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娃娃 说课稿

2024-04-28

好娃娃 说课稿(通用8篇)

篇1:好娃娃 说课稿

中班音乐活动:《好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

《好娃娃》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是一节整合了音乐和社会两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外一种表达认识和感情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与情感经验。好娃娃这首歌的旋律朗朗上口,歌词直观易记,形象的描述了一个爱父母爱长辈的好娃娃形象。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可以使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加深对父母的感情。二.说目标

艺术,丰富幼儿的情感师。如今,大多数幼儿为独生子,他们对这种情感的认识有一定欠缺。所以本次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方法激发他们对好娃娃的兴趣,引导幼儿以情景演绎而获得相关经验。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特点,我设计活动的教育目标是 :(1)学习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地唱准曲调,养成喜欢在集体中歌唱,也喜欢独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习惯。

(2)探索与歌词内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动作,并练习合拍地表演。(3)初步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协调地进行歌表演。

三.说重点和难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且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舞蹈动作诱发幼儿学习的愿望,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游戏法、图谱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你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

重点:探索与歌词内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动作,并练习合拍地表演。难点:初步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协调地进行歌表演。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节奏谱、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因此,我用了以下方法:

1.在教学活动中,以情景教学法为主,我有目的的创设问题,让他们合作表演以引起幼儿过去的情感经验,使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2.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是在这里有了新的内容就是学习节奏型,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一遍一遍的通过各种动作掌握了这个节奏。说学法: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条件让幼儿参与表演活动。因此我用了情感体验法、游戏体验法、提问讨论等方法,使幼儿在轻松快乐游戏中了解歌曲表演。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制作了《好娃娃》PPT,杯子,凳子

五、说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我根据教学的流程:激发兴趣——理解学唱歌曲——活动结束与延伸,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情境部分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兴趣;理解内容,让幼儿在课程中了解歌曲内容并能掌握歌曲大意,熟练的演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活动一开始,观看课件,创设情境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孩子是怎样给爷爷奶奶做事的?说说是怎样理解的,达到活动目的。

(二)理解学唱歌曲

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学唱歌曲,我把此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教师演示:教师演示节奏XX|XXX|,之后边打节奏边唱歌。通过这样学唱,引出有节奏的唱可以让音乐更动听。

2、引导幼儿进行合唱------分段唱------独唱,使他们养成技能在集体中唱,又能独唱的习惯。

3、动作创编: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动作创编,激起他们对此的兴趣。

4、情景表演:一部分扮演爷爷,一部分扮演奶奶,另一部分扮演爸爸妈妈,通过感受、理解表演内容,在此感受歌曲内容。

三、在结束环节中,运用道具在此分角色表演,巩固幼儿本活动所学相关知识,同时,将小朋友的表演进行录像,回家给妈妈欣赏。

篇2:好娃娃 说课稿

大班社会《中国的好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当我拿到这个课题,首先让我关注的就是“中国”和“好娃娃”两个关键点。结合社会活动特点,围绕这两个关键点,我认为应该在幼儿具有积极爱国情感体验中内化自身的真实想法和行动。同时,在对比中国娃与外国娃不同中,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认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说教。”《纲要》还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要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将通过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唱一唱等多种途径,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在多领域融合、渗透中提高幼儿的认识、培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说学情分析

此活动的主角是大班幼儿,他们聪明、活泼、好奇心及探究欲望强,而且我园大班幼儿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及小组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将充分发挥幼儿主体地位,让他们多感官参与,在个别、小组、集体多种学习方式中充分表达和表现,将积极的爱国情感体验内化到自身的意识上、行动中。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育主题内容和其蕴含的教育价值,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规律、现有水平和发展需要,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以下两个目标。

1,。在充分情感体验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树立“争做中国的好娃娃”的自信心。(活动重点)

2.通过比较中国娃和外国娃的不同,进一步感受中外在体貌、饮食及语言文字上的差别。(活动难点)

