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2024-05-07

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功》教学反思

凯里三中 顾习华 授课班级高一(1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的第二节,主要内容是掌握判断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理解功的一般计算式W=FLCOSa,并能应用W=FLCOSa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知道做功有正功与负功的区别,理解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功”是本章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为了进一步提出“能”这一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概念服务。做功的过程反映了,能量的变化过程,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功”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为后面即将学习的动能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准备。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有关“功”基础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但其对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局限于,力与位移同向、共线的情况。

2.认知水平和能力: 学生通过必修1的学习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有着一定的学习经验及活动经验,形成了较好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并能在教师引导下低起点、小步距进行探究.抽象思维虽有所提高但其抽象思维能力还需加强,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入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的为他们提供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活动。

3.任教学生特点:我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外来务工子女,其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思维较活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但其优点是踏实、本分、好学。

三、【目标分析】 1.教学三位目标

依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渗透新课标理念,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复习引入初中有关功的相关知识、联系生活情境、观察图片从物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并能判断生活中有关功的实例及物理意义。

②通过对功一般表达式的探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的物理思想方法;会对文字、图形、符号三种语言进行相互转化.

③通过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功的判断,理解和掌握功的一般表达式W=FLCOSa,掌握有关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及有关总功的计算方法.正确利用功的公式W=FLCOSa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并理解有关正负功的物理意义,掌握有关多个力对物体同时作用时的总功计算方法。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飞两个条件;知道W=FLCOSa的适应条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处理和计算;知道正负功的判断和作用;能根据公式计算多个力的总功。

难点:关于W=FLCOSa在实际应用中a的判断,有关正负功的理解。

四、【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复习引入的教学模式.

教具:ppt教学课件

学生的学法突出观察、探究发现与讨论归纳建构知识网络

五、【教学过程】(略)授课班级高一(12)

六、【教学反思】:

据教学经历和学生反馈,本堂课教学设计操作性强,效果良好.课堂中学生通过魔术情景和实验观察讨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概念教学,对功的概念理解较深入,能判断生活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并能辨别W=FL与W=FLCOSa之间的区别,能很好识别和判断COSa的取值.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功的一般表达式W=FLCOSa和有关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总功计算,让学生对其性质和应用的掌握更为牢固,如本堂课中应用实验启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得出功的一般表达式,通过分步讨论共同探究有关总功的计算都说明了这一点.而范例及变式的训练使学生对化归的物理思想方法理解更为深入,逐步形成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规范解题.综合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反思:

(1)重、难点解决的方法策略得与失:

根据我班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探究,易于在实践中明确事理,故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入新课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进行探究、学生讨论等操作活动,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操作性、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观察思考问题,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功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并能运用其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由已知-----新知-----应用的学习过程。由于自己将学生的层次估高导致本节课未能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全部,缺乏关于总功的计算方法没有按原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本节课我认为缺乏学生观察,合作探究的环节

在教学设计中我本来想到了应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教学设计中对力对物体做功的判断、功一般表达式的探索、对功概念的“再发现”,和有关总功的计算,都预设了采用学生在物理情境中观察、讨论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在整个课堂.但真正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自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过于估高导致在上课10分钟后,因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按我的设计完成导致耽误了一定时间,为了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于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没有按原计划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3)注重物理思想的渗透

本课的设计注重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和化归的物理思想与方法.课堂中,关于W=FL与W=FLCOSa的关系,实验探究W=FL有限的应用范围过渡到任意角度a下W=FLCOSa结论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4)遵循概念学习规律

本课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规律,遵循“创设情境、复习引入——形成概念——小试牛刀、辨析概念——应用概念、探究总功”的认知过程,利用学生自主复习初中物理相关知识引入概念,观察ppt图片分析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学生朗读概念、动手操作内化概念,小试牛刀、分步探究总功应用概念等环节达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以上4点教学活动的实现过程需要创设生活情境和图片等信息资料,所以本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优势,生动、具体地再现图片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问题。

教学成功之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物理知识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搭好台阶将相对抽象的物理问题具体化,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和应用相关的物理知识。

教学中的思索:由于我校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及自己刚刚进入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教学经验还相对缺乏,所以在教学中对知识学习的引导和教学手段方法的处理还存在一定问题。

