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2024-04-11

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精选8篇)

篇1: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急诊科与基层医疗机构

急诊转接服务机制

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我院的实际情况,我院现已与基层卫生院建立了双向转诊服务。为了加强急诊转接管理,把转接服务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特制订本制度。

一、转接程序 急诊科接基层医疗机构急诊转诊电话,询问并记录转诊患者数量、所在地点、一般情况、初步诊断及大概到达我院时间,以便我院急诊科做好相应准备,如需开通绿色通道需报道院总值班室、医教科及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并告知相应急诊值班医生及护士,当班医生护士做好接诊准备。

二、转接条件

1、各种损伤(工伤、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烧、烫伤等)、急性中毒(毒物、毒气、毒品等)伤情严重或较重者;

2、各种原因致大出血、咯血者;

3、急慢性疾病,病情较危、重者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4、诊断不明确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

5、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

6、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7、患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化疗者;

8、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

1、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转接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沟通协调:全院各部门互相配合、沟通协调,作好转诊衔接工作,确保转入方及被转者满意。

3、开展督促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转接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全院。

篇2: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一、转接程序 急诊科接基层医疗机构急诊转诊电话,询问并记录转诊患者数量、所在地点、一般情况、初步诊断及大概到达我院时间,以便我院急诊科做好相应准备,如需开通绿色通道需报道院总值班室、医教科及相关科室做好准备,并告知相应急诊值班医生及护士,当班医生护士做好接诊准备。

二、转接条件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

1、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转接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沟通协调:全院各部门互相配合、沟通协调,作好转诊衔接工作,确保转入方及被转者满意。

篇3: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一、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状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基层机构, 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保障单位,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发展历程

解放之初, 以农业合作社为经济基础的基层医疗体系是由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举办的合作医疗站与公社卫生院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与之对应, 现在的农村医疗制度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 。农村由赤脚医生免费提供服务, 赤脚医生由大队通过劳动工分给予报酬。改革开放以后, 为了适应农村包产到户改革的新形势, 村级卫生组织进行了以责任制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卫生改革。大队集体办的合作医疗站发展为由“赤脚医生”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的村卫生所, 恢复了医疗收费, “赤脚医生”的报酬变为保本吃利或保本补贴等形式。公社卫生院由乡镇按差额单位给予补助, 半企业半事业化运作。由于基层条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 在与县级医院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运作艰难, 逐渐形成了“以药养医”的运作模式。

2003年“非典”以后, 充分暴露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不协调性, 特别是基层医疗方面问题更加突出, 从而社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 也引起国家对卫生院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在此期间, 甘肃省的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03年5月, 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6年6月, 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全省着力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大力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改革, 理顺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农村卫生各项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

与此同时,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开始发展, 甘肃省出台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 制定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编制标准, 推动了城市社区卫生的发展。2007年, 甘肃省政府决定改革乡镇卫生院的经费保障机制, 2008年, 省编办、卫生等部门出台了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标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此走上了规范管理的道路。

(二)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9年底, 全省有乡镇卫生院1390所, 村卫生室15158个, 城市社区卫生中心 (站) 340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9840张 (占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数的22.9%)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床位1607张 (占甘肃省医疗机构床位数的0.02%)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19282人, 占甘肃省总卫生人员的17.9%,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6453人, 占全省总卫生人员的15.4%。到目前, 甘肃省基本达到了每个乡镇有1个政府兴办的卫生院, 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部分村有1个卫生室。部分区县已推进了乡村一体化管理,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设置、人员、业务、器械、财务进行统一管理, 逐步向村卫生室“法律责任独立、财务核算独立”过渡。 (文中数据来源于2009年甘肃省卫生厅统计资料) 。

(三) 财政对乡镇卫生院补助变革

2002年, 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 甘肃省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统一管理。县财政对乡镇卫生院实行差额拨款, 其间乡镇卫生院的收入主要是财政补助、药品收入和医疗收入等, 财政补助医院人员经费的60%, 其余由医院通过医疗服务和药品加成解决。2003年建立新农合制度后, 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新农合逐渐在全国覆盖, 为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为新农合提供保障服务, 国家加大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补助和乡镇卫生院支持力度。2007年, 全省实现了编制内人员工资财政全额供给, 并连续几年招录近1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加强卫生院人才建设, 而经费则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保证。从2006年开始, 省级财政连续5年对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给予了大量投入。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发展, 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和收入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

(四) “十一五”期间卫生投入与财政支出关系

1. 甘肃省财政基本情况。

2005年甘肃省大口径财政收入为254.6亿元, 2010年为745.3亿元, 年均递增24%;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为123.5亿元, 2010年为353.6亿元, 年均递增23.4%, 均高于同期GDP增长。2005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82元, 2010年为1343元。2005年甘肃省财政支出为429亿元, 2010年为1466.7亿元, 年均递增28%, 2005年人均支出为1655元, 2010年为5567元。

虽然我省财政收支近几年增长较快, 但我省财政在基本省情上没有变, “收入总量小、支出需求大、保障水平低、历史欠账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仍是主要特征, 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财力无力保障, 财政的自给率还不足30%, 主要依赖中央补助过日子。