以上目标的定位遵循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社会领域的教育指导思想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具体目标内容,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和科学性、有效性。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达成目标服务的,我们要让幼儿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活动准备将从经验准备、物质准备和环境创设准备三方面提供。

1.经验准备:

1)活动前班级开展了节奏乐活动《大中国》

2)活动前幼儿与家长一起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知识,了解几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成绩,可以将了解的内容制作成纸质海报或电子海报

3)活动前与家长交流“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理想)

2.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包括《大中国》音乐和图谱,幼儿制作的海报,文字辨别游戏,中外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视频,升旗仪式的视频

2)每组幼儿两张不同国家的外国娃娃照片,一支记号笔

3.环境创设:各区角提供相关主题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材料,供幼儿感知、操作、体验、拓展经验

五、说学法、教法

幼儿是活动、学习的主体,我们应创设条件、提供方法,不仅让幼儿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提升情感体验,还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指南》中提出“幼儿学习品质(学习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的培养对幼儿现在与将来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幼儿的学法有表演法、情感体验法、多感官参与法、操作游戏法、交流讨论法、比较分析法等。

《纲要》还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因此,我还将运用课件演示法、启发引导法、多种方式鼓励法、家园合作法等教法,帮助幼儿解决重难点问题,促进幼儿更加优化的游戏、学习、表现。

六、说活动过程

以上提出的想法和方法,都需要在科学合理、充满趣味、层层深入、重难点突出、游戏化的活动过程中予以实现。

过程如下:

一、演一演:演奏节奏乐《大中国》导入。震撼的音乐,幼儿喜爱的节奏乐活动都能让幼儿集中注意力,积极兴奋起来,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获得。在这样自然的情感流露中,让幼儿通过接下来的说一说环节,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体验。

二、说一说;激发情感体验

1.演奏后的感受。

将幼儿演奏后的内在情感通过表达的方式得以外显。不仅渲染了气氛,还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前自主学习的收获,说说自己知道的大中国。

2.说说自己知道的大中国。

从幼儿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能迅速打开幼儿的话匣子,经验得以共享。

两项活动的提升,助推了重点目标的达成。

三、比一比:分析比较中国娃与外国娃的不同。

1.外形上的不同。

难点目标则通过个别、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分析比较中国娃与外国娃的不同。

首先小组利用提供的外国娃的照片,与小组内的小朋友进行外形上的比较,用记号笔画出不同,并用语言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表述分析比较的结果。以小组形式开展这项活动,为每个孩子的参与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的个别指导提供了机会。大班幼儿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得以培养。

2.辨别语言文字上的不同。

采用白板操作的方式,师幼一起开展文字辨别游戏。既有倾听层面的辨别,又有观察层面的区分。在趣味性的师生、生生互动中感知中外文字上的不同。

3.了解饮食、习惯的异同。

播放视频,让幼儿在观赏中总结中外饮食和习惯的异同。相同点的介绍要渗透有关中外融合、交流的意义,萌生相互学习、共享美好的愿望。

这一环节,在游戏体验中,在比较分析中解决了难点目标。

四、夸一夸:了不起的中国人。

当幼儿有比较,有了新的认识后,将话题回归到幼儿自身,设计了夸一夸。

1.说说自己知道的了不起的中国人

2.设想“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娃”

从夸夸我们知道的了不起的中国人延伸到争做了不起的中国好娃娃。既有对主题的切合,又是将社会性认识和社会情感落到幼儿自身行为上。交流了不起的中国人采用幼儿个别表达及视频介绍两种方式,为幼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设想“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娃”则通过小组交流和绘画方式开展。在这样两种形式中,满足了每一个幼儿表达、表现的需要,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符合纲要中提出的“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纲要》还指出:“在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如水般地渗透,必须与幼儿真正融合,教学应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淡化教育痕迹,力求在自然状态下,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五、唱一唱:更随升旗仪式视频,演唱国歌。

