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改变世界,功能推动未来——《功》教学案例

2022-10-12

一、问题背景

能量是《课标》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 充分说明了本章功能关系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 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而功又是本章教学接触的第一个概念, 可见其在本章中的重要地位。

功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早期工业革命的需要。研究功的重要意义在于, 可以通过做功研究能量的变化, 为研究能量转化过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础。对功的概念的认识水平, 直接影响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关系的建立。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力学中的功”和“功的计算”两部分构成。其中, “力学中的功”通过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 使学生认识到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定性认识功的概念, 为功的计算打好基础。“功的计算”明确了功的计算方法, 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功。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难点是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生活中并没有功这个概念, 学生很难认识功。为此, 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选取与物理学引入功的概念类似的实例——叉车托举物体, 从成效的角度给出力学中功的含义。通过对“想想议议”中的四个场景归纳总结, 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三、创新点说明 (略)

四、教学情境

(一) 新课导入

1.问题导入:“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

(1) 第一个苹果, 被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内偷吃掉, 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智慧与道德。 (2) 第二个苹果, 从树上掉下砸到了牛顿, 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带领人类正式进入——科技时代。 (3) 第三个苹果, 乔布斯从图灵手中接过被咬掉一口的苹果, 引领我们的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 (4) 今天, 我手中的这个苹果又将给你们的思想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苹果课堂”。

2.情境导入:搬苹果。 (学生活动一)

(1) 教师搬苹果——搬而未起。——请学生帮忙。 (2) 学生搬苹果——将一箱苹果从地上搬到桌面。 (3) 引导学生思考:两次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追问有何不同?

(二) 新课教学 (略)

(三) 复习巩固 (略)

(四) 布置作业:教材P64动手动脑学物理 (略)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 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 思维也打开了。由于所举事例有的相对复杂, 问题宽度较广、指向性不太明确, 活动较为开放, 以及对学情的把握不足, 导致对时间进程的把控不足, 没能收放自如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要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充分利用教参、教辅、教材解读等资源, 吃透教材、吃透文本。比如, 本节课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材是通过四幅图片进行对比总结。对比新旧教材, 我发现新教材在难度上有所下降:老教材中汽车刹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图片被删除, 即不再强化克服某个力做功的情况;老教材中两小孩斜拉运沙车的图片被替换为一个小孩水平推车, 即降低了对力和距离有夹角 (不垂直) 情况的要求;老教材两小孩共同提水桶前行的图片被替换成了一个小孩提滑板前行, 即对垂直无功的情况描述更为准确;由于机械滑轮的教学延后, 新教材把其改成人手直接提升物体;唯一保留下来的则是“搬而未起”一图。教参也一再强调:“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强调‘力与物体移动方向的一致性’”。身为初中教师的我, 也要考虑初高中衔接以及科学性等, 毕竟力和距离可以有一定夹角 (不垂直) , 可以通过分解、计算其做功情况。

我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充分把握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 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更多状况, 增强提问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更加简洁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层层递进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让学生迈出小步子收获大进步。

还要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情境,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情景, 少而精的经典案例, 紧密围绕教学中心, 串联整堂课教学内容, 逐层深入、循序渐进。进一步践行我的STS教学理念, 紧扣学习目标的达成, 用身边信手拈来的生活场景、实验器材, 创设简单易行的课堂活动,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更使学生在无形中习得科学知识, 寓教于乐, 以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无教而学”的追求。尤其对于概念的讲解, 秉承绝不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法, 而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 自主学习探究, 理解习得概念的定义, 并通过思辨争论, 进一步认清概念, 通过应用理解加深, 熟能生巧, 活学活用, 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清爽、灵动、实效。

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条道路上, 我还有很长一段征程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且吾将为之求索一生。

摘要:本文叙述了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的课堂教学案例。从三个苹果导入课题;通过创设师生两次搬苹果活动的成效对比, 引出力学中功的概念;通过对视频中多种运动情境的讨论分析, 得出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通过学生自主表演展示, 总结出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距离;通过参加限时苹果大派送游戏, 理解功的大小影响因素, 进而推导出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一个苹果感知1J的大小, 把理性认识内化为感性认识;最终通过例题, 巩固功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苹果,做功,力,距离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

[2] 王安民著.中学物理教学策略.重庆出版社, 2009.9

上一篇:多元合力管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建构下一篇:服务科学发展发挥内审建设性作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