2. 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情况。

在甘肃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一直把加大卫生投入, 转变卫生服务职能放在首要位置。“十一五”期间,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21.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0.3亿元, 增长近5倍, 累计达310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为42.8%, 均高于全省财政收入和支出平均速度。医药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逐年增长, 从2005年的4.2%提高到2010年的6.9%。见表1。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2005-2010年甘肃省财政总决算

(五) 2008年至2010年乡镇卫生院的收支状况

1. 总收入方面。

2008年, 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收入为12.5亿元, 其中:财政补助收入5.3亿元, 占总收入的42.4%, 药品收入4.6亿元, 占36.8%, 医疗收入2.4亿元, 占19.2%, 其他收入0.2亿元, 占1.6%。2009年, 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收入为14.8亿元, 其中:财政补助收入6.4亿元, 占总收入的43%, 药品收入5.5亿元, 占37%, 医疗收入2.7亿元, 占18.2%, 其他收入0.2亿元, 占1.4%。2010年, 全省乡镇卫生院总收入为19.3亿元, 其中:财政补助收入9.7亿元, 占总收入的50.3%, 药品收入5.7亿元, 占29.5%, 医疗收入3.6亿元, 占18.7%, 其他收入0.3亿元, 占1.5%。见表2。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2008-2010年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统计资料

通过这三年的收入比较, 可以看出:一是乡镇卫生院这3年收入连续增长;二是财政补助逐年增加, 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到2010年占总收入的一半, 三是药品收入占到总收入比重虽然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总体还较大。可以说, 并没有因为财政投入加大, 使药品收入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财政投入不增加, 同等情况下, 药品收入定是飞速增长的。

2. 人员经费占财政补助情况方面。

2008年, 全省乡镇卫生院的财政补助资金5.3亿元。其中有4.8亿元用于人员经费, 占到财政补助的90.6%;2009年财政补助资金6.5亿元, 有5.7亿元用于人员经费, 占财政补助的87%;2010年财政补助资金9.7亿元有9亿元用于人员经费, 占财政补助的92.7%。见表3。表3:2008-2010甘肃省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占财政补助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2008-2010年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统计资料

从表中可以看出, 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在了人员经费支出, 只有部分用于保障卫生院的运转, 但效果甚微。

3. 药品收入及加成方面。

2008年, 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品纯收入为1.05亿元, 加成率为22.95%, 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加成收入7.9万元, 药品纯收入占总收入的8.4%, 门诊均次费用28.49元。2009年, 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品纯收入为1.1亿元, 加成率为20.7%, 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加成收入8.59万元, 药品纯收入占总收入的7.6%, 门诊均次费用为26.4元。2010年, 甘肃省乡镇卫生院药品纯收入为1.3亿元, 加成率为23.16%。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加成收入为9.9万元, 药品纯收入占总收入的6.8%, 门诊均次费用为33.65元。见表4。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2008-2010年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统计资料

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实行药品销售“零差率”之前, 全省乡镇卫生院药品平均加成率在20%至23%之间, 超过了国家规定的15%, 药品纯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低, 最高为8%, 虽然占比逐年降低, 但总额在逐年增加;门诊均次费用逐年有所增加, 这反映了在财政加大投入的几年间, 老百姓就医费用并未降低。

通过上述的分析, 可以明确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如何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切实减轻老百姓的医药负担。

二、准确把握医改和政府卫生投入政策

公共财政是党和政府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各级财政部门责无旁贷。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医药卫生体制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要强化政府责任, 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投入的比重, 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作为财政部门, 必须按照《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要求, 统筹考虑各地财力实际, 优化调整支出结构, 切实加大财政投入, 带动社会资金投入, 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可以说, 医改不仅是对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 也是对财政投入和监管方式的改革。

(一) 政府投入要把握“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方针。此次医改方案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方针, 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强调“基本”, 是因为我国还是一个中低收入国家, 虽然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 但人均GDP仍然在世界100位之后。目前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还只能是低水平的, 甚至部分项目还需要个人自付。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在“制度”, 其要义在于不分城乡、地域, 凡是我国国民, 在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均有制度保障, 这就破除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的制度藩篱, 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实践到理念的重大变革,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二) 政府投入要把握五项重点改革从基本、基础和基层起步的原则

为使改革尽快取得实效, 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未来三年要重点抓好五项重点改革。这是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本着解群众急需、各方可承受的原则作出的现实选择。这五项重点改革突出强调了现阶段应首先解决制度上的公平问题, 从低水平起步, 着眼“保基本、打基础、强基层”。

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就是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就是要从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出发, 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307种, 我省新增216种) , 并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定价、使用、报销等政策, 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降低群众用药负担。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就是要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建设, 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方便城乡基层群众就近就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就是要明确城乡居民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缩小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就是要通过改革试点,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性分开”。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和以绩效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 为降低医疗费用, 建立新补偿机制奠定基础。

(三) 财政投入要把握政府卫生投入政策

财政投入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部门是政府的综合管理部门, 在推进基层综合改革中承担着主要责任, 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和落实者, 也是改革的管理者和监督者, 还是政策的践行者和服务者。此次医改方案对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以投入促改革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一方面, 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 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 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在明确划分政府、社会与个人卫生投入责任的基础上, 确立政府在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同时, 更加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鼓励引入竞争机制, 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 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和高效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既努力实现公平目标又尽可能促进效率提高,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另一方面, 要转变政府投入机制, 以投入促改革。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重新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 调动积极性, 保障可持续”新的体制机制。