师幼共同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共同演唱国歌,将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延伸:班级区角提供相关主题的活动环境和操作材料,供幼儿进一步的操作、游戏。教师从中发现问题,找寻新的生成活动内容。

六、延伸。

篇3:好娃娃 说课稿

“为什么要开设本课程”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明确本专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的具体内容,还要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以及知识)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认真调查,以及我们和行业专家的商讨,确定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五个就业职业岗位:饲料兽药营销与技术服务、动物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动物繁育及养殖场规划与经营。根据就业岗位,确定了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畜牧、饲料、兽药、动物检疫等行业,在生产第一线从事动物养殖、动物疾病控制、动物饲料配方生产与营销、动物检疫检验、畜牧业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人才应具有职业通用能力、专门技术能力、职业方向技术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

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本院畜牧兽医专业全部采用模块教学,具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

生物统计课程属于专门技术模块中的管理模块,它所涉及的具体工作岗位只有统计分析员,畜牧兽医专业的五个就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都与生物统计知识息息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增强获取信息的意识;能根据自己岗位要求,明确需要哪些信息,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还能掌握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技能,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生物统计课程由于能有效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因此,对他们来说,生物统计课程无论是在校学习专业课,还是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实践,以及自我提高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

“本课程讲授哪些内容”

在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要详细介绍课程的内容体系,包括核心知识点、核心技能点知识与关系,以及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中所进行的取舍、整合与主要模块之间的关系,也要介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所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及该课程的职业技能标准,同时还要阐述该课程与该专业前后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生物统计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生物界的数量资料以及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作为高职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将生物统计作为一种应用工具,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因此,能够应用生物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生产实践中技术措施的优劣,以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根据生物统计课程所涉及知识的特点,将其全部内容分解成五个教学项目,具体情况见表1。

其中,第三部分统计分析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课程最难掌握的内容,应重点把握。在教学中,课程的学习准备阶段大部分时间采用课堂教学,部分时间采用独立学习;项目实施阶段采用学习小组形式,在计算机房或实训基地进行开放式学习,每个小组明确小组负责人并定期更换,小组负责人的职责类似于工作团队的项目经理,负责组内基层管理、组织分工以及协调监管等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四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掌握四种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并正确地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统计软件和计算器的使用,能独立进行畜牧、兽医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通过学习,学生要达到“基本概念清晰,基本方法熟练,基本原理了解,基本运算正确”的四个基本要求。

“怎样开好该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对口升学的中专、技校、职高以及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十分明显,而生物统计的理论知识体系被许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常常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对比分析了许多教学理论,实践了各种教学方法,总结出项目-分层教学法是唯一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项目-分层教学法是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知识层次及兴趣爱好为前提,以层级化的教学项目为指导,以项目教学与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以教师引导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发展并获得成功体验为宗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不同层次的教学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以及评估总结的过程。

生物统计课程实行项目-分层教学时,教学项目的分解见表1,在实施不同的教学项目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学生类型并分层组织教学。通过对班内学生情况的全面调查,确定采用项目-分层教学法,学生的类型与层次。调查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上进行调查,可以笔答试卷的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于完成项目所需的专业理论掌握到什么程度。二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学习的目的、习惯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期望等方面进行调查。主要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主。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是项目-分层教学法实施时分层的基础,也是本教学方法能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之一。计划分成A、B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见表2。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所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项目。A、B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项目中的特点见表3。

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学习过程不同,具体情况见图2。

教师在其中所采用的教学行为也不同,在A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是间接的教学行为,通过咨询、建议等方式完善学生的教学项目;在B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间接的教学行为,教师还需要直接的教学行为,通过讲授、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教学项目。

“用什么保证教学效果”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课程资源。包括课程的师资状况,特别注意强调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结构,还有课程的实训项目条件,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及课程所用的教材情况,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建设状况等等。

