思想,热爱人类,信仰进步,祈求永恒”(雨果《莎士比亚论》)。

雨果20年代中期开始登上文坛,创作力长久不衰,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在全世界拥有广大的读者。图7-01、图7-02

雨果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序》,抨击古典主义美学原则,提出了以对照原则为核心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雨果亦成为该流派领袖。1830年上演的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的戏剧《欧那尼》,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彻底胜利,同时进一步巩固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地位。

雨果是法国数一数二的诗人,主要代表作有《东方集》(1829)、《心声集》(1837)、《光与影集》(1840)、《惩罚集》(1853)、《静观集》(1856)和《历代传奇》(1859~1883)后者是一部新型的史诗集。雨果晚年还发表有不少诗作。他的诗歌成就表现在:

1、开拓了诗歌表现领域,无论抒情、写景、咏史、还是哲理沉思,写来都得心应手;

2、富于激情,时而庄严凝重,时而气度恢宏,他的风格豪放阔大,洋洋洒洒;

3、将对照原则用于诗歌创作,如意象比照、用相反词语、结句出人意料,对比强烈;

5、善用同位语隐喻,如“心灵一牝狼”、“欧洲一巨人”、将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相结合,与象征手法一脉相承,产生了新的含义;

5、想象力丰富,伊甸园的瑰丽、东方之夜的辉煌,都写得五光十色,连无生命的东西也具有生命形态;

6、语言丰富多彩,韵律运用自如,能以牧歌写情诗,以颂歌写哲理沉思,与象征派和巴那斯直接相通。

雨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浪漫派小说家:

1、他是对照手法的大师,善与恶、美与丑既体现在情节中,也体现在人物身上,既体现在人物之间,也体现在人物自身之中;

2、他是浪漫手法的集大成者,情节富于传奇性,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出人意料,除了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的奇特以外,还将无生命的事物写成有生命,想象力大胆恣肆;

3、善于以史诗规模去再现社会生活,《悲惨世界》是一幅笔力雄浑的历史壁画,《巴黎圣母院》描绘了乞丐王国、人民起义,有史诗气派,《海上劳工》是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史诗,《九三年》是再现法国大革命风貌的名诗;

4、善于塑造下层人物,既有外貌美与心灵美熔于一炉的人物,也有外丑内美的人物,他们纯朴善良、品质优秀,充分显示出雨果创作的民主性;

5、注重心理描写,以《笑面人》最为突出。此外,他还吸收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比之同时代的浪漫派小说家,更胜一筹。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代表作之一图7-03。以15世纪巴黎为背景,描写一个美丽、善良、活泼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达受神权和王权双重压迫被绞死的悲剧故事。小说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以爱斯梅哈达为中心构成一个所谓“圆心结构”(图示):图7-04

小说反映了雨果对残暴封建统治的憎恨和对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同情。被社会嘲弄和压迫的下层人民的代表爱斯梅哈达以及加西莫多,都被赋予天真、善良、真诚等品质。而上层阶级的人物则完全相反。副主教克洛德阴险毒辣,宫廷卫队长法比虚伪不义,国王的法官们全是草菅人命、颠倒黑白的家伙,而国王路易十一则是反动势力的总代表。巴黎流浪汉和乞丐们对圣母院的攻打,象征着人们群众对反动势力的反抗。

小说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1、小说有一个明确的中世纪历史背景,它赋予小说以历史感,将读者引入特定历史环境中。

2、具有非常突出的戏剧性。情节离奇,巧设悬念,运用“发现”与“突转”的手法使故事发展引人入胜。

3、用场景法叙事,小说场景极多,变换频繁,如同戏剧分幕分场一样;同时又用穿

针引线的手法,以次要人物把主要人物挂起钧来。

4、用对照原则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这里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此外,下层和上层两个社会也有着对照的意义。

5、用悲剧手法去写小说,其中的悬念、发现、突转、巧合等手法都用以制造悲剧的效果。雨果用编剧法写小说并非偶然,他认为小说要表现人类悲剧的冲突。他说:“在司各特的散文体裁的小说之后,仍然可以创造另一类型的小说。在我们看来,这一类型的小说更加令人赞叹,更加完美无缺。这种小说既是戏剧又是史诗”。

资料二: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89-1794)的政治斗争非常复杂尖锐,国内有保皇分子的阴谋破坏,国外有欧洲封建联盟国家的武装干涉,同时革命阵营内部也发生派别斗争。在短短的五年中,革命形势急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789年7月到1792年8月是自由主义贵族阶级、国王和大资产阶级结成联盟的阶段;1792年8月到1793年6月是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党执政的阶段;1793年6月到1794年7月,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党专政的阶段。雅各宾党体现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平民的利益,是革命的资产阶级最坚决的代表。这种复杂而尖锐的政治斗争在当时戏剧、散文和歌曲里得到强烈的反映。

这个时期的戏剧比较重要的有悲剧和时事短剧。悲剧取材于历史,或者歌颂罗马时代的英雄事迹,或者揭露法国历史上的封建罪恶和宗教迫害。其目的是借古喻今,服务于当时的革命事业。玛利—若瑟夫·谢尼耶(1764-1811)是写这类悲剧的著名作家。他的时事短剧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没有复杂的情节,它是革命斗争中逐日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舞台上迅速的记录和直接的反映,颇为革命观众所欢迎。

为了鼓动和宣传的需要,演说和政论文盛极一时。在封建专制时代,演说主要是统治阶级用以宣传宗教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给演说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听众,因而演说体散文获得迅速的发展。这个时期著名的革命领袖马拉(1745-1793)、丹东(1759-1794)、罗伯斯庇尔(1758-1794)等人也都是著名的演说家。法国在革命以前没有日报,只有杂志和不定期的报纸,而且内容都是属于文学、科学和宗教方面的,不涉及政治。革命爆发以后,创办日报之风大兴,于是与演说文相类似的政论文也应运而生。

革命时期歌曲创作极为丰富,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创作,有的出自职业作家之手。在当时传播最广的歌曲中,《一切顺利》(1790)反映法国人民在革命艰苦时期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情绪;《卡尔马纽勒歌》(1792)讽刺路易十六和王后阴谋叛国、逃亡未遂的可耻勾当。卢歇·德·利勒(1760-1836)的《马赛曲》(1792)显示了法国人民保卫祖国、铲除封建暴君的坚强意志,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战争中起着“共和国最高统帅”(拿破仑语)的作用;玛利—诺瑟夫·谢尼耶的《出征歌》(1794)表达了前后方人民奋起杀敌、捏卫共和的愿望。歌曲是法兰西民族优秀的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在革命风暴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扬。革命时期的歌曲诙谐轻快,充满战斗激情,它是法国人民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光辉体现。它对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产生过影响,而且也为巴黎公社时期的诗人们所批

判继承。

玛利—若瑟夫·谢尼耶的哥哥安德烈·谢尼耶(1762-1794)的诗歌也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复杂尖锐的政治斗争。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享乐主义的倾向,以及希腊、罗马抒情诗的影响和造型艺术的特征。《牧歌集》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外他还写过一些科学诗,歌颂科学发明和启蒙思想。1789年革命爆发时,他同情革命,发表了迎接自由的颂歌,但是在雅各宾党专政时期,他却参加君主立宪派的政治活动,反对雅各宾革命政权,因而被判处死刑。囚禁期间,他写了《古体讽刺诗集》(1794),以正义的化身自居,对雅各宾政权进行恶毒咒骂和诬蔑,暴露出他的反动本质。

安德烈·谢尼耶在诗体改革方面作出大胆的尝试,反对亦步亦趋地模仿古代作品。他生前只发表过两首诗,死后25年,他的诗集才出版问世。他的诗受到浪漫派诗人的重视,对19世纪60年代巴拿斯派也产生了影响。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叛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但随之而来的是波旁王朝的复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反动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进入内阁,天主教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革命和反革命、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十分激烈、十分尖锐。封建势力妄图恢复革命前的旧秩序,广大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民主派渴望实现革命的理想。消极的和积极的浪漫主义流派就是上述阶级斗争的反映。

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卢梭的学说起过重大的作用。卢梭宣扬个性解放,崇尚想象,歌颂自然,肯定感情是人的思想行为最奥秘的源泉。卢梭这种关于感情的学说,成为后来浪漫主义作家的思想基础,导致浪漫主义抒情风格的形成。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受到欧洲其他国家文学的影响。这个时期,其他国家的作品大量地被介绍到法国,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弥尔顿、拜伦、雪莱,德国的歌德、席勒以及意大利但丁的《神曲》、西班牙的民歌。这些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使法国作家扩大眼界,在促使他们摆脱古典主义法则的束缚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在法国是同时出现的。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是夏多布里盎,而他的同时代人斯太尔夫人则有积极浪漫主义的倾向。他们都反对古典主义,但在政治上并不一致。夏多布里盎是正统王朝的拥护者,斯太尔夫人则代表自由资产阶级。属于消极浪漫主义的还有19世纪20年代开始登上文坛的拉马丁和维尼。

1824年以后,以雨果为中心的积极浪漫主义者开始显示他们的力量。20年代后,法国人民反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和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广泛传播,是促使积极浪漫主义者展开活动的重要原因。民主主义诗人贝朗瑞在这个时期的歌曲创作,早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理论著作《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都在不同情况下有助于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开展。1827年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主义的纲领,是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史上一

件大事。《序言》从戏剧角度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扩大艺术表现的范围,强调自然中的一切都可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对照原则,认为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两种不同要素的对比而表现出来的,艺术的任务就在于再现一切事物的对比,他指出古典主义者违反了自然法则,只描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同时《序言》也提出艺术选择问题,认为艺术是自然的集中而强烈的表现,不是单纯表现事物本身;艺术的真实是一种高于现实的真实。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必须进行选择,不是选择“美”的东西,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序言》还涉及了描写地方色彩、韵文体优于散文体以及吸取普通语言等问题。尽管《序言》有些看法是错误的,例如认为基督教把人类引进新的发展阶段,并根据基督教宣扬的“善”与“恶”两种因素构成人的本性这一唯心主义观点,提出艺术上的对照原则;但就其总的精神来说,《序言》还是强烈地反映了1830年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公开决裂,也标志着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之间的继续分化,对当时文坛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作为一个文学运动,积极浪漫主义不但有它的纲领,而且有它的刊物(《地球》)、组织(“第二文社”)和基本队伍,参加这个队伍的除了作家以外,还有画家和雕刻家。1830年2月雨果的《欧那尼》上演,剧本反封建暴君的主题,以及演出时剧院中那场激烈的斗争,显示着积极浪漫主义反古典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的胜利。