第一, 要兼顾供需双方。医改方案明确提出, 政府卫生投入要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卫生投入的方向由单纯投向供方, 向兼顾供需双方的重大转变, 意味着政府卫生投入既要投向医疗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方, 又要更多投向让群众直接受益的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不仅使医药卫生事业获得发展, 而且使广大医务人员受到鼓舞, 更为重要的是, 要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取得多赢的效果。

第二, 要推行购买服务。医改方案明确提出, 要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 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 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转变。在推行购买服务工作中, 要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拨款挂钩, 与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 以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率。

第三, 要强化核定收支。医改《意见》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 其中的关键在于一个“核”字。首先要核定工作任务, 然后核定收入和支出数额, 对于核定收支后的差额部分, 由财政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予以补助。这种管理办法, 既有利于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供有效的服务获得合理的补偿, 又有利于通过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 使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第四, 要实行多头补偿。要在医改资金的总盘子内, 统筹政府补需方与补供方的资金总量, 从政府投入的资金循环上入手整体考虑。除财政补助外, 要通过医保基金, 采取购买服务等多渠道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进行补偿,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费用的合理分担机制。要下决心调整支出结构, 完善补偿方式, 争取一举多得, 多方共赢, 尽可能使花出的资金能换来机制。

第五, 要强化监督管理。把好资金核算关、收缴关、分配关、使用关、监督关。要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 细化审核, 建立健全监测评估、绩效考核、收支两条线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完善监管体制。

总之, 要通过投入机制的转变, 有效促进医疗卫生领域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健全医疗卫生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促进医疗卫生体制的良性循环, 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的目标要求

(一) 要求

细读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 可以发现有两项最实质的要求, 一是加大投入, 二是改革体制机制。就甘肃省而言, 2010年3月份出台的“一主五辅三配套”医改文件, 其中“主”指的就是综合改革指导意见, “五辅三配套”就具体涉及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办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事改革、绩效工资改革、发挥中医药作用、机构管理及编制要求等。重新构建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新的体制机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则贯穿于其他几个具体改革中, 具体来说, 没有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就难以推动综合改革。但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就要明确功能定位, 合理人员编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中心思想就是要花钱建机制。甘肃省现在全面推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将从根本上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充分体现“花钱买机制、花钱建机制”的决心。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 在大幅度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 提高效率,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果先增加投入再实施改革, 不仅改革的难度更大, 成本也会更高, 效果将大打折扣。在医改中,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将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使有限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 目标

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 有利于推进医改中涉及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机构运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具体来看, 实施这一政策机制要达到“四个有利于”和“四个改变”的目标。

一是有利于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定位, 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 减轻老百姓医药负担。二是有利于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职人员的积极性, 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 有效打破大锅饭的局面。三是有利于推动多渠道补偿,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和职工收入的合理增加, 改变单一依靠财政补助的局面。四是有利于建立医疗服务购买机制, 创新通过医保基金补偿等形式购买卫生服务, 改变以往卫生服务依靠计划安排的局面。

四、甘肃省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思路

根据《甘肃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指导意见》 (甘政发[2010]23号) 和财政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 (财社[2009]66号) 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 (试行) 》, 《甘肃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试行) 》、《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近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 (国办发[2010]62号) 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出台了《关于完善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的暂行办法》。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要严格遵循李克强总理关于“在医改资金的总盘子内, 下决心调整支出结构, 尽可能使花出的资金能换来机制”的指示精神, 通过对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要求和各项改革重点工作的梳理, 突出了“花钱买机制、花钱建机制”的改革主旨。从制定政策的理念看, 在政府投入方面, 就是要“实事求是算账, 明明白白补偿, 全力以赴保障”, 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

(一) 总体思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要同步落实补偿政策, 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 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 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待遇。同时, 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

(二) 基本原则

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资金政策, 是各项改革政策落实的保障, 同时, 也是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所以, 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 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围绕大局, 服务改革的原则。财政补偿机制必须以综合改革为中心, 以有利于推进医改为出发点, 以创机制、建机制为重点, 不能单独的以补偿论补偿, 不是简单的花钱问题, 而是要通过这个机制, 推进各项改革, 实现总体目标。

二是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的原则。在资金方面, 供给与需求永远是一对矛盾, 需求始终大于供给, 在此前提下, 要合理确定财政补偿的水平和标准, 既要保证改革的需求, 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 又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

三是分级负担, 责任共担的原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革涉及到的问题很多, 包括人事、体制、资金等方方面面, 需要各级政府, 各个部门互相协调, 各负其责才能完成, 不是单靠哪一级政府, 哪一个部门所能完成的。作为体现责任的财政补偿政策, 也不能单靠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也不能完全依赖省级, 要充分体现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分级负担的原则, 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负其责, 共同参与, 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前进。

四是精简机构, 防止浪费的原则。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 要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人员配备、设备购置以满足群众看病为前提, 不能过简过易, 满足不了群众需求, 也不能超编超标, 造成浪费。