篇2: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与功率的教学反思

最近学习功和功率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课提问,特别是做作业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一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公式、以及每个物理量表示的物理意义记不住,导致了做计算题不会,再就是无法利用这些公式进行定性的分析,还有一部分学生一些物理量的单位都混淆了,如功的单位和功率的单位,不知道J和W到底哪是功的单位、哪是功率的单位;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质量的单位kg和力的单位N混淆了。再就是还有部分学生做计算题不规范,有部分学生要么不写公式、要么漏掉单位,还有部分学生不会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运算。

针对以上问题,在近阶段的上课过程中,要拿出一部分时间检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记忆情况,经常检查的目的是做好督促工作,督促学生多用点时间去记;定期让学生做一做计算题,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规范做计算题的能力。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使他们及时的改进错误,引起这些同学的重视。

篇3: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一、必修模块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1》和《物理2》是共同必修模块, 也是为学生设计的,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 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是力与运动 (简称为力学) , 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 不但能了解并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还能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 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 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 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也为进一步选学物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大纲版教材的章节结构对比

从课标教材和原大纲教材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课标教材的编排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架, 特别是将大纲版教材中的“直线运动”细分为两部分, 并且放在第一、二章, 这样的安排缩小了初、高中物理之间的差距, 降低了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台阶, 妥善地解决了由初三向高一的过渡问题。像这样正确分析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识之间的落差, 帮助教师搭设合适的教学台阶的编写思想和编写艺术在实验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现仅列举“矢量”一例加以说明:

《物理1》的第一章第1节先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接着通过“思考与讨论”, 初步领悟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笔者在教学中回避了平行四边形定则, 而称之为“几何”法则或作图法) 。《物理1》的第三章第4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两力合成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物理1》的第三章第5节得出矢量相加的法则, 继而对矢量进行科学的定义。接着, 通过“说一说”栏目进一步深化矢量相加的法则《物理2》的第五章第6节通过又一次运用矢量之差求曲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 使学生对矢量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课标实验教材栏目设置多样, 内容丰富, 体现出选择性和开放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除了传统的“正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外, 还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课题研究”、“课外读物及网站推荐”等。与原大纲版教材栏目设置及安排数量的比较可以见下表:

“说一说”既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 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激发探究欲望;“做一做”把我们的物理教学从课本、课堂、实验室扩展到家庭生活, 使物理走向了社会,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让学生亲切地感受和亲密接触奥妙无穷的物理世界, 在物理学习中酝酿了创新意识;读读“科学漫步”、“科学足迹”, 找寻科学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STS”栏目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的思考, 充分领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人文精神。

总之, 这些栏目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教师能够教得生动, 学生可以学得主动, 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真正实现交互, 从而全面达成三维课程目标。

四、课标实验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精神贯穿始终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 改变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状况,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 课标实验教材安排了几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案例, 例如,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等, 并且把探究实验由过去的独立设置转变为有机地嵌入教材,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课标教材虽然没有专门设置“探究”栏目, 但在许多栏目中都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像“演示”和“实验”栏目里只写用什么器材, 进行什么操作, 注意观察什么, 而不把实验的现象写出来, 更不写由此得出的结论, 这些编排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本质, 避免对探究产生“行而上”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在进行高一物理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深深地感到科学探究被当作一种精神自始至终地贯穿了高一物理的整个课程。新课标指出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进行探究是学习“怎样进行探究”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教科书在第二章第5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见物理1的第二章第6节) 中展示了前人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科书以醒目的大黑体字方式给出了伽利略研究的线索: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可检验的结论→实验验证→……但这绝不是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 其实科学探究并没有一定的模式。新课标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七个“要素”并不是七个“环节”, 环节缺一不可, 缺了一个环节锁链就要断裂, 而要素只要存在一些就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正如2006年11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省教科所、市教研室等有关专家来我校开展高一物理“新课程改革”调研工作的座谈会上物理教材编委张颖和省教研员梅小景指出的那样:“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中, 有一两个、两三个科学探究的要素, 它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不一定要七个要素一应俱全、把科学探究的要素程序化, 特别是没有实验的教学片断照样可以充分体现探究精神”。例如, 在《物理1》的第三章的第1节引入强相互作用之前有一个“说一说”: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却能聚集起来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学到这里时会想:是啊, 我在初中时就知道原子核里有质子, 质子带正电, 还知道“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过?难道质子之间除了相互排斥的静电力之外还有别的力……这些思考的过程里面有提出问题, 有猜想和假设, 有简单的分析……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虽然没有实验, 但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会形成质疑的习惯, 不断提高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像这样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例子在教科书中俯拾即是, 这里不一一枚举。