本院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课程的四个主讲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其中,一位是博士,教授,另外三位都是硕士,副教授,师资结构合理,教师素质高。

畜牧兽医专业生物统计课程拥有专业机房、显微镜实训室、兽医诊断中心、饲料分析实验室、无菌操作室等9个实训室,拥有多种精密实验仪器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要求;院内还有种猪场、兽医院、动物养殖与动物医学实训基地、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等4个校内专业产业实体,共有设备400余台(套),存栏动物1000头(只),价值400余万元,占地面积2hm2,建筑面积4000m2,可同时满足400余人的实习,具有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生产的职业环境。近几年来,我院先后与北京资源、湖南正虹、湖南新五丰等60多家大型科研单位和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2005~2008年,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书的企事业单位36个,签定“订单培养”协议书的有33个,完全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由重庆大学2007年出版的、由欧阳叙向主编的、高职高专专用的国家规划教材。这本教材内容非常全面,每一章节后面都附有足够的练习题,教材最后还附有实训内容,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教材重点介绍了试验设计、统计调查等内容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内容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部分授课录像、网络课件以及在线测试等相关资料在网上公布,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

“怎样考核与评价教学效果”

在这一部分具体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包括笔试、操作及口试等;另一方面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督导评教等。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具体评价方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实训项目实施评价,占总成绩的50%,评价重点首先是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整个过程,包括在该项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以及合作能力等等。同时,要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其次是项目的成果。这样可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亲身体验成果的形成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领会某些项目开展实际工作的一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第二部分是理论课的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是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是主要依据学生作业、参与课堂提问及出勤率等情况的综合评价。

本课程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教学互评。课程结束后,每个班的学生都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总结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帮助教师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在期末都要写出所教课程的教学总结,不仅要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促使以后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第二条途径是其他教师听课后对该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所有教师每学期都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听课,并对教师的讲课情况写出听课的书面评价。第三条途径是督导评教。学院有专门的教学督导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以督促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全院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说课稿的写作是说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五问法”方式来写作说课稿,更容易把握写作的思路,也更容易全面、清晰地阐述问题,写出高质量的说课稿,为教学奠定有益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自楠.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郑聪玲.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统计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76 (12) :90-92.

篇4:环保好娃娃

今天上午,我写完了作业,和妈妈刚要下楼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上张奶奶叹息说:“哎,现在有的人都不爱劳动了,连自家门口的楼梯都不扫了。”我听了大吃一惊,心想:“大家的事情应当大家来办。从我做起,都讲卫生了,才能环境优美呀。我是大队委,又是卫生部的,楼梯,别人不扫,我扫!”我立即从家里拿出了扫把、簸箕,飞快地冲到上层楼道,向脏兮兮的楼道开战!

我刚扫就碰到了困难:我把这边扫完,那边又飘了许多;我刚把垃圾扫到一起,可垃圾袋乘风又逃走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扫净了两层。我兴高采烈地扫到了底层。我拿着扫把,弯下腰,曲着腿,汗珠儿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从我的脸颊上滚落下来。这时,一个泡泡糖映进了我的眼帘。我用力扫,可那泡孢糖粘到地面上了,不但不肯下来,反而粘得更紧了。没办法我只好用手抠,最后我满头大汗,终于把那块泡泡糖和垃圾一块儿扫进了垃圾桶里。在我正欣赏我的“杰作”的时候,出去散步的张奶奶回来了。她看了看楼道,又看了看我,最后又把目光凝聚在我大队委的臂章上,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颅,笑着说:“阳阳,你真是环保好娃娃!谢谢你给楼梯又换上了‘新衣’!”