(三) 补偿机制

补偿机制如何建立, 关键在于功能定位、人员编制、服务体系、财力许可。因此, 人员编制是核心, 功能定位是根本, 保障供给是关键, 减轻负担 (老百姓) 是目标。

1. 补助人员的确定。

人员编制的确定, 总体应坚持“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指导思想, 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任务、人口和半径核定人员编制和民族特性, 实行总量控制分类核编, 同时还要考虑各类人口结构比例。

根据《甘肃省乡镇卫生院机构及编制标准》 (甘机编办发[2008]55号) 规定, 按农业人口0.9-1.1‰的比例, 结合当地人口密度、服务范围、民族地区特性等因素适当调整, 即每平方公里在100人 (含100人) 以下的按1.1‰;每平方公里在100-200人之间的按1‰;每平方公里在200人 (含200人) 以上的按0.9‰分别进行调整。对人口密度较大, 同时区内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较多的县区适当调减编制人数。同时, 要引入“能进能出全员聘”的用人机制, 建立因事设岗、择优聘任的用人制度。

2. 对人员经费的补助。

人员经费从大的方面分两块, 一块是工资性的、一块是保障性的, 具体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按照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定, 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该部分补助资金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补助。

3. 对公用经费的补助。

公用经费, 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交通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培训费、工会经费、福利费等, 该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 合理的药品损耗, 设备维护及公用支出等综合核定, 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等核定, 由各财政部门给予补助。省财政按当地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平均标准进行分析, 扣除非正常因素后, 根据各地财力情况、服务绩效等因素按一定的比例, 分类、分档实行差额补助。

4. 对专项经费的补助。

专项经费, 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 根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因素确定。省财政根据各地服务对象和规模下拨各县市财政部门, 县市级财政部门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承担的专项业务量的大小, 在考核的基础上据实拨付。

5. 建立奖补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

省上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 对管理规范, 目标考核任务完成, 基层医疗服务群众满意, 人员分流到位的市 (县) 给予奖励。奖补资金用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支出的补偿及上述费用缺口的补助。

6. 实行收支脱钩, 单独核算的办法。

篇4: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职能为承担社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但随着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服务能力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服务能力进行探讨。

一、影响和制约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1.人才存量不足,业务发展受限。就我单位而言,缺编人员占总编制近1/5,聘用人员占在岗人员的近30%.总量不足、职称偏低、聘用比例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阻碍了玄武卫生的可持续发展。

2.公卫任务渐多,质与量成矛盾。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不断增加,目前的十二大类45项任务中的指标要求还在不断提高,基层单位公卫医生数量和人员素质无法适应公卫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務能力与指标要求有一定差距。

3.中医项目局限,发展后劲不足。特色中医药服务深受居民欢迎和认可,但中医药事业发展上也还存在人才薄弱、项目局限、专家缺乏、单位之间发展不均衡等现象,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体制机制制约,内生活力欠缺。实行绩效工资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的工资得到法定保障,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再为基本收入发愁。通过几年的实施,现行的绩效工资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出现了新的大锅饭现象,没有从根本上起到调节作用。

二、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立足自身培养,注重长远规划;立足岗位培训,注重实际需求;立足学科建设,注重一专多能。一是尽快建立制度化的编制补充和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解决急需岗位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从根本上扭转卫生人才短缺的不利局面 。二是充分利用继续教育、进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更多能力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骨干,有意识地在全科医师中培养专科专长人员,用专科带全科,全科带全面。三是继续施行在编制、职称晋升和业务学习方面给予相应政策,鼓励学习,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加大奖励机制。

2.强化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办法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核心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和操作规程。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力度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程序,把质量监控作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

3.拓展项目提升,服务能力。由全科诊室医生担任社区团队长,负责所在团队的部署、开展、团队成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居民健康档案、随访表信息查对、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及管辖社区居民的出诊、健康教育等工作,并兼任门诊居民的咨询、随访、健教、免费体检等公卫工作。依托社区慢病管理,深入调研,了解社区需求,积极开展符合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社区居民能够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检查和治疗项目,比如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便携式血糖仪等。对不同慢病患者还可以采用小型设备租用的方式,提高慢病患者管理效率。如糖尿病人的全年血糖监测,可以采取年度合约方式给予优惠,对病人而言降低了费用,完善了监测,对中心而言既提高了设备使用,又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

4.改变考核模式,提高公卫管理。规范管理,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质和量。抓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我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寻求破解公共卫生工作瓶颈的办法;抓考核,改全面考核向重点关键指标考核转变、改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改纯业务考核向工作质量与经费挂钩注重绩效转变;抓培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5.推进家庭医生签约,转变服务方式。通过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明确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与团队成员之间的目标任务,加强考核,规范服务;通过完善公共卫生督查制度,确保服务到位、考核到位、奖惩到位,不断提高家庭责任医生签约率和规范管理率。

6.做优中医特色,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中医药事业仍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展,有更深的潜力可以挖掘,打造服务品牌。一是培养中医药人才梯队,通过引进或招录中青年中医药人才,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二是拓展中医药服务内容,开展慢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季节性保健等让居民感兴趣、易接受的项目,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中医药项目,用特色专科和特色项目带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