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勒内·德·夏多布里盎(1768-1848)出身于旧贵族家庭。法国革命爆发后,他曾至北美旅行,后来因在反革命战争中受伤,流亡伦敦,在那里发表了反对启蒙思想的《革命论》,并着手撰写《基督教真谛》。1800年他发表中篇小说《阿达拉》(《基督教真谛》中一个片段),1801年,正当拿破仑和罗马教皇签订合作协定之际,《基督教真谛》全书出版,对于恢复宗教势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随后他又将书中另一个片段《勒内》抽出,和《阿达拉》合印出版。

《阿达拉》描写爱情和宗教的冲突,结果宗教战胜了爱情。作者在这里力图使人相信基督教的“庄严伟大”,宣扬原始罪恶、惟有基督教能使人免遭尘世苦难等反动观点。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印第安女子阿达拉爱上异教徒夏克塔斯,但是由于母亲许过愿把她献给上帝,她不敢违背誓言,让母亲在来世受苦,于是服毒自尽。阿达拉临终时,由于传教士对她进行天国的说教,她也就不再感到死亡的痛苦。夏克塔斯曾经因为阿达拉的死而诅咒过天主教的残酷,最后也与天主教和解了。在《勒内》里,夏多布里盎以他自己为蓝本,描写一个没落贵族青年的形象。勒内为了追求“无名的幸福”,焦躁不安,四处飘泊,抱怨宇宙人生,而对死亡和荒凉残破的景物则特别留恋。勒内这种宿命论的、无法解脱的忧郁心情,实际上是被剥夺了特权的贵族阶级对法国革命的不满情绪的集中表现。夏多布里盎对勒内这个人物抱有无限的同情;他把他写成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并认为这种不幸正是出身高贵的勒内与众不同之处。假如说,作者在《阿达拉》里,力图使人相信基督教的“庄严伟大”,那么在这里,就是要挽救那个注定要灭亡的贵族阶级的威望。

夏多布里盎在政治上一直忠于正统王朝,波旁王朝复辟他又恢复政治活动,成为当时法国反动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角色。在创作方面,夏多布里盎还写了小说《殉道者》(1809)、《纳契人》(1826)、《阿邦赛拉琪末代王孙的艳遇》(1826)、游记《巴黎至耶路撒冷之行》(1811)和自传《墓外回忆录》(1850)等作品。

夏多布里盎对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些影响,按其性质来

说,又是复杂的。他散布了中古基督教的有害的偏见,也对中外文化艺术,特别是建筑艺术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他扩大了自然描写的范围,使海洋、山岳、森林、陵阙等巨型景物进入文学领域,但他笔下的自然景物都是为他的消极反动思想服务的。他创造了“世纪病”的病态形象;年轻一代的浪漫派作家,特别是拉马丁和维尼,都受到这一病态的意识形态的感染。他提出历史比较的文学批评方法,反对古典主义诗学的绝对标准,但这也不过是为了维护他本阶级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文艺上的改良主义措施而已,因为古典主义诗学的绝对标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来看,在当时已经不能继续很好地为封建贵族政治服务了。

夏多布里盎的文体,矫揉造作,炫耀辞藻,但这仍然无法掩盖思想内容的虚伪性和反动性。马克思曾对夏多布里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这个写起东西来通篇漂亮话的家伙,和最反常的方式把18世纪贵族阶级的怀疑主义和伏尔泰主义同19世纪贵族阶级的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还指出:“这个作家我一向是讨厌的。如果说这个人在法国这样有名,那只是因为他在各方面都是法国式虚荣的最典型的化身,这种虚荣不是穿着18世纪轻佻的服装,而是换上了浪漫的外衣,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虚伪的深奥,拜占廷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的雕琢,矫揉造作,妄自尊大,总之,无论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谎言的大杂烩。”

20年代登上文坛的消极浪漫主义诗人阿勒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生于旧贵族家庭。1820年他发表《沉思集》,歌颂爱情、死亡、大自然和上帝。对拉马丁来说,人生是痛苦和失望的源泉,因而他把理想寄托在已经消逝的事物和天堂的幻想上面,或者向大自然寻求安慰。拉马丁在《新沉思集》(1823)和《诗与宗教的谐音集》(1830)中继续发挥《沉思集》的主题,但忧郁的气氛已被作者日益明确的宗教信念所代替。拉马丁在一切现象背后都看到上帝的存在,于是一切现象都成为他赞美上帝的借口。

拉马丁早在20年代就已经开始政治生活,1830年7月革命后,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强调要使诗歌为宣传自己的思想服务。1836年发表的史诗《若瑟兰》反映了拉马丁在这个时期的精神面貌。若瑟兰是一个年轻教士,为了履行宗教职责,他牺牲了对罗朗丝的爱情,在僻远的山村里,过着隐忍、虔诚的生活,救济贫困,宣传热爱宇宙万物的泛神论思想。尽管《若瑟兰》描写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但作品的中心思想却是反动的,作者在这里力图把基督教和社会主义调和起来,用“博爱仁慈”缓和阶级矛盾,美化宗法社会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拉马丁作了严厉的批判,指出他在1848年2月革命中起了“削弱无产者的革命斗志”的作用。

另一个消极浪漫主义诗人阿勒弗莱·德·维尼(1797-1863),贵族出身。1835年他发表由三个中篇小说组成的集子《军人的屈辱与荣誉》,根据自己过去军营生活的回忆,描述士兵的悲惨命运。同年演出《查特顿》,剧本取材于18世纪英国青年诗人查特顿因贫困而自杀的故事,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1837年以后,维尼开始过离群索居的生活,走进“象牙之塔”。遗著《命运集》(1864)是他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

维尼是一个反映没落阶级情绪的哲理诗人。他生活在资本主义获得胜利的社会中,眼见自己所属的贵族阶级必然遭到灭亡,因此感到绝望(《摩西》)。他悲叹爱情和大自然并不能给人安慰(《参孙的愤怒》、《牧童住宅》),甚至上帝也同大自然一样冷酷无情(《橄榄树山》)。他这种对旧制度必然遭到灭亡的认识和对

旧制度所抱的孤臣孽子的心情,使他摆出一副忍苦傲世、消极沉默的态度,来对抗历史的前进。维尼采用象征的手法,把他个人的矛盾和痛苦说成是全人类的。他的诗给60年代巴拿斯派铺平了道路。

19世纪初,对积极浪漫主义起过重要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作家斯太尔夫人(1766-1817),是瑞士银行家、路易十六的财政大臣内克的女儿。她早年接受了启蒙思想的影响,特别崇拜卢梭。斯太尔夫人最初拥护资产阶级革命,可是在雅各宾党开始专政时,她曾怀着惊恐的心情一度离开法国。拿破仑执政后,她在巴黎的沙龙成为不满拿破仑独裁政治的人们的活动中心;另一个自由资产阶级政论家、中篇小说《阿道尔夫》(1807)的作者班加曼·贡斯当(1767-1830)是这个沙龙中的重要人物。1800年斯太尔夫人发表《论文学》,其中对自由的颂扬,实际上是对拿破仑的公开挑战。1802年发表的小说《黛菲妮》,因为带有反教会的倾向,同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签订合作协定的政策相抵触,引起了拿破仑的不满。从这时起,斯太尔夫人开始她的流亡生活,游历欧洲各国。1807年小说《柯莉娜》出版,1810年她写成《论德意志》。在这时期,自由资产阶级的摇摆性在斯太尔夫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她力图同拿破仑政权和解,并且接受了天主教信仰。但对拿破仑垮台后的波旁王朝复辟,她还是采取反对的态度。欧洲封建联军进占巴黎的消息,使她感到万分痛苦。她说法兰西是她的祖国,法兰西的不幸就是她的不幸。

作为小说家的斯太尔夫人,在《黛菲妮》和《柯莉娜》两部作品中,第一次在法国文学领域提出妇女自由权利和社会传统习惯之间的矛盾的问题。黛菲妮是一个天真热情的女子,可是她的坦率的行为,不但为封建道德和教会偏见所不容,而且始终得不到情人莱昂斯·德·蒙多维勒的谅解,最后服毒自尽。柯莉娜是一个渴望个性自由、热情奔放的意大利女诗人,年幼时备受继母的歧视和迫害,后来和英国青年奥斯华尔德相爱。但是奥斯华尔德出身于清教徒家庭,性情拘谨,终于牺牲对柯莉娜的爱情,遵照父亲的遗嘱,和一个符合贤妻良母标准的女子结婚,致使柯莉娜感到绝望,抱疾而终。黛菲妮和柯莉娜二人临死时都同天主教和解了,把实现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梦想上。斯太尔夫人力图证明社会传统势力不可避免地要战胜个人意志和个人热情。两个女主人公对社会传统发出抗议,而最后又屈服于宗教信仰。她用皈依宗教来解决她们的命运问题。在这里她所表现的摇摆和软弱立场,对当时自由资产阶级来说,是有代表性的。

斯太尔夫人对文学理论和批评也有所贡献。她在这方面的许多见解,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成长和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她在《论文学》中着重阐述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来代替古典主义文学法则,认为批评家应该从产生作品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去理解和说明作品的特征,而不是像古典主义者那样,用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时代的文学。在《论德意志》中,斯太尔夫人介绍了德国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阐述了在《论文学》中已经提出的南方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和北方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相对立的论点。她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以希腊、罗马文学为规范的古典主义法则。她认为受资产阶级革命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将比过去的文学更有力量,更有独创性,因为它是在本民族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反映了本国的历史和宗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来感动我们自己”。她还强调法国应向莱茵河彼岸的作家如歌德、席勒、史雷格尔兄弟等学习。