其实, 多数探究活动都不会包括所有七个要素, 例如, 有些探究活动不一定包括实验。我相信谁都不会否认爱因斯坦的工作是科学探究, 但谁能找出他亲手做实验的证据?更不用说那个全身瘫痪、躯体瘦小扭曲、头部歪向一边的史蒂芬·霍金了。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指实验可以为物理学提出问题, 而且物理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 但不是说每个物理学家都要做实验, 更不是说高中物理的内容都要通过做实验才能得出来。笔者认为, 体现新课标, 落实科学探究精神既不能搞激进的形式主义, 也不能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 更不能以安庆二中目前处于基础建设过渡时期的实验条件滞后为由而拒斥新课改。

过去的教学方式基本是“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练”, 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全盘否定过去, 笔者认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老师还要讲, 学生还要听, 还要练, 但是在讲、听、练的过程中, 我们提倡“独立思考, 同伴交流, 师生互动”。教科书以探究的方式讲述物理内容, 教师通过智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知识, 并逐渐习惯于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一天天, 一年年, 长此以往, 我们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从最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做出解释, 这不正是科学探究的精神吗?

五、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版面设计图文并茂, 形式活泼

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16开版面, 大气端庄, 每页都留有适当空白, 用以配置图表, 彩色图片和旁批等, 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 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着大量有效的信息。为了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字体区分不同的内容:正文、实验、问题与练习等;在重要的公式、定律和演示实验下, 铺设彩色封底。与以往教材相比, 课标实验教材还首次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采用中英文双语版, 使学生明白了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缘由, 如力 (force) 用F表示, 加速度 (acceleration) 用a表示, 等等。

当然, 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 课标实验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物理1》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定义有失科学性 (参见物理1的第四章第7节) 。再如,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三个概念在教材 (参见物理1的第一章第3节) 中的表述显然有失严密性。又如, 物理量符号的使用仍不能统一, 速度 (velocity) 和速率 (speed) 都用υ表示, 不便于区分;而位移 (displacement) 的表示则又是几改几易, 在第一章用Δx, 在第二章用x表示, 在必修部分的第五章又用l表示, 尽管更改在对应章节的过渡文字中有暗示, 但对学生来说, 还是让他们感到困惑, 等等。当然也还有一些印刷错误, 如《物理2》的第一宇宙速度 (first cosmetic velocity) 中的cometic是指化妆品, 正确的应该是cosmic,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篇4: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一、初中物理存在的问题

1.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缺乏链接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知识仅仅局限于物理书本,物理知识也仅仅被用来解决物理问题,书本上的物理知识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2.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好坏由物理的教学形式决定,初中物理教学对教学进度过于重视,过度追求考试分数,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阻碍了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

3.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阻碍

在我国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引导和有效的培养,教师利用理論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

二、解决初中物理现存问题的措施

1.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的学习,应该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链接,把学生常见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也可以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以实验为基础,丰富课堂形式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入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进行有规律的总结,将自己的物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夯实。通过实验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直观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3.将课堂教学结构进行重组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将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行重组,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性的深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就能促进我国初中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方彦.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的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2011(12).

[2]唐汉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当代教育科学,2008(16).

篇5:高中物理功教学反思

首先,我感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有一个比较好的开场导入。让学生说有关“功”的成语入手。生活中说到的“功”,和本节课要讲的物理学中的“功”含意是否相同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课题,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其次,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效率。再次,这节课基本上能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教学环节完整,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

课堂教学也有一些不足,其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缺少一些必要实验,所以应根据实际设计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有效性。其二: 我个人认为:出于一些顾虑,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大面积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这方面我以后探索的还比较多。

篇6: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阻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深刻地理会了方法的实质,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从学生的检测和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就学生的学习这一块的目标基本达到,应该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喜爱这样课堂的人达到了88%,原因大多是:教师讲的少,自己动手机会多;课堂比较轻松;具有挑战性;但也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两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别人动手的机会;这些迹象表明在探究课中如何调动全组同学的积极性?组内成员间如何协调?教师如何有效监控各个组的动向?怎样在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同学间的协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也反映出在新的课堂模式下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篇7: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喷泉实验引入,然后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认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运用探究思想,突破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连贯性。大气压强概念贯穿全节,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这一设计思路。大气压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设计题的训练。