篇5:试析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与改革

一、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产生条件

我们之所以重视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与改革, 是因为医疗卫生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出现了新特点。从医疗卫生单位的外部环境因素来看, 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 医疗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市场经济越来越理性化、规范化。再从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条件来看, 虽然许多医疗卫生单位从硬件设施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软件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 医院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却没有根本改变:医院组织结构僵化、发展资金缺乏、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经营意识淡泊等一系列问题, 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 制约自身发展。而且, 在医改、药改形势发展迅猛的冲击下, 政府投入逐年减少, 医疗服务市场开放, 多种体制办医, 争夺市场资源和生产要素,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 要谋求医院发展必须探索建立适应市场体制下的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建立新型的医疗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二、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可以说是医疗服务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医疗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多层次需求, 而在一定区域设置的各种医疗服务机构组成的网状系统。我们可以按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同情况, 分为门诊、住院、急救、保健 (康复) 医疗服务网络。其中以医院医疗服务体系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为主线, 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近年来, 为适应人们因新的医学模式引起的医疗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变化,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下, 由以诊治疑难重症为主要任务的区域医疗中心和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组成的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新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 以及由区域急救指挥中心统一协调指挥下的区域急救中心 (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龙头) 和社区急救站、点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组成的新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我国已逐步形成, 这就需要医疗体系进行改革完善。

根据医疗工作面临的变化, 对现行的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首先从服务对象来看,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 由此产生新的疾病威胁, 疾病谱多样化、人口老龄化等都对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新的变化, 都决定了我们医疗服务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 从服务方式变化来看, 急性病、慢性病分治, 面对各种疾病的防、保、治、康复一体化的新形势, 社区化、家庭化将是主流趋势,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机构格局和职能要作相应的变革。最后, 从社会经济学角度来看, 医疗现代化的步伐与可供卫生财力及群众支付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在医疗供应、需求之间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承受的平衡点。医疗卫生单位当前都现实地面临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药事管理制度改革、社区医疗体系重建及医院现代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剧烈。

三、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措施

面对综合病种结构的变化、住院人群的变化、医疗需求形式变化等因素, 结合社会需求要求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 我们认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应该加强以下措施。

第一,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新变化,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在外部管理方面应该首先注重投资主体多元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药事管理制度改革将给医院资金带来困难, 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支持近年也难有较大转机。现在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经济实体有面向医药界投资的倾向, 这是医院争取社会投入的大好机遇, 只要有利于患者就医, 有利于医院发展, 并能正确处理好病员、医院、投资主体各方的利益关系, 我们都应当积极争取, 以缓解资金紧张现状, 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尽早建立以医院为中心和依托的社区医疗体系。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化带来的家庭护理力量不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终身治疗的人群增多, 医疗技术提高带来的抢救后伤残康复人口的增多, 以及新的健康标准及医疗模式的转变, 都客观地要求我们尽快地更多地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家庭医疗服务, 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送到社区, 送到家庭, 促使医院主动走上社区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 既解决院内医护人员过剩, 又有利于促进各级医院的联手合作, 降低医疗收费、提高医院总体效益。这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内容。

第二,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新变化,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在内部管理方面应该首先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形象工程。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单位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需求、自身优势, 确定重点科室和特色科室, 形成优势学科群体和特色效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赋予就诊者和医疗保险部门选择医院的权力, 这必然带来医院间更深层次的竞争。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应该把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作为一项重点工程, 努力营造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 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影响。重点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抓好医院的环境建设、做好医院对外宣传, 努力降低医疗成本, 降低收费价格, 构建“服务好、质量高、价格低”的医院整体形象。

第三,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新变化,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在内部管理方面还应该在结构调整上下大功夫, 重在建立面向急诊重症病人又具有极大形象工程效应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即直接面对病人群体, 代表医院对外形象, 在医院自身的结构调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应该首先做好。在急诊服务体系多元化的基础上, 保证为急诊病人提供一体化服务, 充分发挥急诊服务体系整体优势, 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在这方面, 医院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运作与管理细则, 例如急诊队伍技术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加强急救装备现代化、信息网络化管理等。目的在于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以顾客为中心、强调优质服务为主的过程控制,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服务规范标准化, 加强运用计算机网络, 实现医院管理运行的信息化, 降低运行成本。

第四, 为适应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的新变化,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在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内外衔接方面还应该注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本来,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及药品价格是社会管理部门的权限, 但是在这方面, 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单位应该针对现有形势, 综合考虑医疗成本、财政补贴和药品收入等因素, 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 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 要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适当降低常用药的药品价格。总之, 我们认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药事管理制度改革以及社区医疗重建等带来的医疗模式的改变, 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面对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的客观需要, 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会对现有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系产生一些冲击, 但只要我们能正确把握形势, 采取适当对策, 主动适应, 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持续健康地发展。

摘要:医疗是传统的服务行业, 它的发展与经营模式的改进应与时代的发展同步进行。随着经济社会变革的深入发展, 医疗卫生体系经营的内外环境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变化, 医疗服务对象与医疗模式的变化, 社区医疗体系与药事管理制度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从客观上都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自身进行变革。本文结合这种新形势, 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改革

参考文献

[1].金新政:“系统工程与卫生事业管理”[J].《卫生软科学》, 2000, 4:72273;