法国民主主义诗人和歌手彼埃尔—若望·贝朗瑞(1780-1857)出身于小资产

阶级家庭。他在大革命的年代里度过他的童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先后当过旅店雇工、排字工人、店铺学徒、图书馆馆员。他于1798年开始创作,最初写哀歌、喜剧和歌剧,后来才写歌曲。他的第一首著名歌曲《意弗都国王》(1813)假借十四世纪法国民间故事,讽刺拿破仑穷兵默武的政策。这首歌曲的成功使贝朗瑞更加坚决地从事社会政治歌曲的创作。

贝朗瑞的歌曲创作在复辟时期达到了高峰。路易十八即位后,贝朗瑞就认为自己唯一的任务是要帮助人民群众从白色恐怖下解放出来。《白帽徽》(1816)揭露贵族的卖国行为,讥讽那些要为侵略者的胜利而干杯的流亡贵族。《贵族狗告状》(1814)嘲笑流亡贵族企图恢复封建特权。《加拉巴侯爵》(1816)揭露专横暴戾的大地主的丑态,加拉巴要向“贱民”宣战,威胁他们去履行封建义务,并要把这些特权传给他的后裔。贝朗瑞的笔锋也指向法国反动势力的堡垒——教会僧侣。他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满口仁义道德、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天主教,如《头脑简单的查理的加冕》(1824)、《教皇的婚礼》等。他的歌曲最初以传单的形式出现,后来才印成集子。复辟政府曾多次逮捕他,但他在监狱里继续斗争,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为他向政府抗议。他的创作在1830年七月革命的日子里成为反波旁王朝的有力武器。

7月革命后,他在政治上摇摆不定,投票赞成路易·菲力蒲为法国国王。但他很快就看出新政权的丑恶本质,拒绝接受7月王朝给他的职位。《七月的坟墓》(1832)表示他对革命后果的失望,于是富翁、大资产阶级成为他在这个时期讽刺的对象。他揭露资产阶级当权者的实质(《蜗牛》,1840),指控资产阶级社会秩序(《年老的流浪汉》),对劳动群众的悲惨命运寄以深切的同情(《杰克》)。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对他的影响,流露出不经过暴力斗争便可以消灭帝王的思想。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的歌曲再度发出战斗的号召,预言暴君一定要淹没在革命的洪流中(《洪水》,1847)。1848年革命失败后,他在《死神和警察》里,对第二帝国进行了强有力的讽刺。

贝朗瑞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现实意义。他的艺术特点是形象鲜明突出,有血有肉,概括了一定的社会典型现象。他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和形式是多样的,故事性、戏剧性比较强。他提问题的方法有时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有时运用比喻和寓言。他的语言纯朴自然,丰富多彩,没有空洞的字眼和华丽的辞藻,是人人都能了解的人民语言。每首歌词都具有和谐的韵律,明快动听。这些特点和民间歌谣,特别是和大革命时期的歌曲有密切的关系。贝朗瑞既继承了这些优良传统,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而使歌曲成为完美的文艺作品。他的创作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与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歌曲应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文艺观点分不开的。他的歌曲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成为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时也遭到反动统治者的诽谤。他死后,有些资产阶级文学史家又极力贬低他的作品的价值,但是都未能损害贝朗瑞的艺术的光辉。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他的一生占了19世纪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雨果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军官,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在政治上,青年时期的雨果同情保皇党,1826年开始从保皇主义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在文学上,他从创作歌颂王朝和天主教的诗歌(《颂歌和杂诗》,1822),从否认文坛上存在着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的分歧,到企图调解分歧(《新颂歌集》,1824),最后则完全站到新兴浪漫主义一边。这一转变以1827年发表的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为标志。剧本因为不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未能演出。但序言却成为当时浪漫主义

运动的一篇重要宣言。1829年发表《东方集》,表现出雨果对20年代希腊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同情。诗集除了歌颂希腊独立战争的主题以外,还描写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的风土人情,但也有些诗和所谓东方主题无关。1829年出版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呼吁废除死刑,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最早的体现。

1830年2月25日演出他的《欧那尼》。剧本叙述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为父复仇、同国王抗争的故事,但是其中的反封建思想很不彻底。剧中国王卡尔洛先是一个暴君,后来又成为开明皇帝;强盗欧那尼原来和国王势不两立,当面斥责他暴虐无道,后来又和他妥协,感恩戴德。主要人物具有骑士精神,封建社会的荣誉观念在这里受到赞扬。作者一方面对封建暴君,又一方面又赞扬封建道德,歌颂开明皇帝,这种思想上的矛盾和混乱。正是这个时期雨果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立场的反映。不过尽管如此,剧本所包含的反封建暴君的主题,仍然反映了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反对复辟王朝斗争的迫切性和尖锐性,因而剧本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同时在表现形式方面,雨果一反古典主义戏剧的惯例,大量采用奇情剧的手法,如乔装、密室、毒药、宝剑等,以加强舞台效果。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欧那尼》都体现了《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艺术必须从古典主义“解放”出来这一原则。

雨果热情地迎接七月革命。他在《致年轻的法兰西》(1830)中赞扬革命的胜利,又在《赞美诗》(1831)中歌颂为革命英勇牺牲的战士。

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巴黎。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追逐吉卜赛卖技女子爱斯梅拉达,他的“爱”实际上是在道貌岸然的外表掩盖下的罪恶的情欲。圣母院撞钟人驼背的伽西莫多也爱慕爱斯梅拉达,他虽然外形丑陋,他的爱却是“全心全意”的,雨果把伽西莫多写成一个“忠诚”、“勇敢”、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雨果在这里宣扬了“爱情”和“仁慈”可以创造奇迹、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同时也对中古教会的黑暗和罪恶进行揭露。孚罗洛一面宣扬禁欲主义,一面对爱斯梅拉达产生邪念,并因劫持未遂而加以陷害,将她置于死地。

既体现中古艺术成就、又体现中古基督教偏见的巴黎圣母院,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十五世纪巴黎的心脏,同时也是小说情节线索的集结点。书中对教堂钟声所作的淋漓尽致的描绘,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钟声使全城活跃,使遭人唾弃的撞钟人伽西莫多暂时获得了精神上的解放。

在小说中,作者还描写了巴黎无产者的武装暴动。雨果看到,这一群被封建社会唾弃的人不仅是反对法官和领主、而且是反对国王路易十一本人的一支力量。国王为法国的统一而同法官、领主作斗争,但又敌视人民群众。小说虽然充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但较之剧本《欧那尼》,具有更为明确的反封建倾向。讽刺的锋芒不只是指向封建贵族,也指向作为封建势力的重要支柱的天主教教会。

1831年,雨果发表《秋叶集》。在这本描写家庭生活和个人心情的诗集里,作者仍然写出了像《朋友,最后一言》这样的诗篇,肯定诗歌的战斗任务,宣称要用刚毅雄健的音调代替柔和平静的歌唱。1832年演出剧本《逍遥王》,演完头一场即被禁止,因为剧本揭露了十六世纪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及其宫廷的荒淫无耻。中篇小说《穷汉克罗德》(1834)是60年代完成的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的前奏,雨果在这里提出工人因贫困而犯罪的问题,幻想通过道德教育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从1835到1840年,雨果出版《黄昏之歌》、《心声集》和《光与影》三部诗集,描写社会政治主题的诗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剧本《吕

伊·布拉斯》(1838)通过历史题材,对七月王朝统治集团进行抨击。

三、四十年代雨果作品中的揭露性和抗议性不断增强,这是和七月革命后法国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有密切联系的。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雨果这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幻想调和各敌对阶级,寻找君主制和民主制合作的可能,这就导致他这一时期在政治上和七月王朝的妥协。他在1841年发表拥护君主立宪政体的演说,1845年被接纳为贵族院议员;同时,他作品中的某些神秘思想和悲观情绪,显然也是和他的摇摆不定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立场分不开的。1843年《卫戍官》上演失败以后,作为一个作家,雨果沉默了将近十年。直到1848年革命后,特别是1851年拿破仑三世政变后,他的创作才又开始一个新的阶段。

阿勒弗莱德·缪塞(1810-1857)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早年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顽皮孩子”,中年以后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表示关怀。他的第一部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1830)着力鼓吹狂暴的热情,描写荒唐的事迹和奇异的地方色彩,但同时也对这些时髦题材持一种讽刺态度。诗集《坐着扶手椅观剧》(1832)对异国情调和感伤主义的讽刺更为突出。

1835年,在和女作家乔治·桑的感情破裂后,缪塞写了《四夜组诗》,诗中充满颓废思想。

1836年发表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一部自传性小说。作者在主人公沃达夫的形象中描写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个感染“世纪病”的资产阶级知识青年。按照作者的解释,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仑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沃达夫的怀疑和忧郁的社会根源。在分析这种根源时,缪塞表达了二十年代法国知识青年对拿破仑的怀念和对僧侣当道的复辟王朝的不满。

缪塞还写过一些剧本(《喜剧与格言》),其中有的取材于历史,有的取材于民间故事和日常生活,一般都以恋爱心理描写为主要内容。

积极浪漫主义小说家乔治·桑(1804-1876)原名露西·奥朱尔·杜邦,是拿破仑时代一个军官的女儿。乔治·桑从中学毕业,就对政治、文学和舞台艺术发生浓厚的兴趣,尤其崇拜卢梭的学说。她18岁时和杜德芳男爵结婚,因婚姻不幸,九年后离家出走,到巴黎从事文艺创作。1832年发表《印第安娜》,获得很大的成功。接着她又写成《华伦蒂纳》(1832)、《莱莉亚》(1833)、《杰克》(1834)等小说。这些小说的中心内容,都是写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妇女命运问题。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阻碍妇女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揭发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乔治·桑在争取妇女婚姻自由和社会会地位的同时,也歌颂爱情至上的思想。