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回到家里,妈妈给我擦了擦脸上的汗,便一起下楼了。我感到天更蓝了,草更绿了,花更美了,连枝头上喳喳叫的小鸟都很快活!我们走到人山人海的牧野公园里,我用竹签扎着杨叶、香蕉皮、烟盒、卫生纸等废弃物,妈妈欣慰地说:“你没有辜负大家对你的信任呀。”这时,我往后一瞅,突然发现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吃了糖果,竟把糖纸扔进碧绿的草坪里。我气得火冒三丈,正想上前劝阻,他却跑得无影无踪了。我费了好大气力,才从那片繁茂的草丛里找出糖纸,扔进了垃圾箱。走到回家的胡同路口时,我又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一位年轻叔叔,“啪”地吐一口痰,又把吸完的烟头随手扔到了地上。我急忙追赶上去,站在他的对面,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少先队礼:“叔叔,请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烟头!”叔叔毕竟是叔叔哇,他笑着连声说:“是,是……”

我想,每人每天扔一个废弃物,全国就是13亿个呀,整天飘荡,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新乡市的卫河原来河水清清,就是因为乱扔乱倒垃圾,而变成脏兮兮的臭水沟了。经过全市人民多年的艰苦整治,你瞧!卫河变清了;街道宽敞而整洁了;绿树像挺拔的战士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在街道两旁;特别是我市的市花——石榴花盛开的时候,一树火红的灯笼,映照着大街小巷优美的环境。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也感到责任的重大。

朋友们,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进一步创建环境优美的文明卫生城市,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和地球,请人人关心环保,个个多做贡献吧!

篇5:好娃娃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笋娃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笋娃娃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时的情景,热情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课文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等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意思。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奇特,充满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设定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根据教材,我从三个方面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并将其整合起来: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会感叹号作用的基础上,读出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初步体会感叹号的用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四、教法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立足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在活动中读,在表演中说,在想象中背等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探究感悟读书的过程。

五、学法指导

叶圣陶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我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画效果,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对问题讨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边朗读边表演从而理解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等在特定语境下动词的意思。

六、教学思路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集中,特点鲜明、语言优美的特点,我力避繁琐的分析,从激趣导入,以题质疑——以境促读,境中生情——以读代讲,培养语感——角色表演,内化感悟——课外延伸,拓展升华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在较大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1、激趣导入,以题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本课一开始我就呈现课题:笋娃娃。以题质疑:“小朋友,我们见过布娃娃、洋娃娃。可是,你见过笋娃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朋友立即叽叽喳喳,提出了许多例如“笋娃娃是谁的娃娃?”“他长什么样?”“他在哪生长?”“笋,我知道,它是一种植物,怎么叫它娃娃呢?”等等充满智慧的问题。我相机播放课件:在绵绵的春雨中,满山的翠竹,白胖胖的笋娃娃钻出来了,活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激起学生对笋娃娃的喜爱之情。

2、以境促读,境中生情

“一阵春雨唤醒了春笋,他们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我利用动化视频,配以悠扬的音乐和质感的朗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的感性认知。看到小朋友聚精会神的神情,我及时引导学生与教材互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一个个可爱的笋娃娃,让我们钻出来、冒出来、探出头来吧!”刹时,小朋友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蹲或站,或蹦或跳,我相机笑道:“孩子们,跟我一起来做,好吗?”课堂内,孩子们和我一起兴趣盎然地变成了一个个正从土里钻出来,从草丛中冒出来,从石块下探出来的笋娃娃们。孩子们深切地体验到春天里,春笋们的生机勃勃。

3、以读代讲,培养语感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出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我引导孩子们通过初读——讨论——品读——赛读的方法来理解。孩子们在读清、读通课文后再讨论以下话题:(1)文中具体写出了几个笋娃娃出来的情景?(2)他们是怎样出来的?(3)各自什么心情?通过热烈的讨论,孩子们很快体验到竹子妈妈和出来的笋娃娃们高兴、自豪的心情以及为遇到困难的笋娃娃鼓劲时兴奋、着急的心情。“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觉得用什么语气读出他们这种心情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试一试,好吗?”我鼓励孩子们大胆体验,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有语气、有重音地朗读。“我想你们会比老师读得还好。你觉得自己哪一段读得最好就勇敢地读给大家听,老师的小红花等着你来拿哟!”在我的鼓舞下孩子们信心十足,一个个像小表演家一样尽情地展现自我,课堂内书声朗朗。