[2].杨彪:“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3].王龙兴:《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篇6: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之后又一惠及城乡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为此国家每年投入逾百亿元资金。近年来,各地在金锣密鼓地实施中,且相应制定了促进项目服务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考核制度,其成效虽然毋庸置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项目“实施基础薄弱、资金监管不严、社区卫生人员素质局限,督导评估不力、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规范”的弊端,影响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亟待进一步贯彻落实医改政策,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巩固服务体系,解决突出问题。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背景

2009年7月10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并部署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医改实施方案,项目所需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安排,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人均不低于15元到2012年的人均不低于25元。每年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贴都及时拨付到位,对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按不同比例予以补助[1]。由各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主体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为确保项目工作的规范开展,2009年10月、2011年7月,卫生部先后出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各省、市、自治区相应迅速安排部署,分别制定印发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标准。

2 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现状与分析

2.1 资金划拨滞后,使用无明了指导,影响资金合理使用

2.1.1县级不能确保资金及时划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使用无明了指导,影响资金合理使用 尽管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予以补助,并按“当年预拨、次年结算”的方法下达。但从省到区到县划拨到位时间,实属“未知”以多年的惯例证实,市(区)县级财政、卫生部门以城区或乡镇为单位拨付到位大致在下半年,这样影响了基层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及时实施”.如广西那坡县2011年经费到2012年4月仍未完全到位,乡镇卫生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先从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收入垫付,这种先做事后给钱”的拨付滞后方式,无疑给基层项目执行机构到来不同程度误解与悬念,造成基层卫生人员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服务的想法,甚至造成不稳定因素。又如广西百色城区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仍分别由4个市级区级医疗机构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的经费均由举办医院领导审批,因无明了的资金使用指导,相关文件条款模糊。单位领导对资金的审核都很谨慎。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最低使用资金权限,制作一条横幅都要打份申请报告,并在等待審批后方能制作。还有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经费申请报告除了经主管院领导审批外,还得经医院中层干部参与讨论表决,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无关甚至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了解的中层干部不负责任的表决权常常耽误项目正常实施。这种经费使用审核手续繁琐,造成经费使用率低,更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性、连续性。势必也削弱了国家专项补助资金本身加注于项目运作过程的决定性意义和关键性支撑。

2.2.2 受基层公共卫生、全科医生人才匮乏问题困扰 培养大量优秀的全科医师,以适应我国民众急骤增长的全科医学服务的需求,成为了我国卫生与教育行政部门极为关注之事。[3]自07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在全国推开,国家采取临床医生护士转岗培训方法培养全科医生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做人才准备,历时5年,全科卫生人员队伍应该是不断地壮大。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人员待遇、基础设施配备、居民信任度、社区参与等因素,使许多全科医生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前景不报希望,特别是年轻医生护士都希望在大医院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接受全科培训后纷纷回医院。即便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着,也是有机会都会往医院调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招聘人才招入门槛高、条件限制,要求非在职在编,在编职工想进社区被限制,要求具备职业资格,年龄在35岁以下,医学院校刚毕业学生和大于35岁又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不在入围之内。每次的公开招考周期太长,百色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两年公招两次都招不足数,从开始公招到岗历时半年之久。百色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1家是原来的乡镇卫生院转型拥有原班人马因而卫生人员配备组数外,其他三家均缺全科医生。这些客观条件限制,阻碍了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2.2.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素质局限问题困扰 目前在岗的全科医生护士,选择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大致有如下原因:一般都是在医院岗位竞聘落选分流人员;或是编外人员解决编制问题;少部分是因为人近中年不愿意在医院临床岗位倒班。人员学历本科毕业占1% ,大专毕业占50%,中级职称占5% ,极少有到副高以上职称,除外返聘老专家,因执行财政绩效工作,返聘老专家工资来源难解决,基层卫生机构是不能轻易聘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素质局限,在健康教育方面对居民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低,在慢病随访的用药指导能力低,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健康保健需求。极不适应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需要。

2.2.4受逐级培训力度不够和督导考核评估不力因素的影响 一是省级层面培训机会少,请来授课的专家都是“学院派、医院临床派”,少有“社区卫生专家型”授课内容脱不来本科生课件及医院高端治疗课题,基层卫生人员需要的是与社区卫生有关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提高。市级培训学时安排不足,内容多,满堂灌、难消化。个人理解偏差,培训回来实际应用于社区卫生工作还是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有差距。二是督导专家与考核专家没有统一意见,按督导专家说的做,到考核专家看又不一致,往往忙乎了一年都忙不到点子上,很累人,极大挫伤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积极性。三是省级考核标准早已出台,市级区级考核机制也已建立,最基层一级的考核制度也有制定,但考核指标任务为落实到人,考核制度流于形式。考核评估结果并不一定与经济挂钩。

3 对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问题的几个建议

3.1.1建立经费使用指导意见 省级财政厅和卫生厅联合作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所需经费调研,制定经费使用范围、项目、数额等指导文件,让经费审批领导有据可依,有数可批。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合理合法。

3.1.2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和促进归类中高等院校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构建现代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整合教育模式,并定向培养或扩大招考适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需要的“全科医生”。二是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让基层卫生机构能根据自身情况在编制数使用完,实际工作还需要聘用有能力有资质并意愿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学人才和退休医学专家。退休医疗专家是医疗卫生战线的财富,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能吸纳这部分财富,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素质就能得到提高,基层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就能得到提升。三是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待遇,确保基层卫生组织健全和全科医生护士队伍的稳定。