四十年代,乔治·桑认识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拉曼奈(1782-1854)和彼埃尔·勒鲁(1797-1871)等人,并积极参加他们的宣传活动。从这里起,乔治·桑在创作上便从“个人问题小说”转入“社会问题小说”,写了《周游法国的旅伴》(1840)、《安吉堡的磨工》(1845)、《安多亚纳先生的犯罪》(1847)等作品,其中的正面人物全是一些主动放弃特权的善良仁慈的贵族。作者力图证明“仁慈”、“博爱”可以导致阶级合作,幻想实现所谓社会主义的理想生活。

1848年革命以后,由于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对革命前途感到失望,乔治·桑放弃巴黎的政治生活,隐居到故乡的庄园中,写她在1846年即已开始写作的田园小说。这类小说如《魔沼》(1846)、《小法岱特》(1849)、《弃儿法朗莎》(1850)等,虽然对农村资产者的自私自利和重利盘剥提出谴责,却也大大美化了小农经济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宁静的大自然,淳厚的习俗,友爱的爱情;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满足于现状,不要求摆脱个人的不幸命运,对社会重大问题更是

漠不关心,一切都沉浸在牧歌气氛之中。1848年以后,乔治·桑的小说和戏剧大力维护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表现出严重的保守倾向。她晚年还写过一些关于十七世纪上流社会生活的小说,这表明她离开她当时的现实斗争越来越远了。

路遥文学奖:向现实主义文学致敬 篇6

“路遥文学奖”是为纪念著名陕西作家路遥,由民间发起的纯文学公益奖项,主要发起人为路遥生前挚友高玉涛、高为华。该奖项为年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大奖,每年一届,评选当年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每年奖励一部作品;每年12月3日即路遥诞辰日公布获奖结果,次年3月29日举行颁奖盛典暨路遥文学奖文学周活动。

“永远坚守一种文化情怀和文学理想,是我致力于路遥文学奖公益事业的全部初衷。”发起人高玉涛认为,路遥文学奖是路遥的、民族的、世界的,而非任何个人与组织的。“我愿做一粒小石子。不索取任何个人利益,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媒体及相关机构的监督。”

与路遥的情谊

在高玉涛眼中,路遥于他,不仅是挚友,还是人生导师。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玉涛就像千千万的中国人一样,任凭时代的大潮决定自己的人生,参军或者做一名司机,对于当时一个农村户口的小青年来说,是非常体面的选择。不论是自主择业,还是追寻自己的理想,对于当时的高玉涛想都不敢想。直到他读了路遥的《人生》,才猛然意识到只有通过奋斗和创业,才能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创作《人生》期间,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路谣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

正是受到路遥的鼓舞,高玉涛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本分过日子”的想法,去做“异常之举”,所以,后来他辞掉了团县委干部职务,去北京闯荡,在西安办厂创业。

1989年,高玉涛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青年企业家。但创业的成功并没有冲淡他对路遥的崇敬和对文学的激情。

于是,高玉涛怀揣着《榆林报》总编辑写给路遥的推荐信,带上自己工厂生产的陕北“酸溜溜”沙棘饮料,还有两条高档次的“软中华”,到陕西作协见陕北老乡路遥。在高老师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崇拜之情后,两人“拉”(陕西方言)了许多家乡话。当时路遥在惊喜地自言自语,其中一句话他至今还记在心里,念念不忘——“几十号陕北后生闯省城,闯首都办工厂!你比我小说里的‘孙少安’还能哩!”从这以后。两人开始了密切交往。

路遥一生,歌词创作并不多,为数不多的歌词创作中,其中一首是为西安普惠集团创作的厂歌,并邀赵季平谱曲。那是1991年底1992年初的事。其时,高玉涛为西安普惠集团董事长和汉城饮料厂厂长。

1991年12月5日,路遥在致高玉涛的信中这样写道:“在一些事业的紧要关头,谁都有撑不住的感觉。当然,退路是熟悉而轻松的,退下来也容易,但要是这样。丧失的不是此种事业的本身,而在于整个人生的失落。由此而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只有在重大关头才能得到检验,成功与失败常常在这种地方的毫发之间。”

但是,就在几年之后,大作家路遥因病早逝,年仅42岁。这让高玉涛心痛不已。

高玉涛想,路遥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文学。路遥的作品,如《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经典传世之作,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如果有更多的后辈沿着路遥的足迹,写出更多的真正关注底层,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作品,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

于是,纪念路遥,成为他创办“路遥文学奖”的初衷,也成为他传承“路遥精神”的行动纲领。

2012年12月1日,高玉涛在北京鲁迅文学院组织了“路遥去世20周年纪念”活动,也是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他提出了举办“路遥文学奖”的设想。

2013年1月8日,以路遥命名的“路遥文学奖”在京宣布启动。发起人是高玉涛,以及另一个收藏界人士高为华。

“玩收藏的来做文学奖?”这是路遥文学奖诸多争议之一。

当然,高玉涛不只做过收藏,他还在完全不同的行业与领域里“闯荡”,比如,他曾创建过包装厂、饮料厂、矿泉水厂、乳品厂、食品厂、生物制药厂,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有部分出口创汇;比如,创办了取名公司(全国首家)、广告设计公司、商贸公司、收藏文化公司等;又如创立的教育书店、命名研究所、收藏文化研究所、《收藏界》杂志社等历程二十多年,至今还在正常运行。

但高玉涛认为,他和高为华都喜爱文学,并对当今文学现状不满,他希望“路遥文学奖”能面向整个汉语文学写作,坚守现实主义文学理想,鼓励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高汉语作家和社会公众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视和关注,推动汉语文学的发展。

但在笔者看来,正是凭借高玉涛的跨界思维和能力,才让这一民间首个文学奖可以冲破阻力,力挽狂澜,成功举办数届,为读者甄选出重磅的批判现实主义佳作。

高玉涛甚至对媒体强调,“过往的一切都是浮云,不值一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路遥文学奖’做实验、做铺垫、做准备的一一我在有生之年的今后,一心一意只为‘路奖’这一件公益事业而努力。”

社会需要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作为特定的文学思潮,形成于19世纪的英、法、俄等国。一段时间里,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曾经大家辈出,在世界文学史上创造出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有人指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能够穿越社会生活的表层,深入到人类历史的深处与人类心灵的深处,发现一个时代社会发展面对的各种问题的实质,把握时代精神的细微变化,表现特定人群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心深处经历的真实的情感体验。

高玉涛说,“路遥文学的意义在于,只要有穷人、有底层、有城乡差别、有有志青年和社会不公平存在,路遥就不会被遗忘。”

马云对媒体曾多次讲过并在自传中写道:当年他蹬着三轮车到处推销奔波的时候,是路遥的《人生》坚定了他的信念,鼓舞他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nlc202309081611

房地产大腕潘石屹说每当自己事业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的时候,他就会翻开《平凡的世界》;当他发现女儿不认真学习、弟弟不努力工作时,就“命令”他们必须读《平凡的世界》。

据北京大学教授邵燕君讲,《平凡的世界》是全国高校图书馆被大学生反反复复借阅最多的文学名著,而且都是自愿阅读,并非老师布置。路遥就这样被城市和农村数以亿万计的大中小学学子和社会各界青年人经常阅读着,口口相传着。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建军指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和作家已有50多部40多人,但让人记住、经常阅读和谈论的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排名第一。

路遥文学奖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争议不断,甚至轩然大波,本身已说明路遥与当下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对人生的冷静审视,对日常经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现实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恰恰是现实主义文学必须具有的品质,是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精髓与魅力所在。

高玉涛甚至认为,“凡是喜爱文学的学子、致力于文艺创作的年轻人、正在文学征途艰辛跋涉的青年作家、已小有名气但尚需鼓励的作者和作家,尤其是生活于底层承受生存压力但怀有梦想的文学青年,他们都是最需要路遥文学奖的群体。总之,我认为在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作家一味热衷追逐名利的当下中国。应大力倡导和鼓励来自民间的文学奖。”

任何一个文学奖项,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取向,就不可能产生科学合理的评选体系与结果。“而路遥文学奖坚持公平透明、严肃专业的评判标准,拒绝暗箱操作、内定名单、商业炒作等文学圈由来已久的种种不良风气与世俗乱相。我们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宗旨,坚守公平正义,直面现实矛盾,揭露假、丑、恶现象,关怀底层写作,鼓励真诚创作,发现和挖掘新人力作。”高玉涛强调。

“如果我们的文化领域充斥的是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奉行的是金钱至上的逻辑,那么我们就会遭遇文化沙漠。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精神,缺少了文化与文明,那么这样的国家绝不可能进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需要希望,而我的努力就是希望提供这样一个可能性。”

关于路遥文学奖的奖项设置、评审机制等一系列专业问题,高玉涛及其团队曾在北京、西安先后召开过三次专家研讨会和论证会,集思广益,在学习借鉴“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等世界文学大奖的基础上,制定出体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路遥文学奖”评审条例,对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版进行跟踪阅读、年度盘点和判断分析。

与其他文学奖不同,“路遥文学奖”的宗旨有三点:第一,倡导文学关注民生和社会底层人群;第二,鼓励和促进现实主义文学创新与发展。第三,挖掘、发现并重奖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上的优秀作品和作者。作为一个纯民间的公益性奖项,奖金与筹办经费全部由民间募集和自愿捐助。

“坚持民间立场和公益性质,其实这才是保持生命力的来源,因为它可以不受官方、商业左右,这是坚持不变的。现在,亟需弘扬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像阎真作品《活着之上》这样认真、严肃、下功夫的作品简直太稀少了。”高玉涛强调。

“把文学上升到信仰,高于生命,这是路遥传统的重要方面。”阎真在发言中说,针对现代人在理想和功利的夹缝中生存的状况,他想写一部批判性小说,对功利化现状进行揭露批判,这才有了首届路遥文学奖第一届获奖长篇小说《活着之上》。

这篇小说直面生活潜规则和学术腐败,既写了以蒙天舒为代表的不学无术、投机钻营分子在大学里的如鱼得水,更展现了以聂致远为代表的有良知有追求。但又在现实环境下无奈生存的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真实境况。

阎真认为,“欲望不能任性,功利不能野蛮,文学有信仰才有出路。”