4、角色表演,内化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一年级的学生刚踏出幼儿园的大门,步入小学的课堂,他们喜欢游戏、活动。因而,在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后,我问小朋友:“你们现在最想用什么独特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笋娃娃的喜爱?”孩子们有的说想站起来大声朗读课文;有的说想用动作来表现笋娃娃的可爱;有的说想回家在土里种上笋娃娃,每天给他浇水;还有的说要把笋娃娃画下来„„我根据教学实际与孩子们的特长提议他们分工合作表演课本剧。然后请全班小朋友评议:谁表演最大方,最逼真;谁说话的语气最恰当;哪一组合作最默契。通过热烈的评议,孩子们再次体验到钻、冒、探等动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再次感受如何有语气地朗读不同情境的语句,从而突破重难点。同时小朋友通过讨论、表演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训练。

5、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从课内到课外,着力课内,着眼课外,针对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和独特体验,我在课末提出:你们愿意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笋吗,愿意到课外书中阅读有关竹子、竹笋的知识吗?了解了、观察了以后,我们可以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课外,孩子们的收获是丰富的,表现是精彩的。尤其是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交的作品色彩鲜艳,想象丰富:有《顽强的笋娃娃》,《欢笑的笋娃娃》,《春雨中的笋娃娃》等等。《我以顽强的笋娃娃》这幅画为契机笑问:“小朋友,竹妈妈和她的孩子为石块下的笋娃娃加油,你们最想为谁加油?”。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一些孩子不约而同提到要为班上的“小调皮”加油,希望“小调皮”能按时完成作业,希望他不再打别人„„调皮的李辉居然脸都红了。此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七、教学体会

1、通过本课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相融和,栩栩如生的课件画面加以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给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教学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的语言活生生的表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空前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地培养。

篇6:瓜娃娃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

瓜果在幼儿的生活中很常见,把瓜果卡通化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教材中瓜果笑哈哈,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同时设计瓜果分类,能够让幼儿对蔬菜和水果进行初步区分。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2)幼儿现状分析

中班孩子年龄小,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主要依靠表象进行学习,需在具体、形象的环境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幼儿对瓜果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目标:通过本活动,能够认读瓜、西、北、金、香、木、哈密、甜、苦,学会简单分类蔬菜和水果。

(4)活动重点、难点

类似西瓜、香瓜、哈密瓜这几种瓜果,在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因而幼儿容易认读,重点及难点在于认读北瓜、金瓜、木瓜、甜瓜、苦瓜,并能够分类。对于突破重难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加深对瓜果的印象;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幼儿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达到准确认读的效果。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游戏法为主。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图片展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展示瓜果图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图片具体、形象,能够使幼儿集中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幼儿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幼儿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幼儿能正确地感知语音,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幼儿正确发音又是中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的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击掌传物抽卡片,我是小小采购员。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学一学、说一说,分一分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幼儿认读瓜果对应的文字。我在开始部分使用图片,先展示幼儿熟悉的瓜果,提高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思考,想想各种瓜果是什么味道,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2、游戏体验法: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幼儿边游戏边认读汉字,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教学过程:

1、展示图片,吸引注意。询问幼儿是否喜欢吃蔬菜水果,都喜欢吃什么蔬菜水果。老师今天带来几个瓜娃娃,有没有小朋友认识,展示瓜果图片,认识瓜果之后翻到背面让幼儿认读文字。通过用眼睛、用脑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示范朗读《瓜娃娃》。带幼儿朗读《瓜娃娃》的内容,每念一种瓜果就展示图片和文字,重复三遍。对于重点字重点强化读音,使幼儿对重难点有一定的认识。