3.1.3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和督导工作 一是各级培训督导部门要结合社区卫生工作需要,制定适宜社区卫生人员能力提高的课题内容,安排足够的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我国启动并部署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EB】http://www.gov.cn/jrzg/2009-07/10/content_1362010.htm,2009- 7-10;http://www.gov.cn/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2]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Z】.2009.1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http://www.gov.cn/zwgk/2011-05/24/content_1870181.htm

篇7: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一) 健全机构, 奠定新农合制度基础

2003年, 句容市被省政府确定为1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市 (县) 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把实施新农合工作作为民生工程重要工作内容, 市、镇两级政府分别成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 下设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设在市卫生局。2009年省内率先实现新农合与居民医保“两险合一、并轨运行”, 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形成。

(二) 强化筹资, 规范新农合制度管理

加强组织, 强化宣传。建立了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补助的良性筹资机制。近年来, 全面落实政府组织领导, 卫生强化宣传, 镇村两级筹资的工作机制, 市镇村三级联动, 部门协调配合, 加强新农合制度的深入推进, 连续三年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同时规范管理, 保障安全, 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 充分发挥基金的效益。

(三) 建立机制, 稳步推进新农合制度

结合我市实际, 制定了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 建立了大病统筹为主, 分类就医, 及时结算的医疗费用补偿机制;建立了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机制;新农合制度已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创新机制, 探索新农合制度改革

近年来, 随着新农合 (居民医保) 筹资标准逐年增长, 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广大参保人群受益程度明显提升。与此同时,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需求逐年提高, 医疗消费增长明显高于基金增长, 基金安全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我市重点开展了两项制度的探索和研究。

一是探索支付方式改革。以“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总额预算, 分期支付, 绩效考核”为基本原则。实施门诊按人头总额预付和住院按病种、按床日付费及总量控制结算等多种方式。按病种付费病种数30个, 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全面实施按病种按床日付费。

二是实施等级评定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四级别信用评定考核, 对荣获AA级及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授予证书, 并每年及时公告各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的情况, 对限期整顿和被取消定点医疗机构的单位一律予以公开曝光。信用等级评定作为医疗机构定点以及评先的依据, 作为参保居民选择就医的参考。

三是探索两险合作模式。发挥商业保险的专业优势, 参与新农合服务模式, 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的医疗保障需求, 提高新农合 (居民医保) 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当年保费标准10元/人, 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居民医保) 基金结余部分和市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 个人不缴费。意外伤害最高赔付金额为10000元。

二、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 提高了筹资水平

句容市地处苏南, 东连镇江, 西接南京。市辖9个镇, 3个管委会, 全市总面积1385平方公里, 总人口60万, 其中农业人口44万。2013年筹资标准440元/人, 高于我市农村居民入均纯收入3%且高于国家最低筹资标准。新农合各级财政补助340元/人, 高于省定补助标准280元/人。2013年筹集基金1.87亿元, 2014年筹集基金2.32亿元。

(二) 提高了保障水平

2014年1-12月全市报销256.25万人次 (其中门诊252.64万人次, 住院地3.61万人次) , 报销补偿23161.0638万元 (其中门诊7720.4509万元, 住院地15440.6129万元) 。报销补偿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上的分别为7635人次, 2719人次。

(三) 彰显了大病医疗保障特色

一是实施大病二次补偿。实施不特定病种、人群二次补偿。为从制度上缓解未列入现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治疗费用高昂病例的家庭经济负担, 更好地完善新农合 (居民医保) 制度, 缓解大病人群家庭负担, 体现新农合 (居民医保) 政策对大病群体的相对公平覆盖, 构建社会和谐, 提高政策民心。我市出台新农合 (居民医保>大病二次补偿办法, 开展不特定病种、不特定人群的大病二次补偿。2014年大病二次补偿1659万元。

二是医疗救助与保障体系有效衔接。对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伤残军人等特殊困难群体, 制定财政帮扶参保, 取消住院起付线等优惠政策, 帮助解决该类群体的实际困难。

三是医疗保障病种进一步扩展。将无第三者责任意外伤害纳入报销范围, 2014年, 我市无第三者责任意外伤害报销补偿1200万元, 有效缓解意外伤害重大伤残事件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责任, 构建社会和谐稳定。

三、对新农合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 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小病不出镇村、大病不出市”工作目标。以此, 降低医疗费用增长幅度, 提高参保人员受益水平, 缓解“看病贵”现象。

二是加强诊疗科室特色科室建设。卫生院进一步完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建设。以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为切入口, 培育和扶植一批适合基层开展的特色服务项目, 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形成与上级互补、差别化发展的医疗格局, 缓解“看病难”现象。

(二) 提升经办机构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结合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推进, 改造升级新农合 (居民医保) 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进新农合信息化网络建设, 完成市、镇、村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即时结报, 推进市级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联网即时结报工作, 将预约转诊工作列入市级医院考核指标, 加以督促推进。