2015年的路遥文学奖争夺比2014年激烈得多。

投票在2015年12月2日上午进行,截止到12月2日中午12点,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完成全部投票:“不少评委在几部作品之间挣扎,斟酌再斟酌,有人在《一座营盘》和《黄埔四期》之间挣扎,有人在《黄埔四期》与《一九七九年纪事》和《多湾》中挣扎。”投票结果:《黄埔四期》4票,《一座营盘》和《祭语风中》各2票,《多湾》1票。

何顿花6年时间创作的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小说《黄埔四期》发表在2015年《收获》上。小说书写了黄埔四期一代精英,两个家族在国共两个历史时代,历尽战争的辉煌和家族苦难的命运。

据高玉涛介绍。第二届路遥文学奖的终评委有九位,包括于慈江、孙民乐、邵燕君、赵勇、黄发有、萧夏林、王向晖、鲁大光、陈锟,文学评论家李建军、解玺璋、杨新岚等担任观察员。评委会对许多知名作家的新作给出的意见十分辛辣。王安忆的《匿名》和严歌苓的《上海舞男》都被毫不留情地批评:王安忆和严歌苓过于自信,但因为写作模式过于成熟,叙事过于格式化,尤其是中篇小说长篇化,格局和高度很难上去,难以期待。王安忆这部三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其一贯的蜗牛叙事,写景繁复,让读者在她不见天日的语言密林里迷失自己,可谓今年最难以卒读的作品。而严歌苓《上海舞男》里的文艺故事比较生硬,不合生活逻辑。

在争议中求真求实

路遥文学奖是国内第一个由民间人士独立主办的文学奖项。就像任何创新的事物都会带来争议一样,路遥文学奖自发起成立以来就饱受质疑。在高玉涛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一项事业令他这么耗费精力,但他毅然决然地挺过来了,因为这是他可以为之坚持一生的理想和事业。

一些压力如果放在大多数人的身上,都可能会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第一,在路遥文学奖未评奖之前。就受到了普遍质疑和路遥女儿路茗茗的强烈反对。路茗茗通过媒体公开回应:“我觉得设立一个文学奖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像国内文学界比较权威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对文学写作者和读者都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比较严谨一些。如果出现了状况,不仅影响我父亲的声誉,也会辜负了发起者良好的初衷。”除此之外,文坛内外对高玉涛办路遥文学奖普遍悲观,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最终会不了了之。

nlc202309081611

第二,外界包括路家人担心最多的,就是怕有人借路遥之名圈钱,以谋取私利。

第三,某文学评论家公开表示“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民间性质的文学奖项”,并认为路遥文学奖“未经申报和审批、资质本身有疑问的奖项,因为涉嫌违规运作,很难长久和持续”。

第四,不少评论批评“目前文学奖已经泛滥”。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不少,其中代表国家层面的最高文学奖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骏马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四个奖项,都是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还有中国作协下属的国家级社团,设立的一些像冰心散文奖、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等几个全国性的文学单项奖。还有一些以知名作家命名的文学奖如郭沫若文学奖、沈从文文学奖、艾青诗歌奖等奖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

面对这些质疑和压力,高玉涛与另一位发起人高为华回应,要“誓死将路遥文学奖办下去”。

“路遥文学奖”设立专职评委是高玉涛的创新之一,他给评委开出阅读作品的工资。仿照诺奖的标准,路遥文学奖评奖条例里面规定,评委必须要匿名,不能对外公布,公布出去会影响评奖的公正。

除此之余,路遥文学奖还专门设了一个评审委员会,是由文学专家组成的、完全独立的、没有任何人能干涉的。同时,成立了一个监事会,邀请路茗茗、路遥的胞弟、中国文联的领导还有名律师,监事资金的使用。

高玉涛还邀请在文学界有威望的人士担任奖项观察员,对文学奖的评审结果进行观察和监督。除了知名文化评论家解玺璋,担任观察员的还有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当代》杂志副主编杨新岚、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等人。此外,路遥文学奖还设立了两位“监事”王立则和冉劲松。王立则是律师,而冉劲松是油画家。这两位监事主要是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路遥文学奖的经费由路遥生前的好友、文化艺术界和企业界的人士赞助。

面对民间奖项的质疑,高玉涛表示,“我们是个民间的奖项,注重的是文化创新,如果民间人士都关心文学,这是个好事情。”他并不担心违规,也不惧官方来“收编”:“不管谁来收编,都会失去这个奖项的意义。”

对于文学奖项的“泛滥”微词,高玉涛则回应:“法国有1500多个文学奖,中国就十几二十个奖,就以为奖多了,实际上远远不够。我们希望发出民间的声音。”

“当你以一个公正、公平的态度去做事情,一定会收获应得的回报。”

迄今为止,高玉涛及其团队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路遥文学奖的评审和颁奖活动。第一届路遥文学奖由阎真获得,获奖作品是《活着之上》;第二届路遥文学奖由何顿获得,获奖作品是《黄埔四期》。两部重量级现实主义作品,俘获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为路遥文学奖“正名”。

高玉涛说,“就像路遥当年创作《平凡的世界》时,面对整个文学评论界的冷遇和嘲笑,他同时受到诸多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社的拒绝,但他从不曾停笔,也不曾想过要放弃这项庄严而神圣的工作。我和‘路奖’也一样,一直在坚定地走着。面对那些争议与质疑,我们永远不会放弃与文学创作同样重要的文学批评。”

浪漫主义文学对钢琴创作的影响分析 篇7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钢琴,影响

文学、音乐与舞蹈在艺术起源时就是三位于一体,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互相影响、借鉴、渗透,开始自觉追求艺术上的融合,丰富了各自的艺术表现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始于十八世纪末的德国,以施莱格尔兄弟为首的浪漫派诗人,强调文学的幻想和想象的自由、任意而不受任何规则约束。随后,浪漫思想从德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正如雨果所言:“时间到了,世界和诗将开始另一纪元”。器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艺术。钢琴作为代表艺术之一,不断的扩大和改进,在不同的力度上发出丰满而美妙的声音,在各方面满足对表情和惊人技巧的要求。钢琴受到越来越作曲家的青睐,成为可与管弦乐队相抗衡的最重要的独奏乐器。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由于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等的影响,相对于古典主义时期来说,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

艺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艺术作品是综合性的,只是在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上各有差异而己。舒曼曾说过:“一种艺术的美学也就是另一种艺术的美学,只是所用的素材不同而已。”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舒伯特说过:“歌德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成功。”[1]当时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深受文学潮流的影响,特别是钢琴乐曲,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文学属性。

1 浪漫主义文学影响钢琴音乐的审美

浪漫原是指罗曼文学中的诗和传奇,最主要特征是冒险和放纵的想象,浪漫主义作品表现出青春的活力、渴望与陶醉等特点。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自古有之,但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兴起。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级大的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例如,卢梭的主情主义文学和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表现出来的崇尚感情、强调个性自由和迷恋大自然。

在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创作的成功与否,决定于作品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欣赏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理想和审美兴趣。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解放了作家的创作主动性,主张表现内心世界、赞颂自然景色的感伤。在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之下,音乐与文学的交流十分普遍。人们在音乐上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变化,从古典的对艺术始终持谦和的、自我节制的态度过渡到想象的丰富、情感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音乐家打破了固有的形式而追求精神内容的表现,力求使情感成为精神内容的主导。浪漫主义文学不仅给音乐家的钢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在审美方面给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以很好的借鉴,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也取得了更加引人注目成就。

浪漫主义音乐思潮于19世纪20年代形成,在30年代至40年代达到高潮。德国作曲家韦伯与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都是一流的浪漫主义音乐家。这些著名的音乐家具有很高的浪漫主义文学素养。舒曼在读中学时就开始创作诗歌、戏剧和长篇小说。肖邦因为有扎实的波兰民族民间文学的滋养,他的手指间是才流露出感人的钢琴诗乐的。李斯特之所以能够创造崭新的音乐体裁交响诗,并把标题音乐推向新的顶峰,则无疑得益于他非凡的文学修养。勋伯格就曾指出“标准钢琴曲目中约百分之六十属浪漫派音乐,从肖邦直到勃拉姆斯和拉赫玛尼诺夫。”

2 钢琴音乐的浪漫的诗意表现

浪漫主义思潮最初是从文学领域开始的,诗歌创作是浪漫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形式。浪漫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在世界有着比理性更高的更本质的东西,只有诗才能向这种人的灵性发出呼唤。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都植根于诗的灵感,对诗意的追求深深影响着钢琴作品的创作。

2.1 钢琴音乐营造浪漫主义文学的意境

19世纪许多浪漫主义钢琴家直接从诗中获取灵感,利用钢琴音响营造诗的意境,表达他们对诗的理解。

舒曼是浪漫主义钢琴家最具典型的代表,他认为音乐不仅仅只是一个音响的模式,而是一种意蕴,超越平凡的事物的表象。舒曼力图用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诗化的形象或意象,唤起音乐以外的诗情画意。舒曼的钢琴乐曲是一面反映美丽如画的文学幻想的镜子,他的《童年情景》的第七首“奇幻的梦境”采用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主题的题材非常简短,只有4小节,旋律是婉转动听的主题及其反复变化,但表现出动人的梦幻色彩。乐曲似乎描述孩子们安静地入睡,然后由入睡到梦境,再由梦境的变幻回到开始的入睡状态。中低声部的副旋律的线条对话,以细腻的明暗对比,刻画出心灵的波纹[2]。

“钢琴诗人”之称的肖邦是一位用音乐来表达田园诗般优美意境的无与伦比的大师,从他在钢琴上可以看到他浪漫主义的灵魂。他众多作品尤其是24首前奏曲和21首夜曲,无一例外都洋溢着中国古典田园诗歌一般幽雅、宁静的美感。他的降b小调第1号夜曲,这首风格沉静安详的音乐短章,充满淡雅而美丽的情怀。伟大的诗人海涅听了肖邦的演奏以后写道:“他不仅是一个具有高度技巧的钢琴家,也是一个诗人,他能把他心中蕴藏的诗境描绘出来……他真正的家乡,是诗的神妙的王国。”[3]