3、教学中重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大气压强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了大量的实验,重视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篇8:高中物理《功》(人教版)教学反思

一、“分散性”是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一大亮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分散性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某些重点知识的不同内容分散到教材的不同章节。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在原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安排在同一节里,在课标教材中则分散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不同的章节中。

二是有些知识在教材中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即有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在还没有系统学习之前,在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就已经出现。如细胞分化的概念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细胞的分化”一节中的核心内容,但是在这之前的其它章节中就已经多次提到。

三是连接相关知识的生物材料在教材中重复出现,但所起作用明显不同。例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就曾多次出现。在“细胞膜的成分”中是为了“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在“细胞核”中是为了说明“细胞无细胞核”的特例,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是为了体现“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四是许多知识分散到“技能训练”、“联系生活”、“思考与讨论”等不同的栏目中。通过这些栏目,将相关知识相连、拓展、归纳、总结,将具有分散性的知识串联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分散性”是系统论指导教材编写的直接体现

在进行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课标教材和原教材相比,不能形成知识结构体系,不利于教学的开展。这些教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领会编写者的意图,特别是没有深刻领会课标教材是如何处理“分散性”和“系统性”的关系。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在编写中较好地运用了“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材的编写。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有规律地结合形成的整体。课标教材淡化了陈述性的知识结构,实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程序性知识结构;它不仅把学科知识看成是一个系统,同时把“教材”本身也看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课标教材中的每一个模块、章、节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仅分别承担相应的知识载体,还要通过“分散性”将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积累效应,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课标教材作为一个系统,同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有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只有“分散性”才能很好的实现系统的开放性这一特点。教材的“分散性’’特点是“系统论”指导教材编写的直接体现。

三、“分散性”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

1.“分散性”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生物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原教材注重了生物学科知识的系统构建,有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而不利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课标教材通过“分散性”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共同达成。例如有关“基因”的知识包括“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这些内容在原教材中主要集中在“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一段中,原教材所占篇幅少,内容简洁,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很难实现方法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而在课标教材中则分散在“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本质”等章节中,而且在这些章节中设置了较多的与能力、方法培养有关的栏目。在以上知识的教学中,通过“假说与演绎”、“类比推理”、“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的运用,有利于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的教育与能力的培养。

2. 分散性”符合生物新课程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课程理念。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生物学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分散在前面的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新课程所倡导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通过教材的“分散性”特点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分散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散性”将知识分散到教材的不同栏目中,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利于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

3.“分散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生对未知的探究都是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的,课标教材正是按照这种认知规律来进行编写的。例如在《遗传和进化》模块中,有关“基因”的内容是依据遗传学发展史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方式把“基因”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这样的编写体例分散了难点内容,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高中学生仍然处在个体发育阶段,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还处在发展阶段。高中生物学涉及到很多微观、抽象的知识,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基因、稳态、生物进化等,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而教材的“分散性”主要体现在这些核心知识上,这些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散性教学中,相关知识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在层层递进中重复出现;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反复刺激,建立联系,加深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分散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分散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体会其中蕴涵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知识铺垫要适度

在分散性教学中,对于知识铺垫的内容,教师不宜作过多的讲解,应点到为止,只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粗浅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否则会本末倒置,冲淡本节教学的重点。例如在“细胞的多样性”的教学中,关于细胞多样性的原因,教师只要提到是由于细胞分化导致的即可,不需要作过多的解释。

2. 材料利用要恰当

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优选,所选择的材料应起到有利于理解新知和突破难点的作用。例如,果蝇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良好实验材料,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在《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中使用较多。在讲授“伴性遗传”中使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以及“基因在染色体上”;而在“染色体组”的教学中使用则可以起到突破“染色体组”的概念这一教学难点的作用。

3. 栏目选择要慎重

教材安排的栏目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栏目起到巩固拓展本节所学知识的作用,有的是为了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有的是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教师在教学时对栏目的选择要慎重,不要轻易舍弃,而是要将这些栏目放在是否有利于以后的相关知识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来考虑取舍。

4. 归纳总结要及时

当相关知识学习完成后,要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便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完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后,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胞膜”甚至“生物膜系统”的专题复习,以便于形成“细胞膜”或“生物膜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上一篇:论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下一篇:黑龙江供热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