二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市合管办组织指导镇级合管办及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 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学习与检查, 提高镇级经办人员管理水平与初审质量把关。开展预警监测管理, 将事后审核监管关口前移, 提升初审效能。

三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市、镇合管办相互间的新农合管理专项检查, 将各项制度执行、监管措施落实、次均费用控制、药品及诊疗目录执行, 住院指征掌握、医疗机构服务行为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票据管理、一般诊疗费执行等列入检查考核内容, 作为信用等级评定指标, 进行考核排名, 通报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管理质量。

(三) 强化监管, 控制费用

一是推行报销补偿三级审核制度。参合人员补偿材料交由镇级合管办负责初审;初审后的材料以镇为单位, 统一装订交市合管办复审;实现合管办管账不管钱、用钱不见钱, 银行管钱不管账, 财政部门审核监督, 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

二是实行补偿费用逐月公示制度。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将在本单位公示新农合基金筹集以及当月新农舍报销补偿情况。各镇合管办按月在各镇、村公示辖区内报销补偿人员的详细信息。设立举报电话, 做到公开透明, 接受群众监督, 让城乡居民感受到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和公平性。

三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综合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 探索支付方式改革,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服务价格的监管, 建立完善管理考核办法, 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进一步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是控制费用的第一责任主体, 本着“为群众服务, 减轻群众负担”的宗旨, 认真落实新农合政策规定, 严格遵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同时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的规范制度和自律机制, 做到合理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提高满意率, 促进新农合制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

摘要:近年来, 句容市以资金安全健康运行为前提, 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 加强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句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效,建议

参考文献

[1]徐运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实践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4, (15) .

篇8: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转接服务的制度

方法:对基层医疗单位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结果: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结论:只有不断探索、实施护理管理的新方法,才能不断提高科室的护理水平和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医疗满意度。

关键词:基层医疗单位急诊护理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30-02

基层医疗单位急诊部承担着危重患者的第一首抢救任务,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做出最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急诊护理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医护水平1。急诊部护理工作繁琐而急迫,对护理人员要求很高,护理人员扎实的技术和良好的配合对于医生治疗的实施至关重要。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安危,也关系着医院的信誉和形象2。本文就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对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1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急诊护理人员职业热情缺乏。由于我院急诊部护理人员大部分为年轻人,生活压力较大,而急诊工作繁忙、琐碎又紧张,工资待遇又比较低,导致大部分护理人员职业使命感较低,缺乏职业热情,对护理工作没有热爱之情。反映到工作上可以看到:护理人员对患者服务态度较差,不能够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关心不足;对本职工作不够细心认真,有时会因为大意而造成医疗上的疏忽和失误。

1.2急诊护理人员职业技能较低。一是基础护理技术和护理技能不够扎实;二是缺乏与病患沟通的技巧,不善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三是心理素质较差,容易因为工作压力产生心理问题;四是法律知识欠缺,面对医疗纠纷时,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1.3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急诊护理流程较乱,没有形成流畅合理的急诊护理规范;二是护理人员不能够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出现在其职不做其事的懒散现象。

2急诊科护理管理方法

2.1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热情。急诊部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认识护理工作的使命性、崇高性、重要性,树立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切实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3。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在护理过程中要关心呵护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对某些因生病而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悲伤等消极情绪的患者要进行及时耐心的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共同为患者营造一个适于病情恢复的环境。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询问患者的身心感受,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检查结果,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立双方信任,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

2.2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培训:作为一名合格的急诊部护理人员,仅护理态度好是不够的,还要有精湛的护理技能才行,除了要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抢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当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的适应症及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掌握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护士长应做好带头表率作用,积极传授知识,认真培训技能,并鼓励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由护士长进行急诊知识和技能考核,记录成绩,予以奖惩。急诊科还要定期轮转部分护理人员到其他科室进行学习,掌握相关科室的专科急救技术,不断提高急诊科护理的业务水平4;②提高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巧:在医疗活动中,护理人员是与病患接触最直接最频繁的人员,因此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于促进医疗救治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急诊科病患多为危急重症,很多伴有意识障碍,不能够清醒地配合检查和治疗,而且很多病患是由事故导致,原因复杂,牵扯因素较多,这时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冷静的头脑,能够把病人安危放在首位,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知识,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为挽救患者生命节约宝贵的时间;③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急诊科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危重,容易发生冲突纠纷以及病人抢救不治身亡,因而对医护人員的心理承受力要求很高,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学讲座,建立护理人员心理咨询室等;④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由于医疗模式的转变及医疗制度的改革,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确保人身安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2.3规范急诊部护理管理制度。①规范急诊部就诊流程、护理流程,从病人入院前、住院中、出院后各阶段入手,制定清晰流畅的医疗护理流程;②规范护理人员的不当行为,使其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得随意请假、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不得聊天、上网等。如有发现者,按规章严肃处理。

3讨论

急诊科护理管理关系着急诊科的护理水平,本文通过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热情、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规范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三大方面对护理管理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护理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了更好地保证。

参考文献

[1]史延丽,代仲.急诊护理管理在预防和解决护患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6):135-136

[2]何晓红.急诊科病房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探究[J].求医问药,2012,10(1):126

[3]谢俊清.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疗,2012,(10):111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3夕阳真美下一篇:早上好问候语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