3、做游戏。击掌传物抽卡片,将图片放入箱子里,教师击掌,幼儿传粉笔,掌声停下,粉笔在哪个幼儿手中,幼儿就来抽卡片,先认读文字,然后看图片,加深印象。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瓜果分类。让幼儿担任采购员,购买蔬菜和水果,在黑板上分开两侧,一侧为蔬菜栏,一侧为水果栏。先问幼儿买什么,拿到相应的图片后认读汉字,并问他是蔬菜还是水果,然后把瓜果分类粘贴。

篇7:小班喂娃娃说课稿

一、说设计思路:

该活动是主题活动“我爱我家”的经验延伸。

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班的孩子有着强烈地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在玩娃娃家游戏时,会像模像样地洗菜、切菜,当他们看到自己将玩具西瓜、苹果、鱼等切开后,脸上会露出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从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入手,选择了孩子最熟悉的一些食物,让孩子运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孩子手部动作,满足孩子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鼓励孩子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需要在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用不同的方法使各种食物的变小。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喂娃娃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使各种食物变小。通过操作实验,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将食物变小。主要通过探索操作获得经验,通过集体的评价使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台五张呈U字形摆布在后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瓶娃娃;各种蔬菜、水果、小吃;小刀、尺、剪刀汤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操作工具、材料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3、经验准备:幼儿对喂娃娃有一定的经验。(娃娃家、区角活动时玩过喂娃娃的游戏)

三、说教学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预测法、操作法、交流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预测法:幼儿都想喂娃娃,那怎样让瓶娃娃吃下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让

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大胆预测。

操作法:我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交流法:操作之后,让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同伴分享自己的成功,同时,老师也统整和提升幼儿的经验。

游戏法:本次活动,我以喂娃娃为主线,引起幼儿的操作、探索的欲望。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想像预测→探索尝试尝试→交流分享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利用幼儿熟悉的瓶娃娃的形象,为幼儿创设了“瓶娃娃肚子饿了,请我们小朋友宝宝想想办法”的游戏情景引起孩子操作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瓶娃娃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从形式上深深地吸引了孩子。

(二)想象预测:

在请个别孩子来喂娃娃时,,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好吃的东西大,瓶娃娃的嘴巴小,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怎么让瓶娃娃吃下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探索尝试:

根据孩子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活动的第三环节,我就安排孩子自由探索尝试。我为每组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及各种工具,让孩子根据自己能力需要选择材料、工具,进行大胆尝试。在这一活动中,我是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当孩子碰到困难时,我会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孩获得成功时,我会及时地表扬,并鼓励他想出多种方法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四)交流分享:

探索活动之后的交流分享,既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提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的体现。最后的质疑“刚才你们在把好吃的东西变小时,碰到什么困难吗”,又紧紧围绕了我园《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的课题,能使孩子从小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

最后,让孩子送娃娃回家,能使孩子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会积极地参与到使食物大变小的实验中,常是用各种方法把食物变小,然后喂给瓶娃娃吃,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由于有了自己亲身操作的经验。也为后面的交流分享提供了经验基础。

篇8:好娃娃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选自江苏省职业文化课教材《数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二节, 设计时间三课时. 本课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从三方面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 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等差数列概念和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探究,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猜想、推理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的探究,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3. 确立本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为: ( 1) 等差数列的定义 (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教学过程中, 我将通过情境导入新知以及巩固和深化知识来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确定为: (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中, 我将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方法、小组竞赛的方式和分层教学的策略对于教学难点予以突破.

二、学情分析

首先我对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

本次课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经过数列的学习,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是学生整体数学基础较薄弱, 个体差异较大, 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 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来增强自信.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但很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 我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根据学情分析, 本次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综合运用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分层教学、评价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法分析:

本次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指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进行发现思考、归纳总结的活动. 让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

四、教学实施

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素材, 将其制作到ppt中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查阅了相关的教学理论, 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来; 最后形成完备的教学环节. 课前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组.