李斯特不仅对钢琴有神出鬼没的妙手,而且有着深厚的文艺和哲学修养。他的艺术理想是将各类艺术高度的综合,因此,他将钢琴看做万能的乐器,把大量的交响乐及歌剧作品改编成钢琴曲来演奏,力求将文学与绘画的题材完全融化于音乐之中,不少钢琴作品都冠以与文学或绘画雕塑有关的标题。《但丁奏鸣曲》是李斯特《旅游岁月》第二集中最后和规模最大的一首,直接表达了李斯特读了但丁《神曲》第一部《地狱篇》的印象,而《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则直接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的《抒情诗集》中的三首诗改编成歌曲,之后又将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成为十分令人喜爱和具有吸引力的作品。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诗意特质体现在19世纪时期许多钢琴家的创作中,并深深影响着后人的创作。它开启了钢琴音乐的新的生命,钢琴音乐的美在这里开始肆无忌惮的显现,并直接影响了德彪西等印象主义音乐家的创作。“诗意地栖居”,在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2.2 钢琴创作的浪漫主义文学主题

浪漫主义文作品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主题,许多浪漫主义钢琴音乐作品直接与诗有关,柴科夫斯基的《四季》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1875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者尼古拉·马特耶维奇·贝纳德从俄国的诗中选出12首适合于一年中各月份的诗,按月在刊物上登出。同时,柴科夫斯基每月为该杂志写一首能描写该月性格的钢琴曲,于是《四季》便产生了。这十二首钢琴曲,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的自然景色,而且深刻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柴科夫斯基在几幅诗意的图画里,把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着的生命的惋惜,哲理性地表现出来。《六月一船歌》柴科夫斯基重要的钢琴代表作之一,它是根据阿?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创作的[4]。肖邦曾对舒曼说他的“某些叙事曲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史诗内容启发而写的”,例如,降A大调叙事曲与海涅的故事诗《罗列莱》有关联。舒曼的钢琴作品深受文学的影响,他经常把一些小型的钢琴套曲冠以各种富有诗意和文学性的标题,如:《狂欢节》、《蝴蝶》、《童年情景》等。舒伯特为40多首歌德的诗谱曲,为20多首海涅的诗谱曲,如《格丽卿在纺车旁》、《魔王》、《野玫瑰》等都是为歌德的诗而作的。舒曼尤其喜爱海涅的诗歌,为之谱写了四十多首歌曲,李斯特称赞舒曼“是把诗作为音乐的基础并使它们融为一体的大师”。

2.3 浪漫主义文学启迪钢琴创作的灵感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启迪着音乐大师的钢琴作品创作灵感,很多出色的钢琴作品都是在音乐家阅读完文学作品后有感而发的。文学作品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它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5]。舒曼的钢琴曲《蝴蝶》是读让?保尔的小说《血气方刚的时期》而作的,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的主人公克莱斯勒,是霍夫曼的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中的人物。肖邦首创的钢琴叙事曲,就是直接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创作的。他的第一叙事曲创作灵感来自密茨凯维兹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第二首叙事曲是根据密茨凯维兹的长诗《斯维切济姑娘》构思的,第三首叙事曲内容则与海涅的诗《罗列莱》有关。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是受了歌德的《浮士德》》的启发而写的。

3 结论

19世纪是音乐的繁荣时期,文学与音乐之间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许多文学作品进入了浪漫主义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钢琴艺术,深化和完善了音乐文化。对于钢琴艺术来说,浪漫主义时期是其发展的顶峰,它不但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更是后世钢琴艺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为音乐工作者,了解学习西方音乐发展,了解不同时期音乐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费晓玉:浅析浪漫主义文学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1):21-23。

[2]谭建光:试论舒曼《童年情景》的浪漫主义特征[J]。乐府新声,2006,1。

[3]加拉茨卡娅:西欧音乐名作[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40。

[4]张正梅: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一船歌》的和声学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2006,2。

探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篇8

莎士比亚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学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威尼斯商人》以及《哈姆雷特》等, 由于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有着自然观与想象力等传承, 因此, 当人们谈论到浪漫主义文学时, 不得不提起莎士比亚。

2.对莎士比亚传承的分析

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统, 可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即自然观方面、想象力方面以及天赋方面, 多数浪漫派的文学家都将莎士比亚所创作出作品, 视为浪漫主义艺术的经典。

2.1 从自然观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观有了新的见解, 其实早在浪漫主义时期, 人们对自然观就已经有了独特的看法, 认为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自然状态, 属于人文主义自然观。莎士比亚被喜剧作家本 · 琼生称之为“自然的诗人”。在莎士比亚所创作的作品中, 人们可容易看出莎士比亚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在作品中看出大自然给莎士比亚所带来的喜悦[1]。在作品《李尓王》就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例如, 其中有一段对白为 :“大自然, 你是我的女神, 我愿意在你的法律面前俯首听命。”这一句话, 就将莎士比亚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表现得淋漓精致, 给予读者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感觉, 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 向读者展现出了大自然灵动、亲切的一幕。当浪漫主义文人在作品中描绘大自然时, 同样会将人与大自然相互融合, 使人与物完全融为一体, 例如, 在《她住在人迹罕到的路边》中, 就表现出作者华兹华斯的“消极感受力”, 在此作品中, 作者将植物与姑娘都融入到大自然之中, 物我一体。

当人们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时, 深深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莎士比亚的影响之下, 文学家对大自然的描绘更加具有深度, 将大自然拟人化, 达到大自然能与人相通的境界。

2.2 从想象力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浪漫主义剧作家进行创作时, 常常借鉴莎士比亚的作品, 以此为参考展开创作, 在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中, 例如, 《冬天的故事》、《辛白林》、等, 都体现出莎士比亚超人般的天赋, 这些作品都存在一个特点, 就是向读者展示虚化、浪漫的田园景象。而在莎士比亚后期的创作作品中, 其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展现, 当读者阅读完之后, 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2]。最典型的就是《泰尔亲王》, 在这部作品里, 描述到配力克里斯与妻子泰莎回国时遇难, 妻子身亡, 将其尸体装箱投入海里, 后来箱子飘到岸上, 泰莎被医术高明的贵族医治, 得以复活。这一幕充分体现出了莎士比亚惊人的想象力。而这一模式, 巧妙的被柯尔律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 -《老水手行》上, 作者笔下的水手, 同样经历了死而复活的经历, 另外, 还将泰莎死亡之后所营造出了“死中生”意象, 运用到《老水手行》当中, 使读者感受到《泰尔亲王》与《老水手行》有相同的美妙惊人之处。另外,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中的精彩片段, 也被柯尔律治巧妙地运用到《老水手行》之中。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想象力, 令读者惊叹, 因此被柯尔律治所应用到作品当中, 不但体现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得到其他作家的肯定, 更体现出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2.3 从天赋的角度分析浪漫主义文学对莎士比亚的传承

莎士比亚的多数作品都是采用艺术本身的表达形式进行表达, 向读者展现出艺术创作中, 怎么将有意识与无意识、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等, 相结合、相互转化。而卡莱尔等文评家则认为, 莎士比亚向读者展示无意识的艺术作品, 才是智慧的表现。例如, 作品《麦克白》, 主要是以男性意象为剧情的线索, 与此同时, 又暗含着以女巫及麦克白夫人等的女性意象线索, 特别是在女巫形象的描绘上, 更是活灵活现, 可将其视为荣格笔下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阿尼玛的意象[3]。在此剧中, 女巫这一人物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女巫的存在, 麦克白的野心才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由于女巫的诱惑, 才使得麦克白失去良知, 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整个作品中, 都体现出阿尼玛意象, 该意象让作品充满了宿命论的思想。表现了作者莎士比亚无意识的天赋, 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莎士比亚无意识的自我。

莎士比亚是无意识创造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作品对其他浪漫主义派文人具有深远的影响, 莎士比亚向读者展示的是创造生活, 并不是在模仿生活, 让读者看到作者潜藏的天赋。

3.结束语

莎士比亚的作品对后人造成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研究, 并巧妙地将其创作理念、形式等, 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传承了莎士比亚所留下的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刘翼斌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 21 (02) :158-159.

[2]宋敏.《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5 (06) :126-127.

浪漫主义文学 篇9

浪漫主义诞生于18世纪末期、19世纪初期, 它的最突出、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表现主观理想, 注重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在俄国中, 普希金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 并且他还是现实主义的奠基者。受普希金的影响, 屠格涅夫虽然是现实主义者, 但是, 他最开始创作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 他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过程。因此, 本文选取了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和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两个“多余人”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以便增加对这一时期“多余人”人物形象的了解。

一、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多余人”形象特点分析

奥涅金是普希金在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一个“多余人”形象, 它也是俄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是“多余人”的始祖。

1.奥涅金在生活中思索过

奥涅金生活在19世纪的20年代里, 当时俄国伟大的卫国战争已经开始打响, 解放运动开始高涨, 无形之中, 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被激发出来, 民族自豪感被释放出来, 且当时风风火火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正在震撼着整个俄国, 越来越多的俄国资产阶级意识到必须组织自己的团体, 并参与组织了十二月党人的起义活动。然而这次起义活动因为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宣告失败, 正是因为如此, 本次活动激发了民族的觉醒, 唤醒了大批有志贵族青年的思想。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就是在此时觉醒起来的。深处名门贵族的奥涅金从小就在贵族环境中接受了贵族式的教育方式, 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阅读过热情、充满足有的拜伦诗篇, 学会了法语和拉丁语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本领, 由此, 在上层社会中, 奥涅金成为了比较少有的博学青年中的一员。然而, 在上流社会中的环境因素决定了他仍然摆脱不了整天参加舞会、酒宴、剧场的应酬, 甚至是大部分的时间里还需要去谈恋爱。受进步思想以及革命浪潮的影响下, 奥涅金逐步厌倦了奢靡的上流生活形式, 失去了对形形色色社交生活的兴趣, 开始不满腐朽、堕落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 由此, 引发了他想要过新生活的强烈想法。奥涅金渴望离开奢华的上流社会去到偏远的乡村