本次课的教学有三个任务, 1. 认识等差数列, 2.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3.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以上三个任务我分别设置了完整的教学环节, 以下是我教学环节以及时间分配情况的展示. 下面我就来说说我这三课时的具体实施过程.

我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这三课时大致是按照这条线来设计的: 由日常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探究出判断等差数列的方法,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利用例题和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知识, 最后反思小结. 剩下的时间里给出一道拓展题来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师生互动,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结束每一课时.

接下来我重点说说本次课问题情境环节和建构新知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

任务1:认识等差数列

问题情境环节的安排:

给出两个实例, 实例1 结合了学生的专业; 实例2 结合了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接下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数列中的每一项 ( 提问的学号也组成等差数列) , 这样做既渗透了“等差数列”, 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分别叫三名基础薄弱的学生总结每个数列的特点, 并给予鼓励与表扬,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下面揭示概念, 并板书等差数列的定义, 之后希望学生继续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师: 对于一般的数列{ an} , 数列有n项怎样来判断这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生: 计算a2- a1, a3- a2…an- an - 1,

师: 如果n很大, 那是不是很麻烦? 能不能用一个一般的式子来说明?

生: 只要an- an - 1= d, ( n≥2, n∈N+) 就可以了.

以问题链的形式进行探究, 层层深入, 可更好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任务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先, 引入“一站到底”这档节目, 抽取题库里的一题目让学生回答, 给予所在小组加分. 接下来提出: “这个数列中的第6 项是什么?”学生会小声议论出第6 项. 学生是利用了an= an - 1+ d这个公式经过几步的推导得出答案, 能不能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得出要求的项呢? 顺利地引出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样, 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得到了发掘, 从而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新知教学的每一环节. 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 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任务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展示印度泰姬陵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个情境源于历史, 富有人文气息, 激发学生兴趣; 图中算数, 形象直观, 可启迪学生思路.

自然地引出了问题1 + 2 + 3 + … + 100 = ?

学生对于高斯的做法很熟悉, 学生答出结果. 接下来, 引导学生探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我设计以下几步:

一、请同学们根据高斯的做法探讨还有什么求1 + 2 +3 + …100 的方法?

1. 猜想

101×100/2=5050可写成101×100/2=5050, 在这个式子分子中的“101”由 (1+100) 得来, “100”代表个数.

2. 推导

组内讨论, 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上台演示过程,

二、由特殊到一般, 能否探究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学生类比联想前面方法, 水到渠成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学生经历公式了推导过程, 获得了发现的成就感. 优化了思维品质, 体验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教师板书过程规范解题格式, 让学生掌握倒序相加法.

例题环节:

通过整合课本中的题目, 选择6 个典型题目作为本次课的例题, 每课时2 个例题. 例题的选择首先基于巩固知识的目的, 其次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应用公式的能力. 例题的安排由浅入深, 注重了分层原则.

练习环节:

通过练习, 加强学生对定义的巩固,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习题中还补充了等差中项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推论.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 如: 一些题目选用口答方式; 在规定时间内让各组学生完成习题; 小组抢答完成相关题目等方式. 给枯燥的课堂增添了几分生机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拓展环节: 本着以加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目的, 教师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反思小结: 本环节通过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来回忆知识, 教师适当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用到的思想方法.

作业环节:

此环节设置必做题与选做题.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 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所提高. 布置知识链接的题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集资料、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为接下来的课题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好娃娃 说课稿】相关文章:

瓜娃娃说课稿04-09

春风娃娃报信说课稿04-12

新部编《风娃娃》说课稿04-16

大班美术活动瓶子娃娃说课稿04-25

绿娃娃04-15

小娃娃04-25

娃娃教案04-27

泥娃娃范文05-15

石榴娃娃范文05-17

熊娃娃作文04-11

上一篇: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下一篇:毕业论文_电子商务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