梵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一种心灵的碰撞, 一种追求自我的精神和这种精神下跳跃和扭动的内心。

从众多艺术流派的画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静物画的对象通常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实物, 这些东西平时看上去并不起眼, 艺术家通过自己个性的眼光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赋予静物画灵魂。在作画中挖掘自然的本质与人精神世界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再现, 就是自身存在的一种存在的再现, 通过静物的存在来表示事物之间、人类自身存在之间的一种关系, 以达到充分表现个人对存在里生活、工作、读书, 以此寻求解脱, 重新振作起来。

奥涅金受过卢梭的影响, 读过政治经济学, 他还企图用较轻的地租来改变沉重徭役, 甚至还与一些友人探讨过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思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客观来讲, 他传播了先进的文化思想, 将当时欧洲先进的思想引入到了俄国。然而, 作为奥涅金来说, 它的主观愿望是好的, 但是他的这些思想和行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出生于豪门贵族的奥涅金, 虽然教育让他接收到了先进的思想, 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本领, 但是教育也给他带来了不工作的习惯, 每逢学习的时候, 他只想睡觉, 没有实干精神和实干能力, 更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正是因为如此, 让奥涅金在精神上始终处于忧郁、烦闷、怀疑和惆怅的危机之中, 导致他患上了忧郁症。在生活中的他整天无所事事, 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正确位置, 因此, 奥涅金甚至走上了自我否定之路, 这就是一个在生活中思索过的奥涅金。

2.奥涅金具有自私和唯我主义思想

跟上流贵族社会子弟不同的是, 奥涅金并不是玩世不恭, 淫乱放荡之辈。相反的是, 他非常曾恒上流贵族社会荒淫奢靡的生活状态, 但是, 面对具有金色梦幻的连斯基, 他在开枪的瞬间, 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世俗的帮凶。根据他与达吉雅娜爱情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既想要追求全新又不想脱离当时社会的“多余人”形象特点。具有超凡思想和美丽容颜的达吉雅娜把奥涅金深深的吸引住,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拒绝了达吉雅娜的爱情, 但是他却又对后来成为“涅瓦女神”达吉雅娜进行狂热的追求, 从这一些列的举动充分的可以看出奥涅金作为贵族上层社会的那种自私的本性。作为达吉雅娜来说, 她具有着进步的思想, 虽然生活在平静的环境之中, 但是她却并不满足于现实的平静生活。当具有聪明才智, 愤世嫉俗的男主人公奥涅金的出现时, 这与达吉雅娜自身追求的生活状态比较接近, 有些相似之处, 因此, 达吉雅娜视奥涅金为自己的心中英雄, 大胆的表达出了自己爱慕之情。然而, 对生活已经厌倦、心灰意冷的奥涅金来说, 炙热的爱情根本不能够打动他冷却的心灵, 并且他不想用家庭束缚自己, 也不愿意为此承担做丈夫的基本责任, 这也提前预示了达吉雅娜本人在爱情方面的悲剧命运,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奥涅金自私的本性特点。

当奥涅金拒绝了达吉雅娜爱情的几年之后, 他们重逢在圣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时, 奥涅金再次爱上了并不断追求已经成了令人羡慕的贵夫人的达吉雅娜, 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奥涅金始终不能改变的贵族阶级的利己本性。就连自己最亲密的挚友连斯基, 奥涅金都利用达吉雅娜的妹妹来戏弄自己挚友的感情, 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可见, 奥涅金是多么的唯我主义。虽然他为此接受了挚友连斯基的挑战而感到自责和悔恨过, 但是为了个人名誉和尊严、为了不让社会所耻笑, 他还是决定去决斗, 就这样, 一位年

的一种欣赏。

所以, 静物画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静物本身, 更重要的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欣赏。那么, 静物画和其他画科一样, 需要艺术家在作画的过程中保持理性的状态, 用一颗虔诚之心去探寻静物画的真谛。画属于你的真情实感的东西, 没有什么是主流, 一切都基于人本身, 对于自身的一种思考, 对于人自身思考的一种表现。

轻有为的青年倒在了他的枪口之下, 这也将奥涅金的唯我主义思想暴露无遗。因此说, 奥涅金具有着自私和唯我主义思想。

3.出淤泥而必染的奥涅金

所处的环境和阶级地位决定了奥涅金出淤泥而必然的结果。从表面上来看, 奥涅金地位高贵, 衣食无忧, 但是他并不是掌握实权的统治阶级。他在思想意识方面更倾向于下层地位。所以, 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具有着革命性和反动性的双重性格特点。

对于那些掌握国家政权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真正上层统治者来说, 奥涅金对他们是既敬畏又仇恨。同为上层贵族阶级, 由于不平等的利益分配和不平等的地位环境, 很容易使奥涅金这样的上层贵族对掌握国家大权的上层统治者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与此同时, 他对社会底层的特权以及自身思想观念的局限导致他不可能适应底层人民的生活,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他们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社会底层人民的巨大力量, 所以, 革命运动脱离了人民群众, 缺少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必然导致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最终失败。

奥涅金在思想上背叛了自己所在的上层阶级, 在生活上却又依赖自己所在的上层阶级, 换句话说, 他不可能站在统治阶级的一方, 同时也不可能站在人民群众的一方。奥涅金的这种思想意识让他走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境界之中, 这也让他的心态和他的行动上发生了特殊的变化, 这些变化一是奥涅金土生土长的环境中所熏陶感染的, 二是他本身骨子里就带有的, 他仍然流淌着贵族阶级身上的血液。同时, 再加上他还受到了西方其他国家思想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他呈现出脱离社会发展, 甚至出现奇异思想意识。但是, 作为奥涅金来说, 他终究不可能彻底摆脱封建阶级的制度, 不可能完全拔出贵族阶级泥潭, 因此, 他的那些奇特的思想都是苍白无力的, 他最终也不可能出淤泥而不染。

在俄国19世纪20年代的生活中, 到处都可以看见像奥涅金这样的贵族青年代表, 可以说, 他是俄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是时代变革的产物。生活在贵族社会的没落时期的奥涅金既不能完全摆脱贵族阶级立场, 不和他们同流合污, 但他又不能完全远离人民群众, 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所以, 这些都决定了奥涅金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正是俄国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奥涅金这样具有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特点, 这一人物形象准确地传达出了这些多余人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屠格涅夫塑造的罗亭“多余人”形象特点分析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的典型代表——罗亭, 其在人物形象方面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 多才多艺的知识青年, 有头脑、有口才, 相当有理想有信念

在小说里面正是充分的体现了他的这一点, 一开始女主人公接待并且深情的款待了来自远方的客人, 那就是罗亭, 并且从这开始叙述了两人交往的爱情。小说中反复写到罗亭与来庄园游玩的另外的客人的交流, 正是这一系列的行为突显了罗亭的才华横溢。

1. 罗亭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

他出众的口才加上才华横溢的表演, 使他成为一名成功的演说家。他的精彩表演瞬间点燃了其他人心中的希望。他与比加索夫的初次交流, 使得全场沸腾, 轰动全场, 受到大批人的瞩目, 各自围坐在罗亭的四周, 仰望着他, 那时的人们像是在倾听上帝的祷告一样, 目光全部集中在罗亭一人身上, 纷纷坐在他的周边, 细细的品味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其中受到震撼最大的是巴西斯托夫和娜塔莉亚, 巴西斯托夫表情夸张, 张大嘴巴, 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番的激动;而娜塔莉亚专心致志的望着罗亭, 仿佛一切的事情都已经浑然不在了, 跟着罗亭的话语不断地变换着他的表情, 时而欢喜时而忧郁, 完全被罗亭所感染。巴西斯托夫夜不能寐, 他一晚上都在给他的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 而娜塔莉亚虽然躺在床上, 但是一直没有睡意, 他一直在回忆罗亭的演讲, 心情也是此起彼伏。毫无疑问, 罗亭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 他的演讲波及到了娜塔莉亚内心的各个角落, 也使得一位普通的家庭教师——巴西斯托夫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他视罗亭为自己的偶像, 把罗亭的话语作为导向标。这一切都是归功于罗亭的精彩演讲以及鉴定的信念, 他的演讲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 当然也正因为此从而也赢取了娜塔莉亚的爱慕之心, 由此证明他是一位成功的并且优秀的演说家。

2. 罗亭是一位上流社会的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的热情青年

罗亭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曾经上过大学、又游览过外国名地, 他受过高等院校的良好的教育, 尤其是受到西方人文、自由、平等的哲学思想以及西方主要的学术思潮的影响, 造就了罗亭很高的艺术修养。他关切社会重点以及热点问题, 喜欢讨论并且经常与其他的知识青年一起探讨知识、话题。正是他在与别人探讨的时候让我们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到罗亭生动的演讲以及耐人寻味的话语, 他善于言辞, 能够把思想转变为现实, 并且在论据中占据主要地位以获取胜利。这部小说的开头就巧妙的设计了他的大学同学烈日涅夫的出现, 一个剖析罗亭的人物角色, 当罗亭在剖析现实以及剖析时代的同时, 烈日涅夫也在深刻的剖析着他。之后他还在林业、农业、教育业都有过奋斗, 但最后都是以失败结束, 在小说的尾声, 罗亭表现的已经很疲惫, 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以及太多的挫折, 所以导致了他心累, 当然烈日涅夫一直在激励他, 重拾自己的自信心。

(二)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1. 罗亭不接受娜塔莉亚的爱情

罗亭在知道娜塔莉亚对他产生爱慕之心时, 他向娜塔莉亚的父亲坦诚了自己的一切, 表明自己的立场以及自己的家境, 结果他的父亲不允许他们之间的交往, 但是娜塔莉亚毫不避讳, 决定抛弃家人也要和罗亭在一起, 但是软弱无能的罗亭却选择退出, 拒绝了娜塔莉亚的爱情。可怜的娜塔莉亚却最嫁给了爱他的沃伦采夫。数年后再见到罗亭回到农场的时候, 他一无是处, 孤寂一人。

2. 罗亭只顾思想上大做文章, 理论却不与实践相结合

在她离开娜塔莉亚之后, 就一直在外漂泊, 在他漂泊的这几年里, 做任何事情都不如意, 导致了他神情恍惚, 苍老了许多, 他在林业、农业、教育业中都遭遇了挫折, 但是这种失败他自身也知道是由于自己缺乏毅力, 并且不善于去建设、创作, 以至于没有这么年里没有精干于某一行。

罗亭的精彩绝伦的演讲与这种不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就造就了“多余人”的这种性格特征, 当然, 随着时代的进步, 罗亭与之前的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又不是相同的, 而罗亭又是新时代的“多余人”的代表。

总之, 不管是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人物形象还是屠格涅夫塑造的罗亭人物形象, 他们在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个性品质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 但是普希金和屠格涅夫都非常成功的刻画出了“多余人”这一特殊的人物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他们并不是多余的, 相反还是进步的。

摘要:在十九世纪时, 俄罗斯文学中塑造出了一批“多余人”形象的作品, 它是世界文学坛史上是一种特有的现象, 它随着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始而出现, 随着革命运动的终结而销声匿迹, 充分体现出了贵族革命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特点。本文拟通过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进而加深对其的了解。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多余人”,形象塑造,奥涅金,罗亭

参考文献

[1]徐美仙.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浅析《罗亭》中“多余人”的形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10.

[2]于春波.浅析多余人奥涅金的形象特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1.

[3]马媛媛.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多余人形象[J].北方文学, 2011.9.

[4]赵雪华.俄罗斯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新思考[J].外国问题研究.2010.4.

浪漫主义文学 篇10

浪漫主义文学对人以及对人情感的表现, 它把文学的关注对象由礼教、形式转向人自身。它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真实看法, 不压抑人性。因此, 自浪漫主义文学开天辟地以来对“本我”的表达。随后, 出现了对“超我”表达的, 以及“本我”与“超我”无法调和的。而, 第一种破坏性最大, 破坏外在的压制力。第三种具有自我毁坏能力, 破坏的不是外界的藩篱, 而是自己。第二种最平淡, 如同道家思想一样, 具有“春来草自青”淡雅。

一、浪漫主义的三种划分依据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本我”笃信我的快乐, 尽最大努力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自我”坚持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情况, 在自己不受损伤的前提下, 的满足“本我”。“自我”是服务于“本我”的。“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追寻自身的价值, 追求最终意义。“超我”不断反省“本我”, 产生愧疚感负罪感, 从而实现自身的升华。[2]根据“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在斗争中的成败分为三种:“本我”胜、“超我”胜和“本我”与“超我”打成平手。

浪漫主义指向自己, 指向“我”, 它能够折射出自我意识中“三个我”的激烈斗争。“本我”胜的浪漫主义文学, 情感浓烈, 或者具有非常大的对现实的破坏力与干涉力, 或者与世隔绝形成一个乌托邦的唯美的世界, 如《女神》《边城》。本我与超我不可调和的浪漫主义文学中, 往往表现出一个人格分裂的迷失的自我。分裂的迷失的“我”或者走向毁灭, 或者走向虚无。在自我的斗争与人格分裂中痛苦地宣泄着自身的不可奈何, 如《莎菲女士的日记》。超我胜的浪漫主义文学趋向于自身的升华, 流露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恬淡思想。这种小说中, 也会营造了一个唯美的田园世界, 然而, 在这个世界中不会让读者感觉到一丝一毫的伤感。因此, 这一类表现了道家思想的静看花开花落的平实。叙述者超然的态度, 看淡生死离别, 表现出极大的调和与中庸, 如周作人的散文等。

总之, 浪漫主义文学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类的情感, 运用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划分浪漫主义文学或许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视角。

二、三种划分

(一) “本我”的彰显——以沈从文《柏子》为例

弗洛伊德将力比多 (libido) 包含于自我之中的情况称为“自恋”。[3]“自恋”是对“本我”的认可。

沈从文的自恋表现为, 一方面对都市文化的厌恶, 另一方面又是作家自卑心理的闪现。沈从文的小说包括《边城》《三三》《柏子》都会在无意识中流露着淡淡的哀伤。这里的哀伤, 一方面是在工业社会向农业社会的大举侵蚀中, 他所供奉的“希腊小庙”不得不走向灭亡。之所以会哀伤, 是因为它对如此美妙的“湘西世界“的悲叹与惋惜。另一方面, 这种哀伤是他自己的哀伤, 作为乡下人的自卑。在大都市面前, 他找不到实现自己的途径, 处处不得志, 因而不自信。[3]《柏子》讲述的是一种不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所能接受的爱情故事。妓女象征着人的性欲望, 但这种欲望是健康并且富有活力的, 即使嫖娼让水手们花掉了所有积蓄。

首先, 无限制地满足“本我”。虽然花掉了积蓄, 不仅没有产生愧疚感负罪感, 反而拥有着无限的快乐。他尽可能的行使着本我的快乐原则, 无爱不欢。

其次, 虽然月复一月的花尽自己的金钱, 却没有产生西西弗反复推石头所产生的荒诞感。柏子不是理性的活着, 看透世界的荒诞, 从而对世界产生所谓的恶心感。他活在沈从文所构建的只有真善美的湘西世界中, 为了自己为了爱欲情感而活。可见, 柏子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性爱, 没有“超我”的反省, 没有苦闷与愧疚。

最后, 《柏子》追求本真的人性。我们不能给它套上道德的绞绳。因为, 现代人的道德只不过是压抑人性而获取的统治秩序的信念与准则。这些所谓的道德很多都是反人性的。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把读者与现代的道德社会拉开距离, 以一种返璞归真的态度去理解柏子理解他的湘西世界。从而打破社会的藩篱, 追寻人回归自然的野性。

总之, 《柏子》所表现的情感是健康的, 追求的是人自由自在的生命。柏子所展现的“本我”是美好的真实的至善的。

(二) “超我”的升华——以废名《竹林的故事》为例

荣格注意到:某些表现在古代神话、部落传说和原始艺术中的意象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民族和野蛮部落中。[4]这些就是集体无意识。同样, 《竹林的故事》也表现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即构建人类的祥和的精神家园, 这个家园流露了中国传统文人价值观——富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在他的精神家园中, 一切都是淡淡的, 无欲无求。

首先, 恬淡的田园牧歌。《竹林的故事》中有翠竹、小溪、竹林以及菜园。所有的意象都是那样淡雅平和。

其次, 道家思想能够在《竹林的故事》小说中表现出来。一种是淡淡的感伤:三姑娘的父亲逝世, 没有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 反而是淡淡的。“从此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 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 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抄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竹竿, 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5]《竹林的故事》可以看出, 消除欲望, “超我”把“自我”的压制转变成对自然对“道”的追求, 因而升华了自己, 寻找了安慰。另一种是道家思想本身带来的浪漫。因为, 儒家思想是一种类似于十七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 道家思想却是一种浪漫主义。[6]

总之, “超我”消除了“本我”的欲望。消除了欲望并不是压制了自身, 它同样是顺应人性的。“超我”使“人”脱离兽性, 脱离了只是满足本能的动物的界限, 成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

(三)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挣扎——以叶灵凤和丁玲为例

首先, 一方面陷入疯狂的自我认可中, 也就是自恋。她以自我为中心, 极大满足”本我“的虚荣。如, 她听说剑如被自己气病了, 不仅没有同情反而很高兴。她与苇弟搞暧昧, 不仅不觉得会伤害他, 反而说明自己很有魅力。她始终觉得凌吉士不可能不会爱自己, 因为她觉得自己是那样可爱。

其次, 另一方面她又不断的愧疚。她爱苇弟, 但不喜欢他平凡的外表, 一方面不想失去苇弟的追捧, 同时希望“有那么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 并填实苇弟所感得的空虚啊”。[7]此外, 凌吉士对于她而言却只是爱潇洒的外貌, 不爱他草包一样的内心。因此, 她摇摆在爱的能与不能之间, 挣扎在“本我”与“超我”之间。

同样, 《女娲氏之遗孽》中的蕙也在爱与否定中选择。她一方面爱着她的情人莓箴, 高喊着为了爱情奋起掀去一切面障。[8]另一方面, 她对不住她的丈夫敬生, 因此陷入无限的焦虑中生了大病。

可见, 莎菲和蕙既想满足“本我“的欲望, 又煎熬在”超我“所发出的或价值观的不统一或道德的警告上。所以, 一面“本我”被放逐了, 另一面也放逐着“超我”, 她们不够彻底、不够完全。然而, 正是因为这样的犹豫, 也表明了她们自身的觉醒。可悲的是, 她们一脚迈向了理性的世界, 另一脚却深陷”本我“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所以, 夹在两者的她们无法做出抉择。蕙在痛苦中自杀, 莎菲在挣扎中走向虚无。

综上所述, 浪漫主义作家在情感的宣泄中无意识下存在着“本我”与“超我”的斗争。根据二者的斗争, 把浪漫主义文学分成了三类。从而, 从心理分析角度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浪漫主义文学世界。

摘要:朱曦在《中国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中分为两类浪漫主义形态——功利浪漫主义文学与纯情浪漫主义文学。功利浪漫主义情绪浮躁, 追求文本的能指, 力图干涉社会生活。纯情浪漫主义是把个人视角作为表达自我感情的桥梁, 仅仅注重私人意志的抒发。在朱曦书中一般一个作家会隶属于一种形态。比如, 沈从文属于纯情浪漫主义一类, 郭沫若属于功利浪漫主义一类。但是, 我认为功利浪漫主义中也会有纯情的部分, 纯情浪漫主义也会有干涉生活的部分。所以, 我根据三个我的理论将浪漫主义彻底地划分, 虽然同是一个作者, 但是也极有可能归于不同的类别。

关键词:浪漫主义,弗洛伊德,自我,本我,超我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境与意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3]朱曦.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11.

[4]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7.

[5]丁玲等.莎菲女士的日记[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3.

[6]梁实秋.现代文学论[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7]丁玲等.莎菲女士的日记[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3.247.

上一篇:冠心病发病率下一篇: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